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4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岭造山带涝峪地区宽坪岩群变质作用温压条件及原位Rb-S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智博 苟龙龙 +2 位作者 徐晓飞 刘学锋 毛振宇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共26页
秦岭造山带涝峪地区发育宽坪岩群的典型剖面,是研究宽坪岩群变质变形、构造热历史的重要区域。然而,由于缺乏对该地区宽坪岩群变质温压条件和年代学的约束,导致区域变质与多期变形事件的关系及地质意义认识仍不清楚。笔者以该地区宽坪岩... 秦岭造山带涝峪地区发育宽坪岩群的典型剖面,是研究宽坪岩群变质变形、构造热历史的重要区域。然而,由于缺乏对该地区宽坪岩群变质温压条件和年代学的约束,导致区域变质与多期变形事件的关系及地质意义认识仍不清楚。笔者以该地区宽坪岩群SN向剖面中的二云母石英片岩、含石榴子石二云母石英片岩、绿片岩和大理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二云母石英片岩和含石榴子石二云母石英片岩进行了黑云母Ti温度计、多硅白云母地质压力计、变质相平衡模拟和原位LA–ICP–MS黑云母和白云母Rb–Sr年代学研究,进而探讨了涝峪地区宽坪岩群经历多期构造热事件的意义。野外和岩相学观察发现二云母石英片岩和绿片岩发生了强烈的变形,金云母大理岩经历了强烈的糜棱岩化作用。黑云母Ti温度计和多硅白云母压力计限定得到二云母石英片岩样品KP-3和KP-4的变质温压条件为300~500℃、2.0~8.0 kbar,对应的平均值为440℃、4.0 kbar。黑云母Ti温度计限定得到含石榴子石二云母石英片岩样品KP2202的变质温度为652~683℃。变质相平衡模拟P–T视剖面图计算得到二云母石英片岩样品KP-3和KP-4的变质温压条件为400~480℃和2.0~10 kbar;而含石榴子石二云母石英片岩样品KP2202的变质温压条件为645~680℃、8.0~9.0 kbar。综合地质温压计和相平衡模拟的结果,可以确定二云母石英片岩为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产物,而含石榴子石二云母石英片岩经历了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原位LA–ICP–MS黑云母和白云母Rb–Sr分析显示二云母石英片岩记录两期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90 Ma和~155 Ma,而含石榴子石二云母石英片岩记录的等时线年龄为~110 Ma。因此涝峪地区宽坪岩群中的二云母石英片岩记录了3期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90 Ma、~155 Ma和~110 Ma。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3期等时线年龄均代表了后期构造热事件的时代,其中~290 Ma的等时线年龄与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作用相对应,而~155 Ma和~110 Ma的等时线年龄可能与中生代时期北秦岭构造带发生强烈的变形和花岗岩岩浆活动导致的热重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石学 宽坪岩群 相平衡模拟 原位rb–Sr年代学 秦岭造山带 涝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长调制-直接吸收光谱法Rb同位素比测量
2
作者 徐积政 孟远 +6 位作者 卢兴吉 黄俊 杨韬 赵强 寿欢欢 黄印博 曹振松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1-1041,共11页
Rb同位素分析可提供待测样品的起源和历史信息,在地质科学、生物医学以及核法证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波长调制-直接吸收光谱(WM-DAS)具有高信噪比和免标定的优势,对气态分子或原子可实现快速高灵敏度测量,适合用于气态金属原子同位素... Rb同位素分析可提供待测样品的起源和历史信息,在地质科学、生物医学以及核法证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波长调制-直接吸收光谱(WM-DAS)具有高信噪比和免标定的优势,对气态分子或原子可实现快速高灵敏度测量,适合用于气态金属原子同位素丰度现场快速测量。采用RbCl固体样品作为实验对象,使用电热还原法获取气态Rb原子,在WM-DAS方法基础上添加阈值去噪,用直接吸收光谱和WM-DAS以及阈值去噪后的WM-DAS分别测量了Rb原子D2跃迁线的吸收率函数,用高斯线型进行拟合,信噪比分别提升了1.40倍和1.84倍。考虑D2线超精细结构后信噪比提升1.48倍,并反演气态Rb原子温度为439 K和饱和蒸气压1.826 Pa。同位素比^(85)Rb∶^(87)Rb为2.613±0.007,测量精度达到0.779%,精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DAS方法,^(85)Rb检测限为0.23%,可满足铷矿石探测需求。WM-DAS与电热还原原子化装置相结合,在固体金属检测领域具有探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更利于现场快速测量,在同位素丰度测量分析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调制-直接吸收光谱 rb同位素 超精细结构 吸收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冲突启发式辅助离散的海洋捕食者求解RB模型
3
作者 杨易 王晓峰 +2 位作者 华盈盈 杨澜 庞立超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9,共9页
修正的B(revised B,RB)模型是一种在约束可满足问题中具备精确相变增长域的随机实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元启发式与局部搜索相结合的求解算法用于解决RB模型实例。以海洋捕食者算法为基础,对初始解空间进行编码离散化,并对海洋捕食者算法... 修正的B(revised B,RB)模型是一种在约束可满足问题中具备精确相变增长域的随机实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元启发式与局部搜索相结合的求解算法用于解决RB模型实例。以海洋捕食者算法为基础,对初始解空间进行编码离散化,并对海洋捕食者算法的三个核心阶段进行优化。有针对性地将当前候选解向最优解方向引导搜索,最终阶段借助局部搜索方法,当所得当前最优解无法满足RB模型实例解时,传递至退火策略的最小冲突启发式,进一步提升算法求解效能。实验证明,与多种启发式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精度与时间效率方面均呈现明显提升,即便在接近可满足性相变点的情形下仍展现出高概率求解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模型 约束可满足问题 海洋捕食者算法 元启发式 最小冲突启发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鄂博矿床云母地球化学特征及原位Rb-Sr定年:对稀土-铌成矿作用的指示
