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eak absorption test and defect analysis of optical coatings 被引量:1
1
作者 HE Hong-bo LI Xia FAN Shu-hai ZHAO Yuan-an SHAO Jian-da FAN Zheng-xiu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0-434,共5页
Surface thermal lensing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into a high-sensitive apparatus for weak absorption test and defect analysis of optical coatings. A continuous-wave 1 064 nm Nd:YAG laser and a He-Ne laser were employed... Surface thermal lensing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into a high-sensitive apparatus for weak absorption test and defect analysis of optical coatings. A continuous-wave 1 064 nm Nd:YAG laser and a He-Ne laser were employed as pump source and probe source, respectively. Low noise photoelectrical components and a lock-in amplifier were used for photo-thermal deformation signal dete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sensitivity, the apparatus configuration was optimized by choosing appropriate parameters, including pump beam spot size, chopper frequency, detection distance, waist radius and position of probe beam. Coating samples were mounted on a x-y stage. Different procedures, such as single spot, linear scan and 2-dimension area scan, could be performed manually or automatically. Various optical coatings were prepared by both electron beam evaporation and ion beam sputtering deposition. High sensitivity was obtained and low to 1×10 -7 weak absorption was tested in low-loss coating samples. For the sensitivity extreme of the system, 1×10 -8 absorption was reason out to be measured by surface thermal lensing technique. Very small standard deviation was achieved for the reproducibility evaluation. Moreover,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25 micron was proved according to the area scan which traced out the profile of photo-thermal defects inside optical coatings. The system was employed in the analyses of optical absorption, absorption uniformity and defect characterization, and revea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ser-induced damage and absorption of optical coa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涂覆技术 吸收能力 稳定性 激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偶氮苯-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宇红 李博 +4 位作者 陈自然 李渊 徐友辉 张莉萍 何旭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3,共9页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M06-2X方法、采用6-311+g(d,p)基组,分别对26个双偶氮-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TD-M06-2X方法计算了a1~d6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与...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M06-2X方法、采用6-311+g(d,p)基组,分别对26个双偶氮-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衍生物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TD-M06-2X方法计算了a1~d6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与电子吸收光谱,采用有效场FF方法研究了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NLO).研究结果表明,26个噻蒽四酮类衍生物分子的能隙在1.33—2.02 eV范围,归属于有机半导体;最低能量吸收峰波长在601.8~609.5nm范围;在增大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_(μ)(或β_(0))值方面,含相同偶氮苯基团或含不同偶氮苯基团分别引入到二苯并[b,i]噻蒽-[2,3-b]苯-5,7,12,14-四酮分子两侧的2,10位优于2,9位,在2,10位分别端接含推、拉基团的偶氮苯优于含相同给电子基团的偶氮苯.