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聚壳聚糖稀土铈(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科军 温和瑞 +1 位作者 刘芳 贾德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77-1280,共4页
以低聚壳聚糖(L-CTS)为配位体,稀土铈(Ⅲ)为配位离子,在pH值1~2的酸性条件下制备了低聚壳聚糖稀土铈(Ⅲ)配合物(L-CTS-Ce),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配位机理进行了初步... 以低聚壳聚糖(L-CTS)为配位体,稀土铈(Ⅲ)为配位离子,在pH值1~2的酸性条件下制备了低聚壳聚糖稀土铈(Ⅲ)配合物(L-CTS-Ce),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配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L-CTS与Ce(Ⅲ)发生配位作用的基团主要是羟基而不是氨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壳聚糖 稀土铈配合物 合成 结构表征 配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羧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与Tb(Ⅲ)离子形成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位霄鹏 高保娇 张瑞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5,共7页
通过大分子反应将苯甲酸(BA)键合在聚苯乙烯(PS)侧链,制得芳羧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PSBA。以PSBA为大分子配基,以邻菲啰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与Tb(Ⅲ)离子配位,分别制备了二元配合物PS-(BA)3-Tb(Ⅲ)与三元配合物PS-(BA)1-Tb(Ⅲ)-(Phen)2... 通过大分子反应将苯甲酸(BA)键合在聚苯乙烯(PS)侧链,制得芳羧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PSBA。以PSBA为大分子配基,以邻菲啰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与Tb(Ⅲ)离子配位,分别制备了二元配合物PS-(BA)3-Tb(Ⅲ)与三元配合物PS-(BA)1-Tb(Ⅲ)-(Phen)2及PS-(BA)1-Tb(Ⅲ)-(Phen)3,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深入研究了配合物(溶液与薄膜)的荧光发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大分子配基PSBA与Tb(Ⅲ)离子所形成的二元或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均能发射出很强的Tb(Ⅲ)离子特征荧光,即键合在PSBA侧链的配基BA能有效地敏化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与二元配合物相比较,以小分子Phen为第二配体所形成的两种三元配合物具有强度更高的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苯甲酸 Tb()离子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敏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羧酸类铕(Ⅲ)三元有机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泉平 杜海燕 孙家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22,共3页
以苯甲酸(BA)、邻氨基苯甲酸(o-Amino)、邻苯二甲酸(o-Phth)及水杨酸(Sal)4种芳香族羧酸为第一配体,以邻菲咯啉(Phen)为第二配体,通过溶液沉淀法合成了4种稀土铕(Ⅲ)三元有机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等方法确... 以苯甲酸(BA)、邻氨基苯甲酸(o-Amino)、邻苯二甲酸(o-Phth)及水杨酸(Sal)4种芳香族羧酸为第一配体,以邻菲咯啉(Phen)为第二配体,通过溶液沉淀法合成了4种稀土铕(Ⅲ)三元有机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结构,用荧光光谱研究分析了4种配合物的光致发光荧光性能,初步探讨了不同第一配体对铕(Ⅲ)三元配合物荧光性质影响,并筛选出具有很好应用价值的红色高亮有机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铕()三元配合物 芳香族羧酸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氯膦Ⅲ与稀土元素的成络反应及其分析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执明 刘文涵 程丽菲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17-125,共9页
