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1篇文章
< 1 2 2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Accelerated Aging 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xy and Non-waxy Wheat Seeds 被引量:10
1
作者 QIN Peng KONG Zhiyou +1 位作者 LIAO Xiaohong LIU Yeju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1年第2期7-12,共6页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hysiological and the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xy wheat seeds under accelerated aging conditions. Five waxy wheat lines, which were Waxy 1, Waxy 4, Waxy 8, Waxy 9, a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hysiological and the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xy wheat seeds under accelerated aging conditions. Five waxy wheat lines, which were Waxy 1, Waxy 4, Waxy 8, Waxy 9, and Waxy 15; and five non-waxy wheat lines: S-39, 04J89, Jan-81, III42-4, and II110 were studied. The seeds were subjected to accelerated aging at 40℃, 45℃, 50℃, 55℃, and 60℃, and 90% relative humidity for 0, 2, 4, 6, and 8 day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a gradual increase in conductivity and decrease in germination rate during accelerated aging. SOD, POD and CAT activities increased at lowgrade treatment, but decreased at severe treat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decreased at 45 ℃, but successively increased, then decreased 50℃. From the above study, it showed that 90% RH at 55℃ was the best accelerated aging condition for optimum efficiency in a shorter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elerated aging waxy wheat non-waxy wheat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t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of Three High-yield Corn Varieties
2
作者 WANG Chunhu LI Ning WANG Ha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0年第3期6-11,共6页
The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new compact vertical-leaf type varieties, such as corn Zhengdan 958, Xundan 18, Jidan 7, etc. were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vid references for its large extension and new high-yield bree... The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new compact vertical-leaf type varieties, such as corn Zhengdan 958, Xundan 18, Jidan 7, etc. were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vid references for its large extension and new high-yield breeding. Results showed that reasons of high-yield included reasonable indices of leaf-area changing, long keeping of corn leaves and slow aging. Photosynthetic pigment, protein and soluble sugar in varietal leaves were high with the high peroxide enzyme activation, photosynthesis inherent ability and photosynthesis efficiency, but with low malondialdehyde. The volume of grain seed was big, with long forming or starch grouting time of cells and the weight of thousand-granules was high. It indicated that Zhengdan 958 was still the best corn variety for the extensive utilization. The seeds produc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keep the pure degree and the hallmark for giving full potential advantages on the yield of these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 shape index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mechanism of high y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度和温度对芙蓉李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特性及蜡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丹蓉 叶新福 +1 位作者 方智振 林炎娟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为研究成熟度和温度对芙蓉李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特性和果皮蜡质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个成熟度(F:约六成熟;S:约八成熟)的芙蓉李,于4、25℃条件下进行试验,分析1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筛选不同成熟度... 