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defect free ceramic/Ti composite membranes by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in situ oxid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Dong-qiang YANG Ping +2 位作者 WU Jian-yang ZHAO Jing CHEN Yan-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3295-3304,共10页
Al2O3 ceramic powder was applied to modify the large pores defec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rous metal Ti support,in situ oxidation method was a convenient method to prepare defect free ceramic/Ti composite membranes o... Al2O3 ceramic powder was applied to modify the large pores defec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rous metal Ti support,in situ oxidation method was a convenient method to prepare defect free ceramic/Ti composite membranes on this basis.In situ oxidation condition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condition for preparing the TiO2-Al2O3/Ti composite membrane is under 800°C for 2 h,an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ore sizes of the TiO2-Al2O3/Ti composite membranes are affected obviously.The thickness and composition of the TiO2/Ti composite membranes are determined by SEM and XRD completely.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 is measured by bubble pressure method,the most probable aperture is about 3.12μm,while the average pore size of defect free TiO2-Al2O3/Ti is about 3.23μm.After ultrasonic treatment,the slight weight change of membranes reveals no observable change,which indicates that TiO2-Al2O3/Ti composite membranes maintain a good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ti ceRAMIC tiO2 layer in situ oxidation composite membrane surface mod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magnetic Fe3O4@Cu/Ce microspheres for efficient catalytic oxidation co-adsorption of arsenic(Ⅲ) 被引量:6
2
作者 JIN Lin-feng CHAI Li-yuan +2 位作者 SONG Ting-ting YANG Wei-chun WANG Hai-y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176-1185,共10页
Magnetic Fe3 O4@Cu/Ce microsphere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one-step solvothermal approach and further utilized to remediate toxic arsenic(As(Ⅲ)) pollution. The effects of Cu/Ce elements co-doping on the crystal... Magnetic Fe3 O4@Cu/Ce microsphere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one-step solvothermal approach and further utilized to remediate toxic arsenic(As(Ⅲ)) pollution. The effects of Cu/Ce elements co-doping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catalytic oxidation and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magnetic microspheres were research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aid of Cu/Ce elements, the grain size reduced, lattice defects increased, and the oxygen vacancies and surface hydroxyl groups were improved. Therefore, Cu/Ce elements endowed magnetic Fe3 O4@Cu/Ce microspheres with excellent As(III) removal performance, whos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reached 139.19 mg/g.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mainly involved catalytic oxidant co-adsorption. This research developed a feasible strategy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magnetic adsorbent to enhance the removal of As(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e magnetic composites AS(III) catalytic oxidation ad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91-Ti复合材料表面微弧氧化/有机复合涂层防护性能研究
