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nge walk and array rotation in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effects and compensations 被引量:2
1
作者 Jinping Sun Guohua Wang Shiyi M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4期537-543,共7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unified clutter model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s of range walk and array rotation for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 in airborne multi-channel early-warning radar.Based on this clutter mod... This paper proposes a unified clutter model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s of range walk and array rotation for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 in airborne multi-channel early-warning radar.Based on this clutter model,STAP performance is then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variance matrix tapering(CMT).For STAP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due to array rotation,a determinate compens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MT method.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verify the analysis and the proposed compens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CLUTTER covariance matrix tap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rect data domain approach to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被引量:2
2
作者 Wen Xiaoqin Han Chongzh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1期59-64,共6页
In non-homogeneous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doesn't effectively suppress interference and detect target, because the secondary data don' t exactly reflect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 In non-homogeneous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doesn't effectively suppress interference and detect target, because the secondary data don' t exactly reflect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range cell under test. A ravel methodology utilizing the direct data domain approach to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 STAP ) in airbome radar non-homogeneous environments is presented. The deterministic least squares adaptiv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 operates on a "snapshot-by-snapshot" basis to dethrone the adaptive adaptive weights for nulling interferences and estimating signal of interest (SOI). Furthermore, this approach eliminates the requirement for estimating the covariance through the data of neighboring range cell, which eliminates calculating the inverse of covariance, and can be implemented to operate in real-time. Simulation results illu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non-homogeneous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direct data domain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daptive Lasso的多工序制造过程关键质量特性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宁 张帅 刘玉敏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0-219,共10页
