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5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菜蛾PxylPBAN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其RNAi对保幼激素和性信息素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郑月琴 祝潇雯 +3 位作者 田厚军 林硕 刘倩霞 魏辉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584,共9页
【目的】通过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性信息素生物合成激活神经肽基因PxylPBAN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并检测RNAi沉默PxylPBAN对小菜蛾保幼激素通路和性信息素合成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PxylPBAN在性信息素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利... 【目的】通过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性信息素生物合成激活神经肽基因PxylPBAN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并检测RNAi沉默PxylPBAN对小菜蛾保幼激素通路和性信息素合成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PxylPBAN在性信息素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T-PCR克隆小菜蛾PxylPBAN的CDS全长序列;原核表达PxylPBAN并纯化;通过将dsPxylPBAN注射进小菜蛾雌蛹,利用RNAi沉默PxylPBAN,并利用RT-qPCR验证RNAi后24, 48和72 h时PxylPBAN以及保幼激素通路基因(PxylJHAMT,PxylnJHBP,PxylhJHBP和PxylMet)和性信息素合成通路基因(PxylACC和PxylFAR6)的表达量。【结果】克隆得到小菜蛾PxylPBAN(GenBank登录号:LOC105391112),全长CDS 582 bp,编码193个氨基酸,蛋白预测分子量约为21.85 kD;原核表达获得PxylPBAN重组蛋白。RNAi结果表明与注射dsEGFP的对照比较,注射dsPxylPBAN后小菜蛾PxylPBAN的表达量显著下调,且注射后24 h时下调最显著;此外,PxylJHAMT,PxylnJHBP,PxylhJHBP,PxylMet,PxylACC和PxylFAR6的表达量也显著下调。【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PxylPBAN重组蛋白,发现PxylPBAN是小菜蛾保幼激素通路和性信息素合成通路的重要枢纽基因,为揭示小菜蛾PxylPBAN与保幼激素对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联动调控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性信息素生物合成激活神经肽 保幼激素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P环化水解酶——一种防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RNAi靶标基因
2
作者 董代幸 羊桂英 +2 位作者 王爱英 罗举 刘淑华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5-1292,共8页
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I(guanosine triphosphate cyclohydrolase I, GCHI)是全变态昆虫重要的生长发育调节因子,参与黑色素形成和蜕皮过程。为探讨了GCHI编码基因作为褐飞虱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防控靶标基因的可行性,克隆了... 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I(guanosine triphosphate cyclohydrolase I, GCHI)是全变态昆虫重要的生长发育调节因子,参与黑色素形成和蜕皮过程。为探讨了GCHI编码基因作为褐飞虱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防控靶标基因的可行性,克隆了褐飞虱的NlGCHI基因,分析了其时空表达特征,并采用显微注射方式进行了功能验证。结果表明,NlGCHI有2个转录本,分别命名为NlGCHIa和NlGCHIb。其中,NlGCHIb在高龄褐飞虱若虫期存在周期性表达动态,且在表皮中表达水平最高。无论是注射dsNlGCHI还是喂食GCHI抑制剂(3-deoxy-D-arabino-heptulosonate-7-phosphate, DAHP),褐飞虱都有极高的死亡率,主要是死于蜕皮障碍,表现为虫蜕不能顺利脱离虫体。dsNlGCHI处理试虫还表现出不能正常黑化的现象。以上结果表明,GCHI在全变态昆虫和不完全变态昆虫中的功能相对保守,影响昆虫的表皮形成和蜕皮过程,其编码基因可用于开发防治褐飞虱的RNAi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rna干扰 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Ⅰ 表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中纳米颗粒介导的RNA干扰: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吉升 林显锋 陈伟健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9-861,共13页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由于其高度保守、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和沉默高效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昆虫的基因功能研究和选择性控制农业害虫的新生物策略开发中。但是RNAi在害虫防治的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了挑战,其中RNAi效率是最主要的...