偶氮氯膦Ⅲ [2 ,7 双 (4 氯 2 膦酸苯偶氮 ) 1 ,8 二羟基萘 3 ,6 二磺酸 ]为铬变酸对称的双偶氮衍生物。该试剂由于其性质优异 ,已成为常用的稀土光度试剂。偶氮氯膦Ⅲ与稀土元素的成络显色反应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 ,颇受人们的关注 ... 偶氮氯膦Ⅲ [2 ,7 双 (4 氯 2 膦酸苯偶氮 ) 1 ,8 二羟基萘 3 ,6 二磺酸 ]为铬变酸对称的双偶氮衍生物。该试剂由于其性质优异 ,已成为常用的稀土光度试剂。偶氮氯膦Ⅲ与稀土元素的成络显色反应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 ,颇受人们的关注 ,因而近 2 0年来获得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该试剂与稀土元素的成络反应及其分析应用的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α型和β型显色反应、轻重稀土元素的共显色效应、稀土与非稀土异金属多核配合物生成反应、α型和β型偶氮氯膦Ⅲ 稀土元素 表面活性剂三元体系、有机溶剂对α型和β型显色反应的影响 ,以及偶氮氯膦Ⅲ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稳定性和量子化学研究。参考文献 5 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稀土光度试剂 显色反应 稀土配合物 稳定性 量子化学 偶氮氯膦 稀土元素 成络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甲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与Eu(Ⅲ)离子所形成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发射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兴龙 高保娇 丁浩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8-275,共8页
通过大分子反应将萘甲酸(NA)键合在聚苯乙烯(PS)侧链,制得萘甲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PSNA。以PSNA为大分子配基,以邻菲罗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与Eu(Ⅲ)离子配位,分别制备了高分子-稀土二元发光配合物PS-(NA)3-Eu(Ⅲ)与高分子-稀土三元发... 通过大分子反应将萘甲酸(NA)键合在聚苯乙烯(PS)侧链,制得萘甲酸功能化的聚苯乙烯PSNA。以PSNA为大分子配基,以邻菲罗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与Eu(Ⅲ)离子配位,分别制备了高分子-稀土二元发光配合物PS-(NA)3-Eu(Ⅲ)与高分子-稀土三元发光配合物PS-(NA)3-Eu(Ⅲ)-Phen。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吸收光(UV)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深入研究了配合物的化学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关系,并应用Antenna效应理论,从微观机理上进行了深入分析。制备了配合物的固体薄膜,考察了固体薄膜的荧光发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大分子配基PSNA与Eu(Ⅲ)离子所形成的二元或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均能发射出很强的Eu(Ⅲ)离子的特征荧光,即键合在PSNA侧链的配基NA能有效地敏化Eu(Ⅲ)离子的荧光发射。大分子侧链的萘甲酸配基比苯甲酸配基对Eu(Ⅲ)离子荧光发射具有更强的敏化作用。第二配体的协同配位效应导致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高于二元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萘甲酸 Eu()离子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敏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甲酸功能化的聚砜与Eu(Ⅲ)离子所形成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其荧光发射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明娟 高保娇 杜俊玫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142-148,共7页
采用大分子反应法,将萘甲酸(NA)键合在聚砜(PSF)侧链,制得萘甲酸功能化的聚砜PSFNA。以PSFNA为大分子配基,以邻菲罗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与Eu(Ⅲ)离子配位,分别制备了二元高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PSF-(NA)3-Eu(Ⅲ)与三元高分子-稀土发光... 采用大分子反应法,将萘甲酸(NA)键合在聚砜(PSF)侧链,制得萘甲酸功能化的聚砜PSFNA。以PSFNA为大分子配基,以邻菲罗啉(Phen)为小分子配体,与Eu(Ⅲ)离子配位,分别制备了二元高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PSF-(NA)3-Eu(Ⅲ)与三元高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PSF-(NA)3-Eu(Ⅲ)-(Phen)1。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对配合物的化学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应用Antenna效应理论,从微观机理上分析了实验结果。同时也制备了配合物的固体薄膜,考察了固体薄膜的荧光发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键合在PSFNA侧链的配基NA能有效地敏化Eu(Ⅲ)离子的荧光发射,大分子配基PSFNA与Eu(Ⅲ)离子所形成的二元或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均能发射出很强的Eu(Ⅲ)离子的特征荧光。但是,键合在PSFNA侧链的配基NA对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无敏化作用,还会发生由中心离子激发态到配基三线态的逆向能量转移。第二配体的协同配位效应使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高于二元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萘甲酸 Eu()离子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敏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Ⅲ)-ADP、RE(Ⅲ)-AMP配合物的合成及物性研究
