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PC-DEA模型中国水利投资经济效率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付强 郭佳 +2 位作者 崔嵩 李天霄 刘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6-75,共10页
水利投资对经济影响可用水利投资经济效率表示。为深入研究中国各地区水利投资投入产出效率,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选取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简称RAGA—PPC)约简2008~2012年中国水利投资产出指标,运用... 水利投资对经济影响可用水利投资经济效率表示。为深入研究中国各地区水利投资投入产出效率,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选取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简称RAGA—PPC)约简2008~2012年中国水利投资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简称DEA),计算中国31个省区5年间水利投资相对效率,总结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中国水利投资成果显著,各地经济效率水平普遍较高,但分布规律在空间上较分散,基本呈现出沿海高、内陆低趋势,分布特点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有关。研究为分析和提高中国水利投资经济效率,推动水利事业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投资 经济效率 指标约简 投影寻踪聚类 DEA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法对甘蔗新品系工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2
作者 俞华先 安汝东 +7 位作者 杨芳 桃联安 郎荣斌 边芯 张钰 刘新龙 刘家勇 赵丽萍 《中国糖料》 2025年第3期28-38,共11页
【目的】筛选出大田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且具有推广价值的甘蔗新品种。【方法】以14份甘蔗品系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影寻踪法对其12个工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甘蔗品系材料的株高、锤度、单茎重、有效茎数、蔗茎产量、糖... 【目的】筛选出大田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且具有推广价值的甘蔗新品种。【方法】以14份甘蔗品系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影寻踪法对其12个工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甘蔗品系材料的株高、锤度、单茎重、有效茎数、蔗茎产量、糖产量、甘蔗糖分等工农艺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介于2.13%~37.87%之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糖产量与茎径、单茎重和有效茎数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糖产量与蔗茎产量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投影寻踪分析法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系材料的投影值存在差异,其中‘云瑞16-473’的综合评分最高,其次是‘新台糖22号’和‘云瑞16-391’;投影方向以茎径最高,株高最低。【结论】基于投影值进行聚类分析,14份甘蔗品系材料被划为3类群,各类的投影均值在0.37~2.27之间,并从中筛选出3份(Ⅲ类群)综合性状优良,可考虑增加扩繁面积并推广应用。进一步对聚类结果作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判对概率为100%,正确反映了14份甘蔗品系材料工农艺性状的大田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系 农艺性状 投影寻踪法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PPC技术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洪波 刘世宇 郜志云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7-251,共5页
了解生态城市内涵,建立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对于推进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最大熵-投影寻踪模型,选取典型指标,基于Matlab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得到最佳投影方向,使用该方法对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城市建... 了解生态城市内涵,建立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对于推进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最大熵-投影寻踪模型,选取典型指标,基于Matlab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得到最佳投影方向,使用该方法对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城市建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城市建设综合指数2005年得分0.440,2010年得分1.082,2015年得分1.855。可见其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仍没有达到国际先进生态城市建设标准。由于该方法降低了评估体系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小,评估结果的精度和区分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最大熵-投影寻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重叠度指标的FPPC油气管道管段划分方法
4
作者 骆正山 王文辉 +1 位作者 王小完 张新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3-111,共9页
为了准确、合理地划分油气管道的管段数目,有针对性地维护具有不同风险的管段,降低管道风险评价的成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引入重叠度指标的模糊投影寻踪聚类(FPPC)管段划分方法。从管道样本集的数据类特征出发,构造了同时考虑到类间稀... 为了准确、合理地划分油气管道的管段数目,有针对性地维护具有不同风险的管段,降低管道风险评价的成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引入重叠度指标的模糊投影寻踪聚类(FPPC)管段划分方法。从管道样本集的数据类特征出发,构造了同时考虑到类间稀疏度、重叠度和类内紧密度的投影指标函数,据此建立了改进的FPPC算法管段划分模型,并以我国某输气管道的管段划分为例,对比分析了改进算法与传统FPPC算法的管段划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的FPPC模型无需制订相应的管道风险等级标准,克服了传统模型随机、模糊等主观性缺陷,将管段划分为4类更加合理准确;(2)设计的投影指标函数能够识别管道样本中的小类,提高了管段划分的聚类精度和可信度;(3)与投影寻踪聚类算法和传统的FPPC算法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FPPC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迭代次数更少。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给出了更为科学的管段划分方法,为油气管道的风险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风险评价 管段划分 DOS投影指标函数 模糊投影寻踪聚类 重叠度指标 聚类算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GA-PPC云模型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孟龙 叶义成 +3 位作者 胡南燕 姚囝 江慧敏 李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7-63,共7页
