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e Estimation of 2-D Stochastic Systems Represented by FM-II Model 被引量:2
1
作者 CUI Jia-Rui HU Guang-Da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5-761,共7页
关键词 FM-II 随机系统 评估 自动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two-atom Jaynes-Cummings model's dynamic properties
2
作者 QUJun GAOXiao-ming +3 位作者 LIANGJun PEIShi-xing HUANGWei ZHANGWei-ju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206,210,共6页
The model of two two level atoms interact with a single mode cavity was investigated. The formulation of the time evolution operator for the two atom Jaynes Cummings model is pressented by the bare states approach. Be... The model of two two level atoms interact with a single mode cavity was investigated. The formulation of the time evolution operator for the two atom Jaynes Cummings model is pressented by the bare states approach. Besides, the time evolution of the two atom common population probabilities is studied, and some novel features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能级原子模型 动力学 J-C模型 量子力学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固废充填料浆长距离输送悬浮态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涛 杨涛 +2 位作者 刘金成 刘子健 杨天阳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56,共13页
煤矿煤基固废充填开采技术是实现煤炭绿色低碳开采的重要代表性技术,煤基固废料浆充填采空区可有效控制顶板岩层运移,防止衍生灾害发生。针对煤矿智能化大型化发展趋势下,煤基固废充填料浆长距离管道输送中颗粒悬浮态敏感性强易导致浆... 煤矿煤基固废充填开采技术是实现煤炭绿色低碳开采的重要代表性技术,煤基固废料浆充填采空区可有效控制顶板岩层运移,防止衍生灾害发生。针对煤矿智能化大型化发展趋势下,煤基固废充填料浆长距离管道输送中颗粒悬浮态敏感性强易导致浆体浓度不稳定而堵爆管的问题,开展浆体悬浮态稳定性方面的研究,旨在减少煤基固废长距离充填开采中堵爆管事故的发生。首先,应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法,评价影响煤基固废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的主次因素与影响显著性,得出主次影响因素的排序为料浆>水泥掺量>粉煤灰掺量,各因素影响显著性的排序为料浆浓度>水泥掺量>粉煤灰掺量。确定煤基固废充填料浆的质量分数为75.2%,各因素的最优配比为水泥∶粉煤灰∶煤矸石∶水质量比为12∶19.5∶43.7∶24.8。其次,建立煤基固废充填料浆长距离管道输送基于固液二相载体悬浮液的固体颗粒沉降模型,通过临界不沉粒径力学模型计算、粒度筛分试验、流变特征参数测试,确定固液二相载体悬浮液的密度为1 626.82 kg/m^(3),判别煤基固废充填料浆为非稳定浆体,不具备长距离管道输送的经时悬浮态稳定性。最后,确定使煤基固废充填料浆转变为悬浮态稳定浆体的悬浮临界屈服应力与悬浮临界塑性黏度分别为172.87 Pa、2.39 Pa·s,提出通过添加悬浮剂建立煤基固废充填料浆长距离管道输送稳定浆体体系的方法,以期解决煤矿煤基固废长距离充填开采工程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输送 悬浮态稳定性 沉降模型 固液二相载体悬浮液 悬浮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I与地形障碍的无人机路径规划
4
作者 冯建新 杜玥 潘成胜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252,共10页
为了解决无人机(UAV)在复杂环境中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无人机路径规划方法(DEPHBA)。该方法构建了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地形障碍的双层编码模型——TLECSI。基于平均池策略和差分突变策略,提出改进的蜜獾算法(IMHBA)生成原... 为了解决无人机(UAV)在复杂环境中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无人机路径规划方法(DEPHBA)。该方法构建了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地形障碍的双层编码模型——TLECSI。基于平均池策略和差分突变策略,提出改进的蜜獾算法(IMHBA)生成原始路径以提高路径规划的搜索精度和速度,进一步提出融合反映天气状况的CSI和山地地形障碍的信息点更新策略实现信息点更新,从而规划出在复杂环境下UAV安全合理的飞行路径。根据实际环境搭建了模拟飞行环境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DEPHBA方法可以生成一条安全可行的路径,其性能明显优越于其他比较算法,且在复杂环境下可以有效降低飞行成本,快速完成无人机路径规划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路径规划 双层编码模型 蜜獾算法 信道状态信息CSI 平均池策略 差分突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状态量平均超限比的综合能源系统动态能量流双层优化
5