为研究成熟度和温度对芙蓉李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特性和果皮蜡质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个成熟度(F:约六成熟;S:约八成熟)的芙蓉李,于4、25℃条件下进行试验,分析1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筛选不同成熟度芙蓉李在不同温度贮藏期间的主要差异性指标,检测芙蓉李贮藏前后蜡质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其贮藏效应。结果表明,4℃条件下F与S之间的主要差异性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果肉硬度(FF)、果皮色度值a^(*)(PC-a^(*))、花色苷(AC)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果皮硬度(PF),25℃时为S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C-a^(*)、果皮色度值b*(PC-b*)。不同成熟度果实的SS含量、PC-a^(*)、AC含量均随贮藏天数增加而逐渐上升(S贮藏28 d除外),同一贮藏天数下AC含量在25℃时显著高于4℃时,同一温度同一贮藏天数时S中的SS含量、PC-a^(*)显著高于F;PF、FF和TA含量随贮藏天数的延长而逐渐下降,4℃和F有利于FF和PF的保持,而25℃下TA含量下降更快;SOD活性随贮藏天数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且在25℃和S中下降更显著。芙蓉李蜡质主要以直立片状晶体和颗粒状结晶的形式存在;两种晶体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可能影响水分的流失,从而影响细胞壁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贮藏性。本研究可为芙蓉李的采收和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李 成熟度 贮藏温度 生理生化特性 蜡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吉东 周长军 +6 位作者 高中奎 马兰 李建英 吴耀坤 刘冰 李娜 宫秀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1-477,共7页
为明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2022-2023年以农庆豆28为材料,在连作5年大豆的试验地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大豆分枝期喷施缩节胺、烯效唑、矮壮素、玉黄金、吨田宝、壳聚糖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不同调... 为明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2022-2023年以农庆豆28为材料,在连作5年大豆的试验地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大豆分枝期喷施缩节胺、烯效唑、矮壮素、玉黄金、吨田宝、壳聚糖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不同调节剂对连作大豆生理性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吨田宝、玉黄金、烯效唑、壳聚糖等4种调节剂显著增加产量,两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5.55%~10.3%和1.95%~11.59%,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聚糖>烯效唑>玉黄金>吨田宝。此外,吨田宝、玉黄金、烯效唑、壳聚糖4种生长调节剂的施用增加了大豆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且降低了株高,增加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连作大豆 农艺性状 生理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灌溉与施肥方式对盐碱地水稻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互作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璐 侯红燕 +2 位作者 胡鑫慧 郭洪海 贾曦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0,99,共8页
探索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微咸水与淡水联合灌溉对水稻生理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以‘圣香1826’为试验材料,设置主区为淡水灌溉(FI,全生育期均灌溉淡水)、微咸水-淡水联合灌溉(BFI,插秧后至分蘖前灌溉淡水,分蘖期至成熟期补灌微咸水)2... 探索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微咸水与淡水联合灌溉对水稻生理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以‘圣香1826’为试验材料,设置主区为淡水灌溉(FI,全生育期均灌溉淡水)、微咸水-淡水联合灌溉(BFI,插秧后至分蘖前灌溉淡水,分蘖期至成熟期补灌微咸水)2种灌溉制度;裂区为5种施肥方式T1(常规施肥,当地习惯施肥N 300 kg/hm^(2))、T2(减N20%,N240 kg/hm^(2))、T3(减N20%,穗肥增施K,N240 kg/hm^(2)+K36 kg/hm^(2))、T4(减N20%,蘖肥增施Ca,N240 kg/hm^(2)+Ca18 kg/hm^(2))、T5(减N20%增施K和Ca,N240 kg/hm^(2)+K36 kg/hm^(2)+Ca 18 kg/hm^(2))。结果表明,BFIT5处理可以显著的延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Ca肥补施,使水稻植株Na^(+)含量降低24.35%(P<0.05)、K+含量提高20.20%、Na^(+)/K^(+)降低、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升高13.06%、脯氨酸(Pro)含量升高20.69%、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了9.19%,提高了植株的抗性;BFIT5处理使水稻的有效穗数提高30.1%、穗总粒数提高7.2%、穗实粒数提高38.2%、结实率提高28.9%、产量提高38.2%、稻米的食味值增加6、崩解值升高、消减值降低、蒸煮品质升高。在分蘖期开始浇灌微咸水,且减少常规施氮量的20%、增施K和Ca肥,节约稻田用淡水的同时提高了微咸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灌溉 水稻 水肥耦合 生理特性 水肥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松材线虫病落叶松优良家系选择
6
作者 赵敏 王峰 +3 位作者 王佳楠 于淇 张含国 张磊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7-836,共10页
