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棘籽蛋白ADH激活肽的酶解工艺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罕璐 孙宇轩 +2 位作者 黄梅桂 毕秀芳 郝刚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6,共9页
该研究以沙棘籽蛋白为原料,探究酶的种类、底物浓度、pH值、酶底比、酶解时间等因素对水解度、酶解产物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激活率、蛋白回收率和TCA可溶性氮得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ADH激活率最高,... 该研究以沙棘籽蛋白为原料,探究酶的种类、底物浓度、pH值、酶底比、酶解时间等因素对水解度、酶解产物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激活率、蛋白回收率和TCA可溶性氮得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ADH激活率最高,为21.81%。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酶解温度、pH值、酶解时间3个关键因素,以ADH激活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最佳酶解工艺为酶解时间2.3 h、pH值6.52、酶解温度56.4℃、底物浓度5%、酶底比4000 U/g。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ADH激活率可达29.74%,表明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有效优化了沙棘籽ADH激活肽的制备工艺。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酶解温度37~121℃和pH值2~10的条件下,多肽的ADH激活活性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并且在不同浓度的K^(+)、Na^(+)、Ca^(2+)处理后仍保持较高活性,Fe^(2+)和Fe^(3+)对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该研究为沙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籽 乙醇脱氢酶 adh激活肽 酶解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辣椒ADH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2
作者 叶楚 林蔚 +9 位作者 王川 谢炳春 徐小万 徐晓美 王恒明 吕俊恒 邓明华 吴智明 李涛 衡周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95-107,共13页
[目的]中国辣椒(Capsicum chinense)为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Capsicum)植物,大多具由支链酯类物质产生的浓郁果香。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是影响支链酯类物质含量的重要酶,催化相应的醇和醛之间的可逆转化。鉴定中国... [目的]中国辣椒(Capsicum chinense)为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Capsicum)植物,大多具由支链酯类物质产生的浓郁果香。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是影响支链酯类物质含量的重要酶,催化相应的醇和醛之间的可逆转化。鉴定中国辣椒ADH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其在植株各部位的表达模式,可为辣椒果实香气合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国辣椒ADH基因家族成员及表达特征,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方法分析中国辣椒果实挥发性物质。[结果]从中国辣椒基因组中鉴定到8个ADH基因,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分别命名为CcADH1~8。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ADH基因家族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长度在368~457 aa,分子质量范围为40~49 kD,等电点范围为5.50~9.12,CcADH4~6的亲水系数为正值、其余成员为负值;不稳定指数为22.23~44.81。蛋白质结构预测显示,CcADH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中CcADH4和CcADH6、CcADH7和CcADH8的结构相近。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CcADH均定位于细胞质中。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显示,CcADH启动子上存在12种顺式调控元件。时空表达分析表明,CcADH6在‘金田1号’‘7054’植株各器官均未检测到表达。在‘金田1号’中,CcADH7在花和果实第4时期高表达;在‘7054’中,CcADH5在果实第3时期高表达。利用GC-MS检测果实不同发育时期香气物质含量变化发现,‘金田1号’在果实第4时期香气物质总含量最高,而‘7054’在果实第3时期香气物质总含量最高。[结论]中国辣椒果实中的挥发性物质在其发育中后期大量积累,CcADH基因家族中的CcADH5和CcADH7分别与‘7054’和‘金田1号’果实中支链酯类物质变化趋势一致。