在偶氮苯苯环对位分别端接强吸电子基(-NO_(2))与强供电子基(如-N(CH_(3))_(2)、-N(Ph)_(3)、-N-苯基咔唑等)可增强体系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获得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偶氮 二苯并[b i]噻蒽-[2 3-b]苯-5 7 12 14-四酮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吸收光谱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像引信仿生复合减振结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骢 陆俊桦 岳明凯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6-337,共12页
面对弹道修正引信中光学组件无法承受弹丸高发射过载的迫切需求,针对某型制导炮弹成像引信光学系统,结合仿生理念提出一种引信光学系统减振方案。将竹子的宏微观结构应用于金属薄壁管,为光学系统设计两种具有竹子结构特征的金属薄壁套筒... 面对弹道修正引信中光学组件无法承受弹丸高发射过载的迫切需求,针对某型制导炮弹成像引信光学系统,结合仿生理念提出一种引信光学系统减振方案。将竹子的宏微观结构应用于金属薄壁管,为光学系统设计两种具有竹子结构特征的金属薄壁套筒,并同时设计由橡胶垫与碟簧复合的减振装置。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验证设计结构模型的减振效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减振方案能够缓解光学系统受到的冲击并降低变形值,两种透镜外筒应变峰值降低40%、72%,光学传感器应变峰值降低68.21%、52.49%,证明该减振方案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所提方案为光学部件在高过载引信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 抗高过载 仿生设计 复合减振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化的1.5μm乙炔线性吸收稳频激光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艳 杨涛 +2 位作者 慈骋 薛振宇 林弋戈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7-852,共6页
现有乙炔饱和吸收稳频激光系统的稳定度和准确度明显超过波长计校准的需求。为适用于通讯波段波长计的校准,研制了一套集成化乙炔线性吸收稳频激光系统。该系统采用一次谐波线性吸收稳频的方法,使窄线宽单频激光器(DFB)输出的激光频率... 现有乙炔饱和吸收稳频激光系统的稳定度和准确度明显超过波长计校准的需求。为适用于通讯波段波长计的校准,研制了一套集成化乙炔线性吸收稳频激光系统。该系统采用一次谐波线性吸收稳频的方法,使窄线宽单频激光器(DFB)输出的激光频率锁定在^(13)C_(2)H_(2)的194.3695 THz(1542.38 nm)吸收谱线上。通过采用光纤输出搭配5.5 cm乙炔气室的光学系统来探测乙炔吸收信号,提高了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将光学系统和电学系统集成在一个紧凑的213.2 mm×128.7 mm×300 mm的机箱中,通过该集成化的光电结合系统实现乙炔稳频系统的自动锁定功能。研制的这套紧凑、低成本、稳定的乙炔稳频激光器系统,其1 s频率稳定度可以达到2.3×10^(-9),经光学频率梳测量得到该系统的绝对频率值为194369563.8(4)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计量 激光稳频 线性吸收 一次谐波 1.5μm通讯波段 激光波长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P/SiH范德华异质结构的可调谐电子和光学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5
作者 郭鑫 马永强 +4 位作者 鲍爱达 邓蕊 秦丽 张文琦 徐厚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预测并构建了一种Ⅱ型的GaP/SiH异质结构,并对其结构特性、电子特性和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GaP/SiH异质结构属于典型的Ⅱ型范德华异质结构,展现出卓越的能量稳定性.GaP/SiH异质结构的带隙为2.24 eV,Ⅱ型能带结构的排列有效抑... 预测并构建了一种Ⅱ型的GaP/SiH异质结构,并对其结构特性、电子特性和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GaP/SiH异质结构属于典型的Ⅱ型范德华异质结构,展现出卓越的能量稳定性.GaP/SiH异质结构的带隙为2.24 eV,Ⅱ型能带结构的排列有效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通过施加不同的双轴应变和垂直应变,可以对异质结的电子结构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精确调控.GaP/SiH异质结构在可见光和紫外光区也表现出优异的光吸收性能,吸收率可达2.34×10^(6)cm^(−1).GaP/SiH异质结构表现出的优异性能为光电子器件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GaP/SiH范德华异质结构 光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吸收率的强光元件温升仿真与试验研究
6
作者 张赫天 曾雅琴 +2 位作者 孙世岩 陈忠 王亮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9,共11页