为精确评价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预防边坡事故发生,首先选取黏聚力、内摩擦角、边坡角、边坡高度、孔隙水压力比、天然容重等6个指标,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20组样本数据,采用投影寻踪聚类(PPC)算法将多维数据投影在一维平面... 为精确评价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预防边坡事故发生,首先选取黏聚力、内摩擦角、边坡角、边坡高度、孔隙水压力比、天然容重等6个指标,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20组样本数据,采用投影寻踪聚类(PPC)算法将多维数据投影在一维平面上,以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投影指标,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然后采用正向云发生器得到边坡各稳定性等级的隶属度,并据此计算边坡稳定性等级的加权隶属度;最后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RAGAPPC等级评价云模型,并用5组样本数据验证RAGA-PPC云模型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是边坡高度;RAGA-PPC云模型评估的20组样本数据准确率为95.0%,检测5组样本数据准确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边坡 加速遗传算法(RAGA) 稳定性评价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免疫投影寻踪降维模型——AI-PPC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庆盛 严宣辉 舒才良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90-2293,共4页
引入人工免疫(AI)系统原理用于解决投影寻踪(PP)降维问题,利用免疫克隆选择算法优化投影方向,将高维的特征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上,从而降低了数据挖掘过程中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数据的约减;并用K-Means等聚类算法分别对初始数据和降维后... 引入人工免疫(AI)系统原理用于解决投影寻踪(PP)降维问题,利用免疫克隆选择算法优化投影方向,将高维的特征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上,从而降低了数据挖掘过程中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数据的约减;并用K-Means等聚类算法分别对初始数据和降维后的数据进行聚类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人工免疫投影寻踪降维(AI-PPC)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 投影寻踪 降维 优化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C模型与RI指数法的茶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历 周忠发 +1 位作者 李丹丹 黄登红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3-1209,共7页
以某喀斯特山区茶产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托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两种较新的评价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将236个土壤样本中的Hg、As、Cd、Pb、Cr含量指... 以某喀斯特山区茶产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托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两种较新的评价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将236个土壤样本中的Hg、As、Cd、Pb、Cr含量指标作为多维投影参数寻求其最优投影方向,由投影指标函数得出土壤重金属污染投影值来反映重金属含量的特征,建立投影寻踪聚类模型,从而得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实际现况,结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一步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程度和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在指标投影方向上Hg和As对研究区土壤污染影响最大,Cd对土壤污染影响最小;(2)根据PPC评价标准,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无污染的样点区域达到96.61%,清洁占总样点数的30.08%,尚清洁占总样点数的66.53%;(3)在潜在生态风险上存在低度、中度,分别占采样点的89.41%和10.59%,风险程度较低,但有向中度演变的趋势;(4)在污染情况上,清洁和尚清洁的空间分布广阔,轻度污染进行内插后空间分布不明显。本文研究结果有利于综合评价该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在实践中将为喀斯特山区的土壤资源的管理和茶叶种植区的合理布局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地 GIS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GA-PPC模型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庆杰 岳春芳 李艺珍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105-110,共6页
针对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多目标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采用投影寻踪方法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二维空间,结合聚类算法和多智能体遗传算法建立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投影寻踪聚类模型(MAGA-PPC),并通过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针对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多目标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采用投影寻踪方法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二维空间,结合聚类算法和多智能体遗传算法建立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投影寻踪聚类模型(MAGA-PPC),并通过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确保求得最优解。以陕西省引汉济渭受水区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AGA-PPC能够较为系统地量化各方案在社会、经济、生态和资源等方面的综合差异,其评价结果符合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MAGA-PPC在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评价中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方案 综合评价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ppc) 多智能体遗传算法(MA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GA—PPC模型在土地规划方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何国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7期41-44,59,共5页
