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酸法提纯球形石墨试验研究
1
作者 张文学 邱杨率 张凌燕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57,162,共8页
针对石墨化学提纯过程中提纯纯度不高、碱酸用量大等问题,以萝北球形石墨为研究对象,研究球形石墨中杂质的赋存状态,开展碱酸法提纯试验研究,开发出负-正压混碱加压酸浸的碱酸法提纯工艺。结果表明,负-正压混碱加压酸浸的碱酸法提纯工... 针对石墨化学提纯过程中提纯纯度不高、碱酸用量大等问题,以萝北球形石墨为研究对象,研究球形石墨中杂质的赋存状态,开展碱酸法提纯试验研究,开发出负-正压混碱加压酸浸的碱酸法提纯工艺。结果表明,负-正压混碱加压酸浸的碱酸法提纯工艺的优化条件为:石墨在真空下静置35 min、真空度-0.15 MPa,加压搅拌时氢氧化钠浓度40%、压力0.19 MPa(加压温度120℃)、搅拌时间40 min、氢氧化钠溶液与球形石墨的液固比1.0 mL/g,焙烧过程中焙烧时间120 min、焙烧温度550℃,酸浸时HCl浓度2.5 mol/L、压力0.16 MPa(酸浸温度118℃)、盐酸溶液与石墨的液固比1.0 mL/g、酸浸时间90 min,该条件下石墨提纯后固定碳含量由95.35%提升至9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石墨 碱酸法 酸浸 碱焙烧 石墨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酸法处理铝电解废防渗料
2
作者 苏克箭 胡宪伟 +1 位作者 张俊宇 王兆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9,共10页
提出了碱酸浸出处理铝电解废防渗料的工艺.以某铝厂废防渗料为原料,分析其主要物相为NaF,NaAlSiO_(4),CaF_(2),α-Al_(2)O_(3),Na_(3)AlF_(6),Si和β-Al_(2)O_(3).首先,原料水浸分离得到质量分数为98.84%的NaF.其次,采用单因素法得到碱... 提出了碱酸浸出处理铝电解废防渗料的工艺.以某铝厂废防渗料为原料,分析其主要物相为NaF,NaAlSiO_(4),CaF_(2),α-Al_(2)O_(3),Na_(3)AlF_(6),Si和β-Al_(2)O_(3).首先,原料水浸分离得到质量分数为98.84%的NaF.其次,采用单因素法得到碱浸处理水浸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90℃、液固比5 cm3/g、碱渣质量比0.25、反应时间100 min,该条件下Na3AlF6浸出率为94.04%.再次,通过单因素法得到酸浸处理碱浸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58℃、反应时间45 min、酸浓度0.6 mol/L、液固比12 cm^(3)/g,该条件下NaAlSiO_(4)和CaF_(2)可被浸出.将碱浸液滴入酸浸液中除去酸浸液中的硅,当pH约为3时酸浸液中硅溶胶沉淀效果最好,过滤后加热硅溶胶,产物主要为SiO_(2)·0.2Al_(2)O_(3),质量分数为97.20%.将过滤去除硅溶胶后的酸浸液加入碱浸液中沉淀回收氟盐,当pH为9时,CaF2和Na3AlF6的回收率最高,分别为95.91%和92.44%,质量分数分别为48.41%和25.14%,此外,沉淀物中还含有质量分数为25.32%的Al(OH)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废防渗料 碱酸法 硅溶胶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Si/Al比对偏高岭土基地聚物地质聚合反应及抗压强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崔潮 罗晨光 +2 位作者 邰文玉 王岚 彭晖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81-2192,共12页
偏高岭土基地聚物原材料活性Si/Al比与其力学性能密切相关。本文通过酸浸-碱溶法及络合滴定法测定偏高岭土中活性Si、Al含量,并通过添加活性Si和活性Al,结合XRD、FTIR、DSC-TG和SEM等测试方法,从物质组分及微观形貌等方面研究了不同活性... 偏高岭土基地聚物原材料活性Si/Al比与其力学性能密切相关。本文通过酸浸-碱溶法及络合滴定法测定偏高岭土中活性Si、Al含量,并通过添加活性Si和活性Al,结合XRD、FTIR、DSC-TG和SEM等测试方法,从物质组分及微观形貌等方面研究了不同活性Si/Al比对偏高岭土基地聚物的地质聚合反应过程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酸浸-碱溶法和络合滴定法可以有效定量分析偏高岭土中活性Al和活性Si含量,且随着活性Si/Al比的增大,偏高岭土基地聚物3 d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活性Si/Al比较低(0.4~0.8)时,偏高岭土基地聚物体系中“包裹效应”使未反应的硅铝酸盐增多,结构中出现的大量孔洞、裂纹等导致抗压强度较低;活性Si/Al比较大(2.2~2.4)时,体系生成沸石结构,成为多相体系,抗压强度亦较低;当活性Si/Al比为1.0时,地质聚合反应程度最佳,胶凝体含量最多,抗压强度最高,达33.7 MPa。研究结果可为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抗压强度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高岭土基地聚物 地质聚合反应 酸浸-碱溶法 络合滴定法 活性硅铝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蛋白超声辅助提取新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4
作者 周一晨 卫旭彪 +2 位作者 李震震 张皓森 张日俊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16-2727,共12页
