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1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reconstructive surgery after surgical excision of malignant tumor
1
作者 麻鹏 刘春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42-245,共4页
As a key mediator of normal physiological angiogenesi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emancipator to plastic surgeon, and yet a misfortune to oncology surgeon, due to its singular bi... As a key mediator of normal physiological angiogenesi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emancipator to plastic surgeon, and yet a misfortune to oncology surgeon, due to its singular biological effect. Therefore in some clinical cases, especially for some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having endured radical surgery and being craving for a reconstructive surgery, VEGF plays a role full of paradoxes. To make a clinical balance, we should find a point to inhibit tumor cell from utilizing VEGF and make a permission to normal tissues to employ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修复方法 临床分析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ulation effect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on vascularization and angiogenesis in developmental human fetal retinas
2
作者 SONGYue WANGYi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对人胚胎视网膜血管发生的调节作用。方法 :收集 54例 9~ 4 0周龄胎儿眼球后壁标本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1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呈波峰式分布 ,...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对人胚胎视网膜血管发生的调节作用。方法 :收集 54例 9~ 4 0周龄胎儿眼球后壁标本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1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呈波峰式分布 ,高峰在 9~ 13周及 2 6周左右。 2节细胞层的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前体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呈增殖细胞核抗原 ( Proliferation cell nucelear antigen,PCNA)免疫反应阳性 ,水平波动 ,高峰在 9~ 13周及 2 1周前后 ,此期间梭形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形成内皮细胞索 ,经改建形成视网膜内层血管 ,2 6、34周起见内核层内、外缘血管内皮细胞呈 PCNA免疫反应阳性 ,并保持至足月。 3视网膜 VEGF表达量与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PCNA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 r=0 .736,P<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发生 梭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柳蒿芽脂溶性成分调节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徐艳华 华谦 +4 位作者 何祥 那仁朝克图 孙鑫颖 乌云嘎 王青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5-973,共9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柳蒿芽脂溶性成分(liposoluble components of Artemisia integrifolia L.bud,AILC)调节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itus,T2DM)的作用机制。首先,制备了AILC,并分离得到了24个化合物;运用SwissTargetPre...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柳蒿芽脂溶性成分(liposoluble components of Artemisia integrifolia L.bud,AILC)调节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itus,T2DM)的作用机制。首先,制备了AILC,并分离得到了24个化合物;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AILC靶点;利用GenCards、OMIM和TTD数据库获取T2DM疾病靶点。然后通过Venn、Cytoscape3.10.1、String和DAVID数据库分析AILC调节T2DM的潜在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建立T2DM大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AILC作用于T2DM关键靶点可能为蛋白激酶B、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等。这些靶点主要富集在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非小细胞肺癌、松弛素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AILC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含量;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免疫印记法验证表明,AILC显著下调大鼠VEGFA表达量(P<0.05)。研究表明,柳蒿芽脂溶性成分通过调节VEGFA蛋白表达,调节糖脂代谢紊乱而对T2DM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蒿芽脂溶性成分 网络药理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状态的价值
4
作者 王素雅 詹鹏超 +4 位作者 邢静静 梁盼 岳松伟 张永高 高剑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建立可无创性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3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49例,阴性214例。将所有患者以7:3... 目的:基于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建立可无创性评估胃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3例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HER-2阳性患者49例,阴性214例。将所有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85)和验证集(n=78)。基于3D Slicer软件和门脉期CT图像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比较HER-2阳性与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建立临床模型。基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计算影像组学分数(Radscore)。结合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和Radscore构建联合模型。根据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决策曲线(DCA)分析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肿瘤厚径(OR=1.04,P=0.033)、cT分期(OR=2.39,P=0.038)、cN分期(OR=2.15,P=0.046)为HER-2阳性表达的临床独立预测因子。在训练集中,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胃癌HER-2阳性表达的的AUC分别为0.711(0.626~0.795)、0.852(0.787~0.917)和0.872(0.808~0.936);在验证集中,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模型预测胃癌HER-2阳性表达的的AUC分别为0.698(0.534~0.861)、0.818(0.698~0.938)和0.853 (0.747~0.959)。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之间的一致性良好,DCA结果显示联合模型可为胃腺癌患者提供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可用于治疗前无创性评估胃腺癌的HER-2表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表达状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Osrteoc和VEGFR2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
