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VDI结合ARIMA的河南省土壤旱情监测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苏莹莹 卢小平 +4 位作者 肖锋 张向军 李国清 余海坤 王枭轩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1-401,522,共12页
针对河南省土壤旱情灾害频发,地面土壤墒情监测站监测面积有限等问题,将气象干旱指数与遥感监测模型相结合对土壤旱情开展预测研究。以2012—2021年间气象资料计算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 针对河南省土壤旱情灾害频发,地面土壤墒情监测站监测面积有限等问题,将气象干旱指数与遥感监测模型相结合对土壤旱情开展预测研究。以2012—2021年间气象资料计算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为依据,对作物缺水指数(Crop water scarcity index,CWSI)、植被供水指数(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VSWI)、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ought index,TVDI)和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egetation temperature condition index,VTCI) 4个指数的干旱监测效果进行适用性评价,然后分析2012—2021年间河南省的TVDI空间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最后用ARIMA(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模型预测2022年土壤旱情。结果表明,CWSI、VSWI、VTCI研究结果不符合实际土壤墒情结果,TVDI值与实地历史记录的土壤墒情变化趋势整体一致,总体呈现出河南省西北部、中部、北部随时间变化而呈增大趋势,且ARIMA模型预测的2022年土壤墒情结果效果良好,为河南省的农业生产精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旱情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ARI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DI的近20a吐鲁番市干旱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孝明 张喆 +1 位作者 张越 王俣凝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04-2114,共11页
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背景下,干旱监测对保障区域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由于吐鲁番市自身地理位置、气候变化以及水资源短缺,其干旱问题愈发显著,阻碍了其自身以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背景下,干旱监测对保障区域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由于吐鲁番市自身地理位置、气候变化以及水资源短缺,其干旱问题愈发显著,阻碍了其自身以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基于2001—2022年的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数据建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模型,利用趋势分析、M-K趋势检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了吐鲁番市近20a的干旱时空变化及特征、干旱演变规律并探讨了不同因素(气温、降雨量、潜在蒸散发、土地覆被类型、人口密度、高程、坡度)对TVDI的影响。结果表明:(1)吐鲁番市干旱区TVDI空间分布区域特征明显,自北向南呈逐渐递增趋势,吐鲁番市总体呈现干旱化加剧,其中有89.6%的区域TVDI呈现显著增加,仅有3.5%的区域为干旱程度未有加剧。(2)TVDI年际变化表明,吐鲁番市近20a来的干旱程度呈增加趋势,TVDI月际变化呈明显季节差异,总体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3)单因素监测结果表明,吐鲁番市干旱变化趋势影响比重最大因素分别为潜在蒸散发、气温和高程;多因素交互作用下,潜在蒸散发与高程、气温、降水以及土地覆被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干旱化的发生为当地制定干旱防治措施、提高处理生态隐患和地缘风险的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趋势分析 地理探测器 吐鲁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DI的长江南源干旱时空动态变化监测
3
作者 赵志龙 胡曾曾 +1 位作者 郑晓迪 徐嘉怡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5期59-64,69,共7页
随着全球变暖,干旱成为全球危害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农业等事关人类福祉的领域产生巨大影响。该文以重要农牧区——长江南源为研究区,基于地表温度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计算出2000年以来长江南源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并以该指数... 随着全球变暖,干旱成为全球危害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农业等事关人类福祉的领域产生巨大影响。该文以重要农牧区——长江南源为研究区,基于地表温度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计算出2000年以来长江南源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并以该指数对长江南源植被生长季的干旱状况进行时空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干旱和偏旱的区域在长江南源的北部、中部和东北部,占源区面积的33.33%;湿润和偏湿的区域在研究区域的南部、西南部,占源区面积的37.02%。长江南源56.41%的区域趋向干旱,41.96%的区域趋向湿润。湿润区域在2000—2004年间呈收缩态势,占长江南源的面积比重由42.54%下降到35.25%;2004—2011年,呈扩张态势,所占面积比重上升到38.84%,2011年后呈收缩态势,所占面积比重下降到36.79%。总体来看,TVDI有较强可靠性,可用于长江南源乃至三江源区干旱监测预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时空分异 干旱 农业旱灾 三江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的朝阳县干旱监测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艳伟 王淑莹 +2 位作者 焦忠帅 杨国范 杨启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利用Landsat 8数据,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结合建立二维特征空间,依据二维特征空间分布图拟合干、湿边方程,进而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对旱情分布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土壤含水率实测值与反演的地表温度建立模型... 