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寒冷地区交通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石振武 李琳 王金茹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9-226,共8页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交通工具燃油效率低、车内加热需求增加及路面积雪结冰等复杂道路条件导致交通碳排放增加。因此,有必要针对寒冷地区的交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关键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降低碳排放。以典型北方寒冷地区黑龙江省...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交通工具燃油效率低、车内加热需求增加及路面积雪结冰等复杂道路条件导致交通碳排放增加。因此,有必要针对寒冷地区的交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关键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降低碳排放。以典型北方寒冷地区黑龙江省为例,采用Tapio脱钩测度模型及GDIM因素分解法对2006—2021年黑龙江省交通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展开分析,分解得到8个驱动因素并发现其脱钩状态呈现“强脱钩-扩张负脱钩-强脱钩”,其中交通产值碳强度和单位交通行业产值的能耗促进脱钩,交通行业总产值和总周转量阻碍脱钩;另外交通行业总产值、能源消耗量对碳排放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交通产值碳强度和单位交通行业产值的能耗对碳排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交通碳排放 Tapio脱钩模型 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 驱动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耦合量化表征模型的冲击危险区域划分
2
作者 贾海宾 刘爱鑫 +2 位作者 张斌 付相超 蔡武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4,97,共9页
针对现有冲击危险评价方法不能准确体现冲击危险因素影响下应力集中变化特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因素耦合量化表征模型的冲击危险区域划分方法。首先,根据地下煤层的地质条件、巷道分布、开采范围等实际情况,分析得出主要的冲击影响因素... 针对现有冲击危险评价方法不能准确体现冲击危险因素影响下应力集中变化特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因素耦合量化表征模型的冲击危险区域划分方法。首先,根据地下煤层的地质条件、巷道分布、开采范围等实际情况,分析得出主要的冲击影响因素;其次,分别参考多因素叠加法和应力分析法,确定各类冲击影响因素的影响范围及相对应力集中系数;然后,基于煤岩体内部微元强度分布函数,构建冲击危险多因素耦合量化表征模型;最后,将冲击影响因素的影响范围及相对应力集中系数代入量化表征模型,得到煤层应力分布结果,根据应力分布结果进行冲击危险等级划分,得到冲击危险区域分布情况。以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3煤层为例,通过分析叠加断层、大巷和采空区等主要冲击危险因素引起的应力集中,制定合理的冲击危险等级划分标准,得到了3煤层冲击危险区域划分结果,并进行了现场验证。由评价工作完成前后发生的矿震事件可知,冲击震源主要集中在强冲击危险区域,这与区域划分结果较为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定量划分煤层冲击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冲击危险性评价 区域划分 多因素耦合法 应力分析法 量化表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妃甸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的R型因子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伟敬 孙晓明 +2 位作者 柳富田 张卫 方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对2008年12月份在曹妃甸地区采集测试的25组水化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并利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影响该区地下水化学组分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浅层地下水基本都为高矿化的Cl-Na型,深层地下水... 通过对2008年12月份在曹妃甸地区采集测试的25组水化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并利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影响该区地下水化学组分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浅层地下水基本都为高矿化的Cl-Na型,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具有一定的水平分带性;高矿化的地表水和潜水主要是蒸发浓缩作用和沿海土壤易溶盐含量高共同影响的结果,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含水介质中易溶盐分组成和补给水高碳酸含量的影响;地下水中NH4+、NO3-和NO2-的广泛检出反映了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排污等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第四系地下水 R型因子分析法 曹妃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80
4
作者 冯增昭 鲍志东 +2 位作者 吴茂炳 金振奎 时晓章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27-439,共13页
塔里木地区是以当今的塔里木盆地为主体并包括其周边山地的广大地区,北至中天山,南至西昆仑山,西至我国国界,东至阿尔金山,面积逾100万km2。在39个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的各种单因素定量及定性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 塔里木地区是以当今的塔里木盆地为主体并包括其周边山地的广大地区,北至中天山,南至西昆仑山,西至我国国界,东至阿尔金山,面积逾100万km2。在39个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的各种单因素定量及定性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塔里木地区寒武系下、中、上统的各种单因素图及相应的寒武纪早、中、晚世的岩相古地理图。这些岩相古地理图最主要的特征是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位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资料与定量的单因素图。这种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在塔里木地区还是首次出现。在早寒武世,塔里木地区是一个碳酸盐岩台地,其中散布着准滩、云坪和膏盐湖。其北侧和东北侧是南天山和塔东硅岩石灰岩泥岩盆地。其南侧是昆仑台地,其中有2个小陆地。其东南侧有阿尔金陆。中寒武世和晚寒武世的岩相古地理格局与早寒武世相似,但陆地面积逐渐缩小,盆地面积逐渐扩大,塔里木碳酸盐岩台地变化不大。从早寒武世到晚寒武世是一个逐渐的海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地区 寒武纪 岩相古地理 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57