5
作者 冯思源 龙雷 +3 位作者 邢拓 于立普 宋其韬 张瑞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端骨钙素(N-Osrteo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医院首次确诊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端骨钙素(N-Osrteo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天津医院首次确诊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肺癌骨转移组(42例)和肺癌无骨转移组(5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N-Osrteoc和VEGFR2水平,采用SPECT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血清N-Osrteoc、VEGFR2、全身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检查方法诊断肺癌骨转移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分析。结果肺癌骨转移组患者血清N-Osrteoc、VEGFR2水平显著高于肺癌无骨转移组(P<0.05)。血清N-Osrteoc、VEGFR2水平、全身骨显像单独及联合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7、0.846、0.907、0.956;与病理结果比较,诊断肺癌骨转移结果假阳性例数分别为14例、19例、8例、1例,假阴性例数分别为7例、7例、2例、3例,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79、0.487、0.799、0.917(P<0.05)。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Osrteoc、VEGFR2诊断肺癌骨转移的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N-Osrteoc、VEGFR2检测对老年肺癌患者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癌 骨转移 全身骨显像 N端骨钙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杨阳 张文华 王万祥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3-712,共10页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55例患者术后标本及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VEGF-A、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标志物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结果55例患者的癌组织中HER-2高表达15例(27.2%)、VEGF-A高表达23例(41.8%)、PD-L1高表达18例(32.7%),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HER-2表达组在肿瘤位置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VEGF-A表达组在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度、肿瘤位置、N分期、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PD-L1表达组在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疾病分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9-9水平、HER-2表达为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术前CA19-9水平、肿瘤最大直径、N分期、VEGF-A、PD-L1表达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HER-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相比于HER-2低表达患者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HER-2、VEGF-A、PD-L1对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意义重大,是潜在的靶向治疗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通过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子宫平滑肌瘤进展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李晓银 何辉 +1 位作者 吴翠松 闻先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5-1333,共9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子宫平滑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水平,探讨其是否通过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42,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子宫平滑肌瘤的进展...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子宫平滑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水平,探讨其是否通过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42,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子宫平滑肌瘤的进展。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组织样本,选取5例行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标本,将子宫肌瘤旁正常平滑肌组织作为对照组,子宫肌瘤组织作为子宫平滑肌瘤组。根据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组织,将其分为肌壁间组、黏膜下组和浆膜下组,每组选取5例。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VEGFA和Cdc42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情况。在体外实验中,提取子宫平滑肌细胞和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利用CCK-8实验筛选VEGF受体抑制剂阿昔替尼(axitinib)的最适浓度,并通过质粒转染平滑肌瘤细胞过表达VEGFA。根据实验目的分别处理细胞。采用CCK-8和EdU细胞增殖流式检测法评估axitinib对子宫平滑肌瘤细胞活力和增殖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分析axitinib、Cdc42抑制剂ML141和过表达VEGFA对子宫平滑肌瘤细胞中VEGFA、Cdc42、β-catenin及其下游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子宫肌瘤组织中VEGFA和Cdc4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且肌壁间子宫肌瘤中的VEGFA和Cdc4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黏膜下及浆膜下肌瘤(P<0.01)。CCK-8和EdU染色实验结果表明,axitinib对子宫平滑肌细胞活力实验的适宜浓度为5μmol/L,axitinib浓度为5μmol/L时能有效抑制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的活力和增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子宫平滑肌瘤细胞中VEGFA、Cdc42、β-catenin及其下游cyclin D1、c-Myc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axitinib和ML141显著抑制了β-catenin及其下游蛋白的表达(P<0.05),VEGFA能显著抑制Cdc42的表达(P<0.01),但ML141未抑制VEGFA表达(P>0.05)。过表达VEGFA后,VEGFA、Cdc42、β-catenin及其下游cyclin D1、c-Myc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VEGFA可能通过Cdc4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子宫平滑肌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阿昔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阳性乳腺癌抗体-药物偶联物的不良反应与对策