为解决多工序制造过程关键质量特性识别中存在的质量特性间具有多重相关性以及数据高维度,小样本等问题,本文采用主成分回归改进Adaptive Lasso方法并融合状态空间思想和Bootstrap方法实现多工序过程关键质量特性识别。首先引入状态空... 为解决多工序制造过程关键质量特性识别中存在的质量特性间具有多重相关性以及数据高维度,小样本等问题,本文采用主成分回归改进Adaptive Lasso方法并融合状态空间思想和Bootstrap方法实现多工序过程关键质量特性识别。首先引入状态空间思想构建多工序过程关键质量特性识别模型,然后利用Bootstrap方法重构样本,扩大样本量;进而采用改进Adaptive Lasso方法识别关键质量特性,并通过仿真验证改进Adaptive Lasso方法与Lasso,Adaptive Lasso和岭回归方法在质量特性间不同相关度下识别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改进Adaptive Lasso的具体应用过程,仿真及实例结果显示,改进Adaptive Lasso方法对多工序过程有良好的关键质量特性识别能力,特别当质量特性间有较强相关性时显著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工序制造过程 关键质量特性 状态空间模型 BOOTSTRAP 改进adaptive Las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精密进近引导的北斗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康荣雷 张浩 +1 位作者 常军 熊健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9-565,共7页
为保证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北斗卫星信号的可靠、准确和连续的接收能力,在分析抗干扰与高精度联合处理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功率倒置准则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结合的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该技术能够在北斗信号导向矢量获取失效、阵列... 为保证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北斗卫星信号的可靠、准确和连续的接收能力,在分析抗干扰与高精度联合处理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功率倒置准则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结合的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该技术能够在北斗信号导向矢量获取失效、阵列流形特性变化或信号入射角度未知等条件下实现北斗抗干扰处理并兼顾载波测量的相位响应不失真。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在抗干扰达到干噪比50 dB的同时,载波相位畸变误差小于整周1%,满足抗干扰与高精度测量要求,可以有效支持精密进近引导技术所适配的各类战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BDS) 精密进近引导 空时联合 抗干扰算法 高精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稳健STAP的集中式MIMO雷达波形设计
5
作者 张云雷 刘立国 +2 位作者 彭培 沈廷立 李厚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2-450,共9页
针对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雷达多目标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signal processing, STAP)中最优发射波形设计问题,以最大化最差输出目标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 plus nois... 针对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雷达多目标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signal processing, STAP)中最优发射波形设计问题,以最大化最差输出目标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SINR)为优化准则,联合优化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在模型方面,考虑其他目标作为相干干扰;在算法方面,为满足半正定规化(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SDP)算法中输出波形相关的协方差矩阵的秩1约束,提出基于秩1近似的秩递减求解算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两种迭代交替优化算法并对比了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最优发射波形同时满足峰均比(peak-to-average ratio, PAR)和相似性约束,具有稳健多目标空时杂波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稳健时空自适应信号处理 集中式MIMO雷达 波形设计 秩递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范数空时动目标参数分离估计算法
6
作者 章涛 郑海芳 +1 位作者 张威 来燃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7,共10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分离的原子范数空时自适应处理动目标参数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对构建的联合稀疏恢复数据通过双线性变换将加速度和速度参数分离,然后利用低秩矩阵恢复理论将两个参数分别在各自连续的原子集中进行稀疏恢复,并实...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分离的原子范数空时自适应处理动目标参数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对构建的联合稀疏恢复数据通过双线性变换将加速度和速度参数分离,然后利用低秩矩阵恢复理论将两个参数分别在各自连续的原子集中进行稀疏恢复,并实现了利用半正定规划和交替方向乘子法两种求解方式得到对应的参数子空间,最后通过矩阵束方法求解对应的参数估计值,规避了现有稀疏恢复方法中由于字典失配造成的估计性能降低的问题。实验证明,在信噪比较高的情况下,文中方法估计性能优于已有的基于固定离散化字典的稀疏恢复空时动目标参数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参数估计 字典失配 原子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杂波参数估计的空时极化自适应处理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志成 田步秋 +1 位作者 陈威 谢文冲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9-621,共13页
