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的大功率双极Π型DC/DC变换器研究
1
作者 孟繁丞 马文忠 +3 位作者 王玉生 张文艳 李恒硕 朱亚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26,共14页
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在电网互联时面临稳定性不强、电能质量差及故障处理弱等问题。分析了一种单相运行且具有双向直流故障闭锁能力的双极Π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DC/DC converter,DC-MMC)拓扑结构和故障闭锁原... 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在电网互联时面临稳定性不强、电能质量差及故障处理弱等问题。分析了一种单相运行且具有双向直流故障闭锁能力的双极Π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DC/DC converter,DC-MMC)拓扑结构和故障闭锁原理,设计了基于单相dq解耦的双闭环PI控制策略,实现了变换器桥臂直流分量、系统环流及桥臂间功率平衡控制。但适用于DC-MMC的模型预测控制存在控制复杂、计算量大及响应慢等问题,针对变换器结构的强耦合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分步寻优原理的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以提高变换器稳态和暂态性能。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 单相解耦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双向直流故障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值对杏仁分离蛋白高内相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杨清蕊 尚成园 +2 位作者 齐文慧 张旭 张志胜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1,共8页
为探究水相pH值对高内相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以杏仁分离蛋白(API)(本实验室自制,蛋白质含量为912 g/kg)和大豆油为试材构建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分别采用pH值为1.8、2.0、2.5、3.0的杏仁分离蛋白悬浮液(蛋白质量浓度为20 mg/mL)... 为探究水相pH值对高内相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以杏仁分离蛋白(API)(本实验室自制,蛋白质含量为912 g/kg)和大豆油为试材构建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分别采用pH值为1.8、2.0、2.5、3.0的杏仁分离蛋白悬浮液(蛋白质量浓度为20 mg/mL)制备高内相Pickering乳液(API-HIPPE),4℃下贮藏180 d,通过测定API-HIPPE的微观结构、平均粒径、界面蛋白吸附率、流变特性、离心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等指标,研究不同pH值对API-HIPPE稳定性的影响,并揭示API稳定HIPPE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水相pH值由1.8增至3.0,API-HIPPE液滴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界面蛋白吸附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pH值为2.5时,API-HIPPE液滴的平均粒径最小(33.36μm),界面比表面积增大,界面蛋白吸附率最大(35.86%),形成界面膜且膜层厚度增大,阻止液滴彼此靠近,提高乳液的稳定性。由动态流变学分析可知,pH值为2.5和3.0时,API-HIPPE的表观黏度值显著高于pH值为1.8时的乳液(P<0.05),储能模量(G′)大于损耗模量(G″),形成了以凝胶状弹性行为为主的3D网络结构,限制了液滴的流动,进一步提升了乳液的物理稳定性。综上,pH 2.5为制备API-HIPPE的最佳水相pH值,该研究为API-HIPPE在功能性食品载体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分离蛋白 高内相Pickering乳液 PH值 流变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单相非隔离电力电子变压器规避短路矢量的三维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
3
作者 王悦 孟令辉 +2 位作者 吕霄 徐寄望 舒泽亮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47-2559,共13页
相较于隔离型电力电子变压器(PET),非隔离电力电子变压器(NI-PET)取消了中间级隔离DC-DC变换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变换级数少的优点。但该拓扑存在的直流电容短路路径限制了其应用领域且对可用开关状态和矢量边界产生的影响尚不明确。因... 相较于隔离型电力电子变压器(PET),非隔离电力电子变压器(NI-PET)取消了中间级隔离DC-DC变换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变换级数少的优点。但该拓扑存在的直流电容短路路径限制了其应用领域且对可用开关状态和矢量边界产生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该文首先分析单相-单相NI-PET矢量边界与调制度、前后级相位差的关系;其次结合贯通牵引供电系统需求,提出一种适配既有牵引变压器的两相-单相非隔离电力电子变压器,并提出一种规避所提拓扑短路矢量的三维空间矢量脉宽调制(3D-SVPWM)策略;最后结合Vv牵引变压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拓扑应用于牵引供电系统的可行性,以及所提调制策略规避短路路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拓扑在保证系统输入输出特性良好的基础上,彻底取消隔离环节,降低了牵引供电系统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电力电子变压器 两相-单相 规避短路矢量 三维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供电系统用组合型非隔离三端口变换器