8
作者 刘肖雨 李析胤 +2 位作者 赵琪 钱若溪 聂建云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17-622,共6页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作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突破,显著提升了患者的临床获益。然而,其广泛应用也伴随着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这...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作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突破,显著提升了患者的临床获益。然而,其广泛应用也伴随着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依从性,还可能威胁生命,迫使治疗中断。本文系统综述了ADC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副作用机制及其管理策略,重点探讨了恩美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和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等药物引发的血小板减少、间质性肺病、心脏毒性等关键副作用的发生机制。基于临床数据提出早期监测与规范化干预措施,强调早期识别和规范化管理对降低不良反应风险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优化ADC设计以减少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药物偶联物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 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药物偶联物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乳腺癌治疗中的进展
9
作者 李巧佴 黎立喜 +2 位作者 李凤娟 王佳玉 马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8,共7页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s)是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兼具有靶向药物的特异性和化疗药物的高度抗肿瘤活性,极具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正进入ADCs治疗时代,以恩美曲妥珠单抗、德曲妥珠单抗等为代表的ADCs...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s)是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兼具有靶向药物的特异性和化疗药物的高度抗肿瘤活性,极具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正进入ADCs治疗时代,以恩美曲妥珠单抗、德曲妥珠单抗等为代表的ADCs,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此外,ADCs的出现,引入了“HER2低表达(HER2-low)”的概念,并为HER2-low的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本综述重点探讨了ADCs在治疗HER2表达乳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 抗体药物偶联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EG3通过调控COX-2/PGE2/VEGF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陈梅 李宗智 +2 位作者 秦学维 王利民 郑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9-1326,共8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通过调控视网膜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OX-2/PGE2/VEGF)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PF级50只SD大鼠,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40只构建糖尿病...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通过调控视网膜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OX-2/PGE2/VEGF)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PF级50只SD大鼠,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40只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共有32只大鼠建模成功,分为模型组8只、阴性对照组8只、MEG3过表达组8只、MEG3过表达+COX-2抑制剂组8只。观察各组大鼠病理组织学、血管通透性、糖脂代谢、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PGE2水平、COX-2/VEGF 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DL-C、CAT、GSH-PX、SOD降低,血管通透性、TG、TC、LDL-C、IL-6、IL-1β、TNF-α、MDA、PGE2、COX-2、VEGF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EG3过表达组HDL-C、CAT、GSH-PX、SOD升高,血管通透性、TG、TC、LDL-C、IL-6、IL-1β、TNF-α、MDA、PGE2、COX-2、VEGF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MEG3过表达组相比,MEG3过表达+COX-2抑制剂组HDL-C、CAT、GSH-PX、SOD升高,血管通透性、TG、TC、LDL-C、IL-6、IL-1β、TNF-α、MDA、PGE2、COX-2、VEGF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LncRNA MEG3可通过调节COX-2/PGE2/VEGF通路,改善大鼠糖脂代谢水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降低应激反应,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 视网膜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血管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相关心脏毒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邓宇飞 徐茜 +1 位作者 沈合松 张久权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175,181,共6页
曲妥珠单抗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常见用药之一,其引发的心脏毒性是这类患者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时、准确地发现心脏毒性并进... 曲妥珠单抗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常见用药之一,其引发的心脏毒性是这类患者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时、准确地发现心脏毒性并进行干预治疗是防治心脏毒性的有效方法。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成像技术,能够全面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和组织特征,在心脏毒性基线风险分层和随访监测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本文就CMR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相关心脏毒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制订合理、有效的心脏毒性基线风险评估、随访监测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心脏毒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乳腺癌HER2 FISH判读的评估及可行性分析
12
作者 薛慧琴 王晓孜 +4 位作者 钱晓龙 孙卉 王露 牛昀 郭晓静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39,共6页
