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蟾素注射液中蟾毒内酯类成分含量检测 被引量:50
1
作者 苏永华 黄雪强 +3 位作者 张大志 张亚妮 谢觉民 凌昌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华蟾素注射液中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等成分含量。方法 :醋酸乙酯分离提取华蟾素中脂溶性成分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检测 ,以Econosphere C1 8柱为分析柱 ,乙腈 水 (50∶50 )为流动相 ,检...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华蟾素注射液中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等成分含量。方法 :醋酸乙酯分离提取华蟾素中脂溶性成分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检测 ,以Econosphere C1 8柱为分析柱 ,乙腈 水 (50∶5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99nm。结果 :该测定方法准确 ,分离效果好 ,灵敏度高。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华蟾素注射液中各蟾毒内酯类成分含量分别为蟾毒灵 0 .333μg·mL- 1 ,华蟾酥毒基 0 .1 59μg·mL- 1 ,脂蟾毒配基 0 .1 1 0 μg·mL- 1 。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中蟾毒灵浓度从理论上讲已达到有效作用浓度 ,可能是华蟾素注射液抗肿瘤有效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蟾毒灵 华蟾酥毒基 脂蟾毒配基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蟾毒单体对SMMC-7721和BEL-7402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7
2
作者 苏永华 尹西才 +2 位作者 谢觉民 高波 凌昌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蟾蜍中主要蟾毒内酯类成分蟾毒灵、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的抗肝癌作用及机制。方法:以SMMC-7721、BEL-7402人肝癌细胞为靶细胞,以丝裂霉素为阳性对照药物,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锥虫蓝染色和DNA染色分析法观察这3种蟾... 目的:探讨蟾蜍中主要蟾毒内酯类成分蟾毒灵、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的抗肝癌作用及机制。方法:以SMMC-7721、BEL-7402人肝癌细胞为靶细胞,以丝裂霉素为阳性对照药物,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锥虫蓝染色和DNA染色分析法观察这3种蟾毒单体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结果:蟾毒灵和华蟾酥毒基对上述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华蟾酥毒基较蟾毒灵作用略弱,但两者达到相同生长抑制效果所需浓度均低于丝裂霉素,酯蟾毒配基只有在较高浓度下才显示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同浓度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对人肝癌细胞细胞膜具有破坏作用;可使人肝癌细胞阻止于G2/M期,使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降低,并有明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结论: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对上述人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具有对肝癌细胞膜的直接破坏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酯蟾毒配基抗肿瘤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毒单体 SMMC—7721 BEL—7402 肝癌 细胞生长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蟾毒配基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应申 肖军军 +3 位作者 孟书聪 董晓敏 王传社 果德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141-1145,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蟾酥主要成份之一脂蟾毒配基(Resibufogenin,RG)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el-7402细胞,采用酸性磷酸酶法检测RG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中药蟾酥主要成份之一脂蟾毒配基(Resibufogenin,RG)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el-7402细胞,采用酸性磷酸酶法检测RG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WesternBlot检测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RG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24、48、72h的IC50分别为3.8、1.8、1.2"mol/L;经10"mol/LRG处理24h后,癌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变化,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RG引起△ψm下降,释放入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增多,促进Caspase-3蛋白活化,抑制Bcl-2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结论:RG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蟾毒配基 细胞凋亡 人肝癌Bel-7402细胞 线粒体跨膜电位(△ψ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蟾毒配基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唐信威 肖洁 +4 位作者 宋健 邹强 汪瑞雪 李晏齐 阳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6-199,共4页
背景与目的:酯蟾毒配基是我国传统抗肿瘤中药-蟾酥主要成分之一。前期的研究表明,酯蟾毒配基能在不影响静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存活的浓度下杀伤肿瘤细胞,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酯蟾毒配基是否具... 背景与目的:酯蟾毒配基是我国传统抗肿瘤中药-蟾酥主要成分之一。前期的研究表明,酯蟾毒配基能在不影响静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存活的浓度下杀伤肿瘤细胞,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酯蟾毒配基是否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分别将酯蟾毒配基作用于Jurkat细胞、Hep3B细胞、PBMC以及PHA活化后PBMC。采用CCK-8显色法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进行测定;利用流式细胞术对药物作用PBMC前后细胞数量进行精确计数。结果:酯蟾毒配基对Jurkat和Hep3B肿瘤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而对静息PBMC细胞影响轻微。喜树碱、多柔比星和依托泊苷同酯蟾毒配基相似,对静息的PBMC没有影响,却能杀伤PHA活化后的PBMC。结论:酯蟾毒配基同其他抗肿瘤药物一样,都作用于肿瘤细胞增殖环节,而非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强心苷类化合物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观点不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蟾毒配基 强心苷类化合物 选择性杀伤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蟾酥中4种蟾毒内酯 被引量:7