4
作者 王蓓蓓 吴建超 +2 位作者 王力 董晓锋 吴红飞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4,共10页
组合型非隔离三端口变换器TPC(three-port converter)作为航天器供电系统用能源管理器,可以实现太阳能光伏、蓄电池和负载3个功率端口之间的电能传输与变换,具有功率密度高、变换效率高、系统易构建、在轨易维护的优点。组合型非隔离三... 组合型非隔离三端口变换器TPC(three-port converter)作为航天器供电系统用能源管理器,可以实现太阳能光伏、蓄电池和负载3个功率端口之间的电能传输与变换,具有功率密度高、变换效率高、系统易构建、在轨易维护的优点。组合型非隔离三端口变换器采用交错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和半有源全桥整流器以堆叠方式连接,实现了任意2个端口之间的单级功率转换,并采用脉宽调制+移相调制策略实现了其中2个端口的独立功率控制。详细分析TPC的工作原理、调制和控制策略,提出设计注意事项,并通过实验结果进一步评价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型非隔离三端口变换器 航天器供电系统 软开关 脉宽调制+移相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接地故障检测方法在非隔离型柔性互联配电网中的适应性分析
5
作者 张贺铭 常仲学 +3 位作者 陈实 王晨清 袁宇波 宋国兵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2,共9页
文中以非隔离型柔性互联配电网为研究对象,针对交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因零序分量传递特性导致的典型接地故障检测方法适应性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建立非隔离型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 SOP)的零序等值拓扑网络,提出零序分量的... 文中以非隔离型柔性互联配电网为研究对象,针对交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因零序分量传递特性导致的典型接地故障检测方法适应性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建立非隔离型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 SOP)的零序等值拓扑网络,提出零序分量的传递方程并定量分析零序分量传递至非故障侧的大小,分析不同场景下零序分量抑制效果;然后,分别对小电流互联系统、小电阻互联系统、小电流和小电阻互联系统的典型保护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非隔离型柔性互联系统中,零序分量传递至系统健全侧后保护可能发生误动或误告警;最后,基于PSCAD建立典型非隔离型柔性互联配电网模型,对不同互联系统的保护适应性分析进行验证。文中研究结论可为非隔离型柔性互联配电网的保护配置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型柔性互联系统 智能软开关(SOP) 单相接地故障 小电流系统 小电阻系统 零序分量传递特性 零序抑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非隔离型三相逆变器的下垂控制策略研究
6
作者 冯泽涛 夏岩 +3 位作者 杨铠 陈仁钊 李珂 石进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5-633,共9页
组合式非隔离型三相逆变器由3个采用Heric拓扑的单相逆变器组成,每相均可独立运行。为解决组合式非隔离型三相逆变器离网运行时,由于三相所带负载不对称导致的逆变器输出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式非隔离型三相逆变器的改进下... 组合式非隔离型三相逆变器由3个采用Heric拓扑的单相逆变器组成,每相均可独立运行。为解决组合式非隔离型三相逆变器离网运行时,由于三相所带负载不对称导致的逆变器输出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式非隔离型三相逆变器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将传统的有功-频率(P-f)下垂曲线替换为神经网络激活函数反平方根曲线(ISRU),寻找有功中间相P_(mid)和无功中间相Q_(mid)以改进有功-频率(P-f)和无功-电压(Q-U)下垂曲线,从而得到三相平衡参考电压,同时引入电压幅值补偿环节进一步确保输出电压的对称性。在Matlab/Simulink以及StarSim HIL半实物平台中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同时能有效减小输出电压的不平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控制 不平衡负载 非隔离型 组合式三相逆变器 电压不平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油–乳清分离蛋白高内相乳液制备与表征
7
作者 郭兵兵 陈思贤 +5 位作者 肖渝珈 王桥意 李紫琳 魏丫然 陈妍 艾有伟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共10页