机载雷达面临的杂波强度大、分布范围广,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可实现对强杂波的有效抑制,是当前机载雷达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当目标径向速度接近为零时,目标与杂波空时特性相近,此时在空时二维域... 机载雷达面临的杂波强度大、分布范围广,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可实现对强杂波的有效抑制,是当前机载雷达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当目标径向速度接近为零时,目标与杂波空时特性相近,此时在空时二维域中难以将目标从杂波中分辨出来。为提高对主瓣杂波中目标信号的检测概率,空时极化自适应处理在空时域的基础上增加极化域信息,通过在极化域区分目标与杂波信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主瓣杂波的抑制,从而增强机载雷达对慢速运动目标的探测能力。在进行空时极化自适应处理的过程中,极化域约束矢量如何选取会显著影响空时极化自适应处理性能。本文所提空时极化自适应处理方法基于对主瓣杂波的极化参数估计,首先对回波信号进行多普勒域降维STAP处理,并估计主瓣杂波的极化协方差矩阵,随后以使杂波抑制性能最优为准则确定极化域的约束矢量,最后通过空时极化自适应处理对主瓣杂波进行抑制,该方法运算量更低的同时回避了现有文献中主瓣杂波内的目标极化参数难以估计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和基于最小方差无偏估计(minimum variance unbiased,MVU)法的空时极化自适应处理技术,本文所提方法输出剩余杂波功率更低且输出信杂噪比更高,显著提升了机载雷达的慢速运动目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 空时极化自适应处理 极化参数估计 慢速运动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半经验双基杂波散射系数模型的星载双基雷达杂波抑制性能分析
8
作者 陆晴 邹子豪 +5 位作者 黄鹏辉 陈筠力 席沛丽 刘艳阳 万向成 张双喜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5-1229,共15页
针对传统星载单基雷达系统弱小动目标检测工程实现代价大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星载双基雷达系统利用收发分置特点,通过大方位双基角观测构型有效提高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同时有效提升处于“静默”状态的接收机抗干扰能力。然而,相... 针对传统星载单基雷达系统弱小动目标检测工程实现代价大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星载双基雷达系统利用收发分置特点,通过大方位双基角观测构型有效提高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同时有效提升处于“静默”状态的接收机抗干扰能力。然而,相比于星载单基雷达系统,星载双基雷达系统的收发分置构型将导致背景杂波回波特性呈现明显的差异。针对传统经验杂波散射系数模型难以体现散射系数随方位双基角的变化趋势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尺度模型的半经验双基杂波散射系数模型。所提模型基于电磁散射理论将经验单基后向散射系数模型转换成双基散射系数模型,并基于双尺度模型对散射系数进行修正。该文通过现有文献中的双基杂波散射系数实测结果对所提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基于所提双基杂波散射系数模型,该文通过空-时自适应处理杂波抑制方法对不同方位双基角下星载双基雷达的杂波抑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可知,在HH极化下,当方位双基角在30°~130°时,杂波抑制性能相对较好,当方位双基角达到150°以上时,主瓣杂波能量显著增强,使得杂波抑制性能受到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双基雷达 杂波散射系数模型 双尺度模型 杂波抑制 空-时自适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通信自适应空频盲波束成形抗干扰算法
9
作者 高柳明 周立福 +5 位作者 崔志文 穆鹏程 贾彦根 伍国兴 杨振宝 谷斌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2-1157,共6页
为对抗5G通信环境中的宽带强干扰,针对下行恒模信号的接收,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天线阵列的自适应空频盲波束成形抗干扰方法。采用空频复合域抗干扰模型,将信号在频域划分多个子带,每个子带内进行空域盲波束成形抗干扰,并共用一组抗干扰权... 为对抗5G通信环境中的宽带强干扰,针对下行恒模信号的接收,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天线阵列的自适应空频盲波束成形抗干扰方法。采用空频复合域抗干扰模型,将信号在频域划分多个子带,每个子带内进行空域盲波束成形抗干扰,并共用一组抗干扰权系数。子带内信号首先进行白化预处理,将信干比与信噪比降至0 dB左右,然后基于信号的恒模特性,利用最小二乘恒模算法(Least Squares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LSCMA)迭代求解空域抗干扰权系数矢量。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算法能够兼顾对抗强干扰与弱干扰,能够抵抗最高25 dB的干扰,相较于传统LSCMA算法仅能抵抗0 dB左右干扰,抗干扰性能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 空频自适应处理 盲波束成形 恒模信号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高效空频自适应抗干扰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正义 南普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8-1785,共8页
针对传统空频自适应处理(space frequency adaptive processing,SFAP)算法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点数较大时出现计算量大、点数较少时出现在干扰来向的其他频段产生寄生零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 针对传统空频自适应处理(space frequency adaptive processing,SFAP)算法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点数较大时出现计算量大、点数较少时出现在干扰来向的其他频段产生寄生零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的SFAP方法。首先通过STFT将采样信号转换到时频域,并利用恒虚警门限检测方法检测干扰频点,然后仅在干扰频点进行空域滤波,相较于传统SFAP算法在所有频点进行空域滤波处理,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SFAP的计算效率和抗干扰能力。所提方法除了能够应对平稳干扰,也能够有效抑制威胁更大的非平稳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空频自适应处理 短时傅里叶变换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字典校正的稀疏恢复STAP算法