4
作者 姚璐航 李扬 +4 位作者 张文 杨澜 余艳 杨波 李献华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9-1169,共21页
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级的稀土矿床,并蕴含有丰富的铁、氟和铌等资源。云母是该矿床中常见的矿物之一,常与矿石和脉石矿物共生。基于详细的矿床地质和岩相学研究,本文选取了白云鄂博矿床中含云母的代表性矿石类型,包括云母型矿石、萤石条... 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级的稀土矿床,并蕴含有丰富的铁、氟和铌等资源。云母是该矿床中常见的矿物之一,常与矿石和脉石矿物共生。基于详细的矿床地质和岩相学研究,本文选取了白云鄂博矿床中含云母的代表性矿石类型,包括云母型矿石、萤石条带状矿石、白云石型矿石和霓石型矿石,对其开展了云母原位Rb-Sr定年及地球化学分析,以揭示碳酸岩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及其对稀土-铌成矿作用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四类矿石中的云母均为热液成因,结晶温度约为230~480℃。萤石条带状矿石、白云石型矿石和霓石型矿石中的云母主要为富镁金云母,其中,萤石条带状矿石和霓石型矿石中的金云母Rb-Sr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410±14Ma(n=20)和399±12Ma(n=15),而白云石型矿石中的金云母Rb-Sr同位素体系可能被扰动;云母型矿石以镁质黑云母为主,黑云母Rb-Sr反等时线年龄为287±16Ma(n=20)。本文研究揭示,在早古生代,贫稀土的云母主要以脉石矿物的形式从热液流体中结晶,促进了残余流体中稀土含量的升高和之后的矿化;而在二叠纪,部分云母的Rb-Sr体系被矿区大规模的花岗质岩浆活动重置,记录了对早期矿化的改造,可能与高品位的铌矿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矿床 云母 地球化学 rb-Sr同位素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期精原前体细胞Rb1基因敲除致精原干细胞特化异常机制初探
5
作者 陈新玲 龙旖璇 杜桂花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目的探讨静息期精原前体细胞Rb1敲除致雄鼠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特化异常的调控机制。方法①用R对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GEO登记号:GSE124904)获取的出生后0.5 d(postnatal day 0.5... 目的探讨静息期精原前体细胞Rb1敲除致雄鼠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特化异常的调控机制。方法①用R对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GEO登记号:GSE124904)获取的出生后0.5 d(postnatal day 0.5,P0.5)雄鼠精原前体细胞单细胞测序数据进行分析。②用Vasa-Cre工具鼠与Rb1^(flox/flox)(或Id4-gfpTg;Rb1^(flox/flox))小鼠配繁构建静息期精原前体细胞Rb1条件性敲除(conditional knock out,cKO)雄鼠或带ID4绿色荧光(ID4-GFP)的Rb1 cKO雄鼠,通过PCR基因鉴定判断生殖细胞Rb1敲除情况以区分cKO雄鼠与对照(Con)。采集出生后数天内的小鼠(n=3~8)睾丸,利用流式细胞术基于细胞荧光强度将ID4‐GFP细胞均分为3个群落,检测各个群落细胞数量和细胞周期。③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生殖细胞增殖(Ki67+)、SSCs特化(FOXO1胞核转换)和生殖细胞分化(STRA8+)情况。④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显示:在P0.5精原前体细胞的2类细胞中,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在将特化为精原干细胞的那一群细胞中富集表达。②生殖细胞增殖情况检测表明:P2.5时,对照[(11.22±3.27)%]与cKO小鼠[(46.10±6.21)%)]小鼠睾丸横切面生殖细胞Ki67+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P2.5对照[(5.05±1.46)%]与cKO[(12.05±2.22)%]小鼠睾丸ID4‐GFP荧光强度最强的那群细胞处于S期的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TUNEL染色显示cKO组而非对照组小鼠睾丸横切面检测到细胞发生凋亡。⑤SSCs特化标志检测结果显示对照[(20.57±2.15)%]和cKO[(45.08±2.45)%]小鼠睾丸横切面生殖细胞FOXO1位于细胞质的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息期精原前体细胞Rb1敲除使其出生后细胞周期恢复紊乱、凋亡发生,导致SSCs特化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前体细胞 rb1 精原干细胞 特化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资源预留的网络切片能力验证与分析
6
作者 王志佳 杨剑键 +3 位作者 许建宏 王中琛 潘思宇 郝婧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7,共12页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网络切片成为实现业务独立运营、安全隔离及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保障的关键。基于此,聚焦于5G网络中基于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资源预留的网络切片能力验证与分析。在研究基于RB资源预留切...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网络切片成为实现业务独立运营、安全隔离及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保障的关键。基于此,聚焦于5G网络中基于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资源预留的网络切片能力验证与分析。在研究基于RB资源预留切片的实现机制和功能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现网试验,量化验证了其相较于5G服务质量标识符(5G QoS identifier,5QI)等优先级保障方式的优势,探讨了网络切片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潜在价值,为5G网络切片的进一步商业化和行业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切片 rb资源预留 硬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冰洋楚科奇边缘地北风深渊中碱性火山岩锆石U-Pb年龄与白云母原位Rb-Sr等时线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7
