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源四倍体水稻胚乳发育:极核融合和胚乳细胞化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兰 刘向东 +3 位作者 卢永根 冯九焕 徐雪宾 徐是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1-289,共9页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和塑料包埋半薄切片技术观察同源四倍体水稻极核融合及游离核进一步发育的过程 ,发现同源四倍体水稻约有 1 /3子房极核融合过程和游离核进一步发育与其二倍体原种的基本一致 ;2 /3子房出现各种异常现象 ,如极...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和塑料包埋半薄切片技术观察同源四倍体水稻极核融合及游离核进一步发育的过程 ,发现同源四倍体水稻约有 1 /3子房极核融合过程和游离核进一步发育与其二倍体原种的基本一致 ;2 /3子房出现各种异常现象 ,如极核未受精、受精异常和胚乳游离核发育滞后等。应用荧光增白剂染色对胚乳细胞化过程进行观察 ,直接观察到胚乳初生壁的出现和形成过程以及不同部位的胚乳细胞壁的形成机理。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与二倍体水稻胚乳的细胞化过程基本一致 ,胚乳细胞初始垂周壁来源于珠孔端胚囊壁内突向心游离生长 ,初始平周壁来源于游离核有丝分裂产生的成膜体 ,而中间胚乳细胞壁则有些来源于游离核有丝分裂产生的成膜体 ,有些是自由生长而来。同源四倍体水稻胚乳细胞化过程也出现相当比例的异常现象 ,如无细胞壁形成、细胞化不同步和产生分枝状的细胞壁等。同源四倍体水稻胚乳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极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 水稻 胚乳发育 极核融合 胚乳细胞化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 荧光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光谱成像系统 被引量:43
2
作者 张运海 杨皓旻 孔晨晖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46-1453,共8页
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基础上引入了光谱成像技术以便区分生物组织中的不同荧光成分.采用分光棱镜对荧光进行光谱展开,在光谱谱面处设置两个可移动缝片形成出射狭缝,两个步进电机带动安装其上的两个缝片设置系统在整个工作波长(... 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基础上引入了光谱成像技术以便区分生物组织中的不同荧光成分.采用分光棱镜对荧光进行光谱展开,在光谱谱面处设置两个可移动缝片形成出射狭缝,两个步进电机带动安装其上的两个缝片设置系统在整个工作波长(400~ 700 nm)内的光谱带宽,其最小光谱带宽优于5 nm.用488 nm激光和低压汞灯实际测量了几条谱线对应的狭缝位置并和理论值做了比较,结果显示实际狭缝位置和理论值的差值均小于0.1 mm.在全光谱和50 μm出射狭缝(对应2.5 nm光谱带宽)对老鼠肾脏组织进行了共聚焦光谱成像实验,获得了老鼠肾脏组织中DAPI标定的细胞核图像和Alexa Fluor(R) 488标定的肾脏小球曲管图像,实现了对老鼠肾脏组织不同成分的区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系统能够进行共聚焦光谱成像,扩大了共聚焦显微镜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荧光 分光棱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马会杰 马慧娟 +2 位作者 李茜 袁芳 张翼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研究茶黄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用相对荧光强度((FI-FI0)/FI0,%;FI0:对照;FI:给药)表示。结果①茶黄素(10,20,40μmol.L-1)对正常台氏... 目的研究茶黄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用相对荧光强度((FI-FI0)/FI0,%;FI0:对照;FI:给药)表示。结果①茶黄素(10,20,40μmol.L-1)对正常台氏液中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没有影响,却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模拟缺血液中心室肌细胞[Ca2+]i的增加。②预先应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可大部分取消茶黄素(20μmol.L-1)在模拟缺血液中的作用。③茶黄素(20μmol.L-1)能明显抑制无钙台氏液中由低浓度ryanodine引起的[Ca2+]i增加。④当细胞外液钙浓度由1 mmol.L-1增加到10 mmol.L-1而诱发心室肌细胞钙超载时,部分心室肌细胞产生可传播的钙波,茶黄素(20μmol.L-1)可降低钙波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最终阻断钙波并降低[Ca2+]i。结论茶黄素可抑制电压门控性钙通道的外钙内流和减少肌浆网的内钙释放从而降低[Ca2+]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荧光强度 心肌细胞 细胞内钙 共聚焦显微镜 电压门控性钙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荧光波长的双光子共焦成像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初平 唐志列 裴红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研究了双光子共焦显微镜中不同荧光波长对成像特性的影响 ,导出了不同荧光波长的三维脉冲响应函数和三维光学传递函数并进行数值计算 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荧光波长对双光子共焦显微镜的三维光学传递函数、三维脉冲响应函数和空间截止频... 研究了双光子共焦显微镜中不同荧光波长对成像特性的影响 ,导出了不同荧光波长的三维脉冲响应函数和三维光学传递函数并进行数值计算 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荧光波长对双光子共焦显微镜的三维光学传递函数、三维脉冲响应函数和空间截止频率产生明显的影响 ,随着荧光波长的增大 ,分辨率明显下降 ,但不会出现单光子共焦显微镜中的失锥现象 ,选取适当的荧光波长进行成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 共焦显微镜 不同荧光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对Mozzarella干酪凝乳形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丽丽 任发政 +2 位作者 曹雪 陈瓞延 王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4-129,共6页
