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9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retinoic acid on 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Role of the lncRNA SNHG15/LINGO-1/BDNF/TrkB axis
1
作者 HUANG Fangling WANG Su’e +2 位作者 PENG Zhengrong HUANG Xu BAI Sufen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5-969,共15页
Objective:The neurotoxicity of carbon monoxide(CO)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s a key pathogenesis of 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Our previous study found that retinoic acid... Objective:The neurotoxicity of carbon monoxide(CO)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s a key pathogenesis of 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Our previous study found that retinoic acid(RA)can suppress the neurotoxic effects of CO.This study further explores,in vivo and in vitro,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by which RA alleviates CO-induce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amage.Methods:A cytotoxic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mouse hippocampal neuronal cell line HT22 and primary oligodendrocytes exposed to CO,and a DEACMP anim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adult Kunming mice.Cell viability and apoptosis of hippocampal neurons and oligodendrocytes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assay and Annexin V/propidium iodide(PI)double staining.The transcriptional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each gene was detected using 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and Western blotting.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NHG15 and LINGO-1 were knocked down or overexpressed to observe changes in neurons and oligodendrocytes.In DEACMP mice,SNHG15 or LINGO-1 were knocked down to assess changes in central nervous tissue and downstream protein expression.Results:RA at 10 and 20μmol/L significantly reversed CO-induced apoptosis of hippocampal neurons and oligodendrocytes,downregulation of SNHG15 and LINGO-1,and upregulation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and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all P<0.05).Overexpression of SNHG15 or LINGO-1 weaken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RA against CO-induced cytotoxicity(all P<0.05).Knockdown of SNHG15 or LINGO-1 alleviated CO-induced apoptosis of hippocampal neurons and oligodendrocytes and upregulated BDNF and TrkB expression levels(all P<0.05).Experiments in DEACMP model mice showed that knockdown of SNHG15 or LINGO-1 mitigate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in DEACMP(all P<0.05).Conclusion:RA alleviates CO-induced apoptosis of hippocampal neurons and oligodendrocytes,thereby reducing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and exerting neuroprotective effects.LncRNA SNHG15 and LINGO-1 are key molecules mediating RA induced inhibition of neuronal apoptosis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BDNF/TrkB pathway.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optimizing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EACMP and lay an experimental foundation for elucidating its molecular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apoptosis retinoic acid NEUROPROTECTION LINGO-1 lncRNA SNHG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and Cardiomyocyte Differentiation Induced with Retinoic Acid and Ascorbic Acid
2
作者 Zhao Xun-wu Zheng Peng +3 位作者 Huang Zhi-jun Zeng Yue Adegoke E O Zhang Gui-xue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5年第3期62-66,共5页
