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TNBS诱导的克罗恩病大鼠肠黏膜组织损伤及Th1/Th2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1
作者 陈卿奇 庞莉 +2 位作者 冯彩团 李文妍 程芃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7-872,共6页
目的: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克罗恩病(CD)肠黏膜组织损伤及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D组、治疗(CD+GLP-2)组、阳性对照[CD+柳氮磺吡啶(SAS... 目的: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克罗恩病(CD)肠黏膜组织损伤及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D组、治疗(CD+GLP-2)组、阳性对照[CD+柳氮磺吡啶(SASP)]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采用TNBS诱导建立CD模型并给予相应处理后,评估结肠组织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MDI),HE染色观察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细胞凋亡,ELISA测定血清IFN-γ、TNF-α、IL-12、IL-4及IL-10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内IFN-γ与IL-4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Th1/Th2。结果:与CD组比较,CD+GLP-2组和CD+SASP组大鼠CMDI显著降低(P均<0.001),肠黏膜损伤得到改善,结肠组织中TUNEL阳性率显著降低(P均<0.001),血清IFN-γ、TNF-α、IL-12含量显著减少(P均<0.001),血清IL-4、IL-10含量显著增加(P均<0.001),结肠组织IFN-γ表达显著降低且IL-4表达显著升高(P均<0.001),Th1细胞比例显著减少、Th2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均<0.001),Th1/Th2也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GLP-2能够有效改善TNBS诱导的CD大鼠肠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免疫平衡、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2 肠黏膜损伤 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Ⅳ通过抑制TIM-1信号通路增加Th1/Th2细胞比率减轻IgA肾病小鼠肾损伤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亮 谭鹏 孔维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Ⅳ)对IgA肾病(IgAN)小鼠1型辅助T(Th1)细胞/Th2细胞平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ALB/c小鼠IgAN模型,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S-Ⅳ低、中和高剂量组各10只,另设对照组10只。AS-Ⅳ低、中和高剂量...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Ⅳ)对IgA肾病(IgAN)小鼠1型辅助T(Th1)细胞/Th2细胞平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ALB/c小鼠IgAN模型,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S-Ⅳ低、中和高剂量组各10只,另设对照组10只。AS-Ⅳ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灌胃(12.5、25、50)mg/kg AS-Ⅳ混悬液(生理盐水配制),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小鼠24 h尿蛋白(24 hUPr)含量和尿红细胞计数;测定小鼠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白蛋白(ALB)水平;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h1/Th2细胞比率;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小鼠肾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1(TIM-1)、Toll样受体4(TLR4)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S-Ⅳ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第12周和第15周尿红细胞计数、24 h UPr、BUN、Scr、IL-4、IL-10水平、Th2细胞比例、TIM-1与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ALB、IFN-γ水平、Th1细胞比例和Th1/Th2细胞比率升高,且以AS-Ⅳ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AS-Ⅳ通过抑制TIM-1信号通路,增加Th1/Th2细胞比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IgAN小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AS-Ⅳ) IgA肾病(IgAN) th1/th2细胞平衡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1(tIM-1) toll样受体4(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芪蛭皱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Th1/Th2免疫平衡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若飞 苏苗 +4 位作者 李金田 李娟 张毅 徐韦玮 姜佳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目的探讨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s 1,Th1)和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s 2,Th2)失衡中的作用及芪蛭皱肺颗粒的干预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挑选10只作为空... 目的探讨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Notch)信号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s 1,Th1)和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s 2,Th2)失衡中的作用及芪蛭皱肺颗粒的干预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挑选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均采用香烟烟雾(CS)联合气管滴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法建立COPD模型,空白对照组及造模组各随机挑选3只大鼠验证造模是否成功。