作者 程前 张雪霞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综合能源系统(IES)的最优动态能量流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运行成本。针对IES能量流优化过程中状态量的越限现象,引入状态量平均超限比,统一刻画状态变量的超限程度,并建立计及状态量平均超限比的电-气-热IES多目标动态时序能量流模型... 综合能源系统(IES)的最优动态能量流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运行成本。针对IES能量流优化过程中状态量的越限现象,引入状态量平均超限比,统一刻画状态变量的超限程度,并建立计及状态量平均超限比的电-气-热IES多目标动态时序能量流模型,以解决状态量超限惩罚代价系数选取不当所导致的优化结果偏离可行最优解的问题。为了防止蜜獾算法(HBA)对能量流的优化陷入局部极小值,建立一种基于多目标差分进化(MODE)算法的双层动态能量流优化模型,上层稳态能量流模型以IES运行成本和状态量平均超限比为优化目标,采用MODE算法求解全局空间内的Pareto非支配解集;下层动态能量流模型以IES运行成本和状态量平均超限惩罚成本的加权和为优化目标,基于Pareto解集生成HBA的初始种群决策量,通过HBA加快求解IES全局最优动态能量流的速度。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状态量平均超限比 动态能量流 双层优化模型 蜜獾算法 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补汉工程运行后汉江黄家港—王甫洲段水质响应
6
作者 王雨欣 邵东国 何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80,共10页
随着汉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环境水生态压力加大,引江补汉工程的实施可能导致汉江水质水量发生进一步变化。因此开展引江补汉工程调水前后汉江中下游水体水质水量模拟分析与预测,对控制该流域水体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段马斯京... 随着汉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环境水生态压力加大,引江补汉工程的实施可能导致汉江水质水量发生进一步变化。因此开展引江补汉工程调水前后汉江中下游水体水质水量模拟分析与预测,对控制该流域水体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段马斯京根法及一、二维水质模型,预测了引江补汉工程引水后黄家港—王甫洲段水量水质响应。结果表明:①引江补汉工程采用全年无间断引水方式引水后,黄家港—王甫洲河段的流量有所增加,夏汛流量增加高于秋汛,王甫洲断面流量增加略高于沈湾断面;②调水前后沈湾断面月均总磷浓度都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月均总氮浓度处于Ⅳ类~Ⅴ类标准。各项水质指标在情景二下的增长率是情景一的2~3倍,相较于调水前,情景一总磷浓度最大增长为4.68%,情景二总磷浓度最大增长为13.45%。其次为总氮,情景一总氮浓度最大增长为1.15%,情景二总磷浓度最大增长为3.44%;③调水前后王甫洲断面汛期月均总磷浓度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引水后枯水年总磷浓度有所增加,丰水年浓度略有降低。整体上枯水年较丰水年的水质变幅更大,各项水质指标在两种情景下的变幅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补汉工程 分段马斯京根法 水质预测 水质模型 二维稳态水质混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态模型中的振动态布居转移
7
作者 胡晋伟 雷永清 张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08,共6页
以氢化锂极性双原子分子为例,运用含时量子波包法数值求解两态模型,从理论方面研究了基电子态X^(1)Σ^(+)通过跃迁偶极矩到激发电子态A^(1)Σ^(+),两态模型中的振动态布居转移过程.基电子态上以及激发电子态上各自的振动态通过激光脉冲... 以氢化锂极性双原子分子为例,运用含时量子波包法数值求解两态模型,从理论方面研究了基电子态X^(1)Σ^(+)通过跃迁偶极矩到激发电子态A^(1)Σ^(+),两态模型中的振动态布居转移过程.基电子态上以及激发电子态上各自的振动态通过激光脉冲与永久偶极矩作用完成布居转移过程也考虑在内.在紫外光和红外光区域内,使用短的线性偏振激光脉冲实现了高效的布居转移.经过选择激光脉冲的峰值强度、中心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等参数,在激光脉冲关闭后,最终的布居转移几率都超过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居转移 两态模型 含时量子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初始荷电状态的含混合储能微电网双层调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晓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6-420,共5页
针对含混合储能微电网调度中忽略光伏/风电出力波动及荷电状态变化,导致并网波动超限及混合储能内能量调度效率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初始荷电状态的双层跟踪调度方法。上层控制通过预测控制模型对微电网内光伏/风电出力进行优化,建... 针对含混合储能微电网调度中忽略光伏/风电出力波动及荷电状态变化,导致并网波动超限及混合储能内能量调度效率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初始荷电状态的双层跟踪调度方法。上层控制通过预测控制模型对微电网内光伏/风电出力进行优化,建立微电网跟踪调度模型。基于上层调度模型,下层控制中确定混合储能调度日的荷电状态初值,应用动态规划算法对混合储能中蓄电池、超级电容的容量进行分配,并将荷电状态变化量反馈至上层预测控制模型,优化并网功率交互。以并网功率波动最小与混合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偏差最小为目标对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控制策略具有并网抑制功能,实现了良好的跟踪调度,兼顾了混合储能内不同储能元件的充放电特性,实现混合储能内功率协调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荷电状态 双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荷电状态下的锂离子电池大倍率脉冲充电特性