The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study effects of retinoic acid and ascorbic acid on differentiation of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to cardiomyocytes. Embryonic bodies (EB) were developed from mESC in suspension cultur... The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study effects of retinoic acid and ascorbic acid on differentiation of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to cardiomyocytes. Embryonic bodies (EB) were developed from mESC in suspension culture, different levels of concentration of retinoic acid and ascorbic acid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EB 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s were 10.9 mol. L-1 and 0.1 mg. mL-1 for retinoic acid and ascorbic acids, respectively. 50% of EB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p〈0.05)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group developed to cardiomyocytes. In conclusion, rctinoic acid and ascorbic acid had strong ability to promote cardiomyocyte differentiation of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10-9 mol. L-1 retinoic acid and 0.10 mg. mL-1 ascorbic acids were recommended to induce differentiation of mouse ES ceUs toward cardiomyocy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bryonic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retinoic acid ascorbic ac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介导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汝都 霍磊 郑永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芳香烃受体是一种依赖于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属于碱性螺旋-环-螺旋-Per-Arnt-Sim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芳香烃受体能整合来自环境、饮食、微生物和代谢的信号启动配体、细胞及环境依赖的靶基因转录,在调节异生代谢、细胞分化、干细胞维... 芳香烃受体是一种依赖于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属于碱性螺旋-环-螺旋-Per-Arnt-Sim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芳香烃受体能整合来自环境、饮食、微生物和代谢的信号启动配体、细胞及环境依赖的靶基因转录,在调节异生代谢、细胞分化、干细胞维持和免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在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可通过调整饮食调控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从而提高机体的健康状况。文章综述了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介导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包括芳香烃受体的结构、配体及其信号通路的概述,以及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在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烃受体 色氨酸代谢物 酚类代谢物 短链脂肪酸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调节SDF-1/CXCR4信号轴对脂多糖致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滕晓丽 周晓黎 +3 位作者 孟庆彬 汪念 廖艳 万莹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5-1370,共6页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OA)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轴对脂多糖(LPS)致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以5、10、20、40μmol/L OA处理大鼠胰腺腺泡细胞AR42J,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后...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OA)调节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轴对脂多糖(LPS)致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以5、10、20、40μmol/L OA处理大鼠胰腺腺泡细胞AR42J,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后续实验OA处理的最佳剂量;将AR42J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LPS组(10 mg/L LPS)、OA低剂量组(OA-L组,10 mg/L LPS+5μmol/L OA)、OA中剂量组(OA-M组,10 mg/L LPS+10μmol/L OA)、OA高剂量组(OA-H组,10 mg/L LPS+20μmol/L OA)、Rr-SDF-1激活剂(SDF-1)组(10 mg/L LPS+20 ng/ml Rr-SDF-1)、OA-H+Rr-SDF-1组(10 mg/L LPS+20μmol/L OA+20 ng/ml Rr-SDF-1)。CCK-8法、Ed U染色检测AR42J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AR42J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cl-2相关X蛋白(Bax)、SDF-1、CXCR4蛋白表达。