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sensor placement for structural response estimation
1
作者 陈玮 赵文光 +1 位作者 朱宏平 陈骏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993-4001,共9页
A methodology, termed estimation error minimization(EEM) method, wa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number and locations of sensors so as to better estimate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entire structure. Utilizing... A methodology, termed estimation error minimization(EEM) method, wa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number and locations of sensors so as to better estimate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entire structure. Utilizing the limited sensor measurements, the entire structure response can be estimated based on the system equivalent reduction-expansion process(SEREP) method.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capability of capturing the structural vibration response with other optimal sensor placement(OSP) methods, the effective independence(EI) method, modal kinetic energy(MKE) method and modal assurance criterion(MAC) method, were also investigated. A statistical criterion,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 was employed to assess the magnitude of the estimation error between the real response and the estimated response. For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accuracy of the above OSP methods, a 31-bar truss structure is introduced as a simulation example.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maximum and mean of the RMSE value obtained from the EEM method are smaller than those from other OSP method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optimal sensor configuration obtained from the EEM method can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entire structure response compared with the EI, MKE and MA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timation error minimization(EEM) system equivalent reduction-expansion process(SEREP) optimal sensor placement(OSP)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策略的最佳无线传感器布置 被引量:1
2
作者 安葳鹏 刘镕飞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1-758,共8页
无线传感网络消除了物理电缆,降低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收集信息的难度,但通常具有较低的带宽和有限的能量.为了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和最高的网络性能,将最佳无线传感器布置问题表述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其中信息有效性... 无线传感网络消除了物理电缆,降低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收集信息的难度,但通常具有较低的带宽和有限的能量.为了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和最高的网络性能,将最佳无线传感器布置问题表述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其中信息有效性被指定为模态保证准则,网络性能通过能量效率与网络连接性相结合来衡量.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种群自动学习的鲸鱼优化算法,用整数编码代替二进制编码对解进行编码;采用多种群策略搜索最优解;最后通过自动学习机制加快寻找帕累托最优解集.数值实验表明,优化准则可以在信息有效性和网络性能之间进行权衡,算法能够有效解决最佳无线传感器布置问题,并且优于常用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结构健康监测 鲸鱼优化算法 最佳传感器布置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码头结构传感器优化布置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鹏飞 张雍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51,共9页
