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孝民屯遗址铸铜工匠墓及其相关问题
1
作者
王文轩
张闻捷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1,共9页
孝民屯铸铜作坊中的部分墓葬有意随葬与铸铜相关的遗物,墓主应为铸铜工匠,墓内随葬窄长柄铜刀、泥质灰陶鬲和铅礼器为部分铸铜工匠群体的特有葬俗。铸铜工匠内部存在一定等级差异应与家族管理模式有关,铸铜工匠群体中存在专职工匠的同...
孝民屯铸铜作坊中的部分墓葬有意随葬与铸铜相关的遗物,墓主应为铸铜工匠,墓内随葬窄长柄铜刀、泥质灰陶鬲和铅礼器为部分铸铜工匠群体的特有葬俗。铸铜工匠内部存在一定等级差异应与家族管理模式有关,铸铜工匠群体中存在专职工匠的同时也有部分工匠战时为兵,女性也参与铸铜生产。“天”族成员参与孝民屯铸铜作坊的生产,同时该族成员与李家崖文化人群关系密切,不排除李家崖文化的铸铜生产与“天”族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民屯遗址
铸铜作坊
工匠墓
“
天
”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之生存意蕴——一种生存论字源学考释
2
作者
李章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7,228,229,共12页
中国古代的“地”既不同于现代自然科学中对象化的“地球”和现代宗教信仰中人格化的土地神,也不同于现代社会生活中资本化的“土地”,而具有丰富的生存意蕴。“地”字构形所指乃承载和陈列万物者,由这种构形意义引出的生存史本义就在...
中国古代的“地”既不同于现代自然科学中对象化的“地球”和现代宗教信仰中人格化的土地神,也不同于现代社会生活中资本化的“土地”,而具有丰富的生存意蕴。“地”字构形所指乃承载和陈列万物者,由这种构形意义引出的生存史本义就在于生存世界之中的承载和陈列万物者。这种原初生存意蕴意味着“地”实乃生存之依寓,与生存本身一样具有时间性和历史性。一方面,作为生存之依寓的“地”后发于作为生存空间的“天”,并且“顺”“天”、“助”“天”和“法”“天”;另一方面,相对于万物而言,“地”既是生存世界中的万物之本原,又是生存世界中的万物之归宿。在人-地关系上,中国古人通过“地理”“地祇”等,而“事地”和“亲地”,以“报本反始”,不忘大地的生养、承载和庇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
生存意蕴
生存依寓
构形意义
生存史本义
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语义解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恩旭
丁崇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共5页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子夏在劝说司马牛时引用孔子的话。前人多从子夏和司马牛的对话中来解析这句话,得到的只是上下文中临时性的语境意义,因此难免会断章取义。为了获得更加科学的解释,需要将其置于孔子的天命体系之下。研...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子夏在劝说司马牛时引用孔子的话。前人多从子夏和司马牛的对话中来解析这句话,得到的只是上下文中临时性的语境意义,因此难免会断章取义。为了获得更加科学的解释,需要将其置于孔子的天命体系之下。研究发现,孔子"天—命—人"思想体系具有三重性,且三者之间具有动态交互作用。正是在这动态的交互作用中,孔子完成了自己天命体系的构建。作为孔子天命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亦应作如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天
命
死生有命
富贵在
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的妈呀/我的天哪”的选择倾向及制约因素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寅
储泽祥
《汉语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7-15,95,共10页
本文讨论"我的妈呀"和"我的天哪"这两种感叹语。说话人表达情感的差异和感叹对象的不同在这两种感叹语的选择倾向上起着制约作用。文章还从说话人的心理角度对这些选择倾向进行了分析解释。
关键词
“我的妈呀”
“我的
天
哪”
情感表达
感叹对象
心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王合一与执一无为——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合论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丰乾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8-112,共5页
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的思想主题多处呼应,该文选取“天地”、“帝王”、“执一”、“无为”等核心范畴进行分析,论述了天地与万物、天地与帝王的关系以及“执一”的具体含义,认为道家的“无为”实际上是“为无为”,越是有地位的...
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的思想主题多处呼应,该文选取“天地”、“帝王”、“执一”、“无为”等核心范畴进行分析,论述了天地与万物、天地与帝王的关系以及“执一”的具体含义,认为道家的“无为”实际上是“为无为”,越是有地位的人越需要“无为”。竹简《文子》强调帝王要“执一无为”,以求得“功遂天地”,而不仅仅是“富有天下”,这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在政治领域中的重点在于“天王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简《文子》
竹简《老子》
天
地
帝王
执一
无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谓词名用——以“天下第一+谓词”为例
6
作者
华玉明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4,96,共6页
"天下第一+谓词"指称与谓词相关的人、物、处所和事情或现象,具有名词的句法功能。这种格式主要出现在近年的报纸、期刊和图书中,具有语形经济、彰显特色的语用效果,格式类推、认知联想是其流行的语用理据。
关键词
“
天
下第一+谓词”
指称和句法功能
语用环境
效果和理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童子军与童天王:清代科举中的童生及其劣化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静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70,共9页
童子军在清代多指童生群体,意涵中性。童子军应试时规模庞大,从县试数百数千人,到府试、院试可达成千上万人。难青一衿的童生已具备士之属性,凭借其掌握的知识或技勇,在当地社会事实性享受一些优待和尊重。童天王多以形容考试期间滋闹...