3
作者 谷永瑞 焦进超 +2 位作者 张津 连勇 郑开宏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6-68,共13页
目的研究AZ91-Ti表面MAO/有机复合涂层的长效防护性,以及其膜下腐蚀行为。方法在AZ91-Ti表面制备EP/PU和MAO/EP/PU等2种膜层,通过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阻抗谱、划伤试验等系统对比研究涂层的性能,并分析涂层的失效机制。结果电化学测试... 目的研究AZ91-Ti表面MAO/有机复合涂层的长效防护性,以及其膜下腐蚀行为。方法在AZ91-Ti表面制备EP/PU和MAO/EP/PU等2种膜层,通过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阻抗谱、划伤试验等系统对比研究涂层的性能,并分析涂层的失效机制。结果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2种涂层的阻抗值均随着盐雾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然而,单一EP/PU涂层在720 h盐雾试验后出现明显鼓泡现象,而MAO/EP/PU复合涂层在960 h盐雾试验后无明显变化。单一EP/PU涂层的膜下腐蚀呈现横向扩展的局部腐蚀和丝状腐蚀特征,MAO涂层能够有效抑制腐蚀介质的横向扩散,从而显著提升复合涂层的耐久性。划伤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体系下AZ91-Ti的腐蚀扩展面积与AZ91相当。结论MAO中间层通过机械互锁和化学稳定双重作用,显著提升了有机涂层的界面结合强度和腐蚀介质阻挡能力,有效提高了AZ91-Ti复合材料的长周期耐腐蚀性能,使其达到了同等防护下商用AZ91镁合金的水平,为AZ91-Ti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微弧氧化 空气喷涂 耐腐蚀 膜下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BPS/OSEP/EP-CE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刘勇 姜一帆 +1 位作者 耿鑫玺 张焘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为提高环氧树脂(EP)-氰酸酯树脂(CE)复合材料的阻燃与抑烟性能,首先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阻燃剂DOPO-BPS,通过溶液浇筑法,将DOPO-BPS与有机海泡石(OSEP)共同引... 为提高环氧树脂(EP)-氰酸酯树脂(CE)复合材料的阻燃与抑烟性能,首先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阻燃剂DOPO-BPS,通过溶液浇筑法,将DOPO-BPS与有机海泡石(OSEP)共同引入EP-CE基体中,制备阻燃DOPO-BPS/OSEP/EP-CE复合材料;然后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核磁共振(NMR)分析、热重分析(TGA)、极限氧指数(LOI)测试、UL-94垂直燃烧测试和锥形量热仪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比例的DOPO-BPS与OSEP对EP-CE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抑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DOPO-BPS的磷杂菲环结构能形成稳定炭层,阻断热氧传递,与OSEP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阻燃效果和抑烟性能。当阻燃剂DOPO-BPS与OSEP以9∶1的质量比添加至EP-CE时,阻燃性能和抑烟性能最佳,阻燃性能达V-0级,LOI增至31.4%,且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和产烟总量相比于EP-CE,分别降低了29.7%、32.2%和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EP) 氰酸酯树脂(ce)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 4 4'-二羟基二苯砜(BPS) 有机海泡石(OSEP) 阻燃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及Ce低合金化对TiC_p/AZ91镁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英 李世轩 +2 位作者 黄健东 张兆东 李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129,共4页
将加入Ca及Ce元素低合金化和采用XD法制备的Ti Cp/Al预制块相结合,并进行半固态搅拌的方法制备Ti Cp/AZ91镁合金复合材料,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加入0.3wt%Ca、0.3wt%Ce后,AZ91镁合金与Ti Cp/AZ91镁基复合材料... 将加入Ca及Ce元素低合金化和采用XD法制备的Ti Cp/Al预制块相结合,并进行半固态搅拌的方法制备Ti Cp/AZ91镁合金复合材料,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加入0.3wt%Ca、0.3wt%Ce后,AZ91镁合金与Ti Cp/AZ91镁基复合材料的组织明显细化,β-Mg17Al12相减少。少量Ca、Ce的加入有利于熔炼时镁合金的熔体保护,可减少细小Ti C粒子的团聚,提高抗拉强度及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tiC CA ce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Cu/Ti-Al-O_x催化氧化CO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金奇杰 陶兴军 +3 位作者 沈建宇 俞建忠 沈岳松 祝社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186,共5页
