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ython古籍数据挖掘的郊野园林特征及其现代启示
1
作者 韩依纹 王文心 +1 位作者 郑慧铃 万敏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3期42-48,共7页
【目的】探究我国古代郊野园林的造园特征与文化内涵,为我国现今郊野公园本土化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方法】基于“识典古籍”网站收录的8581部古籍数据,运用Python工具与TF-IDF文本挖掘方法,结合语义网络模型与文本挖掘方法,识别出现频... 【目的】探究我国古代郊野园林的造园特征与文化内涵,为我国现今郊野公园本土化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方法】基于“识典古籍”网站收录的8581部古籍数据,运用Python工具与TF-IDF文本挖掘方法,结合语义网络模型与文本挖掘方法,识别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以揭示古代郊野园林特征。【结果】共提取1079条与郊野园林相关的语料,识别45个高频词,并根据其语义特征归纳风景要素、相地选址、空间意境与游赏行为4类表述范式;词频分布规律呈现出“始于先秦、唐宋集中、明清延续、余代分散”的历史演化特征。【结论】高频词的使用传达了古人在文学表达中的共识,揭示了古代郊野园林对开放性与原生态特征的重视,为我国现今郊野公园建设提供历史文化支撑,也为大数据语境下的园林史研究开辟了智能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野园林 识典古籍 Python数据挖掘 郊野公园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熙批点《钱虞山注杜工部集》考论
2
作者 张月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7,共10页
赵熙作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除诗歌创作追慕杜甫之外,手批杜诗也成规模。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藏四部赵熙批点杜集,手批《钱虞山注杜工部集》为其一。文章以是书为例,通过对底本寄青霞馆刊本铅印眉批作者的辨认,厘清其底本与神州国光... 赵熙作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除诗歌创作追慕杜甫之外,手批杜诗也成规模。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藏四部赵熙批点杜集,手批《钱虞山注杜工部集》为其一。文章以是书为例,通过对底本寄青霞馆刊本铅印眉批作者的辨认,厘清其底本与神州国光社刊本、国学扶轮社刊本三者出版脉络之关系;又以赵氏批杜勾连其诗文创作,着重考察该手批本所体现的独特文学文献价值,以期对赵熙杜诗学及杜集版本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熙 杜甫 手批本 《钱注杜诗》 寄青霞馆刊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集东渡考:兼谈10—13世纪日本文人对杜诗的利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翀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2,208,共15页
正如诸多学者所指出的一样,杜甫文集最早以完整的书卷形式东渐日本,极有可能就是圆仁于日本承和十四年(847·唐大中元年)归国时带回的二卷本《杜员外集》。10—13世纪的东亚,白居易风潮全盛,结合这一时代背景钩沉史料可知,圆仁历尽... 正如诸多学者所指出的一样,杜甫文集最早以完整的书卷形式东渐日本,极有可能就是圆仁于日本承和十四年(847·唐大中元年)归国时带回的二卷本《杜员外集》。10—13世纪的东亚,白居易风潮全盛,结合这一时代背景钩沉史料可知,圆仁历尽千辛万苦抄来的这部《杜员外集》之所以未被著录于《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当与承和遣唐使节团中正副使之激烈冲突不无关系;同时,也与以天皇为首的贵族文人对白居易诗歌有狂热的爱好以及慧萼抄入南禅院本白居易集有着密切联系。不过,到了平安后期乃至镰仓幕府中期,王洙注《杜工部集》与郭知达《集注杜诗》相继传入日本,终于为杜甫诗文在日本文坛乃至政界争得了一席之地,也为之后兴起的五山禅林尊杜风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渲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员外集 白氏文集 小野篁 圆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实季刊》与萧乾中学时期的笔名及佚文考辨
4
作者 汤志辉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212,共8页
萧乾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始于20世纪20年代其读中学时期,而不是他后来回忆的30年代。萧乾在崇实中学就读期间,曾主编校刊《崇实季刊》,并对该刊的形式与内容进行革新,以此开启了自己的编辑生涯。在《崇实季刊》上,萧乾发表散文与小说多... 萧乾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始于20世纪20年代其读中学时期,而不是他后来回忆的30年代。萧乾在崇实中学就读期间,曾主编校刊《崇实季刊》,并对该刊的形式与内容进行革新,以此开启了自己的编辑生涯。在《崇实季刊》上,萧乾发表散文与小说多篇,除原名外还使用了两个笔名。萧乾中学时期的两个新笔名及佚文的发掘,对早年萧乾的生活经历、文学创作与思想状况的研究有较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以此为契机,也提醒研究者在关注现代作家早年经历时,其就读中学的校刊尤其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乾 《崇实季刊》 笔名 佚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神农得茶解毒”