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由于其高度保守、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和沉默高效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昆虫的基因功能研究和选择性控制农业害虫的新生物策略开发中。但是RNAi在害虫防治的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了挑战,其中RNAi效率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本综述对RNAi分子机制的3个主要通路、核酸酶对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稳定性和RNAi效率的影响以及利用纳米颗粒材料包裹与递送dsRN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与探讨,对通过抑制昆虫体内核酸酶活性并结合目标基因的dsRNA来进一步提高RNAi效率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基于纳米颗粒的害虫生物防治和绿色杀虫剂开发提供参考。dsRNA的稳定性是限制昆虫中RNAi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将dsRNA与不同纳米颗粒结合形成聚合物,可增加dsRNA在昆虫体内的稳定性,提高RNAi效率。在RNAi应用中,不同纳米颗粒为RNAi提供了多种dsRNA递送方式。纳米颗粒以其安全、低毒、成本低廉、生物相容性好和RNAi效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昆虫的RNAi研究中,在害虫防治与绿色杀虫剂开发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今后,应加强纳米材料功能化设计、低成本生产工艺研发及生态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以推动RNAi技术在农业中的实际应用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基因沉默 rna干扰 双链rna 纳米颗粒 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褐飞虱糖转运蛋白基因4的研究
4
作者 谢坤 丁汉凤 +6 位作者 李娜娜 贾素平 白静 丛韫喆 李广贤 姚方印 杨永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褐飞虱是水稻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目前的防治措施存在各种弊端,开展控制褐飞虱的探索研究可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本研究利用dsRNA(double-stranded RNA,双链RNA)介导的RNAi(RNA interference,RNA干扰)技术,以褐飞虱糖运输蛋白基因(Nls... 褐飞虱是水稻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目前的防治措施存在各种弊端,开展控制褐飞虱的探索研究可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本研究利用dsRNA(double-stranded RNA,双链RNA)介导的RNAi(RNA interference,RNA干扰)技术,以褐飞虱糖运输蛋白基因(Nlst4)为靶标,在体外合成Nlst4的dsRNA,将其饲喂褐飞虱若虫后,其体内目标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产生致死表型;构建Nlst4的RNAi干扰载体,通过农杆菌侵染转化培育转基因水稻,褐飞虱取食后,体内目标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1龄、2龄若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但未出现致死表型。试验结果证实,利用RNAi技术通过培育转基因水稻防治褐飞虱存在可行性,可为后续转基因抗褐飞虱水稻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rna干扰 糖转运蛋白基因4 人工饲喂 转基因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杀菌剂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敏 张伟 +3 位作者 李丽莉 刘伟云 李宁 刘保友 《落叶果树》 2025年第2期43-47,共5页
RNA杀菌剂是利用RNA干扰技术,通过抑制作物致病菌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来抑制或杀灭致病菌,具有靶向性强、环境友好等特点,有利于作物病害的绿色精准防控。从RNA干扰的作用机制、dsRNA合成技术、RNA杀菌剂的研发及其防治作物病害等方面... RNA杀菌剂是利用RNA干扰技术,通过抑制作物致病菌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来抑制或杀灭致病菌,具有靶向性强、环境友好等特点,有利于作物病害的绿色精准防控。从RNA干扰的作用机制、dsRNA合成技术、RNA杀菌剂的研发及其防治作物病害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RNA杀菌剂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杀菌剂 rna干扰 作物病害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介导的转BtPMaT1基因烟草对烟粉虱抗性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费明亮 白戈 +5 位作者 程涛 娄勇 杨楠 谢贺 王智英 杨大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8,共9页