利用Landsat 8数据,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结合建立二维特征空间,依据二维特征空间分布图拟合干、湿边方程,进而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对旱情分布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土壤含水率实测值与反演的地表温度建立模型,并通过模型反演出土壤含水率与实测值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随着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增加,最大地表温度(Tsmax)随之减小,最小地表温度(Tsmin)基本上随之增大,Tsmin和Tsmax的趋势线交汇于一点组合成近似的三角形形状;2016年5—8月,朝阳县全县范围内基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6月份旱情最为严重;TVDI与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显著,可以较好的实现对旱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地表温度 土壤含水率 干旱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DI的艾比湖地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雷 丁建丽 牛增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47,共5页
以艾比湖湿地为研究区,利用2003年5月和2013年5月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了地表温度(Ts)和植被指数(NDVI)反演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构建特征空间,分析了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试验结果表明:TVDI可有效反演区域土壤水分,且精度较高;自2... 以艾比湖湿地为研究区,利用2003年5月和2013年5月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了地表温度(Ts)和植被指数(NDVI)反演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构建特征空间,分析了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试验结果表明:TVDI可有效反演区域土壤水分,且精度较高;自2003—2013年共10a的时间跨度下,艾比湖地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由湖区向周边地区呈减少趋势;湿润、正常和轻旱面积减少,干旱和重旱面积增加,呈现"两增三减"的趋势。区域土壤水分分布情况不容乐观,仍需加强当地水资源管理,以保障区域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土壤水分 艾比湖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DI和Landsat-8的喀斯特峡谷区干旱监测 被引量:6
6
作者 余军林 罗娅 +2 位作者 赵志龙 杨月燕 罗旭琴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目的]探索适用于喀斯特地表干旱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为石漠化治理监测以及抗旱减灾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运用大气校正法反演地表温度(Ts)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花江峡谷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旱季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 [目的]探索适用于喀斯特地表干旱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为石漠化治理监测以及抗旱减灾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运用大气校正法反演地表温度(Ts)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花江峡谷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旱季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对TVDI作为旱情指标进行了验证。[结果](1)反演的TVDI与同时期实测的0—10cm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2)3个时期的干旱等级以轻旱为主;轻旱、干旱和重旱累计面积占全区比重大,呈现2014年旱情重于2015年和2013年的特点。(3)3个时期的旱情在空间分布上,湿润和正常等级在地形上主要分布在海拔900~1 100m地带,15°~35°的斜坡和缓陡坡,以及阴坡和半阳坡;在石漠化等级上,主要分布在无石漠化区、轻度石漠化区和潜在石漠化区;在土地利用类型中主要分布在有林地、旱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轻旱、干旱和重旱在地形上主要分布在海拔500~900m,6°~25°的缓坡和斜坡,以及阳坡和半阳坡;在石漠化等级上,轻旱和干旱主要分布在轻度石漠化区、潜在石漠化区、中度石漠化区和强度石漠化区,重旱主要分布在非喀斯特区;在土地利用类型上,轻旱、干旱和重旱主要分布在旱地、园地和其他林地。[结论]TVDI可作为研究区的干旱监测指标,基于TVDI和Landsat-8数据的干旱监测方法在喀斯特峡谷区具有一定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峡谷区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干旱监测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DI的沁水煤田地表土壤水分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侯莉琴 张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7-182,共6页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是表征地表干旱的有效指标,其时空格局分析是地表干旱与全球环境变化相互影响下的地表覆被变化的研究内容。以山西沁水煤田为研究区,结合2000—2010年MODND1M和MODLT1M数据...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是表征地表干旱的有效指标,其时空格局分析是地表干旱与全球环境变化相互影响下的地表覆被变化的研究内容。以山西沁水煤田为研究区,结合2000—2010年MODND1M和MODLT1M数据,构建了NDVI-Ts特征空间并对干湿边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近11年来,沁水煤田年平均TDVI均大于0.4,且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地表土壤湿度很低,部分区域处于中度和重度干旱之间。年度内,月平均TVDI处于0.5~0.7之间,且7月份TDVI存在明显波动。在空间上,研究区地表土壤湿度分布与地表植被分布基本一致。煤田南部和东部以干旱和极干旱为主,西北山区地带以正常或湿润为主,矿区密集区土壤湿度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矿井分布附近较其他区域地表干旱现象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土壤水分 植被指数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空间分布 沁水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DI指数的隐伏断层识别 被引量:2
8
