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挖掘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综述
1
作者 田霄鸿 徐虎 +1 位作者 刘荣志 张晴雯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保障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基于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期间,组织与会专家针对当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面临机制不明和应用基础型研究不够、土壤固碳技术创新不足... 保障粮食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基于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期间,组织与会专家针对当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面临机制不明和应用基础型研究不够、土壤固碳技术创新不足、农田污染治理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理论与技术亟待突破等问题和难题,从耕地保育与质量提升、农业水土资源持续利用、农业减排固碳与适应气候变化协同、土壤污染防治与健康、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生物资源利用与多样性等领域展开对策性研讨交流,综述了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利于更好地挖掘农田生态系统功能和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安全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土壤固碳技术 农田污染治理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土壤污染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5
2
作者 安志装 索琳娜 刘宝存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2-1436,共15页
农业面源污染会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风险。经过20多年的治理,我国面源污染基础研究和防控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构建了流域、区域或国家尺度农业面源污染源汇路径全过程监测与评估体系,基本厘清了不同生态条件下农田系统中氮磷流失的主控因子... 农业面源污染会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风险。经过20多年的治理,我国面源污染基础研究和防控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构建了流域、区域或国家尺度农业面源污染源汇路径全过程监测与评估体系,基本厘清了不同生态条件下农田系统中氮磷流失的主控因子,初步探明了农田有毒有害化学/生物污染与防控机制。在防控技术层面,研发出新型、绿色肥料替代常规化肥减量投入技术与产品,氮、磷高效利用污染负荷减排技术,土壤氮、磷增容负荷减排技术,坡耕地氮磷流失阻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消纳装备。我国农业氮、磷排放污染负荷虽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依然是影响我国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因子,且农业面源污染呈现新的特征,表现为养殖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污染问题逐渐突出,残留地膜、农药、抗生素、激素、病原微生物等新型污染物污染问题不容忽视,面源污染途径从以径流扩散为主转向淋溶、挥发、累积并重的阶段,污染介质从单一地表水体转向包括地下水体、大气以及农田生态系统并存的状态。未来应以本领域我国取得科研成果和相关信息资源为基础,利用数字技术和AI技术,构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和管理融合大数据模型和系统理论,持续加强田块、流域、区域等多尺度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集成配套与工程化应用研究,培育绿色低碳农业新质生产力产业,落实防控技术工程“政—产—学—研—用”保障机制与措施,以提升区域或流域尺度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全面推进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污染特征 技术产品与装备 防控思路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思考及实践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连华 张晴雯 +4 位作者 黄雪良 燕燕 王芊 习斌 李旭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6-314,共9页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是加快推进中国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重点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然突出。该研究在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的...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是加快推进中国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重点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然突出。该研究在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研、专家座谈等多种方式梳理和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在治理主体、投入要素、技术体系与产业链条方面的瓶颈,解析了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内涵,阐述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浙江平湖在践行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面的先进做法及应用效果。总结了典型案例在网格化健全污染综合防治“整建制”、特色化延伸综合防治“全链条”、以及全方位保障污染综合防治“全要素”三个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以期为探索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整体解决方案,示范带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面源污染 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全要素全链条 污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等级区划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戴诗琴 宋晓明 +4 位作者 彭紫微 吕鹏飞 刘民 林毅青 吴根义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2-1191,共10页
为全面掌握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探讨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等级区划及防治对策,本研究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基于单位国土面积等标污染负荷和单位地表径流等标污染负荷对湖南省2018—2021年农业面源的污染源、污染物及其空... 为全面掌握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探讨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等级区划及防治对策,本研究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基于单位国土面积等标污染负荷和单位地表径流等标污染负荷对湖南省2018—2021年农业面源的污染源、污染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面源TN污染负荷最高,2018—2020年贡献率均在40%以上。污染负荷总体呈中部高、向四周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通过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可将全省分为高、中、低风险区3个一级分区,根据污染来源,将全省划分为畜禽养殖污染型、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型、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型、农村生活污水-种植污染型、种植-畜禽养殖污染型、复合污染型6种污染类型,形成14个二级分区,并根据不同区划类型提出了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农业面源污染 等标污染负荷 污染风险区划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氮素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价与关键管控区识别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林林 吴用 +3 位作者 杨书涵 刘雪珂 李玲 李栋浩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1-320,共10页