造模结束进行灌胃给药干预,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67.5μg·kg^(-1))及芪蛭皱肺颗粒高中低剂量组(3.24、1.62、0.81 g·kg^(-1)),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醋酸地塞米松混悬液、芪蛭皱肺高、中、低剂量混悬液进行灌胃干预,空白对照组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经28天造模及28天治疗后,采用动物肺功能测试系统检测吸气峰流速(Peak Inspiratory Flow,PIF)和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处死大鼠提取肺脏、脾脏、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测定血清及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h1/Th2细胞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otch1、Hes家族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Hey家族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y1)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检测肺组织Notch1、Hes1、Hey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肺功能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结构破坏等病变,血清及BALF中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脾Th1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Th2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Notch1、Hes1、Hey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肺功能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均有所减轻,血清及BALF中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脾Th1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Th2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Notch1、Hes1、Hey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蛭皱肺颗粒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调节Th1/Th2平衡,从而改善COPD大鼠肺功能及病理损伤,影响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蛭皱肺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果蝇双翅边缘缺刻同源基因(Notch)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平衡在结核分枝杆菌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岳丽敏 秦峻岭 +2 位作者 王春芳 王春凤 钱爱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26-1429,共4页
Th1/Th2细胞是机体内最重要的CD4+T细胞亚群,在机体抵抗外界感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机体的免疫保护作用也主要来源于Th1/Th2的相对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机体将会出现免疫低下,甚至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目前利用该平衡在肿... Th1/Th2细胞是机体内最重要的CD4+T细胞亚群,在机体抵抗外界感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机体的免疫保护作用也主要来源于Th1/Th2的相对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机体将会出现免疫低下,甚至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目前利用该平衡在肿瘤、移植免疫抑制及慢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而在结核病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本文就Th1/Th2细胞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变化及在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平衡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免疫保护作用 th1/th2细胞 t细胞亚群 机体内 CD4+ 免疫低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失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药多靶点调节的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邓雪红 邢小燕 +4 位作者 李光 张美双 石金金 孙桂波 孙晓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85-1189,共5页
缺血组织恢复血流后,组织损伤程度急剧增加,免疫反应是缺血/再灌注造成组织二次损伤的关键因素之一。Th1/Th2在正常机体中处于免疫平衡状态,在缺血/再灌注环境下,易发生Th1/Th2漂移,形成Th1优势状态,介导细胞免疫。过度的免疫反应即可... 缺血组织恢复血流后,组织损伤程度急剧增加,免疫反应是缺血/再灌注造成组织二次损伤的关键因素之一。Th1/Th2在正常机体中处于免疫平衡状态,在缺血/再灌注环境下,易发生Th1/Th2漂移,形成Th1优势状态,介导细胞免疫。过度的免疫反应即可引起细胞凋亡和组织损伤。研究发现,诱导Th1优势状态向Th2优势状态转化,是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途径。随着多组分、多靶点的现代药物研发模式的兴起,中药在治疗复杂疾病中的优势凸显。该文从Th1/Th2失衡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及中药在该疾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辅助性t细胞 th1/th2 免疫反应 中药 多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人外周血Th1/Th2细胞亚群体外活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振 曾耀英 +3 位作者 何贤辉 蔡小嫦 曾山 狄静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 :探讨CD4+ T细胞在体外活化的条件下向Th1或Th2极化的规律。方法 :用Ficoll-Hypaque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正常成人抗凝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和血浆 ,将PBMC置于含或不含有自身血浆环境中 ,并在植物血凝素 (PHA ,2 0mg L)的刺激下进... 目的 :探讨CD4+ T细胞在体外活化的条件下向Th1或Th2极化的规律。方法 :用Ficoll-Hypaque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正常成人抗凝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和血浆 ,将PBMC置于含或不含有自身血浆环境中 ,并在植物血凝素 (PHA ,2 0mg L)的刺激下进行培养 ,培养 2 4、48、72h后收获细胞 ,分别用双色免疫荧光标记 ,以流式细胞术对CD4+ T细胞表达表面分子CCR3、CCR5进行分析。结果 :CD4+ T细胞受自身血浆和PHA刺激后向Th1 Th2两个方向极化 ,2 4、48、72h后极化率分别达到 (13 2 8± 1 5 9) % (12 70± 1 6 5 ) %、(17 19± 1 0 3) % (17 5 0± 1 30 ) %、(19 49± 2 87) % (18 5 8± 1 49) % ;而只有PHA刺激的极化率很低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Th1∶Th2之比约等于 1。结论 :正常成人外周血CD4+ T细胞可以在体外自身血浆和PHA的条件下明显极化 ,而且Th1 Th2细胞处于等值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趋化因子 流式细胞术 th1/th2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降散对脓毒症患者Th1/Th2失衡及相关调节因子的干预 被引量:18
7