作者 史超 黄超 +1 位作者 李书 聂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隐伏断层受第四系残积物富集及土壤覆盖层影响,光学遥感方法无法直接识别,骊山山前断裂地处秦岭北麓,受第四系及植被等覆盖严重,因此探讨应用热红外遥感中地温反演方法识别提取隐伏断裂。活动断裂经过区域表现为陆地表面温度升高、植被... 隐伏断层受第四系残积物富集及土壤覆盖层影响,光学遥感方法无法直接识别,骊山山前断裂地处秦岭北麓,受第四系及植被等覆盖严重,因此探讨应用热红外遥感中地温反演方法识别提取隐伏断裂。活动断裂经过区域表现为陆地表面温度升高、植被覆盖率增高、土壤湿度增大等特征。基于TVDI指数计算方法,获得TVDI影像,结合上述3个特征,对结果影像进行分析得出影像中的相对低值区即为负异常区,间接指示断层存在的可能性。综合上述方法,分析研究区域反演结果影像,秦岭北麓区域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对低值区域(负异常区)。通过野外验证该线状相对低值区域(负异常区)与骊山山前断裂走向重合。结果表明TVDI指数方法在隐伏断层识别提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断层 热红外遥感 地表温度反演 tvd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降水-植被综合干旱指数的长江流域干旱时空动态监测
9
作者 姜浩 张寒博 +3 位作者 刘诚斌 黄鹤 杨军星 付天新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6,119,共1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干旱事件日趋严重且频发,精准评估干旱等级,高效监测干旱分布特征及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对及时掌握旱情并制定科学抗旱措施意义重大。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构建了温度-降水-植被综合干旱指数TPVDI(Temperature precip...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干旱事件日趋严重且频发,精准评估干旱等级,高效监测干旱分布特征及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对及时掌握旱情并制定科学抗旱措施意义重大。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构建了温度-降水-植被综合干旱指数TPVDI(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通过温度干旱指数(TCI)、降水干旱指数(PCI)和植被干旱指数(VCI)的空间欧氏距离计算得出,并运用变异系数法、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耦合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方法及Hurst指数法,系统揭示了2001—2019年间长江流域干旱时空动态演变规律。TPVDI在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和综合干旱监测方面均表现出色,其与SPEI12、TVDI、P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16、0.4299、-0.3985,均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验证了其多维度干旱监测能力,为长江流域干旱评估提供了可靠工具。19年里长江流域整体处于无旱、轻旱灾害状态,重旱区呈现3~5年周期的南北往复迁移特征;整体干旱情况以较低波动变化(34.55%)和中等波动变化(24.22%)为主,干旱变化呈现偏湿趋势;81.43%的区域具有干旱可持续性特征,其中65.18%的区域未来干旱趋势持续减弱,16.25%的区域将面临干旱持续增强风险,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湖南及金沙河附近。TPVDI指数突破了单一要素监测的局限性,实现了多源数据协同的干旱动态感知,为流域尺度干旱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旱指数 TPVDI 干旱动态监测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I和TVDI模型的河北平原土壤湿度遥感反演 被引量:16
10
作者 邸兰杰 王卫 +1 位作者 成贺玺 牛子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743,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北平原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的监测精度,本文以MODIS数据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为数据源,按照优势互补的设计思想,联合应用表观热惯量模型(ATI)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TVDI)反演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在3—5月、10... 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北平原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的监测精度,本文以MODIS数据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为数据源,按照优势互补的设计思想,联合应用表观热惯量模型(ATI)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TVDI)反演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在3—5月、10—11月采用基于NDVI=0.2阈值分区分方案的反演方法反演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其中在每旬NDVI>0.2的区域采用TVDI模型,NDVI≤0.2的区域采用ATI模型,而6—9月单独使用TVDI模型来反演土壤相对湿度值。在1—2月和12月,由于植被覆盖度较低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数据缺测,采用ATI模型。模拟模型全部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平原地区的土壤相对湿度在年内时间变化上呈现两个由升到降的变化周期,第1个周期为12月—翌年6月,其中,12月—翌年3月为上升,3—6月为下降,3月为峰值;第2个周期为6—12月,其中,6—8月上升,8—12月下降,8月为峰值;全年土壤相对湿度的平均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6月。土壤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降水、人工灌溉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冀东和沧州滨海平原同期的土壤相对湿度值高于平原其他部分,春季太行山山前平原和燕山山前平原的土壤相对湿度值相对较高。对3个代表性月份(5月、7月和10月)进行的点对点验证表明,各月遥感反演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1.4%、19.25%和22.22%。可见,遥感反演的土壤相对湿度和实测土壤相对湿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将本文研究结果和全部用ATI模型和全部用TVDI模型反演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联合应用ATI和TVDI模型分区反演模型反演的土壤相对湿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其他两种单一反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平原 土壤相对湿度 MODIS数据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tvdi) 表观热惯量模型(A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DI的黄土高原干旱时空变化与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椰 史海静 +3 位作者 姜艳敏 吴友福 高原 丁成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4-195,共12页