作者 朱亚博 陈华勇 +1 位作者 董彦辉 糜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7,I0014-I0017,共16页
楚科奇边缘地位于北冰洋美亚海盆的核心位置,作为水下高地,其从阿拉斯加-楚科奇大陆架延伸至美亚海盆中。楚科奇边缘地的研究对于重建北极地区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非常关键。目前关于其地壳性质、起源和演化过程仍不清晰。本次研究对楚... 楚科奇边缘地位于北冰洋美亚海盆的核心位置,作为水下高地,其从阿拉斯加-楚科奇大陆架延伸至美亚海盆中。楚科奇边缘地的研究对于重建北极地区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非常关键。目前关于其地壳性质、起源和演化过程仍不清晰。本次研究对楚科奇边缘地北风深渊平原斜坡上获取的碱性火山岩样品进行了详细分析,使用矿物自动定量分析(TIMA)方法研究了其岩性特征,运用LA-ICP-MS测定了样品中119颗锆石的U-Pb同位素年龄,同时使用LA-ICP-MS技术对样品薄片中的微晶白云母进行了原位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119颗锆石的年龄可划分为94~636 Ma、929~1369 Ma、1655~2040 Ma和2439~2735 Ma四组。结合前人对在楚科奇边缘地获取的变质岩锆石U-Pb年龄和加拿大北极地区碎屑锆石年龄特征发现,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捕获锆石可能来源于加拿大北极群岛基底。第一组年轻锆石Th/U值较高,为典型的岩浆锆石,其中最年轻的6颗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00.9±1.2 Ma,可能代表该碱性火山岩的形成年龄。白云母原位Rb-Sr等时线年龄为72±17 Ma,稍晚于样品中最年轻锆石年龄,能够与镜下白云母多呈脉状交代碱性岩的现象相对应,因此,样品中脉状白云母很可能是后期海底构造-热液活动的产物。本次研究所获得的锆石与白云母年龄从地质年代的角度证实了美亚海盆是由阿拉斯加-楚科奇微板块在早白垩世期间从北美板块边缘分离形成的,并且经历了后期的海底构造-热液叠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冰洋美亚海盆 楚科奇边缘地 锆石U-Pb定年 白云母原位rb-Sr定年 北极地区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通过ERK通路改善新生小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8
作者 杨飞鸿 林超 +5 位作者 孙翔宇 王永强 李贺 李利利 雍玥 宋建钢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71,共11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1对新生小鼠缺血缺氧(HI)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7日龄C57BL/6新生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缺氧模型组(HI)和HI模型+人参皂苷Rb1干预组(HI+Rb1),每组10只。采用改良Rice-Vannu...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1对新生小鼠缺血缺氧(HI)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7日龄C57BL/6新生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缺氧模型组(HI)和HI模型+人参皂苷Rb1干预组(HI+Rb1),每组10只。采用改良Rice-Vannucci法建立缺血缺氧模型,并在手术后通过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b1(20 mg/kg),连续7 d,每天1次。术后7 d和14 d对小鼠脑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检测大脑皮质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数量以及ERK信号通路的激活状态。同时,利用子宫电转(IUE)技术在大脑皮质过表达ERK信号通路,观察ERK信号通路对胶质细胞发育的影响。进一步通过IUE方法,在P0小鼠大脑皮质过表达ERK,7 d后制作HI模型,分析增强ERK信号对少突胶质细胞发育和髓鞘再生的作用。结果:与HI组相比,HI+Rb1干预组小鼠运动能力显著改善,脑损伤面积缩小,成熟神经元丢失减少,而新生神经元增多。同时,大脑皮质少突胶质细胞数量增加,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得到增强。过表达ERK信号通路的小鼠大脑皮质中,少突胶质细胞显著增多。在过表达ERK信号的HI模型小鼠中,脑损伤区周围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多,与人参皂苷Rb1干预后的结果一致。结论:人参皂苷Rb1具有改善新生小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作用,可能通过增强ERK信号通路,促进少突胶质细胞的增殖和髓鞘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人参皂苷rb1 少突胶质细胞 髓鞘再生 ERK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3调节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减轻牙周炎大鼠炎症反应促进成骨
9
