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肥C/N优化下氮肥运筹对烟株根际无机氮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丁效东 闫慧峰 +4 位作者 张士荣 陈伟贤 郭俊杰 魏彬 王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1,共6页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基于有机肥C/N优化下不同氮肥用量和基追比对烤烟根际土壤无机氮、碳氮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中氮(48.0、108.0 kg/hm^2)条件下,根际NH4^+-N含量随生育期延长而降低;高氮(168.0 kg/hm^2)条件下,根际NH4^...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基于有机肥C/N优化下不同氮肥用量和基追比对烤烟根际土壤无机氮、碳氮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中氮(48.0、108.0 kg/hm^2)条件下,根际NH4^+-N含量随生育期延长而降低;高氮(168.0 kg/hm^2)条件下,根际NH4^+-N含量在团棵期至旺长期增加,随后降低;不同处理根际硝态氮含量均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2)土壤微生物量碳随生育期的延长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3)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均随施氮水平增加而增强,低氮和中氮条件下脲酶活性在成熟期时略微下降,而高氮条件下土壤脲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持续增加。低氮基追比(5:5)处理的土壤转化酶活性在团棵期后高于中高氮基追比处理。高氮水平因施氮量过大促使土壤有效氮持续供应,致使成熟期不能及时"氮素调亏",降低烟叶品质;而中氮水平各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并以氮肥适当后移,基追比(5:5)时烟株"旺长-现蕾"阶段土壤酶活性较高,与该阶段烟株氮素需求规律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基追比 微生物量碳氮 硝态氮 铵态氮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比率功能反应和脉冲的N-种群捕食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
2
作者 姚晓洁 秦发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共7页
考虑一类具有比率功能反应和脉冲的N-种群捕食系统,利用Mawhin延拓引理建立了这类系统周期解存在性的一个充分性判据.
关键词 比率功能反应 脉冲 n-种群捕食系统 正周期解 Mawhin延拓引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nLi/nM值制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封平净 卢鹏 +1 位作者 刘耀春 何玉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50-52,共3页
以NiSO4·6H2O、CoSO4·7H2O、MnSO4·H2O为原料,碳酸钠为沉淀剂,合成球形富锂前驱体,分别以1.00、1.01、1.02、1.03、1.04、1.05和1.06的锂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化学计量比nLi/nM(锂元素与过渡金属总物质的量比,其中M为Ni、Co... 以NiSO4·6H2O、CoSO4·7H2O、MnSO4·H2O为原料,碳酸钠为沉淀剂,合成球形富锂前驱体,分别以1.00、1.01、1.02、1.03、1.04、1.05和1.06的锂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化学计量比nLi/nM(锂元素与过渡金属总物质的量比,其中M为Ni、Co、Mn)值混锂,与碳酸锂混合烧结后,制备了不同nLi/nM值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5Ni0.25Mn0.65Co0.1O2.5。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Li/nM值为1.05的富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优异,循环性能较好,在2.0~4.8V电压窗口下,0.1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76mAh/g,1C倍率下200圈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nLi/nM值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调控 被引量:128
4
作者 戴廷波 孙传范 +2 位作者 荆奇 姜东 曹卫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8-253,共6页
采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 2个小麦品种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 (112 .5kgN hm2 和 2 2 5kgN hm2 )及基追比 (基肥∶追肥为 6 6 34和 34 6 6 )对小麦植株C N积累与转运规律的影响及其与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氮水平和追肥比... 采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 2个小麦品种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 (112 .5kgN hm2 和 2 2 5kgN hm2 )及基追比 (基肥∶追肥为 6 6 34和 34 6 6 )对小麦植株C N积累与转运规律的影响及其与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氮水平和追肥比例提高了小麦籽粒蛋白质、面筋含量、沉降值和谷 醇溶蛋白比例 ,降低了花后营养器官贮存氮素和干物质的转运率 ,但提高了氮素的转运量。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开花期氮积累量和花后氮转运量显著相关而与氮转运率、花后氮同化及干物质积累和运转无关 ;淀粉含量与花后氮素转运量及转运率极显著负相关。因此 ,提高开花期氮积累量和花后营养器官贮存氮素向籽粒的运转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调控品质的重要途径 ,在提高施氮量的基础上 ,提高后期追氮比例是同步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水平 基追比 碳/氮运转 品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秸还田下播种密度与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修明 谷世禄 +4 位作者 田中伟 祝庆 蔡剑 姜东 戴廷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77-1385,共9页
