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ssivity analysis for uncertain stochastic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rete interval and distributed time-varying delays 被引量:3
1
作者 P.Balasubramaniam G.Nagaman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4期688-697,共10页
The problem of passivity analysis is investigated for uncertain stochastic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rete interval and distributed time-varying delays.The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are assumed to be norm bounded and the ... The problem of passivity analysis is investigated for uncertain stochastic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rete interval and distributed time-varying delays.The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are assumed to be norm bounded and the delay is assumed to be time-varying and belongs to a given interval,which means that the lower and upper bounds of interval time-varying delays are available.By constructing proper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al and employ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free-weighting matrix method and stochastic analysis technique,new delay-dependent passivity conditions are derived in terms of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LMIs).Finally,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to show the less conservatism of the propose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 stochastic neural network PASSIVITY interval time-varying delay Lyapunov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e-to-Count方法扩展GM计数管量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龚军军 邵贝贝 +1 位作者 夏文明 陈君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4-678,共5页
GM计数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核辐射探测器,但其线性量程范围较窄。本文分析了采用死时间模型和函数拟合修正方法扩展量程存在的不足,介绍了Time-to-Count方法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基于该方法的试验装置设计方案,对实现Time-to-Count方法的脉... GM计数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核辐射探测器,但其线性量程范围较窄。本文分析了采用死时间模型和函数拟合修正方法扩展量程存在的不足,介绍了Time-to-Count方法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基于该方法的试验装置设计方案,对实现Time-to-Count方法的脉控高压驱动、时间间隔测量等进行了讨论。在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一级计量站的校准试验数据表明,试验装置采用单支G1220计数管,量程可扩展至5个数量级,全量程范围线性优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程扩展 time-to-Count方法 脉控高压驱动 时间间隔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混成攻击图分析方法
3
作者 葛要港 陈鑫恺 +1 位作者 徐丙凤 何高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6-1624,共9页
针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中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复杂互联问题,提出一种混成攻击图模型,实现对CPS攻击的有效建模与分析,支持离散与连续信息共存的攻击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检测的混成攻击图分析方法,通过模型检测技术,... 针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中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复杂互联问题,提出一种混成攻击图模型,实现对CPS攻击的有效建模与分析,支持离散与连续信息共存的攻击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检测的混成攻击图分析方法,通过模型检测技术,将混成攻击图转化为时间自动机模型,采用度量区间时序逻辑,描述系统对离散与连续信息的安全属性,使用模型检测器进行可满足性验证。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的案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模型检测 混成攻击图 形式化方法 时间自动机 度量区间时序逻辑 安全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家沟关闭煤矿剩余瓦斯资源评价与抽采方式研究
4
作者 童小畅 李建红 +3 位作者 满向杰 秦培原 向晋秦 胡金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共13页
为探究韦家沟煤矿关闭后采空区剩余瓦斯资源量及开发利用可能性,基于韦家沟煤矿瓦斯特征,采取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赋值评价等研究方式对韦家沟煤矿剩余瓦斯资源量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最佳开采层段与最佳开采时间,并提出综合开发利用建议... 为探究韦家沟煤矿关闭后采空区剩余瓦斯资源量及开发利用可能性,基于韦家沟煤矿瓦斯特征,采取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赋值评价等研究方式对韦家沟煤矿剩余瓦斯资源量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最佳开采层段与最佳开采时间,并提出综合开发利用建议。结果表明:韦家沟煤矿剩余煤炭保有储率为46.52%,剩余瓦斯资源以游离气为主,吸附气为辅,保存能力良好,存在少量瓦斯逸散,应以抽采利用为主,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煤炭开采应力异常区域主要为采空区上下邻近层,采空区瓦斯主要来源应为邻近烃源岩和采空区遗留煤,K3和K7煤层裂缝带为最佳开采层段;韦家沟煤矿瓦斯开发利用最佳时间为煤矿关闭初期,目前已造成部分瓦斯资源逸散流失,未产生经济效益且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建议对位于采空区顶角离层区的韦采1井和韦采2井钻井试采,韦采1井合采K3、K4、K7、K8煤层采空区,韦采2井合采K4、K7、K8煤层采空区,分别对其中的K3和K7煤层、K4和K7煤层裂缝带进行重点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家沟煤矿 瓦斯资源评价方法 最佳开采层段 最佳开采时间 综合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TIM测量原理的智能探头在环境γ辐射监测中的测量和报警统计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德强 郑平子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9,共10页
