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3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电转气碳捕集协同热电联供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彬桥 冉远航 张磊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共11页
为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探索可再生能源低碳高效利用刻不容缓。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的工作模式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出了挑战。为此,提出电转气,碳捕集系统,分布式电源和热电联产机组协同运行框架并分析其耦合特性。构建... 为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探索可再生能源低碳高效利用刻不容缓。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的工作模式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出了挑战。为此,提出电转气,碳捕集系统,分布式电源和热电联产机组协同运行框架并分析其耦合特性。构建以该框架为基础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并建立用户需求响应模型。随后,以综合能源系统侧为上层优化模型主体,用户侧为下层优化模型主体提出基于主从博弈的双层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算例表明,所提模型及策略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减少热电联供机组的碳排放,还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用户的购能成本,提高了用户的用能效益和系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碳捕集 需求响应 可再生能源消纳 双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规划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欣 程常剑 +3 位作者 李新宇 赵伟杰 李阳 郭攀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为应对可再生能源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给传统电力系统规划和调度带来的巨大挑战,提出考虑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eversible solid oxide cell,RSOC)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规划模型。首先,构建RSOC和含热储的热电联产耦合模型,将该模型引入... 为应对可再生能源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给传统电力系统规划和调度带来的巨大挑战,提出考虑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eversible solid oxide cell,RSOC)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规划模型。首先,构建RSOC和含热储的热电联产耦合模型,将该模型引入到以风力光伏为主要机组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其次,以年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两阶段规划模型,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进行优化;最后,以西北部某商业园区为例进行算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并且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 热电联产 两阶段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沼气发电与新型热力循环的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低碳调度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唐爱红 王庆铭 +2 位作者 周淼 王文浩 刘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7-1859,I0020,共14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沼气发电参与的热-电系统在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开展沼气发电系统参与热电调度的研究极其迫切。该文首先基于沼气发电特性,建立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并论证... 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沼气发电参与的热-电系统在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开展沼气发电系统参与热电调度的研究极其迫切。该文首先基于沼气发电特性,建立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并论证该系统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其次,在所建立的系统中采用新型热力循环系统,通过建立考虑虚拟储能的热网动态模型,实现热能的跨时段转移;然后,基于沼气从产生到发电的全过程,提出一种“沼气-热-电”联储联供单元,实现系统中化学能、热能和电能的有效整合,最大化全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后,该模型以51节点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化学-热-电”耦合系统不仅能够弥补风光出力不确定的弊端,还通过整合多种能源形式,显著降低了系统的碳排放,展示了其在现代农村能源结构中的环保和经济双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发电 调度模型 “化学-热-电”耦合系统 热力循环系统 联储联供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区间宽度广义预测控制的供热机组灵活协调控制策略
4
作者 王玮 谢欣言 +2 位作者 蔚伟 胡勇 曾德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173-5184,I0020,共13页
充分利用热网蓄热实施供热抽汽调节是提升供热机组(cogeneration,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节性能的有效方案,为克服供热抽汽调节对机组热负荷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变区间广义预测... 充分利用热网蓄热实施供热抽汽调节是提升供热机组(cogeneration,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节性能的有效方案,为克服供热抽汽调节对机组热负荷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变区间广义预测控制的供热机组灵活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引入热负荷柔性区间控制,实现了基于电负荷快速响应和热负荷自适应恢复的电热协同优化。首先,通过模型仿真数据建立了直流炉供热机组的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CARIMA)模型;进一步,引入了双曲正切函数,设计了基于机组电热负荷的动态区间优化函数,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寻优确定被控量权重系数,构建了基于热负荷柔性区间控制的滚动优化目标;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算法进行预测模型在线辨识实现反馈校正,与所设计的滚动优化目标,协调配合求取最优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保障热负荷供应的同时,使机组AGC综合指标提升了62%,满足电网的调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机组(CHP) 广义预测控制 变区间宽度 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耦合储能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5
