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内淋巴细胞AICD现象的探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玲 顾长海 王雅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7-599,共3页
目的 了解肝脏局部浸润淋巴细胞是否存在AICD现象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S P法检测 1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组织Fas和FasL表达。结果  1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内浸润淋巴细胞和肝细胞皆有不同程度的Fas和FasL的表达 ,Fas和FasL在淋巴细... 目的 了解肝脏局部浸润淋巴细胞是否存在AICD现象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S P法检测 1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组织Fas和FasL表达。结果  1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内浸润淋巴细胞和肝细胞皆有不同程度的Fas和FasL的表达 ,Fas和FasL在淋巴细胞和肝细胞皆以膜浆型表达为主。结论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组织内细胞损伤的效靶关系十分复杂 ,肝组织浸润淋巴细胞存在激活诱导细胞死亡现象 ,浸润的淋巴细胞可能通过Fas/FasL介导的凋亡途径而下调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FAS/FASL 激活诱导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通过抑制AICD维持T细胞自稳(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姗 田枫 +9 位作者 千晔 刘颖 李会婷 张爱红 侯志宏 刘亚楠 李娟 张艳淑 赵勇 郑全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90,共12页
为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T细胞自稳中的作用,采用Lox P-cd4cre酶系统在胸腺CD4^+CD8^+双阳性T细胞(DP)中敲除hdac3基因.hdac3基因敲除小鼠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但导致外周T细胞显著降低,而且,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 为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T细胞自稳中的作用,采用Lox P-cd4cre酶系统在胸腺CD4^+CD8^+双阳性T细胞(DP)中敲除hdac3基因.hdac3基因敲除小鼠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但导致外周T细胞显著降低,而且,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主要以活化/效应/记忆表型为主.机制分析表明,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增加并伴随细胞增殖加速,同时,Fas和Fas配体阳性细胞比率以及Fas配体的表达显著增加.体外TCR活化不影响正常外周T细胞的凋亡,但导致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HDAC3通过抑制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维持外周T细胞自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 FAS FAS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诱导细胞凋亡(AICD)在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中的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袁文声 吴晓蔓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9-30,共2页
探讨激活诱导细胞凋亡(AICD)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中的意义。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慢性乙犁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PHA激活前后的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血清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按HBV DNA含量(拷贝... 探讨激活诱导细胞凋亡(AICD)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中的意义。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慢性乙犁肝炎(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PHA激活前后的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血清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按HBV DNA含量(拷贝/ml)把CHB患者分为高病毒载量组(≥10^7/ml)、中载量组(10^5-10^6/ml)和低载量组(〈10^5/ml)。静息淋巴细胞凋亡率在CHB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都比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ICD在CHB患者组明显升高,而在重型肝炎组则降低,有显著性差异;AICD在高病毒载量组最高,低病毒载量组最低。研究提示AICD可能参与CHB的慢性化及重型化并随病毒载量的增高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诱导细胞凋亡 慢性乙型肝炎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和IL-15的生物学及免疫治疗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广华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088-1092,共5页
IL-2和IL-15对于调控体内淋巴细胞功能和稳态起重要作用。对二者及其受体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认识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应用前景。二者在体外具有类似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然而在体内的作用却明显不同。不同生理功能是由于各自... IL-2和IL-15对于调控体内淋巴细胞功能和稳态起重要作用。对二者及其受体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认识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应用前景。二者在体外具有类似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然而在体内的作用却明显不同。不同生理功能是由于各自不同受体亚基介导的不同信号转导通路、不同受体亚基表达模式。最近研究发现反式呈递方式介导的信号转导是IL-15功能不同于IL-2的一个重要机制。尽管它们的异三聚体受体中有两个共用亚基,这两种细胞因子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具有明显不同的作用。IL-2独特的作用是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相反,IL-15可长久维持记忆性T细胞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本文将就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涉及的IL-2和IL-15二种细胞因子生物学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15 反式呈递 过继免疫治疗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蛋白PDCD5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来源的淋巴细胞增殖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并促进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万林 毛春 肖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7-632,共6页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人重组蛋白PDCD5(rhPDCD5)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脾脏来源的活化淋巴细胞的作用,探讨rhPDCD5对活化的脾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动物模型+卵白蛋白(OVA)治疗组,...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人重组蛋白PDCD5(rhPDCD5)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脾脏来源的活化淋巴细胞的作用,探讨rhPDCD5对活化的脾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动物模型+卵白蛋白(OVA)治疗组,CIA动物模型+rhTNFR:Fc治疗组,CIA动物模型+rhPDCD5治疗组。