为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适宜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采用大田试验,以济麦22号为材料,研究了稻秸还田下不同播种密度(播量120kg·hm-2、180kg·hm-2)、施氮量(180、225和270kg N·hm-2)及氮肥基追比(... 为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适宜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采用大田试验,以济麦22号为材料,研究了稻秸还田下不同播种密度(播量120kg·hm-2、180kg·hm-2)、施氮量(180、225和270kg N·hm-2)及氮肥基追比(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6∶3∶1、5∶3∶2和4∶3∶3)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180kg·hm-2(低氮)和225kg·hm-2(适氮)下,提高播种密度显著提高了小麦叶面积指数、开花期旗叶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而在施氮量270kg·hm-2(高氮)下,提高播种密度显著降低了小麦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开花期旗叶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提高播种密度、降低施氮量均降低了土壤中无机氮的盈余量,氮肥吸收效率和氮肥农学效率显著提高。产量、氮肥吸收效率及氮肥农学效率均在氮肥基追比为基肥∶拔节肥∶孕穗肥=6∶3∶1时最大。因此,稻秸还田条件下提高小麦播种密度、适当降低施氮量并提高基肥比例,可以实现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稻秸还田 播种密度 施氮量 氮肥基追比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土区氮肥不同基追比和种类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丙奇 孙克刚 +1 位作者 和爱玲 高国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85,124,共4页
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和种类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表现最佳,产量最高,达8 668kg/hm2。氮素用量减至80%的控释尿素基施处理和控释BB肥基施处理产量分别为8... 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和种类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表现最佳,产量最高,达8 668kg/hm2。氮素用量减至80%的控释尿素基施处理和控释BB肥基施处理产量分别为8390kg/hm2和8 512kg/hm2,控释BB肥基施处理产量高于控释尿素基施处理,与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产量均没有达到1%极显著水平。在施用普通尿素的各个处理中,33.3%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9.1%,可见适当的施肥方式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控释尿素基施处理和控释BB肥基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46.8%和49.5%,均高于施用普通尿素的各个处理,控释BB肥基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高于控释尿素基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肥类型 氮肥基追比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基/追比对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发育与水、氮利用的影响Ⅱ.夏玉米氮素累积、转运与土壤无机氮动态 被引量:21
7
作者 易镇邪 王璞 +2 位作者 陶洪斌 鲁来清 于国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6-90,共5页
在较低施氮量[180 kg(N).hm-2]下,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1∶2、1∶1和2∶1)对华北平原夏玉米氮素累积、转运与土壤无机氮动态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使夏玉米氮素累积量增大,并促进叶、... 在较低施氮量[180 kg(N).hm-2]下,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1∶2、1∶1和2∶1)对华北平原夏玉米氮素累积、转运与土壤无机氮动态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使夏玉米氮素累积量增大,并促进叶、茎鞘氮素向籽粒转运,但不能相应提高氮收获指数(NHI),且NHI随基施氮比重增大而降低;基施氮主要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发挥作用,追施氮则主要在大喇叭口至吐丝期发挥作用,氮肥利用率随追氮比例增大而提高,N 1∶2较N 2∶1处理氮肥利用率提高2倍多;土壤无机氮含量因施氮而有较大幅度提高,拔节期后各土层无机氮含量一般以乳熟期为界前降后升,处理间略有差异,追肥越少此趋势越明显;不施氮处理各生育阶段土壤氮素均表现亏缺,吐丝后亏缺量占总亏缺量近80%,施氮使总亏缺量大大降低,N 1∶1处理氮亏缺量最小,N1∶2与N 2∶1处理相当,各施氮处理土壤氮素表观盈亏呈明显的阶段性,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出现大量盈余,从而使播种至吐丝期整体表现盈余,吐丝后两阶段均表现亏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基/追比 氮肥利用率 土壤无机氮 土壤氮素表观盈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土区氮肥不同基追比和种类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勤 魏嶷 +1 位作者 陈筱彦 郑彩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14-1417,共4页
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和种类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表现最佳,产量最高,达8 668kg/hm^2。氮素用量减至80%的控释尿素基施处理和控释BB肥基施处理产量分... 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和种类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表现最佳,产量最高,达8 668kg/hm^2。氮素用量减至80%的控释尿素基施处理和控释BB肥基施处理产量分别为8390kg/hm^2和8 512kg/hm2,控释BB肥基施处理产量高于控释尿素基施处理,与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产量均没有达到1%极显著水平。