作者 王晓鹏 张修澳 +4 位作者 赵红霞 孙秋艳 张浩 辛公明 柏超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09-3520,共12页
能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关键要素,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火电厂将更多地发挥辅助调峰作用,为可再生能源提供更大的能源利用空间,这就要求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heating and power,CHP)增加自身的灵活性,避免... 能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关键要素,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火电厂将更多地发挥辅助调峰作用,为可再生能源提供更大的能源利用空间,这就要求热电联产机组(combined heating and power,CHP)增加自身的灵活性,避免机组在调峰时频繁地启停。本文将热电联产机组与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compressed carbon dioxide energy storage system,CCES),以及蒸汽喷射器(steam ejector,SE)进行耦合,提出了3种改进方法(方法1:中压缸排汽;方法2:高压缸排汽引射低压缸排汽;方法3:再热蒸汽引射中压缸排汽),通过建立热力学模型来探究CHP-SE-CCES三元耦合系统(CSC)的技术潜力,分析了该三元耦合系统运行的可行性,评估了不同方法相对于基本方法的优越性,并分析了主要参数对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以及三元耦合系统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喷射器的加入有助于提升耦合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在额定热负荷下,方法2和方法3可分别降低电负荷68.56 MW和50.56 MW,扩大了系统运行的可行域,提高了机组热电解耦的能力。热水罐温度的升高使系统功率效率(system power efficiency,SPE)从48.84%提升到66.84%,储能密度(energy storage density,ESD)从1.07 kWh/m^(3)提升到1.47 kWh/m^(3),功率变化率(power change ratio,PCR)从55.85%提升到57.82%。综合考虑CSC的能耗,方法 2为最优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有助于推进热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为热电机组与CCES技术的结合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机组 热电解耦 压缩二氧化碳储能 蒸汽喷射器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荷协同的热电联产机组负荷优化分配
6
作者 李杰 胡勇 +4 位作者 张语珊 邓丹 梁璐 曾德良 刘吉臻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
热电厂传统供热方式能源利用效率低,为深度挖掘热电联产机组节能潜力,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热负荷侧和热源侧的热电联产机组源荷协同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在负荷侧考虑气象扰动建立了修正的室外温度-热负荷预测模型,热源侧建立了热电联产机组... 热电厂传统供热方式能源利用效率低,为深度挖掘热电联产机组节能潜力,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热负荷侧和热源侧的热电联产机组源荷协同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在负荷侧考虑气象扰动建立了修正的室外温度-热负荷预测模型,热源侧建立了热电联产机组能效变工况模型;以全部供热机组发电煤耗率最低为目标构建源-荷协同的多机组优化调度模型;最后在由6台热电联产机组和2组加热器组成的热网供热场景开展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热负荷预测值的源荷协同热电联产机组负荷优化分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供热期内机组总煤耗量,相比传统分配方法,典型尖峰供暖期1天内热电厂煤耗量可以减少214.56 t。所提负荷优化分配方法有助于提高热电厂运行经济性,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热负荷预测 源荷协同 黏菌算法 负荷优化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区域差异特性新能源的多随机变量联合机会约束改进求解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黎静华 宋骏凤 林立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7-1779,I0012,共14页
随着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机组组合面临多区域、特性迥异新能源的多重不确定性挑战。机会约束是考虑随机因素最具代表性的模型之一,多区域差异特性新能源的机组组合模型采用多随机变量联合机会约束模型,准确求解涉及到多个概率... 随着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机组组合面临多区域、特性迥异新能源的多重不确定性挑战。机会约束是考虑随机因素最具代表性的模型之一,多区域差异特性新能源的机组组合模型采用多随机变量联合机会约束模型,准确求解涉及到多个概率分布函数的卷积运算,计算复杂。因此,现有方法往往忽略新能源分布的差异性,将新能源按照服从相同概率分布进行简单处理,导致调度结果与实际运行偏差较大。为此,提出一种简化联合机会约束的改进求解方法,通过添加辅助变量,将联合机会约束中含多个随机变量线性组合的不等式形式转换成含单个随机变量的不等式形式,在保留新能源概率分布特性差异的同时,避免了复杂的卷积运算。在处理单个变量的联合机会约束到确定性约束转化方面,通过优化模型,确定满足置信度的最小概率点(多维p-有效点),将多个概率分布函数的积分运算转换为常规的整数规划问题求解,避免了多重积分的复杂运算。通过3区域117节点和196节点算例,从旋转备用配置、新能源弃电率、运行成本和计算时间等方面,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多区域系统 多重不确定性 联合机会约束 多随机变量线性组合 多维p-有效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会约束目标规划的电热联合系统协调调度研究
8
作者 李志伟 胡文昊 +3 位作者 董沛毅 周靖仁 丛志涵 赵书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0,共10页
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的背景下,为提高系统风电消纳能力,首先分析热电联产机组的电热运行特性,将热电联产机组侧加装储热装置和电锅炉进行电热解耦,扩大热电联产机组运行可行域的范围。其次,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出力和负荷不确... 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的背景下,为提高系统风电消纳能力,首先分析热电联产机组的电热运行特性,将热电联产机组侧加装储热装置和电锅炉进行电热解耦,扩大热电联产机组运行可行域的范围。其次,考虑风电不确定性出力和负荷不确定性需求,建立基于机会约束的电热联合优化调度模型,设置系统运行的正负备用容量约束为机会约束。借助目标规划对多目标模型进行转化求解,建立基于机会约束目标规划的电热联合系统协调调度模型。最后,利用算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储热装置以及电锅炉在消纳风电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协调调度 机会约束规划 机会约束目标规划 储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功率分布的微波整流天线阵列功率合成优化方法
