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流变抛光系统去除函数的原点位置标定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立功 李龙响 +2 位作者 王孝坤 薛栋林 张学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4,共7页
为了实现磁流变抛光的确定性加工,对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的原点位置进行了标定。分析了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的产生过程及其去除率分布。利用标准圆柱,建立了抛光轮最低点与数控加工中心测头的相对位置坐标变换关系,实现了光学元件在机床... 为了实现磁流变抛光的确定性加工,对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的原点位置进行了标定。分析了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的产生过程及其去除率分布。利用标准圆柱,建立了抛光轮最低点与数控加工中心测头的相对位置坐标变换关系,实现了光学元件在机床坐标系中的精确对准。通过在光学元件的特征点上进行去除函数实验测试,实现了抛光轮最低点对应的去除函数原点位置标定,对标定误差进行了分析。选择圆形平面光学元件,应用以金刚石颗粒为抛光粉的水基磁流液,对抛光轮直径为360mm的磁流变抛光系统进行去除函数原点标定,单次标定精度达到0.030mm。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去除函数原点标定方法简单可靠,能够满足磁流变抛光技术的修形需求,可为磁流变抛光在光学制造中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制造 磁流变抛光 去除函数 原点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坐标激光直写系统原点定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凤有 谢永军 +1 位作者 卢振武 王肇圻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63-1165,共3页
分析了旋转线性光栅法对准光轴与旋转机械轴中心的理论准确度 ,实验研究了极坐标激光直写系统的原点定位 在极坐标激光直写系统下进行了圆环线条写入实验 ,得出了原点定位的准确度 ,原点定位准确度优于 0 .5 μm 。
关键词 极坐标激光直写系统 坐标原点定位 激光直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S与ITRS之间的坐标转换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捍卫 郑勇 马高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7,共5页
地球质心天球参考系(GCRS)与国际地球参考系(ITRS)之间的坐标转换是天文/测地学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在基于春分点的坐标转换过程中,推导了瞬时天球中间极(C IP)在GCRS中的坐标表达式,它是基于非旋转原点(NRO)坐标转换的基础。根据选择... 地球质心天球参考系(GCRS)与国际地球参考系(ITRS)之间的坐标转换是天文/测地学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在基于春分点的坐标转换过程中,推导了瞬时天球中间极(C IP)在GCRS中的坐标表达式,它是基于非旋转原点(NRO)坐标转换的基础。根据选择的欧拉角,对J2000平天极相对GCRS的天极补偿和分点改正的概念进行了数学表述。同时给出了在基于春分点和NRO的坐标转换模型中引入的各种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球参考系 地球参考系 春分点 非旋转原点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平面控制网置平平差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宋韬 刘成龙 +2 位作者 杨雪峰 何永军 蒲星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86,共5页
提出一种将秩亏自由网平差和三参数坐标转换相结合的平面控制网平差方法,其特点是在平差过程中控制网整体网形不因上级控制点点位的改变而变化。首先介绍秩亏自由网平差及其精度评定的原理,推导进行控制网三参数坐标转换及对置平后的控... 提出一种将秩亏自由网平差和三参数坐标转换相结合的平面控制网平差方法,其特点是在平差过程中控制网整体网形不因上级控制点点位的改变而变化。首先介绍秩亏自由网平差及其精度评定的原理,推导进行控制网三参数坐标转换及对置平后的控制网进行精度评定的数学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证明了对传统边角控制网而言,置平平差较约束平差具有更强的抗原始数据误差的能力,是一种工程平面控制网平差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平平差 秩亏自由网平差 三参数坐标转换 仿真计算 原始数据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照NRO的CRS和TRS的转换 被引量:2
5
作者 夏一飞 施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30-235,共6页
讨论了参照非旋转原点的天球参考系和地球参考系的转换方法,并和经典方法进行了比较。两种转换方法在数值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新的转换方法显示出较好的优越性,它在概念上和实用上更简单,同时指出用甚长基线干涉观测确定地球定向参... 讨论了参照非旋转原点的天球参考系和地球参考系的转换方法,并和经典方法进行了比较。两种转换方法在数值上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新的转换方法显示出较好的优越性,它在概念上和实用上更简单,同时指出用甚长基线干涉观测确定地球定向参数的归算中,使用新的转换方法将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旋转原点 坐标转换 CRS TRS 地球自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三维CT扫描系统投影坐标原点的高精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民 孙晶晶 +1 位作者 王钢 吴文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0-593,598,共5页
