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theory for determining large deformation area of roof at intersection and verification analysis
1
作者 WU Yi-yi GAO Yu-bing +2 位作者 MA Xiang ZHANG Xing-xing HE Man-ch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2期656-677,共22页
The intersection is a widely used traffic line structure from the shallow tunnel to the deep roadway,and determining the subsidence hidden danger area of the roof is the key to its stability control.However,applying t... The intersection is a widely used traffic line structure from the shallow tunnel to the deep roadway,and determining the subsidence hidden danger area of the roof is the key to its stability control.However,applying traditional maximum equivalent span beam(MESB)theory to determine deformation range,peak point,and angle influence poses a challenge.Considering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intersection roof,the maximum equivalent triangular plate(METP)theory is proposed,and its geometric parameter calculation formula and deflection calculation formula are obtained.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theories in 18 models with different intersection angles,roadway types,and surrounding rock lithology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METP structure of the intersection roof established b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each model successfully determined the location of the roof’s high displacement zone;2)The area comparison method of the METP theory can be reasonably explained:①The roof subsidence of the intersec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tersection angle;②The roof subsidence at the intersection of different roadway types has a rectangular type>arch type>circular type;③The roof subsidence of the intersection with weak surrounding rock i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intersection with hard surrounding rock.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theories,the four advantages of the METP theory are compared and clarified in the basic assumptions,mechanical models,main viewpoints,and mechanism analysis.The large deformation inducement of the intersection roof is then explored.The J 2 peak area of the roof drives the large deformation of the area,the peak point of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enter of gravity position of the METP.Furthermore,the change in the range of this peak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e law of the METP’s area.Hence,this theory clarifies the large deformation area of the intersection roof,which provides a clear guiding basis for its initial support design,mid-term monitoring,and late local reinfor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way intersection roof deformation equivalent span theory triangular plate structure numerical analysis stress partial tens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a composite laminate using estimation theory
2
作者 Esmail SADEGHIAN Sina TOOS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665-672,共8页