作者 张雪颖 孟鑫 +3 位作者 刘志臻 张康 冀洪海 孙敏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8,共13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b3(Rb3)在牙周炎症环境中对成骨的促进作用,并阐述其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干性鉴定。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钙黄绿素乙酰氧基甲酯(Calcein-AM)与碘化丙啶(PI)检测...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b3(Rb3)在牙周炎症环境中对成骨的促进作用,并阐述其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干性鉴定。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钙黄绿素乙酰氧基甲酯(Calcein-AM)与碘化丙啶(PI)检测Rb3对hPDLSCs活力的影响。体外细胞实验分组:对照组、10μg/mL脂多糖(LPS)组、10μg/mL LPS+100μmol/L Rb3组和10μg/mL LPS+200μmol/L Rb3组。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成骨诱导后各组hPDLSCs的ALP活性。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成骨诱导后各组hPDLSCs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PDLSCs内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相关蛋白表达情况。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结扎组、结扎+Rb3组。对左侧磨牙-上颌骨组织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检测完成后,将左侧磨牙-上颌骨制作牙周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炎细胞浸润、附着丧失情况。马松(Masson)染色检测牙龈胶原纤维的破坏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RUNX2蛋白、p-ERK蛋白表达情况。qRT-PCR法检测大鼠牙龈组织中TGF-β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清IL-6蛋白表达情况。大鼠心脏血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占比。采用GraphPad Prism 10.1.2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b3对hPDLSCs活性无影响。hPDLSCs成骨诱导后的qRT-PCR与ALP染色结果显示Rb3可抑制炎症性hPDLSCs内IL-6、IL-8基因表达,促进TGF-β基因表达,同时促进炎症性hPDLSCs成骨分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b3抑制炎症性hPDLSCs p-ERK蛋白表达。micro-CT、Masson染色、HE染色结果显示Rb3可促进牙周炎大鼠牙槽骨的形成,同时抑制牙周纤维组织破坏、附着丧失及炎症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Rb3可促进牙周炎大鼠外周血Treg细胞分化。ELISA与qRT-PCR结果显示Rb3可抑制牙周炎大鼠IL-6蛋白表达,促进TGF-β基因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b3可促进牙周炎大鼠RUNX2蛋白表达,抑制p-ERK蛋白表达。结论Rb3可能通过调控p-ERK通路减轻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炎症反应,并促进hPDL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3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成骨分化 牙周炎 牙槽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讨人参皂苷Rb1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黄鹏 吴斌 +5 位作者 董若彤 余学成 高增祥 曹艳 艾中柱 曹国胜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34-2440,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作用靶点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人参皂苷Rb1的潜在靶基因并筛选出治疗CIRI的交集靶点,构建“人参皂苷Rb1-靶点-通路”网络并富集相关通路,分子对接预测人参皂苷Rb1与核心...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作用靶点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人参皂苷Rb1的潜在靶基因并筛选出治疗CIRI的交集靶点,构建“人参皂苷Rb1-靶点-通路”网络并富集相关通路,分子对接预测人参皂苷Rb1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体外构建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模型,验证人参皂苷Rb1治疗CIRI的关键靶点途径。结果共获得78个人参皂苷Rb1治疗CIRI的潜在靶点。人参皂苷Rb1治疗CIRI主要参与对异种刺激的反应、基因表达的正向调节等过程,通过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MAPK信号通路等治疗CIRI。分子对接显示,人参皂苷Rb1与MAPK1/3/8/14及MMP-2/9均具有较高的结合能力。人参皂苷Rb1可提高OGD/R诱导的bEnd.3细胞存活率(P<0.05,P<0.01),升高ZO-1、Occludin蛋白表达(P<0.05,P<0.01),降低MMP-2、MMP-9蛋白表达(P<0.05,P<0.01),抑制MAPK通路相关蛋白p38、JNK、ERK的磷酸化水平(P<0.05,P<0.01)。结论人参皂苷Rb1改善CIRI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MMP-2、MMP-9蛋白表达,从而减少对ZO-1、Occludin蛋白的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网络药理学 体外实验 紧密连接蛋白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加工参数对RB-SiC表面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东江 刘成 +4 位作者 杨峰 牛方勇 董志刚 马广义 康仁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9,共8页