【目的】构建沉默烟粉虱BtPMaT1基因的烟草,并评价其抗烟粉虱表型。【方法】采集云南11个主要烟区的烟粉虱,克隆解毒酚糖的BtPMaT1基因,构建在烟草中表达BtPMaT1基因的RNAi载体,并对阳性转化植株接种烟粉虱,评价其抗性。【结果】(1)云... 【目的】构建沉默烟粉虱BtPMaT1基因的烟草,并评价其抗烟粉虱表型。【方法】采集云南11个主要烟区的烟粉虱,克隆解毒酚糖的BtPMaT1基因,构建在烟草中表达BtPMaT1基因的RNAi载体,并对阳性转化植株接种烟粉虱,评价其抗性。【结果】(1)云南11个地区烟粉虱BtPMaT1基因序列存在差异,与烟草Nt-PMaT1基因序列亲缘关系较远;(2)明确了11个烟区的RNAi靶标片段,构建RNAi载体,转化获得RNAi烟草,其农艺性状与对照烟草无明显差异;(3)接种烟粉虱14~35 d后,BtPMaT1基因RNAi载体的转基因烟株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烟株(P<0.01)。【结论】构建的沉默烟粉虱BtPMaT1基因的烟草具有良好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BtPMaT1基因 rna干扰(rnai)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技术在烟粉虱基因功能和防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韦焕文 苏润馨 +1 位作者 吴屿瞳 史晓斌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3期321-330,共10页
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一种世界性蔬菜害虫,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导致蔬菜产量下降。烟粉虱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但过度使用杀虫剂导致烟粉虱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绿色防控的需求日益增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 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一种世界性蔬菜害虫,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导致蔬菜产量下降。烟粉虱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但过度使用杀虫剂导致烟粉虱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绿色防控的需求日益增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项特异性沉默靶标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昆虫的基因功能研究和绿色防控。通过介绍RNAi作用原理和RNAi在烟粉虱的基因功能,总结了RNAi在烟粉虱的防控应用和RNA农药的应用现状,为烟粉虱的新靶点研究和开发RNA农药进行烟粉虱防控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烟粉虱 基因功能 rna农药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然纳米聚合物的RNA干扰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洋洋 汪浩 +4 位作者 罗佳琪 理豪天 张建珍 柴林 张建琴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2-876,共15页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通过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靶基因mRNA的特异性降解,为农业害虫防控提供高靶向性且环境兼容的新策略。同传统农药相比,RNAi技术可精准作用于害虫生长发育、解毒和代谢等关键基因,...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通过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靶基因mRNA的特异性降解,为农业害虫防控提供高靶向性且环境兼容的新策略。同传统农药相比,RNAi技术可精准作用于害虫生长发育、解毒和代谢等关键基因,提高非靶生物安全性。但dsRNA田间施用中易降解且难以穿透昆虫体壁,是RNAi技术应用的瓶颈。天然纳米载体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可控释放效应等独特性质,通过负载dsRNA形成纳米颗粒,在提高dsRNA的环境稳定性的同时又兼具了环境安全性,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系统综述了脂质、壳聚糖、蛋白和黑色素4种常见天然纳米聚合物的自组装、静电吸附和pH控释等物理化学特性,概述了脂质和壳聚糖作为药物及dsRNA递送载体在害虫防治中的实际应用、蛋白和黑色素结合药物和siRNA作用于医学领域的成效,并展望了经过改性修饰的4种天然纳米聚合物结合RNAi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RNA生物农药的研发面临安全靶基因的选择和dsRNA的递送两个主要瓶颈。本综述为天然纳米聚合物在农业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防治 rna干扰技术 天然纳米聚合物 纳米颗粒 纳米载体 rnai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技术在马铃薯害虫防控中的应用和风险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柯然 闫俊杰 +1 位作者 刘建凤 高玉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0,共7页
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粮食需求,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害虫绿色防控技术。RNAi技术(RNA interference)又叫RNA干扰技术,是一种转录后调控基因沉默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原理是基于由19-25对核苷酸组... 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粮食需求,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害虫绿色防控技术。RNAi技术(RNA interference)又叫RNA干扰技术,是一种转录后调控基因沉默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原理是基于由19-25对核苷酸组成的小分子双链RNA与目标靶基因mRNA结合并引发mRNA降解,从而导致靶基因沉默。