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reatment of Hysteromyom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被引量:1
1
作者 FU Ping MA Xian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5期895-897,共3页
Approached the mechanism in the treatment of hysteromyoma with TCM,from the change in the form of uterus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the change 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and their recepter,effect of blood rheology,... Approached the mechanism in the treatment of hysteromyoma with TCM,from the change in the form of uterus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the change of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and their recepter,effect of blood rheology,regilation of immurological function,effect of cell apoptosis and regulatory factor.And also made simple prospects in the further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中药 治疗 实验研究 发展前景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医药政策及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万晓文 黄蓉 +4 位作者 马利荣 史穆然 盛文彬 曾程 武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61-1169,1192,共10页
我国学术界对中医药政策的研究日趋活跃且内涵日臻丰富,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中医药政策的某一特定领域,缺乏全方位的综合性研究。本文系统检索了2011—2023年我国中医药相关政策和期刊文献,结合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数据,基于中医药医疗、... 我国学术界对中医药政策的研究日趋活跃且内涵日臻丰富,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中医药政策的某一特定领域,缺乏全方位的综合性研究。本文系统检索了2011—2023年我国中医药相关政策和期刊文献,结合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数据,基于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发展模型,对“十二五”至“十四五”期间中医药政策和发展现状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尚存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中医药保健网络不健全、教育模式不完善、科研力量薄弱等问题。基于此,提出筑牢中医医疗体系,强化“治未病”保健,加强科研力量建设,融合创新教育模式,加强中医药产业监管,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健康教育等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卫生政策 治未病 教育 中医药 中医药科研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汗血同源理论的传承创新与科学内涵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国菊 梁小雨 +1 位作者 郝校鹏 黄璐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汗液是人体重要的体液之一,也是人体的代谢产物,但是汗液检测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并不广泛。中医汗血同源理论对汗液的认识和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汗血同源的经典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传承与创新,阐释和丰富了中医汗血同源理... 汗液是人体重要的体液之一,也是人体的代谢产物,但是汗液检测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并不广泛。中医汗血同源理论对汗液的认识和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汗血同源的经典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传承与创新,阐释和丰富了中医汗血同源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进展,通过汗液中的生化指标检测、病毒检测、血药浓度检测与监测,以及汗液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进展,揭示了汗血同源的部分科学内涵,为汗液检测及发汗治疗在临床的应用拓宽了思路。旨在聚焦中医原创理论,定位临床问题,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把中医汗液理论说明白、讲清楚的同时,推动中医临床实践的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液 中医原创理论 汗血同源 传承 创新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人文关怀病房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4
作者 王红霞 车旭 +3 位作者 曹海英 李彩霞 郭舒婕 刘义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9-74,共6页
目的构建中医护理人文关怀病房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192例骨伤病诊疗中心住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创建中医护理人文关怀示范病房,结合《病区护理人文关怀管理规范》制订... 目的构建中医护理人文关怀病房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192例骨伤病诊疗中心住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创建中医护理人文关怀示范病房,结合《病区护理人文关怀管理规范》制订并实施中医护理人文关怀病房管理方案。比较两组住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满意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实施前后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人文关怀满意度及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施中医护理人文关怀病房管理方案后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护理人文关怀管理方案的应用可提高住院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人文关怀 示范病房 管理方案 护士 人文关怀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 人文关怀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新闻语料库的中医药文化媒介形象研究
5
作者 孙迪 夏书剑 邰东梅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0-775,共6页