在施用普通尿素的各个处理中,33.3%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9.1%,可见适当的施肥方式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控释尿素基施处理和控释BB肥基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46.8%和49.5%,均高于施用普通尿素的各个处理,控释BB肥基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高于控释尿素基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肥类型 氮肥基追比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马兴华 于振文 +2 位作者 梁晓芳 颜红 史桂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98,共4页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的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追比例均为5:5,处理2(纯氮施用量为168kg/hm^2)与处理1(纯氮施用量为240kg/hm^2)比较,处理2成熟期植株中土壤氮素的积累...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的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追比例均为5:5,处理2(纯氮施用量为168kg/hm^2)与处理1(纯氮施用量为240kg/hm^2)比较,处理2成熟期植株中土壤氮素的积累量,肥料氮的利用率均高于处理1的,但处理2的土壤硝态氮含量低;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纯氮施用量均为168kg/hm^2,氮肥全部用于拔节期追施的处理3与处理2比较,处理3成熟期植株中土壤氮素的积累量,籽粒蛋白质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和0~4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均高于处理2的;肥料氮的利用率和籽粒产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成熟期不同处理0~6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低于播种前,在60~80cm土层形成累积峰并高于播种前,但80cm以下层次与播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底追比例 氮素利用 土壤硝态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基追比对冬小麦调亏灌溉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春喜 杨明达 +4 位作者 马守臣 杨慎骄 张素瑜 关小康 王同朝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0-828,共9页
为了解氮肥基追比对冬小麦调亏灌溉的调控作用,比较分析了2种氮肥基追比(10∶0和6∶4)下调亏灌溉(水分亏缺阶段为返青至拔节期)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返青至拔节期水分调亏显著降低冬小麦的叶面积,抽穗后在... 为了解氮肥基追比对冬小麦调亏灌溉的调控作用,比较分析了2种氮肥基追比(10∶0和6∶4)下调亏灌溉(水分亏缺阶段为返青至拔节期)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返青至拔节期水分调亏显著降低冬小麦的叶面积,抽穗后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对根系活力的影响表现出较长后效,且降低了花后旗叶MDA的积累速率,最终显著提高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氮肥基追比10∶0处理相比,6∶4处理下开花期冬小麦的叶面积显著增加,抽穗后在土壤自然干旱条件下灌浆期光合速率明显提高,花后旗叶MDA含量降低,稳产性增强。可见,在冬小麦生育后期土壤水分较好的情况下,返青至拔节期水分调亏对产量有正效应;生育后期土壤较干旱情况下,追施氮肥可以提高冬小麦的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基追比 调亏灌溉 冬小麦 光合速率 根系活力 产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基追比对南疆杂交棉氮素吸收、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翠 张巨松 +3 位作者 郑慧 石洪亮 郑剑超 高丽丽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71,共8页
探索不同氮肥基追比水平下杂交棉的氮素吸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规律,为南疆杂交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兆丰1号和鲁棉研30号为试验材料,设3个氮肥基追比处理(N1,基肥∶追肥=0∶10;N2,基肥∶追肥=2∶8;N3,基肥∶追肥=4... 探索不同氮肥基追比水平下杂交棉的氮素吸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规律,为南疆杂交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兆丰1号和鲁棉研30号为试验材料,设3个氮肥基追比处理(N1,基肥∶追肥=0∶10;N2,基肥∶追肥=2∶8;N3,基肥∶追肥=4∶6),研究了氮肥基追比对杂交棉氮素吸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氮肥追肥比例的减少,植株生物量和氮素吸收量先升后降。其中N1处理不利于棉株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的吸收,显著降低了累积速率,使棉花生育期提前、衰老加快;N2处理提高了干物质快速积累速率,延长了快速积累持续时间,增加了开花后生物量积累、氮素吸收量以及花后同化物与氮素向生殖器官中的转运;N3处理由于追肥比例较少,开花后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量以及花铃期干物质与养分向生殖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减少。本试验条件下,两个杂交棉品种的基肥∶追肥=2∶8处理的棉花干物质及氮素累积最为协调,并能同步增加单株结铃数和铃重,进而实现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基追比 南疆 杂交棉 生物量 氮素吸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不同基肥、追肥比例对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耿建梅 王文斌 +1 位作者 陈丽珍 汪吉东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64-67,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同等氮量,不同基肥、追肥比例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产量以追肥质量比为75%的处理(N4)最高,全部用作基肥的处理(N1)最低,依次为N4>N2>N3>N1;50%氮肥作追肥的处理(...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同等氮量,不同基肥、追肥比例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产量以追肥质量比为75%的处理(N4)最高,全部用作基肥的处理(N1)最低,依次为N4>N2>N3>N1;50%氮肥作追肥的处理(N3)硝酸盐含量最高,75%氮肥作追肥的处理(N4)硝酸盐含量最低,依次为N3>N1>N2>N4 ;氮肥利用率随追肥质量比增加而增加,其中N4的利用率比N1 高出9.9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同等氮量条件下,以N4的基肥、追肥质量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基肥 追肥比例 小白菜 硝酸盐含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和氮肥底追比例对济麦20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9