本研究以乳清分离蛋白(WPI)为天然乳化剂,葡萄籽油为油相,制备高内相乳液,探究不同WPI浓度梯度与不同乳化均质速率下乳液贮藏期外观形态、乳液油滴平均粒径、稳定性、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0 d贮藏期内中高浓度蛋... 本研究以乳清分离蛋白(WPI)为天然乳化剂,葡萄籽油为油相,制备高内相乳液,探究不同WPI浓度梯度与不同乳化均质速率下乳液贮藏期外观形态、乳液油滴平均粒径、稳定性、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0 d贮藏期内中高浓度蛋白溶液组和中高转速处理组乳液稳定性良好。随WPI浓度提升,乳液油滴的平均粒径显著降低,当浓度≥2.0%时趋于稳定。乳液的乳化活性指数(EAI)与乳化稳定性指数(ESI),随WPI浓度增大而增大。当均质速率增大,油滴平均粒径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EAI与ESI呈先增大后平缓的趋势。激光共聚焦微观分析可知,随WPI浓度增大更多的蛋白质吸附在界面上,分布更均匀,结构更稳定。当浓度进一步增加超过2.0%时,界面吸附趋于饱和,液滴尺寸趋于稳定。均质速率增大至15000 r/min时液滴分散性最优,而转速达到18000 r/min时液滴发生聚集。动态流变学分析表明,WPI浓度与剪切速率的增加提升了乳液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综上所述,适当增加乳清分离蛋白溶液浓度和提高转速可增强乳液稳定性与凝胶强度,这些结论为功能油脂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内相乳液 葡萄籽油 乳清分离蛋白溶液 乳液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TTL电平控制的间接加热式相变材料射频开关
8
作者 刘宗岱 廖龙忠 +2 位作者 赵慧丰 陈南庭 何庆国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2-377,392,共7页
研制了一款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电平控制的GeTe材料相变射频开关芯片。该芯片采用间接加热方式设计,使用高阻硅作为衬底材料、钨金属层作为间接加热微结构、AlN材料作为阻挡层,以提高热传导效率,并使用CAD优化结构尺寸;选择合适的电... 研制了一款晶体管-晶体管逻辑(TTL)电平控制的GeTe材料相变射频开关芯片。该芯片采用间接加热方式设计,使用高阻硅作为衬底材料、钨金属层作为间接加热微结构、AlN材料作为阻挡层,以提高热传导效率,并使用CAD优化结构尺寸;选择合适的电源控制芯片控制脉冲信号的幅度和宽度,将开启和关断脉冲分别降低到了3.3 V/500μs和5.0 V/100μs。测试结果表明,开关芯片的开关电阻比为1.86×10^(6),在DC~40 GHz工作频段内,开态插入损耗小于0.9 dB,关断隔离度大于15 dB,耐功率达到37 dBm,展示了相变材料射频开关在工程应用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开关 GeTe相变材料 间接加热 控制脉冲 开关电阻比 插入损耗 隔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有源桥DC-DC变换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申科 汪万兴 赵丹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169,共9页
基于移相加占空比控制策略的三有源桥TAB(triple active bridge)DC-DC变换器具有效率高和软开关范围可扩展等优点,但其小信号建模过程复杂、闭环控制环路参数整定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1种TAB工作在移相加占空比控制下的全阶连续广义状... 基于移相加占空比控制策略的三有源桥TAB(triple active bridge)DC-DC变换器具有效率高和软开关范围可扩展等优点,但其小信号建模过程复杂、闭环控制环路参数整定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1种TAB工作在移相加占空比控制下的全阶连续广义状态平均建模和PI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分析TAB的运行原理和Y型等效结构;然后,结合移相加占空比控制的特点和交流方波源等效方法,推导出TAB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接着,在推得模型的基础上求得输入到输出的传递函数,设计出PI控制器参数。最后,结合数字仿真及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隔离式DC-DC变换器 移相加占空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压电流限制的伺服电机无纹波转矩控制
10
作者 董青青 李婷 彭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118,共6页
针对伺服系统无刷电机正弦电流转矩控制纹波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刷伺服电机在任意反电动势波形下的无纹波转矩控制,实现了电机驱动器在有限电压、电流范围内的功率损耗最小。首先,建立了有限电压、电流范围内的电机模型,推导了电压... 针对伺服系统无刷电机正弦电流转矩控制纹波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刷伺服电机在任意反电动势波形下的无纹波转矩控制,实现了电机驱动器在有限电压、电流范围内的功率损耗最小。首先,建立了有限电压、电流范围内的电机模型,推导了电压、电流范围边界的不等约束条件;其次,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等效二次规划问题,提出了最优转矩控制策略;最后,在三相18极同步电机的实验平台上进行了3种情况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相电压、电流饱和时,仍能实现转矩的精确控制,输出期望转矩;在发生单相故障时,可以隔离故障相,同时通过优化励磁电流使非故障相达到预期的转矩输出,减小了转矩纹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无刷电机 纹波 最优转矩控制 故障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变压器中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策略
