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损伤诱导的tsRNA在HepG2细胞中的鉴定和功能研究
1
作者 陈观子 洪甫阳 +2 位作者 姜袁昊 张裕珍 揭育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8-695,共8页
目的:鉴定人肝母细胞瘤HepG2细胞中响应DNA损伤的转运RNA衍生的小RNA(transfer RNAderived small RNA,tsRNA)的表达特征,并研究其潜在功能。方法:本研究基于配对的HepG2细胞和敲除TP53基因的HepG2细胞,采用阿霉素(adriamycin,ADR)成功构... 目的:鉴定人肝母细胞瘤HepG2细胞中响应DNA损伤的转运RNA衍生的小RNA(transfer RNAderived small RNA,tsRNA)的表达特征,并研究其潜在功能。方法:本研究基于配对的HepG2细胞和敲除TP53基因的HepG2细胞,采用阿霉素(adriamycin,ADR)成功构建DNA损伤的细胞模型,并进行小非编码RNA的转录组分析,系统地鉴定一批响应ADR并参与p53调节的tsRNA,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进行了功能富集分析。此外,经沉默目标tsRNA基因表达后,通过CCK-8实验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初步证实了目标tsRNA在HepG2细胞模型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DNA损伤可诱导一批参与p53调节的tsRNA,其中tRF-5-1(tRF-5_tRNA-Gly-TCC-2-1)和tRF-i-1(tRF i_tRNA-Tyr-GTA-11-1)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上调最为显著(P<0.05)。沉默tRF-5-1或tRF-i-1基因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活力(P<0.05)。结论:HepG2细胞模型中可以鉴定一组响应DNA损伤的tsRNA,且tsRNA可以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活力,提示tsRNA在肝脏细胞的恶性增殖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转运rna衍生的小rna P53蛋白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快速处理方法对石蜡包埋组织蛋白质、DNA及RNA的影响
2
作者 李小红 罗佳娣 +1 位作者 梁青春 童中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4-674,共11页
目的:石蜡包埋组织传统处理方法耗时长,而超声快速处理方法时间短,但其对组织蛋白质、DNA及RNA的影响尚未阐明。本研究拟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病理检测探讨超声快速处理方法对石蜡包... 目的:石蜡包埋组织传统处理方法耗时长,而超声快速处理方法时间短,但其对组织蛋白质、DNA及RNA的影响尚未阐明。本研究拟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病理检测探讨超声快速处理方法对石蜡包埋组织蛋白质、DNA及RNA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结肠癌、肺癌、胃印戒细胞癌、肝癌及其他术后组织标本,使用已完成常规病理取材且诊断明确的剩余标本,每例标本取材2块,直径为1~3 mm,分为对照组(传统处理方法)和实验组(超声快速处理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NA质量片段分析、荧光原位杂交-HER2基因检测、二代测序-EGFR、ALK基因检测、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乳腺癌预后检测等分析超声快速处理方法对石蜡包埋组织蛋白质、DNA及RNA的影响,并与传统组织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可以快速有效完成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过程,大幅度节约了病理诊断前处理标本需要的时间,且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NA质量片段分析、荧光原位杂交-HER2基因检测、二代测序-EGFR、ALK基因检测、real-time RT-PCR-乳腺癌预后检测的结果与对照组完全一致。结论:超声快速处理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缩短病理诊断前标本处理的时间,且不影响标本的DNA、RNA和蛋白质,可满足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快速处理方法 苏木精-伊红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dna质量 rna质量 分子病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微RNA调控线粒体DNA表达
3
作者 王鹏潇 陈乐融 +2 位作者 王珍 龙建纲 彭韵桦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9-1660,共12页
线粒体既是细胞能量代谢中心,又作为半自助细胞器,通过其内源性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编码电子传递链核心组分,参与细胞命运决策。近年研究发现,线粒体中存在微RNA(microRNA,miRNA),即线粒体微RNA(mitochondrial-located mi... 线粒体既是细胞能量代谢中心,又作为半自助细胞器,通过其内源性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编码电子传递链核心组分,参与细胞命运决策。近年研究发现,线粒体中存在微RNA(microRNA,miRNA),即线粒体微RNA(mitochondrial-located miRNA,mitomiR)。mitomiRs由核DNA(nuclear DNA,nDNA)转录产生后,进入细胞质加工成熟,最后转运进入线粒体。mitomiRs对mtDNA的调控方式多样,既可以在翻译水平上调节mtDNA表达,也可以直接结合mtDNA调节转录。