针对传统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方法的不足,引入了带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的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角度出发,构建了规划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 针对传统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方法的不足,引入了带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的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角度出发,构建了规划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RAGA-PPC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评价模型。以舟山市区为例,利用MATLAB7.1语言进行程序的开发,获得了最佳投影方向。通过计算,得到了各方案的投影值,并对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解决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评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 投影寻踪分类模型 评价指标体系 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法 规划方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PC模型的铁路弃渣场综合风险评价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伟东 苟唐巧 +2 位作者 许博浩 潘海泽 何鑫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1-186,共6页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估铁路弃渣场的综合风险,建立基于改进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建立了6个维度共19个因素的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评价标准;然后借鉴K均值聚类思想来确定PPC模型关键系数-密度窗宽R,以解决传统方法造成...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估铁路弃渣场的综合风险,建立基于改进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建立了6个维度共19个因素的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评价标准;然后借鉴K均值聚类思想来确定PPC模型关键系数-密度窗宽R,以解决传统方法造成的聚类效果差等问题;同时将遗传算法(GA)作为模型优化算法得到最优投影方向和样本投影值等关键数据;最后以贵昆线铁路的10座弃渣场作为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弃渣场边坡条件”和“地形与地基条件”2个维度对弃渣场的综合风险影响最大;验证了所建模型的科学性,评价结果能够规避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更加与实际情况相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弃渣场 风险评价 改进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 遗传算法(GA) 投影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蜣螂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英 范雅慧 +8 位作者 衡文静 许萍萍 岳辉 毕银丽 牛鸿波 田少国 祖鹏举 曹满红 董起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99-2810,共12页
矿山开采会破坏和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持久的负面影响,因此评价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迫在眉睫。为了准确监测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以陕煤集团张家峁矿区2000—2023年24期逐年的Landsat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计算绿度(Normalized ... 矿山开采会破坏和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持久的负面影响,因此评价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迫在眉睫。为了准确监测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以陕煤集团张家峁矿区2000—2023年24期逐年的Landsat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计算绿度(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湿度(Humidity Index,WET)、热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干度(Normalized Differential Build-up and bare Soil Index,NDBSI)4项生态指标,并采用基于果蝇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Projection Pursuit Clustering,FOA–PPC)、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rojection Pursuit Clustering,PSO–PPC)、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Grey Wolf Optimizer-Projection Pursuit Clustering,GWO–PPC)和基于蜣螂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Dung Beetle Optimizer-Projection Pursuit Clustering,DBO–PPC)4种群智能优化算法构建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利用平均相关度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①DBO–PPC模型的平均相关度和类内聚集度均高于PSO–PPC模型、FOA–PPC模型和GWO–PPC模型,且与EI指数更接近,表明DBO–PPC能更好的评估研究区生态环境;②基于DBO–PPC模型的张家峁矿区2000—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均值为0.4,生态环境质量以差和较差等级为主,面积占比约55.94%,空间上呈西部差东部好,常家沟水库的生态环境在研究期内表现为优等级,矿区东北部和中部区域的生态环境较好,植被覆盖较多;③矿区发生沉陷面积占比为81.28%,沉陷最大值达−0.15 m;采区发生沉陷现象面积占比明显高于矿区,占采区面积的89.56%,生态环境质量以−0.0004的速率下降,表明采矿活动使得研究区的地表发生了沉陷,进而影响到生态环境。综上所述DBO–PPC模型在监测评价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从而为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智能优化算法 投影寻踪 DBO–ppc 生态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聚类和深度学习模型的风电场群风速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雅洁 王聪 +2 位作者 张宏立 马萍 李新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80,共10页