11
作者 郑征 靳婷婷 +1 位作者 陶海军 黄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22,共8页
该文以固态变压器后级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后级变换器在扩展移相传输功率下相移量关系以获得最小电流应力最优解来提高变换器的传输效率,减少器件损耗。同时通过虚拟电流... 该文以固态变压器后级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后级变换器在扩展移相传输功率下相移量关系以获得最小电流应力最优解来提高变换器的传输效率,减少器件损耗。同时通过虚拟电流控制思想在线估算传输功率来提高系统动态响应性能,减少电流传感器使用。最后,对该文所提出的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与扩展移相控制进行实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策略具有降低电流应力,显著提高变换器的动态响应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能源互联网 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 电流应力 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自组装颗粒与明胶-大豆分离蛋白微胶束协同构建高内相乳液体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冬雪 李悦欣 +2 位作者 陈倩 刘昊天 孔保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2-91,共10页
为了提升高内相乳液(high internal phase emulsions,HIPEs)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以满足3D打印油墨和脂肪代替物的实际需求,本研究以明胶-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微胶束作为乳化剂,同时引入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chitosan,CS)自组装纳米颗粒以... 为了提升高内相乳液(high internal phase emulsions,HIPEs)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以满足3D打印油墨和脂肪代替物的实际需求,本研究以明胶-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微胶束作为乳化剂,同时引入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chitosan,CS)自组装纳米颗粒以提高HIPEs的自支撑性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CS添加量的增加,HIPEs呈现出更佳的自支撑性能、更高的黏弹性,以及更小、更致密的微观结构。经3D打印后样品未出现塌陷。此外,在不同盐离子浓度(0~500 mmol/L)和pH值(5.0~7.5)条件下,HIPEs仍保持良好稳定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个性化定制营养食品,以及低脂健康肉制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内相乳液 明胶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脂肪替代物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改性豌豆分离蛋白与卡拉胶复合相行为及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永佳 唐佳 +2 位作者 胡俊娴 朱承新 杨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5-92,共8页
该研究采用ζ-电位法和浊度滴定法评价了卡拉胶(carrageenan, CG)类型(κCG,ιCG,λCG)对热改性豌豆分离蛋白(heat-treated pea protein isolated, HPPI)在不同质量比(0.5∶1~6∶1)和不同pH(7.0~2.0)相行为的影响,并对不同类型复合物进... 该研究采用ζ-电位法和浊度滴定法评价了卡拉胶(carrageenan, CG)类型(κCG,ιCG,λCG)对热改性豌豆分离蛋白(heat-treated pea protein isolated, HPPI)在不同质量比(0.5∶1~6∶1)和不同pH(7.0~2.0)相行为的影响,并对不同类型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卡拉胶电荷密度对相变过程有显著影响,HPPI和κCG,ιCG、λCG的临界质量混合比分别是1.5∶1、3∶1、3∶1;3种卡拉胶均能抵抗HPPI的聚集,但是ιCG具有最好的抵抗效果,可归因于其独特的分子构型和硫酸盐数量,HPPI和3种卡拉胶的相图均可以分为3个相区;HPPI和ιCG以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结合形成复合物,相比于单独的HPPI,复合物的疏水性降低,并且呈团簇和聚集态分布。该研究对于更深入了解蛋白质和多糖的相互作用以及对食品系统的设计和稳定性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分离蛋白 卡拉胶 相行为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精准保护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京辑 施慎行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29,共9页