连续激光辐照下,强光元件的表面吸收率是导致其异常温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强光元件的表面吸收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非线性变化。为此提出等效表面吸收率的概念,用于表征强光元件对激光的综合吸收性能。首先建立高斯连续激光辐照强... 连续激光辐照下,强光元件的表面吸收率是导致其异常温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强光元件的表面吸收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非线性变化。为此提出等效表面吸收率的概念,用于表征强光元件对激光的综合吸收性能。首先建立高斯连续激光辐照强光元件的有限元模型,用于模拟激光辐照下强光元件的温升过程。搭建激光辐照效应试验系统,对强光元件的表面吸收率、表面形貌和表面中心点温升过程进行测试、试验与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根据试验结果修正了模型参数,获得了强光元件对激光的等效表面吸收率。研究结果表明:与实测表面吸收率相比,等效表面吸收率仿真误差更小、精度更高。研究结果可为强光元件的状态监测和污染物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光元件 表面吸收率 连续激光 温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石墨烯复合网栅结构的电磁屏蔽特性
7
作者 白云 苏俊宏 时凯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3,共9页
光学元件需兼具高透光率和电磁屏蔽功能,碳系材料因其优异性能成为替代传统金属电磁屏蔽材料的首选。在铜网栅结构基础上叠加石墨烯层,建立多层形式的铜基石墨烯复合网栅结构模型,并改变基础网栅结构的线宽参数,在12~18 GHz电磁频段范... 光学元件需兼具高透光率和电磁屏蔽功能,碳系材料因其优异性能成为替代传统金属电磁屏蔽材料的首选。在铜网栅结构基础上叠加石墨烯层,建立多层形式的铜基石墨烯复合网栅结构模型,并改变基础网栅结构的线宽参数,在12~18 GHz电磁频段范围内对其电磁屏蔽特性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铜网栅结构双面叠加石墨烯层结构的电磁屏蔽效能比铜网栅提高了1.7 dB以上,其中对电磁波的吸收损耗提升了4.81 dB。石墨烯叠加层的加入能够使整体结构对电磁波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在提高结构整体电磁屏蔽效能的同时,增大了模型对电磁波的吸收损耗。改变基础网栅结构的线宽参数仿真得到,随着网栅线宽增大,复合结构的电磁屏蔽效能不断增加,网栅透过率逐渐降低。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在铜网栅材料上叠加石墨烯层可以提高原结构的电磁屏蔽特性,与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模型结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光学透过率 屏蔽效能 复合结构 网栅 吸收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多普勒波长调制NICE-OHMS叠加光谱干扰抑制
8
作者 李岩柯 章博 +4 位作者 赵刚 周晓彬 杨家琪 闫晓娟 马维光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5-676,共12页
为了抑制叠加光谱对光谱信息提取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亚多普勒噪声免疫腔增强光外差分子光谱技术(NICE-OHMS)的多气体光谱检测方法,利用高精细度光学腔内建立起的高激光功率激发饱和吸收,显著提升光谱分辨率,抑制杂质气体的光谱干... 为了抑制叠加光谱对光谱信息提取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亚多普勒噪声免疫腔增强光外差分子光谱技术(NICE-OHMS)的多气体光谱检测方法,利用高精细度光学腔内建立起的高激光功率激发饱和吸收,显著提升光谱分辨率,抑制杂质气体的光谱干扰,并结合波长调制技术,消除亚多普勒上残余多普勒背景的影响。建立了波长调制亚多普勒NICE-OHMS模型,以1531 nm处C_(2)H_(2)和NH3跃迁线为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波长调制频率为150 Hz,调制幅度为2.68 MHz的条件下,光学腔内可以激发饱和度为12.10的C_(2)H_(2)亚多普勒吸收信号,并且C_(2)H_(2)的亚多普勒不会受到相邻NH3光谱以及多普勒背景的干扰,通过阿伦方差分析系统探测灵敏度达到1.163×10^(-12)cm^(-1)。上述分析表明,利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消除杂质气体的光谱干扰,同时保证光谱系统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吸收光谱 噪声免疫腔增强光外差分子光谱技术 亚多普勒 叠加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光调制的稳频与移频技术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中的应用
9
作者 何奥 刘林美 +4 位作者 于光保 杨勇 林鑫 林兆祥 李发泉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262,共10页
传统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时存在激光稳频系统复杂及吸收谷λ_(off)激光稳定度低的问题。本文采用低压分子吸收光谱稳频,结合电光调制移频的方法,通过单种子激光器实现稳定的吸收峰λ_(on)与吸收谷λ_(off)激光交替输... 传统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时存在激光稳频系统复杂及吸收谷λ_(off)激光稳定度低的问题。本文采用低压分子吸收光谱稳频,结合电光调制移频的方法,通过单种子激光器实现稳定的吸收峰λ_(on)与吸收谷λ_(off)激光交替输出。在搭建的稳频与移频系统中,通过测量二氧化碳的光学厚度值,然后将激光频率稳定在二氧化碳吸收峰(1572.3340 nm)处,再通过电光调制的方法将激光频率移频10 GHz,以得到稳定在二氧化碳吸收谷底的λ_(off)激光。结果表明,该系统输出的吸收峰λ_(on)稳频精度达到3.43 MHz,且吸收谷λ_(off)激光稳定度与λ_(on)一致,显著提升了λ_(on)和λ_(off)激光的稳定性。该工作为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种子光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同时稳λ_(on)和λ_(off)的方法,对提高差分吸收二氧化碳激光雷达的数据反演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调制 差分吸收 激光稳频 激光移频 低压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光谱特性与生物量光密度检测方法的改进研究
