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牵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刘兵 王柠柠 +2 位作者 苟馨樾 曾佳 刘继辉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9-593,共5页
目的:研究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牵治疗上颌骨水平向及矢状向发育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上颌骨水平向及矢状向发育不足患者20例[男11,女9例,年龄(11.7±1.0)岁]。收集患者治疗前、扩弓结束、前牵结束、治疗结束时的CBCT,测... 目的:研究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牵治疗上颌骨水平向及矢状向发育不足的疗效。方法:选取上颌骨水平向及矢状向发育不足患者20例[男11,女9例,年龄(11.7±1.0)岁]。收集患者治疗前、扩弓结束、前牵结束、治疗结束时的CBCT,测量各治疗阶段反映颌骨水平向、矢状向、软组织侧貌的指标,分析探究颌骨及软组织侧貌的变化。结果:上颌骨基骨及基骨弓宽度在治疗后明显增加,下颌骨基骨弓宽度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A-Nperp、A-Sperp、Wits、SNA°、FH-NA°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增大。鼻下点-零子午线变大,颏前点-零子午线、下唇-TVL、颏前点-TVL变小。结论: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牵能有效治疗上颌骨水平向及矢状向发育不足,并改善侧貌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 前牵 上颌骨发育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支抗式与骨支抗式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子煜 曹斐然 +2 位作者 吴贝贝 杨梓 王元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目的:比较应用牙支抗式(FM)与前腭旁正中区域微螺钉种植支抗(MSI/FM)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替牙期及恒牙列早期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将18例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 目的:比较应用牙支抗式(FM)与前腭旁正中区域微螺钉种植支抗(MSI/FM)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替牙期及恒牙列早期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将18例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2组(n=9),分别采用FM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方案(FM)和用MSI/FM支抗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的治疗方案(MSI/FM)。两组均以交替快速上颌骨扩张和收缩(Alt-RAMEC)的方式结合双侧约3.92 N、相对于平面向前、向下30°的前方牵引力,纠正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通过Lortho头影测量软件对两组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描画重叠并分析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矫治后两组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和Ⅲ类错[牙合]均得到明显改善,MSI/FM组患者的平均矫治时间较短。FM组在以下测量指标中T0和T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SNA、ANB、Co-A、Co-Gn、 Wits、S-Go、Na-Me、MP、 U1-SN、UADH、LADH、Overjet、UL-EP增加,U1-L1减小。MSI/FM组在以下测量指标中T0和T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SNA、ANB、Co-A、Wits、Na-Me、MP、Y轴角、U1-SN、Overjet、UL-EP增加,SNB、Co-Gn-Co-A、S-Go/N-Me、U1-L1、L1-MP减小。结论:FM和MSI/FM分别与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均可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MSI/FM组平均矫治时间较短、骨性效应较显著、牙性代偿较轻,上颌综合长度向前生长明显、下颌生长方向改善明显、上前牙代偿性唇倾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微螺钉种植体 骨支抗 交替快速上颌骨扩张和收缩 上颌前方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反复扩缩合并前方牵引对上气道影响的CBCT研究
3
