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NP在腹腔镜直肠癌TME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钟道明 姚学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实施保留男性盆腔自主神经(PANP)的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在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为直肠癌根治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对广东省人民医院92例男性直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47例观察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实施保留男性盆腔自主神经(PANP)的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ME)在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为直肠癌根治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对广东省人民医院92例男性直肠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47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45例行开腹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性功能、排尿功能障碍及术后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全程手术时间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在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功能和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年后局部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实施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直肠癌根治术是有益的,能够在根治的基础上,有效减少对患者排尿和性功能的影响,在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全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经肛门或腹腔镜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分析: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陈佳钰 李玥 +5 位作者 陈帆 李玉雪 封士冬 黄琦 李大卫 廖芝伟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6-385,共10页
背景与目的:针对直肠癌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少,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本研究旨在探讨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LaTME)相... 背景与目的:针对直肠癌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少,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本研究旨在探讨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LaTME)相比,TaTME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9月—2022年9月上海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行LaTME的直肠癌患者及同期行TaTME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在术后1年时完成调查问卷: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30,EORCTQLQ-C30)、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评价量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和抑郁自评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对问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通过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本研究严格遵循《加强流行病学中观察性研究报告质量》(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STROBE)指南中的各项条目。结果:本研究纳入77例患者(TaTME组39例和LaTME组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分期、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ORCT QLQ-C30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当,但TaTME组失眠症状更严重(P=0.020)。两组在LARS严重程度和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TME组在水样便失禁和大便簇集两个项目中表现出更好的功能(P=0.007,P=0.004)。此外,两组在IPSS、抑郁和焦虑程度上均具有可比性。结论:接受TaTME或LaTME的患者表现出相似的肛门功能、排尿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结果,从术后生活质量方面而言,TaTME技术是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直肠癌 生活质量 器官功能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辅助直肠TME手术的回顾性对比分析
3
作者 王赫 杨熊飞 +4 位作者 史新龙 燕东 王涛 杜斌斌 张维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89-1094,共6页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和腹腔镜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手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365例行直肠癌TME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和腹腔镜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手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365例行直肠癌TME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机器人组175例,腹腔镜组190例,比较2组术中、术后和随访情况。结果:相比于腹腔镜组,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94.8±55.6)mL vs.(127.4±42.1)mL,t=-2.739,P=0.007];术后排气时间较短[(60.3±11.9)h vs.(78.8±12.3)h,t=-12.189,P=0.000];首次流质饮食时间较短[(89.0±15.0)h vs.(113.7±10.1)h,t=-13.597,P=0.000];术后住院时间较短[(8.5±1.7) d vs.(10.2±2.4) d,t=-4.150,P=0.000];但机器人组住院总费用较多[(83 538.1±10 911.0)元vs.(70 640.4±11 659.0)元,t=6.338,P=0.000]。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02.9±14.7)min vs.(207.0±14.2)min,t=0.566,P=0.572]、引流管留置时间[(5.9±1.4)d vs.(6.0±1.4)d,t=-0.516,P=0.557]和引流量[(202.7±87.0)mL vs.(200.0±87.1)mL,t=0.335,P=0.73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淋巴结清扫结果、肿瘤学结果和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环周切缘均为阴性。2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死亡。随访情况方面,机器人组175例(失访16例)平均随访17.4个月,3例老年患者因其他基础疾病死亡;腹腔镜组190例(失访23例)平均随访16.9个月,6例老年患者因其他基础疾病死亡。2组患者随访过程中均无复发,无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造口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相比于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直肠癌TME手术出血量少且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手术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经肛腔镜外科体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牛森 张烨 +1 位作者 李增耀(综述) 王彤(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5,共6页
