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贮玉米和全株大豆间作种植模式探究 |
肖宇
卢相义
薛文
滕霄
冯珺珩
刘艳昆
|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与大豆间作青贮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雷天翔
毕显杰
宋敏
张新国
施维新
张万旭
杨李德
|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3
|
淮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效栽培技术 |
徐朗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5 |
1
|
|
4
|
汉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
刘俊锋
程建宏
谷静
郭清平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5 |
0 |
|
5
|
滇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
施泽礼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5 |
0 |
|
6
|
皖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
宁俊周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5 |
0 |
|
7
|
不同根构型大豆与甜玉米间作对作物生长与磷吸收的影响 |
周慧颖
祝晓慧
谭婧琳
田纪辉
王天琪
张兵兵
陆星
梁翠月
田江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8
|
成都地区玉米与大豆间套作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 |
曾子入
张勇
牛群凯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4 |
3
|
|
9
|
淄博地区适宜与玉米间作种植的大豆品种初报 |
刘蔚霞
路笃旭
卢振宇
张超
翟吉庆
翟乃家
王光明
|
《农学学报》
|
2024 |
1
|
|
10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 |
岑柱军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4 |
9
|
|
11
|
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
杨云
金容
符鹏
王鹏
李仕伟
龙芸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4 |
4
|
|
12
|
2BMYDF-2/4型大豆玉米密植分控施肥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
牛晓硕
王梦娇
梁兆刚
冯汝广
胡建平
|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
2024 |
3
|
|
13
|
广东省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效益分析 |
李志贤
王建武
杨文亭
舒磊
杜清
刘丽玲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1
|
|
14
|
广东省甜玉米-大豆不同比例间作模式的系统产量分析 |
唐艺玲
杜清
赖建宁
吴鹏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15
|
减量施氮与间作大豆对华南地区甜玉米连作农田N_2O排放的影响 |
唐艺玲
管奥湄
周贤玉
赖叶宁
王建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6
|
减量施氮与间作模式对甜玉米AMF侵染和大豆结瘤及作物氮磷吸收的影响 |
周贤玉
唐艺玲
王志国
王建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1
|
|
17
|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营养、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瓮巧云
黄新军
许翰林
刘瑶
袁晓峰
马海莲
袁进成
刘颖慧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9
|
|
18
|
辽西半干旱区玉米/大豆单间作田间耗水规律研究 |
张莹
孙占祥
李爽
冯良山
杨宁
刘洋
侯志研
白伟
文凤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19
|
关于烤烟栽培模式的对比研究 |
陈懿
薛小平
邓佳佳
王茂胜
潘文杰
|
《江西农业学报》
CAS
|
2008 |
19
|
|
20
|
玉米大豆间混种植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唐永金
刘俊利
郑占
王吉庄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