Composite laminates are made up of composite single-plies sequence. The plies generally have the same fiber and resin and their difference in fiber orientation results in a difference in various laminates' strengt... Composite laminates are made up of composite single-plies sequence. The plies generally have the same fiber and resin and their difference in fiber orientation results in a difference in various laminates' strength. Tsai-Hill failure criterion as a limiting state function to analyze structural reliability of a composite laminate and estimation theory in order to estimate statistical parameters of effective stress were utilized to construct probability box. Finally, we used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d FERUM software to calculate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f probability of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laminate structural reliability probability box estimation theory stress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十字形钢骨混凝土柱轴压试验及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云峰 马锦辉 +3 位作者 张佳睿 滕振超 王桐 梁晨光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4,141,共9页
本文旨在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钢骨混凝土短柱在轴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对6根采用不同组合形式的GFRP管钢骨混凝土短柱进行了轴压试验,并利用ABAQUS建立GFRP管约束十字形钢骨混凝土柱的力学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不同截面形式、... 本文旨在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钢骨混凝土短柱在轴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对6根采用不同组合形式的GFRP管钢骨混凝土短柱进行了轴压试验,并利用ABAQUS建立GFRP管约束十字形钢骨混凝土柱的力学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不同截面形式、钢骨腹板间距、长细比、纤维缠绕角度对构件的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十字形钢骨混凝土柱相比,有加劲肋的新型钢骨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提升约6%;随着钢骨腹板间距的增加,组合柱的极限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增加长细比组合柱的极限承载力和刚度也相应减小;与纤维缠绕角度为45°的构件相比,单层纤维缠绕角度为0°的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增长39%,但构件的初始刚度几乎没受影响;同时,交替排布的纤维缠绕角度的极限承载力及刚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管 组合结构 轴压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管结构对循环水圆形养殖池流场影响及试验
4
作者 朱明 齐悦颖 +3 位作者 万鹏 范豪 雷翔 汪荣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8,F0003,共13页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池的进水管结构会影响养殖池内的进水状态及水体流场分布,同时影响鱼类的生长及残饵粪便等悬浮颗粒物的排出。为了探索不同进水管结构对圆形养殖池内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确定进水管的结构参数,该研究借助于计算流...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池的进水管结构会影响养殖池内的进水状态及水体流场分布,同时影响鱼类的生长及残饵粪便等悬浮颗粒物的排出。为了探索不同进水管结构对圆形养殖池内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确定进水管的结构参数,该研究借助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了圆形养殖池的数值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进水管数量、射流角度及射流孔数量对圆形养殖池内的流场均匀性的影响,以速度分布均匀系数U50为评价指标对圆形养殖池内的流场均匀性进行评价,采用正交试验对圆形养殖池进水管结构的最佳参数进行优化;按照最优进水管结构参数构建了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展大口黑鲈养殖试验,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变化以及大口黑鲈的生长指标变化进行检测,对养殖系统的流场及进水管最优结构参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圆形养殖池配置3根进水管、且进水管成120°布置、单根进水管上的射流孔数量为6、进水管射流角度为45°时,圆形养殖池内的流场分布最为均匀;在0.1 m/s流速下,3组不同密度的大口黑鲈养殖池内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小于等于0.2 mg/L、氨氮的浓度小于等于0.3 mg/L,水体的浊度值均低于0.3 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3组密度养殖池内大口黑鲈样本的饵料系数最低为1.06,体质量增长率最高为161.03%,存活率最高为100%。该研究表明优化进水管结构有助于在圆形养殖池内形成均匀、稳定的流场,有利于悬浮颗粒物的排出及大口黑鲈的生长,可为循环水养殖系统进水管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流场分布 循环水养殖 进水管结构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杆双肩螺纹连接预紧三维接触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张换高 王宏伟 +2 位作者 张小江 贾海朋 于瑞生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7,共10页
