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4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 and Algorithm for the Optimal Controlled Partitioning of Power Systems 被引量:15
1
作者 LIN Jikeng LI Shengwen +4 位作者 WU Peng WANG Xudong SHAO Guanghui XU Xingwei MA Xi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12-I0012,195,共1页
解列是电力系统在故障时结构完整性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分裂为2个或多个孤立稳定运行子系统的过程或操作。及时恰当的主动解列操作将能有效地避免因保护连锁动作使得电力系统被动解列而崩溃所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结合图论中的相关概念... 解列是电力系统在故障时结构完整性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分裂为2个或多个孤立稳定运行子系统的过程或操作。及时恰当的主动解列操作将能有效地避免因保护连锁动作使得电力系统被动解列而崩溃所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结合图论中的相关概念和输电网最优解列的物理过程,建立电力系统最优主动解列断面选择问题的完整数学模型,并基于含连通图约束的背包问题(connected graph constrained knapsack problem,CGKP)及其求解算法提出“搜索+调整”的2阶段求解方法。为降低问题的复杂性,将完整数学模型分解成图的最优平衡分割问题和基于优化潮流的调节问题,并分2个阶段分别求解。其中,图的最优平衡分割问题又被分解成多个CGKP,利用基于含CGKP的图分割方法进行求解。所提出的主动解列策略具有较强理论基础,计算复杂度低,算例的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模型及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最优控制 电力输送 分区 大面积停电 算法 模型 联网系统 间接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 Power Flow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Rapid Energy Storage 被引量:23
2
作者 ZHAO Yanlei LI Haidong +1 位作者 ZHANG Lei ZHANG Houshe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04-I0004,187,共1页
风电功率的间歇与波动致使电场容量可信度低、可调度性差;同时易引起局部电网的电压不稳、频率波动,影响了系统的电能质量及稳定性。针对此现象,将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组成快速储能装置,用于风电的潮流优化控制。采用三重双向直流变... 风电功率的间歇与波动致使电场容量可信度低、可调度性差;同时易引起局部电网的电压不稳、频率波动,影响了系统的电能质量及稳定性。针对此现象,将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组成快速储能装置,用于风电的潮流优化控制。采用三重双向直流变换电路控制储能元件间的功率流动;采用四象限交直流变换电路控制储能与电网间的能量交换。提出基于超级电容器电压低频波动抑制的功率分配方法,可显著减少蓄电池的充放次数;提出基于储能元件荷电状态的储能能量调整规则,可避免储能元件的过充和频繁深度放电,以优化其功率调节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2种储能元件的优势互补,能有效平滑调节风电注入电网的有功功率,并实时补偿控制风电接入点的无功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厂 控制系统 流程优化 储能 基础 电力系统 电能质量 低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 Farm Coordinated Control for Power Optimization 被引量:12
3
作者 SHU Jin HAO Zhiguo +1 位作者 ZHANG Baohui BO Zhiqia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I0002-I0002,4,共1页
以降低风电场尾流损失、优化风场出力为目标,设计基于Laguerre函数非线性预测控制(nonlinear modelpredictive control,NLMPC)方案的风场集群控制器。该控制器应用风场动态尾流模型,通过NLMPC统一调整风场内各机组转速以提升风场功率... 以降低风电场尾流损失、优化风场出力为目标,设计基于Laguerre函数非线性预测控制(nonlinear modelpredictive control,NLMPC)方案的风场集群控制器。该控制器应用风场动态尾流模型,通过NLMPC统一调整风场内各机组转速以提升风场功率。在控制器设计中,使用有效风速预测误差校正对预测模型失配及超短期风速预测误差进行补偿,引入Laguerre函数降低滚动时域优化计算负担并分析了控制器对风速预测误差的鲁棒性能。仿真研究表明,集群控制器能够在不同风速条件下提升风场功率、降低优化计算负担,且对风速预测模型失配与风场自然风速预测误差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摘要 内容介绍 编辑工作 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oupling control and zero dynamics stabilization for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4
作者 鲁伟 李春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946-1955,共10页
An inverse system method based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the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SHAPF) to enhance its harmonic elimin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inverse system method, the d-axis a... An inverse system method based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the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SHAPF) to enhance its harmonic elimin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inverse system method, the d-axis and q-axis current dynamics of the SHAPF system were decoupled and linearized into two pseudolinear subsystems. Then, an optimal feedback controUer was designed for the pseudolinear system, and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of the resulting zero dynamics was presented. Under the control strategy, the current dynamics can asymptotically converge to their reference states and the zero dynamics can be bound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is robust against load variations and system parameter mismatches, its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linear control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MONICS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inverse system method optimal control zero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天气下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体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叶林 裴铭 +5 位作者 杨建宾 宋旭日 罗雅迪 张振宇 於益军 汤涌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共17页
