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神经记录的峰电位聚类算法(特邀)
1
作者 徐明亮 李芳媛 +1 位作者 马浩然 何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共34页
峰电位聚类是指在进行细胞外神经记录时,从神经电极记录中检测、聚类并确认出不同峰电位信号,并以一定的可靠度与假定的不同神经元对应。它是对细胞外神经记录进行预处理分析的基本步骤,也是神经科学中神经解码的首要步骤,更是当前高带... 峰电位聚类是指在进行细胞外神经记录时,从神经电极记录中检测、聚类并确认出不同峰电位信号,并以一定的可靠度与假定的不同神经元对应。它是对细胞外神经记录进行预处理分析的基本步骤,也是神经科学中神经解码的首要步骤,更是当前高带宽脑机接口(BCI)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传统峰电位聚类包括峰电位检测、峰电位对齐、特征提取、特征聚类等步骤。当前,随着神经电极数量和密度不断增加,神经记录的规模呈爆炸式增长,这对峰电位聚类算法的效率和精度提出重大挑战。此外,针对现有峰电位聚类算法特征提取和表征能力不强、信噪比低、信息混叠等问题,各种算法增强方案乃至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峰电位聚类方案应运而生,极大促进了对大脑复杂原理和工作机制的理解。研究首先概述侵入式BCI、神经编解码与峰电位聚类的相关性,接着阐述了各类峰电位聚类算法的原理和一般过程,并探讨了大脑神经信号与具体行为的映射关系与应用,最后展望了未来神经编解码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电位聚类 侵入式脑机接口 神经编解码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支配排序差异演化的应急资源多目标分配算法 被引量:18
2
作者 苏兆品 张国富 +2 位作者 蒋建国 岳峰 张婷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214,共20页
应急资源分配(Emergency resource allocation,ERA)是灾害应急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主要研究如何高效合理地把各储备点的应急救援物资分配给各发放点.然而,在大规模突发灾害发生后,每个发放点极可能会同时向多个储备点请求多种救援物资,从... 应急资源分配(Emergency resource allocation,ERA)是灾害应急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主要研究如何高效合理地把各储备点的应急救援物资分配给各发放点.然而,在大规模突发灾害发生后,每个发放点极可能会同时向多个储备点请求多种救援物资,从而带来潜在的应急资源冲突.为此,本文首先构建了考虑应急资源冲突消解的多储备点、多发放点、多种救援物资的应急资源多目标优化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差异演化和编码修正机制的应急资源多目标分配算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大规模样本下能够从全局角度同时给出多个发放点的应急资源分配方案,有效实现多个储备点同时为多个发放点协同配备应急资源,而且不会产生任何应急资源冲突,为解决应急资源受限情况下的大规模应急资源分配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资源分配 多目标优化 差异演化 非支配排序 编码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达玛变换光谱成像仪光谱混叠分析及修正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锦松 吕群波 相里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18-1521,共4页
叙述了阿达玛变换光谱成像仪的原理及仪器构成,对阿达玛编码模板引起的光谱混叠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理论上导出了光谱混叠公式,并提出了光谱修正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修正后光谱图像的分辨率取决于偏离光轴最远处的... 叙述了阿达玛变换光谱成像仪的原理及仪器构成,对阿达玛编码模板引起的光谱混叠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理论上导出了光谱混叠公式,并提出了光谱修正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修正后光谱图像的分辨率取决于偏离光轴最远处的码元对应的空间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成像 阿达玛变换 光谱混叠 编码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目标提取新方法—光谱排序编码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钦军 蔺启忠 +1 位作者 黎明晓 王长耀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6,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学遥感目标提取精度,拓展目标提取方法的适用范围,推进遥感智能化信息提取方法的发展,本文从谱带强度与波形特征有机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光谱排序编码法。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对端元光谱与图像光谱按谱带强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学遥感目标提取精度,拓展目标提取方法的适用范围,推进遥感智能化信息提取方法的发展,本文从谱带强度与波形特征有机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光谱排序编码法。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对端元光谱与图像光谱按谱带强度大小各自进行排序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同一顺序上的波段位置的异同来计算两条光谱曲线的相似度;然后开展了与约束能量最小法(CEM)、光谱二阶导数法(SSD)的目标提取精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目标提取精度为95%,比CEM提高了41.9%,比SSD提高了46.9%;最后利用SPOT多光谱和AVIRIS高光谱数据检验了该方法在目标提取适用范围上的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既适用于多光谱遥感,又适用于高光谱遥感。总之,算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目标提取 光谱排序编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岩性提取新方法——光谱排序编码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钦军 蔺启忠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96,共6页