为满足工作条件下钻杆的强度和刚度,钻杆接头在装配时应先进行螺纹预紧,预紧参数应在设计阶段确定并提供给现场工程师。合理选择结构设计参数及施工参数,能保证预紧载荷在螺纹区和两肩部合理分布。应用粗糙表面接触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 为满足工作条件下钻杆的强度和刚度,钻杆接头在装配时应先进行螺纹预紧,预紧参数应在设计阶段确定并提供给现场工程师。合理选择结构设计参数及施工参数,能保证预紧载荷在螺纹区和两肩部合理分布。应用粗糙表面接触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构建了连接器螺纹间的有限元接触模型,并根据实际工况设置了边界条件。文中根据连接器在不同初始载荷下的受力状态确定合适的预紧圈数。通过有限元计算并分析了在指定预紧载荷下连接区域的螺纹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接头的前两个和后两个螺纹齿圈比其他螺纹齿圈承受更多的载荷。为了找到合适的预紧参数,在有限元计算中于螺纹连接部分施加组合工况,包括轴向张力、扭矩、弯矩和内部压力的不同组合。当预紧1/32圈时,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在螺纹连接范围内趋于均匀分布,同时说明文中所建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杆接头 有限元分析 连接螺纹预紧 接触数值分析 应力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叶片水分生理及其解剖结构的水分胁迫响应
6
作者 姚泽 于思敏 +1 位作者 王祺 乐芳军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3-830,共8页
为探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抗旱机制,本研究采用‘中苜1号’(‘Zhongmu No.1’)盆栽进行控水试验,探究控水第12,24和36 d适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80%~85%,TA)、轻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60%~65%,TB)、中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 为探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抗旱机制,本研究采用‘中苜1号’(‘Zhongmu No.1’)盆栽进行控水试验,探究控水第12,24和36 d适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80%~85%,TA)、轻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60%~65%,TB)、中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40%~45%,TC)和重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20%~25%,TD)下的叶片水分生理及其解剖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加剧,叶水势和叶片含水率逐渐降低;叶片变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及叶片结构紧密度在TC和TD下均显著降低(P<0.05),且TD水平下栅栏组织细胞变小呈多层紧密排列;主脉突起度、木质部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冗余分析表明,海绵组织与清晨叶水势相关性较大,且与夜间水分恢复紧密相关,午间叶水势与主脉突起度负相关,二者共同调节吸收和运输土壤中的有限水分,确保叶片水分相对稳定以增强其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土壤水分胁迫 水分生理 解剖结构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闸墩与锚块底面连接方式对闸墩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龚亚琦 李志 +2 位作者 倪磊 黄永春 周世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161,共6页
针对预应力闸墩与锚块底面通常采用弹性垫层隔开设计的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了闸墩与锚块底面分别采用整体连接和接触两种模拟方式下,不同工况组合条件下闸墩颈部的变形、应力和结合状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闸墩和锚块底面模拟方... 针对预应力闸墩与锚块底面通常采用弹性垫层隔开设计的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了闸墩与锚块底面分别采用整体连接和接触两种模拟方式下,不同工况组合条件下闸墩颈部的变形、应力和结合状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闸墩和锚块底面模拟方式对闸墩整体的变形和应力变化影响不大;采用接触模拟方式,可以更好地描述锚块底部和闸墩的非线性结合特性,采用弹性垫层隔开设计时,当闸墩和锚块受力致使底面脱开后,可以提高闸墩颈部中央区域的压应力水平,但是对于闸墩颈部边缘的压应力改善不大;闸墩和锚块底面脱开后,两侧挡水工况下可以降低闸墩颈部的拉应力,但是单侧泄水工况下,由于闸墩处于偏心受拉的不利工作状态,闸墩与锚块底面脱开设计会增加闸墩颈部边缘拉应力。因此,在对闸墩和锚块底面连接进行模拟时,应考虑单侧泄水工况下闸墩应力水平,同时注意闸墩颈部边缘的混凝土防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闸墩 锚块 有限元方法 接触模型 泄水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M增材制造弯管磨粒流抛光防过磨创新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