为解决码头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IMOPSO)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算法。针对传统方法寻优效率低、优化目标单一,难以同时满足模态识别、损伤识别等复杂的健康监测需求的问题,构建了以损伤敏... 为解决码头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IMOPSO)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算法。针对传统方法寻优效率低、优化目标单一,难以同时满足模态识别、损伤识别等复杂的健康监测需求的问题,构建了以损伤敏感性和冗余性、损伤识别不适定性以及模态线性独立性的多目标优化函数;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获取Pareto解集,利用TOPSIS熵权法确定最优传感器布置方案。在某高桩码头试验表明:与有效独立法和有效独立-模态动能法相比,IMOPSO得到的布设方案测点分布更均匀,在灵敏度矩阵条件数、MAC最大非对角元、损伤冗余性指标分别优化了45%、90%、5%以上;多种工况下的损伤位置和程度识别准确率在不同噪声下平均提高5%和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头结构健康监测 传感器优化布置 损伤识别 改进多目标粒子群(IMO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斜拉桥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索力传感器优化布置 被引量:1
4
作者 于虹 文望青 +3 位作者 严爱国 朱宏平 余兴胜 闫俊锋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6-1054,共9页
目前,斜拉桥索力传感器布置方案通常选择不同规格的斜拉索以及索力较大、应力幅值变化较大的斜拉索进行监测,缺少科学的斜拉桥索力传感器布置方法。本文以识别斜拉桥结构损伤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索力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 目前,斜拉桥索力传感器布置方案通常选择不同规格的斜拉索以及索力较大、应力幅值变化较大的斜拉索进行监测,缺少科学的斜拉桥索力传感器布置方法。本文以识别斜拉桥结构损伤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索力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该方法以斜拉索索力对结构损伤的灵敏度为基础,利用遗传算法来确定识别斜拉桥结构损伤所需要索力传感器的最小数目及其布置位置,并且在确定遗传算法初始种群和约束条件时充分考虑工程经验和索力传感器布置习惯。将所提方法应用于裕溪河特大桥数值模型,实现了以损伤识别为目标的斜拉桥索力传感器优化布置,并讨论了灵敏度阈值对传感器优化布置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索力 传感器 优化布置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矸振动特性的放顶煤支架传感器优化布置策略研究
5
作者 王瑶 杨善国 +3 位作者 吴明珂 孟彬 杨政 刘后广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针对放顶煤煤矸智能识别研究,为提供完整且有效的煤矸振动信号采集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煤矸振动特性的放顶煤液压支架尾梁传感器优化布置策略。首先,对尾梁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提取振型矩阵,利用有效独立法初选测点;其次,获取尾梁试验台... 针对放顶煤煤矸智能识别研究,为提供完整且有效的煤矸振动信号采集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煤矸振动特性的放顶煤液压支架尾梁传感器优化布置策略。首先,对尾梁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提取振型矩阵,利用有效独立法初选测点;其次,获取尾梁试验台相应初选测点的落煤和落矸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对所提取特征进行t分布式随机邻域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降维可视化,筛选出5个对落煤和落矸信号区分敏感的特征,并以此作为目标特征;最后,经核密度估计法估算目标特征的概率密度函数,利用K-L(Kullback-Leibler)散度评估各测点组合信号与完整信号的近似性和煤矸特征的差异性,构建煤矸振动信号评价指标,结合Fisher信息矩阵准则,形成综合评价指标,确定尾梁的传感器布置最优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满足模态可观测性的基础上不仅减少了传感器数量,还使得所测振动信号具有更好的煤矸差异性和信息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 振动信号 传感器优化布置 液压支架尾梁 有效独立法 K-L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衬砌结构不确定性分析与测点布置研究
6
作者 李善豪 柯善鑫 +2 位作者 李锋 张希龙 裴雪扬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16,共12页
在隧道工程中,确保衬砌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其中内力分析和安全评估是关键。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控量测手段分析结构内力,计算关键部位的安全系数。鉴于建模和测量误差的存在,引入概率模型量化安全系数估计的不确定性,并对轴力和弯矩的... 在隧道工程中,确保衬砌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其中内力分析和安全评估是关键。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控量测手段分析结构内力,计算关键部位的安全系数。鉴于建模和测量误差的存在,引入概率模型量化安全系数估计的不确定性,并对轴力和弯矩的重构误差进行归一化处理,全面评价测点适宜性。以安徽境内某隧道为例,综合分析围岩压力分担比、水平围岩压力系数和测量噪声等因素对安全系数估计的影响,估计所得安全系数总体符合正态分布趋势,拱顶中部和拱肩位置处的安全系数波动较大。以减少估计不确定性和内力信息重构偏差为目标,结合现场实际工作条件安排测点位置。长期监测数据表明,二次衬砌结构内力在浇筑初期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明显,100 d后趋于稳定,结构安全储备充足。研究结果可为隧道衬砌结构安全系数统计分析和测点布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衬砌结构 不确定性分析 信息重构 测点布置 施工监控 不利位置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灌注桩浇筑均匀性检测的ERT技术研究
