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个高生物量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特性及营养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唐仕云 黄家雍 +6 位作者 许树宁 方锋学 王伦旺 李翔 黄海荣 谭芳 黎焕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19994-19996,共3页
[目的]研究桂糖02-833、桂糖97-69、桂糖02-351、桂糖03-2287、B9、桂糖02-770 6个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特性及在高产滴灌栽培条件下的营养吸收特性。[方法]分别测定各参试品种的工艺性状、农艺性状和全氮、全磷、全钾及叶绿素含量。[结... [目的]研究桂糖02-833、桂糖97-69、桂糖02-351、桂糖03-2287、B9、桂糖02-770 6个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特性及在高产滴灌栽培条件下的营养吸收特性。[方法]分别测定各参试品种的工艺性状、农艺性状和全氮、全磷、全钾及叶绿素含量。[结果]6个新品种的蔗茎产量、生物总量和含糖量分别达180、200、25 t/hm2以上,均高于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6个品种叶片全氮、全磷含量在甘蔗伸长期的7~11月份较高、持续时间长而稳定,12月份开始明显下降;而全钾含量在整个测定期间呈持续升高趋势;叶绿素含量在8~10月含量较高,11月份开始下降。桂糖02-833、桂糖97-69和B9全氮、全磷、全钾、叶绿素含量在整个测定时期均高于对照品种。[结论]桂糖02-833、桂糖97-69和B9是养分吸收和利用较强的高产优质糖能兼用甘蔗品种,在生产中应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能兼用 甘蔗 品种 营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带花新品种抗寒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玲 王春雷 +2 位作者 马喜娟 宋红 马立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3-46,共4页
以两个锦带花新品种贵妃锦带和宝石锦带为试材,以锦带花、红王子锦带和金亮锦带为对照,在观察田间植株自然越冬后的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测定其2 a扦插苗的1年生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研究两... 以两个锦带花新品种贵妃锦带和宝石锦带为试材,以锦带花、红王子锦带和金亮锦带为对照,在观察田间植株自然越冬后的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测定其2 a扦插苗的1年生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变化,研究两个新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在哈尔滨地区,贵妃锦带、宝石锦带和锦带花在室外-36℃自然越冬而不受冻害,红王子锦带和金亮锦带有不同程度的冻害现象。两个新品种的观赏特性比锦带花、红王子锦带和金亮锦带更良好。贵妃锦带、宝石锦带、锦带花、红王子锦带和金亮锦带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0.24、-39.6、-41.59、-32.08和-30.46℃;5种锦带花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呈升高趋势;两个新品种和锦带花枝条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呈升高趋势,红王子锦带和金亮锦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带花新品种 抗寒性 相对电导率 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 可溶性糖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闽糖92-142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瑞美 潘世明 +1 位作者 王水琦 林一心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98-100,11,共3页
闽糖92-142系从桂糖57-624×湛蔗74-141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具有高产高糖、中晚熟、宿根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的甘蔗新品种。在福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2-142公顷蔗茎产量140.446t、含糖量19.529t,分别比福建目前... 闽糖92-142系从桂糖57-624×湛蔗74-141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具有高产高糖、中晚熟、宿根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的甘蔗新品种。在福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2-142公顷蔗茎产量140.446t、含糖量19.529t,分别比福建目前主栽品种闽糖70-611增产30.4%、增糖23.4%,生物产量高达200.637 t·hm^(-2),是个糖能兼用的甘蔗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能兼用 甘蔗 品种 选育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糖能兼用甘蔗品种(系)的性状表现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惠珏 朱文华 +2 位作者 周正邦 卢加举 彭仕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1,共3页