8
作者 王坤 李方祺 +2 位作者 吕伊凡 朱伟光 张松泽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72,共11页
目的 针对磨粒流抛光直角弯处因磨料惯性力梯度变化导致肘部流道外侧过磨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创新保护结构的弯管设计方法。方法 以不均匀增厚、条状凸起和半球凸起结构弯管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磨粒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种创新... 目的 针对磨粒流抛光直角弯处因磨料惯性力梯度变化导致肘部流道外侧过磨问题,提出一种带有创新保护结构的弯管设计方法。方法 以不均匀增厚、条状凸起和半球凸起结构弯管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磨粒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种创新结构设计弯管内表面在磨粒流光整工艺加工下各样点压力与流道形状对弯管肘部材料去除量的影响。结果 仿真和实验结果揭示了各结构弯管的压力变化趋势,以及去除量的分布特征。在10 MPa的加工压力和100次的循环加工次数下,不均匀增厚弯管在入口倒角处存在压力增大突变,所以在倒角处、弯管段去除量最大,比普通弯管增加了20.7%。2种凸起结构在弯管段外侧压力随凸起结构的阻滞作用加剧而突变增大,随形磨削导致外侧凸起结构处去除量变化波动加剧,相比普通弯管分别增加了67.2%和47.5%,内侧去除量相比普通弯管也显著提升,分别提升172%和151%。结论 不均匀增厚弯管可以显著减少肘部过磨,保持内壁表面连续均匀的梯度变化,而凸起结构导致去除量波动,虽然可以减少过磨但难以控制稳定的表面粗糙度,所以不均匀增厚弯管结构对肘部流道外侧过磨问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磨粒流加工 弯管过磨 弯管结构设计 数值模拟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CAD-SAP2000-ANSYS的管桁架自动化建模分析技术体系与程序实现
9
作者 马小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8-185,194,共9页
数据信息的参数化传递与自动化计算是结构设计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的关键。传统方法以人工翻模和手动输入为主,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易造成信息丢失。鉴于此,针对钢结构管桁架体系,以Grasshopper及Python为研发平台,开发了关联CAD-SAP2000... 数据信息的参数化传递与自动化计算是结构设计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的关键。传统方法以人工翻模和手动输入为主,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易造成信息丢失。鉴于此,针对钢结构管桁架体系,以Grasshopper及Python为研发平台,开发了关联CAD-SAP2000-ANSYS的管桁架自动化建模分析技术体系(C-S-A)。该体系由CAD向SAP2000自动化建模分析插件(C-S)、CAD向ANSYS节点深化建模分析插件(C-A)、SAP2000向ANSYS模型转化分析软件(S-A)三个模块组成。通过某站房钢屋架的实例验证表明:C-S插件相比传统方法可提升建模计算效率95%以上;C-A插件完成焊接球节点精细化有限元的建模计算仅需1~2 min;S-A软件转化后模型计算的平均误差仅为0.46%,满足精度要求。因此,C-S-A技术体系可为相关从业人员更加快速、准确地实现由二维图纸到结构模型或深化模型的自动建模分析,以及不同结构模型之间的转化分析,进而在显著提升模型构建效率的同时,为结构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提供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铁路客站 ANSYS 管桁架 自动化建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系)对自然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10
作者 苗婷婷 吴中能 +4 位作者 刘俊龙 王新 王继承 曹志华 孙慧 《安徽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4-22,34,共10页
为探究材用薄壳山核桃在自然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抗旱能力,本文以8个6年生材用薄壳山核桃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自然干旱胁迫对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 为探究材用薄壳山核桃在自然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抗旱能力,本文以8个6年生材用薄壳山核桃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自然干旱胁迫对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多年平均生长量来看,黄薄1号、利辛1号和绍兴1号总体表现良好。8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系)的主脉厚度为793.46~1149.42μm,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黄薄1号的主脉最厚。黄薄5号和黄薄6号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各品种(系)间叶绿素a/b有极显著差异。叶绿素荧光参数间均呈显著差异,F_(v)/F_(m)在0.6965~0.7734,说明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系)对高温干旱胁迫环境的适应性差异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得出薄壳山核桃品种(系)抗旱性由强到弱排序为:黄薄5号>黄薄1号>绍兴1号>黄薄6号>利辛1号>黄薄2号>沙河7号>沙河15号。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划分为4类,其中黄薄5号属高抗旱型,黄薄1号、绍兴1号属抗旱型,黄薄6号、利辛1号和黄薄2号属中抗旱型,沙河7号、沙河15号属低抗旱型。本研究结果为筛选材用抗旱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自然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叶片解剖结构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隧道截面形状与系泊方式对抗冲击能力影响
