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2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l pairwise completely positive matrices
1
作者 ZHOU Anwa HE Jiayi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78,共19页
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the real pairwise completely positive(RPCP)matrices with one of them is necessarily positive semidefinite while the other one is necessarily entrywise nonnegative,which has a real pairwise c... 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the real pairwise completely positive(RPCP)matrices with one of them is necessarily positive semidefinite while the other one is necessarily entrywise nonnegative,which has a real pairwise completely positive(RPCP)decomposition.We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RPCP matrices and give som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a matrix pair to be RPCP.First,we give an equivalent decomposition for the RPCP matrices,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RPCP-decomposition and show that the matrix pair(X,X)is RPCP if and only if X is completely positive.Besides,we also prove that the RPCP matrices checking problem is equivalent to the separable completion problem.A semidefinite algorithm is also proposed for detecting whether or not a matrix pair is RPCP.The asymptotic and finite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 are also discussed.If it is RPCP,we can further give a RPCP-decomposition for it;if it is not,we can obtain a certificate for th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 pairwise completely positive matrices truncated moment problem semidefinite relax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ézout,Hankel,Loewner,Toeplitz和Toeplitz-Loewner矩阵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刘勇 吴化璋 张高音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9-384,共6页
讨论了在不同对基下的Γ算子矩阵.在Loewner矩阵和翻转矩阵Jn的理论基础上给出了一类ToeplitzLoewner矩阵.从算子Γ的角度重新论述了Bézout和Hankel矩阵之间已有的结论.
关键词 翻转矩阵Jn 算子Γ toeplitz-loewner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origin-destination matrices estimation for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based on structural state-space model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向明 赵鹏 禹丹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4498-4506,共9页
The major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establish a structural state-space model to estimate the dynamic origin-destination(O-D) matrices for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using in- and out-flows at each station from au... The major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establish a structural state-space model to estimate the dynamic origin-destination(O-D) matrices for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using in- and out-flows at each station from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AFC) system as the real time observed passenger flow counts. For lacking of measurable passenger flow information, the proposed model employs priori O-D matrices and travel time distribution from historical travel records in AFC system to establish the dynamic system equations. An arriving rate based on travel time distribution is defined to identify the dynamic interrelations between time-varying O-D flows and observed flows, which greatly decreases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improve the model's applicability for large-scale network. This methodology is tested in a real transit network from Beijing subway network in China through comparing the predicted matrices with the true matrices. Cas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effective and applicative for estimating dynamic O-D matrices for large-scale rail transit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origin-destination matrices ESTIMATION s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protograph LDPC codes with circular generator matrices 被引量:5
