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伍德罗·威尔逊与普林斯顿大学
1
作者 杨克瑞 刘桂秋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20世纪初的美国大学正面临着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的诸多挑战。面对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时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伍德罗.威尔逊秉持“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的理念,积极推动大学的世俗化和现代化。为此,他广揽人才,推动课程改革,大力... 20世纪初的美国大学正面临着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的诸多挑战。面对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时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伍德罗.威尔逊秉持“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的理念,积极推动大学的世俗化和现代化。为此,他广揽人才,推动课程改革,大力整顿学风并积极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虽然,威尔逊校长管理普林斯顿大学时间并不长,但在其任期内,他不仅推动了大学的转型,还明确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学术使命,使普林斯顿大学成为了一所既注重学术,又追求务实的充满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大学。其之后的领导者和广大师生,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下坚定地坚守了相同的使命和价值观,使普林斯顿大学成为世界优秀学者心目中的殿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尔逊 大学改革 普林斯顿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伍德罗·威尔逊政府承认中华民国问题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立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2-148,共7页
本文运用美国外交决策分析中的相关理论对美国伍德罗·威尔逊政府在1913年承认中华民国的政策进行了再研究。总统威尔逊之所以不顾其他列强的反对,放弃大国协商一致的原则,率先承认中华民国,主要出于扩大在华的思想与文化影响和支... 本文运用美国外交决策分析中的相关理论对美国伍德罗·威尔逊政府在1913年承认中华民国的政策进行了再研究。总统威尔逊之所以不顾其他列强的反对,放弃大国协商一致的原则,率先承认中华民国,主要出于扩大在华的思想与文化影响和支持中国共和运动的考虑。威尔逊政府对中华民国的承认是美国外交政策中意识形态影响战胜经济与地缘政治利益,或者说是理想政治战胜现实政治的一个典型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德罗·威尔逊 承认政策 传教士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尔逊的社会政治观、历史观及其外交政策 被引量:4
3
作者 韩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92-98,共7页
本文通过对威尔逊担任公职前的学术著作中的观点的分析,说明:威尔逊在研究美国政治体制发展后,认为时代的发展要求美国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对社会加强控制,这样才能使社会有序进步,并保持国家的统一。随着美国实力的强大,他又进一步... 本文通过对威尔逊担任公职前的学术著作中的观点的分析,说明:威尔逊在研究美国政治体制发展后,认为时代的发展要求美国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对社会加强控制,这样才能使社会有序进步,并保持国家的统一。随着美国实力的强大,他又进一步将这个观点运用于国际事务,这就成为国际联盟的理论基础。威尔逊深受边疆学说的影响,认为西进运动是美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形成美国社会体制的根本原因。在西进运动结束后,他要将开拓边疆的模式向世界推广,从而为美国向外扩张并充当世界领袖提供了理论依据。威尔逊的思想同时也代表了美国的时代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德罗·威尔逊 社会政治观 历史观 美国外交 社会控制 集体安全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发展理念和运行机制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军兰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期65-73,共9页
[目的/意义]通过对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简称:威尔逊中心)的发展理念、运行机制、影响网络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我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和从威尔逊中心网站收集的资料... [目的/意义]通过对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简称:威尔逊中心)的发展理念、运行机制、影响网络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我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和从威尔逊中心网站收集的资料和数据,同时援引国际权威的智库排名报告,对威尔逊中心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考察。[结果/结论]与美国其他顶级智库相比,威尔逊中心并不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智库,但却能一直位于世界顶级智库排名的前列,这与它在建立之初的发展理念、独特的运行机制和多样化的影响网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智库 运行机制 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控制世界还是国联控制美国——评威尔逊与洛奇的国联盟约之争 被引量:2
5
作者 韩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4-19,共6页
威尔逊与洛奇关于国联盟约的分歧 ,其实质不在于美国是否参加国联 ,而在于美国如何参加国联 ;不在于国联的原则 ,而在于美国外交的战略方向。具体而言 ,就是国联到底能否使美国控制世界 ,抑或是美国被国联所控制。尽管美国最终没有加入... 威尔逊与洛奇关于国联盟约的分歧 ,其实质不在于美国是否参加国联 ,而在于美国如何参加国联 ;不在于国联的原则 ,而在于美国外交的战略方向。具体而言 ,就是国联到底能否使美国控制世界 ,抑或是美国被国联所控制。尽管美国最终没有加入自己倡导的国际联盟 ,但是这场争论论证了美国在新时期外交的战略目标 :凭借实力建立一个美国主宰的世界 ,构建以美国为领袖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虽然这一目标在威尔逊时期遭遇挫折 ,但是未能从根本上动摇美国外交的总体方向。整个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联盟 集体安全原则 伍德罗·威尔逊 亨利·卡伯特·洛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西哥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美墨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适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9,共7页