当mitomiRs表达异常时,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推动了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干预策略上,通过使用mitomiRs的模拟物或抑制剂来恢复mitomiRs在生理条件下的表达水平,能够改善线粒体功能、缓解相关疾病。因此,mitomiRs调控研究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由于mitomiRs定位于线粒体,可借鉴靶向mtDNA递送方式来实现mitomiRs模拟物或抑制剂的递送,但仍存在细胞内外诸多障碍,未来开发更精确高效的递送系统尤为重要。mitomiRs介导的mtDNA表达调控不仅拓展了miRNAs在转录后基因调节中的新功能,也为线粒体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分子靶点。本文系统总结了mitomiRs调控mtDNA表达的研究进展,探讨了mitomiRs-mtDNA相互作用调控机制,为基于mitomiRs逆转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精准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微rna 线粒体dna 表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样本中DNA与RNA提取效率的研究
4
作者 宿星蕾 路平 +3 位作者 彭俊杰 汪滋民 宋萍 韩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6-486,共11页
目的·全面评估不同试剂盒及不同方法对血液样本中DNA与RNA提取的效率。方法·收集来自阿尔茨海默病(20例)、纤维化(5例)、结直肠癌患者(108例)及健康个体(12例)的血液样本,共145例。采用柱法试剂盒(Kit A)和核酸提取仪来提取... 目的·全面评估不同试剂盒及不同方法对血液样本中DNA与RNA提取的效率。方法·收集来自阿尔茨海默病(20例)、纤维化(5例)、结直肠癌患者(108例)及健康个体(12例)的血液样本,共145例。采用柱法试剂盒(Kit A)和核酸提取仪来提取血液中白细胞的基因组DNA(genomic DNA,gDNA)。使用5种试剂盒(Kit B~F),通过柱法(Kit B、E)或磁珠法(Kit C、D、F)对血浆中的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和游离RNA(cell-free RNA,cfRNA)进行提取。对Kit B提取过程进行优化,包括增加血浆上样体积和延长洗脱孵育时间,并且采用该方案对10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样本cfDNA进行提取。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对提取出的DNA和RNA进行定量分析,比较提取的DNA或RNA分子的数量以评估提取效率,并结合成本及操作时间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gDNA提取中,尽管核酸提取仪缩短了操作时间,但Kit A(柱法)提取的DNA分子数的中位数是其25.36倍(P<0.001)。对于cfDNA提取,3种试剂盒(Kit B~D)的总体效率相近,但Kit B(柱法)在低浓度样本中的表现较为突出,其DNA提取量的平均值分别是基于磁珠法的Kit D和Kit C的4.24倍和1.18倍。提取步骤优化后的Kit B进一步提高了cfDNA的提取效率。对比3例样本在不同血浆上样体积下的cfDNA提取量,结果显示大上样体积提取的cfDNA量分别为小上样体积的3.98倍、2.38倍和3.82倍;对10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浆样本cfDNA提取结果表明,该提取方案可在临床样本中稳定提取足够量的cfDNA。在cfRNA提取方面,Kit E(柱法)因其高效、便捷且经济性好,被广泛推荐;其提取的cfRNA含量中位数是Kit F(磁珠法)的5.01倍。比较血浆中cfDNA与cfRNA的拷贝数,结果显示每毫升血浆中cfRNA的拷贝数平均数是cfDNA的27.65倍。结论·Kit A、Kit B和Kit E分别在白细胞gDNA、血浆cfDNA以及血浆cfRNA提取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率。然而,尽管Kit E在提取效率和成本上具有优势,其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提取 血浆游离dna 血浆游离rna 提取试剂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在相分离调控中的作用
5
作者 杨新玲 张栋栋 常晓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92,共9页
相分离是细胞内生物分子由单一均相混合物形成2种不相溶的液滴凝聚体过程,是细胞内分子凝聚体和无膜细胞器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相分离不仅在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动态调控作用,而且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分离是细胞内生物分子由单一均相混合物形成2种不相溶的液滴凝聚体过程,是细胞内分子凝聚体和无膜细胞器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相分离不仅在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动态调控作用,而且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有研究发现,长非编码RNA(lncRNA)与相分离密切相关,这为理解lncRNA的作用机制打开了新的视角,成为近年来非编码RNA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介绍了LncRNA SLERT作为分子伴侣与DDX21蛋白相互作用,影响核仁纤维中心区/高密度纤维区(FC/DFCs)的相分离;LINC00657(NORAD)与PUM蛋白形成NP小体,驱动PUM蛋白的相分离而抑制其活性,促进基因组的稳定性;dilncRNA调控DNA损伤应答小RNAs(DDRNA)、p53结合蛋白1(53BP1)的相分离,lncRNA LINP1相分离液滴与Ku蛋白结合促进DNA损伤修复;LncRNA SNHG9、MELTF-AS1、MALR分别驱动LATS1、YBX1、ILF3蛋白质的相分离发挥促癌lncRNAs作用,GIRGL、LncFASA分别调控CAPRIN1、PRDX1的相分离在癌症发展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lncRNA XIST通过相分离驱动X染色体失活的研究。