作者 周思颖 彭早霞 +2 位作者 李春霞 于晶尧 米丛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0-774,共5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研究上颌反复扩缩合并前方牵引对上气道不同部位的影响。方法:纳入安氏Ⅲ类9~12岁患者20例,在治疗前及上颌反复扩缩合并前方牵引后拍摄锥体束CT,使用Dolphin软件三维重建后测量上气道总体积、鼻咽、腭咽、舌咽、喉咽... 目的:通过锥体束CT研究上颌反复扩缩合并前方牵引对上气道不同部位的影响。方法:纳入安氏Ⅲ类9~12岁患者20例,在治疗前及上颌反复扩缩合并前方牵引后拍摄锥体束CT,使用Dolphin软件三维重建后测量上气道总体积、鼻咽、腭咽、舌咽、喉咽各部分容积、分界面的截面积、最小横截面积等指标,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上颌反复扩缩合并前方牵引治疗后上气道总容积、鼻咽容积、腭咽容积分别平均增加1385.39 mm^(3)(P=0.013)、546.74 mm^(3)(P=0.011)、768.03 mm^(3)(P=0.035);鼻咽和腭咽分界面面积增加73.79 mm^(2)(P=0.002)、横径增加1.41 mm(P=0.037)、矢状径增加1.52 mm(P=0.022);而舌咽、喉咽的容积、最小横截面积、分界面面积和分界面的横径、矢状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反复扩缩合并前方牵引治疗可显著增大鼻咽、腭咽容积,对气道舌咽和喉咽段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 上颌反复快速扩缩 前方牵引 安氏Ⅲ类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活动连接装置用于非共同就位道MARPE
4
作者 伍水平 许钰涵 +10 位作者 李英杰 朱伟 张振龙 张灵玲 李成日 陈君捷 钱柳 李宇思 程岘 刘焱萍 卢燕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9-1662,共14页
目的: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微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miniscrew-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sion,MARPE)不仅可获得更多的骨性扩弓效果,而且微种植钉植入简单、无需翻瓣、患者舒适、扩大了扩弓的年龄范围和适... 目的: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微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miniscrew-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sion,MARPE)不仅可获得更多的骨性扩弓效果,而且微种植钉植入简单、无需翻瓣、患者舒适、扩大了扩弓的年龄范围和适应证。但扩弓器与微种植钉间的固定连接导致扩弓器难以摘除,极大地影响临床推广使用。本研究采用三维(three dimension,3D)打印微种植钉帽和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电纺膜作为新型活动连接装置,旨在优化正畸扩弓中非共同就位道MARPE的临床操作。方法:非共同就位道MARPE的活动连接装置由3D打印微种植钉帽和SF电纺膜组成。首先,微种植钉帽通过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Wrap测量并生成最佳拟合数据,运用3D创造程序Cinema4D设计微种植钉帽内部圆柱和外部保护环保存为STL文件,将数据导入VoxelddanceTango软件设计虚拟基台支架,利用3D打印机进行制作。随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SF和聚氧化乙烯(polyethylene oxide,PEO)按照不同质量比制成SF电纺膜。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镜观察形貌,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e,FTIR)研究微种植钉帽和SF电纺膜的二级结构构象。通过拉伸和压缩实验研究微种植钉帽和SF电纺膜的力学性能,对比有无SF电纺膜时活动连接装置的密合性。此外,将微种植钉帽和SF电纺膜分别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 3T3)共同培养,采用活细胞/死细胞双染试剂盒染色和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二者的细胞相容性。最后,选择1名生长发育晚期且腭中缝D期的患者,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one beam,CBCT)上测量腭侧预植入点软硬组织厚度,于第2前磨牙和第1磨牙间骨质密度较佳处植入2颗微种植钉,口内扫描模型,将13、23纳入牙骨混合支持式扩弓器,个性化制作。试戴微种植钉帽,同时试戴扩弓器至完全贴合无干扰,粘接固定扩弓器,将SF电纺膜包绕覆盖微种植钉,盖上微种植钉帽,光固化树脂连接扩弓器和微种植钉帽。嘱患者扩弓:1次/d,共28次,密切监测扩弓情况,获得扩弓前后资料,观察扩弓疗效。结果:微种植钉帽摩擦力和负载压力分别为(54.7±9.57)N和(148.61±15.29)N。SEM下与10%PEO的SF电纺膜和30%PEO的SF电纺膜比较,20%PEO的SF电纺膜的纤维直径最为均匀,且电纺过程最连续稳定。降解实验显示所有SF电纺膜在第1、3、7天内称重均无明显变化。FTIR结果显示所有SF电纺膜均显示出相似的特征区。综上选取20%PEO的SF电纺膜进行后续研究。湿态下测量20%PEO的SF电纺膜的最大断裂应力为(2.46±0.26)N。体外模拟使用时,宏观和SEM镜下均显示种植钉帽和电纺膜组密合性良好。NIH 3T3经活细胞/死细胞双染试剂盒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F电纺膜组和微种植钉帽组均呈现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形态良好,存活率高。CCK-8结果显示在第3天SF电纺膜组存活率达111.46%,细胞活性有增高的趋势。最后,1名13岁腭中缝D期男性患者,经过带有活动连接装置的非共同就位道MARPE扩弓后11、21间出现2.5 mm间隙,扩弓6个月后复查CBCT,腭中缝明显增宽,证明腭中缝被成功打开。结论:非共同就位道MARPE的活动连接装置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良好,能有效地打开D期腭中缝,操作简便,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装置 微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 上颌横向发育不足 腭中缝分期 三维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对上颌骨三维位置的影响