5
作者 冯增昭 鲍志东 +3 位作者 吴茂炳 金振奎 时晓章 骆艾荣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47-460,共14页
本文是《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一文的延续。塔里木地区是以当今的塔里木盆地为主体并包括其周边山地的广大地区,其范围北至中天山,南至西昆仑山,西至我国国界,东至阿尔金山,面积逾100万km^2。在98个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的各种单... 本文是《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一文的延续。塔里木地区是以当今的塔里木盆地为主体并包括其周边山地的广大地区,其范围北至中天山,南至西昆仑山,西至我国国界,东至阿尔金山,面积逾100万km^2。在98个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的各种单因素定量及定性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塔里木地区奥陶系下奥陶统两河口阶和红花园阶、中奥陶统大湾阶和牯牛潭阶、上奥陶统庙坡阶、上奥陶统宝塔阶、上奥陶统临湘阶和五峰阶5个作图单位的各种单因素图,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了相应的5个地质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这些岩相古地理图的最主要特征是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资料及定量单因素图为依据。这种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在塔里木地区还是首次出现。在早奥陶世两河口期和红花园期,塔里木地区主要是碳酸盐岩台地,其中散布着各种滩。其北部为南天山盆地,东部为塔东盆地,南部为西昆仑台地,其东侧为东昆仑台地和柴达木台地。无陆地和云坪,盆地面积相当大。这与该地区寒武纪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大不相同。这表明早奥陶世的海进比寒武纪的更甚了。中奥陶世大湾期和牯牛潭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与两河口期和红花园期相似,但南天山盆地西部扩大了,从而形成了柯坪盆地。这是一个重要变化。庙坡期的古地理面貌与大湾期和牯牛潭期相似,但滩少了,这标志着海进又发展了且可能达到了盛期。至宝塔期,在塔里木台地的东南部,碎屑岩发育,这是塔里木碳酸盐岩台地向碎屑岩台地变化的预兆,是海退的标志。到晚奥陶世的临湘期和五峰期,塔里木台地基本上变成了1个碎屑岩台地。这是一个重大变化。这标志着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海进海退旋回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地区 奥陶纪 岩相古地理 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子分析法在金泉工业园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伊燕平 卢文喜 +1 位作者 辛欣 陈社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2,共3页
根据金泉工业园水源地8个不同监测断面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园区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在研究地下水中13种化学成分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提取4个主因子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Cl-、SO24-、总硬度和可溶性... 根据金泉工业园水源地8个不同监测断面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园区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在研究地下水中13种化学成分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提取4个主因子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Cl-、SO24-、总硬度和可溶性固体对第一主因子贡献明显;第二主因子代表指标是Zn;第三主因子代表指标是As;NO3-、氨氮、NO2-对第四主因子贡献显著。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后发现,人民渠、海流图河和乌拉壕监测断面处水质类别为V类,其他断面均为IV类。因子分析法从整体上评价了园区水源地地下水的水质现状,分析结果清晰明确,为日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水质评价 金泉工业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马王庙地区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沉积相及其演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谢春安 胡明毅 +1 位作者 贾秀容 胡忠贵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9-220,共12页
通过对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沉积层序和测井相等的综合分析表明,江汉盆地马王庙地区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滨浅湖和膏盐湖等亚相类型。在沉积相类型识别的基础上,根据... 通过对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沉积层序和测井相等的综合分析表明,江汉盆地马王庙地区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滨浅湖和膏盐湖等亚相类型。在沉积相类型识别的基础上,根据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了马王庙地区新沟嘴组下段各油组地层等厚图、砂岩等厚图、砂地比等值线图和典型单井优势相投影图等单因素图件。综合分析各单因素图,绘制了马王庙地区新沟嘴组下段Ⅰ、Ⅱ和Ⅲ共3个油组的沉积相图,并探讨了其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和演化规律:古近纪新沟嘴组下段沉积时期,研究区的物源来自北东和北西方向,并分别向南西和南东方向展布,依次发育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亚相,其中以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微相最为发育;两支三角洲砂体周围为滨浅湖沉积。自Ⅲ油组到Ⅱ、Ⅰ油组沉积时期,研究区水体经历了由浅变深再变浅的过程;Ⅲ油组和Ⅱ油组沉积时期,三角洲砂体分布面积广,储集层发育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马王庙地区 新沟嘴组 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沉陷复垦区重金属污染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文影 姚多喜 +4 位作者 孟俊 张治国 安士凯 杨清 赵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4,29,共6页