极端天气频发给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巨大挑战,极端天气引发的系统安全风险逐渐加剧。从极端天气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源-网-荷的影响出发,文中在资源-气象-环境-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新能源资源评估、极端天气下新能源功率预... 极端天气频发给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带来了巨大挑战,极端天气引发的系统安全风险逐渐加剧。从极端天气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源-网-荷的影响出发,文中在资源-气象-环境-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新能源资源评估、极端天气下新能源功率预测、电力平衡、电量平衡以及优化调度等方面对极端天气下电力电量平衡体系进行了分析讨论。首先,揭示了资源-气象-环境-电网数据在时间-空间上的交互影响机理,提出极端天气下小样本扩充方法,建立极端天气下新能源资源评估模型;基于此,构建极端天气下多时间尺度源-荷组合预测理论体系,提出预测误差矢量评价方法,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优化提供决策支撑;在预测的基础上,以频率安全为主要因素提出了极端天气下电力系统电力平衡的方法和策略,剖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极端天气事件对电量平衡的影响,从发电侧、电网侧和负荷侧等多角度保障电量平衡,并提出了极端天气下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框架。最后,展望了未来极端天气下新能源电力系统在保障电力电量平衡方面应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新能源有功功率预测 电力平衡 电量平衡 新能源消纳 主动控制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距概率下无人机静态部署与能效优化策略
6
作者 彭艺 朱昊 +3 位作者 杨青青 吴桐 王健明 李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102,共12页
无人机通信面临路径损耗和组间干扰等问题.为了满足离散用户通信需求,实现无人机组网的静态部署并最大化能效,本文针对多比凹凸函数分式规划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凸优化协同群体智能优化策略,该策略将原问题解耦为功率控制与高度优化... 无人机通信面临路径损耗和组间干扰等问题.为了满足离散用户通信需求,实现无人机组网的静态部署并最大化能效,本文针对多比凹凸函数分式规划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凸优化协同群体智能优化策略,该策略将原问题解耦为功率控制与高度优化问题并迭代求解.首先,引入视距概率路径损耗模型,通过俯仰角研究部署高度与水平距离之间关系,将部署问题三维化.其次,利用二次变换解耦原问题,旨在提升视距概率链路下的系统能效.最后,提出快速反馈粒子群算法对高度进行部署,以解决复杂多目标协同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在本文模型下,该策略能够实现算法复杂度与准确性之间平衡,对无人机基站进行高效准确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通信 视距概率 能效优化 功率控制 高度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PBC-NDO复合控制器设计与参数优化
7
作者 闫荣格 闫春娇 +1 位作者 杨庆新 张献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7,共9页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变电压间歇快速充电过程中由原副边线圈偏移和负载波动引起充电电压不稳定的问题,以及控制器参数大多依靠经验值和试凑法选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无源控制器(passivity based controller,PBC...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变电压间歇快速充电过程中由原副边线圈偏移和负载波动引起充电电压不稳定的问题,以及控制器参数大多依靠经验值和试凑法选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无源控制器(passivity based controller,PBC)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NDO)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副边DC-DC变换器设计考虑干扰补偿的无源控制器,通过引入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干扰量进行估计,将干扰估计值与无源控制器结合,设计适合电动汽车变电压间歇无线充电系统的PBC-NDO复合控制器,采用粒子群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复合控制器进行参数寻优,进一步提高控制器的抗干扰性能以及动态响应性能,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控制器具有强抗干扰性和动态响应性,充电阶段最大稳态误差偏移率为2%,动态响应时间控制在0.6 ms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压间歇充电 无线电能传输 无源控制器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Z源MMC储能系统与退役电池接入优化控制
8
作者 李志勇 吕堂锋 +1 位作者 曹原 刘瑛蕊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6-1295,共10页