为满足贵州蔗糖业对甘蔗良种的需求,为今后甘蔗生产燃料乙醇进行品种储备,于2011—2012年以贵州主栽品种桂糖11号为对照,对鉴选出的10个甘蔗品种(系)进行新植和宿根品比试验,了解不同糖能兼用甘蔗品种(系)在贵州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桂... 为满足贵州蔗糖业对甘蔗良种的需求,为今后甘蔗生产燃料乙醇进行品种储备,于2011—2012年以贵州主栽品种桂糖11号为对照,对鉴选出的10个甘蔗品种(系)进行新植和宿根品比试验,了解不同糖能兼用甘蔗品种(系)在贵州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桂糖96/211、黔蔗06/212和德蔗03/83综合表现优良,蔗茎产量分别超对照24.49%、29.89%和25.45%,蔗糖含量超对照34.92%、38.92%和37.08%,可发酵糖含量超对照33.46%、38.63%和39.31%,并且蔗茎产量达到能源甘蔗品种120t/hm2以上的技术要求,在贵州既可作为优良的糖蔗品种(系)推广应用,也可作为能源蔗开发利用;赣蔗18号、黔蔗06/89、云蔗03/45和黔蔗06/156蔗糖含量分别超对照27.69%、25.15%、19.15%和11.69%,可作为优良糖蔗品种(系)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能兼用甘蔗品种 性状表现 评价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能兼用固氮甘蔗品种桂引6号的种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伦旺 杨荣仲 +5 位作者 李杨瑞 方锋学 李翔 唐仕云 黎焕光 谭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25,共6页
桂引6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于1999年10月从国外引进,经过多年的系统试验培育而成的糖能兼用固氮甘蔗新品种。历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每公顷蔗茎产量、生物产量、含糖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种桂糖11号、ROC16、ROC22,表现中熟、高产、稳产... 桂引6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于1999年10月从国外引进,经过多年的系统试验培育而成的糖能兼用固氮甘蔗新品种。历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每公顷蔗茎产量、生物产量、含糖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种桂糖11号、ROC16、ROC22,表现中熟、高产、稳产、高糖、抗旱、抗寒、高抗黑穗病和花叶病、宿根性好、适应性广,具有比较强的生物固氮能力等优良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糖能兼用 桂引6号 生物固氮 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料作物品种登记现状分析与种业创新建议 被引量:17
6
作者 史梦雅 张惠忠 +3 位作者 邓祖湖 孙海艳 李荣德 陈应志 《中国糖料》 2020年第3期67-72,共6页
统计分析表明,我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实施以来,现有糖料作物登记品种205个,其中,甘蔗登记品种55个,占比26.8%;甜菜登记品种150个,占比73.2%,境外引进甜菜品种占登记甜菜品种的89.9%。糖料作物登记品种特点是:⑴选育单位相对集中... 统计分析表明,我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实施以来,现有糖料作物登记品种205个,其中,甘蔗登记品种55个,占比26.8%;甜菜登记品种150个,占比73.2%,境外引进甜菜品种占登记甜菜品种的89.9%。糖料作物登记品种特点是:⑴选育单位相对集中。甘蔗前3位: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和福建农林大学;甜菜前两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黑龙江大学;国外种业公司选育的品种以荷兰安地国际有限公司占登记甜菜品种的41.79%,占比最高。⑵适宜种植区域广泛。适宜广西、云南和广东种植的甘蔗品种分别占已登记甘蔗品种的68.5%、57.4%和42.5%;适宜内蒙古、新疆和黑龙江种植的甜菜品种分别占已登记甜菜品种的77.8%、75.8%和72.4%。⑶抗病性较好。甘蔗黑穗病和花叶病中抗以上分别占比92.6%和90.7%;甜菜褐斑病、根腐病和丛根病抗、耐品种分别占比100%、97.3%和94.6%。分析了糖料作物品种登记面临的问题是:品种登记进展缓慢、登记信息填写不规范以及登记品种存在质量问题。提出了糖料种业创新发展的措施建议:①以挖掘优质品种为核心,提高糖料种业创新能力;②以集中展示评价为抓手,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应用;③以产业协同发展为导向,增强糖料企业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料作物 甘蔗 甜菜 品种登记 特点 问题和挑战 种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能源市场化优先替代规则设计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高志远 张涛 +3 位作者 赵磊 张晶 胡娱欧 曹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110,共6页
发展清洁能源是能源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市场化机制而不是行政强制方式以清洁能源替代常规能源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在相关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包含中长期电能量交易、短期临时性电能量交易、现货电能量交易、辅助服... 发展清洁能源是能源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市场化机制而不是行政强制方式以清洁能源替代常规能源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在相关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包含中长期电能量交易、短期临时性电能量交易、现货电能量交易、辅助服务交易和其他交易的清洁能源交易品种体系,设计清洁能源专场交易、清洁能源与其他能源混合交易的清洁能源市场化优先替代规则,给出在电能量市场集中竞价中清洁能源优先替代规则与市场成交结果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实施清洁能源优先替代所需要的调峰资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能源 电力市场 交易品种 优先替代机制 清洁能源消纳 波动性与随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闽糖92-583的选育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瑞美 潘世明 林一心 《中国糖料》 2008年第4期19-20,26,共3页