为探讨黄土高原地区2001—2020年间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MODIS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以及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数据,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 为探讨黄土高原地区2001—2020年间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MODIS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以及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数据,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模型,探究黄土高原地区2001—2020年TVDI指数时空动态、变化趋势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TVDI空间分异性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01—2020年间黄土高原TVDI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总体上呈现从西向东旱情逐渐增加的趋势,黄土高原多年平均TVDI为0.522,整体上处于轻旱状态。从TVDI多年变化趋势上分析,超过64%的区域有干旱加剧的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黄土高原西北部的内蒙古、宁夏北部以及山西部分地区旱情大多呈加剧趋势,而旱情缓解区域较为集中,多分布于陕西中部、宁夏南部和甘肃北部。各土地利用类型的TVDI年际变化均呈现不同程度上升的趋势且各土地利用类型年均TVDI差异明显,从大到小依次为:未利用地(0.571)、草地(0.554)、耕地(0.503)、林地(0.473)和建筑用地(0.462)。黄土高原地区TVDI的空间分异主要受高程、土壤类型、植被类型3个因子影响,三者q均超过0.3,是黄土高原干旱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多因子交互作用下,高程与SIF组合对黄土高原干旱发生的影响力最强,q达到0.7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黄土高原 地理探测器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温度植被干旱的指数(TVDI)特征及其遥感干旱的监测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康为民 罗宇翔 +1 位作者 郑小波 陈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4期27-30,共4页
基于遥感技术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综合了遥感陆面温度或遥感植被指数两类土壤水分检测方法的长处,有效地减小了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提高了遥感干旱监测的准确性。应用TVDI法和贵州2006年7月和8月,2007年8月的EOS/MODIS遥感资料,分析... 基于遥感技术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综合了遥感陆面温度或遥感植被指数两类土壤水分检测方法的长处,有效地减小了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提高了遥感干旱监测的准确性。应用TVDI法和贵州2006年7月和8月,2007年8月的EOS/MODIS遥感资料,分析并揭示了山区复杂独特的NDVI-Ts空间结构特征,反演了贵州表层土壤干旱情况,并与同期当地气象站土壤湿度观测数据进行定量验证,证明TVDI与土壤湿度显著相关。该方法适宜于较大区域、复杂地形的干旱检测与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监测 温度植被指数 MODIS NDVI—Ts特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DI的玛曲土壤湿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美林 姜群鸥 +1 位作者 邵雅琪 孙驷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1-152,共12页
玛曲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生态脆弱地区,研究土壤湿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青藏高原区水资源、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反演玛曲2000—2015年土壤湿度,分析土壤湿度... 玛曲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生态脆弱地区,研究土壤湿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青藏高原区水资源、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反演玛曲2000—2015年土壤湿度,分析土壤湿度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影响土壤湿度的关键要素。研究表明:1)2000—2015年玛曲地区土壤湿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呈旱化的现象,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显著。其中:土壤湿度空间分布格局为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总体干湿等级以正常为主(0.5<TVDI≤0.6);在季节尺度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季表层土壤湿度在逐渐减小,趋于旱化,而夏季表层土壤湿度较大并稳定保持,这与夏季降水的补给有直接关系;因冬季降水的减少,冬季整体土壤湿度最低并持续下降,并进一步导致了春季冰雪融水的减少。2)土壤湿度的空间格局和变化是由多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净初级生产力、年降水量、高程、坡度以及GDP对土壤湿度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年平均气温、人口对土壤湿度呈显著的负向效应,故应该控制人口的增长、增加植被覆盖度、积极应对气候的变化以减少气温等对土壤湿度的不利影响等,使玛曲表层土壤湿度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况,为黄河的径流量提供一定的保障。这些研究结论可为黄河源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影响因素 玛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DI的布尔台矿区土壤湿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霞 孙文彬 王振 《矿业科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85-291,共7页