光谱排序编码法(SSE:Spectra Sort Encod ing A lgorithm)是在对目标光谱与地物光谱按光谱强度大小进行排序的基础上,计算两条光谱曲线的相似度,然后,根据相似度与识别误差进行编码,从而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文章详细介绍了算法提出的... 光谱排序编码法(SSE:Spectra Sort Encod ing A lgorithm)是在对目标光谱与地物光谱按光谱强度大小进行排序的基础上,计算两条光谱曲线的相似度,然后,根据相似度与识别误差进行编码,从而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文章详细介绍了算法提出的背景、原理,并对算法在岩性提取中的精度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识别误差从0到0.3变化的过程中,算法最高精度的平均值为1,平均精度的平均值为0.825。高精度是其进行岩性提取的基础,岩性端元提取对比试验的结果也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岩性提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岩性提取 光谱排序编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件模型的地表水资源配置系统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斌 何发智 +2 位作者 刘攀 李立平 肖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5-529,共5页
传统地表水资源配置系统往往针对特定的流域,缺乏扩展性和灵活性。将流域、水库、需水点、输水连接等水利要素分别抽象为组件,对河流采用Horton编码分级,使用拓扑排序和河流同步的方式解决水系网络的水力联系,以组件连接模式灵活地进行... 传统地表水资源配置系统往往针对特定的流域,缺乏扩展性和灵活性。将流域、水库、需水点、输水连接等水利要素分别抽象为组件,对河流采用Horton编码分级,使用拓扑排序和河流同步的方式解决水系网络的水力联系,以组件连接模式灵活地进行地表水资源模拟和优化配置,通用性高,扩展性强。新开发的系统可为水资源管理部门对生活用水、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生态建设等规划、设计以及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资源配置 组件化 Horton编码 拓扑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的城市生活垃圾高值化利用深度分选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斌 付浩 +4 位作者 王文斌 张兵 唐帆 马善为 陆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53-1360,共8页
红外光谱分析具有快速、精确度高等优点,在分类鉴别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红外光谱在生活垃圾分类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塑料等可回收垃圾而忽略了对不可回收垃圾的深度分选。现行生活垃圾的四分法分类中,源头分类得到的其他垃圾中含有... 红外光谱分析具有快速、精确度高等优点,在分类鉴别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红外光谱在生活垃圾分类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塑料等可回收垃圾而忽略了对不可回收垃圾的深度分选。现行生活垃圾的四分法分类中,源头分类得到的其他垃圾中含有多种具有高值化利用潜力的组分,可分为纤维素类、烯类聚合物、木竹类等。这些垃圾的成分和结构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红外谱图,基于其红外谱图特征波段利用机器学习建立相应的分类模型可以将上述几类垃圾从其他垃圾中分选出来。本研究收集了纤维素类、烯类聚合物、木竹类及低值类垃圾,并采集红外光谱数据共72组,对比分析了预处理方式、降维程度和建模算法对模型分类准确率的影响。利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求导(DC)和平滑滤波(Smooth)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降维,获得72×8和72×5的数据集。分别利用概率神经网络(P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DF)算法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经PCA降维后的数据用于后续建模时,5维数据比8维数据得到的分类效果更好,平均准确率上升2.4%~4.4%。基于5维降维数据,DC/Smoo th预处理方法比SNV和MSC预处理得到的平均准确率更高,达到了96.5%;PNN模型比其他三类模型的平均准确率高4.2%~6.5%,可达98.1%;针对四类垃圾,除烯类聚合物的平均判别率只有93.8%外,纤维素类及木竹类的平均判别率均在95%以上,低值类最高可以到达100%。验证了红外光谱结合机器学习实现其他垃圾深度分选的可能性及科学性,为未来开发快捷深度分选设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机器学习 其他垃圾 深度分选 高值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深度编码技术的配电网故障恢复 被引量:24
8
作者 黄弦超 Gareth TAYLOR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44,91,共6页
应用智能优化算法求解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时,不仅需要在网络结构发生改变时频繁进行网络拓扑分析,而且往往需要在寻优过程中增加辐射校验环节以保证不违背配电网辐射运行约束,导致消耗了大量时间,降低了算法的寻优性能。将节点深度编码(... 应用智能优化算法求解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时,不仅需要在网络结构发生改变时频繁进行网络拓扑分析,而且往往需要在寻优过程中增加辐射校验环节以保证不违背配电网辐射运行约束,导致消耗了大量时间,降低了算法的寻优性能。将节点深度编码(NDE)技术引入多目标优化算法——改进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中,采用NDE技术中的保留初始节点(PAO)和改变初始节点(CAO)操作取代传统算法中的交叉和变异操作,并针对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的特点,提炼了PAO和CAO操作中的选点规则,保证了算法在寻优过程中始终满足配电网辐射运行约束;同时,通过应用NDE技术,可快速得到新的网络拓扑结构,无需重复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大大减少了算法的寻优时间。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NDE技术的NSGA-Ⅱ比普通NSGA-Ⅱ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分布性,以及更快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恢复 改进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 节点深度编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应用的多层次数据资源描述框架 被引量:5