本试验旨在优化桑叶蛋白的提取工艺并探究桑叶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在利用超声破碎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桑叶蛋白的基础上,先进行单因素试验,再结合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料液比、浸提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 本试验旨在优化桑叶蛋白的提取工艺并探究桑叶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在利用超声破碎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桑叶蛋白的基础上,先进行单因素试验,再结合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料液比、浸提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4个因素进一步优化,以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并进一步通过化学抗氧化能力试验测定新工艺提取的桑叶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1)经优化后得到桑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4(g/mL)、浸提温度30℃、超声时间4.9 min、超声功率235 W、浸提液pH 11、浸提时间60 min,此条件下桑叶蛋白的提取率为34.12%。2)提取的桑叶蛋白在0.4 mg/mL的浓度下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体外清除率分别达到100.47%、74.92%和34.94%,还原力达到0.43。综上可知,本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了桑叶蛋白的提取工艺,并且在此工艺下提取的桑叶蛋白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蛋白 碱溶酸沉法 超声破碎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质煤炭原料对提取矿源黄腐酸的影响
5
作者 夏丽丽 马力通 李珺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采用碱溶酸析法从不同低品质煤炭原料(藓类泥炭、草本泥炭、木本泥炭、褐煤、烟煤、风化煤)中提取矿源黄腐酸,采用容量法测定了其纯度,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荧光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NMR)、X... 采用碱溶酸析法从不同低品质煤炭原料(藓类泥炭、草本泥炭、木本泥炭、褐煤、烟煤、风化煤)中提取矿源黄腐酸,采用容量法测定了其纯度,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荧光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NMR)、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低品质煤炭原料对矿源黄腐酸的产率和纯度有显著影响,其中藓类泥炭矿源黄腐酸的产率和纯度均最高,分别可达10.56%和27.78%;从不同低品质煤炭原料中提取的矿源黄腐酸的化学结构相似,但分子量大小存在差异,其中木本泥炭矿源黄腐酸的分子量最大,风化煤矿源黄腐酸的分子量最小;泥炭(藓类泥炭、草本泥炭、木本泥炭)矿源黄腐酸的官能团种类较多,其中藓类泥炭矿源黄腐酸的羟基、酮基、醛基、羧基等官能团种类最多,且官能团含量最高,烟煤矿源黄腐酸的官能团种类和含量均最少;藓类泥炭、木本泥炭矿源黄腐酸含有更多的脂肪碳,草本泥炭、风化煤矿源黄腐酸含有更多的芳香碳。表明低品质煤炭资源中,藓类泥炭更适合作为提取矿源黄腐酸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质煤炭 矿源黄腐酸 碱溶酸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腿菇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6
作者 朱敏 冯奕开 +1 位作者 李萌凯 杨艳君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6,共8页
为确定碱提酸沉法提取鸡腿菇蛋白的最佳工艺,分析鸡腿菇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文章以脱脂鸡腿菇为原料,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液料比、碱提时间、碱提温度和pH对鸡腿菇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以亚铁离子螯合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 为确定碱提酸沉法提取鸡腿菇蛋白的最佳工艺,分析鸡腿菇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文章以脱脂鸡腿菇为原料,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液料比、碱提时间、碱提温度和pH对鸡腿菇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以亚铁离子螯合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鸡腿菇蛋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鸡腿菇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2∶1、碱提时间126 min、碱提温度48℃、pH 12,此时鸡腿菇蛋白提取率为18.49%;在2~10 m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鸡腿菇蛋白亚铁离子螯合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抗氧化能力也随之增加,鸡腿菇蛋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为鸡腿菇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菇蛋白 碱提酸沉法 响应面法 提取率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辣椒籽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侯鹏颉 刘思迪 +6 位作者 邓梓萌 崔俊良 王彩萍 刘志勇 赖黎丽 廖小军 赵靓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4,共10页