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系列铜铈负载钛铝氧化物(Ce-Cu/Ti-Al-Ox)催化剂,研究Ce-Cu/Ti-Al-Ox催化氧化一氧化碳(CO)的性能,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铝(Al2O3)的掺入抑制了二氧化钛(TiO2)的颗粒长大,不仅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系列铜铈负载钛铝氧化物(Ce-Cu/Ti-Al-Ox)催化剂,研究Ce-Cu/Ti-Al-Ox催化氧化一氧化碳(CO)的性能,并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铝(Al2O3)的掺入抑制了二氧化钛(TiO2)的颗粒长大,不仅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同时提高了铜铈负载二氧化钛(Ce-Cu/TiO2)催化剂的缺陷浓度,有利于催化剂表面反应气体的吸附以及催化反应的进行,因此适量添加Al2O3能明显提升Ce-Cu/TiO2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氧化活性,拓宽其活性温度窗口,添加20%(wt,质量分数)Al2O3制得的Ce-Cu/Ti-Al-Ox催化剂具有对催化氧化CO的最好催化活性,在140℃条件下,活性达到了98%,170℃以上活性达到了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铈负载钛铝氧化物 催化氧化 一氧化碳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e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7
作者 李秀萍 翟玉春 +2 位作者 马培华 赵荣祥 张金生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3-367,370,共6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单体氧化物,异相成核沉淀法制备Ti/Ce复合氧化物并对其进行改性。采用XRD、IR、UV-vis、SEM对Ti/Ce复合氧化物进行了表征。对制备的样品进行改性研究,考察了改性剂类型、改性温度、酸度、改性剂用量等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 采用燃烧法制备单体氧化物,异相成核沉淀法制备Ti/Ce复合氧化物并对其进行改性。采用XRD、IR、UV-vis、SEM对Ti/Ce复合氧化物进行了表征。对制备的样品进行改性研究,考察了改性剂类型、改性温度、酸度、改性剂用量等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得出改性工艺的最佳条件。对于CeO2/TiO2:改性剂选择钛酸酯偶联剂,温度45℃,时间60min,pH值为7,改性剂用量为5%(质量分数)。TiO2/CeO2:改性剂选择钛酸酯偶联剂,温度55℃,时间60min,pH值为6,改性剂用量为5%。改性后可增强样品在基体中的可溶性,扩大其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异相成核 ti ce复合氧化物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Ce-Ti复合粉体的研究
8
作者 李自轩 左秀琴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4-7,共4页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Ce-Ti复合超细粉体,主要研究了溶胶一凝胶法制备过程中溶胶一凝胶形成的条件及不同焙烧温度对超细粉体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C2H5OH与H2O摩尔比在0.5~2.0时能形成稳定的凝胶;采用真空干燥能形成松散的结构,...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Ce-Ti复合超细粉体,主要研究了溶胶一凝胶法制备过程中溶胶一凝胶形成的条件及不同焙烧温度对超细粉体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C2H5OH与H2O摩尔比在0.5~2.0时能形成稳定的凝胶;采用真空干燥能形成松散的结构,不易团聚,真空干燥温度60℃,真空干燥压力5kPa左右,真空干燥时间大于24h;超细Ce-Ti复合粉体的平均粒径随干凝胶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600℃下焙烧1h,能得到较好的效果,粒径可达5.9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ce-ti复合粉体 超细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Ce-Ti催化剂的烧结烟气CO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浩鸣 唐银华 +4 位作者 康建刚 王毅璠 刘爽 丁龙 龙红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86-4895,共10页
为减少烧结烟气中CO排放,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Pt-Ce-Ti催化剂,并在模拟的烧结烟气中测试了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性能。首先,通过改变TiO_(2)载体上Pt的质量分数,研究了Pt质量分数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其次,通过共浸渍掺杂和载体的形式,... 为减少烧结烟气中CO排放,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Pt-Ce-Ti催化剂,并在模拟的烧结烟气中测试了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性能。首先,通过改变TiO_(2)载体上Pt的质量分数,研究了Pt质量分数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其次,通过共浸渍掺杂和载体的形式,研究了CeO_(2)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然后,研究了催化剂的抗SO_(2)性能;最后,通过XRD,BET和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活性差异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随着Pt质量分数提高而提高;在Pt质量分数为0.1%的基础上以CeO_(2)为载体或微量掺杂,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Pt_(0.1%) /TiO_(2)、Pt_(0.1%) /CeO_(2)和Pt_(0.1%) Ce_(0.1%)/TiO_(2)催化剂在120℃活性分别为6.80%,84.84%和99.99%;Pt_(0.1%) Ce_(0.1%)/TiO_(2)的抗硫能力突出,在SO_(2)体积分数为0.003%的混合气中,CO平均氧化率为87.0%。催化剂中Pt质量分数越高,CO吸附和反应位点越多,催化剂活性越高。加入CeO_(2)会增加催化剂表面吸附氧数量,增强催化氧化过程供氧能力,提高催化剂的活性。TiO_(2)可以促使水分子解离成羟基,促进CO催化氧化过程,并与SO_(2)形成竞争吸附作用,提高催化剂抗SO_(2)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烟气 Pt-ce-ti催化剂 CO催化氧化 抗SO_(2)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abrasive wear behaviour of anodizing composite films containing Si C nanoparticles on Ti6Al4V alloy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松梅 郁秀梅 +3 位作者 刘建华 于美 吴量 杨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415-4423,共9页
