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长周期母竹留养模式的毛竹林光合特性及笋产量 |
吴文秀
宋才玲
万桂平
黄怡
邓智文
陈清专
荣俊冬
陈礼光
郑郁善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圣音竹节间短缩的解剖结构和转录组分析 |
徐婧睿
李龙
|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毛竹育种遗传学基础与代塑性状遗传因子挖掘 |
高志民
|
《世界竹藤通讯》
|
2025 |
0 |
|
4
|
毛竹PheMADS47a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功能分析 |
申孜
闫小玲
郝琴
郭小勤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楠竹笋及其附属物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与比较研究 |
潘年琼
吴宸印
杨淇蘥
杨迺嘉
杜成兴
|
《中国果菜》
|
2024 |
0 |
|
6
|
毛竹及其2种变异类型叶结构特征研究 |
胡思思
孔令辉
肖姣
胡添翼
邓梦
杨光耀
于芬
|
《竹子学报》
|
2024 |
0 |
|
7
|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表层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 |
何昕诺
覃云斌
马姜明
孙晨茜
丁苏雅
潘于
黄慧欣
潘心茹
姜雪芳
高宇凡
|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添加毛竹笋混合发酵对梅干菜主要功能性物质及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 |
刘仁杰
卞方圆
黄志远
伊奎鑫
|
《竹子学报》
|
2024 |
2
|
|
9
|
高产笋用毛竹林培育技术初探 |
宁新卿
邓志明
黄雪龙
杜小东
|
《园艺与种苗》
CAS
|
2024 |
2
|
|
10
|
适于小农户家庭的不同毛竹笋干加工工艺比较研究 |
王豪
虞如坤
陆志敏
张波
陈刚
沈波
宋谢清
王建军
陆云峰
|
《竹子学报》
|
2024 |
0 |
|
11
|
笋竹两用林培育管理技术研究 |
左毅文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4 |
1
|
|
12
|
毛竹—阔叶树混交林土壤异质性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
黄凯雯
张瑜飞
高洪娣
陆启帆
宁祎琳
吕明亮
毕毓芳
王安可
|
《竹子学报》
|
2024 |
0 |
|
13
|
浙江省毛竹竹板材碳转移分析 |
顾蕾
沈振明
周宇峰
施拥军
李翠琴
Annette Partida
徐小军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14
|
毛竹林细根生物量及其周转 |
范少辉
肖复明
汪思龙
苏文会
于小军
申正其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15
|
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立竹密度效应 |
樊艳荣
陈双林
杨清平
李迎春
郭子武
陈珊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7
|
|
16
|
基于竹展开技术的毛竹竹板材碳转移分析 |
周宇峰
顾蕾
刘红征
周国模
李翠琴
施拥军
韩笑
林海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7
|
模拟酸雨对毛竹入侵阔叶林缓冲区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王楠
王传宽
潘小承
白尚斌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18
|
毛竹成竹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
方楷
杨光耀
杨清培
黄俊宝
施建敏
于芬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0
|
|
19
|
水培条件下不同磷水平对毛竹实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陈媛文
高健
张颖
马艳军
齐飞艳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20
|
陡坡地毛竹林多花黄精种群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坡位效应 |
樊艳荣
陈双林
杨清平
李迎春
郭子武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