总之,本文综述了lncRNAs通过调节相分离在细胞核无膜细胞器的形成、基因组稳定性与DNA损伤修复、肿瘤发生发展和X染色体失活等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表明长非编码RNA可通过调节相分离,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有望为相分离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离 长非编码rna 无膜细胞器 dna损伤修复 癌症 X染色体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P-seq和RNA-seq揭示转录因子APETALA3-3调控铁皮石斛花型变化机理
6
作者 宋雅蓉 朱洪凤 +3 位作者 敖叠 刘安祺 陆德银 和凤美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2-1063,共12页
兰花唇瓣是特化的花瓣,因其多样性具有极大观赏价值和生物学价值,但其形成机理迄今仍未解决。APETALA3-3(AP3-3)是花器官身份基因,与兰花唇瓣形成有关,但其如何调控兰花唇瓣多样性形成机理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以铁皮石斛野生型植株和... 兰花唇瓣是特化的花瓣,因其多样性具有极大观赏价值和生物学价值,但其形成机理迄今仍未解决。APETALA3-3(AP3-3)是花器官身份基因,与兰花唇瓣形成有关,但其如何调控兰花唇瓣多样性形成机理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以铁皮石斛野生型植株和铁皮石斛DoAP3-3过表达植株的花器官为研究对象,通过DAP-seq和RNA-seq联合分析,从铁皮石斛转录因子DoAP3-3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角度探讨唇瓣多样性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MADS6、NAC029、NAC054、WOX3、AS2、ERECTA、AG等7个关键候选靶基因,这些靶基因可能通过特异性调控或在DoAP3-3的作用下与其他基因互作调控花器官发育和花型发育。酵母单杂交实验验证表明转录因子DoAP3-3与MADS6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花型发育。该研究为初步解析花器官特征基因DoAP3-3与其靶基因之间的调控机制,探究兰科植物中高度特化和多样化的花形态形成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TALA3-3 铁皮石斛 dna亲和纯化测序 DAP-seq 转录组测序 花型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外囊泡传递LncRNA-XIST在胶质瘤细胞耐药性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薛箕山 赵媛媛 +3 位作者 邱浩 阿衣希塔·奴尔江 刘正 杜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939,共9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来源的凋亡外囊泡(apoptotic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apoEVs)对胶质瘤肿瘤发生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经提取的apoEVs经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来源的凋亡外囊泡(apoptotic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apoEVs)对胶质瘤肿瘤发生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经提取的apoEVs经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并通过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CCK-8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等方法评估其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结果:apoEVs促进胶质瘤细胞的TMZ耐药性,显著提高TMZ半数抑制浓度(IC50)(t=9.326,P=0.001),抑制细胞凋亡,并通过外泌体抑制剂GW4869逆转该效应。apoEVs促进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增加波形蛋白(Vimentin)和Twist蛋白的表达(t=8.762,P=0.002和t=7.941,P=0.004),抑制裂解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leaved-Caspase-3)的表达(t=9.217,P=0.002)。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apoEVs通过调控LncRNA-XIST/miR-29c/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轴,影响胶质瘤细胞对TMZ的耐药性。沉默LncRNA-XIST降低MGMT表达、增加miR-29c表达,从而增强TMZ敏感性,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结论:胶质瘤细胞来源的凋亡外囊泡通过传递LncRNA-XIST调节miR-29c/MGMT轴从而促进胶质瘤恶性进展和替莫唑胺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凋亡外囊泡 长链非编码rna-X染色体失活转录物 上皮-间质转化 miR-29c/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露胁迫对日本囊对虾呼吸代谢酶活性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段亚飞 董宏标 +2 位作者 王芸 李卓佳 张家松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50,共9页