Anodized composite films containing Si C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on Ti6Al4 V alloy by anodic oxidation procedure in C4O6H4Na2 electrolyt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 ... Anodized composite films containing Si C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on Ti6Al4 V alloy by anodic oxidation procedure in C4O6H4Na2 electrolyt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of the films fabricated in the electrolytes with and without addition of Si C nanoparticles. Results show that Si C particles can be successful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oxide film during the anodizing process and preferentially concentrate within internal cavities and micro-cracks. The ball-on-disk sliding tests indicate that Si C-containing oxide films register much lower wear rate than the oxide films without Si C under dry sliding condition. Si C particles are likely to melt and then are oxidized by frictional heat during sliding tests.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behavior reveals that the anodized alloy with Si C nanoparticles results in a reduction in passive current density to about 1.54×10-8 A/cm2, which is more than two time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i O2 film(3.73×10-8 A/cm2). The synthesized composite film has good anti-wear and anti-corrosion properties and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nanocomposite film i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alloy anodic oxidation Si C nanoparticle composite fi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Fe-Ce-O催化剂对助燃脱硝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田春雨 董浩 +3 位作者 迟姚玲 黄傲寒 李欣亮 靳广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2-1559,共8页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Mn-Fe-Ce-O复合氧化物,采用XRD,H_(2)-TPR,XPS,SEM,EDS等方法分析了试样的结构与物性,并对其氧化和催化CO还原NO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Mn-Fe-Ce-O复合氧化物中主要为Mn_(3)O_(4)和CeO_(2)物相,Fe...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Mn-Fe-Ce-O复合氧化物,采用XRD,H_(2)-TPR,XPS,SEM,EDS等方法分析了试样的结构与物性,并对其氧化和催化CO还原NO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Mn-Fe-Ce-O复合氧化物中主要为Mn_(3)O_(4)和CeO_(2)物相,Fe和Ce的加入可增大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且表面元素分布均匀,无明显集聚状态,加入Ce后复合氧化物颗粒变得细小,Mn^(3+)+Mn^(4+)含量和表面吸附氧含量增大,H_(2)-TPR还原峰向低温区偏移。Mn_(9)Fe_(1)O_(z)具有良好的氧化CO能力,400℃下CO转化率为99.56%,Mn-Fe-Ce-O复合氧化物催化CO还原NO的活性高于Mn-Fe-O复合氧化物,其中,(Mn_(9)Fe_(1))_(7)Ce_(3)O_(z)活性最高,在350℃下NO转化率为8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Fe-ce-O 复合氧化物 脱硝 CO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改性Ni/MnO_(x)催化剂用于甲烷干重整的研究
12
作者 施冰梅 储伟 蔡国兵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9-204,共6页
采用氧化还原沉淀法制备了系列xCe(100-x)MnO_(x)(简记为xC(100-x)M,x分别为0、10%、30%、50%、80%、100%)复合氧化物,通过浸渍法负载Ni制备Ni/xC(100-x)M系列催化剂。以CH_(4)干重整反应制合成气为模型反应,研究Ce与Mn质量比对Ni/CeMnO... 采用氧化还原沉淀法制备了系列xCe(100-x)MnO_(x)(简记为xC(100-x)M,x分别为0、10%、30%、50%、80%、100%)复合氧化物,通过浸渍法负载Ni制备Ni/xC(100-x)M系列催化剂。以CH_(4)干重整反应制合成气为模型反应,研究Ce与Mn质量比对Ni/CeMnO_(x)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i/MnO_(x)催化剂中引入Ce助剂,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碱性位点数量,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能力。在系列Ni/CeMnO_(x)催化剂中,Ce与Mn质量比对反应活性有着显著的影响,Ce质量分数的增加有利于提高CH_(4)和CO_(2)转化率,在反应温度为700℃和V(CH_(4))/V(CO_(2))=1∶1的条件下,Ni80C20M催化剂的CH_(4)和CO_(2)转化率相对较高,CH_(4)转化率为73.90%,CO_(2)转化率为7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干重整 合成气 NI基催化剂 ce助剂 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自生Ti2AlC/Ti-40Al复合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悔改 宋延沛 +1 位作者 王非 魏尊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7-40,共4页