4
作者 Kaiyao Wang Yang Xiao Kiseon Kim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5期840-847,共8页
The application of protograph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involves the encoding complexity problem. Since the generator matrices are dense, and if the positions of "1" s are irregularity, the encoder nee... The application of protograph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involves the encoding complexity problem. Since the generator matrices are dense, and if the positions of "1" s are irregularity, the encoder needs to store every "1" of the generator matrices by using huge chip area.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need to design the protograph LDPC codes with circular generator matrices. A theorem concerning the circulating property of generator matrices of nonsingular protograph LDPC codes is proposed. The circulating property of generator matrix of nonsingular protograph LDPC codes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corresponding quasi-cyclic parity check matrix. This paper gives a scheme of constructing protograph LDPC codes with circulating generator matrices, and it reveals that the fast encoding algorithm of protograph LDPC codes has lower encoding complex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osed theorem. Simulation results in ad- 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AWGN) channels show that the bit error rate (BER) performance of the designed codes based on the proposed theorem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GB20600 LDPC codes and Tanner LDPC c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graph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cyclic matrices fast encoding algorithm bit error rate (BER)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并行计算的拓扑优化全流程加速设计方法
5
作者 张长东 吴奕凡 +3 位作者 周铉华 李旭东 肖息 张自来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4-41,67,共9页
随着大尺寸航空航天装备的发展需求,高效高精度的大规模拓扑优化设计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针对现有大规模拓扑优化设计存在的计算量巨大、计算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GPU并行计算开展了拓扑优化全流程加速设计方法的研究。对网格划分、... 随着大尺寸航空航天装备的发展需求,高效高精度的大规模拓扑优化设计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针对现有大规模拓扑优化设计存在的计算量巨大、计算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GPU并行计算开展了拓扑优化全流程加速设计方法的研究。对网格划分、刚度矩阵计算与组装、有限元求解等过程进行了并行加速,实现了高效高精度的体素网格划分及有限元过程的高效求解。此外,该方法针对拓扑优化设计过程的加速需求,对灵敏度过滤过程进行了并行加速处理。以300万体素单元的姿态推力器模型为设计对象,发现相比于Abaqus 2022软件的拓扑优化并行加速计算,本文所提方法的加速比提高了1259%,且两种方法的相似度极高,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并行计算 GPU加速 符号距离场 稀疏矩阵 网格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遗址夯土崩解特征与基质吸力关联性研究
6
作者 崔凯 王冠众 +2 位作者 裴强强 黄井镜 高晓甜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178,共12页
夯土降水流失是西北干旱地区夯土遗址缓慢消亡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与夯土水土流失相关的研究工作尚未得到有效开展。本文通过15处遗址夯土(包含3种气候区域和5个朝代)的精细化崩解过程试验和土水特征试验,开展时空序列下遗址夯土崩解... 夯土降水流失是西北干旱地区夯土遗址缓慢消亡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与夯土水土流失相关的研究工作尚未得到有效开展。本文通过15处遗址夯土(包含3种气候区域和5个朝代)的精细化崩解过程试验和土水特征试验,开展时空序列下遗址夯土崩解特征与基质吸力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基质势的梯度变化和吸力-时间变化率是决定遗址夯土崩解特征呈现显著分类性和时空性规律的主要原因。其中,相比崩解过程仅包含吸湿软化阶段和稳定阶段的难崩解型夯土,11处易崩解型夯土时空性规律更为显著。易崩解型夯土吸湿软化阶段的吸湿速率排序为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崩解阶段的崩解速率排序为半干旱区>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和明代>汉代>清代>唐代>宋代;各崩解特征指标与吸力-时间变化率之间存在较好的指数型增函数量化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8;吸湿软化阶段的吸力-时间变化率2000 kPa/s可作为判别崩解类型的阈值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土 崩解特征 分类性 时空性 基质吸力 基质势 吸力-时间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奇异H-矩阵的几个判定准则