它们参与的反应为下游的醇酰基转移酶(Alcohol acetyl transferase,AAT)提供特异底物,影响果实支链酯类物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辣椒 乙醇脱氢酶 支链醇 基因鉴定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Fs促进ADH1B甲基化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泽莲 季维雪 +2 位作者 杨媛媛 肖兰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7-1384,共8页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分泌的IL-6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收取新鲜离体上皮性卵巢癌及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分离纯化获得CAFs及正常卵巢成纤维细胞(NFs);蛋白质印迹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分泌的IL-6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收取新鲜离体上皮性卵巢癌及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分离纯化获得CAFs及正常卵巢成纤维细胞(NFs);蛋白质印迹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表达;收集CAFs和NFs培养上清液与卵巢癌SKOV3细胞建立间接共培养体系,细胞分为SKOV3单独培养(SKOV3)组、SKOV3与NFs上清液(NFs)组及SKOV3与CAFs上清液(CAFs)组;细胞免疫组化检测SKOV3细胞共CAFs及NFs上清液培养后乙醇脱氢酶1B(ADH1B)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蛋白质印迹实验分别检测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干预前后各组细胞ADH1B mRNA表达及甲基化状态、信号转导和激活因子3(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IL-6抑制剂LMT-286及重组IL-6 (rhIL-6)对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肿瘤成纤维细胞中高表达α-SMA,极低表达E-cadherin;相比较SKOV3组及NFs组,CAFs组ADH1B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同时CAFs组细胞上清液中IL-6水平较SKOV3组及NFs组明显升高;5-Aza-dC作用后,ADH1B甲基化部分逆转;三组细胞ADH1B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CAFs组STAT3磷酸化水平下降;LMT-286及rhIL-6干预均仅抑制或促进CAFs组细胞增殖和侵袭,而SKOV3组和NFs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CAFs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增强ADH1B甲基化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脱氢酶1B 甲基化 5-氮杂-2′-脱氧胞苷 白细胞介素-6 卵巢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量表达 CsADH17 基因提高烟草抗旱性及香气成分分析
4
作者 陈周卓尔 姚新转 +1 位作者 李婉雪 吕立堂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7,54,共8页
乙醇脱氢酶是植物香气物质合成的脂肪酸代谢等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对茶叶芳香物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探究CsADH17基因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与品质提升。以本课题组前期筛选的CsADH17基因为研究对象,克隆CsADH17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 乙醇脱氢酶是植物香气物质合成的脂肪酸代谢等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对茶叶芳香物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探究CsADH17基因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与品质提升。以本课题组前期筛选的CsADH17基因为研究对象,克隆CsADH17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遗传转化烟草,对转基因烟草非生物胁迫下CsADH17的表达量和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对转基因与野生型烟草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后,转基因烟草植株在干旱胁迫处理下的CsADH17基因相对表达量比野生型植株高。野生型烟草植株和CsADH17转基因烟草植株在干旱胁迫处理21 d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均高于野生型烟草;胁迫处理后,野生型烟草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转基因烟草。香气成分分析,转基因烟草苯甲醛比野生型含量提高了44.4%,而烟碱含量比野生型提高不到5%。CsADH17基因在烟草干旱胁迫下具有抗旱作用,同时影响烟草的香气成分,为进一步揭示CsADH在茶树生长发育以及抗逆响应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脱氢酶 抗旱性分析 GC-MS成分分析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壳贻贝乙醇脱氢酶激活肽的纯化、鉴定及其与ADH的相互作用
5
作者 刘昱璇 冯子齐 +1 位作者 王震 余方苗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8,共8页