闽糖92-583系从ROC1×闽选703(Co1001)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具丰产高糖、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的甘蔗新品种。在福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2-583公顷蔗茎产量123.47t、含糖量18.014t,比福建目前主栽品种闽糖70-611分别增产27... 闽糖92-583系从ROC1×闽选703(Co1001)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具丰产高糖、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的甘蔗新品种。在福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2-583公顷蔗茎产量123.47t、含糖量18.014t,比福建目前主栽品种闽糖70-611分别增产27.0%、增糖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糖能兼用型品种 选育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稻种质胚乳淀粉组分含量及其消化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双琴 顾雪 +7 位作者 黄菊媛 李丹丹 李娟 马杨永杰 普世皇 李继章 杨国明 文建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09-314,共6页
采用体外酶消化法分析65个糯稻品种淀粉组分的含量、消化糖含量(淀粉消化产生的葡萄糖含量)与预测血糖指数。结果表明:糯稻品种各淀粉组分含量的差异很大,总淀粉为70.63%~76.72%,抗性淀粉为0.17%~3.79%,快消化淀粉为40.51%~52.37%,慢消... 采用体外酶消化法分析65个糯稻品种淀粉组分的含量、消化糖含量(淀粉消化产生的葡萄糖含量)与预测血糖指数。结果表明:糯稻品种各淀粉组分含量的差异很大,总淀粉为70.63%~76.72%,抗性淀粉为0.17%~3.79%,快消化淀粉为40.51%~52.37%,慢消化淀粉为19.92%~32.47%;糯稻淀粉消化释放的葡萄糖速率快且持续时间长,在餐后30 min内释放糖量激剧增加,之后持续下降,在60~90 min期间产生的葡萄糖量最少,在90~180 min期间表现持续而略有增加的变化趋势。预测血糖指数范围为67.1~79.1,有80%的品种高于70属于高糖品种,预测血糖指数值最高的品种是版纳糯18,最低的品种是德恢2290。淀粉组分含量与产生的葡萄糖量、预测血糖指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快消化淀粉有助于前期血糖的快速升高,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对血糖的缓慢增加有益。研究结果可为需要控制血糖水平以及关注糯性食物品质的人群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稻品种 淀粉组分 体外消化特性 预测血糖指数 消化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采后烟叶颜色变化差异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牛浩 李静浩 +5 位作者 李鹏程 孙光伟 白涛 陈振国 宋朝鹏 王涛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1-180,共10页
为明确不同部位采后烟叶颜色变化差异与能量代谢的关系,以云烟87不同部位烟叶为研究对象,采用暗箱试验的方式,分析采后烟叶的变黄变褐过程,并对试验过程中烟叶的变黄程度、变褐程度、丙二醛(MDA)含量、糖(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能... 为明确不同部位采后烟叶颜色变化差异与能量代谢的关系,以云烟87不同部位烟叶为研究对象,采用暗箱试验的方式,分析采后烟叶的变黄变褐过程,并对试验过程中烟叶的变黄程度、变褐程度、丙二醛(MDA)含量、糖(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能量代谢相关物质(ATP、ADP、AMP)含量、能荷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等呼吸代谢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部位的提升,烟叶变黄变褐更慢,变黄指数和变褐指数更低,MDA含量和浸出液电导率增加速度也更缓慢。(2)相较而言,中、上部叶的淀粉含量更高,降解高峰更靠后,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中后期维持较高水平。(3)与下部叶相比,中、上部叶的ATP含量及能荷水平更高,峰值出现更晚,其CCO和SDH活性相对较高。(4)烟叶的变黄程度与总糖、还原糖含量及能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变褐程度与还原糖、ADP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中、上部叶变黄变褐程度较下部叶发展更慢,不同部位烟叶颜色变化差异可能与其能量代谢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部位 烘烤特性 采后生理 糖含量 能量代谢 颜色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小麦粉的红糖馒头加工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毓萌 朱科学 +3 位作者 郭晓娜 邢俊杰 杨书林 林娜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8-77,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小麦粉的红糖馒头加工适应性,对9种小麦粉的品质特性及红糖馒头的蒸煮、质构和感官品质进行系统测定与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小麦粉理化指标和红糖馒头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0.20%〜11.74%、... 