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丝小枣和冬枣果实发育过程中低聚糖和多糖含量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彭艳芳 李洁 +2 位作者 赵仁邦 刘晓光 刘孟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6-850,共5页
对冬枣和金丝小枣的花和不同生育阶段果实中低聚糖和多糖的含量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表明,低聚糖出现的时期和种类及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含量变化趋势,在品种间存在差异。在2个品种的花和幼果中未检出低聚糖;金丝小枣在果实白熟期检测到大... 对冬枣和金丝小枣的花和不同生育阶段果实中低聚糖和多糖的含量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表明,低聚糖出现的时期和种类及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含量变化趋势,在品种间存在差异。在2个品种的花和幼果中未检出低聚糖;金丝小枣在果实白熟期检测到大量的二糖(蔗糖)并随果实进一步成熟含量持续上升;冬枣则在白熟期前3周即可检测到大量的二糖,并随着枣果的成熟出现了三糖和四糖。多糖含量随枣果发育逐渐增加,其中金丝小枣的多糖在白熟期以前变化平稳,之后呈近直线上升趋势;冬枣的多糖则在整个枣果生育期中一直呈缓慢上升趋势。组成多糖的单糖种类和含量也均随枣果发育呈递增趋势,在枣果半红期以前只检测出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中以果糖含量最高;半红期后又检测出了甘露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但含量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金丝小枣 低聚糖 多糖 动态变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小枣果实病害病原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立震 康绍兰 +3 位作者 刘春琴 孙玉英 黄素芳 刘惠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0-193,共4页
According to study for years,fruits disease of Jinsixiaozao wa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which were thick rotten,dark furuncle and brown rind.Different symptom had different pathogenic fungus.The main pathogenic fungu... According to study for years,fruits disease of Jinsixiaozao wa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which were thick rotten,dark furuncle and brown rind.Different symptom had different pathogenic fungus.The main pathogenic fungus of thick rotten type of jujube was Physalospora obtuse(Schw.)Cooke,and the isolated rate in the thick rotten disease fruits was 94.6.The main pathogenic fungus of dark furuncle type was 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and the isolated rate in the dark furuncle fruits was 75.7.The main pathogenic fungus of the brown rind type was Phoma destructiva Plowr and A. alternata(Fr.)Keissler.The isolated rate in the brown rind type was 33.2 and 25.5 seperately.The mixed isolated rate was 19.1.According to this,three types of the fruits disease of Jinsixiaozao were named as thick rotten disease,dark furuncle and brown rind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小枣 果实 病害 病原菌 浆烂病 黑疔病 褐皮病 果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和山东冬枣果实品质评价及AFLP分子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马庆华 续九如 +2 位作者 王贵禧 姚立新 李颖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探讨产区间冬枣的品质、遗传差异,将来源于河北和山东不同产地的冬枣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栽种于河北、山东、北京的4个试验园,采取同样的栽培管理措施。通过对试验园冬枣果实的形态、品质等各项指标进行连年的分析测定和感官评价... 为探讨产区间冬枣的品质、遗传差异,将来源于河北和山东不同产地的冬枣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栽种于河北、山东、北京的4个试验园,采取同样的栽培管理措施。通过对试验园冬枣果实的形态、品质等各项指标进行连年的分析测定和感官评价,并进行了DNA—AFLP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山东两省冬枣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含水率、着色指数,果实Vc、总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间没有明显差异,在同一试验园两省冬枣的感官评价差异也不明显;AFLP分析证明两省冬枣样品间遗传相似性很高(SM=0.9873~1.0000),被聚为一类,表明产自河北、山东的冬枣属于同一品种,造成冬枣果实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立地条件和管理措施。冬枣品种内确实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属于单株变异,与产地来源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产地 品质 AFLP分子标记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金丝小枣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进伟 丁霄霖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73-76,共4页