7
作者 王梓浩 田正宏 +1 位作者 孙啸 赵锦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1,共7页
为探究电阻层析成像(ERT)技术在大直径灌注桩混凝土浇筑均匀性检测中的有效性,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通过数值模拟探讨了ERT传感器关键参数的优化设计,并以直径为1000 mm的传感器为例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采用信噪比、灵敏度均匀性... 为探究电阻层析成像(ERT)技术在大直径灌注桩混凝土浇筑均匀性检测中的有效性,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通过数值模拟探讨了ERT传感器关键参数的优化设计,并以直径为1000 mm的传感器为例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采用信噪比、灵敏度均匀性、灵敏度矩阵条件数以及空间图像误差、相对误差和相关系数对传感器性能和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传感器高度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有限,电极材料电导率对传感器性能没有影响,电极长度、宽度与传感器性能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当ERT传感器的高度取直径的0.8倍、电极取铜电极、电极长度和宽度分别取筒周长的1/16和1/32时,大直径灌注桩混凝土浇筑均匀性的检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 传感器优化设计 混凝土浇筑 灌注桩 Comsol 重建图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优化布置下的结构载荷/参数联合识别
8
作者 万志敏 王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178,共7页
结构动态载荷/参数联合识别是近些年结构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比如作者提出的EGDF算法。不过该算法受传感器数量以及位置布置影响较大,很难识别好全结构下的未知参数,甚至无法识别。在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加速度和应变测量响应的数据... 结构动态载荷/参数联合识别是近些年结构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比如作者提出的EGDF算法。不过该算法受传感器数量以及位置布置影响较大,很难识别好全结构下的未知参数,甚至无法识别。在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加速度和应变测量响应的数据融合策略,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两步连续传感器布置算法。第一步,以参数识别误差的方差均值为依据,采用反向连续传感器布置策略实施加速度传感器位置优化;第二步,采用正向连续传感器布置策略实施应变测量位置优化。该方法能够实现采用少量的加速度和应变测量信号来识别未知动载荷以及全结构下的未知结构参数。以平面桁架结构为数值仿真对象,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识别 参数识别 传感器位置优化布置 两种类型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线性嵌入的船舶艉部振动测点优化方法
9
作者 张智鹏 王子鑫 于福祥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298,共5页
为以较小的成本获取全面的艉部振动信息,以某自航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局部线性嵌入(Locally Linear Embedding,LLE)对其艉部振动测点进行优化设计,获取了不同工况下振动测点重要度排序,并通过与传统的频谱分析方法对比,验证了优化结果... 为以较小的成本获取全面的艉部振动信息,以某自航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局部线性嵌入(Locally Linear Embedding,LLE)对其艉部振动测点进行优化设计,获取了不同工况下振动测点重要度排序,并通过与传统的频谱分析方法对比,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轴承部位作为桨轴激励传递的主要通道,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可对船体测点按照测点重要程度排序,选取合适的测点,进而为后续试验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测点优化 局部线性嵌入 艉部 轴系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位置优化布置下的结构参数识别方法
10
作者 王婷 万志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0,25,共5页
结构参数识别属于结构动力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其主要难点受制于测量传感器数量以及测量噪声。近些年,一种不确定性识别方法—扩展卡尔曼滤波,提出用于参数识别。然而,该方法受传感器数量以及位置布置影响较大,甚至无法识别。在该方... 结构参数识别属于结构动力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其主要难点受制于测量传感器数量以及测量噪声。近些年,一种不确定性识别方法—扩展卡尔曼滤波,提出用于参数识别。然而,该方法受传感器数量以及位置布置影响较大,甚至无法识别。在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自启发搜索的优化方法,以参数识别误差的方差均值为依据,对测量传感器的位置选择布置进行优化设计,使其能够实现采用少量的加速度计测量信号来识别全结构下的未知参数值,也特别适用于结构损伤识别、健康监测等。以平面桁架结构为竖直仿真对象,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扩展卡尔曼滤波 传感器位置优化布置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群自适应蜣螂优化算法的输电铁塔传感器优化布置
11