近年来,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国内外经肛腔镜外科体系中日益发展成熟,凭借着高度符合人体工程力学、3D高清视野、Endowrist^(TM)技术允许7个自由度的转腕以及震颤消除功能等优势,被认为是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微创手术的宝贵替代平台。然而,机... 近年来,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国内外经肛腔镜外科体系中日益发展成熟,凭借着高度符合人体工程力学、3D高清视野、Endowrist^(TM)技术允许7个自由度的转腕以及震颤消除功能等优势,被认为是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微创手术的宝贵替代平台。然而,机器人手术系统也存在手术时间长,成本高,缺乏长期循证医学数据等争议。目前研究报道,各种新型机器人辅助经肛门微创手术已经成功用于复杂直肠肿瘤局部切除,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直肠瘘修复等手术。在未来,机器人手术系统的技术更新将极大拓展经肛腔镜外科体系的施展空间。文章主要就机器人辅助经肛门微创手术的发展、在国内外的应用进展以及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微创手术 机器人手术系统 直肠肿瘤 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张键 骆成玉 +4 位作者 季晓昕 杨齐 林华 周永桥 段煜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将71例Duke’s A、B期的低位直肠癌,按照序贯原则设计,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施行腹腔镜和开腹TME,比较2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将71例Duke’s A、B期的低位直肠癌,按照序贯原则设计,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施行腹腔镜和开腹TME,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16.9±20.7)min显著短于开腹组(133.6±20.0)min(t=-3.456,P=0.000),术中出血量(84.4±27.6)ml显著少于开腹组(145.7±34.0)ml(t=-8.349,P=0.00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6±1.0)d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4.0±1.0)d(t=-5.898,P=0.000),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12.2±3.0)枚vs.(12.3±2.6)枚(t=-0.127,P=0.899)]。腹腔镜手术组保肛率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83.3%(30/36)vs.60.0%(21/35),χ2=4.775,P=0.029]。71例随访24~60个月,中位随访40个月,2组局部复发各1例,远处转移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χ2=0.000,P=1.000)。结论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直肠系膜切除相关盆自主神经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48
6
作者 张策 丁自海 +2 位作者 李国新 黄祥成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阐述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相关盆自主神经的局部解剖学特点,探讨盆自主神经保留的部位和对策。方法:对20具男性盆腔固定标本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腹主动脉丛远离肠系膜下动脉起点;上腹下丛贴近骶岬表面;腹下神经部分毗邻输尿管;盆内脏... 目的:阐述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相关盆自主神经的局部解剖学特点,探讨盆自主神经保留的部位和对策。方法:对20具男性盆腔固定标本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腹主动脉丛远离肠系膜下动脉起点;上腹下丛贴近骶岬表面;腹下神经部分毗邻输尿管;盆内脏神经伴行直肠中动脉外侧部;下腹下丛位于直肠系膜后外侧;其直肠侧支走行于直肠侧韧带内,直肠前支向前穿过Denonvilliers筋膜后叶;勃起神经位于Denonvilliers筋膜前叶外侧部。结论:盆自主神经保留的部位是:离断肠系膜下血管时的腹主动脉丛左干,直肠后分离时的上腹下丛和腹下神经,直肠侧面分离时的下腹下丛和盆内脏神经,直肠前分离时的勃起神经。共同原则是:在直肠后间隙中贴近直肠系膜操作;直视下操作;避免过度牵引直肠系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自主神经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直肠癌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回肠悬吊术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增辉 鲍传庆 +3 位作者 许炳华 沈晓明 史益凡 赵天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102-4105,共4页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悬吊术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低位直肠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回肠悬吊组和回肠造口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直肠系...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悬吊术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低位直肠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回肠悬吊组和回肠造口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技术,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回肠悬吊组予以加做末端回肠悬吊术(用乳胶管穿过末端回肠系膜,并将乳胶管拖出腹腔,固定于腹壁;如出现吻合口瘘,牵引乳胶管,将回肠拖出腹壁,行回肠袢式造口术),回肠造口组予以加做回肠袢式造口术。两组患者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不适症状(腹泻、腹痛、腹胀、排便失禁)及术后并发症(造口出血(回肠悬吊组因吻合口瘘行回肠袢式造口),尿潴留,性功能障碍、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回肠悬吊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延长,而其术后出现腹泻,因吻合口瘘重置回肠造口而导致的造口出血的发生率低,且行造口回纳术的发生率低,与回肠造口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而回肠悬吊组其吻合口瘘发生率、住院时间,与回肠造口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末端回肠悬吊术可达到回肠造口的临床效果,且能够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腹泻、造口出血等)的发生,同时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能有效减少造口还纳手术率,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回肠悬吊术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后因素 被引量:15
8