为研究反胶束法和常规碱溶酸沉法对辣椒籽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提取率为指标,确定辣椒籽分离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辣椒籽分离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的功能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反... 为研究反胶束法和常规碱溶酸沉法对辣椒籽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提取率为指标,确定辣椒籽分离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辣椒籽分离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的功能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反胶束法提取辣椒籽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0.0 g/100 mL、增溶水pH 8.0、增溶水KCl浓度0.05 mol/L。反胶束法和碱溶酸沉法提取所得辣椒籽分离蛋白主要组分分别为清蛋白(78.75%)和谷蛋白(65.33%)。在pH 5.0和pH 7.0的条件下,与碱溶酸沉法制得的蛋白相比,反胶束法制得的辣椒籽分离蛋白呈现出更高的溶解度和较低的浊度;乳化性分别显著提高了6.36%和18.84%,乳化稳定性分别显著提高了38.08%和63.20%,起泡性分别提高了57.54%和55.56%;在pH 9.0的条件下,溶解度和起泡性分别提高了29.05%和79.52%。该研究可为辣椒籽蛋白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制备工艺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籽分离蛋白 反胶束法 碱溶酸沉法 工艺优化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渣资源化制备微纳无水硫酸钙晶须
8
作者 吕杨杨 宗宇凯 +2 位作者 黄寿强 葛冬冬 蒋敏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8-637,共10页
碱渣是氨碱法制纯碱产生的废渣,资源化利用程度低.本研究以碱渣为原料,采用常温酸化法制备微纳无水硫酸钙(CaSO_(4))晶须.实验中首先引入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制备无水CaSO_(4)晶须,以其平均径向尺寸为主要考察指标,确定最佳表面活性剂... 碱渣是氨碱法制纯碱产生的废渣,资源化利用程度低.本研究以碱渣为原料,采用常温酸化法制备微纳无水硫酸钙(CaSO_(4))晶须.实验中首先引入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制备无水CaSO_(4)晶须,以其平均径向尺寸为主要考察指标,确定最佳表面活性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煅烧温度、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用量等参数对CaSO_(4)晶须平均径向尺寸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碱渣主要组分为CaCO_(3),其它杂质含量低,碱渣颗粒粒度细且存在少量的纤维状CaSO_(4)·2H_(2)O,有利于作为晶种形成微纳CaSO_(4)晶须;最佳制备条件为20%丙三醇表面活性剂、反应时间45 min、煅烧温度500℃,所得无水CaSO_(4)晶须平均径向尺寸为540 nm,平均长度为2.4μm,中值粒径(D50)为572 nm,CaSO_(4)的纯度达到99.8%,在有机聚合物、水泥等材料的改性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 资源化 常温酸化法 硫酸钙晶须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鳞片石墨提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于倩 张晓臣 阚侃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4-260,共7页
天然鳞片石墨是一种战略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石墨材料因其具有导电、耐热、抗腐蚀、韧性好、润滑性能好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密封、铸造、防火材料、导电材料等传统工业领域,在新能源、电子信息技术、高... 天然鳞片石墨是一种战略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石墨材料因其具有导电、耐热、抗腐蚀、韧性好、润滑性能好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密封、铸造、防火材料、导电材料等传统工业领域,在新能源、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技术等新兴领域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被誉为“工业黑金”。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石墨资源,但由于石墨提纯技术落后,石墨深加工产品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石墨材料纯度越高其应用价值越高,因此,研究高效、节能的石墨提纯技术对我国石墨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常用的石墨提纯方法可分为物理提纯法和化学提纯法,其中,物理提纯法包括浮选法、高温法,化学提纯法包括氢氟酸法、酸碱法和氯化焙烧法。分析对比了这几种提纯方法的原理、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单一提纯方法的工艺流程、提纯设备的优化,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以及新方法的开发及应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提纯 碱酸法 氢氟酸法 氯化焙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中铝资源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振勇 陈沐阳 +2 位作者 公彦兵 Byambagar Batdelger Tungalagtamir Bold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1,共9页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燃煤产生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富含丰富的铝资源。