该研究以2年生18个落叶松(Larix gmelinii)实生苗家系为试验对象,采用剥皮套管法接种强致病性松材线虫株系FSBX。通过计算落叶松抗显症得分、抗虫得分和抗病得分,综合筛选抗松材线虫落叶松家系。通过测定接种后第0、5、10、15天针叶叶... 该研究以2年生18个落叶松(Larix gmelinii)实生苗家系为试验对象,采用剥皮套管法接种强致病性松材线虫株系FSBX。通过计算落叶松抗显症得分、抗虫得分和抗病得分,综合筛选抗松材线虫落叶松家系。通过测定接种后第0、5、10、15天针叶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探究落叶松在抵抗松材线虫过程中生理指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抗病得分最高的落叶松是家系1311,其次是家系1305和1310。不同抗性的落叶松针叶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均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POD活性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再小幅降低的趋势,接种第15天时,高抗家系的P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家系;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接种第10天时达到峰值,高抗家系显著高于其他家系。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接种第15天时,高抗家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其他2组,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接种第10天时各家系可溶性糖含量达到峰值,且感病家系可溶性糖含量高于中抗家系,而中抗家系可溶性糖含量高于高抗家系,三者差异不显著。综上,高抗家系落叶松在针叶叶绿素含量、POD和SOD活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而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普遍低于其他家系,但在病害后期,高抗家系的生理指标高于中抗及感病家系,说明高抗家系在逆境胁迫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落叶松 家系选择 生理生化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及叶片养分与生理的影响
7
作者 蔡卫佳 刘威 +3 位作者 王昊 刘旭 谭军 罗桂杰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57,共8页
【目的】探讨施肥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容器苗生长、叶片养分积累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出较好的施肥方式与施肥量组合,为薄壳山核桃壮苗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薄壳山核桃容器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平均(A)和指数(B)2... 【目的】探讨施肥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容器苗生长、叶片养分积累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出较好的施肥方式与施肥量组合,为薄壳山核桃壮苗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薄壳山核桃容器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平均(A)和指数(B)2种施肥方式,分别设置1.4、2.8、4.2和5.6 g/株(编号1、2、3和4)4种施肥量,以不施肥(CK)作对照,共9个处理,分析施肥对苗木生长及叶片养分生理的影响。【结果】2种施肥方式下,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薄壳山核桃幼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指数施肥4.2 g/株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最大,分别比对照高36.5%、55.6%和179.52%;施肥对叶片中P含量无显著影响;2种施肥方式下,叶片中N含量均随施肥量增加而上升,同一施肥水平下,指数施肥比平均施肥高;平均施肥叶片K含量随肥料增加而上升,指数施肥则先升高后下降;2种施肥方式下,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均随施肥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指数施肥叶片可溶性蛋白随施肥量增加而上升,平均施肥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结论】采用指数施肥法、复合肥用量4.2 g/株有利于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该处理下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片营养成分及生理特性较好,苗木品质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容器苗 指数施肥 幼苗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草间作方式对增产及节水效应的影响
8
作者 马龙 刘华清 +1 位作者 高晓东 赵西宁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72,共12页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4种多年生饲草不同间作方式对其生长、光合生理特征及土壤水分的综合影响,筛选最优间作方式,为黄土高原建设高产、高效、可持续的人工草地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4种多年生饲草不同间作方式对其生长、光合生理特征及土壤水分的综合影响,筛选最优间作方式,为黄土高原建设高产、高效、可持续的人工草地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4种多年生饲草为研究对象,设置单作、两物种、三物种和四物种间作方式,分析不同间作方式对饲草生长、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各间作模式相对产量总和均大于1。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间作处理的相对产量总和达到2.08,其中,无芒雀麦生物量达到单作的279.1%,紫花苜蓿达到单作的132.4%。二者间作处理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p<0.05),对无芒雀麦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p<0.05)。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间作增加了深层土壤含水量。熵权-TOPSIS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间作在饲草产量、生长生理特征、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壤贮水能力方面的综合效应最优,禾本科单作综合效应最差。