目的:评估自动化扫描和摄取系统辅助病理医师进行HER2 FISH判读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FISH检测HER2的基因扩增情况,以“病理医师独立判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ytoVision*系统与人工识别判读结合的“人机对话结果”以及“系统... 目的:评估自动化扫描和摄取系统辅助病理医师进行HER2 FISH判读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FISH检测HER2的基因扩增情况,以“病理医师独立判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ytoVision*系统与人工识别判读结合的“人机对话结果”以及“系统判读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人机对话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率可达91%以上,且可以节省约50%的人工操作时间。每个细胞核HER2拷贝数被“低估”的倾向是造成“人机对话判读”低拷贝数扩增和部分HER2表达异质性病例灵敏度偏低的主要原因。结论:全自动FISH图像分析和摄取系统模拟了人工判读的过程,保证了细胞选择的随机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杂交区域的精准选择和人机对话,有望“代替”病理医师独立判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ER2 荧光原位杂交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338-3p通过ERBB2调节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
13
作者 靖芳 靖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7-537,共11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338-3p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ERBB2)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45例O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并检测miR-338-3p、ERBB2... 目的探究微小RNA(microRNA,miR)-338-3p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ERBB2)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45例O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并检测miR-338-3p、ERBB2表达水平。体外培养A2780、SKOV3、OVCAR3、IOSE-80细胞,分析比较miR-338-3p、ERBB2表达,并分析miR-338-3p与ERBB2的靶向关系。选择A2780进行后续实验,分为A2780组(正常A2780细胞);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A2780细胞转染miR-NC);miR-338-3p组(转染miR-338-3p模拟物);pcDNA3.1+miR-338-3p组(转染miR-338-3p模拟物+pcDNA3.1);miR-338-3p+ERBB2组(转染miR-338-3p模拟物+pcDNA3.1-ERBB2)。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免疫印迹法测定ERBB2蛋白及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A2780细胞注射至裸鼠右腋窝,记为模型组、NC组、miR-338-3p组、pcDNA3.1+miR-338-3p组、miR-338-3p+ERBB2组,每组6只。饲喂6周后,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测量体积和质量。免疫组化法分析肿瘤组织中ERBB2表达。结果OC组织及细胞系中miR-338-3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和IOSE-80细胞,ERBB2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IOSE-80细胞(P<0.05)。miR-338-3p和ERBB2存在靶向关系,miR-338-3p负调控ERBB2表达。转染miR-338-3p模拟物后A2780细胞增殖、侵袭和细胞迁移数、ERBB2、B淋巴细胞瘤2(B-cellymphoma-2,Bcl-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hosphorylation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p-ERK1/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bax)表达增加(P<0.05)。转染ERBB2过表达质粒可增加A2780细胞增殖、侵袭和细胞迁移数以及ERBB2、Bcl-2、p-ERK1/2、MMP-9表达,降低bax表达和细胞凋亡率(P<0.05)。与模型组、NC组比较,miR-338-3p组肿瘤质量、体积及肿瘤组织中ERBB2表达降低(P<0.05),与miR-338-3p组、pcDNA3.1+miR-338-3p组比较,miR-338-3p+ERBB2组肿瘤质量、体积及肿瘤组织中ERBB2表达增加(P<0.05)。结论miR-338-3p可能靶向调控ERBB2,从而抑制OC细胞生长和凋亡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38-3p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卵巢癌 细胞生物学行为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放疗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协同增敏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永净 柯天洋 +4 位作者 刘士新 王雪 许德权 刘婷婷 赵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9-1015,共7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阿帕替尼)联合放射治疗(放疗)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协同抑制作用,阐明其相关抗肿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以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和(或)不同剂量X射线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计算各组细胞...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阿帕替尼)联合放射治疗(放疗)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协同抑制作用,阐明其相关抗肿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以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和(或)不同剂量X射线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计算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阿帕替尼20%抑制浓度(IC20),并确定后续实验的X射线照射剂量。HepG2细胞分为阿帕替尼组、放疗组和阿帕替尼+放疗组(联合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MTT法检测,阿帕替尼的IC20为1.32μmol·L^(-1),以此作为后续实验阿帕替尼作用浓度,确定2 Gy为后续实验X射线照射剂量。与对照组比较,阿帕替尼组和放疗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阿帕替尼组、放疗组和联合组细胞迁移率降低(P<0.05);与阿帕替尼组和放疗组比较,联合组细胞迁移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阿帕替尼组和联合组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水平降低(P<0.05);与阿帕替尼和放疗组比较,联合组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水平降低(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放疗在体外可明显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VEGF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甲磺酸阿帕替尼 放射治疗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b-5p靶向VEGFA对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燕 郭蕊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20b-5p(miR-20b-5p)对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机制,以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的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沸水浴烙铁术制作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以miR-20b-5p抑制剂(miR-... 