作者 奚耀 赵雷 +2 位作者 朱亮 钱风华 钱义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784-2788,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升降散对脓毒症患者血清Th1/Th2失衡及相关调节因子T-bet、GATA-3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5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7例)和升降散组(28例),另将健康志愿者9例设为对照组。常规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升降散组患者在西医... 目的研究中药升降散对脓毒症患者血清Th1/Th2失衡及相关调节因子T-bet、GATA-3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5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7例)和升降散组(28例),另将健康志愿者9例设为对照组。常规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升降散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升降散100 m L,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对照组患者予口服安慰剂;3组的疗程均为3 d。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Th1/Th2及其相关转录因子T-bet、GATA-3的水平。结果常规组与升降散组比较,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WBC、Th1/Th2和T-be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患者治疗后CRP、PCT和GATA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对照组比较,除GATA3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升降散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中医临床征候和炎症反应指标,对血清Th1/Th2失衡及其相关调节因子T-bet、GATA-3的水平具有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升降散 中医临床证候 th1 th2 t-BEt GAtA-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对皮肤移植小鼠IL-12p70和Th1/Th2类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魏玉香 肖漓 +3 位作者 蔡明 钱叶勇 于涛 石炳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输注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处理的脾淋巴细胞对皮肤移植小鼠白细胞介素(IL)-12p70和辅助性T细胞(Th)1/Th2类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分离C57BL/6和BALB/c小鼠脾淋巴... 目的探讨输注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处理的脾淋巴细胞对皮肤移植小鼠白细胞介素(IL)-12p70和辅助性T细胞(Th)1/Th2类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建立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分离C57BL/6和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CSP、BSP),制备经8-甲氧基补骨脂素联合长波紫外线(PUVA)处理的小鼠脾淋巴细胞(PUVA-SP)。根据受体静脉输注的成分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PUVA-BSP组、PUVA-CSP组、BSP组、CSP组及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每组受体分别于术前7 d、手术当日和术后7 d按组别从尾静脉注入PUVA-BSP、PUVA-CSP、BSP、CSP或PBS。观察经PUVA处理脾淋巴细胞凋亡情况,检测受体小鼠外周血中IL-12p70和Th1/Th2类细胞因子产生的情况。结果移植术后,PUVA-BSP组和PUVA-CSP组小鼠外周血的IL-12p7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BSP组、CSP组和PBS对照组(均为P<0.01);PUVA-BSP组和PUVA-CSP组的Th1类细胞因子IL-2、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BSP组、CSP组和PBS对照组(均为P<0.01);PUVA-BSP组和PUVA-CSP组的Th2类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SP组、CSP组和PBS对照组(均为P<0.01)。结论输注足够数量的PUVA-SP可诱导受体体内低表达IL-12p70,并且诱导产生Th2免疫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 小鼠皮肤移植 白细胞介素 辅助性t细胞(th)1/th2 8-甲氧基补骨脂素 凋亡 免疫调节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莲英 刘凤娟 +2 位作者 丁密 张彬彬 王啸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67-1971,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辅助型T细胞1/辅助型T细胞2(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记录入院...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辅助型T细胞1/辅助型T细胞2(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记录入院后24 h内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数量及Th1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分析影响胸部创伤后感染发生的因素。结果(1)160例胸部创伤患者有46例并发感染,占28.75%;有114例未并发感染,占71.25%。(2)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合并脑损伤、ISS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感染组PCT、WBC、IFN-γ/IL-4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CD4+/CD25+低于非感染组(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合并脑损伤、ISS评分、APACHE-Ⅱ评分、PCT、IFN-γ/IL-4,CD4+/CD25+是胸部创伤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部创伤后早期机体免疫功能紊乱,高龄、脑损伤、ISS评分高、APACHE-Ⅱ评分高、IFN-γ/IL-4升高及CD4+/CD25+降低等多种因素可增加患者创伤后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调节性t淋巴细胞 th1/th2细胞因子 创伤后感染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春风 马忠森 +5 位作者 王秀丽 杨广民 马寅芙 杨俊玲 尹金植 陈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2-284,共3页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IP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IP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IP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IP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以及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水平,并观察CD4+/CD8+和Th1/Th2比值变化。