芬兰RADOS公司研制的RD-02型智能探头,是一种用GM计数管作传感器、用脉冲时间间隔法(TIM)监测γ、X辐射剂量率的探头。本文着重对这种智能探头在环境γ、X辐射剂量率监测中的测量和报警统计特性作了分析计算,并指出了该探头用于环境γ... 芬兰RADOS公司研制的RD-02型智能探头,是一种用GM计数管作传感器、用脉冲时间间隔法(TIM)监测γ、X辐射剂量率的探头。本文着重对这种智能探头在环境γ、X辐射剂量率监测中的测量和报警统计特性作了分析计算,并指出了该探头用于环境γ辐射剂量率监测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还建议在核辐射测量及其应用方面对采用时间间隔法予以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Γ辐射 监测 时间间隔法(tim) 智能探头 统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TDR的传输线阻抗测量和校准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媛媛 张敏娟 +2 位作者 卫晨博 崔一凡 高云峰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3-69,共7页
时域反射技术作为一种能够直观反映传输线阻抗变化的技术,广泛应用于阻抗检测领域。但在对传输线进行特性阻抗测量的过程中存在校准不准确、阻抗测试精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特性阻抗时域测量和校准系统。该系统采用最短... 时域反射技术作为一种能够直观反映传输线阻抗变化的技术,广泛应用于阻抗检测领域。但在对传输线进行特性阻抗测量的过程中存在校准不准确、阻抗测试精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特性阻抗时域测量和校准系统。该系统采用最短区间估计算法测量传输线上的电压,实现了对传输线特性阻抗的测量。通过对四根具有不同长度和特性阻抗的同轴线缆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的误差控制在±1%以内,符合阻抗测量的要求。实际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精确地测量传输线的阻抗。此方法简化了操作流程、规避了手动选择所导致的主观偏差,为传输线阻抗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反射技术 特性阻抗测量 最短区间估计法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采集卡的时间间隔分析核素监测研究
7
作者 刘彩虹 颜拥军 樊越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0-1088,共9页
构建了一套基于时间戳的时间间隔分析法放射性核素监测装置,包含复合晶体探测器、核信号模拟处理电路、具有时间戳功能的高速数据采集卡等硬件部分,上位机界面基于C#语言的开发而成,获取时间间隔分布统计信息,实现监测级联衰变的目标放... 构建了一套基于时间戳的时间间隔分析法放射性核素监测装置,包含复合晶体探测器、核信号模拟处理电路、具有时间戳功能的高速数据采集卡等硬件部分,上位机界面基于C#语言的开发而成,获取时间间隔分布统计信息,实现监测级联衰变的目标放射性核素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在多核素混合场条件下提取需要测量的核素,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晶体探测器 核素 时间戳 时间间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测距系统中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模块的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吴刚 李春来 +2 位作者 刘银年 戴宁 王建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3-216,221,共5页
时间间隔的测量精度对脉冲激光测距系统的测量精度起决定作用.为此研制了一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模块,该模块基于专用时间数字转换芯片开发,采用延迟线插入法技术,最大测量时间可高达200m s,测时分辨率最高可达125ps,对应测距分辨率18.75... 时间间隔的测量精度对脉冲激光测距系统的测量精度起决定作用.为此研制了一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模块,该模块基于专用时间数字转换芯片开发,采用延迟线插入法技术,最大测量时间可高达200m s,测时分辨率最高可达125ps,对应测距分辨率18.75mm,适用于远距离的测量.给出了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以及模块的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测距 时间间隔测量 时间数字转换 延迟线插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仪的研制 被引量:37
9
作者 屈八一 周渭 +2 位作者 陈发喜 李琳 王海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76-1480,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的时钟插入技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时间间隔测量仪。该时钟插入技术利用信号在传输时会有稳定的,规律的延迟特点,用一段传输线对时钟信号延迟,在传输线上根据设计分辨率的大小设置一些离散的检测点,用D触发器完成对延迟后的... 设计了一种新的时钟插入技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时间间隔测量仪。该时钟插入技术利用信号在传输时会有稳定的,规律的延迟特点,用一段传输线对时钟信号延迟,在传输线上根据设计分辨率的大小设置一些离散的检测点,用D触发器完成对延迟后的时钟信号与被测时间间隔开始或者结束信号的重合检测,根据重合点出现的位置推算出时钟信号与被测时间间隔开始或者结束信号的时差大小。采用FPGA芯片EP2C5Q204和上述时钟插入技术实现了一个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仪。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传输延迟的时钟插入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温度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容易制造的特点。实现的时间间隔测量仪具有实现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间隔测量 传输延迟 延迟线插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计数成像激光雷达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朱磊 黄庚华 +2 位作者 欧阳俊华 舒嵘 王建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1-464,共4页