为提高规模化风电场群的风速预测精度,进而保障中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投影寻踪聚类算法结合NS-L-Transformer的风电场群短期风速混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变分模态分解、去伪分量和小波变换的方法对采集的风速数... 为提高规模化风电场群的风速预测精度,进而保障中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投影寻踪聚类算法结合NS-L-Transformer的风电场群短期风速混合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变分模态分解、去伪分量和小波变换的方法对采集的风速数据集进行处理,得到滤除噪声干扰后的风速数据集。其次,考虑风电场群间的风速空间关联特性,根据其风速波动特征,采用粒子群-投影寻踪聚类算法分析了风电场群间的空间相关性,根据算法所得到的评价指标对风电场群进行了场群关联性最优分类,并构造了分类后的高维风速数据集。最后,通过Transformer模型的自注意力机制结合LSTM模型的门控单元机制捕捉风速时间序列的局部特征,提出了NS-L-Transformer模型对所构造的具有局部特性的高维风速数据集进行了风速预测。选用中国东南某地区风电场群的风速数据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类后的高维数据集进行风速预测较单一风速数据集的预测精度有较大的提升;相较于Transformer模型,NS-L-Transformer的预测误差减少,从而验证了本研究所提混合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测 风速数据降噪 风电场群分类 粒子群-投影寻踪聚类算法 NS-L-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83
13
作者 王顺久 张欣莉 +1 位作者 丁晶 侯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55,61,共4页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涉及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问题,但模型中密度窗宽参数的确定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现主要通过试算或经验来确定,缺乏理论根据。针对这一问题,在较为详细介绍模型结构的基础上,从模型的数学构造入手对密度...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涉及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问题,但模型中密度窗宽参数的确定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现主要通过试算或经验来确定,缺乏理论根据。针对这一问题,在较为详细介绍模型结构的基础上,从模型的数学构造入手对密度窗宽参数的取值进行了分析探讨,推导得出了计算的经验公式,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为模型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涉及多因素的方案决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 聚类分析 河流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7
14
作者 陈磊 徐伟 +4 位作者 周忻 马玉玲 袁艺 钱新 葛怡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0,110,共4页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模型(PPC),结合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对上海市进行了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的尝试。结果表明:①灾害社会脆弱性最高的为崇明县,其次为宝山区和金山区;②灾害社会脆弱性最低的是黄埔区,其次是徐汇区和静安...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模型(PPC),结合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对上海市进行了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的尝试。结果表明:①灾害社会脆弱性最高的为崇明县,其次为宝山区和金山区;②灾害社会脆弱性最低的是黄埔区,其次是徐汇区和静安区;③总体而言,灾害脆弱性较低的地区集中于上海城市中心区,而城市边缘区的社会脆弱性一般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社会脆弱性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 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分割理论的土壤水分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邵孝侯 王宇 +4 位作者 毕利东 戴琳 袁有波 苏贤坤 莫建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6-111,共6页
为解决应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评价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中评价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有序样本最优分割理论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最优分割,并引入最优分割聚类中心值作为土壤水分有效性的评价指标,构建土壤水分有效性投影寻踪评价模型。采... 为解决应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评价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中评价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有序样本最优分割理论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最优分割,并引入最优分割聚类中心值作为土壤水分有效性的评价指标,构建土壤水分有效性投影寻踪评价模型。采用该方法对贵州省11个主要烟区33个土壤样本进行评价,并与以土壤物理性质为指标的常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选取的评价指标能客观地反映植烟土壤水分状况,以该指标为依据做出的评价结果更加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聚类分析 有效性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及其在地下水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倪长健 王顺久 崔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33,共5页