目的:探究微小RNA-20b-5p(miR-20b-5p)对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机制,以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的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沸水浴烙铁术制作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以miR-20b-5p抑制剂(miR-20b-5p-antagomir)干预创面组织,以miR-20b-5p-antagomir+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VEGFA进行功能挽救;造模28 d后,检测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含量以及血管新生。以miR-20b-5p-antagomir和miR-20b-5p-antagomir+siRNA-VEGFA分别转染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MEC)-1;检测细胞的增殖及小管形成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创面组织和细胞中VEGFA的表达。结果:miR-20b-5p-antagomir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促进HMEC-1细胞的增殖与小管形成,而siRNA-VEGFA可部分逆转这一作用,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均<0.05)。结论:miR-20b-5p靶向VEGFA的表达影响深Ⅱ度烫伤大鼠的创面愈合,抑制miR-20b-5p的表达能促进创面愈合,促进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0b-5p 深Ⅱ度烫伤大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T4、HP抗体分型及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水 王瑞 +1 位作者 张丹丹 路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9-2236,共8页
目的探讨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CST4)、幽门螺杆菌(HP)抗体分型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于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 目的探讨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CST4)、幽门螺杆菌(HP)抗体分型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于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手术的15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行血清CST4及HP抗体分型检测,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水平。比较不同血清CST4、HP抗体分型及HER2表达的胃癌患者手术后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ROC曲线比较血清CST4、HP抗体分型及HER2表达单项及联合检测对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预测价值。结果CST4、HPI型及HER2阳性表达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更深,更易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更高(P<0.05),同时CST4阳性表达患者肿瘤更易发生脉管和神经侵犯(P<0.05),HPI型阳性表达患者肿瘤多发生于贲门、胃底部,且肿瘤直径较大、更易侵犯脉管(P<0.05),而HER2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多发生高中分化肿瘤(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患者血清CST4、HPI型及HER2表达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780、0.676、0.611和0.872(P<0.05),诊断胃癌TNM分期的AUC分别为0.762、0.635、0.613和0.801(P<0.05),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各单项检测。结论血清CST4、HPI型及HER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血清CST4、HPI型和HER2表达可作为胃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重要预测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 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胃癌 病理分期 胃癌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感染GDF11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17
作者 王玉琴 曹少清 +3 位作者 王张羽 李成思 叶江平 宗刚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6-833,共8页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感染上调体内生长和分化因子11(GDF11)表达水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T2DM)主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周龄雄性SD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联合诱导,建立T2DM模型。正常大鼠和糖尿病模型大鼠随...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感染上调体内生长和分化因子11(GDF11)表达水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T2DM)主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周龄雄性SD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联合诱导,建立T2DM模型。正常大鼠和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阴性病毒对照组(NC组)、GDF11腺相关病毒组(GDF11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GDF11腺相关病毒组(DM+GDF11组)。喂养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中胰岛素(INS)、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重组生长转化因子11(GDF11)、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丙二醛(MDA)浓度;采用过碘酸雪夫氏染色(PAS染色)观察糖原沉积部位,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血管损伤情况,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弹性纤维损伤情况,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血管损伤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动物实验中与Control组相比,生化指标提示:DM组大鼠血清中AGES、T-CHO、TG、LDL-C和MDA浓度升高(P<0.05),INS、GDF11、HDL-C、ADMA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DM+GDF11组AGES和HDL-C与DM组无明显差异,T-CHO、TG、LDL-C和MDA相比较DM组降低(P<0.05),INS、GDF11和ADMA相比较DM组升高(P<0.05)。病理染色提示:DM组PAS染色提示糖原颗粒在主动脉内皮及内皮下沉积,HE染色观察到主动脉中膜增厚,内皮细胞及弹性纤维断裂走形不规则,电镜观察到DM组血管内皮损伤,弹性纤维断裂,DM+GDF11组这些变化有所减轻。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表示内皮细胞相关蛋白在DM组中表达下降(P<0.05),间充质标志物在DM组中表达升高(P<0.05),DM+GDF11组中这些蛋白有所回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体内GDF11表达水平可以改善糖尿病导致的主动脉血管损伤,推断可能与其抑制内皮间充质转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从而改善血管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腺相关病毒 重组生长转化因子11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糖原沉积 链脲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晚期乳腺癌生物学特点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德桐 李超 +2 位作者 许焱 丁丽 张永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0,共8页
