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CRITIC-NFM的巴楚县耕地后备资源农作物适宜性精细化评价和布局 |
罗浩
单娜娜
李宁
孙廷廷
王一峰
马兴旺
杨志莹
冯军江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5 |
0 |
|
2
|
安宁河流域灌溉发展潜力及水资源配置 |
马彪
邵朋昊
王天宇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供水工程影响下中国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 |
李溦
何国华
赵勇
姚园
何凡
李海红
王浩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4
|
我国主要耕地后备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可持续利用战略 |
宋大利
丁文成
周卫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耕地后备资源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
先远航
黄星
王佑汉
廖琴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4 |
1
|
|
6
|
北京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 |
关小克
张凤荣
李乐
郭力娜
邵战林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7
|
|
7
|
基于空间聚类的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组合模型 |
杨永侠
施彦如
孙婷
孟丹
卜春燕
王旭
|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6
|
|
8
|
基于SOTER的中国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适宜性评价 |
张甘霖
吴运金
赵玉国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7
|
|
9
|
基于模糊证据权模型的青藏高原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
金贵
王占岐
胡学东
胡守庚
张道军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0
|
|
10
|
县域耕地后备资源与规划期内数量质量并重的占补平衡分析 |
高星
吴克宁
郧文聚
唐程杰
许实
麻战洪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9
|
|
11
|
江苏省域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空间分布与开发组合研究 |
王亚坤
周生路
张红富
吴绍华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6
|
|
12
|
基于GIS的县级耕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及评价——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 |
朱蕾
黄敬峰
王秀珍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5
|
|
13
|
辽北低山丘陵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 |
王潇
汪景宽
李双异
魏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4
|
基于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太行山丘陵区县域耕地资源潜力估算 |
高会
谭莉梅
刘鹏
刘金铜
李晓荣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15
|
基于两维图论的县域尺度耕地后备资源利用分区研究 |
周浩
雷国平
杨雪昕
张康康
|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16
|
西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退耕的初步分析 |
郑伟元
朱明君
|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
2002 |
19
|
|
17
|
新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
孟梅
杨雅薇
杨磊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8
|
松原市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研究 |
张帅
李淑杰
解小雨
于丽丽
何有富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4 |
4
|
|
19
|
基于因素组合法的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 |
魏菁华
许皞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20
|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耕地后备资源供需耦合分析 |
张金亭
董艳超
方斌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