5
作者 刘佳君 熊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0-336,共7页
目的:研究成年患者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miniscrew-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sion,MARPE)后上颌骨在矢状向和垂直向的变化。方法:选择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的45例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女性38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21.7&#... 目的:研究成年患者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miniscrew-assisted rapid palatal expansion,MARPE)后上颌骨在矢状向和垂直向的变化。方法:选择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的45例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女性38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21.7±3.4)岁。通过将患者扩弓前和扩弓后即刻的CBCT导入Dolphin 11.9软件和MIMICS 21.0软件,通过Dolphin校正头位后,在MIMICS中将患者扩弓前和扩弓后的CBCT数据生成的三维重建模型进行配准,然后对扩弓前和扩弓后的前鼻棘、鼻额缝最前下端鼻骨端、鼻骨最前下端、颧颌缝最上端颌骨端、颧额缝最内侧额骨端和颞颧缝最下端颧骨端进行定点,测量并计算扩弓前后上述点在矢状向和垂直向的变化。结果:扩弓后前鼻棘矢状向和垂直向上左侧向前(0.52±0.58)mm,向下(0.49±0.93)mm;右侧向前(0.70±0.86)mm,向下(0.41±0.97)mm,并且结果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额缝最前下端鼻骨端、鼻骨最前下端、颧颌缝最上端颌骨端、颧额缝最内侧额骨端和颞颧缝最下端颧骨在矢状向和垂直向上基本向后移动0.06~0.30 mm,向上移动0.10~0.55 mm,绝大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患者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时,上颌骨向前向下移位;上颌骨上方相邻结构向上向后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 上颌骨横向宽度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骨性Ⅲ类错前方牵引矫治中扩弓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1
6
作者 马文盛 卢海燕 +2 位作者 董福生 胡骁颖 栗兴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前方牵引与单纯前方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临床疗效的异同。方法选择31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分为A、B组,A组15例采用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B组16例采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2组患者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前方牵引与单纯前方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临床疗效的异同。方法选择31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分为A、B组,A组15例采用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B组16例采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2组患者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23个测量项目,比较矫治前后的变化,并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A组疗程平均10.14个月,B组平均9.77个月(P>0.05)。Pancherz分析结果表明,A、B组上颌基骨分别前移2.99mm和3.33mm;A组下颌基骨后移0.07mm,B组下颌基骨前移0.80mm;A、B组前牙覆盖分别增加4.51mm和6.37mm,磨牙关系改善分别为4.97mm和4.73mm。以上项目除前牙覆盖的变化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项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A组下颌磨牙在下颌基骨中前移了1.18mm,B组下颌磨牙在下颌基骨中后移了1.20mm(P<0.05)。从2组矫治前后治疗变化量的比较来看,矫治后2组上颌前牙的唇倾度均有增加,但B组较A组增加更多(P<0.05)。结论对早期骨性Ⅲ类错采用前方牵引矫治,无论快速扩弓与否,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前方牵引 快速扩弓 早期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快速扩弓和骨龄对上颌前方牵引疗效的硬组织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胡骁颖 刘春艳 +4 位作者 王雯 许锦涛 卢海燕 马文盛 董福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5-769,共5页