【目的】开发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激活肽,并探究其与ADH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体外ADH激活率为指标,通过凝胶柱层析色谱、反向液相色谱法(RP-LC)分离纯化分子质量小于1 ku的厚壳贻贝... 【目的】开发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激活肽,并探究其与ADH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体外ADH激活率为指标,通过凝胶柱层析色谱、反向液相色谱法(RP-LC)分离纯化分子质量小于1 ku的厚壳贻贝活性肽(Mytilus coruscus peptides,MCP),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对高ADH激活性的肽组分进行鉴定,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其与ADH间的相互作用。【结果】MCP经色谱分离得到活性组分Y-I-I,鉴定并筛选出其中3条与ADH对接结合能较低的活性肽序列PPLYE、PPLYQ和APPLYQ,其中活性肽PPLYE体外ADH激活作用最佳,在PPLYE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ADH激活率达到77.35%,且呈剂量依赖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PLYE可结合至ADH活性中心附近的疏水空腔内,通过疏水作用和氢键与受体蛋白ADH形成稳定复合物,其结合能最低,为-35.58 kJ/mol。【结论】PPLYE作为最佳的ADH激活肽,可通过疏水作用和氢键与ADH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来提高ADH活性,本研究为厚壳贻贝资源的开发利用及ADH激活肽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脱氢酶 厚壳贻贝活性肽 分离纯化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蛋白源解酒护肝水解物的筛选制备及功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杨梦晓 任青兮 +3 位作者 刘双平 周志磊 姬中伟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以8种海洋生物为原料,通过双酶酶解制备了336种样品,从中筛选出综合效果最好的目标酶解物,海参水解物(Stichopus japonicus peptides,SJPs),即海参先后经过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的产物。SJPs拥有较高的体外乙醇脱氢酶激活率(118.8... 以8种海洋生物为原料,通过双酶酶解制备了336种样品,从中筛选出综合效果最好的目标酶解物,海参水解物(Stichopus japonicus peptides,SJPs),即海参先后经过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的产物。SJPs拥有较高的体外乙醇脱氢酶激活率(118.86%)、疏水性氨基酸含量(45.97%)、小分子肽含量(81.04%)和胃肠道消化稳定性。建立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模型和早期酒精肝病模型,分别评价SJPs解酒和护肝活性。结果表明,饮酒前口服SJPs显著延长小鼠醉酒潜伏期并缩短睡眠期,增强了对急性酒精毒性的耐受性;此外,SJPs通过激活酒精代谢酶系,加速酒精及其代谢物的清除,降低了肝脏氧化应激和脂肪堆积,对早期肝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综上所述,SJPs可作为功能食品潜在成分发挥解酒护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水解物 解酒护肝 双酶酶解 乙醇脱氢酶激活率 酒精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脱氢酶(ADH)产酶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4
7
作者 问清江 慕娟 +4 位作者 党永 张烁 景振龙 贺聪莹 颜阳欣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4-59,共6页
从食醋生产企业的醋醅中采集样品,以乙醇为唯一碳源,用碳酸钙透明圈平板法分离出185株菌株,然后以产酸量和耐乙醇能力为标准,瓶发酵选育出20株ADH产酶菌株;A5-2产酸量为49.85 g/L,耐乙醇能力强,A5-2的菌种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 从食醋生产企业的醋醅中采集样品,以乙醇为唯一碳源,用碳酸钙透明圈平板法分离出185株菌株,然后以产酸量和耐乙醇能力为标准,瓶发酵选育出20株ADH产酶菌株;A5-2产酸量为49.85 g/L,耐乙醇能力强,A5-2的菌种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巴斯德醋酸杆菌( Acetobacter pasteurianus);A5-2乙醇脱氢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最适作用温度和pH分别为45℃和pH 4.0,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良好的耐酸碱性;A5-2乙醇脱氢酶粗酶制备条件为硫酸铵饱和度70%~80%,回收率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脱氢酶 醋酸杆菌 选育 酶学性质 alcohol dehydrogenase ( a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结缕草ZjAD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滕珂 李俊 +3 位作者 张兰 郭蔚尔 许立新 晁跃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3,共7页