9
作者 肖冬萍 陈建楠 +1 位作者 陈宇立 舒梽卿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8-366,共9页
对于大型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接收天线阵列上微波功率非均匀分布,由于整流电路的特性,采用现有的天线阵列布局和功率合成方式所得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混合功率合成方法:提出天线单元连接编码规... 对于大型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接收天线阵列上微波功率非均匀分布,由于整流电路的特性,采用现有的天线阵列布局和功率合成方式所得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混合功率合成方法:提出天线单元连接编码规则,采用遗传算法将接收天线单元按目标功率进行分组和射频合成,使得各组射频合成后的微波功率均匀化,再输入整流电路;提出整流电路连接编码规则,基于遗传算法,以负载匹配为目标对整流电路进行动态串并联优化,使直流合成后获得最优转换效率。在进行功率合成前,需基于实验系统分析获得整流电路输入功率与转换效率关系、输出伏安特性曲线,从而确定射频功率合成的优化目标。该文以10×10接收阵列天线为例进行分析,将100个单元分为4组进行均匀化射频合成,均匀度评价指标低至1.804;再对整流输出进行串并联优化,在接近负载匹配的情况下使得整流转换效率达到91.37%。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提出的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对接收天线阵列进行混合功率合成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 混合功率合成 编码规则 动态串并联优化 整流电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与梯形云模型的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健康状态评估
10
作者 张亚东 周智炜 +2 位作者 江磊 曾玲 郭进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0,共10页
针对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健康状态评估存在主观性强、准确度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与梯形云模型的系统健康状态实时综合评估方法。考虑电源屏系统的结构构成和关键参数,建立健康状态分层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层次... 针对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健康状态评估存在主观性强、准确度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与梯形云模型的系统健康状态实时综合评估方法。考虑电源屏系统的结构构成和关键参数,建立健康状态分层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和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法(CRITIC)计算子指标的主、客观权重,通过组合赋权融合为常权重,并结合在线监测数据的相对劣化度计算变权重;定义健康状态等级,构建梯形云模型;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动态计算子指标的健康状态隶属度,构建隶属度矩阵,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估得到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的健康状态。以宁波地铁5号线的现场数据进行方法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评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评估结果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可以降低评估的主观性,提高评估的准确度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信号电源屏 健康状态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法 梯形云模型 变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冗余策略的冷热电联供系统配置优化
11
作者 韩中合 张家辉 张翰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6-1125,1143,共11页
为了协调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可靠性和综合性能,在完全冗余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热备用冗余策略。同时,针对该策略设计了系统的灵活运行模式,并优化了运行和备用设备的数量配置。以5个代表性城市的商业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优化模型来评估... 为了协调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可靠性和综合性能,在完全冗余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热备用冗余策略。同时,针对该策略设计了系统的灵活运行模式,并优化了运行和备用设备的数量配置。以5个代表性城市的商业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优化模型来评估不同冗余策略下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能效性和环境性,并与无冗余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冗余系统的经济指标因设备故障而显著降低,成为综合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完全冗余策略下,系统的可用性高达99.61%,但综合性能最差;热备用冗余策略下,可靠性和综合性能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此时北京地区系统可靠性最高,但综合性能仅为8.43%,而昆明地区系统可靠性最低,但综合性能高达25.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联供系统 冗余策略 可靠性 综合性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时延双模通信资源优化分配算法
12
作者 陈智雄 杨智慧 +1 位作者 窦增 毕彦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408-9416,共9页
基于无线和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的双模通信可以实现二者优势互补,被广泛用于智能计量和电力物联网中。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双模通信系统在新能源低时延业务接入等... 基于无线和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的双模通信可以实现二者优势互补,被广泛用于智能计量和电力物联网中。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双模通信系统在新能源低时延业务接入等应用,提出了一种计及非理想信道估计的OFDM子载波分集组合和功率自适应分配算法。首先建立了以业务数据量、传输功率等为约束,以总时延最小化为目标的功率自适应优化分配模型;接着在分集分组的基础上,利用鲸鱼优化算法和阈值回收进行功率优化分配,实现算法复杂度和性能的折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满足速率等约束条件下,减小传输平均时延和稳定性,为台区设备状态监测等实时业务数据采集提供更高的性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通信 分集组合 低时延 非理想信道估计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域电网光伏调峰的火光储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应浩天 何旭 +3 位作者 樊玉新 谢玉荣 祝培旺 肖刚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7,共9页