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RME)和骨龄对前方牵引疗效的硬组织影响。方法:选取AnglesⅢ类骨性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小骨龄扩弓组(1组)、小骨龄非扩弓组(2组)、大骨龄扩弓组(3组)和大骨龄非扩弓组(4组)(n=10),进行配合或不配合RME的前方牵引... 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RME)和骨龄对前方牵引疗效的硬组织影响。方法:选取AnglesⅢ类骨性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小骨龄扩弓组(1组)、小骨龄非扩弓组(2组)、大骨龄扩弓组(3组)和大骨龄非扩弓组(4组)(n=10),进行配合或不配合RME的前方牵引矫治。每组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治疗前后骨组织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扩弓对大骨龄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骨龄对非扩弓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龄和扩弓对前方牵引疗效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sⅢ类 上颌快速扩弓(rme) 骨龄 前方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扩弓后上颌牙列位置三维改变的螺旋CT测量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杜航 曾祥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使用螺旋CT观察快速扩弓(RME)前后上颌牙列位置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使用螺旋CT获得临床患者颅面部三维数据模型,通过颅部的固有解剖标志点建立测量三维坐标系,使矫治前后的变化都在同一个测量坐标系下直接对比研究。观测10... 目的:使用螺旋CT观察快速扩弓(RME)前后上颌牙列位置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使用螺旋CT获得临床患者颅面部三维数据模型,通过颅部的固有解剖标志点建立测量三维坐标系,使矫治前后的变化都在同一个测量坐标系下直接对比研究。观测10例恒牙早期患者在快速扩弓前后上颌牙列各标志点间的位置和角度改变。结果:1)后牙在宽度方向上为整体移动和倾斜移动相结合的移动方式,但第一磨牙和第一双尖牙稍有差别;牙齿和骨对宽度增加的贡献各占约1/2;2)后牙在垂直方向有伸长的趋势;3)第一磨牙和第一双尖牙均向前整体移动,轴倾度保持不变;4)中切牙整体随上颌骨前部向前向下移动,其牙长轴发生直立,轴倾度增加;5)上颌平面发生顺时针旋转。结论:上颌牙列位置RME前后在矢状向、垂直向和水平向3个方向上均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螺旋CT可以对这种三维位置变化进行详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快速扩弓 螺旋CT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腭裂患者正畸扩弓与植骨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常乐 王英男 刘红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唇腭裂患者由于先天裂隙,早期手术的瘢痕张力和唇肌压迫等因素导致上颌骨横向发育受限,临床上常表现为上颌骨严重缩窄,宽度不足,上下牙弓不匹配,牙列反等。牙槽突植骨与正畸扩弓治疗是矫正上颌宽度不足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牙槽突植骨时... 唇腭裂患者由于先天裂隙,早期手术的瘢痕张力和唇肌压迫等因素导致上颌骨横向发育受限,临床上常表现为上颌骨严重缩窄,宽度不足,上下牙弓不匹配,牙列反等。牙槽突植骨与正畸扩弓治疗是矫正上颌宽度不足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牙槽突植骨时机及其成功率、牙槽突植骨与正畸扩弓先后关系两方面讨论。牙槽突植骨的最佳时机为恒尖牙萌出前,其牙根发育1/2~2/3时。植骨前的快速扩弓有增大裂隙,扩大植骨量,降低植骨难度等优势,但是稳定性仍有争议。植骨后的快速扩弓可扩展腭中缝而不破坏植骨区,但是目前仍是小样本研究。慢速扩弓持续的轻力可起到较好的骨改建效应,但慢速扩弓的研究中多配合了固定矫治器,长期稳定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牙槽突植骨术 快速扩弓 慢速扩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上颌快速扩弓非拔牙矫治前后的软组织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诺 赵桂芝 +3 位作者 柯杰 贾成亮 左凯 范星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Ⅰ分类青少年患者不拔牙病例矫治前后的软组织变化。方法:对27例10~15岁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病例进行快速扩弓,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完成不拔牙矫治。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的软组织指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13项...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Ⅰ分类青少年患者不拔牙病例矫治前后的软组织变化。方法:对27例10~15岁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病例进行快速扩弓,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完成不拔牙矫治。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的软组织指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13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鼻唇角、上唇倾角、上唇突度的变化明显(P﹤0.05),上唇前突得到了矫正。