11
作者 高志奇 赵彩梅 +2 位作者 黄平平 徐伟 谭维贤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2-502,共11页
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技术在时间维(脉冲维)和空间维(阵元维)联合进行信号处理,以实现动目标检测功能。但是,传统STAP技术的计算复杂度非常高,而且在优化处理信号过程中需要大样本的支撑,在实际的工作... 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技术在时间维(脉冲维)和空间维(阵元维)联合进行信号处理,以实现动目标检测功能。但是,传统STAP技术的计算复杂度非常高,而且在优化处理信号过程中需要大样本的支撑,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杂波环境复杂易变,不易获取足够多的独立同分布样本,因此杂波抑制效果较差。稀疏恢复空时自适应处理(Sparse Recovery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R-STAP)算法可以利用很少的训练样本实现杂波抑制,但大多数SR-STAP算法的计算量巨大,运行速度慢,算法实时性不高。此外,SRSTAP算法需要对连续空时二维平面进行离散化处理,将空时二维平面划分为很多细小的网格,由于真实的杂波在空时平面上是连续分布的,同时考虑雷达接收信号中噪声、系统参数误差等因素的影响,真实杂波点与离散化网格点之间一定存在着偏差,会造成网格失配现象,导致SR-STAP算法杂波抑制性能下降。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字典校正的稀疏恢复STAP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子空间投影法筛选出与杂波最相关的原子;然后围绕选定原子由粗到细进行自适应局部网格划分,按照局部网格迭代选优准则,不断调整选择局域内的最优原子,直到满足迭代终止条件,以匹配真实的杂波点;最后利用选定的最优原子对应的空时导向矢量构造杂波子空间,更新噪声子空间上与杂波子空间正交的投影矩阵得到STAP权值。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与传统SR-STAP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稀疏恢复精度,更快的运行速度,改善了STAP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网格失配 局部划分 稀疏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权值平滑的自适应调零算法研究与实现
12
作者 张秀清 侯学冬 +2 位作者 安国臣 伊宏波 王晓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1-67,共7页
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由于导航信号的功率较低,在到达地面时极易受到干扰,导致定位失败。自适应零陷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然而由于常规的空时联合最小功率响应会时常出现零陷抖动,不能有效的对准干扰来向,从... 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由于导航信号的功率较低,在到达地面时极易受到干扰,导致定位失败。自适应零陷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然而由于常规的空时联合最小功率响应会时常出现零陷抖动,不能有效的对准干扰来向,从而导致接收机的抗干扰性能下降。对于该情况,本文提出对抗干扰算法中的权值进行平滑滤波处理的方法,并且通过仿真验证、FPGA实现、现场实测等手段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有效抑制系统权值以及零陷位置的抖动,从而提高抗干扰算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相关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 自适应零陷技术 空时联合域滤波 阵列信号处理 平滑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天线GNSS接收机混合干扰抑制方法
13
作者 王文益 陈豪杰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4-1555,共12页
相对于单天线GNSS接收机,阵列GNSS接收机具有空间分辨能力,当干扰信号与卫星信号在时域频域上产生混叠时,其能够从空域上对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具有更强的干扰抑制能力。但阵列GNSS接收机相对于单天线GNSS接收机需要更多的阵元,随着阵元... 相对于单天线GNSS接收机,阵列GNSS接收机具有空间分辨能力,当干扰信号与卫星信号在时域频域上产生混叠时,其能够从空域上对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具有更强的干扰抑制能力。但阵列GNSS接收机相对于单天线GNSS接收机需要更多的阵元,随着阵元数目的增加,系统成本也相应的增加,限制了阵列GNSS接收机的应用范围。双天线GNSS接收机既具有空域抗干扰能力,同时又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折中选择。对于单一的连续波干扰,其能够产生很好的抑制效果,但是当连续波干扰中混有脉冲干扰时,由于受到自由度的限制,双天线GNSS接收机无法对混合干扰进行有效抑制,进而影响接收机的正常工作。针对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混合干扰抑制算法。首先利用脉冲的时域特征,对待处理信号进行分块处理,确保至少有一个数据块中不含有脉冲干扰,随后对不含脉冲干扰的数据块,使用空时最小功率(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Power Inversion,STAP-PI)算法得到最优权值,然后利用该权值抑制原信号中的连续波干扰。最后,对处理之后信号中残余的脉冲干扰进行时域置零处理,从而达到抑制混合干扰的目的。仿真实验和实采实验结果均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混合干扰 空时最小功率 时域置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SRCN-pSTAP的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方法