9
作者 龙鑫林 武杨洋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0-218,共9页
为了进一步扩展锂电池的应用范围,以电磁发射场景中高功率能量回收为背景,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在不同荷电状态的大倍率脉冲充电特性。以准二维电化学模型为基础,通过优化扩散系数,建立了高功率锂电池大倍率脉冲充电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 为了进一步扩展锂电池的应用范围,以电磁发射场景中高功率能量回收为背景,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在不同荷电状态的大倍率脉冲充电特性。以准二维电化学模型为基础,通过优化扩散系数,建立了高功率锂电池大倍率脉冲充电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锂电池在不同荷电状态下大倍率脉冲充电的镀锂过电位变化情况。通过对锂电池开展循环实验和事后分析,研究了锂电池在不同荷电状态下大倍率脉冲充电的老化行为和老化机理,该老化机理与仿真分析所得结果一致。以上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锂电池在高功率能量回收场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还可为快充型锂电池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准二维模型 大倍率脉冲充电 荷电状态 事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苯氨分子的一阶超极化率的色散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彦华 苏燕 +1 位作者 陶丽敏 王传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5-260,共6页
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的水平上研究了硝基苯氨 ( para nitroaniline pNA)分子的几何结构 ,并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TimeDependentDensityFunctionalTheory TDDFT)研究了 pNA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利用两态模型计算了pNA分子的一阶非线... 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的水平上研究了硝基苯氨 ( para nitroaniline pNA)分子的几何结构 ,并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TimeDependentDensityFunctionalTheory TDDFT)研究了 pNA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利用两态模型计算了pNA分子的一阶非线性光学超极化率 βz,并讨论了基矢效应和 βz 的色散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该类分子 ,利用 6 - 31+ +G 基函数组可以得到收敛的结果。对于处于汽相的 pNA分子 ,计算得到的结果和最近的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对于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 ,两态模型给出的 βz 的色散关系和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在较高的频率范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氨分子 —阶超极化率 色散关系 杂化密度泛函理论 几何结构 两态模型 非线性光学超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对N-{4-[(反式)-2-(4-硝基苯基)乙烯基]苯基}-N,N-二苯氨基分子双光子吸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陶丽敏 赵珂 +1 位作者 孙元红 王传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在从头计算的基础上 ,利用两态模型对溶剂对N { 4 [(反式 ) 2 (4 硝基苯基 )乙烯基 ]苯基 } N ,N 二苯氨基分子双光子吸收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 ,溶剂对该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影响较大 ,双光子吸收截面随着溶剂... 在从头计算的基础上 ,利用两态模型对溶剂对N { 4 [(反式 ) 2 (4 硝基苯基 )乙烯基 ]苯基 } N ,N 二苯氨基分子双光子吸收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 ,溶剂对该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影响较大 ,双光子吸收截面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吸收截面 溶剂 两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梦甫 尹华伟 +1 位作者 沈蒲生 章在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8-84,共7页
分析总结了我国历史地震等震线及历史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 ,发展了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改进了地震发生的双态泊松模型 ,对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双态泊松模型 等震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丙糖异构酶的折叠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江红 石毅 周筠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5-472,共8页