我国中压配电网以小电流接地系统为主,以单相接地故障最为常见。现有配电网单相接地保护技术面临区段精准判断难、干扰下可靠性不足、高阻接地下灵敏度低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仅利用就地信息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精准保护方案,基于故... 我国中压配电网以小电流接地系统为主,以单相接地故障最为常见。现有配电网单相接地保护技术面临区段精准判断难、干扰下可靠性不足、高阻接地下灵敏度低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仅利用就地信息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精准保护方案,基于故障前后相电流变化特征实现故障电源侧保护启动,结合电压与零序电流变化量特征,电源侧保护延时选择性动作;接地区段负荷侧保护按照对端保护延时,结合对端开关动作引起的三相失压动作本侧开关,实现接地故障区段精准就地隔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无需通信,能满足互感器误反接、高阻接地等实际应用的需要,有望应用于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区段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内相分隔状态下湿气两相流双参数测量方法
15
作者 边汉青 张兴凯 +6 位作者 廖锐全 王栋 李锐 罗晓矗 侯耀东 白晓弘 甘庆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2-733,共12页
能源转型使得天然气产量保持快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天然气产业体系结构也日渐完善。传统天然气流量计难以满足对现有测量精度和实时性的需求,湿天然气中液相组分影响了测量结果,这将极大地增加湿气计量的难度与成本,因此亟... 能源转型使得天然气产量保持快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天然气产业体系结构也日渐完善。传统天然气流量计难以满足对现有测量精度和实时性的需求,湿天然气中液相组分影响了测量结果,这将极大地增加湿气计量的难度与成本,因此亟需一种简单便捷、高精度的在线测量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索湿气流量的双参数测量方法,并采用叶片式旋流器将难以测量的液滴或分层流形成为气柱-液环的管内相分隔状态,来减少流型对实验的误差影响,通过采用文丘里管测量轴向压差、径向压差双参数,得出了湿气双参数测量方法。针对在高压的天然气密闭输送条件下,通过分析管内相分隔状态下相分布、压力场和速度场等因素对双压差的影响,建立了具有良好适用性的多因素相关性测量模型,并在TH油田湿气实验平台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及校准,试验效果良好并且气相与液相质量流量的误差范围为±5%和±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湿气 双参数测量 管内相分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
16
作者 李灿 何翼景 +1 位作者 颜子瑶 孙厚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52-55,共4页
针对雷达、卫星通信、遥感测绘等领域对毫米波相控阵天线宽带宽角扫描性能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玻璃基板的Ka波段相控阵天线。首先设计了一个高隔离度的二单元天线,通过在贴片天线上刻蚀U型槽引入新的谐振点来拓展带宽,并且通过加... 针对雷达、卫星通信、遥感测绘等领域对毫米波相控阵天线宽带宽角扫描性能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玻璃基板的Ka波段相控阵天线。首先设计了一个高隔离度的二单元天线,通过在贴片天线上刻蚀U型槽引入新的谐振点来拓展带宽,并且通过加载三条平行的矩形枝节来降低相邻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使得二单元天线工作在32.8~38.9 GHz,相对带宽达到17%,在工作频带内,单元间隔离度大于24.4 dB,解耦前后隔离度提升了9 dB。在此方法基础上仿真了一个4×8的MIMO天线,使其-3 dB扫描角度达到-65°~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KA波段 宽带 宽角扫描 高隔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色激光在充气波导管内产生孤立阿秒脉冲相位匹配条件的分析(特邀)
17
作者 陈振煌 李保昌 +2 位作者 张弛 游家豪 金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82,共13页
对比优化与未优化的三色光组合发现,当高次谐波场在波导管内传播时,仅当单原子响应中始终保持单个发射峰,或者在合适相位匹配条件下单原子响应中的多余发射峰被抑制时,才能有效地产生孤立阿秒脉冲。比较不同三色光组合下产生的孤立阿秒... 对比优化与未优化的三色光组合发现,当高次谐波场在波导管内传播时,仅当单原子响应中始终保持单个发射峰,或者在合适相位匹配条件下单原子响应中的多余发射峰被抑制时,才能有效地产生孤立阿秒脉冲。比较不同三色光组合下产生的孤立阿秒脉冲的性能,确定基频激光(1600 nm)与其二倍频场(800 nm)、四倍频场(400 nm)的优化组合是在波导管内产生孤立阿秒脉冲的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次谐波 孤立阿秒脉冲 三色激光波形 充气波导管 相位匹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浓度对米糠不溶性纤维/大豆分离蛋白高内相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龙肇 薛婧 +2 位作者 王芝晓 徐巨才 付湘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15,共7页