2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IPF组患者CD4+以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PF组患者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细胞免疫过强和Th2型免疫优势可能参与IPF发病,这将为IPF的诊断和细胞因子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th1/th2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红霞 吴广胜 郭蔚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024-1026,1030,共4页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87例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根据病情分为急性组(n=21)和慢性组(n=66),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87例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根据病情分为急性组(n=21)和慢性组(n=66),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Th1/Th2细胞和T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h1细胞、Th1细胞/Th2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组外周血Th1细胞、Th1细胞/Th2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慢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IFN-γ、IL-4以及IFN-γ/IL-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组外周血IFN-γ、IL-4以及IFN-γ/IL-4均显著高于慢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外周血CD8^+水平显著高于慢性组,CD4^+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慢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细胞亚群失衡以及Th1偏移在AA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且能一定程度反映疾病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th1/th2 细胞因子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Th1/Th2细胞平衡和MCP-1/CCR2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侯丽萍 耿建林 +1 位作者 谷巍 刘晴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1-926,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炎症、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helper T cell 2,Th1/Th2)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cell surface chemo...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炎症、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helper T cell 2,Th1/Th2)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cell surface chemokine receptor 2,MCP-1/CCR2)信号的影响。方法:将Lewis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5)和治疗组(n=15),采用免疫猪甲状腺球蛋白(porcine thyroglobulin,pTG)诱导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thyroiditis,EAT)大鼠模型,治疗组按照每只5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2D_(3)],隔天1次,共用4周,其余2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HE)染色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自身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及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逐步线性回归分析TSH与自身抗体、细胞因子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甲状腺组织中的NF-κB p65;Western blot检测甲状腺组织中MCP-1/CCR2信号轴。结果:模型组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治疗组甲状腺病理变化明显改善并趋向于对照组。治疗组TSH、TGAb、TPOAb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t=4.000、2.603、5.279,P=0.000、0.015、0.000),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t=2.400、2.216、7.392,P=0.025、0.037、0.000)。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t=3.522、2.432,P=0.001、0.022),IFN-γ、IL-12水平及IFN-γ/IL-4、IL-12/IL-10比值明显降低(t=2.940、4.700、5.416、8.178,P=0.007、0.000、0.000、0.000),均趋向于对照组水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与TGAb、TPOAb、IFN-γ、IL-12均呈正相关,与IL-4和IL-10呈负相关(r=0.872、0.868、0.731、0.706、-0.557、-0.236,均P<0.001),其中TGAb、TPOAb和IL-12对TSH的影响最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的NF-κB p65、MCP-1及CCR2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2、2.267、5.143,P=0.000、0.031、0.000)。结论:维生素D_(3)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通路以下调Th1型细胞因子、上调Th2型细胞因子进而降低Th1/Th2比值,还可能是通过抑制MCP-1/CCR2信号轴,最终减轻EAT大鼠甲状腺炎,改善甲状腺功能,抑制甲状腺抗体生成,保护甲状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 siRNA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永胜 吴昊 +1 位作者 汤正好 臧国庆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53-558,共6页
目的:观察化学合成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干扰后对细胞因子IFN-... 目的:观察化学合成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干扰后对细胞因子IFN-γ、IL-2和IL-4分泌的影响,探讨CTLA-4对慢性乙型肝炎的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检测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TLA-4,观察其与HBV-DNA的相关性(P<0.05);根据人淋巴细胞CTLA-4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CTLA-4 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siR-NA-co),电穿孔法转染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方法检测淋巴细胞CTLA-4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淋巴细胞CTLA-4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FN-γ、IL-2和IL-4分泌。结果: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TLA-4表达量与血清HBV-DNA载量有关;CTLA-4 siRNA转染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后,CTLA-4 mRNA及CTLA-4蛋白表达均受到抑制,IFN-γ、IL-2分泌增加,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4分泌没有变化,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TLA-4表达一定程度抑制免疫反应,利于HBV-DNA的复制;利用siRNA在mRNA水平抑制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TLA-4的表达,能够诱导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分泌增加,对Th2型细胞因子IL-4无影响。说明抑制CTLA4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免疫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SIRNA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固化保肢术对骨肉瘤患者Th1/Th2漂移的逆转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爱林 隋延仿 +3 位作者 沈乐 邓贤碧 张盈华 范清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85-888,共4页