研究了干露胁迫0.5、1、3 h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肝胰腺呼吸代谢酶活性和肌肉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露胁迫0.5 h和1 h对肝胰腺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延胡索酸还原酶(FRD)和... 研究了干露胁迫0.5、1、3 h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肝胰腺呼吸代谢酶活性和肌肉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露胁迫0.5 h和1 h对肝胰腺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延胡索酸还原酶(FR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无影响;干露胁迫3 h,CCO和SDH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FRD和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入水恢复24 h,3个试验组CCO、SDH和FRD活性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而干露胁迫3 h试验组LDH活性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露胁迫0.5 h对肌肉RNA/DNA比值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干露胁迫1 h和3 h RNA/DNA比值显著降低(P<0.05),入水24 h时均可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干露胁迫对日本囊对虾呼吸代谢酶和RNA/DNA比值有显著影响,会降低其生理代谢能力,但机体在胁迫3 h内具有自我恢复能力;CCO、SDH、FRD和LDH可以作为其应答干露胁迫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囊对虾 干露胁迫 入水恢复 呼吸代谢酶 rna/dna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酶活及RNA/DNA比值的差异 被引量:24
9
作者 梁萌青 王士稳 +1 位作者 王家林 常青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73,共5页
以初始体重为4.04±0.14 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盐度1.5和30的水体中用同一种配合饲料喂养50d,探讨海水养殖和低盐养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碱性磷酸酶及酸性磷酸酶和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 以初始体重为4.04±0.14 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盐度1.5和30的水体中用同一种配合饲料喂养50d,探讨海水养殖和低盐养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碱性磷酸酶及酸性磷酸酶和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特殊增长率(SGR)高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FCR)明显低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肝胰脏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高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RNA/DNA比值明显高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长 盐度 rna/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体细胞胚发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动态 被引量:31
10
作者 崔凯荣 王晓哲 +1 位作者 陈雄 王亚馥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09-214,共6页
用普通小麦的幼胚在N6B5MSⅠ培养基上诱导出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将这两种愈伤组织分别转至N6B5MSⅡ培养基后,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许多体细胞胚,非胚性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苗。胚性愈伤组织转入N6B5MSⅡ培养基后,第2... 用普通小麦的幼胚在N6B5MSⅠ培养基上诱导出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将这两种愈伤组织分别转至N6B5MSⅡ培养基后,胚性愈伤组织形成许多体细胞胚,非胚性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苗。胚性愈伤组织转入N6B5MSⅡ培养基后,第2~4d形成胚性细胞,二细胞、四细胞原胚,8d后,则以多细胞原胚为主,12~24d后,可见球形胚和梨形胚,26d后则多为成熟胚。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液体闪烁计数技术结合核酸、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研究了以小麦(TriticumaestivumL.)幼胚为外植体诱导产生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过程中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动态。发现RNA、蛋白质的合成分别在胚性愈伤组织培养后的第4和第8d就达到高峰,DNA的合成也明显增加,但变化平缓。