基于生态环境效益及我国铝土矿资源匮乏的双重驱动,从粉煤灰中回收铝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综述了酸法、碱法和其他方法等粉煤灰中回收铝资源的方法,比较了氧化铝...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燃煤产生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富含丰富的铝资源。基于生态环境效益及我国铝土矿资源匮乏的双重驱动,从粉煤灰中回收铝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综述了酸法、碱法和其他方法等粉煤灰中回收铝资源的方法,比较了氧化铝提取率、反应温度和酸碱浓度等主要技术指标,总结和讨论了现有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上下游产业链的构建是粉煤灰中铝资源回收产业化的迫切问题,提出紧密结合地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研发绿色、温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是未来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酸法 碱法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菜籽蛋白和亚麻籽蛋白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冶梓芩 王进英 +3 位作者 马桂兰 马金鸽 李瑾 才拉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37,共8页
旨在为菜籽蛋白和亚麻籽蛋白后续实际生产及加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菜籽饼和亚麻籽饼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乙醇浸提、酶解和盐析4种方法提取菜籽蛋白和亚麻籽蛋白,探讨了不同提取方法对菜籽蛋白和亚麻籽蛋白理化特性、结构特性及功能... 旨在为菜籽蛋白和亚麻籽蛋白后续实际生产及加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菜籽饼和亚麻籽饼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乙醇浸提、酶解和盐析4种方法提取菜籽蛋白和亚麻籽蛋白,探讨了不同提取方法对菜籽蛋白和亚麻籽蛋白理化特性、结构特性及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提取的菜籽蛋白和亚麻籽蛋白提取率最高,分别为47.01%和48.19%,酶解法提取的菜籽蛋白和亚麻籽蛋白的纯度最高,分别为89.30%和83.20%;4种方法提取的菜籽蛋白和亚麻籽蛋白等电点均为4.4;不同提取方法对蛋白质的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盐析法提取的菜籽蛋白和亚麻籽蛋白的功能特性更佳,提取的两种蛋白的溶解度分别为68.19%和64.90%,持水性分别为58.00%和40.33%,持油性分别为57.00%和35.83%,起泡性分别为91.67%和89.29%,乳化性分别为71.38 m^(2)/g和32.75 m^(2)/g,乳化稳定性分别为65.33%和65.37%。综上,盐析法是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优质菜籽蛋白和亚麻籽蛋白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蛋白 亚麻籽蛋白 碱溶酸沉法 乙醇浸提法 酶解法 盐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其燕 李洁 +5 位作者 李海霞 李芳芳 王艳丽 陈克云 鞠香 刘艳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9-65,73,共8页
国家标准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营养成分含量有严格规定,选择准确可靠的测定方法尤为重要。文章采用酸水解-提取法、碱水解-提取法和乙酰氯-甲醇法对5种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进行前处理,内、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亚油酸、α-... 国家标准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营养成分含量有严格规定,选择准确可靠的测定方法尤为重要。文章采用酸水解-提取法、碱水解-提取法和乙酰氯-甲醇法对5种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进行前处理,内、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AR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分析不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测定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酸、碱水解-提取内标法适用于5种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检测,乙酰氯-甲醇外标法仅适用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和无乳糖配方食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检测。研究结果可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质量控制和监管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水解-提取法 碱水解-提取法 乙酰氯-甲醇法 多不饱和脂肪酸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服外层疏水涂层织物的制备及耐酸碱性能研究
13
作者 肖阳阳 石佩玉 +1 位作者 孙冰冰 王妮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19-1725,共7页