11
作者 徐万海 沙沐 +1 位作者 李明鎏 李航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8-1278,共11页
水中悬浮隧道遭受突发撞击时,管体强度变化、系统可靠性以及结构动力响应十分复杂,针对悬浮隧道受到撞击后能否继续安全运营的不确定性,应用有限元对悬浮隧道损伤与运动响应进行模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ABAQUS开展了撞击作... 水中悬浮隧道遭受突发撞击时,管体强度变化、系统可靠性以及结构动力响应十分复杂,针对悬浮隧道受到撞击后能否继续安全运营的不确定性,应用有限元对悬浮隧道损伤与运动响应进行模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ABAQUS开展了撞击作用下悬浮隧道响应数值分析,构建了有限元模型;确定了模型材料及各部分单元类型;提出了管节接头的处理方式,探究了不同悬浮隧道截面形状及锚索布置方式对结构灾变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四边形截面隧道管体受撞击后管体的位移和损伤最小,是抵抗冲击最佳的形式。锚索布置方式不会影响悬浮隧道的撞击应力、应变及损伤,仅影响悬浮隧道的运动响应,其中两垂直两倾斜的系泊方式可显著限制悬浮隧道的撞击运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悬浮隧道 撞击载荷 锚索布置方式 截面形状 数值模拟 动力响应 结构损伤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基础廊道环向结构缝设置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祖国 王占军 +1 位作者 潘家军 徐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1,共5页
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基础廊道环向结构缝作为坝基防渗的薄弱部位,其受力和变形均较复杂,是坝基廊道设计的关键技术难点。通过建立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研究了基础廊道环向结构缝不同分缝位置对大坝防渗体系应... 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基础廊道环向结构缝作为坝基防渗的薄弱部位,其受力和变形均较复杂,是坝基廊道设计的关键技术难点。通过建立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研究了基础廊道环向结构缝不同分缝位置对大坝防渗体系应力变形的影响,揭示了环向结构缝部位的应力变形性态,并据此提出了环向结构缝设置建议。研究表明:环向结构缝的不同分缝位置对坝体及其沥青混凝土心墙整体的应力变形基本无影响,对坝基防渗墙的变形极值没有影响,受端部支承效应影响,防渗墙两岸局部出现拉应力;随着嵌入岸坡岩体深度增加,坝基廊道嵌入端顺流向拉应力增加明显,坝轴向和竖直向拉应力仅略微变化,坝基廊道压应力逐渐减小;建议坝基廊道嵌入两岸山体一定深度(一般不少于2m),环向结构缝设置不少于2道“W”型结构铜止水,廊道与基岩之间宜设置弹性垫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土石坝 坝基廊道 环向结构缝 有限元分析 应力变形 设置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流固耦合的竖井贯流泵叶片力学性能
13
作者 王腾伟 郑源 +3 位作者 俞军锋 宋梦斌 郭华毅 杨春霞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3-670,共8页
为了提升竖井贯流泵的运行稳定性,采用ANSYS Workbench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分析叶片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最大形变主要发生在靠近轮缘的区域,而叶片中部应力较低,高等效应力区集中在叶片中心靠近轮毂的位置;竖井贯流... 为了提升竖井贯流泵的运行稳定性,采用ANSYS Workbench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分析叶片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最大形变主要发生在靠近轮缘的区域,而叶片中部应力较低,高等效应力区集中在叶片中心靠近轮毂的位置;竖井贯流泵启动时会经历小流量高扬程的运行阶段,在0.2倍额定流量工况下,叶片的最大形变达到额定流量工况的4.04倍,最大等效应力达到额定流量工况的3.99倍;叶片干模态和湿模态分析的共振区均主要分布在进水侧和出水侧,这些区域在运行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裂纹及共振;叶片的固有频率不会因施加载荷而变化,但会受到工作介质的影响,从而影响机械结构的振动频率.分析结果表明,该竖井贯流泵叶片符合力学强度要求,处于弹性变形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贯流泵 叶片 流固耦合 应力分析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载荷下小尺寸高强度钻杆螺纹的优化设计与研究
14
作者 黎文奇 刘洋 +1 位作者 管锋 佘扬周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8-259,共12页