目的:以定量方式分析全球网络新闻语料库(NOW)中与中医药相关的英语新闻文本,探讨中医药文化媒介形象。方法:检索NOW中与中医药相关的英语新闻文本,以字符串查询方式进行检索,分别设定“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acupunct... 目的:以定量方式分析全球网络新闻语料库(NOW)中与中医药相关的英语新闻文本,探讨中医药文化媒介形象。方法:检索NOW中与中医药相关的英语新闻文本,以字符串查询方式进行检索,分别设定“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acupuncture(针灸)”“Chinese herbal(中药)”为检索词,设定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18日,分别获得含有上述3组检索词的文本,分别为2 535、6 157、327条。通过特征词提取分析文本关键词及其分布特征;对语料的情感向度和主客观度进行分析,初步了解近年来中医药英语新闻传播现状;用潜在狄利克雷分布(LDA)模型抽取新闻主题。结果:词频分析中health(健康)、pain(疼痛)等高频词反映了海内外民众对中医药基本诉求;文本分析的整体情感倾向值为0.099、主客观性倾向值为0.413,考虑医疗类新闻的特殊性,整体呈现积极且客观的传播态势;LDA主题建模获得“卫生服务相关”“体验描述相关”“病症与具体诊疗相关”3个主题,其中卫生服务相关话题在国际新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个人体验和具体诊疗相关话题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传播点,通过真实故事和医疗实践,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结论:中医药文化在国际媒体上展现出较为积极客观的媒介形象,中医药卫生服务相关话题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影响力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体验描述和病症治疗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2个关键方面,分别通过个人体验和具体诊疗实践,展现出持续的发展潜力和传播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全球新闻语料库 文化媒介 国际传播 演化 进路 他塑 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世界观到方法论:中医四大核心要素的科学解析
6
作者 许盈 葛金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15-1822,共8页
本文通过现代科学视角,系统解析了中医四大核心要素——自然观、整体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科学内涵。研究融合文献分析与现代科学研究,探讨了中医自然观中“天人合一”理念与现代生物学“人-环境-微生物”互动关系的契合,剖析了形神一... 本文通过现代科学视角,系统解析了中医四大核心要素——自然观、整体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科学内涵。研究融合文献分析与现代科学研究,探讨了中医自然观中“天人合一”理念与现代生物学“人-环境-微生物”互动关系的契合,剖析了形神一致、时空一致等整体观在系统医学中的理论价值,阐明了恒动观与气一元论对生命动态平衡本质的认识及人体阴阳五行系统模型,最后对取象运数、辨证论治及治未病等中医方法论进行了现代解读。这种跨时空的理论共振,不仅验证了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也为现代医学认识人体和疾病提供了整合创新的思路,对推动中医理论的现代化转化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自然观 整体观 恒动观 气一元论 中医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络饮通过调控HIF-1α/VEGF通路抑制佐剂诱导关节炎大鼠的滑膜血管新生
7
作者 王培培 潘林坤 +1 位作者 杨魁 冯丹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3,共8页
目的:探讨清络饮(Qing-Luo-Yin,QLY)经HIF-1α/VEGF通路治疗佐剂诱导关节炎(adjuvant-inducedarthritis,AIA)大鼠模型异常血管新生的基本机制。方法:SD大鼠诱导建立AIA模型后采用QLY浸膏连续灌胃治疗,观察关节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 目的:探讨清络饮(Qing-Luo-Yin,QLY)经HIF-1α/VEGF通路治疗佐剂诱导关节炎(adjuvant-inducedarthritis,AIA)大鼠模型异常血管新生的基本机制。方法:SD大鼠诱导建立AIA模型后采用QLY浸膏连续灌胃治疗,观察关节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中HIF-1α、VEGF、PDGF、TGF-β1浓度;生化法检测血浆中MDA和SOD等水平。体外实验中,采用MTT法、细胞划痕实验和成管实验评价QLY的抗血管新生能力,并同步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IA大鼠关节滑膜增生和血管新生明显,伴有HIF-1ɑ、VEGF、PDGF、TGF-β1水平上升,而MDA/SOD比例降低;QLY治疗后上述异常均得以缓解。体外QLY刺激HUVEC细胞,抑制了后者增殖、愈伤和成管能力,p-MEK/MEK、p-ERK/ERK及HIF-1α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清络饮可能通过调控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HUVEC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新生,减轻AIA组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和血管翳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络饮 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 痹证 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名中医朴炳奎诊治肺癌辨证体系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福栋 姜晓晨 +2 位作者 李奕 庞博 朴炳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5-670,共6页
目的:探索朴炳奎教授诊治肺癌的独特辨证体系,实现名老中医经验结构化、科学化表达。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20年10月朴炳奎教授诊治的肺癌病案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贝叶斯网络分析构建证候特征模型和证候诊断模型。结果:1... 目的:探索朴炳奎教授诊治肺癌的独特辨证体系,实现名老中医经验结构化、科学化表达。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20年10月朴炳奎教授诊治的肺癌病案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贝叶斯网络分析构建证候特征模型和证候诊断模型。结果:15个病案关键要素为分类依据,构建37个证候特征模型,可视化表达肺癌证候分布;进一步应用贝叶斯网络构建了“脾肺气虚”“痰湿蕴结”“湿热毒蕴”“肝肾亏虚”“瘀阻脑络”5类证候的辨证模型。结论:构建了朴炳奎教授诊治肺癌辨证体系,该体系具有强调系统观以辨病位、强调整体观以辨病性、倡导恒动观以辨病证的特点,与朴炳奎教授临证经验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名老中医 肺癌 辨证论治 机器学习 数据挖掘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医药资源研究现状、热点及展望
9