目前RNAi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害虫治理,在针对马铃薯靶标害虫方面,主要研究集中在防控鞘翅目、半翅目、鳞翅目害虫。2023年12月22日,世界上首款RNAi生物农药正式批准商业化,用于防控抗药性日益严重、国际公认的马铃薯重要毁灭性检疫害虫马铃薯甲虫,是世界上首款被允许在农作物上商业使用的可喷洒RNA生物农药,对马铃薯害虫的绿色防控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基于RNAi技术的产品被用于农业害虫防控的同时,仍需考虑其抗药性、脱靶效应和对环境安全的潜在风险。本文以RNAi技术在马铃薯害虫防控应用的可行性、RNAi技术在马铃薯害虫防控中的应用以及潜在的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阐述RNAi技术在马铃薯害虫防控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为RNAi技术纳入防控马铃薯害虫综合治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马铃薯害虫 害虫综合治理 害虫抗药性治理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载体递送系统介导的豌豆蚜四个基因RNA干涉条件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琨 郭士刚 +3 位作者 常美玲 余明玉 阚云超 李丹丹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8-735,共8页
【目的】评估纳米载体递送系统介导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基因的RNA干涉条件。【方法】选择豌豆蚜表皮发育相关基因几丁质合成酶2(chitin synthase 2,CHS2)基因,代谢相关酶液泡型H^(+)-ATP酶AC39(vacuolar H^(+)ATPase AC39,VhaAC39... 【目的】评估纳米载体递送系统介导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基因的RNA干涉条件。【方法】选择豌豆蚜表皮发育相关基因几丁质合成酶2(chitin synthase 2,CHS2)基因,代谢相关酶液泡型H^(+)-ATP酶AC39(vacuolar H^(+)ATPase AC39,VhaAC39)基因、水通道蛋白(water-specific aquaporin,Wsa)基因和N6-甲基腺苷(N6 methyladenosine,m6A)修饰关键酶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methyltransferase-like protein 14,METTL14)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纳米载体递送系统在豌豆蚜4龄若蚜中分别注射上述4个基因不同浓度(10~5000 ng/μL,5~250 ng/头)的dsRNA,注射后48 h时利用qRT-PCR检测这上述4个基因的表达量,筛选dsRNA最适浓度;将这4个基因的dsRNA以最适浓度通过纳米载体递送系统注射豌豆蚜4龄若蚜后12,24,36,48,60和72 h时qRT-PCR检测这4个基因的表达量,筛选纳米载体递送系统介导RNA干涉的最佳时间。【结果】与注射dsEGFP的对照组相比,豌豆蚜4龄若蚜注射50 ng/μL(25 ng/头)dsCHS2后48 h时,CHS2表达量显著下降47.5%;豌豆蚜4龄若蚜注射50~200 ng/μL(25~100 ng/头)dsMETTL14后48 h时METTL14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呈剂量依赖效应;豌豆蚜4龄若蚜注射50 ng/μL(25 ng/头)dsVhaAC39后48 h时VhaAC39表达量显著下降53.4%,而注射dsWsa后48 h时Wsa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与注射dsEGFP的对照组相比,CHS2,METTL14和VhaAC39表达量均在注射靶基因dsRNA后48 h时下降最显著,Wsa在注射dsWsa后60 h时下降最显著。【结论】对豌豆蚜使用纳米载体介导的RNA干涉的dsRNA的最佳浓度约为50 ng/μL(25 ng/头),干涉效果较好的时间段为处理后48-60 h时,该研究为使用纳米递送系统实现蚜虫RNA干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DSrna rna干涉 纳米载体递送系统 rna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lac1基因的RNAi对白蚁肠道氧化还原电位响应病原菌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文慧 沈丹霓 +3 位作者 吴文静 张世军 周虹 李志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3,共10页
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又称为地下白蚁,它以木质纤维素为主食,是广泛分布于全球的经济害虫。地下白蚁对病原微生物强大的免疫防御能力一直是其生物防治应用的瓶颈之一。植食性昆虫的解毒酶在其消化和免疫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 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又称为地下白蚁,它以木质纤维素为主食,是广泛分布于全球的经济害虫。地下白蚁对病原微生物强大的免疫防御能力一直是其生物防治应用的瓶颈之一。植食性昆虫的解毒酶在其消化和免疫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具有木质素代谢活性的解毒酶在白蚁肠道免疫过程中氧化还原稳态的调控研究对揭示其肠道免疫机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为免疫诱导物,基于肠道氧化还原态的微电极检测系统,首次对台湾乳白蚁感染真菌后前肠/唾液腺、中肠及后肠中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进行了描述;并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了具有木质素代谢活性的乳白蚁漆酶基因Cflac1在感染前后的表达,并确定了Cflac1在乳白蚁肠道免疫防御真菌过程中对氧化还原稳态维系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丰富了白蚁肠道免疫机制的研究内容,为拓宽白蚁防治新靶点及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乳白蚁 解毒酶 金龟子绿僵菌 肠道微环境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干尖线虫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双链RNA细菌表达体系构建