而非胚性愈伤组织中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速率远远低于胚性愈伤组织。加入抑制剂后,不仅抑制了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也抑制了胚性愈伤组织的生长和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加入时间越早,抑制效应越明显。可见,DNA、RNA和蛋白质是体细胞胚发生、发育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体细胞胚胎发生 dna rna 蛋白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胁迫及恢复过程中褐牙鲆幼鱼GH、IGF-I、RNA/DNA比值和糖原的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国强 李洁 +1 位作者 唐夏 张灵燕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21,共6页
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分别在温度8.5℃(T8.5)、13.0℃(T13.0)、17.5℃(T17.5)、22.0℃(T22.0)、26.5℃(T26.5)下养殖10 d后,调整至生长最快的温度22.0℃养殖30 d,研究了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RNA/DNA... 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分别在温度8.5℃(T8.5)、13.0℃(T13.0)、17.5℃(T17.5)、22.0℃(T22.0)、26.5℃(T26.5)下养殖10 d后,调整至生长最快的温度22.0℃养殖30 d,研究了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RNA/DNA比值和糖原质量分数的变化。除在胁迫阶段T17.5处理血浆IGF-I质量浓度显著低于T22.0处理外,不同处理的血浆GH和IGF-I质量浓度在胁迫和恢复阶段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处理的肝脏RNA/DNA比值仅在20~40 d阶段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的肌肉RNA/DNA比值在所有时间均无显著差异。胁迫结束时T8.5、T13.0、T26.5处理的肝脏糖原质量分数显著低于T17.5处理,试验结束时T22.0处理肝糖原质量分数略低于其余处理。胁迫结束时T26.5处理肌肉糖原质量分数最高,而在恢复的第一个10 d时T13.0处理肌肉糖原质量分数最高。不同温度下养殖10 d导致的生长减缓能够在恢复至22.0℃后的30 d内获得完全补偿生长,但此试验中GH、IGF-I和RNA/DNA比值与生长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牙鲆 GH IGF-I rna dna比值 温度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胁迫对日本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RNA/DNA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先银 李健 +3 位作者 李吉涛 何玉英 张喆 常志强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6,共7页
研究了pH胁迫对日本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对虾肌肉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胁迫组(pH 7.2)和高pH胁迫组(pH 9.2)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力分别在31、2 h时达到最大;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力在3 h时达到最大值... 研究了pH胁迫对日本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对虾肌肉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胁迫组(pH 7.2)和高pH胁迫组(pH 9.2)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力分别在31、2 h时达到最大;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力在3 h时达到最大值,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逐渐降低,至72 h趋于稳定,并表现出高pH变化免疫适应能力较差的现象。两pH胁迫组酚氧化酶(PO)活力呈现峰值变化,在12 h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至72 h后趋于稳定。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随着pH胁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同样表现出高pH变化免疫适应能力较差的现象。另外,pH胁迫条件下日本对虾的肌肉RNA/DNA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日本对虾肌肉的RNA/DNA比值,这可能是由于pH胁迫影响了对虾体内的物质代谢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胁迫 日本对虾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 rna/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植物核酸提取方法─—从干叶和新鲜叶中快速提取RNA和DNA 被引量:23
13
作者 施苏华 章群 +2 位作者 陈月琴 唐绍清 屈良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植物核酸提取的简易方法.该法只需在常温下按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操作条件从已干燥的和新鲜的植物叶中快速提取总RNA和DNA.所获得的RNA和DNA能顺利用于下一步的PCR、测序及小分子RNA研究等分子生物学实验.