9
作者 文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1-223,247,共4页
对数据资源进行描述是数据组织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使海量、异构、分布的数据资源实现有序化。提出一种面向应用的多层次数据资源描述框架。通过对数据资源的外部特征、内部元素、组织结构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全面的描述... 对数据资源进行描述是数据组织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使海量、异构、分布的数据资源实现有序化。提出一种面向应用的多层次数据资源描述框架。通过对数据资源的外部特征、内部元素、组织结构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全面的描述,能够使用户掌握数据资源的相关信息,为用户发现、获取和利用数据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组织 数据资源描述 元数据 本体 数据元 数据模式 分类与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遥感目标提取新方法
10
作者 王钦军 蔺启忠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74-177,232,共5页
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目标提取方法:光谱排序编码法。光谱排序编码法就是在对目标光谱与地物光谱按光谱强度大小进行排序的基础上,计算两条光谱曲线的相似度,然后,根据相似度与误差范围进行编码,从而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文章详细介绍... 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目标提取方法:光谱排序编码法。光谱排序编码法就是在对目标光谱与地物光谱按光谱强度大小进行排序的基础上,计算两条光谱曲线的相似度,然后,根据相似度与误差范围进行编码,从而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文章详细介绍了算法提出的背景、原理并对算法的精度进行多种地物类型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算法最高精度的平均值为0.95,是一种有效的目标提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目标提取 光谱排序编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特平面SBI变换的遥感图像无损压缩
11
作者 苏东卫 慈林林 陈晓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65-768,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子块互换(subb lock in terchange,SB I)的遥感图像无损压缩方案.采用小波变换对遥感图像进行分解,将生成的频域数据按不同比特平面分别进行SB I变换并用算术编码进行压缩.该方案改进了基于列的扫描方式,将小波系数按幅值... 提出一种基于子块互换(subb lock in terchange,SB I)的遥感图像无损压缩方案.采用小波变换对遥感图像进行分解,将生成的频域数据按不同比特平面分别进行SB I变换并用算术编码进行压缩.该方案改进了基于列的扫描方式,将小波系数按幅值大小进行重新排序,根据SB I变换后数据特点取消了文本压缩中常用的前移编码(M TF),在降低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了压缩率,同时具有信噪比和分辨率可扩展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比特平面编码 BWT算法 SBI变换 排序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编码开关自动检测设备开发
12
作者 郑志伟 严思杰 黄三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104,共4页
研制一种旋转编码开关自动检测分选设备。根据旋转编码开关的外形结构及人工检测时的动作要领,设计系统的机械结构,完成了原型样机的开发。系统以伺服电机和气动元件为执行机构,采用基于PLC和组态王的运动控制监视系统,实现了自动上料... 研制一种旋转编码开关自动检测分选设备。根据旋转编码开关的外形结构及人工检测时的动作要领,设计系统的机械结构,完成了原型样机的开发。系统以伺服电机和气动元件为执行机构,采用基于PLC和组态王的运动控制监视系统,实现了自动上料、进料、检测、分选,并具有手动功能。试检结果表明:样机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旋转编码开关的自动检测,工作稳定,检测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运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编码开关 自动检测分选设备 PLC 组态王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O/IEC 10646标准的藏文编码转换的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张青 黄鹤鸣 章登义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8-123,共6页
目前,国内少数民族地区的书报印刷行业大多使用北大方正、华光藏文排版系统。这些软件的编码各异,致使有限的藏文资源无法实现交换和共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种软件编码体系不一致。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将各种不同体系的藏文... 目前,国内少数民族地区的书报印刷行业大多使用北大方正、华光藏文排版系统。这些软件的编码各异,致使有限的藏文资源无法实现交换和共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种软件编码体系不一致。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将各种不同体系的藏文编码转换为符合国际标准的编码。该文以华光Windows藏文字符编码为例,首先对每个藏文字符进行构字分析,然后采用分表分组技术构造出每个字符符合ISO/IEC 10646标准的编码序列,最后采用hash技术优化查询算法,实现非标准的藏文字符编码向标准编码序列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藏文 字符集标准 编码转换 分表分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