14
作者 李海 朱玥琪 郭景瑞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5-264,共10页
针对由于独立同分布(IID)样本严重不足,导致极化空时自适应(pSTAP)处理性能下降,进而导致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辅助的稀疏表示杂波零陷极化空时自适应(KA-SRCN-pSTAP)的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方法。该方... 针对由于独立同分布(IID)样本严重不足,导致极化空时自适应(pSTAP)处理性能下降,进而导致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辅助的稀疏表示杂波零陷极化空时自适应(KA-SRCN-pSTAP)的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杂波脊的先验知识辅助构造极化空时稀疏字典,然后利用极化空时稀疏字典,通过SRCN算法挑选原子并对到杂波线性子空间补空间上的投影矩阵进行估计,从而得到pSTAP权矢量,最后构造pSTAP滤波器对地杂波进行抑制,准确估计低空风切变风速。该方法仅使用少量IID样本,将SRCN算法与极化-空时域相结合,完成对风切变风速的有效估计。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少样本情况下的风速准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双极化气象雷达 极化空时自适应处理 稀疏表示 地杂波抑制 风速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阵波束设计的空时二维杂波抑制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福海 许京伟 +1 位作者 廖桂生 王伟伟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072,共12页
机载雷达接收端采用子阵处理时面临栅瓣杂波导致的复杂空时耦合分布,使主瓣波束方向存在多个由栅瓣杂波导致的检测性能凹口,目标检测性能恶化严重。针对此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子阵处理中栅瓣杂波空时谱分布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 机载雷达接收端采用子阵处理时面临栅瓣杂波导致的复杂空时耦合分布,使主瓣波束方向存在多个由栅瓣杂波导致的检测性能凹口,目标检测性能恶化严重。针对此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子阵处理中栅瓣杂波空时谱分布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接收子阵波束设计的空时二维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采用重叠子阵构型方案,通过子阵方向图设计形成在子阵间栅瓣区域处的宽凹口,实现对子阵间栅瓣区域杂波的预滤波。进一步构建子阵级空时处理器,由于栅瓣杂波已经在子阵内完成预滤波,避免了栅瓣杂波在空时二维平面上的耦合扩散,从而提高了杂波抑制和动目标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显著改善了栅瓣杂波区的输出信杂噪比损失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重叠子阵 栅瓣杂波抑制 子阵方向图 预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多载频频控阵非均匀距离模糊杂波抑制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成 王华柯 +1 位作者 全英汇 廖桂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9-469,共11页
机载雷达下视工作面临严重的地海杂波,雷达平台运动造成杂波多普勒频率严重扩散,将微弱目标完全淹没。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技术通过联合多天线脉冲的接收信号,能够有效地抑制杂波,实现运动目标检测。... 机载雷达下视工作面临严重的地海杂波,雷达平台运动造成杂波多普勒频率严重扩散,将微弱目标完全淹没。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技术通过联合多天线脉冲的接收信号,能够有效地抑制杂波,实现运动目标检测。对于非正侧视阵列高速平台雷达,杂波距离依赖和距离模糊严重制约着目标检测性能。基于多载频频控阵,通过发射一组载频不同的正交信号,在杂波回波中,获得新的发射维自由度,并根据不同模糊在发射维的差异分离各模糊区域。此外,通过进一步对分离后的近程进行杂波补偿,利用降维STAP实现杂波抑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距离模糊 多载频频控阵 非均匀杂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分贝叶斯推断的非平稳杂波抑制STAP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威 李港 +2 位作者 王效瑞 张文斌 章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37,共9页
现有的杂波谱稀疏恢复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均假设不同距离单元的杂波训练样本满足平稳性条件,但实际系统中存在很多非理想因素,如杂波内部运动(ICM),会造成杂波模型失配从而导致杂波协方差矩阵(CCM)估计不准确,进而使得STAP处理算法的... 现有的杂波谱稀疏恢复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均假设不同距离单元的杂波训练样本满足平稳性条件,但实际系统中存在很多非理想因素,如杂波内部运动(ICM),会造成杂波模型失配从而导致杂波协方差矩阵(CCM)估计不准确,进而使得STAP处理算法的性能急剧下降。文中针对ICM情况下的非平稳杂波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分贝叶斯推断的非平稳杂波抑制STAP算法。首先,通过一种非平稳杂波模型将多个杂波训练样本之间的非平稳性模型化;然后,引入变分贝叶斯推断方法对杂波空时功率谱进行稀疏恢复;最后,估计CCM实现非平稳杂波的有效抑制。仿真实验表明,在存在ICM的非平稳杂波环境情况下,文中方法效果优于已有的稀疏贝叶斯学习STAP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杂波内部运动 非平稳杂波 稀疏贝叶斯 杂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折减采样与高斯过程回归的空间变异土坡自适应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亚栋 刘贤 +1 位作者 黎学优 杨智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8-987,共10页