目的揭示飞秒激光加工参数对反应烧结碳化硅(Reaction-Bounded Silicon Carbide,RB-SiC)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改变激光能量密度和有效脉冲数,研究RB-SiC表面烧蚀槽的形貌变化规律,确定飞秒激光加工RB-SiC的去除机理。采用扫描... 目的揭示飞秒激光加工参数对反应烧结碳化硅(Reaction-Bounded Silicon Carbide,RB-SiC)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改变激光能量密度和有效脉冲数,研究RB-SiC表面烧蚀槽的形貌变化规律,确定飞秒激光加工RB-SiC的去除机理。采用扫描电镜、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RB-SiC烧蚀前后的表面形貌演变行为。结果激光能量密度在0.62~10.48 J/cm^(2)时,Si富集区域形成凹陷结构,SiC颗粒区域形成周期性结构(Laser-Induced Periodic Surface Structures,LIPSS),周期约为970 nm。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凹陷结构扩大加深,表面球形纳米颗粒增多,烧蚀槽宽度呈对数增长。有效脉冲数在69~1379,Si富集区域的去除量高于SiC颗粒区域的去除量。随着有效脉冲数增加,烧蚀槽深度显著加深,凹陷结构扩展成深坑结构,飞溅至烧蚀槽外侧的纳米颗粒聚集成团簇物,由Si、SiC和非晶态SiO_(2)构成的沉积物在烧蚀槽边缘形成堆积层。结论降低激光能量密度能够减少RB-SiC表面凹陷和纳米颗粒,有助于提升烧蚀形貌的一致性。增加有效脉冲数会促进烧蚀槽底部深坑结构的产生,进而扩大Si与SiC去除量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rb-SIC 烧蚀槽 表面形貌 激光能量密度 有效脉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甘洛铅锌矿集区闪锌矿Rb-Sr等时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宇 杨永峰 +7 位作者 柳维 王维华 张庆松 李金生 胡儒权 赵德坤 李俊俊 崔文东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2-493,共12页
四川甘洛铅锌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带北段,是四川主要的铅锌产地,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为研究该矿集区铅锌成矿时代、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成矿机制,以支撑区域找矿勘查,在区内选择赤普和尔呷地吉两个典型铅锌矿床开展... 四川甘洛铅锌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带北段,是四川主要的铅锌产地,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为研究该矿集区铅锌成矿时代、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成矿机制,以支撑区域找矿勘查,在区内选择赤普和尔呷地吉两个典型铅锌矿床开展闪锌矿Rb-Sr同位素体系研究,获得Rb-Sr等时线年龄246±17 Ma(MSWD=2.3),表明区内铅锌矿化作用发生于早三叠世,与古特提斯洋闭合时限吻合;闪锌矿(87Sr/86Sr)i值变化于0.71061~0.71393,高于幔源87Sr/86Sr值0.70355及峨眉山玄武岩87Sr/86Sr值0.704979~0.706938,低于基底岩石87Sr/86Sr值0.7243~0.7288,暗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综合前人研究,认为在古特提斯洋闭合背景下,强烈造山运动诱发盆地卤水深循环并萃取基底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在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的热动力条件下,含矿流体沿马拉哈断裂进一步迁移沉淀形成了赤普和尔呷地吉铅锌矿床。马拉哈深大断裂及造山作用派生的层间或断层破碎带、碳酸盐岩地层是甘洛地区主要的控矿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 rb-SR等时线年龄 成矿时代 物质来源 甘洛铅锌矿集区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衰退病毒RB和VT基因型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和应用
13
作者 周俊 韩镕琰 +3 位作者 张晓男 方书洁 杨欣悦 易龙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4,共7页
为定量检测样品中柑桔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RB和VT基因型含量,以RB基因型的p33基因、VT基因型的ORF1a基因为靶标,建立了RB和VT基因型的特异性实时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检测RB和VT基因型质粒浓度下限均为2×10^(1) cop... 为定量检测样品中柑桔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RB和VT基因型含量,以RB基因型的p33基因、VT基因型的ORF1a基因为靶标,建立了RB和VT基因型的特异性实时定量PCR方法。该方法检测RB和VT基因型质粒浓度下限均为2×10^(1) copies/μL,灵敏度为普通PCR的1000倍;对RB和VT基因型进行检测,质粒拷贝数对数(x)与Ct值(y)的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y=-3.3255 x+37.8453和y=-3.2737 x+36.2839,R^(2)分别为0.9991和0.9954,扩增效率分别为99.85%和102.05%;方法的重复性良好,组内和组间Ct值变异系数均小于2.07%。对田间样品检测发现,不同样品之间RB基因型含量差异和VT基因型含量差异均较大。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田间样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衰退病毒 rb基因型 VT基因型 实时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通过KEAP1/PGAM5/AIFM1通路促进肝细胞癌HepG2细胞发生氧死亡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敬轩 宋囡 +3 位作者 杨莹 王杰 高浩 贾连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451,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Gn-Rb1)对肝细胞癌(HCC)HepG2细胞氧死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氧死亡的关键基因PGAM5表达对HC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例HCC患者的HCC组织与癌旁组织,通...