矿区土壤湿度变化监测对我国西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及旱灾预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神东煤炭集团所属的布尔台矿区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7年时相相近的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引入归一化... 矿区土壤湿度变化监测对我国西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及旱灾预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神东煤炭集团所属的布尔台矿区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7年时相相近的Landsat 5 TM和Landsat 8 OLI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引入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构建NDVI-LST光谱特征空间,计算获取了矿区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制作了矿区土壤湿度等级分布图,分析了矿区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8、9月份植被物候期基本一致的条件下,2000—2017年布尔台矿区地表土壤湿度呈现增加的趋势,没有发生明显的干化现象,与矿区植被的人为恢复和矿区环境的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台矿区 时间序列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土壤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温度合成方式对TVDI预测精度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凯 吕成文 +2 位作者 乔天 张梦薇 肖文凭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97,共7页
针对目前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构建过程中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合成方式的不确定性问题,探讨了LST合成方式对TVDI预测精度的影响,提出了预测效果较好的LST合成方式。以巢湖流域为研究... 针对目前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构建过程中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合成方式的不确定性问题,探讨了LST合成方式对TVDI预测精度的影响,提出了预测效果较好的LST合成方式。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区,利用2013年6月的MODIS LST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构建TVDI预测模型,并结合降水数据对该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定量验证。从不同时间尺度上(旬、月),探讨LST合成方式对于TVDI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LST平均值合成构建的干旱指数TVDI与降水距指数(precipitation anomaly,PA)相关性在不同时间尺度上表现出现较大差异,上旬和中旬TVDI与PA均不存在相关性,下旬和全月TVDI与PA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1和-0.34;(2)LST最大值合成构建的干旱指数TVDI与PA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1或p<0.05),上旬、中旬、下旬及全月相关系数分别为-0.29、-0.25、-0.31、-0.41。综合分析发现,在月尺度上采用LST最大值合成方式构建TVDI指数对干旱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地表温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tvdi 巢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Y-3D_TVDI的黑龙江省生长季干旱监测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作敏 吴双 +5 位作者 吴英 宫丽娟 姜丽霞 孙涛 程春香 谢连妮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241-248,共8页
基于FY-3D气象卫星数据构建Ts-NDVI特征空间,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分析2020年生长季内黑龙江省主要农区干旱时空分布变化,并结合高程、坡度以及气象数据,分析TVDI变化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20年生长季黑龙江省农区TVDI空间分布... 基于FY-3D气象卫星数据构建Ts-NDVI特征空间,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分析2020年生长季内黑龙江省主要农区干旱时空分布变化,并结合高程、坡度以及气象数据,分析TVDI变化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20年生长季黑龙江省农区TVDI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差异,呈现北部、东部较湿润,西部、中部、南部较干旱趋势;东部农区TVDI主要分布于0.2~0.6属于正常或偏涝,其他农区有2次典型干旱事件的发生,干旱峰值位于5月中旬和9月上旬。以400 m高程为分界点,小于400 m高程区域的TVDI与高程呈正相关关系,大于400 m高程区域的TVDI与高程呈负相关关系;坡度分界点为3.5°,小于3.5°区域TVDI随坡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大于3.5°区域TVDI随坡度的增加缓慢下降。旬平均气温对TVDI的影响大于旬累计降水量,且平均气温对TVDI存在持续性的影响,持续时间可达1~2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遥感 时空分布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DI模型的关中地区春旱时空动态监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晶言 白建军 于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9-806,共8页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产品MOD13A2和MOD11A2获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_s,构建T_s-NDVI特征空间,依据该特征空间拟合的干湿边方程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作为反映旱情的指标,监测关中地区2013年2-5月每16 d的干旱状...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产品MOD13A2和MOD11A2获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_s,构建T_s-NDVI特征空间,依据该特征空间拟合的干湿边方程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作为反映旱情的指标,监测关中地区2013年2-5月每16 d的干旱状况,并利用区域内气象站点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MOD11A2数据反演的T_s与实测对比平均误差为0.258℃,反演结果能够代替实际T_s参与计算.利用该地区实测的10、20 cm土壤湿度数据与遥感反演的TVDI值进行线性拟合,发现TVDI与20 cm土壤湿度相关性更高,表明TVDI更能反映和指示距地表20 cm的土壤水分状况.关中地区春旱最严重出现在3、4月份,旱情主要以中旱为主;渭河平原整体干旱情况比南部秦岭地区严重,尤其是关中东北部渭南和咸阳部分地区旱情较为严重,南部秦岭山地以湿润和正常为主.旱情整体呈现东北较重,西南较轻的分布.从监测结果看,TVDI能够较好地反映关中地区春季的实际旱情,适用于关中地区春季的旱情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植被覆盖指数 地表温度 土壤湿度 旱情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VDI的神东矿区地表水分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天意 包斯琴 贺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54,共12页