以双光子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结合荧光染色法研究Ca2+对Mozzarella干酪凝乳形成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可明显加快牛奶凝乳的形成,对凝乳的结构有重大影响。添加Ca2+后,牛奶的凝乳时间由38 min(0 mmol/L Ca2+)分别缩短为12 min(3 mmol/... 以双光子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结合荧光染色法研究Ca2+对Mozzarella干酪凝乳形成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可明显加快牛奶凝乳的形成,对凝乳的结构有重大影响。添加Ca2+后,牛奶的凝乳时间由38 min(0 mmol/L Ca2+)分别缩短为12 min(3 mmol/L Ca2+)、6 min(6 mmol/L Ca2+)和3 min(9 mmol/L Ca2+)。实时观测发现:未加Ca2+处理的牛奶在凝结后,结点周围的一些细小颗粒进一步向结点聚集,使结点越来越大,结点之间也形成较强的连接;而添加Ca2+的牛奶在短时间内即迅速凝固,使得细小的蛋白颗粒不能向结点靠近,因此凝块比较细小,结点之间连接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 凝乳 微观结构 双光子共聚焦激光显微镜 荧光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标记的磷脂分子在亲水表面的单个分子行为(英文) 被引量:5
6
作者 洪莲 柳汀汀 +1 位作者 罗国斌 赵新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69-775,共7页
单个分子实验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于非均相体系,单个分子实验可得到分子性质分布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均相和非均相体系,单个分子轨迹直接记录了分子性质的涨落,包含了丰富的动力学信息.在诸多单个分子检测技术中,单分子光学检测技... 单个分子实验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于非均相体系,单个分子实验可得到分子性质分布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均相和非均相体系,单个分子轨迹直接记录了分子性质的涨落,包含了丰富的动力学信息.在诸多单个分子检测技术中,单分子光学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损、可探测到凝聚相内部单个分子的能力.进行单分子检测的关键是消除拉曼和瑞利散射以及杂质荧光等背景的干扰,利用共焦、近场和隐失场激发减少激发体积和检测体积,可以降低背底,提高信噪比.本实验利用共焦荧光显微镜观测单个罗丹明标记的磷脂分子在亲水玻璃表面的扩散、脱附,及其荧光闪烁的行为.实验表明,除由表面的平均力场阻碍分子运动外,还有一些特殊位点会造成长时间的特异性吸附,并得到特异性吸附的分子的脱附速率,(5.9±0.2)s-1.用穿越时间分布函数测得分子在表面的扩散速率为(3.3±0.1)×10-8cm2·s-1,与分子在磷脂膜中的扩散速率相当.观测到了一些吸附的分子出现了荧光闪烁的现象,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 标记 磷脂分子 亲水表面 单个分子检测 共焦荧光显微镜 荧光闪烁 扩散 脱附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丝亮肽荧光标记物的合成及其在肿瘤治疗靶点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简序 傅正 +9 位作者 张燕玲 韩丽霞 朱志峰 徐琼 王莉 周春雷 石琳熙 刘俊燕 陆融 姚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61-1167,共7页
酪丝亮肽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小分子三肽,它可以诱导造成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坏死,从而杀伤肿瘤细胞,但是酪丝亮肽在肝癌细胞的亚细胞定位尚不十分明确.为了达到对酪丝亮肽进行示踪进而观察其亚细胞定位的目的,使用荧光物质(5(6)-羧基... 酪丝亮肽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小分子三肽,它可以诱导造成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坏死,从而杀伤肿瘤细胞,但是酪丝亮肽在肝癌细胞的亚细胞定位尚不十分明确.为了达到对酪丝亮肽进行示踪进而观察其亚细胞定位的目的,使用荧光物质(5(6)-羧基四甲基罗丹明琥珀酰亚胺酯,5(6)-TAMRASE)对酪丝亮肽进行了标记,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标记酪丝亮肽进行纯化和鉴定.并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了荧光标记酪丝亮肽在人肝癌BEL-7402细胞中的分布.结果显示,合成的酪丝亮肽荧光标记物性质稳定,标记的酪丝亮肽在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胞浆中呈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丝亮肽 肝癌 荧光标记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的正交切割成像确证GFP标记细菌在植物根内定殖 被引量:5
8
作者 安千里 杨学健 +3 位作者 冯利 毛碧增 匡柏健 李久蒂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4-360,共7页
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细菌常用来确证植物内生细菌的内生特性。本文通过用GFP标记的内生细菌侵染植物根,用LSCM分别检测植物的根段或根的徒手横切片,显示LSCM系统的无损伤光学切片和正交切割成像适... 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细菌常用来确证植物内生细菌的内生特性。本文通过用GFP标记的内生细菌侵染植物根,用LSCM分别检测植物的根段或根的徒手横切片,显示LSCM系统的无损伤光学切片和正交切割成像适用于确证GFP标记细菌在植物根内定殖,显示徒手切片对揭示细菌定殖模式及其入侵途径的不良影响,并依此更新LSCM检测GFP标记细菌在植物根内定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绿色荧光蛋白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正交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和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对上皮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志能 姚珍薇 +2 位作者 唐良萏 令狐华 谯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972-1975,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异位和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对内膜上皮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取24例卵巢处子宫内膜异位灶以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分离、纯化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 目的研究体外异位和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对内膜上皮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取24例卵巢处子宫内膜异位灶以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分离、纯化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建立体外上皮细胞单独培养、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共培养模型。