5
作者 徐玲玲 蔡国琴 +1 位作者 敬应春 张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51-2155,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蟾酥药材中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方法。方法 10批蟾酥药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04%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蟾酥药材中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方法。方法 10批蟾酥药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04%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96 nm。结果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分别在0.05~2.61μg(R2=1),0.10~4.96μg(R2=1),0.10~5.03μg(R2=1),0.10~5.18μg(R2=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2%,97.34%,97.23%,97.34%,RSD值均<2.0%。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10批不同来源的蟾酥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药材中蟾蜍他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含有量相对稳定,脂蟾毒配基含有量则波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蟾蜍他灵 蟾毒灵 华蟾酥毒基 脂蟾毒配基 蟾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蟾酥中的3种蟾毒内酯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吉华 王静蓉 余伯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6-188,共3页
建立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药材蟾酥中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和蟾毒灵含量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乙腈-0.1mol/L醋酸缓冲液(pH3.2)(体积比为50∶5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在299nm波长下检测。华蟾酥毒基、酯蟾毒... 建立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药材蟾酥中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和蟾毒灵含量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乙腈-0.1mol/L醋酸缓冲液(pH3.2)(体积比为50∶5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在299nm波长下检测。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和蟾毒灵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0.875μg(r=0.9990)、0.25-0.875μg(r=0.9991)和0.15-0.525μg(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100.0%和98.0%,结果表明所建方法简便可靠。对不同来源的10批样品中的3种蟾毒内酯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来源或批次的蟾酥药材中3种蟾毒内酯总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华蟾酥毒基 酯蟾毒配基 蟾毒灵 蟾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强力救心滴丸中华蟾蜍毒基和酯蟾毒配基的含量 被引量:4
7
作者 罗兴平 王兰霞 +2 位作者 王峰 张伯崇 林瑞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82-484,共3页
目的 :测定强力救心滴丸中华蟾蜍毒基和酯蟾毒配基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 (2 5 0mm× 4.6mm ,5 μm) ;流动相 :0 .5 %磷酸二氢钾溶液 -乙腈 (5 0∶5 0 ) ;流速 :1.0mL/min ;检测波长 :2 96nm。 ... 目的 :测定强力救心滴丸中华蟾蜍毒基和酯蟾毒配基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 (2 5 0mm× 4.6mm ,5 μm) ;流动相 :0 .5 %磷酸二氢钾溶液 -乙腈 (5 0∶5 0 ) ;流速 :1.0mL/min ;检测波长 :2 96nm。 结果 :华蟾蜍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分别在 0 .6 7μg~ 4.7μg及 0 .33μg~ 2 .3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7.78%(RSD =1.2 % )及 99.6 1% (2 .0 %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救心滴丸 华蟾蜍毒基 配蟾毒配基 HPLC 药物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止痛膏透皮吸收示踪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沈子龙 易七贤 周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0-32,共3页
抗癌止痛膏是一种中药复方外用硬膏,临床应用证明具有良好的抗癌止痛效果。为了弄清它的透皮吸收规律,本实验用膏剂中的一个已知结构的有效成分——蟾立苏的氘标记物作示踪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贴用药膏后2~72 h,血液中蟾... 抗癌止痛膏是一种中药复方外用硬膏,临床应用证明具有良好的抗癌止痛效果。为了弄清它的透皮吸收规律,本实验用膏剂中的一个已知结构的有效成分——蟾立苏的氘标记物作示踪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贴用药膏后2~72 h,血液中蟾酥浓度维持在0.98~2.0μg/ml,2 h达到1.05 μg/ml;小鼠贴用药膏后48 h,脏器中均有蓄积,其浓度(μg/g湿组织)如下:8.56(脾脏)、8.10(肝脏),7.54(肾脏),6.11(肌肉),4.44(心脏)和3.96(血液);离体试验表明,不同动物皮肤蟾酥的渗透速率(μg/cm^2·h)大小顺序为:小鼠(10.4)>家兔(7.8)>大鼠(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蟾立苏 透皮吸收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中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丹 祝林 奉建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7-940,共4页