7
作者 彭周人 李一志 王流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805-808,共4页
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系列配合物RE(Ⅲ)-ADP(稀土-腺苷二磷酸)和RE(Ⅲ)-AMP(稀土-腺苷-磷酸)(RE=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根据红外、紫外、荧光、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络合滴定等分析结果,研究了[RE(Ⅲ)(ADP... 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系列配合物RE(Ⅲ)-ADP(稀土-腺苷二磷酸)和RE(Ⅲ)-AMP(稀土-腺苷-磷酸)(RE=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根据红外、紫外、荧光、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络合滴定等分析结果,研究了[RE(Ⅲ)(ADP)(H_2O)_3]和[RE(Ⅲ)(AMP)_2(H_2O)_4]H两个系列配合物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ADP AMP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的聚苯乙烯与Eu(Ⅲ)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
8
作者 徐迪 陈萍虹 +1 位作者 门吉英 高保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2027-22031,共5页
通过几步大分子反应过程,将双齿席夫碱(SB)配基键合在聚苯乙烯(PS)侧链,制得了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的聚苯乙烯PS-SB。使大分子配体PS-SB与Eu(Ⅲ)离子螯合配位,制备了二元高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PS-(SB)3-Eu(Ⅲ),也以邻菲罗啉(Phen)为小... 通过几步大分子反应过程,将双齿席夫碱(SB)配基键合在聚苯乙烯(PS)侧链,制得了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的聚苯乙烯PS-SB。使大分子配体PS-SB与Eu(Ⅲ)离子螯合配位,制备了二元高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PS-(SB)3-Eu(Ⅲ),也以邻菲罗啉(Phen)为小分子第二配体,制备了三元高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PS-(SB)3-Eu(Ⅲ)-(Phen)1。研究结果表明,键合的双齿席夫碱(SB)配基兼具有螯合配位与传能敏化双重功能,所制备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均能发射出很强的Eu(Ⅲ)离子的特征荧光。大分子配体PSSB本身具有强的荧光发射,但与Eu(Ⅲ)离子配位后,其自身的荧光发射大为减弱,通过配合物分子内能量转移,可强烈地敏化Eu(Ⅲ)离子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双齿席夫碱 高分子G稀土配合物 Eu()离子 敏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氯膦Ⅲ-希土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9
作者 黄月仙 梁树权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6期78-81,共4页
在0.06 mol/L NaAc-HAc pH 4.5的缓冲底液中,偶氮氯膦Ⅲ(CPAⅢ)在-0.25 V(vs.Ag/AgCl)有一良好的微分脉冲极谱还原波,加入希土(RE)后其峰高电流(ip)降低,轻希土浓度在1×10^(-6)~6×10^(-6)mol/L,钇和重希土浓度在2×10^(... 在0.06 mol/L NaAc-HAc pH 4.5的缓冲底液中,偶氮氯膦Ⅲ(CPAⅢ)在-0.25 V(vs.Ag/AgCl)有一良好的微分脉冲极谱还原波,加入希土(RE)后其峰高电流(ip)降低,轻希土浓度在1×10^(-6)~6×10^(-6)mol/L,钇和重希土浓度在2×10^(-7)~3×10^(-6)mol/L范围中,ip的降低与浓度呈线性关系,表明CPAⅢ亦是可用的希土极谱分析试剂。实验证明它们是不可逆的吸附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氯膦 络合吸附波 极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土Eu(Ⅲ)与2-丙酰-茚满二酮-1,3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毅 杨燕生 +1 位作者 雷衡毅 罗绍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3-237,共5页
合成2-丙酰-茚满二酮-1,3及其Eu(Ⅲ)的二元、三元固态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进行表征,用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和配体低温磷光光谱分析了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和能有效发光的原因.