5
作者 吉艺龙 《茶叶》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关于茶叶起源的“神农得茶解毒”说《本草》引文以往学者多将其溯源到清代的《格致镜原》,实则该说在明正统九年(1444)陈华刻本《事物纪原》中即已出现。在明代“废团兴散”饮茶方法改变的背景下,《事物纪原》的校正者赵弼删去宋代的茶... 关于茶叶起源的“神农得茶解毒”说《本草》引文以往学者多将其溯源到清代的《格致镜原》,实则该说在明正统九年(1444)陈华刻本《事物纪原》中即已出现。在明代“废团兴散”饮茶方法改变的背景下,《事物纪原》的校正者赵弼删去宋代的茶类事条旧文,并重新撰写了“茶”条。该条下,作者结合《淮南子》与《茶经》中关于神农的记载创造了“神农得茶解毒”说《淮南子》引文。此后明代万历年间徐炬所撰《古今事物原始》一书中又将引文出处从《淮南子》改为《本草》。“《本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这一引文至此正式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 《本草》 《事物纪原》 《古今事物原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泰十才子”群体考辩——兼论钱谦益的明诗史建构
6
作者 宋子乔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在过往文学史论中,大多认为“景泰十才子”是活跃于景泰年间的文人群体。结合各类史料文献与诗文别集,考察发现“景泰十才子”早在永乐、宣德年间就已登上文坛。这个文学群体的名称在不同阶段曾发生演进,分别有“十才子”“金陵十才子... 在过往文学史论中,大多认为“景泰十才子”是活跃于景泰年间的文人群体。结合各类史料文献与诗文别集,考察发现“景泰十才子”早在永乐、宣德年间就已登上文坛。这个文学群体的名称在不同阶段曾发生演进,分别有“十才子”“金陵十才子”“吴下十才子”“宣德十才子”等多个称号。“景泰十才子”的群体称号与具体成员经由钱谦益《列朝诗集》的提炼才逐步形成,随着《明史》《四库全书总目》的编写而盖棺定论。钱谦益推许这个文学群体,除了因为他在明诗史建构时的流派与门户意识,还与其欲使先人不朽的私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泰十才子 金陵十才子 钱谦益 《列朝诗集》 明诗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呕合剂对猫化疗后体内5-HT和N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单德红 韩冰 +2 位作者 王宏 柴纪严 王德山 《中医药学刊》 CAS 2002年第3期311-313,共3页
目的 :研究DDP诱发呕吐的胃肠道机制和止呕合剂对其的作用。方法 :记录 30只猫的呕吐发生率 ,并用生物化学分析法测定 5 -HT和NO含量。结果 :DDP增加了呕吐发生率 ,提高体内 5 -HT的含量 ,减少NO的含量 ;止呕合剂降低了呕吐发生率 ,减少... 目的 :研究DDP诱发呕吐的胃肠道机制和止呕合剂对其的作用。方法 :记录 30只猫的呕吐发生率 ,并用生物化学分析法测定 5 -HT和NO含量。结果 :DDP增加了呕吐发生率 ,提高体内 5 -HT的含量 ,减少NO的含量 ;止呕合剂降低了呕吐发生率 ,减少 5 -HT的含量 ,提高NO的水平。中药组血、胃肠组织中 5 -HT、5 -HIAA浓度都较NS组明显下降而NO水平却明显高于NS组。认为 ,DDP致呕与胃肠组分泌 5H增多、NO减少有关。结论 :DDP诱发呕吐的机制与其提高5 -HT水平 ,降低NO水平有关 ,止呕合剂的胃肠道机制与其降低 5 -HT水平 ,提高N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呕合剂 化疗 体内5-HT NO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知识性错误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海英 张松辉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58,共4页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出现许多知识错误,本文纠正如下:曹丕的谥号不是孝文帝;何晏不是第一个吃五石散的人,五石散也不是"毒药";晋人穿宽大衣服和木屐都不是因为吃五石散;要求和阮籍结亲、杀害嵇康、受到何曾...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出现许多知识错误,本文纠正如下:曹丕的谥号不是孝文帝;何晏不是第一个吃五石散的人,五石散也不是"毒药";晋人穿宽大衣服和木屐都不是因为吃五石散;要求和阮籍结亲、杀害嵇康、受到何曾劝告的人不是司马懿;讲"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的不是季札;嵇康打铁事不见于《与山巨源绝交书》;"不肖"不仅仅是"儿子不像父亲";东晋的人也会写文章;陶渊明从来没有"便伸了足穿上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五石散 阮籍 嵇康 陶渊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道合剂对实验性肿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郭青龙 王秋娟 唐明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5-137,共3页