针对某油田区域电网中高比例光伏装机下传统机组调峰困难的问题,结合光伏发电特性与电厂不同机型机组的运行特性,提出一种面向区域电网光伏调峰的火光储系统调度策略。首先,基于光伏日前功率概率预测掌握光伏发电的分布情况,基于实际数... 针对某油田区域电网中高比例光伏装机下传统机组调峰困难的问题,结合光伏发电特性与电厂不同机型机组的运行特性,提出一种面向区域电网光伏调峰的火光储系统调度策略。首先,基于光伏日前功率概率预测掌握光伏发电的分布情况,基于实际数据建立启停调峰机组的数学模型。然后,建立上层优化模型,以系统的等效净负荷波动最小为目标求解机组启停调峰阶段的最优调度;下层模型基于火光储多能互补系统各单元的动力学特性,以系统调度周期内运行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建立求解模型。最后,基于随机优化方法,通过Matlab调用CPLEX求解器对系统调度进行不确定优化。算例结果显示,使用该调度策略后,系统的弃光率和运行成本分别下降32.91%和19.95%,说明所提调度策略能有效提高该区域电网对光伏的消纳能力,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联合循环发电站 储能 多能互补 风光消纳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两个结合”为指引的档案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理论架构与“十五五”发展路向探讨
14
作者 张柏林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共5页
在“两个结合”指引下,档案需要明确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功能定位,档案是文化软实力,具有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档案参与文化软实力建设要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加强传统文化的守护和传播,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地,助力档案强国建... 在“两个结合”指引下,档案需要明确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功能定位,档案是文化软实力,具有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档案参与文化软实力建设要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加强传统文化的守护和传播,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地,助力档案强国建设,全域化传播增强传播效能。“十五五”期间,档案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发展路向是:提升档案文化软实力地位,深化档案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档案文化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加强档案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推进档案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拓宽档案文化表达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档案文化 文化软实力 “十五五”规划 文化遗产 文化发展 档案强国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补充电源多因素多目标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强 张验科 +1 位作者 罗笙月 卢垚键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7,174,共8页
为了解决电力系统电源短缺情况下的电源规划优选问题,在考虑机组优化组合经济运行特性、多电源之间的互补特性、电价的波动特性的基础上,将建设、运行阶段的费用和效益视为一个整体,以总成本费用最小和运行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考虑电... 为了解决电力系统电源短缺情况下的电源规划优选问题,在考虑机组优化组合经济运行特性、多电源之间的互补特性、电价的波动特性的基础上,将建设、运行阶段的费用和效益视为一个整体,以总成本费用最小和运行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考虑电力系统特性的补充电源多因素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约束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给出了基于动态规划的求解方法。应用于某区域电力系统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各类电源资源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模型可以更为经济合理地给出在有限组补充电源方案中的优化推荐方案,对于电力系统中补充电源的策略优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多电源 补充电源 机组组合 电力电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电联供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冷云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2
16
作者 粟世玮 王相 +3 位作者 李咸善 胡钰焓 熊炜 李欣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8,共15页
随着用户从消费者向产消者转型,越来越多用户有了储电、储热、蓄冷的需求,然而储能的高成本成为了用户侧储能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云储能模式与冷热电联供型(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进行结合,... 随着用户从消费者向产消者转型,越来越多用户有了储电、储热、蓄冷的需求,然而储能的高成本成为了用户侧储能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云储能模式与冷热电联供型(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进行结合,提出了冷热电联供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冷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首先,构建冷热电联供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结构,并分析其输入、输出转化关系;然后对用户以及云储能提供商的充放能行为进行分析,分别从两主体的角度建立两阶段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第一阶段以用户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对用户储能需求进行优化,第二阶段则在云储能提供商整合用户需求后,以云储能提供商成本最小为目标进行储能配置优化。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云储能模式在储能配置中应用的优势,并对比分析了系统中有无蓄冷以及碳排放因素对储能优化配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联供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云储能 储能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余热回收系统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乔焱 姜文全 +3 位作者 杨帆 李洋 赵泽铭 陈红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791-4799,I0022,共10页