利用海绵钛、高纯铝与TiC/Al中间合金反应,采用非自耗电弧熔炼工艺,原位合成Ti2AlC/Ti-40Al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在900℃空气中的恒温氧化行为,分析不同的增强体含量对复合材料氧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通过SEM、EDS及XRD对氧化层的表... 利用海绵钛、高纯铝与TiC/Al中间合金反应,采用非自耗电弧熔炼工艺,原位合成Ti2AlC/Ti-40Al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在900℃空气中的恒温氧化行为,分析不同的增强体含量对复合材料氧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通过SEM、EDS及XRD对氧化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及横断面的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氧化动力学曲线介于抛物线和对数规律之间,且随着碳化物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呈下降趋势。研究发现,氧化表面为堆砌生长的柱状六方晶,主要为金红石型的TiO2;氧化断面为明显的三层结构,最内层氧化膜基本上是在碳化物颗粒周围产生的,中间层为Al2O3和TiO2的混合物层,外层主要为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AlC/ti-40Al复合材料 氧化动力学 抗氧化性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自生成TiC/Ti-6Al复合材料的高温氧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小璀 张小农 李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638-1640,1644,共4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测量了原位自生成技术制备的TiC/Ti-6Al复合材料高温连续氧化增重特性.结果表明,原位自生成TiC/Ti基复合材料在高温氧化时遵循抛物线规律,氧化增重在1073K时远大于873K和973K时,计算获得该复合材料的氧化激活能为255.7kJ/... 利用热重分析仪测量了原位自生成技术制备的TiC/Ti-6Al复合材料高温连续氧化增重特性.结果表明,原位自生成TiC/Ti基复合材料在高温氧化时遵循抛物线规律,氧化增重在1073K时远大于873K和973K时,计算获得该复合材料的氧化激活能为255.7kJ/mol.研究发现,873K和973K时形成的氧化物是不连续的岛状分布,而在1073K时,氧化物已形成均匀连续的膜,这是由于复合材料的氧化首先发生在TiC颗粒的表面上,而不是像均质材料一样在整个表面上均匀地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基复合材料 氧化 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n-Ti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其在酸介质中的稳定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西昌 马立文 +2 位作者 陈白珍 张文 杨喜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5-820,共6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系列Li-Mn-Ti复合氧化物(理论化学式为LiTixMn2-xO4,0≤x≤1);利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酸浸实验考察其在弱酸性介质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采用固相法合成系列Li-Mn-Ti复合氧化物(理论化学式为LiTixMn2-xO4,0≤x≤1);利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酸浸实验考察其在弱酸性介质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x≤0.5时,Ti能完全地纳入尖晶石晶格,并使晶胞参数增大、晶粒变小;Li-Mn-Ti复合氧化物酸浸前、后能够保持尖晶石的结构和形貌,具有结构稳定性,但其化学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筛 Li-Mn-ti复合氧化物 结构 稳定性 酸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B/Ti基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 被引量:2
16
作者 覃业霞 吕维洁 +1 位作者 徐栋 张荻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2-357,共6页
研究了TiB/Ti基复合材料在550, 600和650℃空气中的恒温氧化行为, 分析了增强体TiB对钛基复合材料氧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配有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层表面的相组成、形貌以及氧化层剖面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TiB/Ti基复合材料在550, 600和650℃空气中的恒温氧化行为, 分析了增强体TiB对钛基复合材料氧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配有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层表面的相组成、形貌以及氧化层剖面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的氧化动力学曲线主要为抛物线类型; TiB/Ti基复合材料的氧化层由金红石型的氧化物TiO2 组成, 没有发现B2O3 的氧化物; 增强体TiB能够提高钛基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 