1917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了一部限制外国人在墨拥有财产的新宪法。此后不久德国外交部长阿瑟·齐默曼发电报给墨西哥领导人卡兰萨,提议双方建立同盟关系。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全国,不久卡兰萨宣布没收英国在墨西哥的最大投资——铁路。这... 1917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了一部限制外国人在墨拥有财产的新宪法。此后不久德国外交部长阿瑟·齐默曼发电报给墨西哥领导人卡兰萨,提议双方建立同盟关系。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全国,不久卡兰萨宣布没收英国在墨西哥的最大投资——铁路。这一系列举动严重激化了墨西哥与美国和英国的矛盾。1917-1918年,美英之间就如何处理与卡兰萨政府的关系问题产生了巨大分歧,但由于需要美国的帮助,英国政府最终作出了妥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英国失去了在墨西哥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对拉美地区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革命 威尔逊 卡兰萨 英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学中的话语分析:基于政治行政两分法争论的反思
7
作者 陈家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90-96,共7页
话语分析以事件中的行动主体为中心,突出体现了对主体所处特定语境的关切,反映特定情境所蕴含的丰富的语意,明确行动者关注的问题和持有的主观意图。运用话语分析方法检视威尔逊关于政治与行政关系的思想,可以发现,针对19世纪末美国政... 话语分析以事件中的行动主体为中心,突出体现了对主体所处特定语境的关切,反映特定情境所蕴含的丰富的语意,明确行动者关注的问题和持有的主观意图。运用话语分析方法检视威尔逊关于政治与行政关系的思想,可以发现,针对19世纪末美国政府运作的低效、无能和腐败状况,他选择了改革的旗帜,通过聚焦政府的执行和操作、行政权力的统一和独立以及等级控制和约束,进而确保公共行政步入高效和良善的治理。进入作者认知世界的逻辑还提醒人们,不顾理论家所处真实语境的评述极易曲解原有思想。最后,话语分析方法要求自觉提升对真实世界中研究问题的敏感度,也即获取和积累本土知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分析 威尔逊 政治与行政两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立与集体安全——伍德罗·威尔逊国联思想的起源
8
作者 韩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48-54,共7页
威尔逊的国联思想产生于一战爆发后的调解外交之中.这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在保持中立的基础上对欧洲冲突实行调解.美国外交传统中的中立原则决定了威尔逊政府不准备对欧洲事务承担任何义务,但是这种调解本身又有参与解决欧洲事... 威尔逊的国联思想产生于一战爆发后的调解外交之中.这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在保持中立的基础上对欧洲冲突实行调解.美国外交传统中的中立原则决定了威尔逊政府不准备对欧洲事务承担任何义务,但是这种调解本身又有参与解决欧洲事务的含义.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只能导致调解失败.在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中,威尔逊找到了战后国际联盟这个目标,并从泛美条约的集体安全条款找到它的基础原则.国际联盟能同时满足威尔逊既不脱离传统的孤立主义又能参与欧洲事务的双重愿望.战争形势很快迫使美国放弃中立,但是国联思想却沉淀下来成为威尔逊外交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 伍德罗·威尔逊 国际联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立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标准还是经济考量——巴黎和会上的“上西里西亚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志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2-119,共8页
1918年初,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纲领》,承诺波兰以民族标准并兼顾经济和战略因素建国。在次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三大协约国一度根据民族标准决定将上西里西亚地区直接划给波兰。后来,为了促使德国签约,他们做出了让步,签订了《凡... 1918年初,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纲领》,承诺波兰以民族标准并兼顾经济和战略因素建国。在次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三大协约国一度根据民族标准决定将上西里西亚地区直接划给波兰。后来,为了促使德国签约,他们做出了让步,签订了《凡尔赛和约》。根据《凡尔赛和约》第88条,该地区归属将由通过一场公投来决定。这完全是大国政治的产物,三巨头应该没有预料到,他们为上西里西亚问题提供的方案,不仅未能重建和平,而且让数百万人卷入一场失败的人类实验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和会 上西里西亚 威尔逊 波兰 《十四点纲领》 《凡尔赛和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再认识--以澳大利亚为例
10
作者 Andrew Podger 韩瑞波(译)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0-100,共11页
西方民主对政治与行政做了传统上的区分。英国于1854年通过了《诺斯科特-杜威廉报告》(Northcote-Trevelyan Report),该报告提倡构建一种基于绩效的行政部门,使之免受裙带关系和党派之争的影响。澳大利亚即依此例。美国的民主传统中政... 西方民主对政治与行政做了传统上的区分。英国于1854年通过了《诺斯科特-杜威廉报告》(Northcote-Trevelyan Report),该报告提倡构建一种基于绩效的行政部门,使之免受裙带关系和党派之争的影响。澳大利亚即依此例。美国的民主传统中政治与行政二者的界定则不那么泾渭分明,但伍德罗·威尔逊所倡导的从政治过程中分割出来的行政专业化仍具有重要意义。在任何情况下,政治与行政总是针锋相对。因为行政必须随着民主进程的变化而变动,与此同时,政客的政策必须同样得到公平、妥善且高效的执行。中国的政治与行政尚未分离,所有的政府部门都接受党的领导。然而,中国政府行政的专业性可从其值得嘉奖的官僚系统的长久历史中得以力证——执政党的每一决定都基于民众的利益,政策制定的过程也更透明。过去的40年里,澳大利亚的民主发展对政治与行政之间的互动有着重要影响,但问题依然存在。虽然中国的制度安排与澳大利亚差异巨大,但面临的问题是类似的,即确保政府行政公正(高效、有效且妥善),并且契合于中央政府、省级和地方政府对公共利益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与行政的关系 伍德罗·威尔逊的二分法 澳大利亚 部长级顾问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智库影响北极政策的渠道研究——以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雯 杨松霖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3年第3期126-135,共10页
[目的/意义]总结美国智库影响官方北极政策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为中国外交智库的政策影响力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方法/过程]梳理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影响北极政策的主要渠道和方式,提出中国外交智库开展政策影响力建设的对策建... [目的/意义]总结美国智库影响官方北极政策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为中国外交智库的政策影响力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方法/过程]梳理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影响北极政策的主要渠道和方式,提出中国外交智库开展政策影响力建设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为将智库的北极倡议有效地转化成官方政策,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着力构建了影响官方政策的知识渠道、人员渠道、舆论渠道和国际渠道,不断提升其政策影响力。中国外交智库要进一步推动外交知识生产与推广,加强与外交政策制定机构、人员的交流,增强对外交问题社会舆论的引导,不断提升在外交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智库 北极政策 影响渠道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