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水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风险评价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分级赋值方法,基于熵值法和专家打分确定各影响因子权重,构建河南省氮素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多因子综... 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水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风险评价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分级赋值方法,基于熵值法和专家打分确定各影响因子权重,构建河南省氮素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河南省氮素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指数并在流域尺度上进行验证,划分氮素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等级并识别关键管控区。结果表明:种植源、养殖源和生活源分别贡献河南省31.52%、38.47%和30.01%的氮素流失负荷,流失负荷呈现为西低,中、东部高的特点。河南省有39 429 km^(2)的区域存在中风险,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3.61%,有17 318 km^(2)的区域存在高风险,约占总面积的10.37%;划定距河流2 km以内的中、高风险区为一般管控区和重点管控区,面积分别为10 982 km^(2)和9 285 km^(2)。通过与同期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决定系数为0.82,表明模型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准度。综合结果表明,建立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可用于氮素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农业面源污染 多因子综合评价 风险识别 管控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水平测度及其时空收敛性研究——基于“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的四维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卢泓钢 王益如 吴伟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6-195,共10页
协同推进农业减污降碳是打好防污攻坚战的关键路径和重要抓手。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从减污、降碳、扩绿和增长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中国农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水平,并采用耦合模型、核密度估... 协同推进农业减污降碳是打好防污攻坚战的关键路径和重要抓手。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从减污、降碳、扩绿和增长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中国农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水平,并采用耦合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收敛模型等方法对该指标的耦合协调度、动态演进以及空间收敛趋势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中国农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水平逐年提升,但减污与降碳两个子系统呈下降趋势。(2)我国及三大区域均处于明显上升的高耦合水平阶段,但整体耦合协调程度还处于中等水平,尚未形成良好的耦合发展态势。(3)中国农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分布的多极化趋势在减弱。(4)中国农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水平存在显著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因此,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并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农业减污降碳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农业面源污染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水平测度 收敛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及控制分区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书涵 吴用 +3 位作者 高林林 李玲 李栋浩 胡亚瑾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0-759,共10页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布并进行分区控制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前提。运用清单分析法、等标污染负荷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河南省2020年农业面源的污染源、污染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布并进行分区控制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前提。运用清单分析法、等标污染负荷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河南省2020年农业面源的污染源、污染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河南省农业面源主要污染源为化肥施用和畜禽养殖,污染物COD排放量最大,南阳市排放总量最高;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呈较强的区域分异特征,化肥施用污染主要集中在周口市,畜禽养殖以南阳市为最严重;总等标污染指数最高为濮阳市。2)通过聚类分析将河南省划分3个一级面源污染控制分区:高度、中度和轻度风险区,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为7个二级面源污染控制分区,并针对性地给出了河南省农业面源的防治对策,为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的分类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河南省 控制分区 等标污染指数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旭冉 宝哲 +2 位作者 习斌 靳拓 许丹丹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55-3362,共8页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形式分散、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强、进入环境过程具有间接性等特点,本文梳理了农业面源污染形成过程、监测核算常用研究方法,剖析了目前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在技术方面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完善相关监测制度、统...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形式分散、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强、进入环境过程具有间接性等特点,本文梳理了农业面源污染形成过程、监测核算常用研究方法,剖析了目前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在技术方面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完善相关监测制度、统筹多尺度监测、优化监测方法、设立研发项目、深化结果应用等方面建议,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践提供参考借鉴,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氮磷流失 监测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沿海城市农业面源氮磷污染排放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罗凡 罗育池 +1 位作者 陈宇华 李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8-1694,共7页
国家对沿海城市提出了强化氮磷排放控制、因地制宜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要求,广东沿海城市是全省农业面源氮磷污染的重要控制区域,厘清沿海城市农业面源氮磷污染排放特征对后续氮磷排放控制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排污系数法、等标负荷法... 国家对沿海城市提出了强化氮磷排放控制、因地制宜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要求,广东沿海城市是全省农业面源氮磷污染的重要控制区域,厘清沿海城市农业面源氮磷污染排放特征对后续氮磷排放控制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排污系数法、等标负荷法对2018—2022年广东沿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及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沿海城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且呈现较强的区域差异。不同类型源氮磷污染负荷贡献率表现为畜禽养殖源(37%~52%)>水产养殖源(24%~35%)>农业种植源(21%~29%);珠三角沿海区域广州、珠海、中山、东莞、汕头等市污染贡献主要为水产养殖源,其余沿海城市污染贡献主要为畜禽养殖源;从单位地表水资源量和单位土地面积等标污染负荷来看,中山、珠海、茂名、湛江等市相对较高(等标相对排放系数均大于4 m^(3)/km^(2),等标污染指数均大于0.4),东莞、深圳两市相对较低(等标相对排放系数均小于1 m^(3)/km^(2),等标污染指数均小于0.1)。在此基础上,从强化政策规划引领、优化推进区域种养结合、完善农业面源监测监管体系、加大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力度4个方面提出沿海城市农业面源氮磷污染控制对策建议,助力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农业面源 氮磷 污染特征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正道 郝贵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6期96-98,109,共4页