激素受体阳性(hormone receptor-positive,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positive,HER2+)晚期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较高的肿瘤亚型,各大指南对于HER2+晚期乳腺癌,不论HR阳性或阴性,均建议在抗H... 激素受体阳性(hormone receptor-positive,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positive,HER2+)晚期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较高的肿瘤亚型,各大指南对于HER2+晚期乳腺癌,不论HR阳性或阴性,均建议在抗HER2治疗基础上首选联合化疗,专门针对HR+/HER2+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不多,其最佳治疗特别是后线治疗选择仍存在争议。晚期乳腺癌很难治愈,兼顾不同治疗手段比如化疗与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显得非常重要。加之近几年针对HR+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 (cyclin-dependent kinase 4/6 inhibitor,CDK4/6)抑制剂等靶向药物和针对HER2+乳腺癌的新型抗HER2靶向药物和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的应用,为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诸多选择和疗效以及安全性的不确定性。本文综述HR+/HER2+晚期乳腺癌分子生物学和临床病理特点、研究进展和治疗选择,为临床医生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激素受体阳性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 生物学特点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2-巨球蛋白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小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奇 路云翔 +4 位作者 彭优 何嘉乐 韦泽宇 李智勇 陈郁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2-719,共8页
目的探讨α2-巨球蛋白(A2M)是否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具有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用梯度浓度(10-8~10-5 mol/L)地塞米松(DEX)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糖皮质激素(GC)诱导内皮细胞损伤体外模型,设置对照组、DEX组、DEX+A2... 目的探讨α2-巨球蛋白(A2M)是否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具有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用梯度浓度(10-8~10-5 mol/L)地塞米松(DEX)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糖皮质激素(GC)诱导内皮细胞损伤体外模型,设置对照组、DEX组、DEX+A2M(0.05mg/mL)和DEX+A2M(0.1mg/mL)4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HUVECs迁移,血管形成实验检测HUVECs血管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HUVECs中CD31和VEGF-A蛋白表达水平。体内实验:将24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GC)和干预组(GC+A2M),Micro-CT检测骨小梁情况,HE染色观察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3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EX处理后,HUVECs的活力下降,细胞迁移速度减慢,血管形成能力下降;并且DEX处理组细胞活性随着DEX浓度增加和刺激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加入A2M后,经DEX处理的HUVECs活性、细胞迁移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得以恢复,并和A2M的浓度成正相关(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EX降低了HUVECs的CD31和VEGF-A蛋白表达水平,而A2M的介入使经DEX处理的HUVECs的CD31和VEGF-A蛋白表达水平得以恢复(P<0.05)。与对照组相比,GC组小鼠股骨头骨小梁明显破坏,破坏的骨小梁里充斥着大量空骨陷窝和肥大的脂肪细胞,CD31表达下降(P<0.05);与GC组相比,GC+A2M组骨小梁的破坏较轻,大部分正常骨组织结构存在,并上调CD31的表达(P<0.05)。结论A2M上调经DEX处理的HUVECs的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A2M通过减轻股骨头内微循环损伤及维持微循环的稳定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2-巨球蛋白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内皮功能障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侏儒型华南鲤的生长和摄食性能分析及vegf121基因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烁桢 马冬梅 +3 位作者 钟再选 樊佳佳 朱华平 苏换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82,共12页
为了探究侏儒型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生长发育迟缓的分子机制,深入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鱼类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侏儒型华南鲤和生长正常华南鲤(对照组)的... 为了探究侏儒型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生长发育迟缓的分子机制,深入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鱼类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侏儒型华南鲤和生长正常华南鲤(对照组)的生长性状、摄食率和饲料利用率等指标,并扩增和测序分析了华南鲤vegf121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RT-PCR)检测了生长正常华南鲤vegf121基因的mRNA在11种组织中的表达量,以及在侏儒型鱼的心脏、垂体、大脑、肌肉和下丘脑中的表达水平。摄食实验结果显示,侏儒型华南鲤的摄食率和增重率显著低于体型相似的生长正常华南鲤,而饲料系数与正常鱼无显著差异。同时,获得华南鲤vegf121基因c DNA序列1 23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432 bp,编码144个氨基酸。该蛋白属于VEGF家族的VEGF121亚型。其氨基酸序列与11种已知鱼类VEGF121序列同源性在79.86%以上,而与人类(Homosapiens)和小鼠(Mus musculus)的同源性仅为51.02%和52.74%。VEGF121亚型在人类和鱼类的同源性较低且时空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其呼吸方式和呼吸系统的血管形成模式差异有关。qRT-PCR结果显示,在生长正常华南鲤11个组织中均能检测到vegf121mRNA的表达,说明vegf121对于华南鲤不同组织中血管的发育有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比较侏儒型华南鲤和生长正常鱼的下丘脑等5个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发现,在侏儒型华南鲤下丘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长正常鱼;而在大脑和垂体中,vegf121的表达水平相当;在肌肉和心脏组织中,vegf121的表达水平都较生长正常鱼低,但差异不显著。因此,推测侏儒型华南鲤的生长发育缓慢可能与下丘脑的血管生成异常和器质性病变影响鱼体的食欲调控信号有关,进而导致鱼体生长缓慢。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侏儒型华南鲤生长发育缓慢的原因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养殖经济鱼类群体中侏儒型个体产生原因的遗传学研究及增加养殖鱼类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侏儒 摄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