作者 姚学清 欧阳植安 +3 位作者 林锋 卿三华 黄祥成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7月至2002年6月间的102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人临床资料。结果:102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病例,失访4例,失访率为3.9%...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7月至2002年6月间的102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人临床资料。结果:102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病例,失访4例,失访率为3.9%,现存活96例,10例术后复发和转移,复发率为10.2%,91例术后性生活无显著障碍,99例泌尿功能基本正常。结果表明影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后存在因素。结论: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以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减少患者术后泌尿和性功能方面的并发症,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8
9
作者 傅卫 袁炯 +4 位作者 王德臣 姚宏伟 于锦利 任立焕 张同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开腹组52例),以及2003年1月~2006年6月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腹腔镜组49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开腹组52例),以及2003年1月~2006年6月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腹腔镜组49例)。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直肠癌前切除术(160±106)ml(n=37)vs(298±186)ml(n=36),t=-3.908,P=0.000;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180±153)ml(n=10)vs(356±170)ml(n=14),t=-2.604,P=0.016]。腹腔镜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开腹手术组[(2.4±1.8)dVS(3.6±1.5)d,t=-3.648,P=0.000]。腹腔镜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4.3%(7/49)g844.2%(23/52),x^2=10.834,P=0.001]。两组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无差异(12.7±6.5VS13.6±7.0,t=-0.668,P=0.505),下切缘均为阴性。腹腔镜组45例(91.8%)随访2~42个月,开腹组47例(90.4%)随访6~42个月,局部复发率分别4.4%(2/45)、4.3%(2/47)。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不同部位进展期癌的手术原则和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永忠 谢召平 +1 位作者 徐书楷 王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75-577,共3页
探讨直肠不同部位进展期癌患者的手术原则、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腹膜返折以下者41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位于腹膜返折以上者55例行宽直肠系膜切除术(WME),两组疗... 探讨直肠不同部位进展期癌患者的手术原则、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腹膜返折以下者41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位于腹膜返折以上者55例行宽直肠系膜切除术(WME),两组疗效相仿。行前切除术(AR)75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21例,AR组与APR组术后2、3年局部复发率和3、5年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别。96例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并清扫该动脉根部及腹主动脉前区域淋巴结(D3),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N3)转移率11.5%,N3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术后疗效无显著差别。行闭孔及髂内淋巴结清扫11例,2例转移。结论:上中段直肠癌只须行WME,下段直肠癌应行TME;保肛手术要以根治为前提,不可盲目追求保肛率的高低;各部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均应行D3式扩大淋巴结清扫,部分下段直肠癌患者应同时行侧方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宽直肠系膜切除术 扩大淋巴结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165例直肠癌患者短期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5
11
作者 朱代华 周洪伟 +1 位作者 李洋 王亚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9-981,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和开腹TME治疗直肠癌的手术切除范围和短期疗效。方法在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了165例直肠癌患者,由患者自由选择上述手术方式,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标本的长...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和开腹TME治疗直肠癌的手术切除范围和短期疗效。方法在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了165例直肠癌患者,由患者自由选择上述手术方式,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标本的长度、直肠远切端距肿瘤下缘的距离、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发生率和2年生存率。两组病例的平均随访时间均为26.9个月(6~46个月)。结果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和Dukes分期相似。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手术标本的长度分别是24.4cm和25.2cm;直肠远切端距肿瘤下缘的距离分别是2.9cm和2.7cm;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分别是11.5枚和10.6枚;局部复发率分别是9.6%和11%;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是11.5%和14.6%;2年生存率分别是85.7%和78.8%;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是76.2%和69.7%。两组病例以上参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TME和开腹TME治疗直肠癌的手术切除范围和短期疗效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技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附42例报告) 被引量:17
12