而且随着TiB增强体含量的增加, 钛基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 TiB增强体促进了致密氧化膜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tiB/ti基复合材料 氧化 氧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4Mn_(0.5)Ti_(0.5)O_4的合成及其交换选择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江津河 董殿权 李建隆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用共沉淀、热结晶的方法合成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L i4Mn0.5Ti0.5O4,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酸改型后,测定了对碱金属离子饱和交换容量、分配系数、pH滴定曲线、交换次数等参数。结果表明,L i4Mn0.5Ti0.5O4对L i+有较... 用共沉淀、热结晶的方法合成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复合氧化物L i4Mn0.5Ti0.5O4,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酸改型后,测定了对碱金属离子饱和交换容量、分配系数、pH滴定曲线、交换次数等参数。结果表明,L i4Mn0.5Ti0.5O4对L i+有较好的离子筛效应,离子选择性较好,对L i+饱和交换容量达到5.96 mmol/g,同时,Mn4+和Ti4+保持了较低的浸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ti复合氧化物 尖晶石型结构 离子筛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C/Ti基复合材料氧化行为 被引量:1
18
作者 覃业霞 朱建勇 +3 位作者 吕维洁 徐栋 覃继宁 张荻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05-109,共5页
研究了TiC/Ti基复合材料在550℃,600℃和650℃空气中恒温氧化行为。分析了增强体TiC对钛基复合材料氧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配有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氧化层表面的相组成、形貌以及氧化层剖面的显微... 研究了TiC/Ti基复合材料在550℃,600℃和650℃空气中恒温氧化行为。分析了增强体TiC对钛基复合材料氧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配有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氧化层表面的相组成、形貌以及氧化层剖面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C/Ti基复合材料的氧化层由金红石型的氧化物TiO2组成;增强体TiC能够提高钛基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而且随着TiC增强体含量的增加,钛基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增加;这主要是因为TiC增强体能够促进致密氧化膜的生成。氧化动力学曲线为抛物线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tiC/ti基复合材料 氧化 氧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快速制备Zn/Ti复合氧化物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秀萍 赵荣祥 +1 位作者 赵明泽 高肖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3-917,共5页
以抗坏血酸为燃烧剂,燃烧法快速制备Zn/Ti复合氧化物。并对所制样品进行XRD、UV-vis、FI-IR、SEM表征,得出样品的最佳燃烧剂用量和两种金属元素的摩尔比。对在最佳燃烧剂用量和金属元素摩尔比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进行光催化实验研究,考察... 以抗坏血酸为燃烧剂,燃烧法快速制备Zn/Ti复合氧化物。并对所制样品进行XRD、UV-vis、FI-IR、SEM表征,得出样品的最佳燃烧剂用量和两种金属元素的摩尔比。对在最佳燃烧剂用量和金属元素摩尔比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进行光催化实验研究,考察了pH值、催化剂用量、双氧水、光照时间对亚甲基蓝溶液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得出光催化最佳条件为:pH=5,催化剂用量为0.6g/L,双氧水用量为40mL/L,光催化时间为1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Zn/ti复合氧化物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ano-TiO_2-Pt复合电极催化甲醇氧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阳超琴 杨玲 夏举佩 《贵金属》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纳米TiO2(Ti/nano-TiO2)膜电极,再用电沉积法在纳米TiO2膜上修饰Pt微粒,制成Ti/nano-TiO2-Pt复合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纯Pt丝电极和Ti/nano-TiO2-Pt电极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以及稳定性。结果表明:...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纳米TiO2(Ti/nano-TiO2)膜电极,再用电沉积法在纳米TiO2膜上修饰Pt微粒,制成Ti/nano-TiO2-Pt复合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纯Pt丝电极和Ti/nano-TiO2-Pt电极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以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对甲醇氧化,复合电极比Pt丝电极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且对甲醇氧化中间产物CO的吸附量少,因而不易中毒;复合电极载铂量达到一定值时,电极具有最强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纳米tiO2膜电极 ti/nano—tiO2-Pt复合电极 甲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