针对实际的三维CT扫描成像系统射线源焦点和探测器成像面的位置不能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投影坐标系原点位置精确测量方法.利用双圆目标体二次成像获得的DR(Digital Radiography)图像,配合图像、图形处理方法和最小二乘... 针对实际的三维CT扫描成像系统射线源焦点和探测器成像面的位置不能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投影坐标系原点位置精确测量方法.利用双圆目标体二次成像获得的DR(Digital Radiography)图像,配合图像、图形处理方法和最小二乘拟合技术求取不同成像位置下的目标体圆心投影坐标,然后求解方程组得到投影坐标系的原点坐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测量精度达到了实际扫描系统的重建要求,并且实现简单、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 投影坐标原点 最小二乘拟合 射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下肢肌肉附着点空间坐标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单大卯 魏文仪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43,共3页
采用近景摄影测量的先进技术,对人体(尸体)下肢肌肉的起止点进行量测;运用计算机进行编程解析,求得国人下肢肌肉附着点的三维坐标。建立下肢4个运动环节的独立坐标系;运用刚体方位广义坐标描述下肢环节运动;提供肌肉机能评定相关的定量... 采用近景摄影测量的先进技术,对人体(尸体)下肢肌肉的起止点进行量测;运用计算机进行编程解析,求得国人下肢肌肉附着点的三维坐标。建立下肢4个运动环节的独立坐标系;运用刚体方位广义坐标描述下肢环节运动;提供肌肉机能评定相关的定量参数资料。建立起止点坐标与有关的人体测量参数间的回归方程,为活体下肢肌肉起止点的推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肌肉 肌肉代起止点 环节独立坐标系 肌肉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 近景摄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真天气图的计算机接收识别技术的改进
8
作者 廖木星 赵伟 肖建兵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6,共5页
为适用于远洋船舶在全球各大洋航行的需要 ,在《传真天气图的计算机接收识别系统》[简称 :MFAX]V2 .0的基础上 ,对该系统做了完善和改进 ,研制开发了既能接收识别全球各大洋的地面天气图、又能接收识别全球各大洋的高空天气图的《传真... 为适用于远洋船舶在全球各大洋航行的需要 ,在《传真天气图的计算机接收识别系统》[简称 :MFAX]V2 .0的基础上 ,对该系统做了完善和改进 ,研制开发了既能接收识别全球各大洋的地面天气图、又能接收识别全球各大洋的高空天气图的《传真天气图的计算机接收识别系统》[简称 :MFAX]V2 .5。完善、改进后的该系统嵌入《三大洋海浪数值预报系统》并安装在“远望”1、2、3、4号航天测量船上使用后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真天气图 坐标原点 坐标变换 投影 远洋船舶 计算机接收识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中心工件坐标系原点确定方法及应用
9
作者 罗征志 尹仕任 白雁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结合生产实践中的零件,对其在加工中心上进行工件坐标系原点确定的几种主要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这些方法经实践证明生产可靠性强,且便于操作,对生产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加工中心 工件坐标系 原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工件零点偏置浅析
10
作者 黄中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1-173,共3页
数控机床的对刀操作和工件零点偏置的程序编制是正确运行加工程序、生产合格零件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作者在深刻领会各编程指令的基础上,经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加工实践,分析归纳出四种不同情况下工件零点偏置的编程方法和编程指令的灵活应用。
关键词 机床坐标系 工件原点 工件零点偏置 加工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用G50高效灵活地建立工件坐标系
11
作者 李启璘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1-194,共4页