以淮南新庄孜矿采煤沉陷复垦区为研究区域,对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7种土壤酶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域土壤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7种土壤酶对重金属的敏感性不一致。采用因子... 以淮南新庄孜矿采煤沉陷复垦区为研究区域,对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7种土壤酶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域土壤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7种土壤酶对重金属的敏感性不一致。采用因子分析技术提取主成分,建立了复合污染土壤总体酶活性评价指标,评价了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并与通过灰色聚类法分析得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进行了比对分析,研究了采煤沉陷区土壤酶活性与重金属污染之间的赋存关系,进一步证明在采煤沉陷复垦区这一特殊土地利用条件下,采用土壤酶活性综合指标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可行的。研究表明,土壤酶总体活性评价指标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手段,为新庄孜采煤沉陷复垦区及相似矿区复垦地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复垦区 土壤酶 重金属 因子分析 灰色聚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能值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栋 邹冬生 刘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61-165,共5页
以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了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的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2004年期间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能值密度和环境负载率持续... 以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了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的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2004年期间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能值密度和环境负载率持续增加,人均能值使用量、能值投资率和能值生产率呈波动增加的趋势,而能值产出率、可持续发展指数和每万元产值消耗能值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说明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上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经济实力和科技竞争力不断增加。此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筛选出农业科技园区的总体能值评价指标为人均能值使用量和环境负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人均能值 环境负载率 能值评价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贫困地区生态安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湘西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钦礼 邵佳 +1 位作者 彭秀丽 陈秋松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83-90,共8页
为有效监测区域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从压力(P)、状态(S)、响应(R)三方面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变权灰色关联模型计算评价对象的综合安全度,并确定其生态安全等级,最后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 为有效监测区域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从压力(P)、状态(S)、响应(R)三方面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变权灰色关联模型计算评价对象的综合安全度,并确定其生态安全等级,最后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间,湘西自治州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压力有所缓解,但生态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区域生态系统风险仍然存在。此外,主成分分析表明,湘西自治州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环境影响因子、资源影响因子和社会影响因子,其中环境影响因子是最主要的因子,资源影响因子次之,社会影响因子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变权灰色关联法 主成分分析法 因素分析 民族贫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家渡灌区地下水动态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通 徐征和 +1 位作者 张立志 赵志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9-54,共6页
为促进引黄灌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灌区地下水良性循环,以济南市邢家渡引黄灌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6—2013年灌区相关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方法、ArcGIS软件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 为促进引黄灌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灌区地下水良性循环,以济南市邢家渡引黄灌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6—2013年灌区相关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方法、ArcGIS软件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区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呈现非显著性增大和减小趋势,而灌区总用水量、地表水灌溉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分别具有显著增大、减小和增大趋势。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分为水位抬升期(1986—1995年)、水位下降期(1996—2000年)和水位平稳期(2001—2013年)3个阶段。1990—2010年,灌区上游和中游地下水位较高,水位有小幅下降;灌区下游地下水位较低,水位下降幅度较大。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驱动因素的灰色关联度有很大差异,自然因素(关联度均大于0.65)对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具有较大影响,人为因素对地下水影响程度因地区而异,灌区上游、中游主要受地表水灌溉影响,而下游受地下水开采影响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动态变化 驱动因素 灰色关联法 邢家渡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台山风景区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颖 洪思扬 +2 位作者 谢琼 马帅 王红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4-650,共7页