食道合剂(SDHJ)(28,14g/kg,po)对小鼠移植肉瘤180(S180)、艾氏癌实体型(EC)、肝癌实体型(Heps)的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最高抑制率分别为48.3%、49.3%、45... 食道合剂(SDHJ)(28,14g/kg,po)对小鼠移植肉瘤180(S180)、艾氏癌实体型(EC)、肝癌实体型(Heps)的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最高抑制率分别为48.3%、49.3%、45.5%。与5-氟尿嘧啶(5-Fu)相比,虽然作用稍弱,但5-Fu有明显降低小鼠体重和外周血中白细胞的作用,而SDHJ则无明显影响。SDHJ(28,14g/kg,po)连续10d对环磷酰胺(Cy)引起的正常小鼠白细胞降低有明显的升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合剂 抗肿瘤药 中药 肿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周存 姜守峰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70,共2页
以阴阳哲理为基础的太极拳,无论从技击原理,还是练习方法,无不体现着虚实变化。从身体重心、劲力变化、战术意识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阴阳学说之虚实观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关键词 太极拳 虚实 身体重心 劝力 战术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古汉语“兹”用为“使”说 被引量:9
11
作者 石小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8-663,共6页
新出战国时期清华简《越公其事》中的"兹"可以用为致使之"使",利用这一新的用字现象,可以确认传世古书和出土文献中旧时难以解释的"兹"字也应该用为"使",这是利用新出楚简揭示的用字方法,来解... 新出战国时期清华简《越公其事》中的"兹"可以用为致使之"使",利用这一新的用字现象,可以确认传世古书和出土文献中旧时难以解释的"兹"字也应该用为"使",这是利用新出楚简揭示的用字方法,来解读先秦古籍和其他出土文献疑难问题的一个典型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使《越公其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道家思想英译的文化协调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秀英 康红梅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95-100,共6页
源语、译语文化之间的不对称性是译者面临的难题之一,也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史记》的两个译本,即美国汉学家Burton Watson英译的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和William H.Nienhauser,Jr.英译的The Grand Scribe’s Re... 源语、译语文化之间的不对称性是译者面临的难题之一,也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史记》的两个译本,即美国汉学家Burton Watson英译的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和William H.Nienhauser,Jr.英译的The Grand Scribe’s Records为语料,分析两位译者在向英语读者译介《史记》时,如何处理源语中的道家思想和译语文化之间的不对称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均采用了文化协调策略,但两个译本语言又各具特色,其中Watson的译文语言通俗易懂、意义透明,较倾向于译语文化及译语读者,而Nienhauser的译文更忠实于原文信息,更贴近于源语文化。同时,译文的语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译者在翻译目的及译文读者取向上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翻译 不对称性 文化协调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出集部”到“识通四库”——百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范式演进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建中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48,共9页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文学批评”这一新语虽取之西域,其学理及文献却出自四库集部。如果说集部五大类典籍为“批评”准备了海量文学文本,那么诗文评类叙及文献则为“文学批评”提供了理论、方法及范例。从“集部”出发的...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文学批评”这一新语虽取之西域,其学理及文献却出自四库集部。