[结论]合理的间作方式能够优化土壤水分垂直分布,提高饲草的净光合速率,从而提高间作系统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间作方式能够提高间作系统的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饲草间作方式优化提供了重要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间作 生长特征 生理特征 水分利用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镉胁迫下胡萝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周志国 樊双虎 +1 位作者 邓晨 冯雪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74,共10页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2,4-表油菜素内酯(2,4-EBR)对镉胁迫下胡萝卜幼苗的生长特性、生理指标及镉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胡萝卜对镉抗性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胡萝卜‘红芯四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实验室水培的方法...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2,4-表油菜素内酯(2,4-EBR)对镉胁迫下胡萝卜幼苗的生长特性、生理指标及镉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胡萝卜对镉抗性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胡萝卜‘红芯四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实验室水培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1、0.5、1和1.5μmol/L)2,4-EBR对CdCl2胁迫下胡萝卜幼苗生长特性、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镉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胡萝卜幼苗在0.1mmol/L镉胁迫条件下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外源施加1μmol/L2,4-EBR可以抑制镉离子的吸收和转运,促进胡萝卜幼苗根长和株高的增加,提高叶片SOD、POD、CAT和APX的活性,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并提高叶片光合效率,抑制镉吸收转运相关基因DcHMA3、DcHMA4、DcCAX2、DcCAX4的表达,维持植物体氧化还原代谢途径平衡。【结论】2,4-EBR可促进胡萝卜根茎生长,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光合效率,调节GSH-PCs代谢途径以及调控相关基因表达量,从而缓解胡萝卜幼苗在镉胁迫下的伤害,而且最适宜的2,4-EBR处理浓度为1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2 4-表油菜素内酯 胡萝卜 生长和生理特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3种苔藓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胡霞 宋春草 +4 位作者 张喜亭 周密 汪瀚宇 彭言稢 黄娇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566,共11页
目的:探讨镉胁迫下3种苔藓植物的生理响应,为镉污染区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羽藓、东亚曲尾藓和东亚砂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镉胁迫和生理生化测定,比较3种苔藓植物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的质量分数、膜损伤程度、抗氧化酶活... 目的:探讨镉胁迫下3种苔藓植物的生理响应,为镉污染区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羽藓、东亚曲尾藓和东亚砂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镉胁迫和生理生化测定,比较3种苔藓植物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的质量分数、膜损伤程度、抗氧化酶活性及富集特征对不同质量浓度镉胁迫的响应差异,以探讨其对镉胁迫的反应敏感性和耐性。结果:低质量浓度镉胁迫(5 mg·L^(-1))可激活苔藓的适应性调节,使大羽藓和东亚曲尾藓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强,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组提升6.81%和7.06%,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升高41.69%和31.91%。高质量浓度镉胁迫(100 mg·L^(-1))导致3种苔藓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均明显下降(分别降低37.73%~44.55%、28.50%~32.86%、34.77%~40.74%),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34.73%~51.16%),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显著下降(40.41%~66.67%),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受抑制(分别降低10.66%~14.91%、17.74%~25.00%),丙二醛质量分数分别为对照组的2.36、2.79和3.77倍。3种苔藓物种间差异比较发现,东亚砂藓对镉最敏感,其脯氨酸质量分数随镉胁迫加剧呈线性升高,高质量浓度镉胁迫下其抗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14.9%)和耐受指标(富集系数=0.02,耐性指数=0.30)最弱;大羽藓耐受性最强,富集系数(0.03)和耐性指数(0.43)最大,抗氧化酶活性降幅最小。结论:大羽藓可作为镉污染区生态修复的潜在候选物种,东亚砂藓的低耐受性可成为监测镉污染早期生物标志物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羽藓 东亚曲尾藓 东亚砂藓 镉胁迫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罗布麻和白麻的耐盐特性研究
11
作者 韩占江 赵晴晴 姜黎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00-1806,共7页