Z角和软组织面凸角的变化明显(P﹤0.05),面部侧貌协调性得到了改善。结论:运用快速扩弓器扩大牙弓宽度配合直丝弓矫治器是不拔牙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扩弓 头影测量分析 安氏Ⅱ类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支抗辅助快速扩大上颌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芳 胡敏 +1 位作者 李洪 郭克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5-748,F0003,共5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研究牙支抗快速扩大上颌与种植体支抗辅助快速扩大上颌在相同载荷条件下上颌骨的生物力学反应,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一为以牙齿为支抗扩弓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二为...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研究牙支抗快速扩大上颌与种植体支抗辅助快速扩大上颌在相同载荷条件下上颌骨的生物力学反应,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一为以牙齿为支抗扩弓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二为以牙齿和种植体为支抗扩弓的有限元模型。模型一与模型二均进行水平方向20N扩弓力的加载。分别计算2种加载条件下各点的X、Y、Z轴位移,评价正畸载荷下上颌骨及牙齿的应力分布和位移趋势。结果:2个模型均表现为水平方向上,腭中缝打开量前大后小;冠状面上,从牙槽骨到颅底,打开量呈底边向下的三角形。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呈冠颊向根舌向倾斜移位。但模型二中位移差量不如模型一明显。模型二中牙齿应力值低于模型一。结论:种植体支抗辅助快速扩弓与临床常用的固定螺旋快速扩弓方法相比,宽度开展的矫形效果能够增加骨性效应,减小牙性效应,减轻了上磨牙颊倾、舌尖下垂、下颌平面开大等不利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腭部种植体 三维有限元 快速扩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式快速扩弓器加前方牵引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学侠 刘东旭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27-631,共5页
目的评估垫式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在恒牙早期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8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患者,用垫式快速扩弓器加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 目的评估垫式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在恒牙早期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8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患者,用垫式快速扩弓器加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许多标志点在水平方向上都有明显变化,上颌骨明显前移(P<0.05)。结论 垫式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作用,可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有效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畸形 快速扩弓 前方牵引[牙合]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对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技术治疗青少年上颌骨宽度不足的扩弓效率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莹 邱添源 +1 位作者 包幸福 胡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0-1055,共6页
目的:分析并评估应用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技术(MARPE)治疗青少年上颌骨宽度不足(MTD)的扩弓效率,为制定其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例MTD并进行MARPE治疗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BCT)测量治疗... 目的:分析并评估应用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技术(MARPE)治疗青少年上颌骨宽度不足(MTD)的扩弓效率,为制定其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例MTD并进行MARPE治疗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BCT)测量治疗前后患者颊侧上颌宽度(BMW)、腭侧上颌宽度(PMW)、腭中缝扩大量(SE)、上颌骨性扩弓器(MSE)的扩大量(AE)和第一磨牙角度(MA)及治疗前后BMW和PMW改变值(ΔBMW和ΔPMW),计算骨性扩弓量百分比、牙槽骨的弯曲量百分比及其余效应百分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扩弓治疗后MTD患者不同牙位处BMW和PMW增大(P<0.05),双侧MA减小(P<0.05)。与第一磨牙处ΔPMW比较,第一磨牙处ΔBMW较大(t=3.047,P<0.05);与第一磨牙处SE比较,第一磨牙处ΔBMW较大(t=9.655,P<0.05)。