7
作者 张劲松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3,共6页
研究了非奇异H-矩阵的判定准则问题.根据广义严格对角占优矩阵和非奇异H-矩阵的等价性,以及α-对角占优矩阵的性质,通过引进适当的参数α,重新划分矩阵的非对角占优行集合,并构造与之对应的正对角因子,得到了非奇异H-矩阵的几个新的判... 研究了非奇异H-矩阵的判定准则问题.根据广义严格对角占优矩阵和非奇异H-矩阵的等价性,以及α-对角占优矩阵的性质,通过引进适当的参数α,重新划分矩阵的非对角占优行集合,并构造与之对应的正对角因子,得到了非奇异H-矩阵的几个新的判定准则.数值算例表明新准则改进了已有的一些结果,扩大了判别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严格对角占优 α-对角占优 非奇异H-矩阵 不可约 非零元素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工安全生产责任压力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
8
作者 陈铁华 畅嘉伦 李红霞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7,共10页
安全生产责任压力会影响矿工行为。探究矿工安全生产责任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因素间的层级和结构关系,可有效管理矿工压力,规范矿工行为。基于此,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深度访谈,并结合扎根理论,确定了13个影响矿工安全生产责任压力的因素... 安全生产责任压力会影响矿工行为。探究矿工安全生产责任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因素间的层级和结构关系,可有效管理矿工压力,规范矿工行为。基于此,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深度访谈,并结合扎根理论,确定了13个影响矿工安全生产责任压力的因素;然后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试验法(DEMATEL)计算了各因素的中心度与原因度,结合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了多层递阶模型,梳理了因素间的层次结构与路径;最后运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分析了因素的驱动与依赖关系。结果表明:矿工安全生产责任压力受3个维度13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心理、个人发展3个最直接的表层影响因素,人口统计特征、早期绩效惩处经历、人格特征和监管障碍等6个连接表层与本质层的过渡层与深层次因素,以及领导风格、监管不确定性、安全责任与生产责任4个本质层因素。长期监控本质层和深层因素,重视过渡层因素,有针对性地调整表层因素,是改善矿工安全生产责任压力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责任压力 矿工 影响因素 决策试验与评价试验法 解释结构模型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 影响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半张量积与数学
9
作者 程代展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共11页
在简单回顾矩阵半张量积的历史后,介绍矩阵半张量积及矩阵半张量和的一般性定义及其数学本质的一些探索。包括它与数学三大分支:近世代数、微分几何以及泛函分析的关系。揭示它们作为跨越维数的算子,对经典的固定维数数学结构的拓展。... 在简单回顾矩阵半张量积的历史后,介绍矩阵半张量积及矩阵半张量和的一般性定义及其数学本质的一些探索。包括它与数学三大分支:近世代数、微分几何以及泛函分析的关系。揭示它们作为跨越维数的算子,对经典的固定维数数学结构的拓展。作为综述文章,内容以介绍相关概念和初步结果为主,亦有少量预测性的展望。希望揭示这样一个事实:由于矩阵半张量积打破了矩阵运算中维数的蕃蓠,它必然会产生对传统的固定维数数学理论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理化的矩阵半张量积 超群 泛维流形 超环 超向量空间 超李群与超李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燃气泄漏事故人因失误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钟虹 韩梦萦 +2 位作者 李琼 吴敏 姬荣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7-2725,共9页
人因失误引起的燃气泄漏事故,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加强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可减少燃气事故风险。针对城市燃气人因失误引起的泄漏事故,采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识别20个影... 人因失误引起的燃气泄漏事故,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加强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可减少燃气事故风险。针对城市燃气人因失误引起的泄漏事故,采用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识别20个影响因素,以问卷形式邀请专家评分,并通过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dversarial 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ing, AISM)和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atrices Impacts Croises-Multiplication Appliance Classement, MICMAC)等方法,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影响程度、层次结构及风险传导逻辑。研究表明:安全意识、习惯性违规和安全监督监察等因素对城市燃气泄漏人因失误有显著影响,且有强敏感性;规章制度为影响城市燃气泄漏人因失误的根源因素;影响因素层级反馈系统呈多变性和不稳定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人因失误 燃气泄漏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 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里德-所罗门码的二元稀疏压缩感知观测矩阵构造
11
作者 杨亚光 李金海 +1 位作者 李彬楠 刘昱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76-1882,共7页