作者 周总光 于永扬 +4 位作者 李立 舒晔 雷文章 程中 王天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低位 /超低位 /行结肠 -肛管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 方法 按TME原则 ,在腹腔镜下对 4 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低位 /超低位 /结-肛吻合术。 结果  4 2例腹腔镜TME、低位 /超低...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低位 /超低位 /行结肠 -肛管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 方法 按TME原则 ,在腹腔镜下对 4 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低位 /超低位 /结-肛吻合术。 结果  4 2例腹腔镜TME、低位 /超低位 /结肠 -肛管吻合术均获成功 ,保肛率 10 0 %。手术时间 (110~ 2 10 )分钟 ,平均 12 5分钟 ;术中出血 (5~ 80 )ml,平均 2 0ml;术后 1~ 2天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 ,住院时间 (5~ 14 )天 ,平均 8天。术后 18例应用了止痛剂 ,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下行TME低位 /超低位结肠 -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保肛率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外 ,对自主神经丛的保护更准确 ,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保肛术 微创外科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结肠-肛管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超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经肛拖出式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应用双吻合器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任辉 任圣男 +3 位作者 郭慧玲 张国锋 史莹 房学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全直肠系膜切除结合双吻合器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的46例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经肛门拖... 目的:探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全直肠系膜切除结合双吻合器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的46例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经肛门拖出全直肠系膜切除结合应用双吻合器手术。回顾性分析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4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67 min,出血量平均42 mL。术后切缘病理检查均未见癌细胞,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及输尿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12.6个月,无局部或吻合口复发、戳卡种植转移。结论:施行低位/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全直肠系膜切除结合应用双吻合器具有安全可行的优点,并且能够保证足够的肿瘤远端切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拖出式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瑞生 胡滨 +1 位作者 张富 段红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52例直肠癌,分别施行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无辅助切口组,n=28)或腹腔镜辅助切口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辅助切口... 目的探讨改良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52例直肠癌,分别施行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无辅助切口组,n=28)或腹腔镜辅助切口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辅助切口组,n=24),无辅助切口组术式改良之处在于将吻合器钉座自肛门放入肿瘤近端,自结肠壁戳孔引出钉座拉杆,腹腔镜下用切割闭合器离断钉座与肿瘤之间结肠,带瘤肠管经肛门拖出、切除,残端缝合后还纳,自肛门进入吻合器,腹腔镜下行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无辅助切口组手术时间(198. 5±40. 6)min,明显短于辅助切口组(230. 4±35. 8) min(t=2. 981,P=0. 004);无辅助切口组出血量(120. 4±32. 1) ml,明显少于辅助切口组(150. 6±40. 8) ml(t=2. 986,P=0. 004);无辅助切口组住院时间(8. 4±1. 2) d,明显短于辅助切口组(10. 5±1. 2) d (t=5. 399,P=0. 000)。2组随访12个月,各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余患者未见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结论改良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辅助切口 腹腔镜 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男性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盛建 徐青 +2 位作者 陈锦鹏 何志贤 杨金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86-690,共5页
背景与目的: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常出现严重的与自主神经损害有关的泌尿生殖功能障碍,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可使上述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排尿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仍是术后比较常见的问题。本文旨... 背景与目的: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常出现严重的与自主神经损害有关的泌尿生殖功能障碍,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可使上述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排尿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仍是术后比较常见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nomic nerve preservation,PANP)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男性直肠癌患者低位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TME+PANP组)和不保留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组)在男性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性功能、排尿功能、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TME组和TME+PANP组的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P+TME组的性功能、排尿功能优于TME组,PANP手术分型与性功能、排尿功能呈正相关(P<0.05)。结论:TME+PANP的直肠癌根治术既保证根治,又降低了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PANP手术保留神经越完整,手术后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全直肠系膜切除 直肠肿瘤 性功能 排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括约肌间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12
16
作者 姚宏伟 陈宁 +1 位作者 张志鹏 张忠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0-794,共5页