退役动力电池应用于储能系统是梯次利用退役动力电池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电池一致性差等不确定因素对储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存在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准Z源模块化多电平储能系统与退役动力电池批量接入优化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具有分... 退役动力电池应用于储能系统是梯次利用退役动力电池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电池一致性差等不确定因素对储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存在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准Z源模块化多电平储能系统与退役动力电池批量接入优化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具有分布式接入退役动力电池特点的准Z源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电路,利用准Z源模块的升降压及直通功能,为退役动力电池差异化接入提供基础;讨论了电路在多种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及其数学模型;以退役动力电池使用寿命趋于一致为目标,设计了一种兼顾电池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SOC-SOH)的协同均衡优化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验证了所提电路、模型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能够在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提升退役动力电池的剩余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动力电池 准Z源 MMC储能系统 SOC-SOH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螺旋滑模的ISOP-DAB变换器混合控制策略
9
作者 陶海军 赵蒙恩 +3 位作者 郑征 宋佳瑶 张晨杰 黄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134,共8页
在直流微电网中,针对ISOP-DAB变换器各模块功率不平衡、动态性能差以及变换器回流功率大的问题,该文在扩展移相调制下将双环解耦策略与超螺旋滑模相结合,均压环采用PI控制、输出电压环采用超螺旋滑模控制。在扩展移相调制下,分析单模块... 在直流微电网中,针对ISOP-DAB变换器各模块功率不平衡、动态性能差以及变换器回流功率大的问题,该文在扩展移相调制下将双环解耦策略与超螺旋滑模相结合,均压环采用PI控制、输出电压环采用超螺旋滑模控制。在扩展移相调制下,分析单模块双有源桥(DAB)变换器的两种传输功率模型、软开关特性,建立变换器的降阶模型。应用KKT条件法求解各模块的最优内移相比D_(1i),通过降阶模型及超螺旋算法设计超螺旋滑模控制器,且与均压环共同作用生成外移相比D_(2i),以调节变换器输出电压。最后,搭建两模块ISOP-DAB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ISOP-DAB系统能在保证各子模块输入均压的同时提高变换器的动态性能,且有效减小变换器产生的回流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超螺旋滑模控制 动态性能 ISOP-DAB变换器 回流功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狼算法的复合电源能量管理
10
作者 易辉 陈辉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9-257,共9页
[目的]为了提高复杂工况下的船舶电能质量,针对由电池-超级电容作为复合储能系统的燃料电池船,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能量管理策略。[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分解和模糊逻辑控制对船舶负载功率进行分配,同时优化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然后,采... [目的]为了提高复杂工况下的船舶电能质量,针对由电池-超级电容作为复合储能系统的燃料电池船,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能量管理策略。[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分解和模糊逻辑控制对船舶负载功率进行分配,同时优化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然后,采用灰狼算法对复合储能系统的参数进行优化,从而使能量管理策略与设备参数相匹配;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船舶动力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能量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抑制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波动,实现了各设备之间功率的合理分配,其优化后的母线电压波动降低了23.19%。[结论]研究成果可对船舶电能质量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船舶 复合储能系统 储能 能量管理 多目标优化 小波分解 模糊控制 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潮流控制器设计的参数优化及性能分析
11
作者 颜湘武 连凯歌 李昱臻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3,共8页
旋转潮流控制器(rotary power flow controller,RPFC)作为目前三种典型的潮流控制装置之一,在电网调节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受核心部件旋转移相变压器(rotary 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s,RPST)的影响,不同RPST结构参数下RPFC所... 旋转潮流控制器(rotary power flow controller,RPFC)作为目前三种典型的潮流控制装置之一,在电网调节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受核心部件旋转移相变压器(rotary 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s,RPST)的影响,不同RPST结构参数下RPFC所表现出的工作性能各有不同,为提高RPFC的工作性能,应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根据一台额定容量40 kVA的RPFC样机,首先建立了基于RPST的二维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田口实验法及权重计算确定了RPST内部结构的最优参数组合;最后利用Matlab、Maxwell及Simplorer实现场路网耦合的联合仿真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下RPFC运行效率及功率因数分别了提升1.4%和2.7%,为大容量RPFC的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潮流控制器 参数优化 田口法 有限元 场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ME-IAOA的混合模型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12
作者 王仁明 魏逸明 席磊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光伏发电在如今的新能源发展中逐渐成为重点,其中光伏功率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提升光伏功率预测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RIME-VMD-IAOA-LSTM模型.该模型通过霜冰优化算法(RIME)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参数来提升分解效率;引入余弦... 光伏发电在如今的新能源发展中逐渐成为重点,其中光伏功率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提升光伏功率预测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RIME-VMD-IAOA-LSTM模型.该模型通过霜冰优化算法(RIME)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参数来提升分解效率;引入余弦控制因子的动态边界策略来控制算数优化算法(AOA)数值的增长速率从而提升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利用自适应T分布变异策略来改进AOA的局部搜索能力和全局开发能力,更好地避免局部最优解.两种智能优化算法的加入使得整体模型的预测效率和速度都有很大提升,实验结果表明组合模型RIMEVMD-IAOA-LSTM相比于其他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光伏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冰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算术优化算法 余弦控制因子策略 自适应T分布策略 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评估方法