为了应对应急救援任务时所面对的复杂环境,满足极端场景下特种防护服装疏水、耐酸碱性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开发此类功能的织物势在必行。本研究将化学稳定性强的聚四氟乙烯(PTFE)与改性三聚磷酸铝(ATP)均匀混合制备分散良好的PTFE‒ATP耐... 为了应对应急救援任务时所面对的复杂环境,满足极端场景下特种防护服装疏水、耐酸碱性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开发此类功能的织物势在必行。本研究将化学稳定性强的聚四氟乙烯(PTFE)与改性三聚磷酸铝(ATP)均匀混合制备分散良好的PTFE‒ATP耐酸碱剂,通过两步浸渍涂层法将PTFE‒ATP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依次负载到消防服外层织物表面,表征其表面形貌、润湿性能、表面固、液黏附作用、耐酸、耐碱性能、热稳定性能、透气性能、透湿性能等。结果表明:织物表面形成了致密、粗糙的PDMS/PTFE‒ATP涂层,且表现出了优异的疏水性能(接触角为(151.92±1.34)°)、极低的固、液界面附着力和耐酸、耐碱性能(pH为1~14,接触角约为150°),在接触96%浓硫酸(H_(2)SO_(4))或30%氢氧化钠(NaOH)1 h后未见严重的侵蚀、渗透现象。PDMS/PTFE‒ATP涂层的负载对织物的热稳定性能、透湿性能的影响甚微且改性后织物的透气性能仍能保持甚至优于国内常用的消防服外层织物。可为提高消防服外层织物酸碱侵蚀威胁提供一种较环保、创新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涂层法 PDMS/PTFE‒ATP 消防服外层织物 疏水性能 固、液界面附着力 耐酸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籽分离蛋白超滤提取工艺优化及特性表征
14
作者 邓梓萌 侯鹏颉 +6 位作者 刘思迪 崔俊良 刘志勇 尹学东 冷虹薇 廖小军 赵靓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辣椒籽作为辣椒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富含蛋白等营养物质,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基于此,该研究以益都红辣椒籽为原料,采用超滤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辣椒籽分离蛋白,并与传统碱溶酸沉法提取的辣椒籽分离蛋白的综合提取率、物料投入以及... 辣椒籽作为辣椒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富含蛋白等营养物质,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基于此,该研究以益都红辣椒籽为原料,采用超滤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辣椒籽分离蛋白,并与传统碱溶酸沉法提取的辣椒籽分离蛋白的综合提取率、物料投入以及理化和功能特性进行对比。传统碱溶酸沉工艺提取辣椒籽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180 min、浸提次数1次、碱溶pH 10。为提高蛋白提取量,减少调节pH的酸碱用量,改善分离蛋白的理化特性,采用5 kDa和10 kDa的双级膜超滤技术辅助碱溶酸沉法获得3个超滤组分,包括>10 kDa蛋白、5~10 kDa蛋白和<5 kDa蛋白,蛋白提取量较传统碱溶酸沉法提高5.28%,盐酸用量较传统碱溶酸沉法减少19.48%。相比于传统碱溶酸沉法提取的蛋白,>10 kDa蛋白的溶解度、持水力、乳化稳定性分别显著提高了9.88%、78.66%、22.69%,说明超滤辅助碱溶酸沉法能够获得理化特性更佳的辣椒籽分离蛋白,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辣椒籽分离蛋白提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籽分离蛋白 碱溶酸沉法 超滤 工艺优化 理化和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与腐殖酸配施对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15
作者 韩剑宏 孙一博 +3 位作者 张连科 王维大 李玉梅 孙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127,共7页
为探索新型盐碱化土壤改良剂,选取玉米秸秆、葵花秸秆制成生物炭与腐殖酸配合,研究玉米秸秆生物炭(A)、混合秸秆生物炭(A1)、腐殖酸(B)、玉米秸秆生物炭+腐殖酸(AB)、混合秸秆生物炭+腐殖酸(A1B)5种改良剂与土壤混合后较对照组原土(CK)... 为探索新型盐碱化土壤改良剂,选取玉米秸秆、葵花秸秆制成生物炭与腐殖酸配合,研究玉米秸秆生物炭(A)、混合秸秆生物炭(A1)、腐殖酸(B)、玉米秸秆生物炭+腐殖酸(AB)、混合秸秆生物炭+腐殖酸(A1B)5种改良剂与土壤混合后较对照组原土(CK)中盐碱指标、肥力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生物炭和腐殖酸都具有改良土壤盐碱性、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二者联合配施对降低土壤pH、电导率(EC)、碱化度(ESP)及提高土壤养分的效果更明显,其中混合生物炭与腐殖酸配施(A1B)效果最好,A1B组处理的土壤pH较CK组显著降低10.8%,EC下降55%,ESP降低9.8%;速效钾、有效磷、速效氮及有机质的平均增幅较其他4个处理分别提升59.77%、210%、178%、180%。综上所述,混合施用生物炭及腐殖酸对于改良盐碱土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腐殖酸 盐碱土 土壤理化性质 配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提纯方法进展 被引量:50
16
作者 葛鹏 王化军 +2 位作者 解琳 赵晶 张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43,共6页
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石墨提纯的各种方法,主要有浮选法、碱酸法、氢氟酸法、氯化焙烧法和高温提纯法,系统地阐述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在进行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比之后,得出经过改进的碱... 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石墨提纯的各种方法,主要有浮选法、碱酸法、氢氟酸法、氯化焙烧法和高温提纯法,系统地阐述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在进行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对比之后,得出经过改进的碱酸法仍不失为工业提纯石墨的最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提纯 浮选法 碱酸法 氢氟酸法 氯化焙烧法 高温提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酸碱联合法利用高铝粉煤灰制备氧化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丁宏娅 马鸿文 +1 位作者 高飞 俞子俭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48-352,共5页