作者 谢从珍 梁国龙 +1 位作者 王纪港 杨挺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4,共10页
山区输电铁塔易受滑坡等地质灾害影响,面临着倾斜甚至倒塌的风险,线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解决现有铁塔传感器布置方案实施可行性低、监测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种群自适应蜣螂优化算法的加速度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首先,基于模态... 山区输电铁塔易受滑坡等地质灾害影响,面临着倾斜甚至倒塌的风险,线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解决现有铁塔传感器布置方案实施可行性低、监测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种群自适应蜣螂优化算法的加速度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首先,基于模态置信准则构造目标函数,并考虑铁塔传感器安装实际需求,设置塔身与塔腿区域约束条件;其次,基于蜣螂优化算法构建优化布置模型,并引入种群自适应蜣螂比例调整策略,以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以某干字型和某猫头型铁塔为例进行算法验证,提出传感器最佳布点方案,并结合有限元仿真对其合理性进行论证。结果显示,种群自适应蜣螂优化算法的寻优效果较原蜣螂优化算法有明显提升,所得测点数据可精确识别铁塔固有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铁塔 状态监测 传感器优化布置 种群自适应蜣螂优化算法 模态置信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机的频域动载荷识别方法
12
作者 马福萱 张猛 +3 位作者 张金钊 朱凡 李至华 曲先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3-1081,共9页
海上风机在运行中受到的气动载荷对于分析风机结构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因此准确获取气动载荷信息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频域随机动载荷识别理论,结合测点优化算法和Moore Penrose广义逆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上导管架风机的气动载荷... 海上风机在运行中受到的气动载荷对于分析风机结构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因此准确获取气动载荷信息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频域随机动载荷识别理论,结合测点优化算法和Moore Penrose广义逆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上导管架风机的气动载荷识别方法。通过以实际运行中的风机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基于遗传算法的测点优化方法将原始的1656个测点优化至6个测点,更符合工程实际需要。利用优化后的测点识别出的气动载荷谱表现出较高的精度。利用识别的载荷谱计算疲劳损伤与原始的疲劳损伤值相比,相对误差仅为2%左右。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在实际运行中难以获取气动载荷信息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动载荷识别 Moore Penrose广义逆 数学模型不适定问题 遗传算法 疲劳损伤计算 导管架式风机 风机载荷 传感器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大型体育场馆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国华 陈思锦 +3 位作者 苗鹏勇 张雯 武艳如 柳明亮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0,共12页
为高效、准确地对大型体育场馆结构进行健康监测,根据其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群非支配重组遗传算法(MP-RGA)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引入二重编码解决离散优化问题,通过多种群策略提高算法的搜索能力,通过非支配重组解决以往遗传... 为高效、准确地对大型体育场馆结构进行健康监测,根据其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群非支配重组遗传算法(MP-RGA)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引入二重编码解决离散优化问题,通过多种群策略提高算法的搜索能力,通过非支配重组解决以往遗传算法优化后期的多样性丧失问题,最后采用自适应化交叉、变异策略改善算法前期的收敛速度和后期的寻优能力。以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屋盖为例,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不同传感器布置数量下利用该算法确定传感器布置方案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量子遗传算法(QGA)和粒子群算法(PSO)相比,多种群非支配重组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更快,以模态置信度准则为目标的优化效果分别提升了41.88%和91.27%;依据所提算法优化得到的传感器布置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表明该算法适用于大型体育场馆的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场馆 健康监测 传感器优化布置 改进遗传算法 网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横梁应变场光纤测量与反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燕 张子璠 +3 位作者 彭畅 王光君 鞠增业 马龙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0-396,416,共8页