作者 姜凤 张珉 +2 位作者 陈永成 刘玉玲 陈翠珠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资源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展望,为中医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高频关键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文献内容总结对国内中医药资源的研究现状进行探究。结果:相关文献在时间分布上表现为起步、波动上升和... 目的:探究中医药资源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展望,为中医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高频关键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文献内容总结对国内中医药资源的研究现状进行探究。结果:相关文献在时间分布上表现为起步、波动上升和迅猛发展3个阶段;在区域分布上较不均衡,东部地区发文量最多,东北地区发文量最少,所有省和直辖市中北京、江苏、上海和山东的发文量最多;载文期刊分布上,核心期刊占比约为10%。通过高频词分析得到中医药、人力资源、健康旅游、卫生资源等为研究热点,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得到佐证。结论:中医药资源研究热点聚焦于中医药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配置效率、基层中医药发展、中医药资源建设及开发利用、中医药健康旅游和中医药文化等内容。今后中医药资源的研究可将重点放在中医药资源的供给和需求预测及基层中医药资源开发、管理与使用上,助力解决中医药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中医药资源 高频关键词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症的用药规律
10
作者 傅煌燕 夏艳秋 董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4,I0001,共7页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关于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症的文献,建立数...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关于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症的文献,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进行中药频次、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70篇相关文献,共89个有效处方,涉及中药125味,总频次1086次。中药归经以肝、肾、脾经为主;药性主要为温性、平性;药味主要为甘、苦、辛味;功效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单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为菟丝子、当归、熟地黄等。通过分析得到核心药物15味,核心药物组合17组,强关联规则6组,挖掘出新核心类方3个。结论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减退不孕症以“补肾活血”为治疗大法,强调肝脾肾三脏同调,重视补阳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不孕症 中药 用药规律 文献研究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黜浊培本”理论探讨“分消走泄”法辨治恶性肿瘤思路
11
作者 徐竞一 王晓群 +8 位作者 张淑芮 廖冬颖 张豪健 王超然 孔凡铭 孙彬栩 易丹 孙颖 贾英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1-1364,共4页
贾英杰教授基于“黜浊培本”理论,以肿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为切入点,创新性提出从“浊”论治恶性肿瘤,认为“癌浊”是恶性肿瘤的核心病机,其生于中焦,留滞弥漫于三焦,久踞虚所,以致气涩血浊,日久变生癌瘤,并创立“黜浊培本”理论,强调“... 贾英杰教授基于“黜浊培本”理论,以肿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为切入点,创新性提出从“浊”论治恶性肿瘤,认为“癌浊”是恶性肿瘤的核心病机,其生于中焦,留滞弥漫于三焦,久踞虚所,以致气涩血浊,日久变生癌瘤,并创立“黜浊培本”理论,强调“带瘤生存”,认为治癌重在截断癌浊来路、给邪出路,同时注重调气运中、培植本元,以达阴平阳秘之状态。“分消走泄”法是治疗“邪留三焦证”之经典治法,癌浊留滞弥漫三焦,属“邪留三焦”范畴,贾英杰教授遥承叶桂、吴塘之经典,临床重视三焦辨证,善用分消走泄之法,提倡浊漫上焦,宜通宜散,上下分消;浊壅中焦,宜治取中州,分消于内;浊注下焦,宜渗利通腑,二便分消;同时辅以培植本元,助力分消。认为“分消走泄”法实乃黜浊之“捷径”,可引癌浊因势利导,分部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中医药 癌浊 黜浊培本 分消走泄 名老中医 名医经验 @贾英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道地中药材种植及生产机械化概况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庆旭 欧阳安 +3 位作者 陈永生 付菁菁 陈晓 王振伟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0-298,共9页
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可保障人民安全使用中药。简述甘肃、陕西、新疆、宁夏、青海等西北五省区道地中药材种植概况,梳理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国家和当地政策,阐述西北道地中药材“直播育苗+移栽种植”种植模式和生产全程机械化概况。... 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可保障人民安全使用中药。简述甘肃、陕西、新疆、宁夏、青海等西北五省区道地中药材种植概况,梳理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国家和当地政策,阐述西北道地中药材“直播育苗+移栽种植”种植模式和生产全程机械化概况。针对中药材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薄弱、亟需关键技术攻关与加强装备创新现状,分析西北道地中药材生产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种植土地碎片化严重、种植品类模式多样化、关键环节机械化较低、种植投入高且风险大和机具生产企业发展难等,从西北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规模化、种植模式标准化、主要品种关键作业环节优先突破、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和推动西北地区企业增量高质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促进中药材生产机械化的建议,为我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随着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中药材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将逐步推进西北道地产区中药材全程机械化发展趋势,促进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 西北道地产区 中药材机械化 政策扶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呼吸道疾病病因分析和中药防治作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潘思佳 刘惠心 +2 位作者 王晨晨 施开创 司红彬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89,共12页