13
作者 石玉 于振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0-714,共5页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合理的氮肥运筹技术和理论依据,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材料,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氮肥底施与拔节期追施的比例对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之...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合理的氮肥运筹技术和理论依据,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材料,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氮肥底施与拔节期追施的比例对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之间植株氮素积累量无显著差异,小麦植株对追肥氮的利用率显著高于对底肥氮的利用率,适当增加追施氮肥的比例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其中以N2处理(施氮量为168 kg.hm-2,底追比例为1∶2)最高。适量施氮并增加追施氮肥的比例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改善籽粒加工品质,N2、N5(施氮量为240 kg.hm-2,底追比例为1∶2)和N6(施氮量为240 kg.hm-2,全部追施)处理效果均较好。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68 kg.hm-2及底追比例为1∶2的处理是兼顾产量、品质、效益和生态的合理氮肥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15n 施氮量 底追比例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基/追比对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发育与水、氮利用的影响 Ⅰ.夏玉米生长发育与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3
14
作者 易镇邪 王璞 +2 位作者 陶洪斌 鲁来清 于国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5-68,共4页
在较低施N量[180kg(N)/hm2]下,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N肥不同基/追比例(1∶2、1∶1和2∶1)对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总叶数、株高及产量均因施N而增加,且追N比例越大增幅越大。基施... 在较低施N量[180kg(N)/hm2]下,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N肥不同基/追比例(1∶2、1∶1和2∶1)对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总叶数、株高及产量均因施N而增加,且追N比例越大增幅越大。基施N有利于叶面积扩展,而追施N有利于灌浆期叶面积的维持;籽粒粗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因施N而提高,且随追N比例增大而增大;淀粉含量以1∶2处理增大,而另两施N处理降低;施N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追N比例较大有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可见,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玉米播种至大喇叭口期的华北平原来说,基施N不宜过多,基、追N肥比1∶2最有利于夏玉米农艺性状改善、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基/追比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生长发育 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和钾素在烤烟基追肥中的用量配比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石俊雄 丁伟 +1 位作者 刁朝强 韩孝六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3期64-67,共4页
通过多点多因子随机区组试验,探讨不同氮、钾用量配比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在基肥中的比例为60%,可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氮肥在基肥中的比例进一步加大,烟叶的产量和产值有所降低,但上部烟叶品质明显提高;随着钾肥在基肥... 通过多点多因子随机区组试验,探讨不同氮、钾用量配比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在基肥中的比例为60%,可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氮肥在基肥中的比例进一步加大,烟叶的产量和产值有所降低,但上部烟叶品质明显提高;随着钾肥在基肥中比例的增加,烟叶内在品质提高,评吸质量改善。在烟株生长后期供钾,可降低总氮、烟碱等含量,有利于改善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钾素 基追肥配比 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不同基追比对郑麦004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倪红山 郑钦玉 李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078-11080,11083,共4页