采用RACE技术从日本结缕草中克隆出1个乙醇脱氢酶基因,命名为ZjADH(GenBank登录号为KT596065)。ZjADH与甘蔗、美洲蒺藜草和沟叶结缕草等ADH基因同源性均在90%以上,进化分析表明其与沟叶结缕草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ZjADH定... 采用RACE技术从日本结缕草中克隆出1个乙醇脱氢酶基因,命名为ZjADH(GenBank登录号为KT596065)。ZjADH与甘蔗、美洲蒺藜草和沟叶结缕草等ADH基因同源性均在90%以上,进化分析表明其与沟叶结缕草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ZjADH定位于细胞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ZjADH在日本结缕草根中表达量最高,ZjADH可响应ABA、MeJA和SA的诱导,在低温、干旱和高盐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脱氢酶基因 日本结缕草 亚细胞定位 非生物胁迫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枞菌多糖对急性酒精肝损伤小鼠超微病理结构及ADH2、ALDH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云霞 陶明煊 +2 位作者 程光宇 邢佳 陆文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5-199,共5页
目的:从小鼠肝脏超微病理结构及酒精代谢相关酶乙醇脱氢酶2(alcohol dehydrogenase 2,ADH2)、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的m RNA表达方面研究鸡枞菌多糖(refined polysaccharides from Termitomyces albuminosus,RPTA... 目的:从小鼠肝脏超微病理结构及酒精代谢相关酶乙醇脱氢酶2(alcohol dehydrogenase 2,ADH2)、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的m RNA表达方面研究鸡枞菌多糖(refined polysaccharides from Termitomyces albuminosus,RPTA)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对照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d))、RPTA各剂量组(1 00、200、400 mg/(kg·d)),连续灌胃30 d,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第31天,给予50%乙醇(12 m L/kg)建立动物急性肝损伤模型。12 h后处死,取小鼠肝脏分别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 time-PCR)法检测肝脏ADH2和ALDH2的m RNA表达。结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模型对照组小鼠肝脏细胞内可见大量脂滴,细胞核呈不规则形态,局部核膜凹陷严重,线粒体严重变形,线粒体嵴模糊,内质网严重肿胀,核糖体脱落;而RPTA小鼠肝细胞内上述病变有所改善,尤以高剂量组最佳。Real time-PCR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ADH2和ALDH2的m RNA表达量降低,而RPTA组随着剂量的增加ADH2和ALDH2 m RNA的表达逐渐升高。结论:RPTA可以上调ADH2和ALDH2 m RNA的表达,具有改善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状况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枞菌多糖 酒精性肝损伤 超微病理结构 乙醇脱氢酶2 乙醛脱氢酶2 m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汉族群体ADH2和ALDH2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竹梅 刘茶珍 +6 位作者 边建超 江峰 沈福民 汤伯明 王其军 王启敏 朱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2-536,共5页
为研究洛阳市汉族群体ADH2和ALDH2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PCR-APLP)分析法,对ADH2基因外显子3和ALDH2基因外显子12的特定片段同时进行特异性扩增,用非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和DNA银染方法判定... 为研究洛阳市汉族群体ADH2和ALDH2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PCR-APLP)分析法,对ADH2基因外显子3和ALDH2基因外显子12的特定片段同时进行特异性扩增,用非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和DNA银染方法判定基因型。ADH2*1和ADH2*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2.86%和57.14%,ADH2*1/*1、*1/*2和*2/*2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86%、40.00%和37.14%;AL-DH2*1和ALDH2*2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5.24%和14.76%,ALDH2*1/*1、*1/*2和*2/*2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1.43%、27.62%和0.95%。洛阳市汉族群体ADH2和ALDH2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同于台湾人和上海人,ALDH2*1/*1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上海人和台湾人的。因而,洛阳市居民对酒精的耐受性比上海人和台湾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市 汉族群体 adh2 ALDH2 基因多态性 乙醇脱氢酶2 乙醛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涩处理对红柿果实可溶性单宁含量及ADH和PPO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金光 周平 +4 位作者 廖汝玉 郭瑞 杨凌 沈清标 吴绍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36,共5页