针对随机观测矩阵在实际中不易于实现的问题,本文利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与压缩感知之间的联系,提出一种基于里德-所罗门码构造确定性观测矩阵的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所构造的稀疏二元观测矩阵具有良好的结构参数,因此具有良好的恢复性能... 针对随机观测矩阵在实际中不易于实现的问题,本文利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与压缩感知之间的联系,提出一种基于里德-所罗门码构造确定性观测矩阵的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所构造的稀疏二元观测矩阵具有良好的结构参数,因此具有良好的恢复性能保证。通过仿真典型的稀疏信号经过所构造的观测矩阵实现数据压缩并恢复后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稀疏度数据采样压缩后和不同观测长度的情况下,所构造的稀疏确定性观测矩阵的性能都优于随机观测矩阵的性能。此外,构造的观测矩阵是稀疏二元矩阵,降低了信号恢复过程的存储和计算复杂度,并且其维数可以灵活设计,是实际应用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观测矩阵 二元矩阵 LDPC矩阵 里德-所罗门码 相关性 稀疏性 信号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基类器官的工程化构建策略及其生物医用进展
12
作者 郑美丹 张勇 +3 位作者 申家炜 王捷 杨明英 帅亚俊 《蚕学通讯》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类器官模型技术通过利用基质胶及生长因子在体外构建三维自组织微结构,突破了传统二维培养体系在空间异质性和细胞间相互作用方面的局限性,为器官发育模拟、疾病机制解析、药物研发及再生医学应用提供了革命性平台。然而,现有哺乳动物... 类器官模型技术通过利用基质胶及生长因子在体外构建三维自组织微结构,突破了传统二维培养体系在空间异质性和细胞间相互作用方面的局限性,为器官发育模拟、疾病机制解析、药物研发及再生医学应用提供了革命性平台。然而,现有哺乳动物源蛋白基质存在的批次间稳定性差、力学性能不可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临床转化潜力。丝素蛋白基质材料凭借其成分可控、结构可编程、生物相容性良好及力学强度可调等优势,为构建仿生类器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丝素蛋白在类器官领域的材料设计和构建方法,总结了当前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探讨丝素蛋白基质在类器官构建方面的潜力,以期为类器官研发提供参考,推动再生医学与精准医疗的转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丝素蛋白基质胶 功能化修饰 多尺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狄拉克矩阵在超复数系下的关联性
13
作者 张玉贤 冯晓丽 +1 位作者 黄志祥 冯乃星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共11页
在超复数系下,重点研究狄拉克矩阵的导出以及其固有的关联性,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数值验证.先从超复数中的四元数定义出发,结合实虚矩阵的表达方式,给出一种获取狄拉克矩阵的广义表示方法.基于对四元数情况下的狄拉克矩阵进行重点研究分析... 在超复数系下,重点研究狄拉克矩阵的导出以及其固有的关联性,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数值验证.先从超复数中的四元数定义出发,结合实虚矩阵的表达方式,给出一种获取狄拉克矩阵的广义表示方法.基于对四元数情况下的狄拉克矩阵进行重点研究分析,给出一组实矩阵与超复数系的对应关系,探索性地对超复数系中的其他情形给予定性研究.通过二元数、八元数以及十六元数等情形的计算实例,进一步验证狄拉克矩阵在超复数系下关联性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复数 狄拉克矩阵 广义表示方法 计算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基质吸力的非饱和土伯格斯经验型蠕变模型
14
作者 董丽 黄海峰 +2 位作者 许烈 苏海威 吴志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8-564,I0002-I0004,共10页
水库岸边坡在库水位升降和大气降水作用下,坡体常处于非饱和状态,易诱发滑坡,由此需构建考虑基质吸力的非饱和土蠕变模型.以某水库岸边坡滑带土为试验对象,开展三轴排水状态下的剪切蠕变试验.基于伯格斯模型,结合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建立... 水库岸边坡在库水位升降和大气降水作用下,坡体常处于非饱和状态,易诱发滑坡,由此需构建考虑基质吸力的非饱和土蠕变模型.以某水库岸边坡滑带土为试验对象,开展三轴排水状态下的剪切蠕变试验.基于伯格斯模型,结合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建立考虑基质吸力的伯格斯模型,并推广至三维应力空间.考虑到非饱和滑带土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特征,参考经验理论中双曲线型应力-应变关系表达方式,改进得到一种新的考虑基质吸力的非饱和土伯格斯经验型蠕变模型.给出模型参数求取方法,分析参数敏感性.采用新建模型模拟3种非饱和土蠕变试验数据,平均拟合优度(R2)超过0.99,证明新建模型合理可行.研究成果可为非饱和土蠕变特性辨识及该边坡变形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水库岸边坡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伯格斯模型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森林类型转换对土壤水文物理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力轩 吴福忠 +5 位作者 杨巧 彭艳 安南南 江华玲 郑俞辰 岳楷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目的]旨在探讨森林类型转换对森林土壤水文物理参数的影响。[方法]以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及由此转换来的天然次生林、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人工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森林类型转换后对土... [目的]旨在探讨森林类型转换对森林土壤水文物理参数的影响。[方法]以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及由此转换来的天然次生林、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人工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森林类型转换后对土壤孔隙度、渗透性和土水势等水文物理参数的影响。[结果] 1)林型转换后,土壤总孔隙度在次生林土壤下层20~40 cm显著提高,相比天然林增加5.43%,土水势在旱季杉木人工林中显著提高,与天然林相比增加5.01 kPa,但土壤渗透性无显著变化。2)4种林型0~40 cm土层的土壤颗粒均以砂粒为主,但仅黏粒和粉粒与土壤总孔隙度之间呈显著性相关,土壤颗粒组成并非林型转换下土壤持水指标的受控因子。3)土壤持水指标的主要受控因子是土壤体积质量和土壤湿度,土壤体积质量与各持水指标显著相关,森林转换导致土壤体积质量与土壤湿度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土壤持水性能的改变。[结论]林型转换对亚热带地区土壤水文物理参数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天然林转换为次生林有利于水源涵养或水土保持,但转换为杉木人工林可能降低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研究结果为亚热带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水源涵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型转换 土壤孔隙度 土壤渗透性 土壤基质势 水文物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变动下抗滑桩加固土坡稳定性上限分析