结果:选择5、10、20μmol/L OA作为后续处理AR42J细胞的低、中、高剂量;与NC组比较,LPS组A_(450)值、Ed U阳性细胞率、SOD活性、Cyclin D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MDA含量、IL-6、TNF-α水平、Bax、SDF-1、CXCR4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OA-L组、OA-M组、OA-H组A_(450)值、Ed U阳性细胞率、SOD活性、Cyclin D1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MDA含量、IL-6、TNF-α水平、Bax、SDF-1、CXCR4蛋白表达降低,Rr-SDF-1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OA-H组比较,OA-H+Rr-SDF-1组A_(450)值、Ed U阳性细胞率、SOD活性、Cyclin D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MDA含量、IL-6、TNF-α水平、Bax、SDF-1、CXCR4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OA可能通过抑制SDF-1/CXCR4通路减轻LPS致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的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通路 脂多糖 胰腺腺泡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和静压力对不同年龄人牙周膜细胞中骨保护素配体和骨保护素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王阳阳 崔占琴 +2 位作者 李文静 汤盟 李丹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1-537,共7页
目的:体外细胞实验观察静压力作用下棕榈酸(PA)模拟的高脂微环境对不同年龄人牙周膜细胞(HPDLCs)骨保护素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PA(10、100、200、250、300、400、500μmol/L)对体外培养的... 目的:体外细胞实验观察静压力作用下棕榈酸(PA)模拟的高脂微环境对不同年龄人牙周膜细胞(HPDLCs)骨保护素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PA(10、100、200、250、300、400、500μmol/L)对体外培养的源于12~45岁受试者HPDLCs增殖活性的影响。筛选合适浓度200μmol/L PA干预HPDLCs,200 Pa静压力模拟体外正畸加力,在不同分组条件下(PA组、静压力组、PA+静压力组以及空白对照组),ELISA测定加力前及加力后3、6、12、24、36、48、72 h各组细胞RANKL、OPG的表达并计算OPG/RANKL比值。结果:PA对不同年龄HPDLCs增殖均可产生抑制作用(P<0.05),随PA浓度增加、年龄增长、作用时间延长,HPDLCs增殖活力逐渐降低。静压力作用下,PA可上调RANKL蛋白表达,下调OPG蛋白表达及OPG/RANKL比值(P<0.05),但随年龄增长RANKL蛋白表达降低,OPG蛋白表达及OPG/RANKL比值增加。结论:PA与静压力共同作用下牙周骨改建更为活跃,具有协同促进骨改建作用。RANKL、OPG的表达与年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人牙周膜细胞 静压力 增龄 骨保护素配体 骨保护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脱落酸受体VvPYL4互作蛋白的筛选及互作蛋白基因表达
6
作者 刘丽 王辉 +2 位作者 关天舒 李柏宏 于舒怡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8-197,共10页
【目的】ABA受体PYRl/PYLs/RCARs在ABA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葡萄VvPYL4的互作蛋白,探究VvPYL4在葡萄应答霜霉病菌胁迫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以霜霉病菌侵染‘贝达’葡萄叶片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构... 【目的】ABA受体PYRl/PYLs/RCARs在ABA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葡萄VvPYL4的互作蛋白,探究VvPYL4在葡萄应答霜霉病菌胁迫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以霜霉病菌侵染‘贝达’葡萄叶片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构建诱饵表达载体pGBKT7-VvPYL4,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从cDNA文库中筛选与VvPYL4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候选互作蛋白基因在葡萄霜霉病菌诱导下的表达模式,并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进行互作蛋白的验证。【结果】构建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库容为7.16×107 CFU/mL,重组率100%,插入片段大小在1000 bp左右。成功构建诱饵表达载体pGBKT7-VvPYL4,且在酵母细胞中无自激活活性。诱饵载体与酵母双杂交文库共转酵母AH109菌株后,经多次筛库、测序、BLAST比对和回转验证,最终获得53个候选互作蛋白,这些蛋白涉及信号转导、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胁迫响应等多个方面。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编码4个蛋白的基因均受葡萄霜霉病菌诱导表达。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发现,在共转pSPYCEPP2C24和pSPYNE-PYL4表达载体的本氏烟草叶片中可观察到强烈的黄色荧光信号,表明PYL4与PP2C24蛋白之间能够发生相互作用。【结论】成功构建霜霉病菌侵染葡萄叶片的cDNA文库,并筛选出53个与VvPYL4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其中4个编码蛋白的基因均响应葡萄霜霉病菌的胁迫诱导,验证了VvPYL4与PP2C24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 脱落酸受体PYL4 cDNA文库筛选 酵母双杂交系统 双分子荧光互补 互作蛋白 蛋白磷酸酶2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代谢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作用:病理机制与干预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文静 白敏 +6 位作者 汪湛东 闫丰喆 曹婷婷 宋冰 张延英 郭超 汪永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34,共6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的全身代谢性骨病。最近的研究发现,胆汁酸(bile acids,BAs)在肝脏中合成并被肠道微生物群修饰,进而入血参与机体各脏器代谢...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的全身代谢性骨病。最近的研究发现,胆汁酸(bile acids,BAs)在肝脏中合成并被肠道微生物群修饰,进而入血参与机体各脏器代谢,对于重塑骨平衡至关重要。本文就BAs调控骨形成和骨吸收,并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疾病进展的研究及通过药物干预该途径改善PMOP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围绕胆汁酸代谢途径,揭示PMOP的病理机制及干预途径,以期为治疗PMOP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胆汁酸代谢 胆汁酸受体 骨平衡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产生的乳酸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静 卜淑敏 程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57,共10页