如果说集部五大类典籍为“批评”准备了海量文学文本,那么诗文评类叙及文献则为“文学批评”提供了理论、方法及范例。从“集部”出发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其开创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率先收获的是“史”的辉煌。在历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曲折和沉寂之后,逐步从开创期的“学出集部”走到新时期的“识通四库”,形成“经史子集”四大范式互济共进的大文论景观。史学范式,以“史”的重新书写和各种理念、风格及体量之史著的再度辉煌开其局;经学范式,以“经”之“文以载道”式的本体阐释和“词以通道”式的范畴辨析积其力;子学范式,以“子”之多元文化视野的思想争鸣和博明万事的知识纂集拓其疆;集部范式,以“集”之诗文评性质的各体批评和各种方略筑其实。“经史子集”,作为自本自根、原汁原味的知识形态及话语体系,构成百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思想灵魂、历史本末、文化精神和批评方法。考察百年批评史研究的范式演进,可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理论提供中国经验、中国话语及中国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批评史 经史子集 中国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社会与面对生命——论向秀、嵇康对《庄子》的不同解读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良怀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39,共7页
同是一部《庄子》 ,向秀与嵇康有着不同的解读。向秀是面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他试图协调个体与社会、自然与名教的尖锐矛盾 ,在“人间世”里为乱世士人寻找一条安顿心灵和生命的道路。嵇康则是贴近个体生命的诠释 ,他试图通过开掘精神世... 同是一部《庄子》 ,向秀与嵇康有着不同的解读。向秀是面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他试图协调个体与社会、自然与名教的尖锐矛盾 ,在“人间世”里为乱世士人寻找一条安顿心灵和生命的道路。嵇康则是贴近个体生命的诠释 ,他试图通过开掘精神世界的空间 ,于现实社会之上营造自由的人生意境和精神家园 ,进入其中作“逍遥游”。前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 ,后者是个体觉醒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秀 嵇康 庄子 《庄子》 哲学解读 个体 社会 自然 哲学思想 名教 魏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梓人遗制》所载“罗机子”结构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欣 单珊珊 +2 位作者 陈晓风 薛梅梅 朱小行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113,共9页
《梓人遗制》是目前有关“罗机子”的唯一直接文献,狄特·库恩等学者曾深入分析机构,文章从库恩研究的未尽之处切入,旨在破解机构配合问题,为复原织罗技艺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综合文献... 《梓人遗制》是目前有关“罗机子”的唯一直接文献,狄特·库恩等学者曾深入分析机构,文章从库恩研究的未尽之处切入,旨在破解机构配合问题,为复原织罗技艺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综合文献、图像、考古发现、民间遗存等多重证据,论证罗机结构与构件功能,并立足纺织技艺视角,结合织机和织物展开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大泛扇椿子”为平综柱、“小扇椿子”为绞综柱,以单经轴无筘为特征的“罗机子”只能配以斫刀和纹杆用于织无固定绞组的罗,“鸦儿”等构件数量须视具体织物而定,以织制四经绞素罗情况为例图释各机构配合情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人遗制》 纺织技艺 织罗 罗机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骨干自交系吉853的遗传结构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路明 王敏 +2 位作者 张洪艳 张宏伟 刘文国 《农业工程》 2011年第1期105-108,共4页
本研究利用59对SSR引物对吉853、黄早四、自330等8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853和黄早四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最大(GS=0.71),与自330有较大的遗传差异(GS=0.55)。黄早四和自330在吉853中的等位基因流向分为4种类型,第1种是3个自... 本研究利用59对SSR引物对吉853、黄早四、自330等8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853和黄早四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最大(GS=0.71),与自330有较大的遗传差异(GS=0.55)。