16
作者 邓波 肖育奇 +1 位作者 杨明辉 王东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0-719,共10页
鉴于坡体非饱和区吸力效应的重要性,本文将吸力引入极限分析上限法中,构建能量平衡方程。结合强度折减法,采用对数螺旋破坏机制提出一种评估地下水位骤降作用下抗滑桩加固部分饱和土边坡稳定性方法,即求解了抗滑桩阻滑力。通过与已有文... 鉴于坡体非饱和区吸力效应的重要性,本文将吸力引入极限分析上限法中,构建能量平衡方程。结合强度折减法,采用对数螺旋破坏机制提出一种评估地下水位骤降作用下抗滑桩加固部分饱和土边坡稳定性方法,即求解了抗滑桩阻滑力。通过与已有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探讨了基质吸力、地下水位、抗剪强度模型及土体类型等对抗滑桩阻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吸力的存在不会影响抗滑桩有效加固位置。抗滑桩阻滑力随地下水位的下降而减少,且基质吸力及其相关摩擦角越大,抗滑桩阻滑力的吸力减少效应越明显。选择不同土体类型和抗剪强度模型对抗滑桩阻滑力有影响,尤其对于黏土和极细粒土,建议在分析时由土体类型确定合适的抗剪强度模型。本研究成果对于抗滑桩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抗滑桩 稳定性 部分饱和土 地下水位变动 基质吸力 抗剪强度模型 上限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Nekrasov矩阵的新判据
17
作者 李琦 王诗云 +1 位作者 吕振华 孙旭 《工程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904,共16页
广义Nekrasov矩阵也称为非奇异H-矩阵,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判别一个矩阵是否为广义Nekrasov矩阵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吸引了大批学者的目光。给出了两组广义Nekrasov矩阵的新判定条件,通过构造对角线元素小于或等于1的正对角矩阵,放缩了... 广义Nekrasov矩阵也称为非奇异H-矩阵,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判别一个矩阵是否为广义Nekrasov矩阵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吸引了大批学者的目光。给出了两组广义Nekrasov矩阵的新判定条件,通过构造对角线元素小于或等于1的正对角矩阵,放缩了Nekrasov和的下三角部分,从而得到较好的判别条件,并改进了已有的若干结论。为了进一步说明所研究结果,设计了4个算例,分别说明了两个结论互不包含,且二者都比现有的某些条件弱。放缩Nekrasov和的下三角部分的研究方法为广义Nekrasov矩阵的判别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NEKRASOV矩阵 Nekrasov和 Nekrasov和的下三角部分 非奇异H-矩阵 判别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废弃物跨区域资源化处置障碍因素及政策激励研究
18
作者 王一新 张佳 +1 位作者 刘德林 缑文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37-1946,共10页
研究以建筑废弃物跨区域资源化处置障碍因素为对象,基于文献研究法与专家访谈法从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外部环境、技术设施、组织管理5个维度识别出17个障碍因素,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解释结构模型-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Decision Ma... 研究以建筑废弃物跨区域资源化处置障碍因素为对象,基于文献研究法与专家访谈法从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外部环境、技术设施、组织管理5个维度识别出17个障碍因素,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解释结构模型-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Matriced Impacts Corises Multiplication Appliance Classment,DEMATEL-ISM-MICMAC)计算障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分析重要性与因果关系、层次结构和驱动-依赖关系,确定关键障碍因素,并以深圳市为例开展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建筑废弃物跨区域资源化处置的关键障碍因素可分为高驱动性因素、高相关性因素、高可控性因素3类,分别是专项法律法规不完善,调配成本大,缺乏经济利益激励,缺乏排放、运输、接收单位等多方协同管理机制,跨区域资源化处置标准化处理程序不完善,加大接收地的环境压力,监管措施不完善。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政策激励建议。研究成果有助于破解建筑废弃物跨区域资源化处置面临的困境,为提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建筑废弃物 跨区域资源化处置 障碍因素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 解释结构模型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移CMV矩阵的李雅普诺夫行为和动态局域化
19
作者 林艳雪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46,共13页
该文主要证明对几乎所有频率,当李雅普诺夫指数为正时,斜移定义的Verblunsky系数生成的CMV矩阵的李雅普诺夫行为和动态局域化.
关键词 斜移CMV矩阵 李雅普诺夫行为 动态局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子矩阵的(R_(1))性质与(R)性质
20
作者 孙晨辉 曹小红 《数学年刊(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R)性质是Weyl型定理的最新变形,突出反映了线性算子的特征值与升标的关系.作者通过运用主对角线上给定算子谱子集的特点研究算子矩阵,给出了2×2上三角算子矩阵满足(R_(1))性质与(R)性质的充要条件.
关键词 (R_(1))性质 (R)性质 算子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