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采用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分别检测各组上皮细胞的GJIC功能。结果①异位内膜上皮、间质细胞纯度分别为92%、95%,对照组内膜上皮、间质细胞纯度分别为95%、98%;②单独培养的异位内膜上皮细胞与单独培养的正常内膜上皮细胞的GJIC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正常间质细胞共培养后,上皮细胞中GJIC功能明显上调,而与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共培养的上皮细胞中GJIC功能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异位间质细胞丧失了调节上皮细胞GJIC的能力,这种调节能力的异常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细胞培养 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 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荧光探剂的研究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川里 吴本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7-42,共6页
钙荧光探剂测量活细胞胞浆游离Ca2+浓度的方法在钙研究中已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技术。特别是由于新的一代荧光探剂的合成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发展,使其应用更加广泛。由于国内使用这种技术的实验室逐渐增多,本文将系统介绍钙荧... 钙荧光探剂测量活细胞胞浆游离Ca2+浓度的方法在钙研究中已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技术。特别是由于新的一代荧光探剂的合成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发展,使其应用更加广泛。由于国内使用这种技术的实验室逐渐增多,本文将系统介绍钙荧光探剂的发展、测量原理和方法、新的常用钙荧光探剂的比较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钙荧光探剂 钙离子浓度 细胞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A0201与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K562细胞的表达和定位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贤辉 徐丽慧 +2 位作者 刘毅 蔡小嫦 曾耀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5-710,共6页
目的 :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与HLA -A 0 2 0 1(A 0 2 0 1)融合蛋白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 ,分析其在K5 6 2细胞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方法 :以RT -PCR方法克隆A 0 2 0 1cDNA ,构建A 0 2 0 1-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转染K5 6 2... 目的 :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与HLA -A 0 2 0 1(A 0 2 0 1)融合蛋白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 ,分析其在K5 6 2细胞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方法 :以RT -PCR方法克隆A 0 2 0 1cDNA ,构建A 0 2 0 1-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转染K5 6 2细胞 ,以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结果 :从两个HLA -A2阳性供者外周血细胞中克隆到A 0 2 0 1cDNA编码区全长序列。通过PCR方法在起始位点前加入Kozak序列并删除终止密码 ,成功构建A 0 2 0 1-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以该质粒转染K5 6 2细胞 ,5h后A 0 2 0 1和EGFP的表达百分率分别为 2 5 12± 2 2 6、2 7 37± 3 5 9,2 4h后表达水平无明显提高。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 ,胞内分布较少。相反 ,转染空载体的细胞不表达A 0 2 0 1分子 ,仅表达EGFP ,且其在细胞内呈弥散样分布。结论 :成功构建A 0 2 0 1-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并在K5 6 2细胞中得到表达 ,表达产物主要分布于细胞膜表面 ,提示表达该融合蛋白的K5 6 2细胞是潜在的人工抗原提呈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KA—A2抗原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融合蛋白质类 显微镜检查 共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成虫自发荧光观察及共聚焦λ扫描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莉 李冰燕 +3 位作者 杜海林 周霞 龚唯 诸葛洪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自发荧光现象及共聚焦λ扫描特点,丰富日本血吸虫生物学和光谱学信息。方法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6周后剖杀,收集成虫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并分离雌雄虫体。荧光显微镜下分别以紫外光、蓝光、绿光等不同激发光源激...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自发荧光现象及共聚焦λ扫描特点,丰富日本血吸虫生物学和光谱学信息。方法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6周后剖杀,收集成虫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并分离雌雄虫体。荧光显微镜下分别以紫外光、蓝光、绿光等不同激发光源激发观察虫体自发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分别以405nm、458nm、476nm、488nm、514nm、543nm、633nm等7种激发光激发雄虫口吸盘部做自发荧光λ扫描分析。结果不同激发光照射下日本血吸虫虫体能发出多种不同颜色的自发荧光,以蓝光激发的黄绿色荧光效果最佳,虫体大体结构清晰;λ扫描分别以405nm、488nm、514nm和543nm激发光激发样品,相应敏感的发射波长分别为490-510nm、550-570nm、560-580nm和590-600nm,其中488nm和514nm激发效果较好。458nm、476nm、633nm激发效果欠佳。