关键词 植物 核酸 提取 rna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提取猕猴桃DNA和RNA的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胜洪 刘文 +3 位作者 刘明峰 杨凤婷 刘庆生 梁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1-175,共5页
在总核酸提取方法(PS法)的基础上,经多次实践改进,得出一种以高盐低pH的HAc-NaAc缓冲体系提取总核酸的简便方法,可以从富含多糖、多酚的猕猴桃叶片和花蕾中提取同时含有DNA和RNA的总核酸。所得的总核酸在LiCl溶液中选择性沉淀RNA,从而... 在总核酸提取方法(PS法)的基础上,经多次实践改进,得出一种以高盐低pH的HAc-NaAc缓冲体系提取总核酸的简便方法,可以从富含多糖、多酚的猕猴桃叶片和花蕾中提取同时含有DNA和RNA的总核酸。所得的总核酸在LiCl溶液中选择性沉淀RNA,从而有效地分离出DNA和RNA样品。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表明,所提取的DNA和RNA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完整性。通过样品DNA的PCR和样品RNA的RT-PCR,认为所提取的DNA样品和RNA样品能够满足分子生物学试验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dna rna 提取方法 S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沼虾体内RNA/DNA比值与其生长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存歧 沈会涛 吴玲玲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4-528,共5页
测定了白洋淀野生日本沼虾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长、体重以及肝胰腺和肌肉中RNA/DNA比值,通过回归分析拟合得到体重与体长、RNA/DNA比值与体长关系的数学方程.结果显示,体重与体长的关系可用幂方程(W=0.004 5L3.985 9,R2=0.98,P<0.01)来... 测定了白洋淀野生日本沼虾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长、体重以及肝胰腺和肌肉中RNA/DNA比值,通过回归分析拟合得到体重与体长、RNA/DNA比值与体长关系的数学方程.结果显示,体重与体长的关系可用幂方程(W=0.004 5L3.985 9,R2=0.98,P<0.01)来表示,而肝胰腺和肌肉中RNA/DNA比值与体长的关系则为指数式方程(RL=-0.225 3e0.74L,R2=0.968,P<0.01;RM=0.051 2e1.195 1L,R2=0.974,P<0.01),与体重关系为RL=1.592 4e0.821 5w(R2=0.969 9,P<0.01)和RM=1.198 9e1.330 5w(R2=0.981 3,P<0.01).RNA/DNA比值能较好指示日本沼虾的生长状况,为日本沼虾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生长 rna/dna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引起的小鼠脾细胞核DNA,RNA含量及核质比的变化 被引量:15
16
作者 肖军军 雷林生 +1 位作者 赵翔 林志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灵芝多糖可引起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核DNA,RNA含量显著增加,细胞内超微结构改变,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平均截面积明显增加,核质比呈下降趋势,提示灵芝多糖诱导脾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同时,促进细胞增殖。
关键词 多糖类 灵芝 dna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白粉菌收集及DNA和RNA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万三连 梁鹏 +4 位作者 宋风雅 张宇 刘文波 缪卫国 郑服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4-139,共6页
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是专性寄生的病原真菌,难以获取足量和纯度高的菌体,因而不易提取到足够多和质量高的核酸,阻碍了该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目前关于橡胶树白粉菌核酸提取方法少有报道。采用软毛笔刷取和醋酸纤维乙酯撕取两种... 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是专性寄生的病原真菌,难以获取足量和纯度高的菌体,因而不易提取到足够多和质量高的核酸,阻碍了该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目前关于橡胶树白粉菌核酸提取方法少有报道。采用软毛笔刷取和醋酸纤维乙酯撕取两种方法收集白粉病菌。在尝试使用常规的菌物RNA提取方法基础上,通过优化操作步骤、方法等,研究出改良的Trizol法,用该法能高效率提取到纯度高的橡胶树白粉菌RNA。比较不同DNA提取方法的效率,推荐使用得率高、纯度好的OMEGA FungalDNA kit提取法,用于提取橡胶树白粉菌的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白粉菌 rna提取 dna提取 改良Trizo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添加剂对红鳍东方鲀的促生长效果与RNA/DNA关系 被引量:17
18