为了减少深井小井眼钻进过程中钻杆螺纹接头失效事故,需要提升其连接性能和密封性能。基于接头力学分析与弹塑性变形理论,以NC38和TM36螺纹牙型的双台肩钻杆接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带螺纹升角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 为了减少深井小井眼钻进过程中钻杆螺纹接头失效事故,需要提升其连接性能和密封性能。基于接头力学分析与弹塑性变形理论,以NC38和TM36螺纹牙型的双台肩钻杆接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带螺纹升角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在上扣扭矩、轴向载荷、内压和弯矩等复合工况下两种螺纹接头的弹塑性变形机理。分析了两种钻杆螺纹接头的工作性能,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接头台肩及螺纹段的应力和接触压力分布特性。结果表明,TM36螺纹接头在台肩面及螺纹段的应力明显低于NC38螺纹接头,且密封性能更优。TM36螺纹接头能降低应力集中,改善螺纹牙承载性能,确保台肩和螺纹牙接触压力分布合理,从而有效降低接头粘扣和泄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钻杆 复合载荷 弹塑性 结构优化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作用下铝合金结构应力及强度研究
15
作者 何志全 邱慧慧 +2 位作者 孙瑀珩 郭玉杰 魏小辉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151,共12页
飞机缝翼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热载荷和气动力的共同作用,并对结构的安全产生影响。以缝翼结构中广泛使用的典型铝合金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方法研究其在热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结构强度。首先,为了探究温度对材料特性... 飞机缝翼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热载荷和气动力的共同作用,并对结构的安全产生影响。以缝翼结构中广泛使用的典型铝合金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方法研究其在热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结构强度。首先,为了探究温度对材料特性的影响,分别进行了4组不同温度状态下2024-T62矩形薄板的线性拉伸试验和开孔薄板的高温拉伸破坏试验,试验表明,高温环境对材料弹性模量有折减作用,并且在190℃环境下,试验件的承载强度下降了15%。因此,考虑温度对材料参数的折减作用可以建立更为精确地预估结构强度的模型。其次,针对铝合金零件及结构的热应力问题,分别以铝合金薄板和简化的缝翼结构为对象,进行热力共同作用下的试验和仿真,建立了一套热力共同作用下的建模方法及热应力测量的试验技术,铝合金薄板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误差最大为10%;简化的缝翼结构热应力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的趋势较好,最大误差为20%。此外,通过该试验还发现热应力对边界条件的设置尤为敏感,对于约束复杂的模型,需要扩大建模范围至边界条件稳定处才能模拟实际热应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温度依赖性 热力共同作用 热应力 结构强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_(S)6.8强震发震断层三维模型与地震构造环境
16
作者 郭钊吾 鲁人齐 +5 位作者 张金玉 房立华 刘冠伸 吴熙彦 孙晓 祁诗淼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1-688,共18页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县发生M_(S)6.8强震,造成126人死亡,最大烈度达Ⅸ度,引起广泛关注。定日M_(S)6.8地震的震中位于登么错断裂附近,初步推断该断裂为发震断裂。文中根据公开获取的地表地质调查结果、余震重定位和震源机制解数据,基于...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县发生M_(S)6.8强震,造成126人死亡,最大烈度达Ⅸ度,引起广泛关注。定日M_(S)6.8地震的震中位于登么错断裂附近,初步推断该断裂为发震断裂。文中根据公开获取的地表地质调查结果、余震重定位和震源机制解数据,基于SKUA-GOCAD三维建模平台,构建了登么错断裂的三维几何模型,揭示了定日M_(S)6.8强震发震断层在三维空间展布的几何学特征。研究表明,登么错断裂具有明显的几何分段性,断裂的几何结构和地震活动在空间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此次地震的主震发生在登么错断裂(P3段)三维结构突变的位置(断层面呈向东凸出的弧形),该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可能与断层面复杂的几何结构有关。震中所处的藏南地区深部发育大型拆离层,登么错断裂为上陡下缓的铲式正断层,断层底部在上地壳拆离层下方消失,并未进一步向下延伸,属于藏南地区浅部正断层系统,此次地震是浅部正断层应力释放的结果。通过Coulomb 3.4程序计算得到不同深度的库仑应力变化表明:登么错断裂南段、藏南滑脱拆离系断裂中段、申扎-定结断裂南段、雅鲁藏布江断裂中段、达吉岭-昂仁-仁布断裂中段处于震后应力加载状态。因此,建议对余震进行监测和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时重点关注上述区域。文中刻画了三维发震断裂模型,初步分析了发震构造,为该区域孕震环境以及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了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M_(S)6.8强震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三维断层模型 库仑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高密度聚乙烯板壳结构的导波频散特性
17
作者 张旭 刘刚 +2 位作者 陈雷 江海磊 张泽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70,共10页