目的:研究蟾酥中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纯化蟾酥药材粗提物,高效液相法测定三种蟾毒配基含量,以此确定最佳纯化工艺;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用优... 目的:研究蟾酥中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纯化蟾酥药材粗提物,高效液相法测定三种蟾毒配基含量,以此确定最佳纯化工艺;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用优化工艺制备得到的纯化产物蟾毒配基类成分平均含量为95.98%;纯化产物具有显著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在0.001~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药物对人乳腺癌MDA-MB-435细胞和人肺癌A549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硅胶柱层析法适合于蟾酥中蟾毒配基类成分:脂蟾毒配基、华蟾毒基、蟾毒灵的制备,且纯化产物体外抗肿瘤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脂蟾毒配基 华蟾毒基和蟾毒灵 分离纯化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的纯化及其体外抗结肠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晓霞 贾燕丽 +1 位作者 田港 宋霄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43-2245,共3页
目的:探讨干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并考察其体外抗结肠癌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纯化干蟾皮中的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考察径高比、上样量及洗脱曲线对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纯化的影响;采用MTT法测... 目的:探讨干蟾皮中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并考察其体外抗结肠癌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纯化干蟾皮中的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考察径高比、上样量及洗脱曲线对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纯化的影响;采用MTT法测定纯化产物对结肠癌细胞CT-26的生长抑制作用,考察其体外抗结肠癌活性。结果:纯化条件径高比为2∶14,上样量为10g(干蟾皮原生药材),洗脱溶剂用量为160m L。在9.32~300μg/m L浓度范围内纯化产物对结肠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硅胶柱层析法适合于干蟾皮中脂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的分离、纯化,且纯化产物体外抗结肠癌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蟾皮 酯蟾毒配基 华蟾酥毒基 纯化 抗结肠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薄层色谱扫描方法分离蟾酥成分及测定脂蟾毒配基含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子忠 高鲁霞 吕青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1年第3期65-69,共5页
本文用 BC_(18)F_(254)板,乙腈-水(1:1)作展开剂,展开8cm。反相薄层色谱扫描法分离并检测蟾酥中的八个成分,其中脂蟾毒配基的定性、定量方法已被建立。并用此法测定了三个蟾酥样品中脂蟾毒配基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3.8%,变异系数(CV... 本文用 BC_(18)F_(254)板,乙腈-水(1:1)作展开剂,展开8cm。反相薄层色谱扫描法分离并检测蟾酥中的八个成分,其中脂蟾毒配基的定性、定量方法已被建立。并用此法测定了三个蟾酥样品中脂蟾毒配基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3.8%,变异系数(CV)小于2%,比现有其它方法重视性好,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脂蟾毒配基 反相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酮对蟾酥中蟾毒内酯类成分透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盛山 吕志平 刘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94-695,共2页
目的 :研究氮酮对蟾酥中蟾毒内酯类成分体外渗透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裸鼠皮肤为实验屏障 ,研究氮酮浓度分别为 0 % ,2 % ,4% ,6 % ,8% ,1 0 %时蟾毒内酯的透皮速率常数。结果 :氮酮浓度为 0 % ,2 % ,4% ,6 % ,8% ,1 0 %时蟾毒内酯的... 目的 :研究氮酮对蟾酥中蟾毒内酯类成分体外渗透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裸鼠皮肤为实验屏障 ,研究氮酮浓度分别为 0 % ,2 % ,4% ,6 % ,8% ,1 0 %时蟾毒内酯的透皮速率常数。结果 :氮酮浓度为 0 % ,2 % ,4% ,6 % ,8% ,1 0 %时蟾毒内酯的渗透速率常数分别为 81 .2 5 ,1 1 4 .92 ,1 69.63 ,1 96 .31 ,2 0 8.2 7,2 61 .35(μg/cm2 ·h)。结论 :氮酮可以促进蟾毒内酯的透皮吸收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 ,氮酮浓度为 1 0 %时有最大的透皮速率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毒内酯 氮酮 经皮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神丸中蟾毒内酯化合物的HPLC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建 倪坤仪 于如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72-374,共3页
六神丸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等功效,蟾酥为六神丸的主药之一,其有效成分为一些骨架相同的甾体化合物,总称蟾毒内酯。含蟾酥成药制剂中蟾毒内酯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气相色谱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蟾... 六神丸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等功效,蟾酥为六神丸的主药之一,其有效成分为一些骨架相同的甾体化合物,总称蟾毒内酯。含蟾酥成药制剂中蟾毒内酯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气相色谱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蟾酥单味药中蟾毒内酯化合物已有研究,但在含蟾酥成药制剂中尚未见报道。本文建立了六神丸中蟾毒内酯化合物的RP-HPLC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蟾毒 HPLC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肝组织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薇 刘明东 +5 位作者 颜有仪 叶懿 赵俊红 熊卉 肖敏 廖林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肝组织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含量的方法。方法肝组织匀浆液中加入内标地塞米松,用二氯甲烷提取后挥干,残渣加入甲醇溶液溶解并上样到ProElut C18固相萃取柱上分离净... 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肝组织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含量的方法。方法肝组织匀浆液中加入内标地塞米松,用二氯甲烷提取后挥干,残渣加入甲醇溶液溶解并上样到ProElut C18固相萃取柱上分离净化,应用HPLC-MS/MS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结果肝组织中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分别在1~204 ng/g和1~206 n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S/N≥3)均为0.3 ng/g。基质效应为96.5%~126.7%。萃取回收率为70.0%~82.3%。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结论所建方法灵敏、可靠,能满足法医毒物分析的鉴定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串联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华蟾酥毒基 酯蟾毒配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测定牛黄消炎片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向日 林瑞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98-801,共4页