10
作者 王晓旭 毛瑞鑫 +3 位作者 吴浩 艾为党 刘力涛 魏学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4期3-7,共5页
通过对螺旋藻进行不同的光照培养处理,获得了微观形态和光合色素含量不同的微藻,分析其光谱特性,探究能否提高生物量光密度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藻液光密度与藻丝体长度呈负相关,与光合色素含量呈正相关。通过对藻丝... 通过对螺旋藻进行不同的光照培养处理,获得了微观形态和光合色素含量不同的微藻,分析其光谱特性,探究能否提高生物量光密度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藻液光密度与藻丝体长度呈负相关,与光合色素含量呈正相关。通过对藻丝体进行超声均一化处理(400 W间歇超声处理1 min)、筛选光密度检测波长(520 nm),可以减少因微藻形态和光合色素含量造成的吸收光谱差异,提高生物量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密度 吸收光谱 生物量 藻丝体形态 光合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光谱吸收增强的透射式GaAs光电阴极亚波长结构设计
11
作者 高毅 过般响 +3 位作者 徐卓 李诗曼 石峰 张益军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3-971,共9页
负电子亲和势GaAs光电阴极具备高量子效率、暗电流小、低发射度、长波扩展潜力大等优势,在真空光电器件和真空电子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对于透射式GaAs光电阴极,如何在保证较薄发射层厚度的前提下获得高的量子效率是需要攻克的难题。... 负电子亲和势GaAs光电阴极具备高量子效率、暗电流小、低发射度、长波扩展潜力大等优势,在真空光电器件和真空电子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对于透射式GaAs光电阴极,如何在保证较薄发射层厚度的前提下获得高的量子效率是需要攻克的难题。本文提出了采用新型亚波长周期陷光结构的GaAlAs窗口层设计方案,以实现薄发射层透射式GaAs光电阴极宽光谱吸收增强的目的。围绕透射式GaAs光电阴极的光学性能,采用有限时域差分法进行光学仿真,在光电阴极结构设计方面开展了研究。相较传统的平面GaAs光电阴极,具有亚波长陷光结构设计的GaAs光电阴极的光吸收率显著提高。进一步,对周期为600 nm的纳米阵列的线宽、直径、高度、排列等方面进行仿真优化,获得最佳亚波长阵列结构为:线宽为440 nm,高度为490 nm,采用1/4周期交错排列的圆柱阵列,500~930nm波长范围的平均吸收率达到了84.91%,相比传统平面结构在近红外波段提升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光电阴极 透射式 陷光 亚波长结构 光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污染气体排放的成像光谱追踪探测
12
作者 任昊 曾议 +7 位作者 鲁晓峰 毋路遥 董健 李浩然 宋润泽 韩云坤 奚亮 司福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2-931,共10页
船舶运输促进了贸易和物流的发展,同时也向大气中排放了污染物。开发了一套地基快速成像光谱探测系统,旨在对船舶尾气进行实时追踪和监控。该系统同时采用可见光和紫外望远镜头,可见光与云台协同工作负责定位和追踪目标船舶,紫外望远镜... 船舶运输促进了贸易和物流的发展,同时也向大气中排放了污染物。开发了一套地基快速成像光谱探测系统,旨在对船舶尾气进行实时追踪和监控。该系统同时采用可见光和紫外望远镜头,可见光与云台协同工作负责定位和追踪目标船舶,紫外望远镜负责采集船舶排放气体的特定光谱数据。根据船舶实时位置调整摄像头指向,并连续拍摄多幅图像,建立时间序列上的背景及光谱数据集。对光纤光谱仪进行改进,提高了系统光谱成像速度,能获得高时间分辨率的监测数据,同时能够适应船舶移动和环境变化,保障了数据的准确和连续。借助成像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可以识别和量化船舶尾气中的SO_(2)和NO_(2)浓度。为验证系统性能,进行样气浓度测量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均在7%以内。与推扫式地基IDOAS仪器进行了对比观测实验,两者测量结果最高值相差约2%。对铜陵市长江流域的船舶污染气体排放进行了实地观测。结果表明,船舶尾气中SO_(2)斜柱浓度最大为5.64×10^(16)molecule·cm^(-2),NO_(2)斜柱浓度最大为8.75×10^(16)molecule·cm^(-2),验证了探测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排放 成像差分吸收光谱 光纤光谱 追踪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里德堡原子电场测量的饱和吸收谱频率定标方法
13
作者 丁超 肖冬萍 +4 位作者 宋宏天 谈竹奎 胡珊珊 张英 陈苓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73,共9页
在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电场精密测量中,频率定标是解析电磁诱导透明(EIT)光谱频移量的关键步骤。微小频移量误差(MHz量级)在测量中会导致场强反演计算结果变化显著,若频率定标精度不足将导致电场反演误差的非线性放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在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电场精密测量中,频率定标是解析电磁诱导透明(EIT)光谱频移量的关键步骤。微小频移量误差(MHz量级)在测量中会导致场强反演计算结果变化显著,若频率定标精度不足将导致电场反演误差的非线性放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铯原子D_(2)线饱和吸收谱的频率定标方法,通过设计反向传播泵浦-探测光路,捕获了铯原子6S_(1/2)→6P_(3/2)跃迁的6个特征吸收谱峰,以原子固有跃迁频率为基准构建时间-频率转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频率测量误差保持在1%以内,并通过多峰协同定标获得频率定标系数。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基于里德堡原子EIT-Stark效应的电场测量,分析得到外电场引起的频移量与场强之间的二次方关系拟合精度达0.997,测量误差低于0.74%。相较于传统单峰定标方案,本方案利用多峰协同定标策略,提升了复杂噪声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与定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频率定标 饱和吸收谱 里德堡原子 铯原子D2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芘基查尔酮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4