12
作者 崔苗苗 杨行洲 +5 位作者 宋海艳 魏利辉 顾爱国 乐秀虎 李东霞 冯辉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7-874,共8页
外源双链RNA(dsRNA)可通过RNA干扰(RNAi)影响植物线虫的基因表达,达到杀虫防病的目的。利用细菌表达系统进行dsRNA制备,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是dsRNA规模化制备的优选策略。为探索基于RNAi技术的细菌表达dsRNA在水稻干尖线虫(Aphelechoid... 外源双链RNA(dsRNA)可通过RNA干扰(RNAi)影响植物线虫的基因表达,达到杀虫防病的目的。利用细菌表达系统进行dsRNA制备,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是dsRNA规模化制备的优选策略。为探索基于RNAi技术的细菌表达dsRNA在水稻干尖线虫(Aphelechoides besseyi)防治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水稻干尖线虫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AbTPS1和AbTPS2为靶标基因,设计构建细菌表达双链RNA(dsAbTPS1、dsAbTPS2)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HT115(DE3),优化dsRNA诱导表达条件和提取方法,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菌表达的dsRNA对靶标基因的沉默效率,评估其对水稻干尖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当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为0.5 mmol/L、诱导时间为6 h,本研究构建的携带AbTPS-L4440表达载体HT115菌株的dsRNA产量达到最大。利用Trizol法和甲酰胺法从表达菌株中提取的dsRNA产量显著高于乙醇-氯化钠法。用dsAbTPS1和dsAbTPS2处理水稻干尖线虫后,靶基因AbTPS1和AbTPS2表达水平下调,在4℃低温、40℃高温及脱水干燥环境中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低于M9缓冲液处理和dsGFP处理。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水稻干尖线虫AbTPS1、AbTPS2基因的dsRNA细菌表达体系,获得的dsRNA具有明显的RNAi效应,为利用RNA农药防治水稻干尖线虫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干尖线虫 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 双链rna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对抗细菌耐药的新途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文迪 黄乙财 徐天乐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1期79-83,96,共6页
近年来细菌感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和畜禽带来极大的危害。当前治疗细菌感染的手段仍以使用抗生素为主,但抗生素的滥用会造成细菌耐药性的增强。RNAi的出现或许给治疗细菌感染带来希望,小分子RNA通过干扰耐药基因的合成阻止其耐药及增... 近年来细菌感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和畜禽带来极大的危害。当前治疗细菌感染的手段仍以使用抗生素为主,但抗生素的滥用会造成细菌耐药性的增强。RNAi的出现或许给治疗细菌感染带来希望,小分子RNA通过干扰耐药基因的合成阻止其耐药及增殖过程。目前该技术在哺乳动物的病毒感染研究中较为常见,且在治疗鱼类细菌感染中也有应用,但并未直接作用于特定抗生素耐药基因。阐明RNAi机制及其在防控耐药细菌感染方面的有关研究进展,进一步揭示该技术对抗耐药病原菌感染的可观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技术 细菌感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分析表皮蛋白基因HcCPG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14
作者 邱亚丽 王启俐 +1 位作者 孙丽丽 曹传旺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为探究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表皮蛋白家族CPG基因(HcCPG)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克隆HcCPG基因并进行特性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HcCPG基因在美国白蛾不同发育阶段和幼虫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量,利用RNAi技术研究HcCPG... 为探究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表皮蛋白家族CPG基因(HcCPG)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克隆HcCPG基因并进行特性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HcCPG基因在美国白蛾不同发育阶段和幼虫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量,利用RNAi技术研究HcCPG基因在美国白蛾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美国白蛾HcCPG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828 bp,编码275个氨基酸,HcCPG基因在7龄幼虫阶段和丝腺中的表达水平最高;沉默HcCPG基因后,幼虫取食量与体质量均显著下降,发育历期显著延长,蜕皮困难,死亡率显著升高。