目的:研究微波组织固化保肢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以及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20例行微波组织固化保肢术组骨肉瘤患者及20例其它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IL-2、IL-4、IL-6、IL-10、IL-12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 目的:研究微波组织固化保肢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以及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20例行微波组织固化保肢术组骨肉瘤患者及20例其它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IL-2、IL-4、IL-6、IL-10、IL-12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骨肉瘤患者CD4+T细胞、血清中IL-2、IL-12减少(P<0.01),CD8+T细胞、IL-10、IL-4、IL-6含量升高(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1〉,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术后30天截肢组及保肢组CD4+T细胞、血清中IL-2、IL-12均升高,CD8+T细胞、IL-10、IL-4、IL-6含量降低(P<0.01),CD4/CD8比值升高(P<0.01),患者免疫功能较术前改善;与截肢组比较,保肢组患者CD4+T细胞、IL-2、及CD4/CD8比值30天上升幅度明显高于截肢组(P<0.01),CD8+T细胞、IL-4、IL-630天降低幅度明显高于截肢组(P<0.01)。IL-2、IL-12与CD4+T细胞成正相关,IL-4、IL-6、IL-10与CD4+T细胞成负相关。结论:微波固化保肢术可以加速逆转骨肉瘤患者Th1/Th2向Th2漂移,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微波固化治疗 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保肢手术 th1/th2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软膏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Th1/Th2免疫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佘姝娅 李晋奇 陈璐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370-1373,共4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软膏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的免疫学机制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基质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甘草酸软膏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分别建立2,4-硝基氯苯反复刺激的慢性湿疹小... 目的研究甘草酸软膏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的免疫学机制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基质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甘草酸软膏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分别建立2,4-硝基氯苯反复刺激的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给药14 d后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5、IL-6、IL-18和干扰素(IFN)-γ含量及对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甘草酸软膏大、中剂量组能降血清IL-2、IL-5、IL-6、IL-18和IFN-γ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甘草酸软膏大、中剂量组能升高血清IL-4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甘草酸软膏大、中剂量组CD_4^+百分比和CD_4^+/CD_8^+明显升高,而CD_8^+百分比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甘草酸软膏可通过调节Th1和Th2平衡,纠正免疫功能失调而达到治疗慢性湿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软膏 湿疹 慢性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及与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及CTLA-4分子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树录 李幼姬 叶任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0-1615,共6页
目的:了解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以及共刺激分子CD28/CTLA-4与Th1/Th2平衡状态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8例SLE患者(活跃期12例、缓解期6例)。对照组14例,为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置于含PMA(5μg... 目的:了解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以及共刺激分子CD28/CTLA-4与Th1/Th2平衡状态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8例SLE患者(活跃期12例、缓解期6例)。对照组14例,为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置于含PMA(5μg/L)及ionomycin(500μg/L)培养液中培养72 h。采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的PBMCs上清液中IFN-γ及IL-10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培养的淋巴细胞CD28及CTLA-4分子的表达。结果:活跃期SLE患者培养的PBMCs分泌IL-10的量(351.29 ng/L±153.31 ng/L)较对照组(254.48 ng/L±120.69 ng/L)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差异无显著(P>0.05),IFN-γ的分泌量(25.76 ng/L±16.09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50.71 ng/L±27.92 ng/L,P<0.05),IL-10/IFN-γ比值(18.74±13.7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4.95,P<0.05)。培养前、后SLE患者CD3+及CD8+T细胞CD28分子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培养前活跃期SLE患者CD3+T细胞CTLA-4分子表达量(0.79%+0.37%)较对照组(1.31%+0.61%)明显降低(P<0.05)。培养后SLE患者CD3+T细胞及CD8+T细胞CTLA-4分子表达量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P>0.05)。活跃期SLE患者培养的PBMCs中CD3+T细胞CTLA-4分子的表达量与上清液中IFN-γ含量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关系(r=0.681,P<0.05)、与上清液中IL-10及IL-10/IFN-γ比值呈明显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0.624,P<0.05;r=-0.738,P<0.01)。结论:SLE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向Th2方向偏移,即Th2优势状态。CTLA-4分子可能通过抑制CD28的信号转导参与Th2优势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th1细胞 th2细胞 CD2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失调与结核病 被引量:15