乳酸是糖酵解的产物,传统的观念认为乳酸是产生运动性疲劳的诱因。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乳酸在心脏供能、肌肉适应以及大脑执行功能、生长发育和炎症治疗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神经系统中,运动尤其是高强度运动中肌肉产生的乳酸和神... 乳酸是糖酵解的产物,传统的观念认为乳酸是产生运动性疲劳的诱因。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乳酸在心脏供能、肌肉适应以及大脑执行功能、生长发育和炎症治疗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神经系统中,运动尤其是高强度运动中肌肉产生的乳酸和神经系统自身产生的乳酸不仅可作为神经元的能量底物,还能作为一种细胞信号分子,与其特异性羟基羧酸受体1(hydroxy-carboxylic acid receptor1,HCAR1)结合后,可增强突触可塑性、促进血管生成、刺激神经发生以及降低神经炎症等。此外,乳酸还可以通过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增强突触可塑性。基于此,本文回顾了乳酸的研究历史,综述了乳酸的代谢特征和神经元乳酸的来源,最后就运动产生的乳酸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梳理和探究,旨在为揭示运动促进脑健康的机制提供新视野和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 乳酸 单羧酸转运蛋白 羟基羧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分泌运动因子和溶血磷脂酸受体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及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蒋佩芩 张政 +1 位作者 黄钟 卢献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201,共11页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ATX)和溶血磷脂酸受体3(LPA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及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阐明ATX和LPA3在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方法:收集40例COPD患者纳入急性加重期组(AECOPD组),经治疗后处于稳定期者纳...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ATX)和溶血磷脂酸受体3(LPA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及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阐明ATX和LPA3在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方法:收集40例COPD患者纳入急性加重期组(AECOPD组),经治疗后处于稳定期者纳入COPD稳定期组,共计40例,并收集4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ATX水平。另收集8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分为COPD吸烟组(CS组,n=20)、COPD不吸烟组(CNS组,n=20)、非COPD吸烟组(HS组,n=20)和非COPD不吸烟组(HNS组,n=20),收集各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HE染色观察各组患者肺组织的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患者肺组织中ATX和LPA3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患者肺组织中ATX和LPA3 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其他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研究对象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均明显降低(P<0.05)。与COPD稳定期组和对照组比较,AECOPD组患者血清中ATX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中ATX水平升高(P<0.05)。AECOPD组患者血清中ATX水平与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581,P<0.001),与吸烟史、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体质量指数(BMI)无相关性(P>0.05);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中ATX水平与WBC和CAT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384,P=0.014;r=0.463,P=0.003),与FEV1%pred和FEV1/FVC均呈负相关关系(r=-0.393,P=0.012;r=-0.353,P=0.025);与CS组和CNS组比较,HS组和HNS组患者FEV1%pred及FEV1/FVC均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CS组比较,HS组和HNS组患者肺组织中ATX及LPA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CNS组比较,HS组和HNS组患者肺组织中ATX及LPA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RT-qPCR法,与CS组比较,HS组和HNS组患者肺组织中ATX及LPA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CNS组比较,HS组和HNS组患者肺组织中ATX及LPA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肺组织中ATX蛋白表达水平与LPA3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23,P<0.001)。结结论论:COPD患者肺组织中ATX和LPA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ATX水平均升高,二者可能参与COPD的炎症反应,促进COP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分泌运动因子 溶血磷脂酸 受体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钟食疗方对不同光源下豚鼠眼球发育及视网膜内RA、DA水平和RAR-β、CRABP-Ⅰ、DRD2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李林芳 袁检宝 +2 位作者 樊艺 陈珮雯 王育良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61-969,共9页