以红柿"早红"为试材,使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碳和乙醇对果实进行脱涩处理,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30%乙醇处理、40%乙醇处理和80%二氧化碳处理可使柿果中可溶性单宁含量在96 h内降到阀值之下,且乙醇处理较二氧化碳处理能更有... 以红柿"早红"为试材,使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碳和乙醇对果实进行脱涩处理,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30%乙醇处理、40%乙醇处理和80%二氧化碳处理可使柿果中可溶性单宁含量在96 h内降到阀值之下,且乙醇处理较二氧化碳处理能更有效地降低果实中的可溶性单宁含量;同时,在此过程中,柿果中的乙醇脱氢酶ADH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则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柿 脱涩 单宁 乙醇脱氢酶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蛋白肽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活性肽筛选
12
作者 章秀莉 陈雅婧 +8 位作者 郑志鸿 曹文红 秦小明 林海生 陈忠琴 郑惠娜 朱国萍 夏小雨 高加龙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8-207,共10页
为了探讨牡蛎蛋白肽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保护作用并筛选出具有解酒护肝潜能的活性肽,提取牡蛎蛋白并制备牡蛎蛋白肽,对其进行水解度、分子质量分布及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以急性ALD小鼠为模型,检测小鼠... 为了探讨牡蛎蛋白肽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保护作用并筛选出具有解酒护肝潜能的活性肽,提取牡蛎蛋白并制备牡蛎蛋白肽,对其进行水解度、分子质量分布及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以急性ALD小鼠为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肝脏病理学检查,以评价各组样品对急性ALD的改善作用,进一步对具有显著抗肝损伤活性的组分进行质谱鉴定与筛选。结果显示,相较于模型组,样品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肝脏中MDA和TG含量显著下降,而肝脏中ADH、ALDH、SOD和GSH活力则明显提高,肝脏的病理状态也得到显著改善,其中A-2 h组和N-4 h组效果最佳。进一步通过质谱鉴定发现A-2 h组含有1536条肽段,N-4 h组含有1782条肽段,对其进行活性预测、筛选后得到10条活性较高的牡蛎肽。分子对接结果显示,FAPPR、RFFYR、FPGQR与ADH具有强烈的结合能力,具备一定解酒护肝活性潜能。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其ADH激活活性,结果显示,这3条肽段均表现出一定的ADH激活活性。综上,本研究筛选得到3条具有解酒护肝活性潜能的活性肽,为开发牡蛎ALD治疗药物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活性肽 乙醇脱氢酶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淹涝胁迫下水稻Adh2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被引量:19
13
作者 赵森 陈永华 +1 位作者 陈昊 肖国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55-458,共4页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特异性引物,对淹涝胁迫下水稻叶片中低丰度表达的乙醇脱氢酶基因Adh2(Alcohol dehydrogene2)进行转录水平上的定量分析。实验得到一组基线平整、斜率大、指数区明显的S形荧光曲线。结果显示,在淹涝胁迫前期,Adh...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特异性引物,对淹涝胁迫下水稻叶片中低丰度表达的乙醇脱氢酶基因Adh2(Alcohol dehydrogene2)进行转录水平上的定量分析。实验得到一组基线平整、斜率大、指数区明显的S形荧光曲线。结果显示,在淹涝胁迫前期,Adh2基因表达持续增加,在水淹后8h表达量最大,随后下降。淹涝胁迫能诱导叶片中Adh2基因大量表达,且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涝胁迫 乙醇脱氢酶 实时荧光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泛菌DJL-B醇脱氢酶的重组表达与固定化研究
14
作者 田红 庞立 +4 位作者 杨文韬 陈晓 王婧涵 夏菠 蒋立文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6-184,共9页