农业面源污染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学投入品使用不合理,以及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处置不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措施,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生态... 农业面源污染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学投入品使用不合理,以及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处置不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措施,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总结了浙江省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对策,以期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做法 成效 问题 对策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田径流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兆鑫 孙婴婴 +1 位作者 刘哲 卢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以农田流失的氮磷为主要来源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农田径流污染发生规律及阻控方法等问题,剖析了影响农田径流污染的关键要素,系统梳理了以“源头减量-过程阻断-末端净化”为主体思路的农田径流... 以农田流失的氮磷为主要来源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农田径流污染发生规律及阻控方法等问题,剖析了影响农田径流污染的关键要素,系统梳理了以“源头减量-过程阻断-末端净化”为主体思路的农田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分析了不同种类技术措施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及限制因子。指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农田径流污染的监测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深入探究以施肥优化为主、多种手段为辅的农田径流污染源头控制体系,提升农田径流污染处理设施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建立适用性强的集约化农区面源污染绿色低碳综合防控技术模式,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氮磷流失 影响因素 控制技术 水质净化 农田径流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兵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6期108-110,共3页
农业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等过量施用,秸秆乱烧,地膜乱弃,禽畜粪便乱堆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该文对农业污染来源及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结合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 面源污染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静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长期面临严峻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防范、治理和救济方面比我国起步更早,技术水平更高,立法探索更多,出现了诸多可靠的...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长期面临严峻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防范、治理和救济方面比我国起步更早,技术水平更高,立法探索更多,出现了诸多可靠的法律法规和成功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应合理借鉴吸收它们的优秀成果和合理成分,为逐步减轻和消除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发展农业生产力提供法律支持和技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防治法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刀凤兰 陈佳清 李瑞琳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3期11-14,共4页
以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化念镇农药、化肥、农膜使用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对策,其中包括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加强培训和指导、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完善农膜回收和处理体... 以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化念镇农药、化肥、农膜使用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对策,其中包括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加强培训和指导、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完善农膜回收和处理体系、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科学种植、农业垃圾科学处理等。通过实施这些治理对策,能够有效减少化念镇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对于化念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现状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64
15
作者 杨林章 冯彦房 +4 位作者 施卫明 薛利红 王慎强 宋祥甫 常志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1,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尤其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重点介绍了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状况、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尤其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重点介绍了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状况、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特征,并从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技术、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技术、农田径流生态拦截技术以及包括化肥减量化技术和农药减量化与残留控制技术为主的农业化学品减量使用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究的发展现状,提出未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系统控制思想和相关技术研究的趋势,包括系统控制与区域治理结合、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结合、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结合及建立健全国家级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价与预警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污染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08
16
作者 赵永宏 邓祥征 +2 位作者 战金艳 何连生 鲁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48-2552,共5页
分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污染 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进展 被引量:234
17