HcCPG基因在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蜕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表皮蛋白 rna干扰 存活率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无载体递送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珂瑶 罗应楠 +2 位作者 胡一雪 王东纳 张列峰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作为一种能够特异性靶向基因沉默的重要分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siRNA的有效递送一直是其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siRNA递送系统通常依赖于载体工具的辅助,但载体存在潜在的降解性... 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作为一种能够特异性靶向基因沉默的重要分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siRNA的有效递送一直是其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siRNA递送系统通常依赖于载体工具的辅助,但载体存在潜在的降解性、长期毒性和免疫反应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因此,无载体递送siRNA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综述旨在回顾siRNA无载体递送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其作用机制、递送策略以及递送优势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无载体递送 rna干扰 修饰策略 sirna偶联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RNA纳米融合制剂研制及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和烟草脉带花叶病毒的抑制效果
16
作者 张盼 郭玉双 +4 位作者 汪汉成 尹国英 曹领改 贾蒙骜 余永旭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3-483,399,共12页
由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和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VBMV)所致花叶病是烟草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威胁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纳米材料介导的RNA干扰(RNAi)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安全、高效防治技术,在植物病毒病防治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 由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和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VBMV)所致花叶病是烟草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威胁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纳米材料介导的RNA干扰(RNAi)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安全、高效防治技术,在植物病毒病防治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对TMV和TVBMV病毒抑制效果最佳的靶标序列,并通过双链RNA(dsRNA)纳米材料递送体系解析其对TMV和TVBMV的抑制效果。基于TMV基因组的外壳蛋白(CP)和P126基因,以及TVBMV基因组的CP和HC Pro基因设计靶标片段,结合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试验,明确不同片段对TMV和TVBMV的抑制效果,筛选最佳靶标片段。体外合成dsRNA,并分别与3种纳米材料壳聚糖(CS)、碳量子点(CQD)和石墨烯量子点(GQD)融合,筛选最佳融合比例并制备得到纳米材料-dsRNA制剂,通过激光粒度仪、Zeta电位测试仪和透射电镜对3种纳米制剂进行了表征,验证了3种制剂对TMV和TVBMV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VIGS注射P126对TMV的抑制效果较好,平均抑制率为53.96%;VIGS注射V-HC对TVBMV的抑制效果较好,平均抑制率为61.22%;表明P126和HC Pro基因片段为TMV和TVBMV的最佳靶标。dsRNA和纳米材料的融合试验表明,dsRNA和CS的最佳融合质量比为1∶1,dsRNA和CQD的最佳融合质量比为1∶10;dsRNA和GQD的最佳融合质量比为1∶7。纳米制剂的表征结果证明,dsRNA被成功负载在纳米材料上。纳米材料-dsRNA制剂对TMV和TVBMV的病毒抑制验证试验表明,纳米制剂显著提高了dsRNA对TMV和TVBMV的抑制效果,且GQDdsRNA和CQD-dsRNA组合的抑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 烟草脉带花叶病毒 rna干扰 双链rna 抑制效果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技术在昆虫功能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中侠 文礼章 +3 位作者 吴青君 王少丽 徐宝云 张友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77-1082,共6页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外源或内源的双链RNA(dsRNA)特异性地引起基因表达沉默的现象,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用来产生转录后沉默,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成为基因功能研究的一种新方法,除了在模式昆虫如果蝇Drosophila中广...