超声导波由于便捷、高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板壳结构的缺陷识别和损伤监测,然而服役环境中的温度变化与结构应力会给导波频散特性带来不确定性的耦合影响,限制了导波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基于Floquet-Bloch周期性边界,... 超声导波由于便捷、高效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板壳结构的缺陷识别和损伤监测,然而服役环境中的温度变化与结构应力会给导波频散特性带来不确定性的耦合影响,限制了导波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基于Floquet-Bloch周期性边界,考虑温度-应力耦合下超弹性材料的初始应变能,建立HDPE板壳结构的频散分析模型,研究不同导波传播方向下温度-应力耦合作用对模态波结构、频散曲线和相速度变化的影响,并通过试验进行模型准确性验证;分别引入温度和应力敏感因子表征不同频率下导波模态相速度对环境温度和应力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在均匀温度变化下导波传播平面内的不均匀应力状态会改变Lamb波和SH导波的位移波结构分布,导致两者的频散曲线在原本交叉点处彼此排斥并偏离;导波模态的相速度变化与温度-应力耦合条件、频率和传播方向密切相关;相同应变下,温度变化对导波模态相速度的影响明显大于结构应力;SH0模态和中高频范围大于10 kHz的Lamb-A0模态对温度变化和结构应力的敏感性均很弱,可以降低环境因素对导波信号的干扰,研究结果解释了不同环境温度和应力耦合作用对导波频散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板壳结构 温度-应力耦合 Floquet-Bloch周期性边界 频散特性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深埋大断面类矩形顶管结构受力分析与实测
18
作者 张中杰 龙炼彬 +3 位作者 时振昊 黄茂松 吕培林 卢康明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0-1198,共9页
深埋大断面矩形及类矩形顶管越来越多应用于软土地铁车站等大型城市地下结构建设,该新型结构水土荷载特征及结构受力性能对保障城市地下空间长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相关研究仍较为有限。本研究依托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静安寺车站工程... 深埋大断面矩形及类矩形顶管越来越多应用于软土地铁车站等大型城市地下结构建设,该新型结构水土荷载特征及结构受力性能对保障城市地下空间长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相关研究仍较为有限。本研究依托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静安寺车站工程,结合现场实测与理论分析,研究了软土深埋大断面类矩形顶管结构水土压力与受力响应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了不同土压力理论及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式对顶管结构内力响应的影响方式,开展了设计理论的适用性评估。主要结论为:①结构顶部竖向土压力的实测值接近土柱理论的计算值,且基于土柱土压力计算的结构弯矩与实测较为吻合,反映出本工程中顶管顶部土拱效应可能较弱;②类矩形顶管的弯矩呈“蝴蝶状”分布,表明结构变形模式为竖向内凹及横向外凸,其中横向外凸可进一步诱发地层水平抗力;③地层水平抗力对大断面类矩形顶管结构内力可产生显著影响,现有设计规范较多忽略这一因素,可导致结构弯矩被严重高估(如依托工程中顶管腰部弯矩的计算误差可达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软土 土压力分布 结构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德尔剪切构造对山东鑫泰金矿的控制作用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欢 朱博文 +6 位作者 谢一鸣 陈原林 徐俊杰 魏兴亮 吴晨曦 秦余端 蒋永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335,共13页
鑫泰(龙口-土堆-东刘家)金矿是山东胶莱盆地东北缘重要的金成矿区,控矿构造问题十分复杂,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本研究对鑫泰金矿地表及坑道控矿断层及主要矿体进行了详细的构造观测及产状要素测量,在对剖面和平面上的里德尔剪切控矿... 鑫泰(龙口-土堆-东刘家)金矿是山东胶莱盆地东北缘重要的金成矿区,控矿构造问题十分复杂,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本研究对鑫泰金矿地表及坑道控矿断层及主要矿体进行了详细的构造观测及产状要素测量,在对剖面和平面上的里德尔剪切控矿构造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对鑫泰金矿区不同走向的矿体进行了成因及应力分析,划分了构造成矿期次,并指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结果表明:矿体的形成受至少两期构造的控制,一是早期NW-SE向的挤压兼NE走向的右行走滑,二是晚期NW-SE向的伸展兼NE走向的左行走滑。NW-SE向的挤压和伸展形成了剖面上的里德尔剪切控矿构造,NE走向的右行和左行走滑形成了平面上的里德尔剪切控矿构造。初步探矿验证工作取得了不错效果,表明该构造控矿体系理论值得在胶东及其他地区的剪切构造控矿型金矿床找矿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里德尔剪切 成矿构造 应力分析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瓷绝缘子整体结构尺寸参数优化研究
20
作者 岳永刚 范永强 +4 位作者 白云 陈以欣 曹彬 陈思睿 王黎明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6,共8页
本研究通过改变绝缘子尺寸参数,运用COMSOL软件的优化模块,以实现圆柱头混合瓷绝缘子瓷件与钢脚的电气和力学性能优化。结果表明:以电场强度最小值为优化目标时,优化后的瓷件最大场强位置发生改变且电场强度较优化前降低了56.59%,电场... 本研究通过改变绝缘子尺寸参数,运用COMSOL软件的优化模块,以实现圆柱头混合瓷绝缘子瓷件与钢脚的电气和力学性能优化。结果表明:以电场强度最小值为优化目标时,优化后的瓷件最大场强位置发生改变且电场强度较优化前降低了56.59%,电场分布得以优化;以力学性能为优化目标时,优化后的瓷件最大第一主应力位置转移且较优化前降低了51.02%,但瓷件整体结构高度有所增加;对钢脚结构进行优化发现,二圆台和三圆台钢脚优化后的瓷件最大应力和电场分布结果相近,但由于三圆台钢脚制造工艺复杂,推荐采用优化后的二圆台钢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绝缘子 结构尺寸优化 电场分布 应力分析 钢脚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