与第一前磨牙处ΔBMW比较,第一磨牙处ΔBMW较大(P<0.05)。由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至第一前磨牙处骨性扩弓效率百分比逐渐降低,而牙槽骨的弯曲量百分比及其余效应百分比逐渐升高。结论:应用MARPE治疗青少年MTD,可有效打开腭中缝,骨性扩弓效率可达7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技术 上颌骨性扩弓器 上颌骨宽度不足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快速扩弓的断层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钱玉芬 潘晓岗 严拥庆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研究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快速扩弓过程中鼻上颌复合体各层的变化规律。方法对4例恒牙期的UCLP患者(平均年龄13岁)进行快速扩弓,扩弓前后对鼻上颌复合体CT扫描,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CT图像进行裂隙大小和组织密度研究。... 目的研究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快速扩弓过程中鼻上颌复合体各层的变化规律。方法对4例恒牙期的UCLP患者(平均年龄13岁)进行快速扩弓,扩弓前后对鼻上颌复合体CT扫描,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CT图像进行裂隙大小和组织密度研究。结果裂隙中央面积扩大大于鼻底和口腭部,各层灰度梯度在扩弓后都有所降低。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快速扩弓后,扩大最显著的位置在裂隙中央,扩弓后没有骨质的沉积和软组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快速扩弓 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快速扩弓腭中缝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时空表达与新骨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卫兵 王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扩张期和固定期兔腭中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时空表达模式以及新骨形成情况。方法将4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11组:实验组(共5组)、对照组(共5组)、对照0组,每组4只。用螺旋分裂基托扩大矫治器(Haas矫正器... 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扩张期和固定期兔腭中缝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时空表达模式以及新骨形成情况。方法将4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11组:实验组(共5组)、对照组(共5组)、对照0组,每组4只。用螺旋分裂基托扩大矫治器(Haas矫正器)扩张兔上牙弓,快速扩张2周,固定4周。在安装扩张器当天(对照0组)、快速扩张第1、2周、固定第1、2、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取兔上颌骨腭中缝组织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在腭中缝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变化,采用过碘酸-Schiff染色法观测新骨形成。结果快速扩张的腭中缝可见高水平的VEGF表达,VEGF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和增殖活跃的成骨细胞胞浆。对照组VEGF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呈弱阳性表达。实验组快速扩张第1周、快速扩张第2周、固定第1周、固定第2周VEGF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随着机械应力快速扩张,实验组VEGF蛋白表达量逐渐上升,固定1周达峰值后逐渐下降。实验组新骨形成的量均高于对照组,新骨形成的量逐渐上升,固定2周达峰值后逐渐下降。结论上颌快速扩弓产生的机械牵张力可以导致VEGF生成增加从而促进血管及新骨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扩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新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快速扩弓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婧 邹淑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311-314,共4页
上颌快速扩弓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上颌骨邻近组织结构复杂,而快速扩弓的矫治力作用于牙和腭部再通过骨和软组织的传导分散到整个上颌骨及其周围组织,因此其生物力学作用机制亦十分复杂。下面就其生物力学原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 上颌快速扩弓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上颌骨邻近组织结构复杂,而快速扩弓的矫治力作用于牙和腭部再通过骨和软组织的传导分散到整个上颌骨及其周围组织,因此其生物力学作用机制亦十分复杂。下面就其生物力学原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医师应用该法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扩弓 生物力学 上颌骨缝快速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快速扩大后成人与儿童牙弓及腭弓形态的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7-400,共4页