为了提高重组醇脱氢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诱导温度、诱导时间以及IPTG浓度对酶表达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海藻酸钠包埋法研究了重组醇脱氢酶的固定化,以提升其对香叶醇转化的应用... 为了提高重组醇脱氢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诱导温度、诱导时间以及IPTG浓度对酶表达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海藻酸钠包埋法研究了重组醇脱氢酶的固定化,以提升其对香叶醇转化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重组醇脱氢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最适表达条件为:诱导温度28℃,诱导时间20 h,IPTG浓度0.1 mmol/L。固定化的条件为:固定化温度20℃、海藻酸钠浓度3.5%、加酶量500μL。同时固定化酶表现出良好的机械稳定性,经重复使用5次后,相对酶活性仍保持在60%左右,显示出较好的重复使用性。研究结果为工业上利用固定化酶催化法制备香叶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脱氢酶 异源表达 固定化 香叶醛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ADH2基因沉默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燕环 魏芳 +2 位作者 叶冰莹 张积森 陈由强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年第3期197-200,共4页
利用重叠延伸PCR获得酿酒酵母基因沉默组件SADH2,经酶切与酿酒酵母穿梭质粒pYES2.0连接,构建酿酒酵母ADH2基因沉默表达载体。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ADH2基因沉默表达载体pSADH2。
关键词 酿酒酵母 乙醇脱氢酶 pYES2.0 重叠延伸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合成(S)-3-羟基四氢呋喃
16
作者 李润通 李旭 +3 位作者 袁波 郭敬功 曲戈 孙周通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共7页
(S)-3-羟基四氢呋喃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化学法合成面临手性控制不好、成本高等挑战,作为替代方案,醇脱氢酶可一步催化底物二氢-3(2H)-呋喃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产物。研究通过筛选醇脱氢酶库,获得来源于Aromatoleum a... (S)-3-羟基四氢呋喃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化学法合成面临手性控制不好、成本高等挑战,作为替代方案,醇脱氢酶可一步催化底物二氢-3(2H)-呋喃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生成相应的醇产物。研究通过筛选醇脱氢酶库,获得来源于Aromatoleum aromaticum EbN1的醇脱氢酶PED,能够不对称催化还原二氢-3(2H)-呋喃酮合成(S)-3-羟基四氢呋喃。通过反应条件优化,PED催化该反应的转化率>99%,催化效率(k cat/K_(m))为0.40 L/(mmol·s),产物ee值为90%,且维持较好的热稳定性(T_(m)=67℃)。通过计算分析酶关键残基与底物的相互作用,揭示了PED催化底物还原的立体选择性控制机制,即S141、Y151和Y154关键残基与底物形成氢键相互作用网络,促进形成(S)-前手性构象,辅酶NADH中氢负离子转移至羰基碳原子,将底物还原为(S)-产物。此外,放大反应实验表明PED可耐受400 mmol/L底物浓度,并可在5 h内实现完全转化。通过分离纯化,产物收率为74.7%,ee值为90%。研究挖掘到一个新颖醇脱氢酶PED,并对其酶学性能进行表征,拓展了生物法合成(S)-3-羟基四氢呋喃的酶工具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脱氢酶 生物催化 不对称催化还原 (S)-3-羟基四氢呋喃 辅酶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通过激活ALDH2减轻酒精诱导的大鼠H9c2细胞损伤
17
作者 张亚茹 房芳 +4 位作者 朱浩然 尹晓荣 崔璐 曹勇 申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研究α-硫辛酸(α-lipoic acid,α-LA)对酒精所致H9c2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的酒精损伤模型,并将其分成4组:对照组、酒精组、α-LA组和酒精+α-LA组。构建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目的:研究α-硫辛酸(α-lipoic acid,α-LA)对酒精所致H9c2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的酒精损伤模型,并将其分成4组:对照组、酒精组、α-LA组和酒精+α-LA组。构建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高转染心肌细胞,将其分成6组:对照组、酒精处理H9c2心肌细胞组、酒精+α-LA处理H9c2心肌细胞组、过表达ALDH2组、酒精处理ALDH2高转染心肌细胞组和酒精+α-LA处理ALDH2高转染心肌细胞组。采用CCK-8实验方法确定酒精以及α-LA的干预细胞浓度;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5-ethynyl-2'-deoxyurioline,EdU)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增殖活力;二氢乙啶(dihydroethiolium,D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分组心肌细胞内ALDH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酒精导致H9c2细胞增殖活力下降,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表现为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和相关蛋白(ALDH2、SIRT1和HO1)表达水平下降;而给予α-LA干预可显著减轻酒精诱导的细胞增殖活力下降,降低氧化应激水平。(2)酒精可导致细胞衰老,表现为P53表达升高,而α-LA会逆转P53的高表达。(3)过表达ALDH2也可显著减轻酒精诱导的细胞增殖活力下降,抑制ROS水平升高和氧化应激相关蛋白(ALDH2、SIRT1和HO1)表达下降,以及逆转衰老相关蛋白P53的高表达。结论:α-LA可能通过激活ALDH2来抑制氧化应激和延缓细胞衰老,从而对抗酒精引起的细胞损伤,发挥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酒精中毒 心肌损伤 乙醛脱氢酶2 氧化应激 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理性设计提高短链醇脱氢酶在(S)-1-(4-氟苯基)乙醇合成中的应用