目的 :建立牛黄消炎片 (牛黄、大黄、珍珠母、蟾酥等 )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WatersSymmetryShieldRP1 8(3.9mm× 2 5 0mm ,5 μm) ,流动相为乙腈 0 .5mol·L-1 磷酸二氢钾溶液 (pH用磷酸调... 目的 :建立牛黄消炎片 (牛黄、大黄、珍珠母、蟾酥等 )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WatersSymmetryShieldRP1 8(3.9mm× 2 5 0mm ,5 μm) ,流动相为乙腈 0 .5mol·L-1 磷酸二氢钾溶液 (pH用磷酸调节值至3.2 ) (42∶5 8) ;柱温 30℃ ;流速 1 .0mL·min-1 ,检测波长为 2 96nm。结果 :华蟾酥毒基线性范围为 0 .0 6 96~ 0 .835 2 μg ,精密度试验RSD为 0 .72 %,稳定性试验RSD为 0 .5 6 %,重现性试验RSD为 4 .2 8%,回收率为 1 0 0 .0 6 %,RSD为 1 .2 5 %;脂蟾毒配基线性范围为 0 .1 5 76~ 0 .94 5 6 μg ,精密度试验RSD为 0 .4 3%,稳定性试验RSD为 0 .84 %,重现性试验RSD为 4 .35 %,回收率为 1 0 0 .5 4 %,RSD为 1 .4 9%。结论 :本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较好 ,结果可靠 ,为牛黄消炎片提供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黄消炎片 华蟾酥毒基 脂蟾毒配基 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蟾酥药用有效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佩文 严梅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55-59,共5页
蟾酥的氯仿提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快速柱层析法分离,得3种药用有效成分:脂蟾毒甙元(resibufogenin)、华蟾酥精(cinobufagin)和蟾酥灵(bufalin)。该法分离速度快、效果好,产品纯度高(约达99.5%以上).产品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比... 蟾酥的氯仿提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快速柱层析法分离,得3种药用有效成分:脂蟾毒甙元(resibufogenin)、华蟾酥精(cinobufagin)和蟾酥灵(bufalin)。该法分离速度快、效果好,产品纯度高(约达99.5%以上).产品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比旋光度、熔点和质谱等分析确定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有效成分 蟾酥灵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梅花点舌丹中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17
作者 赵丽 阎克里 白玉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6期698-700,共3页
目的建立梅花点舌丹中药材蟾酥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lODS(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3.5:56.5);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96nm;进样量20μL... 目的建立梅花点舌丹中药材蟾酥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lODS(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3.5:56.5);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96nm;进样量20μL。结果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分别在5.31~63.75μg·mL-1和6.00~72.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8和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4%,99.74%,RSD分别为1.91%,0.92%(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点舌丹 华蟾酥毒基 脂蟾毒配基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脂布福吉宁对豚鼠心肌的电药理学作用
18
作者 李俊英 谢来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应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心肌细胞的跨膜动作电位.研究脂布福吉宁(RBG)对豚鼠心室肌的电药理学作用。结果表明;RBG可使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振幅.动作电位时程.0相最大上升速率降低,并可诱发迟后去极化(DAD)及触发性心律失... 应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心肌细胞的跨膜动作电位.研究脂布福吉宁(RBG)对豚鼠心室肌的电药理学作用。结果表明;RBG可使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振幅.动作电位时程.0相最大上升速率降低,并可诱发迟后去极化(DAD)及触发性心律失常.产生的DAD有快频率依赖性。RBG的作用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电药理学 强心药 脂布福吉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蟾胶囊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19
作者 张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9期2130-2132,共3页
目的:初步建立花蟾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对制剂中脂蟾毒配基进行定量分析;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蟾皮、人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脂蟾酥毒配基在0.0032~0.32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99.2%;供试品... 目的:初步建立花蟾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对制剂中脂蟾毒配基进行定量分析;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蟾皮、人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脂蟾酥毒配基在0.0032~0.32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99.2%;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能较好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蟾胶囊 质量标准 脂蟾毒配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蟾毒配基对失血性休克和实验性心衰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远 后德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7-121,共5页
脂蟾毒配基(resibufogenin, RBG)是从中药蟾酥中提得的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物质。其结构类似于洋地黄毒甙配基。现认为RBG是蟾酥甾族化合物中毒性最小的一种。
关键词 脂蟾毒配基 抗休克 抗心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