[目的]为郑麦004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和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弱筋小麦品种郑麦004为材料,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其施以不同的氮肥处理(氮肥基追比分别为7∶3、5∶5、3∶7),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 [目的]为郑麦004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和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弱筋小麦品种郑麦004为材料,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其施以不同的氮肥处理(氮肥基追比分别为7∶3、5∶5、3∶7),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氮肥基追比为5∶5的处理郑麦004生育期间的株高、叶面积、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态指标均有利于产量的形成,该处理小麦产量最高,为8917.5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肥基追比为3∶7的处理小麦各生理生态指标和产量次之。[结论]在施氮量一定的条件下,氮肥在一定程度上后移有利于提高郑麦004的产量,且后移比例为5∶5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基追比 郑麦004 生理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土壤剖面无机氮进行冬小麦氮肥基肥推荐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长立 刘丽 +1 位作者 王兴仁 张福锁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9-50,56,共3页
通过 6水平氮肥肥料试验 ,研究了冬小麦播前 0~ 2 0cm、0~ 4 0cm、0~ 6 0cm、0~ 80cm、0~ 10 0cm土层初始无机氮与冬小麦产量之间的相关性 ,并以此为基础 ,探索了以 0~ 2 0cm土层无机氮量作为氮肥基肥推荐的可行性 ,得出了诊断推... 通过 6水平氮肥肥料试验 ,研究了冬小麦播前 0~ 2 0cm、0~ 4 0cm、0~ 6 0cm、0~ 80cm、0~ 10 0cm土层初始无机氮与冬小麦产量之间的相关性 ,并以此为基础 ,探索了以 0~ 2 0cm土层无机氮量作为氮肥基肥推荐的可行性 ,得出了诊断推荐基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土壤剖面 无机氮 冬小麦 氮肥 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肥减氮增钾对烤烟光合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谭小兵 杨焕文 +4 位作者 王戈 张金峰 白羽祥 韦俊 吕世保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7期3300-3304,3333,共6页
为了探讨楚雄烟区基肥减氮增钾对烤烟光合特性和产质量的影响,以K326为材料,设置基肥不同氮钾运筹处理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减氮增钾均能明显影响烤烟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产质量,其中处理N2K3(N减量20%+K增量40%)烤烟生... 为了探讨楚雄烟区基肥减氮增钾对烤烟光合特性和产质量的影响,以K326为材料,设置基肥不同氮钾运筹处理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减氮增钾均能明显影响烤烟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产质量,其中处理N2K3(N减量20%+K增量40%)烤烟生长发育较快,农艺性状优良,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水平,叶片SPAD值最大,各项经济指标均表现最高,产量2 737.5 kg/hm^2、产值83 020.5元/hm^2,化学成分协调。综上,推荐楚雄烟区生产K326基肥氮钾最佳施用量为氮72 kg/hm^2、钾151.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基肥 氮钾运筹 光合特性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质强化新型功能性化粪池高效处理黑水的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超 刘玲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35-2444,共10页
以铁基质生物载体为核心,将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结合,对化粪池进行功能强化,实现黑水的原位深度处理.探究了溶解氧(DO)和碳氮比(C/N)等因素对黑水中污染物降解的影响,并在最佳运行参数下考察了氮素在系统中的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当C/N为... 以铁基质生物载体为核心,将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结合,对化粪池进行功能强化,实现黑水的原位深度处理.探究了溶解氧(DO)和碳氮比(C/N)等因素对黑水中污染物降解的影响,并在最佳运行参数下考察了氮素在系统中的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当C/N为7.3~8.4时,好氧生物铁基质载体池DO为2.3~2.7mg/L时,系统氨氮(NH4+-N)、总氮(TN)、COD和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0.74%、85.81%、92.65%和95.78%;当进水C/N降至3.3~4.2时,系统NH4+-N、T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仍可维持在81.16%、76.62%、93.87%和94.75%.铁基质生物载体内电解作用显著强化了化粪池内TN的脱除、COD的氧化和TP的固定.氮素转化机制分析表明,内电解与反硝化菌的耦合强化了反硝化作用,降低了反硝化过程对有机碳源的需求,强化了低C/N条件下TN、TP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功能性化粪池 黑水 铁基质生物载体 C/n 氮素的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氮肥不同基追比对新稻1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张翠翠 常介田 +1 位作者 高素玲 杨青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2-205,共4页
为了探讨水稻新品种新稻18适宜的基肥与追肥比例,通过对新稻18氮肥不同基追处理3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作为水稻中熟中粳高产水稻的代表,氮肥基肥与追肥在4∶6和3∶7时穗数分别达到3.45×106/hm2和3.48×106/hm2,穗粒数... 为了探讨水稻新品种新稻18适宜的基肥与追肥比例,通过对新稻18氮肥不同基追处理3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作为水稻中熟中粳高产水稻的代表,氮肥基肥与追肥在4∶6和3∶7时穗数分别达到3.45×106/hm2和3.48×106/hm2,穗粒数分别达到158.7,158.6粒,千粒质量达到27.9,27.2g,与其他4个处理相比差异显著,产量优势明显;同时氮肥基肥与追肥在3∶7的比例下整精米率较高,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均较低,胶稠度较长,表现出较好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因此,在氮肥基追比为3∶7时,理论产量为9 584.7 kg/hm2,综合品质最优,是较为合理的一种氮肥基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稻18 无机氮 基追比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