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Gn-Rb1)对肝细胞癌(HCC)HepG2细胞氧死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氧死亡的关键基因PGAM5表达对HC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例HCC患者的HCC组织与癌旁组织,通过WB法及qPCR检测氧死亡相关基因蛋白与mRNA的表达情况。将HepG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与Gn-Rb1组(予以200μmol/L Gn-Rb1干预),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Gn-Rb1对HepG2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迁移能力的影响,ELISA检测对细胞ROS生成水平的影响,微板法检测对细胞LDH释放水平的影响;WB法、qPCR法检测Gn-Rb1对HepG2氧死亡关键基因蛋白质与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GAM5高表达肝癌患者总生存时间较低表达患者更长(P<0.05)。在临床HCC组织与癌旁组织样本中发现,相较于癌旁组织,在蛋白质与mRNA水平上,肿瘤组织KEAP1与PGAM5表达显著降低,NRF2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p-AIFM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对HepG2细胞予以200μmol/L Gn-Rb1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Gn-Rb1组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与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降低(均P<0.01),而LDH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Gn-Rb1组细胞中KEAP1、PGAM5表达均显著升高而NRF2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p-AIFM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HCC组织中氧死亡被抑制,而Gn-Rb1能够通过调控KEAP1/PGAM5/AIFM1通路促进HepG2细胞氧死亡的发生,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肝细胞癌 HepG2细胞 氧死亡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和Rb1改善慢性不可预测应激致大鼠抑郁、焦虑样行为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贝雪怡 姜宁 +6 位作者 姚彩虹 张亦文 孙欣然 罗燕琴 李亮 谢梦洲 刘新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8,共11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和Rb1改善慢性不可预测应激诱导大鼠的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的作用及比较。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70只,适应5 d后进行糖水偏爱实验检测,根据糖水偏爱指数将动物分为7组,即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人参皂苷Rg124 mg/k...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和Rb1改善慢性不可预测应激诱导大鼠的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的作用及比较。方法SPF级SD雄性大鼠70只,适应5 d后进行糖水偏爱实验检测,根据糖水偏爱指数将动物分为7组,即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人参皂苷Rg124 mg/kg剂量组、人参皂苷Rg148 mg/kg剂量组、人参皂苷Rb133 mg/kg剂量组、人参皂苷Rb167 mg/kg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每天随机接受1~2种不同的刺激,造模时间共35 d。于第36天进行糖水偏爱、旷场实验、新奇环境摄食抑制实验、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强迫游泳等行为学实验,考察其抗抑郁、抗焦虑作用。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和海马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水平,血清皮质酮(CORT)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Rb1组大鼠糖水偏爱指数提升,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减少,人参皂苷Rg148 mg/kg剂量组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显著减少,人参皂苷Rg1(24和48 mg/kg)剂量组开臂时间的比例显著上升,人参皂苷Rg1、Rb1两个剂量组血清中皮质酮的含量显著减少,人参皂苷Rg124 mg/kg剂量组血清中IL⁃1β和IL⁃6的水平显著降低,人参皂苷Rb133 mg/kg剂量组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显著降低,人参皂苷Rg1(48 mg/kg)、Rb1(67 mg/kg)剂量组海马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显著降低。结论两种人参皂苷均可能通过调节HPA轴、抑制神经炎症,从而改善慢性不可预测应激致大鼠抑郁、焦虑样行为,此外人参皂苷Rg1的抗焦虑作用优于R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慢性不可预测应激模型 炎症因子 抑郁症 焦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通过AMPK/SIRT1/PGC-1α轴调节线粒体裂变融合缓解哮喘气道炎症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雪 白巧云 +6 位作者 申林 卜佳亮 吴枧 李卓俊 延光海 宋艺兰 朴红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799,共2页