18
作者 谢静雯 孟仪方 +2 位作者 叶文杰 王华磊 魏东芝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15-2523,共9页
(S)-1-(4-氟苯基)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手性药物中间体,被广泛用于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等多种药物的合成当中。目前,利用生物不对称还原法合成该手性醇时普遍存在制备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建立(S)-1-(4-氟苯基)乙醇酶法高效合成工艺,本研究对实... (S)-1-(4-氟苯基)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手性药物中间体,被广泛用于阿尔兹海默症治疗等多种药物的合成当中。目前,利用生物不对称还原法合成该手性醇时普遍存在制备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建立(S)-1-(4-氟苯基)乙醇酶法高效合成工艺,本研究对实验室包含323种醇脱氢酶的酶库进行筛选,得到了具备高立体选择性(e.e.=99.9%)和相对活性的短链醇脱氢酶Dp ADH,随后通过半理性设计经过多轮迭代突变成功获得了催化效率提高30.8倍的优良变体M3(N164C/S195W/F157A)。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催化效率,构建了醇脱氢酶突变体M3与葡萄糖脱氢酶Bs GDH的共表达菌株,在100g/L底物投料下可于7h内实现99.6%的转化率。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M3变体增加了与底物间有利的π-π相互作用并稳定了底物结合构象。本研究为(S)-1-(4-氟苯基)乙醇的制备提供了经济高效的合成途径,并为醇脱氢酶Dp ADH的分子改造和机制解析提供了指导,提高了该酶的工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4-氟苯基)乙醇 半理性设计 醇脱氢酶 不对称还原 共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菌在食醋发酵中产乙酸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杨昀松 姜明超 +6 位作者 韩冬 余永建 戎春驰 王柯 王玉芹 于振 朱圆圆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1-363,共13页
食醋是一种世界性传统的酸味调味品,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理功能,深受各国民众的喜爱。乙酸作为食醋中的主要呈味成分,其含量是食醋评级的重要指标。因此提高发酵食醋终产物的乙酸含量,增强醋酸菌(acetic acid bacteria,AAB)产酸能力变得尤... 食醋是一种世界性传统的酸味调味品,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理功能,深受各国民众的喜爱。乙酸作为食醋中的主要呈味成分,其含量是食醋评级的重要指标。因此提高发酵食醋终产物的乙酸含量,增强醋酸菌(acetic acid bacteria,AAB)产酸能力变得尤为重要,但AAB产乙酸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本文从AAB分类出发,介绍了发酵生产乙酸过程的关键酶——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以及末端氧化酶,并且综述了食醋酿造过程中AAB产乙酸受到环境、营养、使用菌种、发酵工艺、抑制因子以及分子水平上的因素影响。对产乙酸影响因素的了解,可有效调控以增加发酵食醋中的乙酸产量,提高食醋生产效率,降低食醋酿造成本,对食醋酿造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醋酸菌 分类 产乙酸 乙醇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 末端氧化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152 和 K-156 在果蝇 ADH 催化中的作用
20
作者 童耕雷 林志新 许煜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0-243,246,共5页
果蝇醇脱氢酶酪氨酸-152(Y-152)和赖氨酸-156(K-156)处于同类脱氢酶的保守位点.经人工定点突变和酶动力学分析,前者的苯丙氨酸(Y152F)、组氨酸(Y152H)和谷氨酸突变体(Y152E)及后者的异亮... 果蝇醇脱氢酶酪氨酸-152(Y-152)和赖氨酸-156(K-156)处于同类脱氢酶的保守位点.经人工定点突变和酶动力学分析,前者的苯丙氨酸(Y152F)、组氨酸(Y152H)和谷氨酸突变体(Y152E)及后者的异亮氨酸突变体(K156I)均丧失催化活性.而半胱氨酸-152(Y152C)及精氨酸-156(K156R)突变体活性分别是对应野生型的0.25%和2.2%.此外,Y152C和K156R的Km(乙醇)值显著增大,而两者的Km(NAD)值均无显著改变.它们还具不同的底物特异性以及对竞争性抑制剂的不同反应.Y-152和K-156在果蝇醇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中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活性 果蝇 醇脱氢酶 突变体 Y-152 K-1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