[目的]拓宽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rice bran insoluble dietary fiber,RBIDF)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方法]通过ζ-电位、粒径分布、流变特性、直观外貌结构、冻融稳定性等研究了在pH 2,RBIDF添加量为0.20,0.30 g/100 g时,NaCl浓度(0~100 mm... [目的]拓宽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rice bran insoluble dietary fiber,RBIDF)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方法]通过ζ-电位、粒径分布、流变特性、直观外貌结构、冻融稳定性等研究了在pH 2,RBIDF添加量为0.20,0.30 g/100 g时,NaCl浓度(0~100 mmol/L)对米糠不溶性纤维和大豆分离蛋白共同稳定的高内相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不同NaCl浓度条件下的乳液均具有较强的凝胶网状结构,RBIDF添加量为0.20 g/100 g,NaCl浓度>25 mmol/L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黏弹性行为逐渐增强,而在RBIDF添加量为0.30 g/100 g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黏弹性增幅较小。NaCl的加入对两个不同RBIDF添加量的高内相乳液冻融稳定性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在相对高盐浓度(75,100 mmol/L)条件下,高内相乳液在经过两次冷冻循环后仍保持良好的乳液自支撑状态。[结论]NaCl的加入可显著提高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大豆分离蛋白共混体系高内相乳液的冻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 大豆分离蛋白 高内相乳液 冻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重合闸的配电网快速故障定位与隔离方法 被引量:31
19
作者 张维 宋国兵 +4 位作者 豆敏娜 常仲学 张志华 刘健 郭上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0-67,共8页
馈线自动化对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克服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模式存在的故障处理时间长、故障点上游开关经两次短路电流冲击、上游区段需要经历两次短时停电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重合闸的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 馈线自动化对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克服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模式存在的故障处理时间长、故障点上游开关经两次短路电流冲击、上游区段需要经历两次短时停电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重合闸的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与隔离方法。介绍了实现该策略的三项关键技术,包括基于永磁操作机构的配电网分相开关、基于暂态电流特征的选相元件、基于工频电压特征的故障性质判别方法。该策略避免了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短路电流对上游开关的二次冲击以及上游区段的二次停电,同时可有效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 自适应重合闸 分相开关 选相元件 故障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路口多相位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6
20
作者 陈淑燕 陈森发 黄毅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7期961-963,967,共4页
模糊控制不需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特别适用于具有较大随机性的城市交通控制。此文同时考虑多相位和倒计时问题,讨论用模糊控制方法对单路口多相位的交通信号进行控制,提出以当前相、后继相的车辆等待长度决定相位信号配时。文... 模糊控制不需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特别适用于具有较大随机性的城市交通控制。此文同时考虑多相位和倒计时问题,讨论用模糊控制方法对单路口多相位的交通信号进行控制,提出以当前相、后继相的车辆等待长度决定相位信号配时。文中重点讨论该二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并给出该模糊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利用Mcs96提供的Watch Dog,结合软件设计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由于每一相位的配时是根据路口实时数据经模糊推理一次确定,该系统可用于安装倒计时器的路口,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号 模糊控制系统 设计 多相位 单路口交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