目的:探究日钟食疗方对不同光源下豚鼠眼球发育及视网膜组织中视黄酸(RA)、多巴胺(DA)水平和相关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周龄三花豚鼠64只,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光照组(自然光组、LED灯组、荧光灯组、仿自然光灯组)及光照食疗组(自然... 目的:探究日钟食疗方对不同光源下豚鼠眼球发育及视网膜组织中视黄酸(RA)、多巴胺(DA)水平和相关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周龄三花豚鼠64只,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光照组(自然光组、LED灯组、荧光灯组、仿自然光灯组)及光照食疗组(自然光食疗组、LED灯食疗组、荧光灯食疗组、仿自然光灯食疗组),每组8只,其中LED灯组、荧光灯组、仿自然光灯组为人工光源组。光照组予以常规饲料喂养,光照食疗组予以日钟食疗方特制饲料喂养。实验开始后每隔2周测量各组豚鼠双眼的眼轴长度,每隔4周测量屈光度,12周后采用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组豚鼠视网膜组织内RA、DA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视网膜组织内视黄酸受体β(RAR-β)、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I(CRABP-Ⅰ)、多巴胺D2受体(DRD2)的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自然光组相比,LED灯、荧光灯组豚鼠眼轴明显延长,在第4、6、8、10、12周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屈光状态向近视偏移,分别在第4、8周出现差异且在12周呈近视状态(P<0.05)。人工光源组视网膜组织内RA含量增多,DA含量减少,RAR-β、CRABP-Ⅰ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DRD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日钟食疗方干预后,LED灯食疗组、荧光灯食疗组豚鼠眼轴长度小于LED灯组、荧光灯组,在第4、6、8、10、12周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远视屈光度下降缓慢,分别在第4、8周出现差异且在12周仍为远视状态(P<0.01)。与同光源光照组相比,各食疗组视网膜组织内RA含量减少,DA含量增多,RAR-β、CRABP-Ⅰ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DRD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视网膜HE染色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组相比,人工光源组豚鼠视网膜组织变薄,神经节细胞稀疏且空泡化明显,内外核层细胞分布间隙大,数量减少且排列紊乱。日钟食疗方干预后,人工光源食疗组与同光源光照组相比视网膜组织增厚,神经节细胞及内外核层细胞数量增多且排列相对整齐。结论:LED及荧光灯光源可造成豚鼠近视化发展,日钟食疗方可降低豚鼠视网膜内RA的水平,提高DA含量,调节RAR-β、CRABP-Ⅰ、DRD2的表达,改善视网膜组织结构,抑制眼轴增长,从而延缓近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日钟食疗方 视网膜 多巴胺 视黄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受体FXR和TGR5在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邓婕 尚萌萌 +3 位作者 魏素虹 张陆燕 米生燕 田利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9-1023,1061,共6页
胆汁酸受体作为关键的代谢调节因子,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类受体不仅参与糖脂代谢的精细调控,还广泛影响多种生理过程。近期研究揭示了胆汁酸受体与骨代谢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值得关注的是,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 胆汁酸受体作为关键的代谢调节因子,在维持机体稳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类受体不仅参与糖脂代谢的精细调控,还广泛影响多种生理过程。近期研究揭示了胆汁酸受体与骨代谢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值得关注的是,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和武田G蛋白偶联受体5(taked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TGR5)在骨组织中的广泛表达,这一现象提示它们可能在骨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FXR与TGR5调控骨代谢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该文通过总结FXR和TGR5在骨代谢调控作用中的研究现状,旨在为骨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醇X受体 武田G蛋白偶联受体5 骨代谢 胆汁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非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真实世界结果分析
12
作者 王佳 陶千山 +1 位作者 董毅 翟志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4-1261,共8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非化疗策略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24年11月在本院血液科确诊的有完整信息的APL患者资料。non-CHT组患者均接受ATRA-ATO诱导、巩固...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非化疗策略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24年11月在本院血液科确诊的有完整信息的APL患者资料。non-CHT组患者均接受ATRA-ATO诱导、巩固和维持治疗,CHT组接受ATRA-ATO+化疗诱导治疗,然后接受3个周期的ATRA-ATO+CHT巩固治疗,并接受ATRA-ATO维持治疗6-10个周期。主要研究终点无事件生存期(E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缓解率、分化综合征(DS)及安全性。结果:APL患者182人,早期死亡(ED)15人,占比8.24%,ED与年龄及危险分层相关。