童子军在清代多指童生群体,意涵中性。童子军应试时规模庞大,从县试数百数千人,到府试、院试可达成千上万人。难青一衿的童生已具备士之属性,凭借其掌握的知识或技勇,在当地社会事实性享受一些优待和尊重。童天王多以形容考试期间滋闹之大胆童生,如闹考、哄闹衙署、滋闹街市、聚赌造乱、冲击教堂等。该称号多出现于晚清文献中,说明晚清童生气焰嚣张,既令人恐惧,又受人鄙夷。原因在于官方监管和约束童生艰难,咸同兵燹后宽额滥送和待士宽纵更加剧了士习嚣陵,且童生治生多重于应试,科举、功名的吸引力不断下降。童生为利而试,亦由利之纷争而滋闹。兼具士、民双重特征的童生成为似士非士的游民,反映出科举制在基层社会从“读书种子”内部瓦解,以及官方养士储才理想期愿的落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童试
童生
童子军
童
天
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被引量:
1
8
作者
福建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课题组
朱人求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8,共6页
从传统哲学的视角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资源,是一次传统与现代超越时空的对话。传统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活水,是其内在的历史根据,科学发展观则是对传统哲学的有机整合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在继承传统哲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科学...
从传统哲学的视角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资源,是一次传统与现代超越时空的对话。传统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活水,是其内在的历史根据,科学发展观则是对传统哲学的有机整合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在继承传统哲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也完成了其时代性超越。其中,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对传统哲学中阴阳辩证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思想源于中华文明的“以民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观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继承与理性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阴阳辩证
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
天
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孝民屯遗址铸铜工匠墓及其相关问题
1
作者
王文轩
张闻捷
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出处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1,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泗水流域商周青铜器研究”(编号:21YJC780002)
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调创新中心2024年度专项招标项目“半月形文化带青铜时代冶铸遗存研究”(项目编号:XT-ZB2025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孝民屯铸铜作坊中的部分墓葬有意随葬与铸铜相关的遗物,墓主应为铸铜工匠,墓内随葬窄长柄铜刀、泥质灰陶鬲和铅礼器为部分铸铜工匠群体的特有葬俗。铸铜工匠内部存在一定等级差异应与家族管理模式有关,铸铜工匠群体中存在专职工匠的同时也有部分工匠战时为兵,女性也参与铸铜生产。“天”族成员参与孝民屯铸铜作坊的生产,同时该族成员与李家崖文化人群关系密切,不排除李家崖文化的铸铜生产与“天”族存在联系。
关键词
孝民屯遗址
铸铜作坊
工匠墓
“
天
”族
Keywords
Xiaomintun Site
Bronze foundry
Artisans’tombs
‘
tian
’
天
group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之生存意蕴——一种生存论字源学考释
2
作者
李章印
机构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7,228,229,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科学信念与宗教信仰的认识论和生存论分析”(15JJD720009)。
文摘
中国古代的“地”既不同于现代自然科学中对象化的“地球”和现代宗教信仰中人格化的土地神,也不同于现代社会生活中资本化的“土地”,而具有丰富的生存意蕴。“地”字构形所指乃承载和陈列万物者,由这种构形意义引出的生存史本义就在于生存世界之中的承载和陈列万物者。这种原初生存意蕴意味着“地”实乃生存之依寓,与生存本身一样具有时间性和历史性。一方面,作为生存之依寓的“地”后发于作为生存空间的“天”,并且“顺”“天”、“助”“天”和“法”“天”;另一方面,相对于万物而言,“地”既是生存世界中的万物之本原,又是生存世界中的万物之归宿。在人-地关系上,中国古人通过“地理”“地祇”等,而“事地”和“亲地”,以“报本反始”,不忘大地的生养、承载和庇护。
关键词
地
生存意蕴
生存依寓
构形意义
生存史本义
天
Keywords
Di(地,Earth)
Existential significance
What existence depends on
Configurational meaning
Primordial meaning in the history of existence
tian
(
天
,Heaven)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语义解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恩旭
丁崇明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共5页
文摘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子夏在劝说司马牛时引用孔子的话。前人多从子夏和司马牛的对话中来解析这句话,得到的只是上下文中临时性的语境意义,因此难免会断章取义。为了获得更加科学的解释,需要将其置于孔子的天命体系之下。研究发现,孔子"天—命—人"思想体系具有三重性,且三者之间具有动态交互作用。正是在这动态的交互作用中,孔子完成了自己天命体系的构建。作为孔子天命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亦应作如是观。
关键词
孔子
天
命
死生有命
富贵在
天
Keywords
Confucius
tian(天)
Ming(命)
Si Sheng You Ming
Fu Gui Zai
tian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的妈呀/我的天哪”的选择倾向及制约因素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寅
储泽祥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文学院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7-15,95,共10页
文摘
本文讨论"我的妈呀"和"我的天哪"这两种感叹语。说话人表达情感的差异和感叹对象的不同在这两种感叹语的选择倾向上起着制约作用。文章还从说话人的心理角度对这些选择倾向进行了分析解释。