【目的】分析神东矿区地表水分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自然影响因素,为矿区土地复垦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模型,采用遥感反演方法对神东矿区2018-2020年植被生长季(4-10月)的地表水分进行反演,利用趋势分析法及偏差分... 【目的】分析神东矿区地表水分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自然影响因素,为矿区土地复垦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模型,采用遥感反演方法对神东矿区2018-2020年植被生长季(4-10月)的地表水分进行反演,利用趋势分析法及偏差分析法对神东矿区地表水分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该地区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1)TVDI模型平均反演精度为83%,适合反演神东矿区0~10 cm土层深度的地表水分,且TVDI与地表水分成反比关系。(2)偏差分析发现,在时间尺度上神东矿区2018-2020年TVDI值呈现不规则变化,TVDI低值出现在每年7-8月,此时TVDI偏离值小于0,TVDI呈下降趋势。(3)趋势分析发现,在空间尺度上神东矿区2018-2020年TVDI呈下降趋势的区域集中在研究区矿井群附近,整个研究区内TVDI线性变化趋势上升面积小于下降面积。(4)TVDI与各影响因子关系的紧密程度依次表现为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平均气压,TVDI与降水量、月均气温、月均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816,-0.636和-0.779。【结论】TVDI遥感反演模型对于矿区尺度的地表水分反演具有较高精度,可以实现基于TVDI遥感反演的地表水分时空演变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对矿山土地复垦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地表水分 时空演变特征 神东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20年渭北黄土台塬区农业干旱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雯晴 赵勇 +2 位作者 刘招 何国华 秦长海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9,共11页
为明晰渭北黄土台塬区2001—2020年间农业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MODIS遥感数据构建了Ts-NDVI特征空间,计算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以揭示干旱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干旱与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之间的... 为明晰渭北黄土台塬区2001—2020年间农业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MODIS遥感数据构建了Ts-NDVI特征空间,计算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以揭示干旱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干旱与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确定了影响TVDI空间分异性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该区域平均每年有65.04%的区域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多年平均TVDI值为0.52,整体处于中旱状态,且春季干旱尤为严重;2001—2020年,该区域TVDI值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并表现出强持续性特征,约有91.38%的区域干旱情况得到缓解或保持稳定;TVDI的空间分异性显著,主要受到高程、气温、人口密度和NDVI等多个因子的综合影响;在不同年份,影响TVDI的主导因子组合有所变化,这反映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干旱影响的复杂性。需综合运用气候监测、生态恢复、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以更精准地预测和缓解干旱对区域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MODIS 地理探测器 时空特征 渭北黄土台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关中地区旱情监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尹本酥 李振发 +2 位作者 岳蓉 吕书豪 李粉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1-119,共9页
及时准确地进行区域尺度的干旱监测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保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研究基于2001—2020年的MOD11A2地表温度8 d合成产品与MOD13A1植被指数16 d合成产品,通过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和归一化植被指... 及时准确地进行区域尺度的干旱监测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保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研究基于2001—2020年的MOD11A2地表温度8 d合成产品与MOD13A1植被指数16 d合成产品,通过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构建NDVI-LST特征空间,获取关中地区2001—2020年20 a时间序列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分析关中地区干旱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和干旱影响成因,探索其未来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关中地区近20 a来TVDI平均值为0.57,干旱类型整体上属于正常的干旱状态,82.00%的地区干旱变化状况为稳定不变,渭河冲积平原干旱程度较为严重,其次是渭北旱塬地区,南部秦岭地区较为湿润;2)关中地区未来干旱情况有所缓解,7.71%的研究区将持续变湿,36.24%的地区由干变湿;3)关中地区的TVDI值与海拔、坡度、降水量呈现负相关,与气温呈现正相关关系,林地、草地覆盖对缓解干旱具有积极意义。温度植被干旱指数从区域尺度上实现了干旱状况的定量化表征,在关中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遥感干旱监测结果可为关中地区抗旱对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关中地区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