关键词 稀土 丙酰茚满二酮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聚砜侧链合成与键合双齿席夫碱配基及功能化聚砜-Tb(Ⅲ)离子配合物荧光发射性能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丹丹 查显宇 高保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62,共10页
使氯甲基化聚砜(CMPSF)的氯甲基与乙醛酸(GA)的羧基发生酯化反应,将乙醛(AL)基团键合在聚砜侧链,制得改性聚砜PSF-AL;接着,又使3-氨基吡啶(AP)的伯氨基与PSF-AL的醛基发生席夫碱反应,在聚砜侧链合成与键合了具有特定结构的双齿席夫碱配... 使氯甲基化聚砜(CMPSF)的氯甲基与乙醛酸(GA)的羧基发生酯化反应,将乙醛(AL)基团键合在聚砜侧链,制得改性聚砜PSF-AL;接着,又使3-氨基吡啶(AP)的伯氨基与PSF-AL的醛基发生席夫碱反应,在聚砜侧链合成与键合了具有特定结构的双齿席夫碱配基AA,从而获得了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PSF-AA,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功能化聚砜PSF-AA为大分子配体,与Tb(Ⅲ)离子及Eu(Ⅲ)离子分别配位,制得了二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AA)3-Tb(Ⅲ)和PSF-(AA)3-Eu(Ⅲ),初步探索了两种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重点研究了功能化聚砜PSF-AA的制备反应,考察与分析了主要因素对CMPSF与GA之间酯化反应的影响规律,优化了反应条件。CMPSF与GA之间的酯化反应属氯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溶剂为极性较强的N,N-二甲基乙酰胺,75℃为适宜的反应温度。大分子配体PSF-AA对Eu(Ⅲ)离子不产生敏化作用,而对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则产生强烈的敏化作用,配合物PSF-(AA)3-Tb(Ⅲ)发射出较强的Tb(Ⅲ)离子的特征荧光,即表现出发射绿光的光致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双齿席夫碱配基 敏化作用 铽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吡嗪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及其与Tb(Ⅲ)离子配合物的荧光发射特性
12
作者 王晓刚 王蕊欣 +1 位作者 谢美娜 李林洪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2-440,共9页
首先,通过苯甲醛(BA)改性的聚砜(BA-PSF)与氨基吡嗪(AP)发生席夫碱反应,制得了侧链含氨基吡嗪型双齿席夫碱配基(APSB)的功能化聚砜APSB-PSF。使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化学结构。然后,以APSB-PSF为... 首先,通过苯甲醛(BA)改性的聚砜(BA-PSF)与氨基吡嗪(AP)发生席夫碱反应,制得了侧链含氨基吡嗪型双齿席夫碱配基(APSB)的功能化聚砜APSB-PSF。使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化学结构。然后,以APSB-PSF为大分子配体,邻菲罗啉(Phen)为第二配体,使它们与Tb(Ⅲ)离子进行配位螯合反应,分别制备了二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Tb(Ⅲ)-(APSB)3-PSF与三元配合物(Phen)1-Tb(Ⅲ)-(APSB)3-PSF,研究了配合物Tb(Ⅲ)-(APSB)3-PSF和(Phen)1-Tb(Ⅲ)-(APSB)3-PSF的荧光发射特性与发光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大分子配体APSB-PSF不但能够强烈地吸收紫外光,且其本身荧光强度很高;当APSB-PSF与Tb(Ⅲ)离子配位生成新的二元配合物后,其自身的吸光强度基本不变,但荧光强度却大为削弱,即能量发生了转移,该配合物同时发射出Tb(Ⅲ)离子的特征荧光,且由于接受了APSB-PSF转移的能量使其发光强度大大增强,即APSB-PSF对Tb(Ⅲ)离子发生了敏化作用。而配体APSB-PSF的三线态与Eu(Ⅲ)离子的共振能级不匹配,使APSB-PSF与Eu(Ⅲ)离子的配合物几乎不发射荧光。三元配合物不仅发射出Tb(Ⅲ)离子的特征荧光,且其发光强度高于二元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聚砜 氨基吡嗪型双齿席夫碱配基 铽离子 敏化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基磺酰亚胺稀土(Ⅲ)催化氟两相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13