以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和白麻(Apocynum pictum)种子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在6个NaCl浓度梯度[0(CK),0.05,0.1,0.2,0.4,0.6 mol·L^(-1)]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盐害指数和盐害级别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罗布麻和白麻... 以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和白麻(Apocynum pictum)种子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在6个NaCl浓度梯度[0(CK),0.05,0.1,0.2,0.4,0.6 mol·L^(-1)]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盐害指数和盐害级别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揭示罗布麻和白麻耐盐特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逐渐升高,罗布麻和白麻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发芽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尤其是在0.2~0.6 mol·L^(-1)的NaCl环境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生长指标受抑制程度更加显著,盐害指数逐渐增加,盐害级别也在逐渐加深,丙二醛(MDA)的含量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罗布麻和白麻在相同NaCl浓度下,其盐害指数和盐害级别表现出不同差异,耐盐性表现为白麻>罗布麻。本研究结果可为罗布麻和白麻在盐碱地区种植,改良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罗布麻 白麻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向日葵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周菲 谢鹏远 +5 位作者 王静 佟博通 狄成乾 刘岩 梁春波 王文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49-54,共6页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耐旱型向日葵‘R5’和干旱敏感型向日葵‘0989102’幼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15%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向日葵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耐旱型向日葵‘R5’和干旱敏感型向日葵‘0989102’幼苗作为试验材料,研究15%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向日葵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H_(2)O_(2)含量、超氧阴离子(OFR)产生速率以及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持续升高,其中MDA、Pro、SP、SS、H_(2)O_(2)含量、OFR产生速率均表现为‘0989102’增幅高于‘R5’,干旱胁迫处理后,SOD、POD、CAT 3种抗氧化酶活性‘R5’均高于‘0989102’。各项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MDA、Pro、SP、SS、H_(2)O_(2)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OFR与MDA、H_(2)O_(2)和CAT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Pro、SP、SS和SOD呈显著正相关性;CAT与SOD、POD呈极显著相关,SOD与POD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耐旱型和干旱敏感型向日葵在幼苗期对干旱胁迫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干旱 PEG-6000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高盐胁迫下海滨木槿生理特性的缓解效应
13
作者 尹娟 杨学军 +1 位作者 刘伯选 李文杨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2,共9页
为提高海滨木槿苗的耐盐胁迫能力并为其在高盐渍化土壤中种植提供科学参考,本试验以海滨木槿1年实生苗为材料,分别设置T0(对照:0 NaCl+0 g·L^(-1)水杨酸)、T1(1.0%NaCl+0 g·L^(-1)水杨酸)、T2(0 NaCl+0.3 g·L^(-1)水杨酸... 为提高海滨木槿苗的耐盐胁迫能力并为其在高盐渍化土壤中种植提供科学参考,本试验以海滨木槿1年实生苗为材料,分别设置T0(对照:0 NaCl+0 g·L^(-1)水杨酸)、T1(1.0%NaCl+0 g·L^(-1)水杨酸)、T2(0 NaCl+0.3 g·L^(-1)水杨酸)、T3(1.0%NaCl+0.3 g·L^(-1)水杨酸)共4个处理,研究高盐(1.0%NaCl)胁迫下喷施水杨酸对海滨木槿苗生长发育和根系活力、根系渗透调节、根系氧化应激以及根、茎、叶中水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胁迫下海滨木槿苗根系受到渗透胁迫,其生长发育迟缓,根系活力降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与T1组相比,盐胁迫下喷施水杨酸的T3组植株生长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根系活力以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根系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则显著降低,同时,在处理第10、20、30天时T3组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高出30.98%、30.48%和183.09%,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高出20.97%、21.32%和192.58%,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高出44.06%、42.66%和146.92%。另外,观察到海滨木槿根、茎、叶中水杨酸含量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中,叶片中含量最高,根系中含量最低。综上,水杨酸具有促进高盐胁迫下海滨木槿生长和提高根系渗透调节和抗氧化的能力,缓解了高盐胁迫对根系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盐胁迫 海滨木槿 生理特性 渗透调节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与氮肥互作对玉米生理特性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14