针对高速动车组车底底架横梁的应变场反演问题,基于模态叠加法和传感器优化配置理论,提出一种根据部分测点的实测单向应变反演结构空间应变场的方法。以结构的应变模态为输入,以模态坐标独立性为目标,基于信息熵理论建立了传感器优化配... 针对高速动车组车底底架横梁的应变场反演问题,基于模态叠加法和传感器优化配置理论,提出一种根据部分测点的实测单向应变反演结构空间应变场的方法。以结构的应变模态为输入,以模态坐标独立性为目标,基于信息熵理论建立了传感器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再根据模态坐标和振型采用正则化方法反演结构应变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无噪声干扰下,反演的精度较高,最大均方误差为9.87×10~(-12),并且正则化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对结果的影响。搭建了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测试试验台,基于实测应变数据和模态结果反演应变场,结果表明,反演后的应变幅值相对误差带为1.21%~10.79%,反演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均方误差带为0.80~3.69。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结构的模态坐标,为获取高速列车关键结构的应变场分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场反演 传感器优化配置 应变模态 光纤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EI法的水闸底板脱空参数反演
15
作者 李火坤 方静 +1 位作者 黄伟 万子豪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6-942,1038,1039,共9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水工结构以损伤诊断为目标的传感器布置问题,以软基水闸为研究对象、水闸底板脱空为损伤类型,针对传统有效独立法未考虑结构损伤信息的缺陷,将模态柔度作为结构损伤敏感特征量,并引入结构的模态柔度修正有效独立法,提出... 为了更好地解决水工结构以损伤诊断为目标的传感器布置问题,以软基水闸为研究对象、水闸底板脱空为损伤类型,针对传统有效独立法未考虑结构损伤信息的缺陷,将模态柔度作为结构损伤敏感特征量,并引入结构的模态柔度修正有效独立法,提出基于模态柔度-有效独立法(modal flexibility-effective independent method,简称MFEI)的水闸底板脱空参数反演方法。采用模态置信准则、Fisher信息阵、条件数准则和奇异值分解比准则4种评价指标,分别对距离系数-有效独立法(distance coefficient-effective independence method,简称DC-EI)、有效独立-总位移法(effective independence-total displacement method,简称EI-TD)和MF-EI法进行评价,并将3种方法得到的布置方案应用到不同工况下软基水闸底板脱空动力学反演中,对比分析3种方法各工况脱空参数的反演结果。结果表明:MF-EI法测得的模态矩阵具有更好的正交性、可观测性和模态扩阶性,同时保留了对软基水闸底板脱空敏感的损伤信息,3种工况下的脱空参数反演识别精度分别提高至97.5%,96.1%和75.9%,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水闸底板脱空参数反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水闸 底板脱空 传感器优化布置 模态柔度-有效独立法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优化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佳宁 沈慧 周广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3-1551,共9页
针对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策略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持久、稳定和及时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结合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需求和无线数据传输原理,建立了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性能评价模型,提出了求解最优数据传... 针对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策略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持久、稳定和及时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结合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需求和无线数据传输原理,建立了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数据传输性能评价模型,提出了求解最优数据传输策略的协同飞行萤火虫算法,采用数值算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数据传输性能评价模型能够全面描述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的延续性、可靠性和实时性;本文提出的优化求解方法的计算效率和解的质量提升均超过50%;获得的数据传输策略既能最大化网络寿命,又可最小化数据丢失和传输延迟。可为结构监测无线传感网络配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安全评估 测点优化布置 无线传感网络 数据传输 优化求解 萤火虫算法 数据传输路由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在轨组装结构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
17
作者 黄天翔 卫锦程 +2 位作者 王磊 吴爽 李伟杰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3,共9页