13
作者 颜湘武 李洋洋 +3 位作者 卢俊达 郭美辰 杜春林 吴鸣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7,77,共11页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导致配电网系统能量出现时空维度下的不平衡问题,提出考虑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首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模型。其次,建立分布式新能源承载...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导致配电网系统能量出现时空维度下的不平衡问题,提出考虑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首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旋转潮流控制器和需求响应模型。其次,建立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的双层优化模型,在该模型中,上层旨在最大化配电网对新能源的承载能力,优化新能源接入容量;下层旨在最小化系统的综合运行费用,调节各设备运行出力。然后,采用基于灰狼算法和二阶锥规划的混合优化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引入二阶锥松弛将优化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最后,采用IEEE33节点系统作为仿真算例,对不同场景下的承载力双层优化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考虑需求响应措施和旋转潮流控制器的投入可以提高配电网的新能源承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新能源 旋转潮流控制器 需求响应 承载力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IG-MBSDC参数多步优化及约束边界调整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抑制
14
作者 李生虎 汪壮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0-540,共11页
在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上安装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器(MBSDC),可抑制电网多个低频振荡(LFO)模式,但控制效果与其控制参数有关。基于特征值灵敏度的单步优化算法存在截断误差,优化后危险模式和关键参数可能变化,因此不能确保抑制效果。该... 在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上安装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器(MBSDC),可抑制电网多个低频振荡(LFO)模式,但控制效果与其控制参数有关。基于特征值灵敏度的单步优化算法存在截断误差,优化后危险模式和关键参数可能变化,因此不能确保抑制效果。该文在DFIG并网系统小扰动稳定模型基础上,基于模式危险程度,提出LFO模式相对灵敏度加权方法,确定MBSDC关键控制参数。提出MBSDC参数多步优化模型及优化目标对约束边界灵敏度,以调整MBSDC参数,改善阻尼效果。基于小/大扰动仿真分析,验证所提DFIG-MBSDC参数多步优化模型及约束边界调整方法的振荡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灵敏度分析 优化 低频振荡 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器 约束边界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大规模抽水蓄能调度运行与控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德旭 杨迎 +1 位作者 黄宏旭 钟海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7,I0007,共19页
在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进程中,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日益攀升的调节能力需要,抽水蓄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开发建设,“含大规模抽水蓄能”将逐渐成为既“含高比例新能源”之后,新型电力系统又一显著结构特征。该文以大规模... 在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进程中,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日益攀升的调节能力需要,抽水蓄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开发建设,“含大规模抽水蓄能”将逐渐成为既“含高比例新能源”之后,新型电力系统又一显著结构特征。该文以大规模抽水蓄能为视角,梳理总结当前国内外抽水蓄能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特征、面临场景及对抽水蓄能的需求,从调度运行与稳定控制两方面,综述大规模抽水蓄能优化调度、参与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研究进展。最后,结合整体对待、整体优化、集中力量理念,展望大规模抽水蓄能协同参与优化调度、多功能协调支撑稳定控制前景,以期理顺抽蓄发展思路,助力抽水蓄能合理利用,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优化调度 稳定控制 新型电力系统 大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风电系统中储能集群辅助火电机组调峰分层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军徽 潘雅慧 +2 位作者 穆钢 李翠萍 贾晨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7-2145,共19页
为应对大规模风电能源并网给电力系统调峰带来的严峻挑战,提出一种储能集群辅助火电机组调峰的分层优化控制策略。在火-储调控层,提出基于储能集群调峰盈余系数的火储调峰优化控制策略,通过引入储能调峰盈余系数,合理预留储能调峰出力空... 为应对大规模风电能源并网给电力系统调峰带来的严峻挑战,提出一种储能集群辅助火电机组调峰的分层优化控制策略。在火-储调控层,提出基于储能集群调峰盈余系数的火储调峰优化控制策略,通过引入储能调峰盈余系数,合理预留储能调峰出力空间,提高整体调峰效果;在储能集群内部调控层,为减缓储能电站老化提出多目标约束下各储能电站优化控制策略,考虑网络潮流约束、调控一致性约束、出力公平性约束等技术经济性约束条件,兼顾储能寿命、节点负荷率平衡度及运行成本等多目标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计算得到各储能电站出力初值,与上层调峰任务分配中储能所需出力修正迭代,最终确定各储能电站最优出力。通过算例仿真得出,在高峰时段该文所提策略能实现调峰需求下降87.40MW,在满足新能源完全消纳前提下,总运行成本下降3.62%,且各储能电站循环寿命次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锂电池储能电站增加了4.38%,从经济性和调峰技术性两方面验证了该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集群 电力系统调峰 电池寿命 双层优化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并联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协调有功控制策略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冷若寒 吴琛 +3 位作者 胡光 庄可好 谭枫 辛焕海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17-3628,I0032-I0034,共15页