鸡呼吸道疾病是由病毒(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细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副鸡嗜血杆菌)和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与环境因素协同作用引发的复杂综合征,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和混合感染的特... 鸡呼吸道疾病是由病毒(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细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副鸡嗜血杆菌)和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与环境因素协同作用引发的复杂综合征,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和混合感染的特征,严重威胁全球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梳理了主要呼吸道病原体的遗传变异特征及其致病机制,分析了非传染性因素对宿主免疫屏障的破坏作用,概述了鸡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现状;针对鸡呼吸道疾病病原的检测技术,重点强调了新型检测方法在混合感染诊断和病原溯源中的应用潜力;深入探讨了中药防治鸡呼吸道疾病的作用机制,指出中药可通过直接抑制病原体、抗炎和调节免疫等多靶点协同发挥效应。本文旨在为加深对鸡呼吸道疾病的认识和制定更为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呼吸道疾病 病原 检测技术 中药防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学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14
作者 刘福栋 姜晓晨 +2 位作者 李奕 申倩 庞博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3-1179,共7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思维体系,是指导中医学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基本原则,是探索中医学原理的重要方法。名老中医经验是中医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传承的重要载体。引入机器学习方法,梳理并总结近年来中医证候研究与名...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思维体系,是指导中医学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基本原则,是探索中医学原理的重要方法。名老中医经验是中医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传承的重要载体。引入机器学习方法,梳理并总结近年来中医证候研究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研究现状,基于大量客观记载的临床病案,研究“病-症-证-法-方-药”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客观还原名老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体系,然后结合学习型继承、归纳总结式继承和访谈研究等“人机结合”的方法,更加客观、全面、系统地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名老中医经验 辨证论治 中医证候学 经验传承 机器学习 数据挖掘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的中西医病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瑾玲 陈钰涵 +7 位作者 李欣 区燕华 袁迪芬 白琨然 袁嘉丽 段媛媛 羊忠山 牛海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1-592,共12页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显示出对免疫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2型免疫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对其发病机制和针对其治疗的免疫药物研究也不...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显示出对免疫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2型免疫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对其发病机制和针对其治疗的免疫药物研究也不断增加,从而产生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动物模型。本文旨在对现有的AD动物模型及其免疫相关特点进行综述,希望为未来AD的相关研究模型的选择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动物模型 中医病证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2年中医药服务需求、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的耦合协调分析
16
作者 王雨晨 杨万金 +2 位作者 曾婧婷 聂瀚林 石学峰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3,共8页
目的:分析中医药服务需求、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空间相关性,为实现各省中医药系统的协调运行,促进省域间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优化策略。方法:使用2013—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8... 目的:分析中医药服务需求、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空间相关性,为实现各省中医药系统的协调运行,促进省域间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优化策略。方法:使用2013—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8—2023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通过熵值法确立评价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得分,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各省中医药系统的耦合协调值及其空间相关性。结果:2022年,研究省份的平均耦合协调值为0.603,东、中、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值分别为0.648、0.577和0.563,西部地区“失调”省份的数量最多。30个研究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集聚效应。结论:各省中医药资源配置稳中向好,但中医药服务需求与利用效率呈下降态势;耦合协调度呈“东—中—西”梯度递减,并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应建立起区域间的中医药协同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服务需求 资源配置 利用效率 耦合协调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
17
作者 张敏睿 李丹 +1 位作者 何美慧 高瑞翔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44-1051,共8页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年轻的、高学历的、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知”人群正成为中医药的主要使用群体。目的本研究拟依据技术接受整合(UTAUT)模型,采用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更深入地探究国民中医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将人...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年轻的、高学历的、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知”人群正成为中医药的主要使用群体。目的本研究拟依据技术接受整合(UTAUT)模型,采用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更深入地探究国民中医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将人口学、慢性疾病、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科学思维等变量纳入考量,聚焦家长是否愿意让孩子接受中医儿科治疗。