作者 高丽君 杨洪程 周立明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5,23,共7页
为了制备出具有高透光率的透明型非线性光学材料,将自制芘基查尔酮(TEBTP)引入到聚氨酯(PUR)合成体系中,通过改变TEBTP的含量,制备了一系列新型透明PUR/TEBTP非线性光学复合材料。对不同TEBTP含量下复合材料的结构、动态力学性能、拉伸... 为了制备出具有高透光率的透明型非线性光学材料,将自制芘基查尔酮(TEBTP)引入到聚氨酯(PUR)合成体系中,通过改变TEBTP的含量,制备了一系列新型透明PUR/TEBTP非线性光学复合材料。对不同TEBTP含量下复合材料的结构、动态力学性能、拉伸性能和透光率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同时采用双4f相位成像(含Z-扫描)测试仪对不同TEBTP含量下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470 nm以上的可见光至近红外光区域表现出优异的光学透明性。TEBTP的引入对PUR的拉伸强度和储能模量影响不大。随着TEBTP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损耗模量增大,透光率却有所降低,但其透光率都在75%以上。在波长为532 nm、脉冲宽度为15 ps的激光激发下,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强的反饱和吸收特性,并随着TEBTP含量的增加,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吸收系数逐渐增大,当TEBTP的质量分数达到0.05%时,复合材料的光学非线性吸收系数为4×10^(-11)m/W,比TEBTP质量分数为0.01%时增加了约20倍。由于PUR/TEBTP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和较强的反饱和吸收特性,其在非线性光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复合材料 透明性 反饱和吸收 非线性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光衰减法的溶液浓度测量方法
15
作者 唐乙月 陈欣欣 +2 位作者 李秀荣 张清泓 陈龙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2-858,共7页
研发了一种基于光衰减原理的溶液浓度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激光在样品溶液中的透射光强,根据比尔定律计算吸收系数,实现了对低浓度溶液的可靠测量。在532nm波长下,该方法对0.00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浓度测量结果显示,系统误差控制在... 研发了一种基于光衰减原理的溶液浓度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激光在样品溶液中的透射光强,根据比尔定律计算吸收系数,实现了对低浓度溶液的可靠测量。在532nm波长下,该方法对0.00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浓度测量结果显示,系统误差控制在10%以内,同时测得的硫酸铜水溶液吸收系数与其他文献报道的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满足相关领域的低浓度溶液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测量 吸收系数 硫酸铜 光衰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总吸收系数的鄱阳湖水体叶绿素a反演及垂向分布
16
作者 刘瑶 江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30,共9页
水体叶绿素a(Chl-a)浓度垂向分布监测对掌握湖泊水体营养状态、观测藻类生长、预防有毒藻类暴发、维护湖泊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传统的内陆水体叶绿素a监测拘泥于表层水体,存在垂向观测不同步、连续剖面快速监测难... 水体叶绿素a(Chl-a)浓度垂向分布监测对掌握湖泊水体营养状态、观测藻类生长、预防有毒藻类暴发、维护湖泊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传统的内陆水体叶绿素a监测拘泥于表层水体,存在垂向观测不同步、连续剖面快速监测难度大等问题.该文以鄱阳湖为例,通过现场水体总吸收系数和叶绿素a浓度的垂向监测,揭示鄱阳湖水体总吸收系统平面和垂向空间变化规律,建立水体总吸收系数的湖泊水体Chl-a浓度估算方法,获取其空间分布,实现遥感监测从传统表层信息向垂向信息发展的目标.研究结果表明:Chl-a在650~700 nm范围内有较强的吸收作用,Chl-a浓度与682 nm吸收峰具有最佳的相关系数,呈2次函数关系,决关系数R^(2)为0.793,模拟值与实测值均方根误差为1.11μg·L^(-1);鄱阳湖垂向水体Chl-a浓度分为垂向均匀型、指数型、直线型、高斯型等4种类型,指数型占比最高,85.1%站点水体Chl-a浓度为垂向非均匀分布;Chl-a主要在水深2.5 m以上的水体发生变化,其垂向变化与水体流速没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吸收系数 叶绿素A 光学特征 垂向分布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光程柱面多通池TDLAS系统
17
作者 李桃花 牛明生 +5 位作者 史永鹏 李辉 刘慧园 杨乐 袁昊天 方宏福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8,共15页