从鸡胸肌中纯化出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isomerase,TIM),通过蛋白质内源荧光,圆二色性,紫外吸收二阶导数光谱等多种研究溶液构象的方法,对TIM被盐酸胍和热变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测量方法得到TIM的变性过程... 从鸡胸肌中纯化出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isomerase,TIM),通过蛋白质内源荧光,圆二色性,紫外吸收二阶导数光谱等多种研究溶液构象的方法,对TIM被盐酸胍和热变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测量方法得到TIM的变性过程均高度协同,没有观察到折叠中间态,应用单分子二态去折叠模型计算了TIM去折叠的热力学参数.通过圆二色光谱在222nm处的变化监测的TIM热变性过程也是高度协同的二态过程,天然态TIM的表观Tm为64.6℃.在低浓度盐酸胍存在下,TIM的热稳定性降低.讨论了二体蛋白质的可能去折叠机制,证明在使用的实验条件下磷酸丙糖异构酶去折叠过程中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的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其去折叠遵循观察不到二体解离的表观二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丙糖异构酶 变性 构象变化 折叠中间态 二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估算 被引量:23
14
作者 高仁璟 吕治强 +1 位作者 赵帅 黄现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1-797,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在线估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伪二维模型参数的估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拆解同类估算目标电池,以扫描电镜测量电池结构参数,利用遗传算法辨识其他未知电化学模型参数,建立一种新的基于化学计量比的电池正极... 针对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在线估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伪二维模型参数的估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拆解同类估算目标电池,以扫描电镜测量电池结构参数,利用遗传算法辨识其他未知电化学模型参数,建立一种新的基于化学计量比的电池正极容量计算法则,估算电池健康状态.同时考虑老化对电池正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健康状态估算精度.采用电池老化数据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估算方法能在短时动态工况下实现电池健康状态的准确在线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健康状态 伪二维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激动剂的特性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永孝 于瑞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7-293,共7页
反向激动剂是一种新的作用于受体的药物类型,其研究经历了β-卡波啉乙酯的发现、活性研究、概念的提出、二态模型、固有活性几个阶段。多数G蛋白耦联受体具有固有活性,在无激动剂时,部分受体处于活化状态,能主动产生效应。反向激动剂对... 反向激动剂是一种新的作用于受体的药物类型,其研究经历了β-卡波啉乙酯的发现、活性研究、概念的提出、二态模型、固有活性几个阶段。多数G蛋白耦联受体具有固有活性,在无激动剂时,部分受体处于活化状态,能主动产生效应。反向激动剂对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不激动受体,但能拮抗受体的固有活性,产生与激动剂相反的效应。反向激动剂和激动剂均能产生效应,但机制不同,激动剂激动受体,反向激动剂拮抗受体;反向激动剂和拮抗剂均拮抗受体,但反向激动剂拮抗受体的固有活性,而拮抗剂拮抗激动剂的效应。反向激动剂可以治疗受体固有活性增强性疾病,可上调和增敏固有活性受体,内源性反向激动剂可维持特定的生理功能。反向激动剂的研究对于完善受体学说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固有活性增强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激动剂 固有活性 二态模型 G蛋白耦联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物理模型的拟相渗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秦积舜 李久娣 孟红霞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111-113,124,共4页
利用平面物理模型研究了油水两相平面渗流的拟相渗特征。首先用相似原理建立与实际油田正五点法井组单元相似的平面物理模型 ,采用非稳态法测定平面模型的四个出水口的油水的产量 ,根据推导出的平面非稳态径向流的相对渗透率公式计算油... 利用平面物理模型研究了油水两相平面渗流的拟相渗特征。首先用相似原理建立与实际油田正五点法井组单元相似的平面物理模型 ,采用非稳态法测定平面模型的四个出水口的油水的产量 ,根据推导出的平面非稳态径向流的相对渗透率公式计算油水两相平面渗流的拟相渗关系。最后对油水两相平面渗流的相渗特点作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相对渗透率 非稳态径向流 平面物理模型 相似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模拟 被引量:8