作者 李秀芬 朱金兆 +1 位作者 顾晓君 朱建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84,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资料的分析,认为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式主要有: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膜污染、秸秆燃烧污染、养殖业污染及水土流失等。农业面源污染导致了土地退化,在全世界不同程度退化的12亿hm2耕地中,约12%由农业面源污... 通过对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资料的分析,认为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式主要有: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膜污染、秸秆燃烧污染、养殖业污染及水土流失等。农业面源污染导致了土地退化,在全世界不同程度退化的12亿hm2耕地中,约12%由农业面源污染引起;是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污染源,导致美国40%的河流和湖泊水质不合格;是引起地表水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欧洲国家由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磷为地表水污染总负荷的24%-71%;中国的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水体氮、磷富营养化也显著超过来自城市的生活点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提出目前比较好的防治措施有:最佳农田管理措施、植被过滤带和人工湿地。建议我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必须从政策和法律上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规范,采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实行源头控制,并辅助以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面源污染 现状 最佳管理措施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及其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49
18
作者 钱晓雍 沈根祥 +3 位作者 郭春霞 顾海蓉 朱英 王振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8,共6页
通过清单分析方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以乡镇为单元研究了上海市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贡献率,并根据各区域... 通过清单分析方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以乡镇为单元研究了上海市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贡献率,并根据各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别在区县尺度和乡镇尺度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程度及其区域分布。结果表明,上海市农业面源污染COD、TN、TP实物排放量分别为4.42×104、1.13×104、0.44×104 t/a,相应的等标排放量分别为0.16×104、0.93×104、1.65×104 m3/a,最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其等标污染负荷比达到66.31%,最主要污染物为TP,其等标污染负荷比达到60.32%。各区县因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COD、TN、TP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4.16~40.91、1.30~8.71、0.23~4.94 mg/L,各区县农业面源污染水质平均指数在0.67~5.91之间,主要污染乡镇分布在上海南部以及崇明岛等农业产值相对较高且距离水源保护区较近的远郊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 农业 区划 面源污染 水环境功能区划 等标污染负荷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14
19
作者 郭鸿鹏 朱静雅 杨印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0-295,共6页
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水平的提高,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成为全球环境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而农业非点源污染作为其中覆盖面最广、隐蔽性最强、治理难度最大的污染类别,自然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该文介绍了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特征,分析... 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水平的提高,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成为全球环境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的关键,而农业非点源污染作为其中覆盖面最广、隐蔽性最强、治理难度最大的污染类别,自然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该文介绍了农业非点源污染及其特征,分析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扩散的方式,总结了导致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以技术防治为切入点,对现阶段国内外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提出了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在化肥等农业生产投入品的新品研发、农业非点源污染情况的实时监控及预警系统的构建、以及可操作性强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等方面对未来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技术防治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防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及分类控制策略 被引量:76
20
作者 项颂 吴越 +3 位作者 吕兴菊 高思佳 储昭升 庞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74-2483,共10页
作为典型的高原坝区农业型流域,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威胁洱海水质.以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数理分析及GIS技术,开展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分析及评价,使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2018年洱海流域农村生活、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污染中COD... 作为典型的高原坝区农业型流域,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威胁洱海水质.以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数理分析及GIS技术,开展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分析及评价,使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2018年洱海流域农村生活、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污染中COD(化学耗氧量)、TN(总氮)、TP(总磷)的排放负荷,并通过等标污染负荷法在GIS空间分析反映流域内污染排放分布情况.结果表明:①2018年洱海流域农业面源主要污染物COD、TN、TP的排放量分别为11188.20、2752.56和259.33 t.COD排放量主要来自畜禽养殖,TN与TP的排放量均主要来自种植业.②洱海流域农业面源主要污染物COD、TN、TP等标污染负荷分别为559.41、2752.56和1296.63 m 3 a.种植业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等标污染负荷中的占比最高,为36.40%,其次是畜禽养殖业,为34.44%.③各乡镇的等标污染负荷差异较大,等标污染负荷范围为(286.16±150.67)m 3 a,等标污染负荷强度范围(0.13±0.067)m 3 a.④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可分为种植业主导型、种植业高污染型、生活污染主导型和畜禽养殖业主导高污染型等4种类型.研究显示:来源于种植业的面源污染是洱海流域水环境保护需要控制的首要污染源,TN是需要控制的首要污染物;排放量与等标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特征均呈流域北部乡镇污染物排放量较高,但流域西部各乡镇排放强度较大的特征;流域内各乡镇防治面源污染需要针对其污染来源特点分别采取推进种养平衡、推广绿色种植、分区控制农田径流以及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分类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 空间分布特征 等标污染负荷分析 分类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