通过分析5种枣的化学成分,确定了金丝小枣为提取枣多糖的较佳原料。探讨了超声波提取枣多糖的优化工艺。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枣多糖得率与纯度的影响,得出枣多糖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 通过分析5种枣的化学成分,确定了金丝小枣为提取枣多糖的较佳原料。探讨了超声波提取枣多糖的优化工艺。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枣多糖得率与纯度的影响,得出枣多糖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86~96w,提取温度45~53℃.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20(g:mL),枣多糖得率7.63%,纯度35.57%。与传统的水浴浸提法相比,该方法不仅缩短了提取时间,且提高了枣多糖得率与纯度。同时,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两种方法所得枣多糖,可知其化学结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金丝小枣 枣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郎家园小枣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纪书琴 冯社章 +1 位作者 陈兰芬 顾志亮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113-117,共5页
对郎家园小枣进行消毒、组培苗增殖以及促进生根试验,结果表明:水培休眠期一年生枝的幼芽作为外植体材料,升汞处理5-6min,其污染率仅为5%;继代培养30d期间,Ms+AC0.3g/L+BA1.5+KT0.5+CM50mL/L增殖培养基处理的组培苗生... 对郎家园小枣进行消毒、组培苗增殖以及促进生根试验,结果表明:水培休眠期一年生枝的幼芽作为外植体材料,升汞处理5-6min,其污染率仅为5%;继代培养30d期间,Ms+AC0.3g/L+BA1.5+KT0.5+CM50mL/L增殖培养基处理的组培苗生长最快,其生长高度为(4.30±0.46)cm,且生长健壮,叶色正常;0.5MS+IBA1.5的生根培养基在产生愈伤组织、产生根系数量以及根系生长长度三个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处理21d后的愈伤组织直径达(O.45±0.04)cm;根系数量多达(5.0±0.82)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家园小枣 组培 增殖 生根 培养基.夕h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对NaCl胁迫下金丝小枣叶片中矿质元素微域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呈祥 徐锡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5-362,共8页
为进一步揭示硅(Si)与金丝小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Jinsixiaozao)耐盐性的关系,以金丝小枣品种2a生嫁接苗为试材,研究了NaCl胁迫下Si对其叶片中矿质元素相对含量的影响。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下金丝小枣叶片... 为进一步揭示硅(Si)与金丝小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Jinsixiaozao)耐盐性的关系,以金丝小枣品种2a生嫁接苗为试材,研究了NaCl胁迫下Si对其叶片中矿质元素相对含量的影响。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下金丝小枣叶片各个组织的细胞中K、Na元素相对含量均显著升高,Cl元素相对含量小幅升高,Si、Ca、Mg元素相对含量在大多数组织的细胞中显著下降;K、Ca、Si元素与Na、Cl元素相对含量间的比值明显改变,其中K/Na在栅栏组织的细胞中显著下降,Ca/Na和Si/Na几乎在所有组织的细胞中均显著下降。与盐胁迫相比,盐胁迫下加Si,枣叶片大多数组织的细胞中Ca元素相对含量升高不明显,P元素相对含量变化很小,Mg元素相对含量持续降低,但Na、Cl、K、Si元素相对含量在枣叶细胞中均显著变化,其中在叶绿体主要分布的栅栏细胞中K元素相对含量升高的幅度与Na、Cl元素相对含量降低的幅度均超过28.0%,Si元素相对含量在除下表皮细胞以外的所有叶细胞中均成倍升高,同时,这几种元素相对含量间的比值也显著改变,尤以K/Na、Si/Na和Si/Cl显著增大最为突出。结果说明,Si影响盐胁迫下金丝小枣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与分配,改善盐胁迫下金丝小枣叶片中盐分离子的平衡及微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小枣 NACL胁迫 SI 微域分布 X-射线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小枣浆烂病发病规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立震 黄素芳 +6 位作者 张立新 刘俊濒 闫玉赞 温如意 曹明 高宝双 许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9-403,共5页
通过多年大量室内和田间试验与调查,研究了金丝小枣浆烂病病原菌仁果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obtuse对金丝小枣各器官和枣果的侵染、孢子萌发、越冬寄主、子实体形成规律和侵染率与降水量关系。结果表明,病原菌于6月上旬侵染枣吊、果柄,7... 通过多年大量室内和田间试验与调查,研究了金丝小枣浆烂病病原菌仁果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obtuse对金丝小枣各器官和枣果的侵染、孢子萌发、越冬寄主、子实体形成规律和侵染率与降水量关系。结果表明,病原菌于6月上旬侵染枣吊、果柄,7月上旬开始侵染枣果,8月下旬为侵染高峰期,9月中旬为田间发病高峰期,前期侵染呈潜伏侵染状态。金丝小枣树皮、枣头、枣股及落果、落叶、落吊均为病原菌越冬场所,其中以落果为主。枣园周围杨树、榆树、刺槐、苹果、梨树、桃树亦为病原菌越冬寄主并传播病原菌造成危害。病原菌在越冬病枣果上可形成有性和无性繁殖体;当年病枣果形成分生孢子发生再侵染。8月中旬、下旬雨量大,是造成金丝小枣浆烂病大发生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小枣 浆烂病 仁果囊孢壳菌 发病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侵染循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庆雷 刘春琴 +4 位作者 张立震 康绍兰 孙玉英 张贵才 张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67,共5页