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已受到岩土工程界的广泛关注,繁冗的计算量是空间变异土坡可靠度分析面临的瓶颈问题。基于强度折减采样(SRS)和高斯过程回归(GPR)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高维空间的空间变异土坡自适应可靠度分析方法(... 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已受到岩土工程界的广泛关注,繁冗的计算量是空间变异土坡可靠度分析面临的瓶颈问题。基于强度折减采样(SRS)和高斯过程回归(GPR)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高维空间的空间变异土坡自适应可靠度分析方法(SRS-GPR)。首先采用Karhunen-Loève展开法将空间变异土体强度参数离散为高维随机变量,随后根据SRS生成土坡临界样本点,接着通过GPR构建土体参数随机场与边坡安全系数之间的高维非线性函数关系,并基于主动学习策略自动搜寻最优训练样本点,迭代更新GPR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GPR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进行边坡可靠度分析。最后,通过两个典型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高效性、鲁棒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识别靠近极限状态面附近的最优样本点,使得迭代更新的GPR模型在该区域的预测精度逐渐提高。此外,所提方法不受随机变量维度的影响,可直接在高维参数空间应用,且对边坡稳定性模型的调用次数较少,在计算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折减采样 高斯过程回归 自适应可靠度分析 高维空间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原子范数的机载MIMO雷达STAP算法
19
作者 来燃 李港 +2 位作者 董子正 王穗 章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5,230,共9页
针对机载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使用稀疏恢复技术时存在的格点失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原子范数的机载MIMO雷达STAP算法。该方法利用杂波空时谱在角度-多普勒域上固有的稀疏性,根据低秩矩阵恢复理论构造了基... 针对机载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使用稀疏恢复技术时存在的格点失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原子范数的机载MIMO雷达STAP算法。该方法利用杂波空时谱在角度-多普勒域上固有的稀疏性,根据低秩矩阵恢复理论构造了基于三维连续原子集的MIMO雷达杂波信号稀疏恢复模型,避免了稀疏恢复中的格点失配问题,实现了杂波空时谱的高分辨率估计,有效提高了机载MIMO雷达STAP杂波抑制性能。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在存在格点失配情况下的MIMO雷达STAP处理性能优于已有的基于字典网格的稀疏恢复方法和二维原子范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MIMO雷达 空时自适应处理 稀疏恢复 格点失配 原子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SSIF和Gamma变换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
20
作者 梁杰琛 张鸿铸 +1 位作者 魏宗寿 李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7,共11页
针对夜间场景下低照度图像整体亮度不足、边缘难以辨识与色彩失真等问题,在HSV色彩空间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自引导锐化-平滑图像滤波(Sharpening-Smoothing Image Fil⁃ter,SSIF)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首先,利用HSV空间色彩亮度... 针对夜间场景下低照度图像整体亮度不足、边缘难以辨识与色彩失真等问题,在HSV色彩空间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自引导锐化-平滑图像滤波(Sharpening-Smoothing Image Fil⁃ter,SSIF)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首先,利用HSV空间色彩亮度分离的特性,对V分量使用多尺度自引导锐化-平滑图像滤波,准确估计光照分量进而求得精确的反射分量.其次,针对光照分量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一种二维自适应伽马变换算法并通过大量对比选取最佳参数,对较暗区域亮度进行拉伸,同时抑制较亮区域的亮度,使整体图像光照更加均匀,图像亮度更符合人眼视觉.再次,针对反射分量存在部分边缘模糊与噪声的问题,提出多尺度钝化掩蔽算法,在抑制噪声的同时能够有效增强图像细节信息,提升整体图像动态范围.最后,对S分量使用自适应饱和度增强算法,将增强后的S分量、V分量与保持不变的H分量合并转到RGB图像,并与带色彩恢复的多尺度视网膜增强算法(Multi-Scale Retinex with Color Restoration,MSRCR)中的色彩恢复因子结合得到最终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的基于精细自然场景统计的图像质量盲评价指标和平均梯度较其他对比算法分别提高了14.62%、32.10%,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图像亮度分布不均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图像轮廓细节的丰富程度和对比度,整体效果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与信息处理 HSV空间 锐化-平滑图像滤波 多尺度钝化掩蔽算法 二维自适应伽马变换 自适应饱和度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