大型航天结构在进行在轨组装时其构型与动力学参数不断改变,针对某一中间构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难以适用于在轨组装阶段的其余构型。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装有效独立法(Assembled Effective Independence, AEFI)的传感器优化布... 大型航天结构在进行在轨组装时其构型与动力学参数不断改变,针对某一中间构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难以适用于在轨组装阶段的其余构型。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装有效独立法(Assembled Effective Independence, AEFI)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该方法对在轨组装阶段各构型的有效独立系数进行加权求和,提出了基于各组装阶段结构目标模态数量的权重计算方法,最后采用倒序删除法获得面向在轨组装结构的最优传感器布局。针对某一典型在轨组装结构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选取了“I”型、“T”型以及“H”型构型三种典型组装阶段。结果表明,AEFI方法实现了所有组装构型的传感器最优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优化布置 在轨组装 组装有效独立法 结构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多维度传感器优化布置
18
作者 马珮羽 杨宝锋 +4 位作者 陈晖 翟智 王晨希 马猛 陈雪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2-82,共11页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健康监测时存在的结构重要模态信息遗漏、故障敏感信息提取不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涡轮泵传感器多维度优化布置方法,并采用故障模拟实验台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建立了涡轮泵待优化区域的有限元模型并开展了结...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健康监测时存在的结构重要模态信息遗漏、故障敏感信息提取不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涡轮泵传感器多维度优化布置方法,并采用故障模拟实验台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建立了涡轮泵待优化区域的有限元模型并开展了结构约束模态分析以及轴承故障仿真瞬态动力学分析;其次,基于离散人工蜂群算法及瞬态分析结果得出传感器布置候选点集;再次,综合传感器多维度评估方法得出最终的传感器布置方法;最后,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传感器布置方法与传统方法的综合指标。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有效独立法,布置测点优化后,传感器监测信号的模态振型符合率提高了20.1%,对轴承故障检测的准确率提高了27.5%,验证了多维度优化布置方法具有良好的故障诊断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 传感器优化布置 涡轮泵 离散人工蜂群算法 瞬态动力学分析 多维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独立的改进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41
19
作者 刘伟 高维成 +1 位作者 李惠 孙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62,共9页
随着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日趋突出。综合考虑有效独立法和模态动能法的优缺点,分别以平均加速度幅值和模态动能修正有效独立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结果,提出了两种基于有效独立的改进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有效独... 随着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日趋突出。综合考虑有效独立法和模态动能法的优缺点,分别以平均加速度幅值和模态动能修正有效独立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结果,提出了两种基于有效独立的改进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有效独立-平均加速度幅值法(EI-AAA)和有效独立-模态动能法(EI-MKE)。运用模态动能准则、平均加速度幅值准则、Fisher信息矩阵准则、截断模态矩阵条件数准则、模态置信准则评价并比较上述两种方法及有效独立法、模态动能法、有效独立驱动点留数法和有效独立驱动点残差法。实际钢井字梁采光顶结构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有效独立-平均加速度幅值法(EI-AAA)和有效独立-模态动能法(EI-MKE)在考虑截断模态线性独立的同时都能自动选择具有较高平均动态响应和模态动能的测点位置,有较强的抗噪声性能,在六种方法中布置结果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优化布置 有效独立 模态动能 平均加速度幅值 模态置信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高边坡爆破振动局部放大效应分析 被引量:35
20
作者 付波 胡英国 +2 位作者 卢文波 陈明 严鹏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46,共8页
爆破振动高程放大效应是岩石高边坡爆破振动规律的研究重点之一。基于LS-DYNA的动力有限元计算,研究了岩石高边坡的爆破振动局部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对于单层马道而言,马道外缘点和马道中点出现明显的振动放大效应,而马道内侧点和坡面... 爆破振动高程放大效应是岩石高边坡爆破振动规律的研究重点之一。基于LS-DYNA的动力有限元计算,研究了岩石高边坡的爆破振动局部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对于单层马道而言,马道外缘点和马道中点出现明显的振动放大效应,而马道内侧点和坡面中点的爆破振动放大并不明显。分别研究了考虑岩体开挖损伤以及台阶中有夹层条件下高边坡的爆破振动局部放大效应,计算结果同样显示马道外缘点和马道中点出现明显的振动放大效应,考虑开挖损伤时近区的放大程度明显增强,而在有夹层的边坡台阶处,爆破振动放大效应更加明显。基于计算结果,分析了不同典型位置测点作为实际工程爆破监测点的利弊,建议马道内侧点为理想的爆破监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高边坡 爆破振动 放大效应 测点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