介绍用G50建立工件坐标系的原理、格式与含义,分析用G50建立坐标系的实际使用情况,并结合FANUC 0i系统,介绍用G50建立坐标系的常用方法,针对使用该方法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总结了G50指令的特点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并对如何... 介绍用G50建立工件坐标系的原理、格式与含义,分析用G50建立坐标系的实际使用情况,并结合FANUC 0i系统,介绍用G50建立坐标系的常用方法,针对使用该方法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总结了G50指令的特点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并对如何灵活使用G50进行了阐述,为数控车床工件坐标系的建立提供了高效灵活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车床 G50指令 工件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控制网联测时遮挡严重的一种解决方法
12
作者 王井利 刘阳 刘玉梅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7-29,共3页
针对GPS控制网与国家控制点联测时遮挡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虚拟基线的方法,即通过常规方法测出GPS网中某点与国家控制点之间的基线构造元素,并利用WGS84地心坐标系与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模型计算出国家控制点的WGS84地心坐标... 针对GPS控制网与国家控制点联测时遮挡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虚拟基线的方法,即通过常规方法测出GPS网中某点与国家控制点之间的基线构造元素,并利用WGS84地心坐标系与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模型计算出国家控制点的WGS84地心坐标,然后根据GPS商业处理软件的基线格式构造出GPS网中某点与国家控制点之间的虚拟基线,并入整个GPS控制网中进行平差解算.从而解决了与国家控制点联测时因遮挡等原因GPS基线不合格或质量不高而使整个控制网精度下降的问题.并通过实例对其进行了检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控制网 虚拟基线 WGS84地心坐标 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坐标分析法在桥式起重机动态计算中的应用
13
作者 黄培文 徐斌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172-177,共6页
应用作者建立的原坐标分析法对起重机进行整机动态计算分析,计算出在最不利工况下桥架和钢绳组的动载荷响应、动载系数、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吻合。这是一种对桥式起重机进行动态计算的新方法。
关键词 起重机 原坐标分析法 桥式起重机 动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1150初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华勇 黄培文 +3 位作者 薛海鹏 魏瑞鑫 谢汉江 姚晏平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434-440,共7页
在现场综合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用可控硅供电的1150初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扭振状况。应用作者建立的有阻尼原坐标分析法,对主传动系统的扭矩响应波形进行仿真,结果与实测波形一致。这为轧钢机主传动动态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初轧机 扭振 原坐标分析法 动态响应 主传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文《尚书》并列连词的语例分析、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15
作者 熊永祥 钱宗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3-147,共5页
并列连词起源较早,甲骨文中即已产生。今文《尚书》中的并列连词包括:而、及、暨、兼、乃惟、若、矧、矧惟、惟、以、有、于、與、越、曰、之,已渐成系统。今文《尚书》并列连词以单音节为主,但已出现了复音化的趋势,这些连词声韵上有... 并列连词起源较早,甲骨文中即已产生。今文《尚书》中的并列连词包括:而、及、暨、兼、乃惟、若、矧、矧惟、惟、以、有、于、與、越、曰、之,已渐成系统。今文《尚书》并列连词以单音节为主,但已出现了复音化的趋势,这些连词声韵上有一定的联系,这是促使并列连词复音化和历时同义类化的内部动因。并列连词来源于动词转化、介词进一步虚化和同音假借。并列连词的产生是汉语表达日益精密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列连词 统计分析 特征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声性标记“并”的反向并列意义及其历史来源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毓林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8,共17页
本文引入语言多声性和论辩性等观念,来研究副词“并”的语义功能和历史来源。首先,确认“并”是一个语言多声性的标记,具有强制先设的语法功能和表示反驳的话语功能。然后,在转折句序列中锁定“并”的语义功能:表示预期与实际结果的反... 本文引入语言多声性和论辩性等观念,来研究副词“并”的语义功能和历史来源。首先,确认“并”是一个语言多声性的标记,具有强制先设的语法功能和表示反驳的话语功能。然后,在转折句序列中锁定“并”的语义功能:表示预期与实际结果的反向并列和转折关系。接着,从“并”字句的话语分布和信息地位的角度,揭示“并”强调否定的语气功能的实现条件。文章还从语义功能和话语变换的角度,追溯语气副词“并”来源于范围副词和关联副词这两种可能的演变路径,从“并”的多重历史来源(“并、併、並”)和“并”的连接功能的语义包容性(并列、递进、附加)方面,解释了现代汉语“并”的意义和用法的复杂性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并” 语义/话语功能 先设/预期 反向并列/转折关系 历史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