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外源或内源的双链RNA(dsRNA)特异性地引起基因表达沉默的现象,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用来产生转录后沉默,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成为基因功能研究的一种新方法,除了在模式昆虫如果蝇Drosophila中广泛应用之外,也在非模式昆虫中得到成功应用。近年来,RNAi技术在导入方法和基因功能分析方面都取得了飞速发展,且与转基因技术相结合成功应用于害虫防治领域。本文综述了RNAi技术在导入方法、昆虫功能基因组功能分析及害虫防治等领域新近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rnai) 双链rna(dsrna) 昆虫 基因功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作用(RNAi)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8
作者 陈忠斌 于乐成 王升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5-528,共4页
RNA干扰作用 (RNAi)是生物界一种古老而且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现象 ,是基因转录后沉默作用 (PTGS)的重要机制之一 .RNAi主要通过dsRNA被核酸酶切割成 2 1~ 2 5nt的干扰性小RNA即siRNA ,由siRNA介导识别并靶向切割同源性靶mRNA分子而实现 .... RNA干扰作用 (RNAi)是生物界一种古老而且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现象 ,是基因转录后沉默作用 (PTGS)的重要机制之一 .RNAi主要通过dsRNA被核酸酶切割成 2 1~ 2 5nt的干扰性小RNA即siRNA ,由siRNA介导识别并靶向切割同源性靶mRNA分子而实现 .RNAi要有多种蛋白因子以及ATP参与 ,而且具有生物催化反应特征 .RNAi是新发现的一种通过dsRNA介导的特异性高效抑制基因表达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作用 rnai 研究进展 基因转录后沉默 干扰性小rna 沉默复合体 反义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4基因功能的RNAi验证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乐承 向珣 曹家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28-1434,共7页
BcMF4(Brassica campestris Male Fertility 4)是前一阶段从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syn.B.rapa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可育株中分离到的雄性不育相关基因。本研究根据... BcMF4(Brassica campestris Male Fertility 4)是前一阶段从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syn.B.rapa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可育株中分离到的雄性不育相关基因。本研究根据BcMF4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两对特异引物,从普通白菜花蕾cDNA中扩增出两个片断后连接至双元载体pBI121中,得到了RNAi(RNA interference)植物表达栽体pBI-B4R,并导入了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通过组织培养途径转化菜心(B.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parachinensis),72.2%的菜心转基因植株中45.8%的花粉为缩小而空瘪的畸形,而且这些植株的花粉离体萌发率降低至23.7%;Northern杂交显示,转基因植株的花粉畸形,是由于BcMF4基因片段的插入使BcMF4基因的表达受到了抑制。结果表明,采用RNAi技术下调了BcMF4基因的表达,导致了菜心转基因植株部分花粉的不育,证明BcMF4基因在普通白菜和菜心等白菜植物的花粉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白菜 BcMF4 菜心 花粉 rnai(rna interfer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机器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默芳 蒋帅 王恩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12-1017,共6页
小分子非编码RNA,以不同于蛋白质调控因子的全新方式,通过RNA干扰(RNAi),调控mRNA稳定性、蛋白质合成、染色质的组织和基因组的结构.由于可方便地施加和释放控制,RNAi已被广泛作为通过沉默作用研究基因功能的手段,并正在被应用于一些重... 小分子非编码RNA,以不同于蛋白质调控因子的全新方式,通过RNA干扰(RNAi),调控mRNA稳定性、蛋白质合成、染色质的组织和基因组的结构.由于可方便地施加和释放控制,RNAi已被广泛作为通过沉默作用研究基因功能的手段,并正在被应用于一些重大疾病的诊治.小分子RNA沉默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个由多种蛋白质因子组成的RNAi机器.在过去的几年中,对RNAi机器中重要蛋白质因子的结构功能,及它们在小向导RNA指导下沉默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诸多突破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rnai机器 ARGONAUTE PIWI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