光子计数成像激光雷达需要测量一个激光主波和与之对应的多个回波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具有高精度.采用延迟线插入法时间间隔测量技术,研制了具有27ps分辨率的多脉冲时间间隔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及工作流程,测试了精度和线性... 光子计数成像激光雷达需要测量一个激光主波和与之对应的多个回波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具有高精度.采用延迟线插入法时间间隔测量技术,研制了具有27ps分辨率的多脉冲时间间隔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及工作流程,测试了精度和线性度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精度达到80ps,线性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计数 成像激光雷达 时间间隔测量 时间数字转换 延迟线插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测距时间间隔测量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杨成伟 陈千颂 +1 位作者 林彦 霍玉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在脉冲激光测距时间间隔测量系统中,传统的数字时钟计数法受限于计数时钟的频率,测量精度不高。由于模拟插入法具有测量范围大、线性好、测量精度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脉冲激光测距时间间隔测量系统中。介绍了模拟插入法时间间隔测量的原... 在脉冲激光测距时间间隔测量系统中,传统的数字时钟计数法受限于计数时钟的频率,测量精度不高。由于模拟插入法具有测量范围大、线性好、测量精度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脉冲激光测距时间间隔测量系统中。介绍了模拟插入法时间间隔测量的原理,设计了其测量系统及相应的测试电路。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达到了100ps的时间间隔测量精度,对应于1.5cm的测距精度。最后,进行了测量误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测距 时间间隔测量 模拟插入法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入光伏发电的电力系统分时段随机生产模拟 被引量:41
12
作者 郭旭阳 谢开贵 +2 位作者 胡博 陈涛 龙虹毓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99-1505,共7页
随着光伏发电并网容量的不断提高,其对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以及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对光照辐射强度进行预测,结合光伏出力特性和聚类理论建立了光伏出力多... 随着光伏发电并网容量的不断提高,其对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以及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对光照辐射强度进行预测,结合光伏出力特性和聚类理论建立了光伏出力多状态随机预测模型,并计入光伏系统自身故障的影响,基于等效电量函数法分时段对含有光伏的电力系统进行随机生产模拟。采用EPRI-36测试系统验证了分时段随机生产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并基于此方法分别从经济性、可靠性等层面分析了光伏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 分时段 随机生产模拟 等效电量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力测时扩展器的校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古军 习友宝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3期66-69,共4页
高分辨力测时需要高倍率的时间扩展器 ,扩时倍率的提高随之带来误差剧增 ,严重影响了测时的准确度。这里在分析了基于模拟内插的时间扩展器测量误差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消除扩时器几项主要误差的自动校准技术 ,大大提高了测时准确度。... 高分辨力测时需要高倍率的时间扩展器 ,扩时倍率的提高随之带来误差剧增 ,严重影响了测时的准确度。这里在分析了基于模拟内插的时间扩展器测量误差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消除扩时器几项主要误差的自动校准技术 ,大大提高了测时准确度。并论述了扩时器校准的实现技术 ,和在精密时间间隔测量中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扩展器 模拟内插器 时间间隔测量 时间数字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电公司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的风险价值计算模型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绵斌 谭忠富 +3 位作者 李雪 李亚青 侯建朝 关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3-47,共5页
首先采用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VaR)方法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出各月峰谷时段用电量的历史序列,并在一定的置信度下对谷段和峰段的用电量进行预测;然后采用区间数学方法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以便对供电公司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的风险进行衡量... 首先采用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VaR)方法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出各月峰谷时段用电量的历史序列,并在一定的置信度下对谷段和峰段的用电量进行预测;然后采用区间数学方法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以便对供电公司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的风险进行衡量;最后采用该模型分析了某供电局的历史数据并衡量了其实施峰谷分时电价的风险,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是有效的,而且还可以使需求侧管理更具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峰谷分时电价 风险评估 风险价值(VaR) 区间数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故障时间间隔的统计分布及非线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立新 杨建梅 +1 位作者 潮铸 刘明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82-3488,共7页
为了研究电网故障的内在动力学机理,以广东电网为例研究了电网故障时间间隔序列的统计分布及非线性特征。首先检验和分析了2000年8月—2013年4月电网故障的统计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电网发生故障的时间间隔具有阵发和厚尾现象,近似满足幂... 为了研究电网故障的内在动力学机理,以广东电网为例研究了电网故障时间间隔序列的统计分布及非线性特征。首先检验和分析了2000年8月—2013年4月电网故障的统计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电网发生故障的时间间隔具有阵发和厚尾现象,近似满足幂律分布。然后应用R/S(rescaled range analysis)和SWV(scaled windowed variance)2种Hurst指数分析方法,求得广东电网故障时间间隔序列的Hurst指数,分别为0.867 01和0.974 14,两者均显著地接近1,结论具有一致性。这揭示了电网发生故障的时间间隔不仅是非随机的,而且具有强的长程正相关性和自相似性。研究故障的时间间隔特征可以为电网进行风险预测和风险评估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时间间隔 幂律分布 HURST指数 R S 方法 SWV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GM(1,1)非等时距修正模型的轨道质量预测 被引量:15