哮喘(bronchial asthma)以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氧化还原蛋白,能有效调节细胞内氧化应激,可通过激活高度保守的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Sirtuin 1(SIRT1)/NF-κB... 哮喘(bronchial asthma)以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氧化还原蛋白,能有效调节细胞内氧化应激,可通过激活高度保守的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Sirtuin 1(SIRT1)/NF-κB通路抑制哮喘^([2])。PPARγcoactivator-1α(PGC-1α)在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功能调节中得到广泛应用^([3])。人参皂苷Rb1是人参根茎的重要提取物,具有抗炎,抗凋亡,能够抑制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等作用^([4])。本研究探讨了Rb1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轴改善小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在CRE诱导下发生的氧化应激线粒体动力学障碍,最终有效缓解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AMPK SIRT1 PGC-1Α 线粒体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效局部搜索算法求解RB模型实例
17
作者 杨易 王晓峰 +3 位作者 唐傲 彭庆媛 杨澜 庞立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4-1401,共8页
RB(revised B)模型是一种在约束可满足问题中具备精确相变增长域的随机实例模型,提出两种高效的启发式局部搜索算法用于解决RB模型生成的大值域约束可满足问题。首先为基于权重指导搜索的W-MCH算法,该算法通过约束判断和违反约束数计分... RB(revised B)模型是一种在约束可满足问题中具备精确相变增长域的随机实例模型,提出两种高效的启发式局部搜索算法用于解决RB模型生成的大值域约束可满足问题。首先为基于权重指导搜索的W-MCH算法,该算法通过约束判断和违反约束数计分来进行搜索,并引入了基于约束违反概率的权重计算公式,根据其关联的约束权重进行修正,再对变量进行迭代调整。然后提出最小化值域的MDMCH算法,该算法通过记录违反约束和逐步消除已违反约束变量的启发式策略来减少搜索空间,并在最小化后的变量域内重新校准变量赋值,进而有效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此外,还提出了融入模拟退火策略的WSCH和MDSCH算法,这两种算法都能根据变量的表征特点对变量域进行针对性的搜索。实验结果表明,与多种启发式算法相比,这两种算法在精度与时间效率方面均呈现明显提升,在复杂难解的实例中能够提供高效的求解效率,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模型 约束满足问题 局部搜索算法 模拟退火 最小冲突启发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通过载脂蛋白M/线粒体凋亡途径对肝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嘉鑫 宋囡 +4 位作者 王杰 杨莹 朱敬轩 王群 贾连群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578-2583,共6页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M(ApoM)/线粒体凋亡在肝癌中的作用,以及人参皂苷Rb1(Rb1)通过ApoM/线粒体凋亡途径对肝癌影响的潜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ApoM在肝癌中的差异性表达及临床验证;分子对接技术确定Rb1与ApoM的靶向结合,体外培...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M(ApoM)/线粒体凋亡在肝癌中的作用,以及人参皂苷Rb1(Rb1)通过ApoM/线粒体凋亡途径对肝癌影响的潜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ApoM在肝癌中的差异性表达及临床验证;分子对接技术确定Rb1与ApoM的靶向结合,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并进行细胞活力检测(CCK-8)筛选Rb1最佳干预浓度,克隆实验用于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实验用于检测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poM及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胱天蛋白酶-9(Caspase-9)蛋白表达,实时萤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ApoM及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Caspase-9 mRNA表达水平。结果:生存分析发现ApoM低表达肝癌预后更差,分子对接提示Rb1与ApoM之间具有较高亲和力,克隆及划痕实验提示Rb1有效抑制HepG2细胞增殖,Western Blotting及RT-qPCR验证Rb1可以干预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揭示了ApoM/线粒体凋亡在肝癌中发挥重要作用,人参皂苷Rb1可能通过ApoM/线粒体凋亡途径影响肝癌的可能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M 人参皂苷rb1 线粒体凋亡 肝细胞癌 增殖 B淋巴细胞瘤-2/X蛋白 胱天蛋白酶-3 胱天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 PLGA纳米颗粒对BVDV灭活疫苗的免疫佐剂作用研究
19
作者 崔珍珍 王晓琳 +10 位作者 凌倩 刘莹玉 胡婷婷 许立慧 范欣莹 梁健 时坤 李建明 宫庆龙 刁乃超 冷雪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3-1190,1195,共9页