作者 李常亮 张富仓 雒天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2,271,共8页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3个保水剂种类[得米高吸水性树脂(PAM,聚丙烯酰胺保水剂);沃特多功能抗旱保水剂(WT,凹凸棒(有机)/聚丙烯酸(无机)保水剂);海明高能抗旱保水剂(HM,聚丙烯酸钠型保水剂)]、3个保水剂施用量(分别占干土质量的0‰、2‰、4...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3个保水剂种类[得米高吸水性树脂(PAM,聚丙烯酰胺保水剂);沃特多功能抗旱保水剂(WT,凹凸棒(有机)/聚丙烯酸(无机)保水剂);海明高能抗旱保水剂(HM,聚丙烯酸钠型保水剂)]、3个保水剂施用量(分别占干土质量的0‰、2‰、4‰)和3个氮肥施用量(0、0.25、0.50 g·kg^(-1)),通过不完全正交试验设计共设置9个处理,研究保水剂与氮肥配施对玉米苗期生长生理、根系活力、氮素吸收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加保水剂和氮肥的处理相比,保水剂与氮肥配施使苗期玉米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量、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氮素吸收、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增加了9.30%、14.88%、68.85%、16.26%、103.86%、86.35%、81.06%(P<0.05)。PAM保水剂在提高玉米根系活力和氮素吸收方面效果更好,WT保水剂在促进玉米生长、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更优,并且保水剂与氮肥施用量分别为4‰和0.50 g·kg^(-1)时效果最好。主成分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使用PAM保水剂并且保水剂与氮肥施用量分别为4‰和0.50 g·kg^(-1)时得分最高,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玉米产量、水氮利用效率的有效处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保水剂 氮肥 生理特性 氮素吸收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碱生境下柽柳人工林生长及生理状况研究
15
作者 魏海霞 李永涛 +4 位作者 周健 王振猛 王莉莉 王先红 杨庆山 《山东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6,14,共7页
为了更好的研究盐碱生境下柽柳人工林的生长状况与其耐盐生理特性的关系,对盐碱生境下的柽柳进行了生长量及耐盐生理特性检测,结果显示:随着柽柳生长环境盐碱程度的增加,柽柳的生长量(高、地径)呈显著下降趋势;在中度盐碱(3.5‰)生境下... 为了更好的研究盐碱生境下柽柳人工林的生长状况与其耐盐生理特性的关系,对盐碱生境下的柽柳进行了生长量及耐盐生理特性检测,结果显示:随着柽柳生长环境盐碱程度的增加,柽柳的生长量(高、地径)呈显著下降趋势;在中度盐碱(3.5‰)生境下柽柳叶片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较对照未见明显变化,在中高度(5.9‰)及高度(7.75‰)盐碱生境下显著升高;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升高,脯氨酸(Pro)含量较对照地块(0.2‰)呈倍数增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随土壤含盐量的升高均呈现升高的趋势。试验表明在高度盐碱生境中,丙二醛(MDA)、渗透调节物质及酶活性都达到较高水平,未见有因不耐受而出现下降的趋势,反映在柽柳的生长上,可见柽柳能长时间耐受高含盐量的生存环境,高盐(7.75‰)生境中植株因受盐胁迫影响出现了部分枯枝,但可以存活并缓慢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柽柳 盐碱生境 耐盐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人员特性和场景布局的西藏高原人群疏散仿真研究
16
作者 程刚 潘敬 郑雄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4,共9页
为提高突发事件下西藏高原人流聚集场所人员应急疏散能力,基于模糊规则的社会力模型,结合AnyLogic对高原人群疏散行为特性进行研究。首先研究影响西藏高原人员应急疏散的因素,根据模糊规则确定因素对人员疏散速度的影响;以八廓步行街为... 为提高突发事件下西藏高原人流聚集场所人员应急疏散能力,基于模糊规则的社会力模型,结合AnyLogic对高原人群疏散行为特性进行研究。首先研究影响西藏高原人员应急疏散的因素,根据模糊规则确定因素对人员疏散速度的影响;以八廓步行街为例建立突发事件下西藏高原人员疏散仿真模型,探究人员性别、年龄、环境熟悉程度、高原适应能力、出口宽度和出口布局6因素对疏散过程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分析6因素综合作用对西藏高原人员应急疏散过程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最优组合方案。研究结果表明:6因素对西藏高原人群应急疏散过程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疏散人员的年龄影响最大,性别影响最小,并结合仿真分析提出相应引导策略。研究结果可为西藏高原地区居民在紧急疏散情况下的行动提供科学指导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社会力模型 生理特性 场景布局 人群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形对榛子生长结果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梁春莉 王述 于立杰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5期57-62,共6页
【目的】对比不同栽植密度下多主干半圆形和斜拉树形榛树的产量、果实品质、叶片光合特性等指标,探索栽植密度及树形对榛子生长结果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提升榛子产业化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达维榛子多主干半圆形(2 m×3 m、1 m&... 【目的】对比不同栽植密度下多主干半圆形和斜拉树形榛树的产量、果实品质、叶片光合特性等指标,探索栽植密度及树形对榛子生长结果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提升榛子产业化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达维榛子多主干半圆形(2 m×3 m、1 m×3 m)、斜拉树形(1 m×3 m)的果实经济性状、叶片光合及生理特性、枝条组成等指标。研究不同栽植密度及树形对榛子产量、果实品质等的影响。【结果】榛子栽培密度变小,多主干半圆树形榛果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出仁率有所提高,斜拉树形虽栽植密度大,其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出仁率却最高。斜拉树形果实淀粉、总糖及蛋白质含量均高于2 m×3 m、1 m×3 m栽植密度的多主干半圆形树形。不同树形相比,在不同月份测定榛树叶片的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以1 m×3 m的斜拉树形为最大。多主干半圆形栽植密度降低,叶绿素a含量下降,叶绿素b含量上升,叶片厚度及百叶重逐渐增加,1 m×3 m斜拉树形叶绿素a,总叶绿素,叶片厚度及百叶重最大。不同树形榛子总枝数及成枝能力各不相同。斜拉树形总枝量最大,为197.5条,树势中庸,短枝占比最大为69.8%,1 m×3 m多主干半圆树形树势最强,榛子长枝和中枝形成最多,短枝最少,成花较差。【结论】榛树采用斜拉树形,树体形成扇面,光照效果极好,树体年生长量缓和,枝条多以中短枝为主,容易成花,且提高了榛果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可在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子 密植 斜拉树形 果实性状 生理特性 枝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紫花苜蓿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苗期抗盐性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春燕 张然然 +4 位作者 祝海燕 尤冬梅 胡海燕 李宗珍 戎郁萍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523,共8页