结论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日本血吸虫成虫自发荧光,最佳模式是以蓝光激发观察黄绿色荧光;日本血吸虫雄虫自发荧光光谱较宽,主要分布于500-600nm;488nm和514nm为较适宜的激发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自发荧光 荧光显微镜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λ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镜介入技术在外周肺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慧 黄礼年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59-564,共6页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的治愈率很低,不仅因其自身攻击性,还因对肺癌筛查的忽视。随着肺部筛查手段的不断进展,肺外周病变的检出率逐渐提高,当前对外周肺病变进行诊断的最常用方法是经支气管行支气管镜检查或计算机断...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的治愈率很低,不仅因其自身攻击性,还因对肺癌筛查的忽视。随着肺部筛查手段的不断进展,肺外周病变的检出率逐渐提高,当前对外周肺病变进行诊断的最常用方法是经支气管行支气管镜检查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然而对于外周肺病灶,支气管镜检查有较低的诊断率,经皮穿刺检查有较高的气胸发生率,因此,使用安全、微创的方法对外周肺病变进行组织确诊是临床工作者将面临的挑战。新型支气管镜介入诊断技术已逐渐用于临床,这些技术可有效提高外周肺病变的诊断率,缩短诊断时间,使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本文将现有的技术进行简要综述以帮助临床医生尝试应用这些微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外周肺病变 超细支气管镜 支气管内超声 导航支气管镜 荧光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棒标记HepG2人肝癌细胞的荧光成像及其AFM探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桂敏 杨培慧 +1 位作者 孙俊环 蔡继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6-641,共6页
金纳米棒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制备了长径比为8:1的金纳米棒,其在480 nm波长激发下,在560 nm和707 nm波长处有两个荧光发射峰。基于金纳米棒的荧光性质,将其标记于HepG2人肝癌细胞表面,利... 金纳米棒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制备了长径比为8:1的金纳米棒,其在480 nm波长激发下,在560 nm和707 nm波长处有两个荧光发射峰。基于金纳米棒的荧光性质,将其标记于HepG2人肝癌细胞表面,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标记后的细胞进行荧光成像。在488 nm激发下,获得了绿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的荧光图像,并进一步用高分辨率的原子力显微镜探测了GNRs标记后细胞形貌及机械性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 荧光成像 原子力显微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早期分泌抗原靶-6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美杰 邹月丽 何俊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16-521,共6页
目的探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断寻找一种更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ESAT-6抗原,LSCM观察脑脊液单核细胞着色... 目的探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断寻找一种更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ESAT-6抗原,LSCM观察脑脊液单核细胞着色情况(ESAT-6阳性细胞胞核呈蓝色荧光、胞质呈红色荧光,ESAT-6阴性细胞胞核呈蓝色荧光、胞质不着色)并分析三维成像结果。结果ESAT-6抗原主要表达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单核细胞胞质,呈红色荧光。结核性脑膜炎组有28例(80%)ESAT-6阳性、对照组仅1例(2.86%)阳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18,P=0.000);ESAT-6检测灵敏度80%,特异度97.14%。结论 ESAT-6抗原检测可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依据,且特异性较高。LSCM技术可实现多重荧光同时观察并形成清晰的断层扫描和三维图像,把细胞学研究提高到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脑脊髓液 单核细胞 荧光抗体技术 显微镜检查 共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检测技术新进展——三色荧光级联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春春 杭海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296,共5页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FRET),是指能量从一种受激发的荧光基团(fluorophore)以非辐射的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荧光基团的物理现象.FRET的能量转移效率是两个荧光基团间距离的函数,并对此距离十分敏感,它的...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FRET),是指能量从一种受激发的荧光基团(fluorophore)以非辐射的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荧光基团的物理现象.FRET的能量转移效率是两个荧光基团间距离的函数,并对此距离十分敏感,它的有效响应距离一般在1~10nm之间,因而可被用于测定原子间及分子间的距离.这一特点使FRET技术在大分子构象变化、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细胞信号通路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但细胞内的生物学过程常常涉及多于两个的大分子间相互作用,二色荧光基团的FRET技术不能满足这种生物学研究的需求.最近,两个研究小组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建立了分别基于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的三色荧光级联FRET技术.这一技术的出现将会极大地促进生物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共聚显微镜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光束对荧光共焦显微镜分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初平 吴燕山 +1 位作者 李海 习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66-71,共6页
研究一定光源孔径、束斑的高斯光束对荧光共焦显微镜横向、纵向分辨率的影响,导出了荧光功率传输函数、三维响应函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一定光源孔径的平行光束比较,采用高斯光束可以获得更好的横向、纵向分辨率.