non-CHT组与CHT组间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6)。随访截至2025年2月,中位随访时间39.5个月,non-CHT组EFS优于CHT组(P=0.038),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标危患者中无化疗组EFS更长(P=0.012),高危患者中non-CHT与CHT组的EFS(P=0.585)及OS(P=0.47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on-CHT组和CHT组发生轻度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6%对23.1%,P=0.937)。non-CHT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结论:ATRA联合ATO的无化疗方案是治愈APL患者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分化综合征 化疗 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脂肪酸合酶β亚基的基因克隆和异源表达及与蓝光受体的相互作用
13
作者 许佳妮 刘建雨 +5 位作者 于海龙 王瑞娟 陆欢 徐珍 尚晓冬 张中林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脂肪酸合酶β亚基基因(Fffa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结构、蛋白质理化性质、蛋白质二级结构、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信号肽和... 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脂肪酸合酶β亚基基因(Fffa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结构、蛋白质理化性质、蛋白质二级结构、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信号肽和启动子序列,采用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FfFAS,采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沉降实验分析纯化的FfFAS与金针菇蓝光受体FfCry-DASH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ffas基因全长为1210 bp,含1个内含子,编码385个氨基酸;FfFA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018,结构式为C_(1852)H_(2889)N_(515)O_(569)S_(17),等电点为6.89,脂肪系数为70.44,平均亲水系数为—0.454,不稳定系数为51.61;FfFAS的二级结构含有31.95%α-螺旋、5.97%延伸链和62.08%无规则卷曲;FfFAS存在超家族保守结构域,为非跨膜蛋白,定位于细胞核,无信号肽;启动子序列含有光响应元件G-框、Sp1、TCT-基序、TCCC-基序和GATA-基序;FfFAS可与FfCry-DASH互作。本结果可为Fffas基因功能及其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脂肪酸合酶β亚基 异源表达 蓝光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代谢物MMA通过抑制PPAR-α/TFEB通路加重脓毒性心肌损伤
14
作者 崔岩 杨光远 +4 位作者 刘明远 董天崴 赵广阳 陆成博 刘烨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8-425,共8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代谢物甲基丙二酸(MMA)对脓毒性心肌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H9c2心肌细胞脂多糖(LPS)2.00μg/ml处理24 h构建脓毒性心肌损伤体外模型,其后12 h分别给予MMA 5 mmol/L和PPAR-α激动剂GW7647100 nmol/L,将心肌细胞分... 目的探讨线粒体代谢物甲基丙二酸(MMA)对脓毒性心肌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H9c2心肌细胞脂多糖(LPS)2.00μg/ml处理24 h构建脓毒性心肌损伤体外模型,其后12 h分别给予MMA 5 mmol/L和PPAR-α激动剂GW7647100 nmol/L,将心肌细胞分为LPS组、LPS+MMA组、LPS+GW7647组和LPS+MMA+GW7647组。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8~12周龄,20~25 g,腹腔注射LPS 20 mg/kg构建脓毒性心肌损伤体内模型。根据给药不同,将小鼠分为MMA组(MMA 400 mg/kg,n=8)、LPS组(LPS 20 mg/kg,n=8)、LPS+MMA组(LPS 20 mg/kg+MMA 400 mg/kg,n=8)和对照组(LPS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n=8)。利用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的数据集,纳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951例,分析血清MMA、C反应蛋白(CRP)和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及MMA和CRP与hs-cTnT的相关性。测定H9c2心肌细胞活力、小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及H9c2心肌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细胞钴胺素水平,检测H9c2心肌细胞培养基上清液及小鼠心肌组织MMA含量。通过小鼠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Western blot检测H9c2心肌细胞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PPAR-α、转录因子EB(TFEB)蛋白表达。荧光染色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死亡率。结果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与CRP<30 mg/L组相比,CRP≥30 mg/L组血清hs-cTnT增高的患者比例和MMA水平均增加(P=0.017和0.007)。相比低水平MMA组,高水平MMA组血清hs-cTnT升高的患者比例增加(P=0.006)。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RP(r=0.074,P=0.021)和MMA(r=0.260,P<0.001)与hs-cTnT均呈正相关。LPS 2.00μg/ml处理心肌细胞24 h后,培养基上清液MMA明显升高(P<0.001),心肌细胞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表达量减少(P=0.004),而心肌细胞钴胺素含量轻度代偿性上升(P=0.020)。LPS组心肌组织MM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0)。与LPS组相比,LPS+MMA组心肌组织MMA水平增加(P<0.001)。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下降(均为P=0.040),LPS+MMA组较LPS组下降更显著(P=0.008和0.010)。