作者 梁萌青 王成刚 +7 位作者 陈超 于宏 常青 连建华 杨原文 石峰 房宝玉 于红波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38-41,共4页
在饲料中加入 5种添加剂饲喂红鳍东方 32 d,测定鱼体增重率和 RNA、DNA含量。结果表明 ,5组饲料的增重率分别为 10 6.96%、82 .92 %、83.4 6%、10 2 .94 %、83.2 3% ,对照组为 78.0 9% ;RNA/DNA分别为 4 .4 7、2 .56、2 .72、4 .2 1、... 在饲料中加入 5种添加剂饲喂红鳍东方 32 d,测定鱼体增重率和 RNA、DNA含量。结果表明 ,5组饲料的增重率分别为 10 6.96%、82 .92 %、83.4 6%、10 2 .94 %、83.2 3% ,对照组为 78.0 9% ;RNA/DNA分别为 4 .4 7、2 .56、2 .72、4 .2 1、2 .65,对照组为 2 .35。增重率与 RNA/DNA呈线性关系。试验表明 ,肌肉中 RNA/DNA比率是一个非常灵敏地反映鱼类生长的指标 ,可作为鱼类生长及其饲料添加剂优劣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TUN 增重率 鱼体 rna/dna 添加剂 促生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荒漠4种植物叶RNA/DNA比和RNA/蛋白质比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景红娟 何兴东 +3 位作者 郭健潭 梁玉婷 陈秀莲 张斯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98-3005,共8页
为比较进展演替和正在演替中建群植物体内RNA/DNA比、RNA/蛋白质比的变化,选择阿拉善荒漠基于流沙基质演替系列建群植物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la)、油蒿(A.ordosica)、冷蒿(A.frigida)与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为对象,分析... 为比较进展演替和正在演替中建群植物体内RNA/DNA比、RNA/蛋白质比的变化,选择阿拉善荒漠基于流沙基质演替系列建群植物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la)、油蒿(A.ordosica)、冷蒿(A.frigida)与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为对象,分析了生长季4种植物幼嫩枝叶RNA、DNA、蛋白质以及RNA/DNA比和RNA/蛋白质比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叶DNA含量,4种植物均为5月最低,籽蒿和猫头刺7月最高而油蒿和冷蒿5至9月逐渐升高;叶RNA含量,油蒿和冷蒿7月最高,籽蒿5月最高、7月最低,猫头刺5至9月逐渐升高;叶蛋白质含量,4种植物均为7月最低、9月最高;叶RNA/DNA比,籽蒿和猫头刺7月最低而油蒿和冷蒿7月最高,随进展演替4种植物叶RNA/DNA比生长季均值逐渐降低;叶RNA/蛋白质比,4种植物均为7月最高且显著高于5月,演替替代种冷蒿叶RNA/蛋白质比生长季均值高于被替代种油蒿。可见,演替系列建群植物与演替群落被替代种和替代种叶RNA/DNA比与RNA/蛋白质比存在明显季节分异并与植物生长快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荒漠 rna/dna rna/蛋白质比 季节变化 群落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肉碱强化卤虫对草鱼开口苗生长、生命力及其RNA/DNA比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玉珂 徐静 +5 位作者 蔺丽丽 宋丹 董婧 吴莉芳 周敏 张东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7-62,共6页
【目的】研究L-肉碱强化卤虫对草鱼开口苗生长性能的影响,为草鱼开口苗培育技术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用0(对照),1,100,1000mg/L的L-肉碱强化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p.)12h,投喂给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开口苗,分别于7,14,... 【目的】研究L-肉碱强化卤虫对草鱼开口苗生长性能的影响,为草鱼开口苗培育技术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用0(对照),1,100,1000mg/L的L-肉碱强化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p.)12h,投喂给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开口苗,分别于7,14,21d取样测定鱼苗的体长、体质量,21d时取样测定生命力及鱼体RNA/DNA比率的变化。【结果】1mg/LL-肉碱强化卤虫处理组草鱼开口苗的体长、体质量、体长日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00mg/LL-肉碱强化卤虫处理组开口苗的生命力较其他3组有升高趋势(P>0.05);100,1000mg/LL-肉碱强化卤虫处理组开口苗的RNA/DNA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mg/LL-肉碱强化卤虫处理组开口苗的RNA/DNA比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以1mg/LL-肉碱强化卤虫投喂草鱼开口苗,可明显提高草鱼开口苗的生长性能;过高质量浓度L-肉碱强化卤虫对草鱼开口苗生长没有影响,但能提高其体内的RNA/DNA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肉碱 强化卤虫 草鱼 开口苗 生长性能 rna/dna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