关键词
“我的妈呀”
“我的
天
哪”
情感表达
感叹对象
心理因素
Keywords
wo de ma ya(我的妈呀)
wo de
tian
na(我的
天
哪)
emotion expression
objects exclaimed
psychological factor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王合一与执一无为——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合论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丰乾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文摘
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的思想主题多处呼应,该文选取“天地”、“帝王”、“执一”、“无为”等核心范畴进行分析,论述了天地与万物、天地与帝王的关系以及“执一”的具体含义,认为道家的“无为”实际上是“为无为”,越是有地位的人越需要“无为”。竹简《文子》强调帝王要“执一无为”,以求得“功遂天地”,而不仅仅是“富有天下”,这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在政治领域中的重点在于“天王合一”。
关键词
竹简《文子》
竹简《老子》
天
地
帝王
执一
无为
Keywords
Bambooslipped Wen Zi
Bamboo-slipped Lao Zi
Heaven and Earth (
天
地,
tian
-di)
Emperor (帝王, Di-wang)
Grasp the Unity (执一, Zhi-yi )
Inaction (无为,Wu-wei)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谓词名用——以“天下第一+谓词”为例
6
作者
华玉明
机构
邵阳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4,9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编号:10BYY060)的部分成果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学科(邵阳学院)资助
文摘
"天下第一+谓词"指称与谓词相关的人、物、处所和事情或现象,具有名词的句法功能。这种格式主要出现在近年的报纸、期刊和图书中,具有语形经济、彰显特色的语用效果,格式类推、认知联想是其流行的语用理据。
关键词
“
天
下第一+谓词”
指称和句法功能
语用环境
效果和理据
Keywords
'
tian
-xia diyi(
天
下第一)+ a predicate' structure
reference and syntactic function
context
effect and motivation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童子军与童天王:清代科举中的童生及其劣化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静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70,共9页
文摘
童子军在清代多指童生群体,意涵中性。童子军应试时规模庞大,从县试数百数千人,到府试、院试可达成千上万人。难青一衿的童生已具备士之属性,凭借其掌握的知识或技勇,在当地社会事实性享受一些优待和尊重。童天王多以形容考试期间滋闹之大胆童生,如闹考、哄闹衙署、滋闹街市、聚赌造乱、冲击教堂等。该称号多出现于晚清文献中,说明晚清童生气焰嚣张,既令人恐惧,又受人鄙夷。原因在于官方监管和约束童生艰难,咸同兵燹后宽额滥送和待士宽纵更加剧了士习嚣陵,且童生治生多重于应试,科举、功名的吸引力不断下降。童生为利而试,亦由利之纷争而滋闹。兼具士、民双重特征的童生成为似士非士的游民,反映出科举制在基层社会从“读书种子”内部瓦解,以及官方养士储才理想期愿的落空。
关键词
科举
童试
童生
童子军
童
天
王
Keywords
Imperial examination
Preliminary imperial examination
Tong Sheng(童生)
Tong Zi Jun(童子军)
Tong
tian
Wang(童
天
王)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被引量:
1
8
作者
福建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课题组
朱人求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课题组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8,共6页
文摘
从传统哲学的视角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资源,是一次传统与现代超越时空的对话。传统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活水,是其内在的历史根据,科学发展观则是对传统哲学的有机整合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在继承传统哲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也完成了其时代性超越。其中,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对传统哲学中阴阳辩证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思想源于中华文明的“以民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观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继承与理性超越。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阴阳辩证
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
天
人合一
Keywords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yin-yang dialectical thinking mode, people-oriented,
tian
-ren-he-yi
(天
人合一)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孝民屯遗址铸铜工匠墓及其相关问题
王文轩
张闻捷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之生存意蕴——一种生存论字源学考释
李章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语义解析
王恩旭
丁崇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的妈呀/我的天哪”的选择倾向及制约因素
王寅
储泽祥
《汉语学报》
CSSCI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天王合一与执一无为——竹简《文子》与竹简《老子》合论
张丰乾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谓词名用——以“天下第一+谓词”为例
华玉明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童子军与童天王:清代科举中的童生及其劣化
王静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科学发展观对传统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福建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课题组
朱人求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