采用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病(ZiziphusjujubaMill.cv.Jinsixiaozao)的侵染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菌囊孢壳菌Physalosporaobtuse(Schw.)可在金丝小枣树体及病残体和枣园周围的杨... 采用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病(ZiziphusjujubaMill.cv.Jinsixiaozao)的侵染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菌囊孢壳菌Physalosporaobtuse(Schw.)可在金丝小枣树体及病残体和枣园周围的杨树、榆树、刺槐树、桃树、苹果、梨树上越冬。5月下旬—9月中旬分生孢子器形成并散发分生孢子,8月中、下旬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同时散发。囊孢壳菌孢子随风、雨传播,通过伤口和气孔侵入。6月上旬囊孢壳菌开始侵染枣吊、果柄,7月上旬开始侵染枣果,8月下旬为囊孢壳菌对枣果的侵染高峰期。囊孢壳菌在当年发病枣果上只形成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器,8月下旬—9月散发分生孢子,可在田间进行再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小枣 浆烂果病 侵染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4号枣成熟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及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峰 张雪丹 +2 位作者 祝恩元 孟庆峰 王淑贞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29-34,共6页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FE-CO2)萃取法,对白熟期、半红熟期及全红熟期的金丝4号枣果实提取挥发性风味组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金丝4号枣成熟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共53种,主要为酯类、酸类和酮类,但在果实不同...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FE-CO2)萃取法,对白熟期、半红熟期及全红熟期的金丝4号枣果实提取挥发性风味组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金丝4号枣成熟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共53种,主要为酯类、酸类和酮类,但在果实不同成熟期,香气组分及含量差异很大。金丝4号白熟期枣样品共检测出13种香气成分,半红熟期38种,全红熟期27种,酯类物质在3个成熟期的含量分别占香气成分总含量的7.92%、25.21%和16.32%,酸类物质分别占香气成分的6.45%、21.16%和21.88%,酮类物质种类较少,其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4号枣 香气成分 白熟期 半红熟期 全红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瓶枣干燥预处理及提取工艺对其多糖得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耀雷 黄立新 +2 位作者 张彩虹 谢普军 游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1-725,共5页
本文考察了不同的干燥预处理手段(烘箱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及减压内部沸腾法中各因素(真空度、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等)对壶瓶枣多糖及蛋白质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干燥方式对原料枣粉的色差和多糖、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对含... 本文考察了不同的干燥预处理手段(烘箱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及减压内部沸腾法中各因素(真空度、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等)对壶瓶枣多糖及蛋白质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干燥方式对原料枣粉的色差和多糖、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对含水量无明显影响;真空冷冻干燥所得的枣粉色差小、多糖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综合考虑,选用真空冷冻干燥作为原料预处理手段;减压内部沸腾法最佳工艺参数为体系内温度60℃,液料比50∶1(mL∶g),提取时间30 min,此时外界温度为71℃,真空度为80 kPa,此条件下多糖及蛋白质得率分别为26.05 mg/g和2.14 mg/g;与传统热浸提相比,有效物质多糖得率提高了1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瓶枣 干燥 减压内部沸腾法 多糖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陵金丝小枣施肥现状与对策研究
11
作者 李建丽 田晓红 +3 位作者 郭宗虎 张伶波 刘建民 陈广锋 《中国果菜》 2017年第4期52-54,共3页
山东省乐陵市是我国驰名中外的特产——金丝小枣的原产地,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本文在对山东省乐陵市典型的枣粮间作地区农民管理金丝小枣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农民管理金丝小枣的施肥现状,指出了施肥中存... 山东省乐陵市是我国驰名中外的特产——金丝小枣的原产地,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本文在对山东省乐陵市典型的枣粮间作地区农民管理金丝小枣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农民管理金丝小枣的施肥现状,指出了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陵 金丝小枣 施肥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AD-HPLC和LC-MS法检测金丝小枣中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9
12
作者 师仁丽 翟龙飞 +3 位作者 于文龙 梁娜 龚正斯 王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23-127,共5页