黄早四和自330在吉853中的等位基因流向分为4种类型,第1种是3个自交系带型均相同,占26.67%,属于未发生重组位点;第2种是来自黄早四的等位基因,占33.33%;第3种是来自自330的等位基因,只占11.67%;第4种是与黄早四和自330均不同的带型,属变异重组的位点,占28.33%,且有集中分布的趋势,主要集中于4个区段(Bin2.0-Bin2.03、Bin3.02-Bin3.05、Bin5.01-Bin5.04和Bin8.08),这些重组变异也大大丰富了吉853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证明了在二环选系重组过程中也会发生相当程度的变异,表明二环选系在今后依然是玉米育种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吉853 黄早四 自330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微积拾级》的主要内容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必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3-931,共9页
基于李善兰和伟烈亚力合译著作《代微积拾级》原始文献内容的分析和讨论,为研究19世纪末西方数学传播史提供文献支持。译著的主要内容有解析几何、微分学和积分学。通过内史研究,结果得出解析几何、微分学和积分学是第一次系统地在我国... 基于李善兰和伟烈亚力合译著作《代微积拾级》原始文献内容的分析和讨论,为研究19世纪末西方数学传播史提供文献支持。译著的主要内容有解析几何、微分学和积分学。通过内史研究,结果得出解析几何、微分学和积分学是第一次系统地在我国传播,首次从内史角度对其中的解析几何、微分学和积分学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得出《代微积拾级》的翻译出版是在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下与对西方数学半符号化的接受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代微积拾级》首次引进了西方分析学的内容体系,并使中国传统数学的发展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善兰(1811—1882) 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 1815-1887) 《代微积拾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八旗诗人丛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则杰 卢高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5-128,192,共4页
清代八旗诗歌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尚待加强的学术领域,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诸如《国朝诗的》所收八旗作者,著名作家博明的生卒年及诗集,《戈鲲化集》保存的八旗诗人及诗歌,都值得认真考察。其中某些问题,不仅对八旗诗歌研究,而且对... 清代八旗诗歌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尚待加强的学术领域,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诸如《国朝诗的》所收八旗作者,著名作家博明的生卒年及诗集,《戈鲲化集》保存的八旗诗人及诗歌,都值得认真考察。其中某些问题,不仅对八旗诗歌研究,而且对其他类似领域的诗歌研究,都具有启发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八旗 国朝诗的 博明 戈鲲化集 延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林玄学”文本诠释思想探析——以阮籍和嵇康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臧要科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94,共5页
竹林时期玄学思想重点围绕道家《庄子》展开,其思想追求和生活方式均源自对《庄子》的"体验式"理解,与"体验式"理解相互彰显的是竹林玄学的表达方式:诗。"体验式"理解与诗的结合,张扬了文本理解过程中的... 竹林时期玄学思想重点围绕道家《庄子》展开,其思想追求和生活方式均源自对《庄子》的"体验式"理解,与"体验式"理解相互彰显的是竹林玄学的表达方式:诗。"体验式"理解与诗的结合,张扬了文本理解过程中的主体性,造就了竹林时期以精神体验为追求的文本诠释取向,统一了文本诠释与生命践履,由此开显出一个审美境界。同时,体验式理解对主体性的张扬和对经典文本的疏离,也为相对主义打开了缺口,对这种缺口的弥补,构成了郭象《庄子注》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理解 阮籍 嵇康 《庄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安石的学术渊源考论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成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0-96,共7页
王安石的启蒙老师明确可考者有杜子野、张铸、谭三人。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上可追溯至孟子,下可从同时代的王景山、刘敞等人处窥见若干端倪。而向来遭受质疑的周敦颐与李觏,也应与王安石存在着人际上的交往与思想上的交流。
关键词 王安石 学术渊源 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