构网型储能的有功控制可为系统提供有效的频率支撑,但并联机组间控制策略不协调时,会引发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不均衡、低频振荡等问题。为此,首先建立了并联构网储能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控制参数对系统的频率稳定、振... 构网型储能的有功控制可为系统提供有效的频率支撑,但并联机组间控制策略不协调时,会引发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不均衡、低频振荡等问题。为此,首先建立了并联构网储能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控制参数对系统的频率稳定、振荡抑制等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并联机组间的有功分配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并联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协调有功控制策略。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的数字仿真与基于RT-LAB的硬件在环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频率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有效实现了并联储能机组间SOC均衡、功率分配优化以及振荡抑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储能 SOC均衡控制 功率分配优化 振荡抑制 自适应阻尼控制 协调有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相式-背靠背混合结构的铁路牵引用光伏储能系统及其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19-3529,I0020,共12页
针对传统背靠背结构的铁路能量路由器因需要两套逆变器导致所需容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跨相式单相逆变器与背靠背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首先,分析了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解构两种结构之间的功率互补关系;然... 针对传统背靠背结构的铁路能量路由器因需要两套逆变器导致所需容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跨相式单相逆变器与背靠背结构相结合的混合拓扑结构。首先,分析了混合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以解构两种结构之间的功率互补关系;然后,针对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优化目标,提出一种混合结构功率优化控制策略,以实现跨相式和背靠背两种结构的有功/无功优化分配;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和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混合结构在实现与传统背靠背结构同样回收再生制动能量、消纳光伏功能的同时,逆变器和变压器的容量均降低21.2%;并且可以改善电能质量,其中三相电网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从2.46%降低至1.82%、平均功率因数从0.5838提高至0.924,说明新拓扑具有重要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跨相式-背靠背混合结构铁路能量路由器 功率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牵引供电光伏储能系统多层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廉静如 戴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7-1487,I0020,共12页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 在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铁路能量路由器(railway energy router,RER)用于回收列车制动能量、接入光伏等新能源,同时改善负序、无功等电能质量,但是既有结构包含两套逆变器和变压器,存在成本高、工程应用难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跨相式单相逆变器的新型铁路能量路由器结构,其交流侧跨接α/β相牵引母线、直流侧接入光伏储能。首先,推导新型结构的数学模型和工作原理;然后,针对逆变器传统两端口模式转变为RER的三端口模式存在的有功/无功耦合问题,提出增加无功补偿装置的硬件解耦方法;其次,针对新型RER三端口间多向能流问题,提出一种多层协调优化控制策略。最后,基于典型工况及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从2.52%降低至1.58%,平均功率因数从0.688上升至0.966,再生制动回收率61.65%,光伏消纳率94.16%;主设备容量降低42.31%,成本降低37.23%,说明所提新型RER在实现现有RER相同功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 储能系统 再生制动 单逆变器跨相式铁路能量路由器 多层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爬坡限幅及频率安全约束的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多层级优化调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佳旭 苗世洪 +3 位作者 王廷涛 姚福星 谭昊宇 陈池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6,共12页
近年来,具有强不确定性、弱支撑能力的风电机组大规模并网,对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及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冲击。为保障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爬坡限幅与频率安全约束的电力系统多层级优化调度策... 近年来,具有强不确定性、弱支撑能力的风电机组大规模并网,对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及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冲击。为保障高比例风电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爬坡限幅与频率安全约束的电力系统多层级优化调度策略。首先,考虑风电预测误差与风电场并网要求,对相邻调度时段风电爬坡进行几何描述与特征分析。其次,提出日前-日内-实时多阶段风电场站-电力系统级联合调度架构,进一步建立考虑风电爬坡限幅约束的场站级优化调度模型与计及频率安全约束的系统级优化调度模型。最后,基于改进IEEE 39节点系统开展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爬坡限幅约束 频率安全约束 优化调度 储能电站 高比例风电 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