方法2023年7—9月,使用自搭建的DiggMind在线心理测评平台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广东省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各1所,对717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家长的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户籍、患慢性疾病),采用6级Likert量表(分数越高代表“越符合自身情况”)测量UTAUT模型的6个维度及3个影响因素变量(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和科学思维)。使用路径分析、潜在剖面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UTAUT模型对中医儿科使用意向与行为的解释率高达72%。通过对效果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风险认知、使用意向、使用行为UTAUT模型6个维度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将样本分成4个亚组的方案相对最优,将本研究样本划分出“抵制组”“持疑组”“认同组”“坚信组”4个中医接受程度逐步递增的亚型。家长的科学思维和传统文化认同对中医儿科接受态度有正向作用(P<0.05),而学历、户籍类型、职业声望等变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出真正促进“高知”群体信赖中医药文化的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良好品质而非学历、职业、户籍等外在因素,为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医学实践之间的融合搭建了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 中医药疗法 调查和问卷 卫生服务管理 技术接受整合模型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肺-脾-肾”理论研究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作用机制
18
作者 吴曾涵 邝涛 邝高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经靶向作用于肺、脾、肾三脏和对营卫物质转化、免疫系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阐释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了黄芪临床应用的中医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 椎间盘重吸收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扶阳抑阴法 “肺-脾-肾”轴 经络学说 中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在酒精性肝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唐国梁 欧阳仁泽 +4 位作者 王毅 杜晓莉 刘珊珊 刘俊林 张丽娟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7期65-71,共7页
[目的]对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动物模型应用、中草药治疗的作用机制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综述,为中草药治疗ALD提供依据。[方法]检索近年来关于中草药干预ALD的研究文献,归纳不同动物模型的适用性及在ALD研究中的应... [目的]对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动物模型应用、中草药治疗的作用机制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综述,为中草药治疗ALD提供依据。[方法]检索近年来关于中草药干预ALD的研究文献,归纳不同动物模型的适用性及在ALD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中草药治疗ALD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不同ALD动物模型各具优缺点,小鼠模型在ALD病理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大鼠模型适用于评估病程发展,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在探索新型疗法和临床前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结论]中草药在ALD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动物模型与临床转化差异、作用机制解析不足、缺乏高质量临床试验及标准化制剂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酒精性肝病 动物模型 作用机制 个性化治疗 精准靶向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疗服务半径的中医类医疗机构空间配置及优化研究: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20
作者 李成程 周尚成 +4 位作者 贺凯玥 刘爱玲 梁珊珊 高婧 钟艾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1,共8页
背景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编码,基层中医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中西医融合和优质医疗资源全民覆盖的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布局和服务能力不均衡,导致城市乡镇地区普遍存在医疗资源供需错位问题。目... 背景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编码,基层中医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中西医融合和优质医疗资源全民覆盖的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布局和服务能力不均衡,导致城市乡镇地区普遍存在医疗资源供需错位问题。目的了解我国乡镇中医药服务开展状况,科学评价基层中医药诊疗的覆盖范围和服务可及性,为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空间资源配置提供新思路并据此提出优化策略。方法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点状地理空间数据,引入医疗服务半径概念来计算步行模式下不同层级中医类医疗机构的诊疗范围。采用空间核密度指数、空间标准差椭圆等方法揭示中医类医疗服务供需能力的空间公平性。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中医类医疗资源布局优化类型及措施。结果截至2022年增城区共计医疗机构699家,其中带有床位的中医类医疗机构18家,不同乡镇、街道的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中滩镇千人口床位数为14.31张,在所有街道中排在第一位。永宁街道千人口床位数排在末位,仅为0.89张。增城区中医类医疗机构呈现出明显的双中心格局,中新镇中部、派潭镇北部和石滩镇西南部居民的中医药服务可获得性较弱。不同乡镇的中医药服务供给能力差别较大,中医类医疗机构空间分布同城镇居民的整体空间聚集程度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吻合,不同乡镇间的中医药服务半径存在差异。结论中医药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传统医学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应当采取更为科学的策略将中医药服务同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紧密结合,积极采取增加设施点、资源转移和下沉相结合、跨区域的中医药信息化联合诊疗的差异化策略,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和中西医并重的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疗机构 医疗服务半径 基层中医药服务 空间标准差椭圆 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