17
作者 崔言刚 王英年 张克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47-50,共4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对辅助性T细胞(HelperTcell,Th)亚群研究正日益深入,人们发现Th细胞亚群与结核病的发生及机体的免疫有密切关系。本文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一、Th细胞的分化与功能1Th细胞的...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对辅助性T细胞(HelperTcell,Th)亚群研究正日益深入,人们发现Th细胞亚群与结核病的发生及机体的免疫有密切关系。本文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一、Th细胞的分化与功能1Th细胞的发现与分化早期的动物模型,T淋巴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t细胞亚群失调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癌患者胸水及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的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学真 姚远 王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Th1、Th2)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在判断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法检测血浆及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分别反应Th1、Th2的活性;结果: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 中Th1的活性较...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Th1、Th2)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在判断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法检测血浆及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分别反应Th1、Th2的活性;结果: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 中Th1的活性较正常人低;Th1活性变化得明显。治疗不显著者Th1功能下降而Th2功能增强,生存期1年以上者Th1功能 较生存期一年以下者增强,而Th2降低。结论: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活性在肺癌患者病程及预后判断方面具有 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 th2细胞 外周血 晚期肺癌 患者 辅助性t细胞 胸水 活性 增强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女性Th1/Th2平衡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贝贝 王茹 陈佩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6-401,共6页
目的:从细胞因子角度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探讨太极拳运动前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对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亚群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自愿参加本实验的34名中老年女性随机分为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太极拳组参... 目的:从细胞因子角度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探讨太极拳运动前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对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亚群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自愿参加本实验的34名中老年女性随机分为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太极拳组参加为期32周、每周3次、每次1小时的24式和42式太极拳锻炼;对照组不锻炼,保持原有生活状态。实验前后采集受试者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数量;使用Real-time PCR定量分析Th1型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和Th2型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Treg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以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mRNA表达。结果:实验后,太极拳组IFN-γ、TGF-β、CTLA-4和IL-10 mRNA表达量较实验前显著上升(P<0.01),IFN-γ与IL-4 mRNA表达量比值显著上升(P<0.05),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1)。实验后,对照组除TGF-βmRNA表达下降(P<0.05)外,其他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太极拳运动影响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及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提高中老年女性Th1/Th2型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比值,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改善老年女性Th1/Th2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中老年女性 th1/th2平衡 调节性t细胞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化疗前后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立新 孙立公 +1 位作者 闫丽隽 张少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59-561,共3页
目的:观察化疗前后卵巢癌患者体内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检测30例卵巢癌患者化疗前、后和15例健康妇女血浆中Th1类细胞因子(白介素2、干扰素γ、肿... 目的:观察化疗前后卵巢癌患者体内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检测30例卵巢癌患者化疗前、后和15例健康妇女血浆中Th1类细胞因子(白介素2、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和Th2类细胞因子(白介素4、白介素6、白介素10)表达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在化疗前较健康妇女Th1表达降低,而Th2表达明显升高(其中IL-10升高无统计学意义);卵巢癌患者化疗后,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均有降低,但Th2类细胞因子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卵巢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Th1类细胞因子均呈低表达,细胞免疫受抑制。②化疗后Th2类细胞因子强势表达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细胞因子 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 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