采用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金丝小枣中黄酮类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别。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Hypersil BDS-C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 ... 采用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金丝小枣中黄酮类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别。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Hypersil BDS-C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进样量10μL,采用270 nm和370 nm双波长检测。结果表明:金丝小枣中含有杨梅素、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4种黄酮类物质,含量分别为40.90、8.40、32.60μg/g和12.56μg/g。并且在5~125μg/m L范围内,该方法显示良好的线性关系和重复性,当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为1.23~1.73 ng/L。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0%~4.31%,加标回收率为93.50%~106.70%(相对标准偏差为0.68%~2.90%)。由此可以看出: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回收率较高、精密度良好,是一种便捷且精确的分析方法,适用于金丝小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金丝小枣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不同地区灵武长枣果实多糖的单糖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柴雅红 章英才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87-1194,共8页
以宁夏4个不同地区(灵武、中宁、青铜峡、银川)成熟期的灵武长枣果实为研究对象,经水提醇沉法提取,采用DEAE-cellulose52和HW-55S分离纯化,并利用GC-MS法进行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率最高的是灵武地区,达到1.795%;分离... 以宁夏4个不同地区(灵武、中宁、青铜峡、银川)成熟期的灵武长枣果实为研究对象,经水提醇沉法提取,采用DEAE-cellulose52和HW-55S分离纯化,并利用GC-MS法进行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率最高的是灵武地区,达到1.795%;分离纯化后,4个地区的长枣多糖各得到1个中性(Ju-0)和3个酸性组分(Ju-1、Ju-2、Ju-3),其中Ju-2含量最高;GC-MS分析可知灵武长枣多糖含有阿拉伯糖、鼠李糖、核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10种单糖,不含果糖,以阿拉伯糖、核糖、半乳糖和2种糖醛酸为主,木糖含量最低。各地区多糖的单糖组成、含量各不相同,从各组分来看,四个地区多糖的Ju-0和Ju-1组分组成均以阿拉伯糖、核糖、半乳糖为主,四个地区多糖的组成差异主要在于Ju-2和Ju-3组分。从各地区单糖总量来看,灵武地区是阿拉伯糖含量最高,中宁、青铜峡、银川地区以葡萄糖醛酸含量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武长枣 多糖 提取 分离纯化 单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枣发酵过程中三萜酸、环磷酸腺苷含量以及味觉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玲 张江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150,共6页
以木枣为原料,利用益生菌对枣汁进行发酵,分析发酵过程中功能活性成分环磷酸腺苷、三萜酸以及味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木枣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逐渐上升,发酵3 d后其木枣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可达1.25... 以木枣为原料,利用益生菌对枣汁进行发酵,分析发酵过程中功能活性成分环磷酸腺苷、三萜酸以及味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木枣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逐渐上升,发酵3 d后其木枣汁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可达1.25 mg/mL。白桦脂酸的含量也逐渐上升。发酵前木枣汁中白桦脂酸的含量为2.95 mg/mL,当发酵3 d后其木枣汁中白桦脂酸的含量可达8.24 mg/mL,是发酵前木的2.8倍左右。发酵前枣汁中环磷酸腺苷的含量为0.74 mg/mL,发酵1 d后其木枣汁中环磷酸腺苷的含量可增加到1.06 mg/mL,之后其含量增加不明显。同时,该实验利用电子舌对不同发酵时间的木枣汁进行了味觉分析,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木枣汁的酸味值和鲜味值逐渐增加,而甜味值、咸味值和苦味值逐渐减小。经益生菌发酵后的木枣汁中三萜酸和环磷酸腺苷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其木枣汁风味也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枣 益生菌发酵 三萜酸 环磷酸腺苷 味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金丝小枣对浆烂病的抗病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素芳 李俊英 +1 位作者 孙文元 赵花其 《河北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18-19,28,共3页
为了筛选出抗浆烂病的优良金丝小枣品种,本研究以普通金丝小枣(CK)、金丝新1、金丝新2、金丝圆丰、金丝长丰和沧无3号6个金丝小枣品种为试材,分别于8月上旬、8月下旬和9月中旬(发病盛期),调查了不同品种金丝小枣的浆烂病发病率。结果表... 为了筛选出抗浆烂病的优良金丝小枣品种,本研究以普通金丝小枣(CK)、金丝新1、金丝新2、金丝圆丰、金丝长丰和沧无3号6个金丝小枣品种为试材,分别于8月上旬、8月下旬和9月中旬(发病盛期),调查了不同品种金丝小枣的浆烂病发病率。结果表明:3个调查时期,5个试验枣树品种的浆烂病发病率均显著<对照品种普通金丝小枣。其中在发病盛期,金丝圆丰、沧无3号和金丝长丰3个品种的发病率均较低,发病率分别仅为2.87%、3.03%和3.33%,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金丝新1和金丝新2。金丝圆丰、沧无3号和金丝长丰3个品种的抗浆烂病能力强,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小枣 浆烂病 发病率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