为研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裹人参皂苷Rb1后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灭活疫苗的免疫佐剂作用,本实验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人参皂苷Rb1 PLGA纳米颗粒(Rb1 PLGA NP),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颗粒的形态,采用纳米粒度分析仪分别... 为研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裹人参皂苷Rb1后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灭活疫苗的免疫佐剂作用,本实验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人参皂苷Rb1 PLGA纳米颗粒(Rb1 PLGA NP),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颗粒的形态,采用纳米粒度分析仪分别测定该纳米颗粒的粒径、分散性指数(PDI)和Zeta电位。结果显示,Rb1 PLGA NP呈表面光滑的球形,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287.06 nm,PDI为0.192,Zeta电位为-31.9 mV。分别以Rb1 PLGA NP、Rb1、空白纳米颗粒(BP)及ISA206(对照佐剂)为佐剂制备BVDV灭活疫苗(NP/BVDV、Rb1/BVDV、BP/BVDV及ISA206/BVDV)以及无佐剂的BVDV灭活疫苗,设未免疫的空白对照组。各疫苗均经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小鼠两次。首免后14 d与28 d分别采血并剖杀小鼠分离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间接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以及特异性抗体水平,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SI),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CD4^(+)T、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并计算二者的比值。细胞因子与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Rb1 PLGA NP/BVDV组小鼠产生的IL-1β、IL-4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但与ISA206/BVDV组无显著差异(免疫后14 d);免疫后28 d,该组小鼠血清中IL-4和IFN-γ的分泌水平显著低于ISA206/BVDV组,IL-1β的分泌水平与ISA206/BVDV组无显著差异。抗体检测结果显示,Rb1 PLGA NP/BVDV组小鼠的总IgG和IgG1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但与Rb1/BVDV组和ISA206/BVDV组均无显著差异(免疫后14 d),之后仅与ISA206/BVDV组无显著差异(免疫后28 d)。免疫后PLGA NP/BVDV组小鼠IgG2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但显著低于ISA206/BVDV组。SI结果显示,在ConA和LPS分别刺激后,Rb1 PLGA NP/BVDV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SI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与ISA206/BVDV组无显著差异(ConA刺激)和免疫后14 d显著低于ISA206/BVDV组至免疫后28 d与该组无显著差异(LPS刺激)。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免疫后Rb1 PLGA NP/BVDV组小鼠CD4^(+)T和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但与ISA 206/BVDV组无显著差异。二免后14 d,采用BVDV JL15强毒株(107.0TCID50/mL)以200μL/只对各组小鼠经腹腔注射方式攻毒,21 d后采用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各脏器的病毒载量,结果显示,Rb1 PLGA NP/BVDV组和ISA 206/BVDV组小鼠各脏器的病毒载量均显著低于其余3组及PBS阴性对照组,但与ISA 206/BVDV组相当,空白对照组小鼠各脏器均未检测到病毒。上述结果表明,Rb1 PLGA NP可以诱导BVDV免疫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反应及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显著增强BVDV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具有较好的免疫佐剂作用。本研究首次以Rb1 PLGA NP为BVDV灭活疫苗佐剂,为新型疫苗佐剂和BVDV灭活疫苗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BS-RBS耦合矩阵法的水利工程洞室施工作业人因风险评估 被引量:2
20
作者 宁占智 孙开畅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6,54,共6页
为解决事故树分析法在复杂系统中识别风险时存在编制困难且容易遗漏风险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工作-风险分解(WBS-RBS)耦合矩阵法的水利工程洞室施工作业人因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将水利工程洞室作业流程与风险进行细化分解,形成WBS-RBS... 为解决事故树分析法在复杂系统中识别风险时存在编制困难且容易遗漏风险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工作-风险分解(WBS-RBS)耦合矩阵法的水利工程洞室施工作业人因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将水利工程洞室作业流程与风险进行细化分解,形成WBS-RBS耦合矩阵,识别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其次,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计算风险因素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法得到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后果的量化值,并用风险因素权重进行加权,得到修正的风险值;然后,将修正的风险值填入WBS-RBS耦合矩阵,得到各项风险因素和工作单元的风险值及占比情况.最后,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行业发生的多起洞室施工伤亡事故为例,验证了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人因风险评估 洞室施工 工作-风险分解法 区间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