针对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的不足,结合动态聚类方法对投影寻踪聚类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首先,利用投影技术将多因素(高维)问题投影到一维线性空间,以达到在一维空间研究高维数据的目标;其次,以动态聚类方法构造新的... 针对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的不足,结合动态聚类方法对投影寻踪聚类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首先,利用投影技术将多因素(高维)问题投影到一维线性空间,以达到在一维空间研究高维数据的目标;其次,以动态聚类方法构造新的投影指标,对投影到线性空间的反映高维数据结构或特征的投影特征值序列进行聚类分析,进而完成多因素样本聚类分析。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是高维数据样本聚类分析的一种有效的统计方法,模型在整个运算过程中毋需人为给定参数,聚类结果合理、客观。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在地下水分类中的成功应用表明,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具有稳定性好、分类结果明确、操作简便等特点,为多因素聚类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 动态聚类 线性投影 投影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的龙坑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肖长来 危润初 +2 位作者 梁秀娟 马喆 郭龙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48-252,共5页
为探寻龙坑水源地水质情况和区域水质变化发展规律,采用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对龙坑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通过采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处理,得出最终水质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地下水多为Ⅰ、Ⅱ类水,满足水源地水质... 为探寻龙坑水源地水质情况和区域水质变化发展规律,采用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对龙坑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通过采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处理,得出最终水质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地下水多为Ⅰ、Ⅱ类水,满足水源地水质要求;将该结果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物元可拓法等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证实该方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水质评价方法。在34个水样中,29个水样达到Ⅲ类水标准以上,其中28个水样达到Ⅰ类或Ⅱ类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 聚类模型 水质 龙坑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法评价43份澳大利亚甘蔗种质资源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勇 赵培方 +4 位作者 赵俊 赵丽萍 昝逢刚 姚丽 刘家勇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9年第1期7-13,共7页
为合理评价国外甘蔗种质资源,利用投影寻踪分类法对43份澳大利亚甘蔗种质进行综合评价。方差分析表明,各种质主要工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在5.31%~35.21%之间,变异广泛。对总体长势、茎径、有效茎、叶部病害、株高... 为合理评价国外甘蔗种质资源,利用投影寻踪分类法对43份澳大利亚甘蔗种质进行综合评价。方差分析表明,各种质主要工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在5.31%~35.21%之间,变异广泛。对总体长势、茎径、有效茎、叶部病害、株高、蔗糖分、蔗汁糖分、锤度、简纯度和纤维分等10个主要工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投影方向和投影值大小分析表明,投影方向以叶部病害最高,其次为总体长势、茎径、有效茎、株高和蔗糖分等,简纯度和纤维分等其他品质性状最低;43份种质投影值大小各异。根据投影值大小,结合聚类分析将43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投影均值在0.32~1.83之间,并从中筛选了13份(Ⅰ类群和Ⅱ类群)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综合来看,投影寻踪分类法对43份澳大利亚甘蔗种质的评价与实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甘蔗 种质资源 投影寻踪分类法 聚类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及其在天然草地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倪长健 王顺久 崔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8-71,共4页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在多因素聚类分析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然而,该模型还存在如密度窗宽参数取值由经验确定等不足,有待改进提高。本文针对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的不足,首次把投影寻踪的思想和动态聚类方法结合起来,构造投影指标,...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在多因素聚类分析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然而,该模型还存在如密度窗宽参数取值由经验确定等不足,有待改进提高。本文针对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的不足,首次把投影寻踪的思想和动态聚类方法结合起来,构造投影指标,提出了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新模型。新模型在整个运算过程中不需人为给定参数,聚类结果客观、明确,而且它还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天然草地分类的实际应用表明,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切实可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多因素聚类分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分析 天然草地 投影寻踪 动态聚类 线性投影 投影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动态聚类的快速路交通状态判别 被引量:18
20
作者 邴其春 龚勃文 +2 位作者 杨兆升 林赐云 曲鑫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4-1169,共6页
为了提高快速路交通运行状态的判别精度,利用地点交通参数与交通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的快速路交通状态判别方法.该方法综合投影寻踪技术和动态聚类方法构造投影指标函数,采用混合蛙跳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 为了提高快速路交通运行状态的判别精度,利用地点交通参数与交通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的快速路交通状态判别方法.该方法综合投影寻踪技术和动态聚类方法构造投影指标函数,采用混合蛙跳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的投影方向获得最佳投影方向,并利用仿真数据标定了交通状态判别阈值.结合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快速路交通状态判别精度,平均判别率为97.01%,平均误判率为0.86%,平均判别精度分别比BP神经网络模型和模糊C均值聚类模型方法提高了8.9%和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状态判别 投影寻踪动态聚类 混合蛙跳算法 城市快速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