16
作者 曲建军 高亮 +1 位作者 张新奎 辛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共4页
根据灰色理论,以轨道质量指数检测数据为原始时间序列,通过累加弱化序列的随机性,挖掘轨道系统内在的规律,研究建立基于灰色GM(1,1)非等时距模型的轨道质量预测方法。为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优化模型中的初值和背景值,并基于残差分析引入... 根据灰色理论,以轨道质量指数检测数据为原始时间序列,通过累加弱化序列的随机性,挖掘轨道系统内在的规律,研究建立基于灰色GM(1,1)非等时距模型的轨道质量预测方法。为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优化模型中的初值和背景值,并基于残差分析引入周期性函数,对模型进行修正。用此模型对轨道质量指数TQI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轨道质量恶化发展的随机波动特征,拟合、预测精度高,为了解和掌握轨道质量状态的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修正模型 GM(1 1) 非等时距 轨道质量指数 时间序列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包调度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冯凯 贺东风 +1 位作者 徐安军 汪红兵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28-1732,共5页
针对以钢包周转个数为基础的钢包运行评价难以反映实际调度现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产计划和钢包待用时间解析的钢包调度现状评价方法.首先,利用钢包运行过程中重包个数的波动表征生产计划对钢包运行情况的影响.然后,通过解析钢包待... 针对以钢包周转个数为基础的钢包运行评价难以反映实际调度现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产计划和钢包待用时间解析的钢包调度现状评价方法.首先,利用钢包运行过程中重包个数的波动表征生产计划对钢包运行情况的影响.然后,通过解析钢包待用时间,给出额外周转包个数和钢包调度离线率的计算方法,分别用以表征不同状态钢包的调度,并通过实际数据确定钢包调度现状的综合评定方法.最后,以实际生产数据对该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以准确评价钢包调度现状,并可为生产实践提供相应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计划 钢包调度 评价方法 待用时间 炼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高精度时间数字转换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安国臣 张秀清 +1 位作者 王晓君 刁彦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6-80,共5页
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是卫星授时、遥测及无源定位等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单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时间数字转换(Time-to-Digital Conversion,TDC)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延迟线内插法... 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是卫星授时、遥测及无源定位等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单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时间数字转换(Time-to-Digital Conversion,TDC)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延迟线内插法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并比较了几种实现延迟线的方法,给出了利用FPGA内部进位链实现抽头延迟线的技术细节,以Altera公司的CycloneIII系列FPGA芯片实现了TDC的模型设计,并通过时序仿真完成了对该TDC模型的性能测试,有效地提高了时间测量精度。最小测量精度达71ps,测量范围约为0.67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间隔测量 时间数字转换 延迟线内插法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评价烃源岩的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104
19
作者 张志伟 张龙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4-87,共4页
烃源岩评价是地质综合评价的基础,因其需要依据大量分析化验资料,而常常受到经费和样品来源的困扰。文中提出一种在陆相地层依据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的方法:利用重叠法把刻度合适的孔隙度曲线(如声波时差曲线)叠加在电阻率曲线上,... 烃源岩评价是地质综合评价的基础,因其需要依据大量分析化验资料,而常常受到经费和样品来源的困扰。文中提出一种在陆相地层依据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的方法:利用重叠法把刻度合适的孔隙度曲线(如声波时差曲线)叠加在电阻率曲线上,在饱含水但缺乏有机质的岩石中,两条曲线彼此平行并重合;在含油气储集岩或富含有机质的非储集岩中,两条曲线之间存在差异,可根据两条曲线的差异及曲线的变化情况判识和评价烃源岩。应用效果证明,此方法简单易行,能够较准确地评价每口井的烃源岩总厚度、各层烃源岩的深度分布,可以定性评价烃源岩等级,大致确定生油门限深度,还可以对烃源岩的区域分布规律作出评价。图4表4参1(张志伟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烃源岩 陆相地层 重叠法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经济运行在变电站的实践 被引量:14
20
作者 侯元文 张青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7-149,共3页
在变压器经济运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了35 kV典型变电站变压器经济运行点,对典型日负荷曲线和变电站负荷性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变压器经济运行时段控制法,确切地给出变压器经济投切的时机,优化了变压器运行方式,同时不增加设... 在变压器经济运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了35 kV典型变电站变压器经济运行点,对典型日负荷曲线和变电站负荷性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变压器经济运行时段控制法,确切地给出变压器经济投切的时机,优化了变压器运行方式,同时不增加设备动作次数。运行实践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变压器自身的综合功率损耗,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经济运行方式 时段控制法 变电站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