作者 洪梅 沈明贵 蔡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0-284,共5页
制备了全氟辛基磺酰亚胺盐(M[N(SO2C8F17)2]n,n:3,4),并用于催化氟两相烷基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同时探讨了Yb[N(SO2C8F17)2]3对烷基化试剂摩尔比为0.2%时,催化烷基化试剂与不... 制备了全氟辛基磺酰亚胺盐(M[N(SO2C8F17)2]n,n:3,4),并用于催化氟两相烷基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同时探讨了Yb[N(SO2C8F17)2]3对烷基化试剂摩尔比为0.2%时,催化烷基化试剂与不同芳烃的反应,表明Yb[N(SO2C8F17)2]3是一种有效的烷基化催化剂。含有催化剂的氟相通过简单的相分离后,可回收利用。氟相重复使用5次,其催化活性降低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两相催化 全氟辛基磺酰亚胺金属盐 全氟溶剂 Friedel—Crafts烷基化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Ⅱ)-Gd(Ⅲ)四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洋 叶发兵 +1 位作者 朱立红 陈砚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5-812,共8页
以吡啶-2,6-二甲酸为配体与CaCl2和Gd(NO3)3·6H2O在120℃下进行水热反应72 h,合成了一个四核Ca(Ⅱ)-Gd(Ⅲ)异金属配合物,[Gd2(pydc)6Ca2(H2O)10]·2Him·6H2O (1, H2pydc=吡啶-2,6-二甲酸;Him=质子化的咪唑).用X射线单晶... 以吡啶-2,6-二甲酸为配体与CaCl2和Gd(NO3)3·6H2O在120℃下进行水热反应72 h,合成了一个四核Ca(Ⅱ)-Gd(Ⅲ)异金属配合物,[Gd2(pydc)6Ca2(H2O)10]·2Him·6H2O (1, H2pydc=吡啶-2,6-二甲酸;Him=质子化的咪唑).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此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另外,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以及室温固态荧光发射光谱等性质.结果显示: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23722(10) nm,b=1.24751(10) nm,c=2.24917(19) nm,α=101.251(2)°,β=103.834(2)°,γ=96.391(2)°;V=3.2602(5) nm3,Z=2.配合物呈现亮蓝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金属配合物 Ca(Ⅱ)-Gd()异金属配合物 晶体结构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特性及其能量传递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于安池 应立明 +3 位作者 赵新生 夏文胜 李琴 黄春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811-816,共6页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了稀土铕等金属配合物的发光特性及其能量传递动力学过程.得到了这些稀土配合物中中心离子Eu(3+)的激发光谱,配体的三线态发时光谱和单线态发射光谱;
关键词 稀土 配合物 激光诱导荧光 能量传递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钐-丙烯腈-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16
作者 费菲 张光华 +1 位作者 李俊国 孙卫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6期27-30,共4页
合成了钐(Ⅲ)的丙烯酸(AN)的二元小分子配合物Sm(AN)2.2 H2O和三元小分子配合物Sm(AN)3.Phen(Phen为邻菲啰啉),通过溶解性能、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发射Sm(Ⅲ)的特征荧光,丙烯腈的三重态... 合成了钐(Ⅲ)的丙烯酸(AN)的二元小分子配合物Sm(AN)2.2 H2O和三元小分子配合物Sm(AN)3.Phen(Phen为邻菲啰啉),通过溶解性能、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发射Sm(Ⅲ)的特征荧光,丙烯腈的三重态能级与Sm3+最低能态具有良好匹配;第二配体Phen具有荧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钐 丙烯腈 二元配合物 三元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