为探究不同品种小麦粉的红糖馒头加工适应性,对9种小麦粉的品质特性及红糖馒头的蒸煮、质构和感官品质进行系统测定与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小麦粉理化指标和红糖馒头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0.20%〜11.74%、湿面筋质量分数为28.7%〜35.4%的小麦粉制作的红糖馒头比容达2.90 mL/g以上,硬度、咀嚼性小,黏聚性、回复性大;结合感官评分,扬麦16、烟农19和澳洲标准白麦是比较适合制作红糖馒头的小麦品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膨胀势、平均粒径、木聚糖酶和溶剂保持力为影响红糖馒头品质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小麦粉特性 红糖馒头 溶剂保持力 专用粉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射诱变育成甘蔗新品种桂糖22号 被引量:22
12
作者 游建华 李松 +3 位作者 何为中 莫磊兴 曾慧 刘红坚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5-98,共4页
桂糖22号是利用80Gy60Coγ射线辐照新台糖1号甘蔗茎段,经过系统选育而成。在广西区试中,蔗茎产量为106.95 t/hm2、蔗糖产量14.21 t/hm2,最高生物产量达188.1 t/hm2,可发酵糖产量48.92 t/hm2,是既可作糖蔗又可做能源蔗的甘蔗新品种。
关键词 甘蔗 辐射诱变 糖能兼用型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60)Co-γ辐射诱变育成糖能兼用型甘蔗新品种桂糖22号 被引量:7
13
作者 游建华 莫磊兴 +3 位作者 曾慧 李松 何为中 刘红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552-556,共5页
桂糖22号是利用80 Gy60Co-γ射线辐照新台糖1号甘蔗茎段,经过系统选育而成。在广西区试中,蔗茎产量为106.95 t/hm2、蔗糖产量14.21 t/hm2,最高生物产量达188.1 t/hm2,可发酵糖产量48.92 t/hm2,是既可作糖蔗又可做能源蔗的甘蔗新品种。2... 桂糖22号是利用80 Gy60Co-γ射线辐照新台糖1号甘蔗茎段,经过系统选育而成。在广西区试中,蔗茎产量为106.95 t/hm2、蔗糖产量14.21 t/hm2,最高生物产量达188.1 t/hm2,可发酵糖产量48.92 t/hm2,是既可作糖蔗又可做能源蔗的甘蔗新品种。2005年1月27日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桂糖2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辐射诱变 糖能兼用型品种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桂糖 甘蔗 辐射诱变 ^60CO-Γ射线辐照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兼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哈密瓜的果实糖含量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再吐娜.买买提 廖新福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48-50,共3页
为探明哈密瓜果肉不同部位的糖含量分布情况,以‘西州密25号类’、‘西州密17号类’、‘西州密1号’、‘春秋密17号’、‘新密25号’5个哈密瓜品种为材料,将成熟果实纵向5等分,横向3等分,分别测定果实不同部位的糖含量。结果表明:在果... 为探明哈密瓜果肉不同部位的糖含量分布情况,以‘西州密25号类’、‘西州密17号类’、‘西州密1号’、‘春秋密17号’、‘新密25号’5个哈密瓜品种为材料,将成熟果实纵向5等分,横向3等分,分别测定果实不同部位的糖含量。结果表明:在果实纵向结构中,‘西州密25号类’中部表现为顶部糖含量高于赤道部和底部但差异不显著,其外部和心部则表现为底部最高,‘西州密17号类’、‘西州密1号’、‘春秋密17号’品种的果实糖含量自顶部至底部均呈升高趋势,‘新密25号’的果实糖含量在不同部位间无显著差异;从横向结构看,5个品种均表现为从果皮部位至胎座,糖含量显著升高。综合可见,不同品种哈密瓜果实含糖量的纵向分布品种间存在差异,横向分布则在部位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栽培品种 果实糖含量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甘蔗品种第十四轮预备区试漳州试验
15
作者 张树河 李和平 +2 位作者 吴松海 李瑞美 潘世明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6-18,共3页
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15个甘蔗品种在漳州市龙文区试点进行试验种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表现较好的工艺及农艺性状,粤甘53号、云瑞12-263和中蔗6号表现出高产高糖的特性,中蔗6号蔗茎产量量高,为199.47 t·hm^(-2),粤甘53号产糖... 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15个甘蔗品种在漳州市龙文区试点进行试验种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表现较好的工艺及农艺性状,粤甘53号、云瑞12-263和中蔗6号表现出高产高糖的特性,中蔗6号蔗茎产量量高,为199.47 t·hm^(-2),粤甘53号产糖量最高,为25.17 t·hm^(-2),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参试品种柳城09-19、闽糖12-1404和云瑞12-263的平均蔗糖产量位列前3位,分别达到14.63%、14.15%和14.06%;参试品种未见较为严重的黑穗病、赤腐病和黄点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糖分 农艺性状 工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