针对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和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余热回收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由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和有机朗肯循环组合的可捕集CO_(2)的冷热电联供系统。采用Aspen HYSYS软件对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分流比x、热源出口温度T_(32)... 针对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和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余热回收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由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和有机朗肯循环组合的可捕集CO_(2)的冷热电联供系统。采用Aspen HYSYS软件对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分流比x、热源出口温度T_(32)和压缩机出口压力P_(36)对系统净输出功、热效率、(火用)效率和平均单位成本的影响,结合设备分析明确系统用能情况,并以3个参数为决策变量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减小x和P_(36)有利于提升系统的净输出功、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并降低平均单位成本,降低T_(32)有利于增加系统净输出功并提高(火用)效率,降低系统的热效率和平均单位成本;系统用能主要分布在热交换设备中,减小冷源和热源的入口温差有利于降低(火用)损;系统热效率、(火用)效率和平均单位成本无法同时取得理想最优解,实际最优解的热效率、(火用)效率和平均单位成本分别为61.03%、54.08%和34.50美元/GJ,年度净现值和折旧回收期限分别为6.68×10^(6)美元和2.84年。该系统能够回收冷能和热能发电,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冷热电联供 二氧化碳 朗肯循环 (火用)效率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风浪联合发电系统的混合储能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轩毅 黄宣睿 肖曦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2,共9页
针对应用混合储能平抑风浪联合发电系统功率波动的典型场景,采用二阶低通滤波法对超级电容器与锂电池功率进行初步分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包括功率修正与能量管理模块的新型功率分配控制拓扑。其中,功率修正模块主要从稳定直流母线... 针对应用混合储能平抑风浪联合发电系统功率波动的典型场景,采用二阶低通滤波法对超级电容器与锂电池功率进行初步分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包括功率修正与能量管理模块的新型功率分配控制拓扑。其中,功率修正模块主要从稳定直流母线电压、补偿储能内阻损耗与功率限幅需求出发,动态调整混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初值以提升储能稳定运行能力;能量管理模块采用一种可免于荷电状态(SOC)滞留的变滤波时间常数法,通过设置能量缓冲区来避免超级电容器过充过放。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结果验证所设计控制策略的技术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功率分配 能量管理 荷电状态 风浪联合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协同与精准执行: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的工具组合运用与操作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璐璐 郭玲玲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1-340,共10页
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效能,关键在于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与精准执行。以中央层面发布的88份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政策文件为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考察强制权威型、经济引导型、健康促进型和组织保障型4类政策工具的运用特征及历史演... 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效能,关键在于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与精准执行。以中央层面发布的88份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政策文件为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考察强制权威型、经济引导型、健康促进型和组织保障型4类政策工具的运用特征及历史演变。政策工具组合经历了从调整健全期(强制权威主导)—改革深化期(多元并存,协同初显)—协同发展期(复合驱动,协同与精准需求凸显)的演进。特别是协同发展期,经济引导型工具作用增强,与强制权威、健康促进、组织保障工具共同发力,但政策协同不足与执行精准不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本研究聚焦提升政策的操作性,提出强化精准执行、优化协同机制、实施差异治理、建立动态评估反馈等具体操作路径,旨在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提供兼具针对性与可行性的优化方案,促进政策目标高效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 政策工具组合 政策执行 体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FDA-LSTM风电预测的煤电机组跟踪新能源联合供热
20
作者 陈思沛 王赫 +2 位作者 安宏 李新利 杨国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7,共9页
为实现热电联产机组供暖季的低碳经济运行,构建了融合风电预测的煤电机组跟踪新能源联合供热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提出一种融合函数型数据分析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预测模型,对风电机组出力进行预测;其次建立热电联产机组跟踪新能源联合供... 为实现热电联产机组供暖季的低碳经济运行,构建了融合风电预测的煤电机组跟踪新能源联合供热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提出一种融合函数型数据分析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预测模型,对风电机组出力进行预测;其次建立热电联产机组跟踪新能源联合供热系统模型,探究供暖季风能全部消纳前提下的风机最佳容量配置;最后以联合供热系统上网稳定性和供能侧经济收益为性能指标,以机组爬坡率、风机出力不确定性、整个供暖季供热平衡等为约束条件,建立热电联产机组跟踪新能源联合供热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了联合供热系统中新能源最优容量配置的经济性和优化调度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机组 新能源 风电预测 联合供热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