17
作者 汤新敏 金苏敏 +1 位作者 谢淑萍 程文洁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8-93,共6页
为研究双级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运行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缩短机组的开发周期,采用稳态仿真的方法对双级压缩热泵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建立各部件模型,并对中间冷却器建立模型,采用R134 a制冷剂,低压和高压级压缩机为活塞式压缩机,活塞排量分别... 为研究双级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运行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缩短机组的开发周期,采用稳态仿真的方法对双级压缩热泵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建立各部件模型,并对中间冷却器建立模型,采用R134 a制冷剂,低压和高压级压缩机为活塞式压缩机,活塞排量分别为32.7和18.3 cm3,蒸发器选择一般的翅片管式换热器.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系数(COP)随冷凝压力和中间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随蒸发温度增大而增大;系统耗功则随中间压力增大而增大.通过建立试验台,收集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能良好地反映系统运行中的参数变化,其误差范围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双级压缩 模拟 稳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方程模型计算轿车气动性能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晖 杨志刚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3-1287,1337,共6页
采用两方程湍流模型进行稳态数值仿真被广泛应用于与汽车空气动力学相关的工程实践及科学研究中。基于统一的硬件平台和相关的参数设置,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k-ωSST模型和4种低雷诺数模型对某一车身全尺寸模型外部绕流场进行数值... 采用两方程湍流模型进行稳态数值仿真被广泛应用于与汽车空气动力学相关的工程实践及科学研究中。基于统一的硬件平台和相关的参数设置,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k-ωSST模型和4种低雷诺数模型对某一车身全尺寸模型外部绕流场进行数值计算。以同一模型的风洞试验数据为准,通过计算获得气动升/阻力、车身表面压力和尾迹区流场结构等相关信息,对比研究了不同两方程模型对汽车外流场的计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 气动性能 两方程模型 稳态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两极催化模型拟合麻风年龄患病专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忠民 叶干运 +2 位作者 罗西谷 陶明波 骆钧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8-20,共3页
本文对扬州地区1985年的麻风年龄患病专率应用改进的两极催化模型拟合,并与1975年的催化模型拟合结果比较。通过模型参数■,b,k的变化,发现该地区经过十年防治,麻风感染力明显下降,人群消除疾病的能力有所提高;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参数... 本文对扬州地区1985年的麻风年龄患病专率应用改进的两极催化模型拟合,并与1975年的催化模型拟合结果比较。通过模型参数■,b,k的变化,发现该地区经过十年防治,麻风感染力明显下降,人群消除疾病的能力有所提高;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参数分别代表了疾病感染力、疾病排除率和防治效果指标,可应用催化模型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疾病年龄患病率拟合分析,对疾病的感染力、人群排除疾病的能力和防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疾病 催化模型 年龄 人群 结果比较 患病率 感染力 能力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南京段污染源对饮用水源地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乐 杜勇 《水利经济》 2016年第2期56-59,63,共5页
调查长江南京段入江排污口分布及污染物排放量,评价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利用二维稳态模型分析各排污口对饮用水源地、沿江各水厂取水水质及其保护区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饮用水水源地水功能区水质类别以Ⅲ~Ⅳ类为主;现状排污口... 调查长江南京段入江排污口分布及污染物排放量,评价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利用二维稳态模型分析各排污口对饮用水源地、沿江各水厂取水水质及其保护区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饮用水水源地水功能区水质类别以Ⅲ~Ⅳ类为主;现状排污口排污造成4个饮用水源地上游、下游交界断面COD和氨氮指标超标,且以氨氮超标为主;长江南京段10个水厂取水口水质受排污口排污影响。提出优化整合排污口、完善入河排污口审批制度、建立入河排污口登记制度、贯彻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措施,确保长江南京段饮用水源地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水安全 二维稳态模型 长江南京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