第0天建立胶原诱导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第2天到26天腹腔注射给药。第28天取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体外用CⅡ(20μg/mL)和anti-CD3(1μg/mL)+anti-CD28(2μg/mL)分别刺激活化48h和72h。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7A(IL-17A)的水平;[3H]掺入法检测活化脾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rhPDCD5处理的CIA大鼠来源的脾细胞经CⅡ和anti-CD3+anti-CD28分别刺激活化之后,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和IL-17A水平下降,增殖能力下降,CD4^+T淋巴细胞凋亡百分比上调。结论rhPDCD5通过抑制活化的脾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抑制活化的脾细胞增殖,促进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凋亡多条途径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蛋白PDCD5 淋巴细胞 活化诱导性凋亡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α-2a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95表达及其凋亡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李敏伟 侯伟 +2 位作者 沃健儿 姚航平 刘克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27-328,共2页
探讨IFNα-2a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D95表达及其凋亡率的影响。分离 26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1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0例)和2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IFNα-2a作用前后通过流式细胞仪... 探讨IFNα-2a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D95表达及其凋亡率的影响。分离 26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1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0例)和2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IFNα-2a作用前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PBMC中CTL CD95的表达及其凋亡率。结果表明,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TL存在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现象,而IFNα-2a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TL CD95表达及 CTL凋亡率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乙型肝炎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D95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促进活化诱导细胞死亡 被引量:11
7
作者 熊传锋 齐杰莹 +3 位作者 邓蓉 谢丽芬 李长征 聂晓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24,共7页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活化诱导细胞死亡(AICD)的影响,并初探其免疫抑制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无菌分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按照TGP溶液浓度(0、50、100、200μg/mL)设为空白组、TGP低中高剂量组,ant...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活化诱导细胞死亡(AICD)的影响,并初探其免疫抑制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无菌分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按照TGP溶液浓度(0、50、100、200μg/mL)设为空白组、TGP低中高剂量组,anti-CD3/CD28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及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活化标志、细胞活力及CFSE标记的T淋巴细胞增殖;RT-PCR检测Fas/FasL m 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活化T淋巴细胞表面Fas/FasL蛋白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 (1)与空白组相比,TGP中高剂量组在用药48 h后活细胞数目显著减少,活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01);(2)TGP组给药处理48 h后,T淋巴细胞分裂代数及已分裂比例显著降低,且抑制作用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P<0.001);(3)TGP处理组T淋巴细胞24 h后Fas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并伴随着T淋巴细胞表面Fas蛋白的表达上调及胞内Bcl-2表达下调(P<0.01)。结论 TGP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并可通过上调Fas、下调Bcl-2的表达促进活化诱导的T淋巴细胞死亡(AI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细胞增殖 活化诱导细胞死亡 FAS/FASL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促进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改善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蔼如 沈燕 +1 位作者 罗琼 徐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27-1633,共7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促进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发生的作用特点及机理,在此基础上观察Res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治疗效果。方法Annexin V/PI双染法考察Res对小鼠...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促进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发生的作用特点及机理,在此基础上观察Res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治疗效果。方法Annexin V/PI双染法考察Res对小鼠原代naive T淋巴细胞和anti-CD3/anti-CD28活化的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体外在CD4^(+)T淋巴细胞和Jurkat细胞上建立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模型,PI单染法或Annexin V/PI双染法考察Res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发生的时间效应,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情况。利用MOG35-55诱导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观察Res治疗效果,并检测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CD4^(+)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Res不影响naive T细胞的存活,而促进活化T淋巴细胞的凋亡。随着Res浓度的增加,T淋巴细胞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发生明显增加,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3的剪切增多。此外,Res可以延迟小鼠EAE发病时间,降低临床评分,减少脊髓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并且给药组小鼠CD4^(+)T淋巴细胞对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更加敏感。结论Res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并能改善小鼠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T淋巴细胞 凋亡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CASPASE-3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