目的探索应用完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pure 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pure-TaTME)联合括约肌间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术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经过术前肠镜、直肠腔内超声及盆腔磁共振(m... 目的探索应用完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pure 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pure-TaTME)联合括约肌间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术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经过术前肠镜、直肠腔内超声及盆腔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检查进行评估,筛选出本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顺利施行pure-TaTME联合ISR手术:利用肛门牵开器充分显露肛管,直视下完成ISR手术。然后建立经肛手术路径,完全经肛完成pure-TaTME手术,并创建肠道的连续性。结果手术时间350 min,术中出血量200 mL。切除标本长约18 cm,远断端切缘1.0 cm,直肠系膜完整。术后病理报告为直肠高级别锯齿状腺瘤,局灶黏膜内癌变,远近断端及环周切缘阴性;检出淋巴结32枚,未见癌转移。病理分期为p T1N0M0。患者术后恢复满意,术后3d肠道功能恢复,开始进流食,术后第5天进半流食,无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至今随访24个月,大便控制功能良好,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完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pure-TaTME)联合括约肌间切除(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这为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性选择,但远期效果还需要更多病例进行临床研究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完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括约肌间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大网膜骶前填塞预防直肠全系膜切除吻合口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匡毅 蔡宗平 +3 位作者 赵和照 李小青 徐发良 陈晓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1-913,共3页
目的:探讨带蒂大网膜骶前间隙填塞并包裹吻合口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7例为研究组,按照TME要求完成直肠癌根治切除吻合后,裁剪大网膜下拉入盆腔填塞在骶前并包裹直肠吻... 目的:探讨带蒂大网膜骶前间隙填塞并包裹吻合口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7例为研究组,按照TME要求完成直肠癌根治切除吻合后,裁剪大网膜下拉入盆腔填塞在骶前并包裹直肠吻合口。以同期21例未行大网膜填塞包裹病例为对照,观察直肠吻合口愈合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研究组无吻合口瘘发生,对照组吻合口瘘3例,P<0.05;研究组手术失血(343±176)ml,对照组(265±96)ml,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146±47)min,对照组(129±36)min,P>0.05;术后肠蠕动恢复研究组(4.6±1.1)d,对照组(5.0±0.3)d,P>0.05,二者无显著意义。结论:术中采用带蒂大网膜骶前间隙填塞及吻合口包裹,可有效地预防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吻合口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全系膜切除 大网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直肠外翻低位直肠癌前切除27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益民 刘胜新 +3 位作者 殷奇 罗金波 刘庆滨 张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08-409,417,共3页
目的:遵循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etal Exeision,TME)原则的前提下,探讨应用腹腔镜辅助直肠外翻技术完成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及吻合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性地对2007年6月到2009年7月间收治的27例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腹... 目的:遵循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etal Exeision,TME)原则的前提下,探讨应用腹腔镜辅助直肠外翻技术完成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及吻合的新方法。方法:选择性地对2007年6月到2009年7月间收治的27例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术中将远端直肠经肛门外翻来确定肿瘤远端切缘,完成低位保肛术。结果:所有27例患者手术顺利,切缘病检阴性,术后恢复顺利,无吻合口漏,随访6~31个月,26例无瘤生存。结论:将直肠肿物经肛门外翻确定肿瘤远端切割线的方法可以弥补腹腔镜下术者手感不足的缺点,能够准确地确定直肠远端安全切缘,同时还可以节省手术费用,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 tme直肠外翻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钟邦华 李昱骥 孔凡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39-741,745,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实验组实施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实验组实施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经肛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应激指标水平显示,手术前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均增加,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术后7 d实验组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以降低直肠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弱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直肠癌 应激反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气腹无腹壁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35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瑞生 王立军 +3 位作者 胡滨 叶红飞 王官成 段红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779-781,共3页
目的:探讨非气腹无腹壁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2月-2013年10月对35例直肠癌行非气腹无腹壁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脐上做1.5-2.0 cm切口,置入腹腔镜后在脐下2 cm、耻... 目的:探讨非气腹无腹壁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2月-2013年10月对35例直肠癌行非气腹无腹壁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脐上做1.5-2.0 cm切口,置入腹腔镜后在脐下2 cm、耻骨上5 cm各平行横向置入钢针进行悬吊,用固定于手术床左侧的悬吊装置提拉腹壁,显露手术操作区域。将吻合器钉座自肛门利用引导丝置入肿瘤近侧结肠,自结肠壁戳孔引出吻合器钉座拉杆,腹腔镜下切割闭合器离断距离钉座3 cm结肠,远侧带瘤肠管内翻经肛门拖出、切除,残端缝合后还纳,自肛门插入吻合器杆,腹腔镜下行结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结果35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0-230 min,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量40-110 ml,平均55 ml。术后30-50 h,平均48 h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5-8 d,平均6 d。术后病理:高分化腺癌12例,中分化腺癌16例,低分化腺癌7例,远近切缘均无肿瘤残留。35例随访7-51个月,平均21个月,无明显排尿困难和性功能障碍,排便习惯正常,1-2次/d,28例CT、MRI检查无复发和转移,trocar口无肿瘤种植,无肠梗阻发生。结论非气腹无腹壁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避免气腹对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腹壁辅助切口,是一种安全、可行、经济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腹 直肠癌 无辅助切口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