本实验以高铝粉煤灰为原料、Na2CO3为助剂,经中温烧结,酸溶除硅,碱溶除铁,加入铝酸钡除微量硅后,制得较纯净的铝酸钠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Al(OH)3晶种,采用种分分解法制备得到Al(OH)3沉淀,于1200℃下煅烧2 h后,制得α-Al2O3。分析结果表... 本实验以高铝粉煤灰为原料、Na2CO3为助剂,经中温烧结,酸溶除硅,碱溶除铁,加入铝酸钡除微量硅后,制得较纯净的铝酸钠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Al(OH)3晶种,采用种分分解法制备得到Al(OH)3沉淀,于1200℃下煅烧2 h后,制得α-Al2O3。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αAl2O3粉体形态不规则,粒径在10μm以下,性能达到国标GB8178-87三级标准。本项技术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是高铝粉煤灰资源化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粉煤灰 酸碱联合法 种分分解 μ-Al2O3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茶油脂肪酸甲酯化条件研究 被引量:68
18
作者 唐芳 李小元 +1 位作者 吴卫国 刘军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6-39,共4页
油脂甲酯法是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脂肪酸组成一个必不可少预处理工序。该文报道对比研究KOH―甲醇溶液法、H2SO4―甲醇溶液法对山茶油进行甲酯化效果,着重探讨振荡温度、振荡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山茶油甲酯化效果影响规律,通过... 油脂甲酯法是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脂肪酸组成一个必不可少预处理工序。该文报道对比研究KOH―甲醇溶液法、H2SO4―甲醇溶液法对山茶油进行甲酯化效果,着重探讨振荡温度、振荡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山茶油甲酯化效果影响规律,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油酸峰面积及油酸甲酯转化率为考核指标,优化KOH―甲醇溶液法和H2SO4―甲醇溶液法甲酯化条件,并提出酸碱结合甲酯化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酸碱结合法对山茶油进行甲酯化效果优于KOH―甲醇溶液法和H2SO4―甲醇溶液法,对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脂肪酸组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油 甲酯化 KOH―甲醇溶液法 H2SO4―甲醇溶液法 酸碱结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葛鹏鹏 李镇 +1 位作者 茅沈栋 方莹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共4页
对国内外采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包括碱法烧结和酸浸法等工艺。文章从粉煤灰的结构和组成入手,通过对学者做过的实验和研究进行分析,分别从各种提取氧化铝工艺的优点和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由此得出了今后... 对国内外采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包括碱法烧结和酸浸法等工艺。文章从粉煤灰的结构和组成入手,通过对学者做过的实验和研究进行分析,分别从各种提取氧化铝工艺的优点和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由此得出了今后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的研究重点和主要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指导政策,在完善碱溶法和酸浸法工艺的同时,加大碱溶法活化过程和酸浸法中多种氧化物提取的研究,降低酸浸法对设备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应该研究开发新的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比如微波助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氧化铝 碱法 酸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酸法石墨提纯效果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10
20
作者 葛鹏 王化军 +2 位作者 赵晶 解琳 张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98,103,共4页
碱酸法是石墨提纯的主要方法,应用很广泛,但是提纯效果并不理想,其制备的石墨产品固定碳含量通常无法达到99.9%。通过对工艺流程中各阶段的石墨样品及洗涤过滤液进行分析检测,得出了提纯效果的制约因素。经过水浸洗涤处理,含Si杂质没有... 碱酸法是石墨提纯的主要方法,应用很广泛,但是提纯效果并不理想,其制备的石墨产品固定碳含量通常无法达到99.9%。通过对工艺流程中各阶段的石墨样品及洗涤过滤液进行分析检测,得出了提纯效果的制约因素。经过水浸洗涤处理,含Si杂质没有被完全去除,酸浸时又容易形成很难除去的硅胶,造成Si无法根除,限制了石墨纯度的提高,此外试验原料灰分含量较高也会对提纯效果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酸法 高纯石墨 硅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