苗期耐盐性鉴定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耐盐品种选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大叶苜蓿’(Medi⁃cago sativa‘Daye’)、‘甘农三号’(Medicago sativa‘Gannong No.3’)和‘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Algonquin’)3个紫花苜... 苗期耐盐性鉴定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耐盐品种选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大叶苜蓿’(Medi⁃cago sativa‘Daye’)、‘甘农三号’(Medicago sativa‘Gannong No.3’)和‘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Algonquin’)3个紫花苜蓿品种为实验材料,以NaCl含量为0,0.3%,0.6%和1.0%等浓度的营养液进行盐胁迫处理,研究各苜蓿幼苗生理指标的变化及耐盐性差异,旨在为不同品种紫花苜蓿耐盐性选育及盐碱地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3种紫花苜蓿幼苗的根系活力逐渐下降,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均随盐胁迫的增加而增加。0.6%~1.0%盐浓度的营养液用于鉴定紫花苜蓿幼苗耐盐性较为合理。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3个苜蓿品种苗期耐盐性的综合评价表明‘大叶苜蓿’的耐盐性最强,其次是‘阿尔冈金’,最后是‘甘农三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苜蓿品种 幼苗 生理特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高温胁迫下草莓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夏明 杨敏 +5 位作者 周陈平 邝瑞彬 刘传和 贺涵 徐泽 魏岳荣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189,共9页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草莓幼苗高温胁迫状态下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草莓耐高温栽培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颜’草莓幼苗为材料,采用灌根以及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处理,研究外源褪黑素处理...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草莓幼苗高温胁迫状态下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草莓耐高温栽培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颜’草莓幼苗为材料,采用灌根以及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处理,研究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高温胁迫下草莓幼苗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下草莓幼苗生长受限,与对照相比,适宜浓度的褪黑素处理后其生长抑制可以缓解;草莓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作用参数显著上升;SOD、POD以及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过氧化氢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相对电导率以及MDA含量显著下降,其中400μmoL/L的处理效果最显著。【结论】高温胁迫下,400μmoL/L的褪黑素处理可以通过提升草莓幼苗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以及减少有害物质的累积,从而增强抵御高温逆境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苗 高温胁迫 褪黑素 光合参数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施硅和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甜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成城 秦芳 +5 位作者 李琴 李方圆 陈锦平 苏天明 何铁光 苏利荣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131,共7页
为探究外源硅和水杨酸对甜瓜幼苗盐害的缓解作用,以中度盐渍化大棚土壤为试验用土,以甜瓜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CK)、硅处理组(Si)、水杨酸处理组(SA)以及复合施硅和水杨酸处理组(Si+SA)。分别探究了不同处理对甜瓜幼苗... 为探究外源硅和水杨酸对甜瓜幼苗盐害的缓解作用,以中度盐渍化大棚土壤为试验用土,以甜瓜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CK)、硅处理组(Si)、水杨酸处理组(SA)以及复合施硅和水杨酸处理组(Si+SA)。分别探究了不同处理对甜瓜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外源硅和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甜瓜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以Si+SA处理为最佳,其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分别较CK显著高出28.02%和50.13%。与CK相比,SA和Si+SA处理显著提高了甜瓜幼苗净光合速率,分别较CK提高49.91%和77.01%。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结果显示,Si+SA处理组的修复效果为最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氧化氢酶的活性高低均表现为Si+SA>Si>SA>CK,丙二醛含量高低则与之相反,表现为CK>SA>Si>Si+SA。各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CK,脯氨酸含量更是较CK高出156.83%~189.84%。研究结果表明,外源Si和SA均能缓解中度盐渍化程度的土壤对甜瓜幼苗的胁迫,SA和Si的复配处理在提高甜瓜幼苗的光合效率及抗性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幼苗 盐胁迫 水杨酸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