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检测氯化两面针碱(NC)对人肝癌细胞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模型,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NC治疗肝癌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方法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结果 NC能明显抑制人肝...目的检测氯化两面针碱(NC)对人肝癌细胞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模型,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NC治疗肝癌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方法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结果 NC能明显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NC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共有369个,其中上调基因183个,下调基因186个。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IHPK2、PR48、MTSS1等上调,Bcl 2L2、AMID、RTEL1 CCNT2等下调,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基因表达的改变与芯片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细胞增殖与凋亡调控、细胞周期、肿瘤免疫相关、分裂/增殖、DNA损伤/修复等多个方面的功能。NC作用于肝癌的基因调控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多途径参与的过程。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可视化分析的方式对广西特色药材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研究进展和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分析,预测该领域未来发展走向,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两面针提供理论参考。以“两面针”为检索词,从中国知网(CNKI)中整合1971—2022年的相关中文文献,运用CiteSpace V 5.7 R5软件从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筛选、排除与主题无关的文献后共纳入788篇文献,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刘华钢,共发文65篇;发文较多的机构集中于广西,广西医科大学为研究两面针最多的机构,且有明显的地域性;高校与企业间合作较多,如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关键词分析显示对两面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两面针及其相关中药复方以及产品的质量控制是研究热点。氯化两面针碱的抗肿瘤活性以及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将是该领域的热门方向。
文摘目的检测氯化两面针碱(NC)对人肝癌细胞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模型,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NC治疗肝癌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方法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结果 NC能明显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NC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共有369个,其中上调基因183个,下调基因186个。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IHPK2、PR48、MTSS1等上调,Bcl 2L2、AMID、RTEL1 CCNT2等下调,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基因表达的改变与芯片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细胞增殖与凋亡调控、细胞周期、肿瘤免疫相关、分裂/增殖、DNA损伤/修复等多个方面的功能。NC作用于肝癌的基因调控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多途径参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