以云台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从地表水丰水期和枯水期2个阶段,运用单项组分评价、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法分别进行了整体性和差异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台山风景区地表水水质整体状况良好,其中枯水期优于丰水期,枯水期大部分断面水质优良,少数... 以云台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从地表水丰水期和枯水期2个阶段,运用单项组分评价、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法分别进行了整体性和差异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台山风景区地表水水质整体状况良好,其中枯水期优于丰水期,枯水期大部分断面水质优良,少数断面水质良好;丰水期监测断面水质聚类效果不明显,而枯水期南北差异相对较大;同时旅游活动和水利设施在丰水期对水质影响明显,而自然本底环境在枯水期对水质的影响则要大于旅游活动的影响.本研究为云台山风景区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数据支持,为加强该景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台山风景区 地表水水环境质量 单项组分评价 内梅罗指数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征地区片划分研究——以平邑县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惠敏 聂宜民 +3 位作者 陈红艳 桂昌 傅健 范颖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1823-1825,1829,共4页
如何快速、合理的对征地区片进行划分,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是当今政府关注的问题之一。该研究以平邑县区片划分为例,结合ArcGIS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运用Delphy法确定区片影响因素因子及权重,采用指数衰减及多因数... 如何快速、合理的对征地区片进行划分,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是当今政府关注的问题之一。该研究以平邑县区片划分为例,结合ArcGIS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运用Delphy法确定区片影响因素因子及权重,采用指数衰减及多因数综合评定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赋值及综合总分值的计算。对确定后的单元综合分值采用频率直方图进行等级划分,得到平邑县区片划分等级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区片 ARCGIS 多因素综合评定法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溧阳盆地金山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用彪 黄顺生 +3 位作者 王丽娟 陈冬 缪柏虎 易善鑫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1-802,共12页
近年来江南古陆北缘陆续取得找矿突破,但其毗邻的溧阳盆地鲜有地质找矿成果报道。通过溧阳盆地矿产地质远景调查,在分析区域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金山异常开展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运用多元统计... 近年来江南古陆北缘陆续取得找矿突破,但其毗邻的溧阳盆地鲜有地质找矿成果报道。通过溧阳盆地矿产地质远景调查,在分析区域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金山异常开展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运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Cu、Pb、Zn、Au、Ag、As、Bi、Hg、W、Mo、Sn 11种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参数统计、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发现W、Pb等元素的找矿有利信息及其与热液活动相关的多阶段成矿作用。采用不同岩性分区异常下限衬值法圈定W、Pb元素地球化学异常28处,采用多因子叠加法圈定综合异常6处。以Z-03及Z-06综合异常为例,从成矿地质作用与综合异常特征角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异常主要受断裂构造、中酸性岩体与灰岩接触带控制;进一步对Z-06综合异常开展槽探及钻探验证,发现了钨工业矿体及铅-锌矿脉,为区域下一步矿产勘查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异常下限衬值法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异常评价 金山地区 溧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级耕地保有量指标分配技术研究——以济源市梨林镇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素霞 张合兵 蒋艳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5-267,276,共4页
针对目前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模型,避免了直接对耕地保有量指标进行分解造成的分解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并以梨林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用这种方... 针对目前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模型,避免了直接对耕地保有量指标进行分解造成的分解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并以梨林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进行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具有直观、科学和客观的特点,克服了以往耕地保有量指标分解中刚性过强的缺点,对区域耕地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综合分析法 耕地保有量 指标分配 乡镇级 梨林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佛寺矿沉陷区变形预计及危险性分区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国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6-140,共5页