关键词 高斯光束 荧光共焦显微镜 分辨率 功率传输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诱导条件下的VBNC状态副溶血弧菌的PMA-qPCR定量检测及其呼吸活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羽霏 方祥 +2 位作者 廖振林 王丽 钟青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15-221,共7页
定量检测不同诱导条件下的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副溶血弧菌的变化情况,并对VBNC菌的呼吸活性进行分析。采用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 定量检测不同诱导条件下的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副溶血弧菌的变化情况,并对VBNC菌的呼吸活性进行分析。采用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结合的技术(PMA-q PCR)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活菌数。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优化传统CTC(5-cyano-2,3-ditolyl tetrazolium chloride)呼吸检测法对VBNC状态的副溶血弧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MA-q PCR检测技术结合平板计数的方法,可用于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诱导过程中活菌数和可培养菌数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差值测定出VBNC细胞的浓度。在不同的温度、Na Cl含量和氯霉素含量的诱导条件下,副溶血弧菌在其中的7种条件下在60 d内进入了VBNC状态。VBNC细胞终浓度最低为5.75×10~2 CFU/m L,最高为1.70×10~5 CFU/m L。在细胞呼吸实验中,采用CTC与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双染法能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VBNC细胞表面的红色荧光,有效区分死活细胞。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能够根据荧光强度快速区分呼吸活性呈阴性和阳性的细胞。本研究为VBNC细菌的检测和生理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活的非可培养(VBNC)状态 PMA-qPCR 流式细胞仪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焦扫描系统扫描深度与厚度失真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增会 王桂英 徐至展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09-1913,共5页
采用几何光学方法对共焦系统扫描时产生的扫描深度与厚度失真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名义扫描深度与实际扫描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若丹明6G薄膜与玻片组成的多层样品为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扫描深度与厚度失真与系统数值孔... 采用几何光学方法对共焦系统扫描时产生的扫描深度与厚度失真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名义扫描深度与实际扫描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若丹明6G薄膜与玻片组成的多层样品为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扫描深度与厚度失真与系统数值孔径、折射率和样品厚度之间的关系.在实验上分别采用单光子荧光和双光子荧光作为检测信号,在反射式共焦扫描系统上进行了纵向扫描实验,并与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扫描显微术 扫描深度失真 深度校正 双光子共焦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进入巨噬细胞的荧光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英慧 王丙云 +4 位作者 黄剑波 计慧琴 马艳玲 钟希琼 董华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8-202,共5页
利用荧光技术探索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C3G)在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中的分布。首先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扫描C3G的特异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再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探讨C3G进入小鼠和人巨噬细胞的过程以及C3G在细胞... 利用荧光技术探索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 3-O-glucoside,C3G)在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中的分布。首先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扫描C3G的特异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再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探讨C3G进入小鼠和人巨噬细胞的过程以及C3G在细胞中的定位,并分析C3G孵育时间对细胞内荧光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88 nm和520 nm的激发波长下,C3G孵育15 min的细胞质内开始呈现绿色和红色荧光,并且随着孵育时间的变化,细胞内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其中孵育60 min可观察到荧光布满细胞核,其荧光强度是孵育前的6.45倍。研究表明采用特异波长的激光共聚焦断层扫描技术可示踪到花色苷在干预细胞内的分布,结果显示花色苷C3G可快速穿过巨噬细胞的细胞膜和核膜,直达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 巨噬细胞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荧光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