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血清CK-MB和心肌组织MDA水平升高(均为P<0.001),LPS+MMA组较LPS组血清CK-MB(P=0.003)和心肌组织MDA水平进一步升高(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PS抑制H9c2心肌细胞PPAR-α(P=0.009)和TFEB蛋白表达(P=0.010),且LPS+MMA会进一步降低二者表达水平(P=0.006和0.004)。体外给予GW7647可改善由LPS及LPS+MMA刺激引起的心肌细胞TFEB蛋白表达减少(均为P<0.001)。同时,GW7647可降低由LPS和LPS+MMA刺激心肌细胞释放的LDH水平(P<0.001和P=0.040)及心肌细胞死亡(P<0.001和P=0.010)。结论MMA可通过抑制PPAR-α/TFEB通路加重脓毒性心肌损伤,激活PPAR-α后可减轻MMA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线粒体 心肌损伤 甲基丙二酸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转录因子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及其受体对肠道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金璐 金检生 +2 位作者 顾永强 周露露 韩菲菲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胆汁酸是机体内胆固醇代谢的主要终产物,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脂类的消化及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肠道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也是胆汁酸实现肝-肠循环的重要场所,其功能与作为信号分子的胆汁酸及其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息息相关。作者以胆汁... 胆汁酸是机体内胆固醇代谢的主要终产物,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脂类的消化及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肠道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也是胆汁酸实现肝-肠循环的重要场所,其功能与作为信号分子的胆汁酸及其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息息相关。作者以胆汁酸的代谢及其调控机制为基础,综述了胆汁酸及其受体在调节肠道屏障、免疫功能以及肠道微生物等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旨在为胆汁酸及其受体改善肠道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胆汁酸受体 胆汁酸代谢 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A受体在睡眠剥夺损伤学习和记忆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代聪聪 邬宏伟 +4 位作者 周琪 户占飞 李海波 高一 宋健楠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4-638,共5页
睡眠作为人体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对学习、记忆及认知等功能至关重要。睡眠剥夺(SD)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可通过多种机制损伤学习和记忆功能。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是重要的谷氨酸离子型受体,通过介导突触可... 睡眠作为人体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对学习、记忆及认知等功能至关重要。睡眠剥夺(SD)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可通过多种机制损伤学习和记忆功能。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是重要的谷氨酸离子型受体,通过介导突触可塑性等机制,在学习和记忆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睡眠对AMPA受体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综述SD时AMPA受体的变化对突触可塑性、胆碱能受体、炎症反应、疼痛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学习记忆功能,旨在为SD影响学习和记忆功能的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 睡眠剥夺 学习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复发性流产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石梦雨 贾志诚 +3 位作者 杨鑫鑫 李永谦 王培璇 郭颖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2-1219,共8页
复发性流产(RS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妊娠免疫失衡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在Th17/Treg平衡中,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增加,Th17/Treg平衡偏向Th17会诱发... 复发性流产(RS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妊娠免疫失衡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在Th17/Treg平衡中,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增加,Th17/Treg平衡偏向Th17会诱发母体免疫耐受障碍引起免疫炎症,导致移植排斥、妊娠障碍等不良妊娠结局。RS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诊疗困难,西医目前采用多种治疗策略进行经验性治疗,其临床疗效欠佳。RSA在中医学中属于“滑胎”范畴,强调预培其损,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动物实验中,中医药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改善孕鼠蜕膜组织形态和血流供应,增加子宫净重治疗RAS,诸多临床试验也证明了中医药以其多靶点、多途径、低毒性的优势调节Th17/Treg平衡改善RSA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来降低复发性流产率。中医药可提高RSA患者的Treg水平,降低Th17水平,调控Th17/Treg平衡,提高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中医药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 CD4^(+)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触外GABA_(A)受体在产后抑郁症和经前综合征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晓丽 王洪波 +1 位作者 俞纲 苏瑞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2-468,共7页