以大佛寺煤矿30201工作面为例,首先分析了矿区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情况,结合矿区实际调查结果总结出地层岩性、地形坡度、断层构造、降雨作用、人类工程活动等5类矿山开采沉陷影响因子,并对各因子的影响能力进行了定量化分级;... 以大佛寺煤矿30201工作面为例,首先分析了矿区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情况,结合矿区实际调查结果总结出地层岩性、地形坡度、断层构造、降雨作用、人类工程活动等5类矿山开采沉陷影响因子,并对各因子的影响能力进行了定量化分级;然后利用逻辑回归分析软件SPSS对矿区样本数据进行反演,构建了矿山开采沉陷危险性系数计算模型;最后结合Arc GIS软件构建了物元模型,对矿区沉陷区变形进行了预计,在此基础上以5个开采沉陷影响因子为变量,以10 m×10 m正方形网格为最小评价单元,分别得出各影响因子危险性分布情况作为基础图件,结合概率分析法计算出各模型的关联度与重要性程度,将矿区开采沉陷危险区划分为高危区、中危区、低危区和极低区4类。研究表明:大佛寺煤矿30201工作面地表沉陷范围由北部向东南部倾斜,沉陷预计值为300~650 mm,预计误差为1.7%~7.8%,表明该矿区开采沉陷预计及危险性分区结果基本符合矿区地表沉陷变形规律,对于该矿区安全开采及沉陷区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影响因子 SPSS ARCGIS 概率分析法 危险性分区 沉陷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组的遥感图像中建筑物目标自动识别与标绘的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承德保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67-2870,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建筑物目标自动识别与标绘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统计建筑物的多类特征,然后利用PCA方法分析选取最优特征组,将图像分割为建筑物目标区域与非目标区域。最后,提出一种主方向结合面积因子的方法将...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建筑物目标自动识别与标绘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统计建筑物的多类特征,然后利用PCA方法分析选取最优特征组,将图像分割为建筑物目标区域与非目标区域。最后,提出一种主方向结合面积因子的方法将建筑物目标标绘为规则的矢量多边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率高、准确性好、鲁棒性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自动标绘 多特征组 面积因子 主分量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区典型县域侵蚀沟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以拜泉县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杜国明 向悦维 王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8,共11页
侵蚀沟严重威胁黑土地可持续利用,揭示侵蚀沟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可为侵蚀沟防治提供依据。以典型黑土区拜泉县为研究区,基于GIS和RS技术,提取县-乡(镇)-村级尺度侵蚀沟空间分布数据,分析研究区2005~2020年侵蚀沟数量、分布情况及... 侵蚀沟严重威胁黑土地可持续利用,揭示侵蚀沟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可为侵蚀沟防治提供依据。以典型黑土区拜泉县为研究区,基于GIS和RS技术,提取县-乡(镇)-村级尺度侵蚀沟空间分布数据,分析研究区2005~2020年侵蚀沟数量、分布情况及其裂度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坡度、坡向及距河流远近三项因素对侵蚀沟发育扩张的影响,为黑土区侵蚀沟分级分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侵蚀沟数量、面积、长度指标呈增长态势,2005~2020年新增329条,长度由1169.52 km增至1325.23 km,面积由23.69 km2增至29.24 km^(2)。在空间分布特征方面,整体上裂度空间分布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东北部和东南部沟蚀明显增加。综合分析坡度、坡向和距河流远近三项因素,侵蚀沟主要分布在8°~15°、阳坡(S、E)且距河流距离在1500 m范围内的坡耕地,坡向上阳坡(S、E)更易发生侵蚀;坡度分异表明侵蚀沟呈现向高坡度发展趋势,在8°~15°坡耕地上存在阈值;水文特征方面表明与河流距离增加其面积及裂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侵蚀沟 GIS和RS技术 时空分布特征 多因素综合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套管柱井口悬挂载荷计算方法》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志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套管柱井口悬挂载荷计算方法(SY/T5731—1995),是我国关于套管柱井口装定计算的唯一标准。详细论述了该标准存在的一些缺点,认为其主要缺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采用压力面积法计算轴向力,一方面导致计算过程复杂繁琐,另一方面其计算精... 套管柱井口悬挂载荷计算方法(SY/T5731—1995),是我国关于套管柱井口装定计算的唯一标准。详细论述了该标准存在的一些缺点,认为其主要缺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采用压力面积法计算轴向力,一方面导致计算过程复杂繁琐,另一方面其计算精度没有浮力系数法高;第二,个别计算内容有错误;第三,计算项目不够齐全,附加轴向力计算中没有考虑管内外液面下降,没有给出上提拉力增量和上提长度的计算公式,没有给出井口断面的三轴应力强度校核。建议我国钻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尽快修订该标准,并修改标准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标准 套管柱 套管坐定 受力分析 压力面积法 浮力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洪振 张吉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109,共6页
以调查问卷和实证研究为主,以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云南省为例,对制约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根据产业布局理论,从地理位置因素、自然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5个维度,构建了影... 以调查问卷和实证研究为主,以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云南省为例,对制约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根据产业布局理论,从地理位置因素、自然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5个维度,构建了影响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村发展生态农业的20个指标。400份调查数据显示,承包土(山)地确权登记情况整体较好,有助于农村土地实施“三权分置”;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整体较差,仍以传统农业为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提取出排名前五位的因素,分别是生态产品的市场销路、村两委的领导能力、基础设施、发展生态农业的技术人才、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相对于其他因素,这五个因素是优先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生态农业 关键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