目的 :比较观察经上颌快速扩大 (RME)矫治后 ,成人与儿童牙弓和腭弓形态的变化差异。方法 :测量成人和儿童各 47例经RME矫治前后的牙颌模型的牙弓宽度、腭弓宽度、腭角和磨牙角。结果 :①牙弓宽度 :除双尖牙外 ,第一磨牙和尖牙扩大量均... 目的 :比较观察经上颌快速扩大 (RME)矫治后 ,成人与儿童牙弓和腭弓形态的变化差异。方法 :测量成人和儿童各 47例经RME矫治前后的牙颌模型的牙弓宽度、腭弓宽度、腭角和磨牙角。结果 :①牙弓宽度 :除双尖牙外 ,第一磨牙和尖牙扩大量均儿童大于成人 ,尤以尖牙差别最大。儿童组 ,第一磨牙、双尖牙的扩大量与尖牙扩大量间无统计学差异 ;成人组 ,第一磨牙、双尖牙扩大量相互间无统计学差异 ,而均与尖牙扩大量间有统计学差异。②腭弓宽度 :RME矫治后 ,在腭中部和腭顶部 ,儿童组扩宽程度明显大于成人组。③磨牙角 :儿童组 ,矫治前后磨牙角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而成人组有显著性差异。矫治前 ,儿童与成人磨牙角无显著性差异 ;矫治后 ,两组磨牙角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④腭角 :RME矫治前后 ,儿童组腭角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而成人组却有显著性差异。成人组腭角变化值明显大于儿童组 ,具有显著性。结论 :RME矫治后 ,儿童与成人牙弓和腭弓形态的变化有区别 ,主要表现在磨牙角和腭弓角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扩大 牙弓 腭弓 成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膜式快速扩弓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巍 王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15-316,共2页
目的观察压膜式快速扩弓器的临床应用特点和效果。方法选择30名后牙反的患者,其中,男12名、女18名;平均年龄12.7岁。快速扩弓后,测量扩弓前后第一磨牙和第一前磨牙中央窝之间的宽度及中切牙间隙,对比其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后测量结果的... 目的观察压膜式快速扩弓器的临床应用特点和效果。方法选择30名后牙反的患者,其中,男12名、女18名;平均年龄12.7岁。快速扩弓后,测量扩弓前后第一磨牙和第一前磨牙中央窝之间的宽度及中切牙间隙,对比其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后测量结果的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前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恒磨牙间宽度和上颌第一前磨牙间宽度及中切牙间隙增加明显。结论压膜式快速扩弓器是一种美观、舒适、制作简单、戴用便捷、固位好、易于清洗的快速扩弓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扩弓 反(牙合) 扩弓螺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扩弓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建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2-284,共3页
报道1例上颌快速扩弓治疗OSAS的患者,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表明该方法可以降低鼻通气的阻力,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关键词 口呼吸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上颌快速扩弓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上颌扩展在吮拇指所致开治疗中的作用
20
作者 陆静 龚方方 沈刚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上颌扩展(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在吮拇指所致开畸形的正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有长期吮拇指习惯的恒牙列早期的开患者10例,10~12岁,平均11.63岁,前牙区开约10 mm。在进行宣教自行破除吮拇指的不良习惯... 目的探讨快速上颌扩展(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在吮拇指所致开畸形的正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有长期吮拇指习惯的恒牙列早期的开患者10例,10~12岁,平均11.63岁,前牙区开约10 mm。在进行宣教自行破除吮拇指的不良习惯3~4个月以后,对吮拇指所致的上颌及上牙弓狭窄用RME行上颌横向扩展。RME的开展速度为每日将螺旋开大0.5 mm(每日旋转2次,每次1/4圈),直至上后牙腭尖和下后牙颊尖相对为止。扩展矫治前后均取模、摄上颌前部咬合片、头颅正、侧位定位片。利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腭中缝被打开,上颌基骨横向宽度增大,左右侧颧点间距、左右侧上颌牙槽基座点间距和左右侧上颌第一恒磨牙颊侧面最外点间距均增大,增加量分别为2.30、2.30和4.85 mm;上牙弓横向宽度增大,上颌左右侧尖牙牙尖间距及左右侧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间距增大,上牙弓弓形得到明显改善,并为排齐牙列创造了间隙。结论RME通过打开腭中缝增加上颌基骨宽度,在较短的治疗时间内获得所需的骨骼效应,对吮拇指导致开的恒牙列早期患者矫治上颌及上牙弓狭窄疗效显著,为进一步的固定矫治纠正开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吮拇指习惯 开 快速上颌扩展 头影测量分析 模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