突触外γ-氨基丁酸A型(GABA_(A))受体是一类分布于胞体、树突等非突触结构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其五元异聚体结构中通常含有δ亚基。在产后抑郁症和经前综合征模型动物上均可见δ亚基表达发生改变,δ^(-/-)和δ^(-/-)小鼠均表现出产后... 突触外γ-氨基丁酸A型(GABA_(A))受体是一类分布于胞体、树突等非突触结构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其五元异聚体结构中通常含有δ亚基。在产后抑郁症和经前综合征模型动物上均可见δ亚基表达发生改变,δ^(-/-)和δ^(-/-)小鼠均表现出产后抑郁症行为表型,表明突触外GABA_(A)受体参与了其发病机制。本文综述突触外GABA_(A)受体与产后抑郁症和经前综合征的相关性以及突触外GABAA受体靶向药物在这2类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强调突触外GABA_(A)受体作为女性情绪障碍治疗靶标的重要价值,为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外γ-氨基丁酸A型受体 δ亚基 产后抑郁症 经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药所致发育期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荣雨婷 高月月 +2 位作者 张澳 赵阿阳 戚思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5-760,共6页
麻醉药所致发育期神经毒性(AIDN)是指反复或长期暴露于麻醉药可能会导致的发育期大脑神经损伤。发育期患儿使用麻醉药是否引起神经毒性和神经退行性改变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AIDN的机制涉及全身麻醉药的麻醉效应和非麻醉效应,前者与N-甲... 麻醉药所致发育期神经毒性(AIDN)是指反复或长期暴露于麻醉药可能会导致的发育期大脑神经损伤。发育期患儿使用麻醉药是否引起神经毒性和神经退行性改变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AIDN的机制涉及全身麻醉药的麻醉效应和非麻醉效应,前者与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和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有关,后者则源自麻醉药引起的多种生物学效应。本文对儿科手术常用引起AIDN的全身麻醉药、引起发育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以及发育性神经保护策略进行综述,为后续AIDN的研究和患儿神经发育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所致发育期神经毒性 Γ-氨基丁酸受体 非麻醉机制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酸苯乙酯通过抑制mGluR5-Fyn表达减轻AD的神经炎症及病理改变
20
作者 刘玉香 贺娅旎 +4 位作者 林雪盈 彭思涵 李淑怡 张珂珂 魏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3-842,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及酪氨酸激酶Fyn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探索CAPE对阿尔茨海默病(AD)神经炎症及病理特征的改善作用。方法:(1)体外实验:用不同浓度(分组:对照组、10 nmol/L、100 nmol/L、1μ...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及酪氨酸激酶Fyn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探索CAPE对阿尔茨海默病(AD)神经炎症及病理特征的改善作用。方法:(1)体外实验:用不同浓度(分组:对照组、10 nmol/L、100 nmol/L、1μmol/L、5μmol/L和10μmol/L)的β-淀粉样蛋白42寡聚体(Aβ42Os)处理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N2a),MTT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mGluR5表达和酪氨酸蛋白激酶Fyn磷酸化水平的变化。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GluR5对炎症因子和Fyn磷酸化的影响(分组:对照组、Aβ42Os组、Aβ42Os+CHPG组和Aβ42Os+MPEP组)。Western blot检测CAPE改善Aβ42Os引起的mGluR5高表达和Fyn过度磷酸化(分组:对照组、Aβ42Os组、Aβ42Os+CA组和Aβ42Os+CAPE组)。(2)体内实验:设WT组、WT+CAPE组、5×FAD组和5×FAD+CAPE组,研究CAPE对AD小鼠相关蛋白的影响;用ELISA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中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的激活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和硫磺素S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中β-淀粉样斑块的沉积。结果:(1)1μmol/L Aβ42Os处理对N2a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此时mGluR5表达增加(P<0.01),Fyn在Tyr416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0.01);1μmol/L Aβ42Os脑立体定位注射WT小鼠,mGluR5表达与Fyn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2)MPEP处理N2a细胞可显著降低mGluR5表达(P<0.01)及Fyn磷酸化(P<0.01);在mRNA水平上,MPEP抑制BV2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P<0.01)。(3)CAPE处理N2a细胞、N2a APP细胞、神经元及5×FAD小鼠,mGluR5表达与Fyn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4)腹腔注射CAPE的5×FAD小鼠中,神经炎症标志物(GFAP、Iba-1、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同时Aβ斑块沉积及p-APP显著减少(P<0.01)。结论:Aβ42Os通过激活mGluR5-Fyn信号通路驱动神经炎症;CAPE可阻断mGluR5-Fy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减轻5×FAD小鼠的神经炎症与病理改变,提示CAPE可能成为AD治疗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苯乙酯 阿尔茨海默病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酪氨酸激酶Fyn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