为了提高TDLAS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和集成度,设计了一种基于便携式可调光程的柱面镜多通池的TDLAS系统,实现了从14 m,10.6 m,9.2 m,7.1 m和5.8 m仿真光程的转换。为了降低TDLAS系统测量气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检测精度和灵敏度的影响,提... 为了提高TDLAS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和集成度,设计了一种基于便携式可调光程的柱面镜多通池的TDLAS系统,实现了从14 m,10.6 m,9.2 m,7.1 m和5.8 m仿真光程的转换。为了降低TDLAS系统测量气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检测精度和灵敏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北方苍鹰优化(NGO)算法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小波去噪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NGO-VMD小波去噪算法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噪声,且不会引起信号的失真。利用直接吸收检测技术,使用中心波长为1.653μm的DFB激光器对CH4进行测试以评估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NGO-VMD小波去噪算法使检测信号的信噪比由66提高到109,系统的检测下限由12.1 ppm改善为7.28 ppm。Allan方差分析可知,在积分时间为263 s时,系统检测甲烷的最佳检测灵敏度从641 ppb提升为526 ppb,系统的检测下限和灵敏度都得到有效的提高,为优化TDLAS痕量气体检测系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AS 直接吸收 可调光程 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dardization in optical coating characterisation 被引量:1
18
作者 D. Ristau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5-453,共19页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course of laser technology and modern optics, optical metrology continuously gains importance for the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nd also for research in optic...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course of laser technology and modern optics, optical metrology continuously gains importance for the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nd also for research in optical coatings. Besides absorption and scatter losses,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and laser induced damage thresholds are considered as common quality factors for coated optical components and often define the optimization targets for new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Also, these quality parameters are the basis for the comparison of commercial optics and can be found in the product catalogues of most manufacturers of optical components. As a consequence, standardization of characterisation procedures for these fundamental properties evolved to a crucial point for the optics industry. During the last decade, adapted standar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have been elaborated and discussed by representatives from many industrial compan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within working groups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In this contribution, the current state of standardized characterisation techniques for optical coatings is summarised. Selected standard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bsorption (ISO 11551), scattering (ISO 13696) and laser induced damage thresholds (ISO 11254, Parts 1 and 2) will be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in view of their applic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The report will be concluded by an outlook on the current projects and future tasks of standardization in optics characteris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涂覆技术 激光技术 光谱 标准化 激光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FICATION OF ABSORPTION SPECTRUM OF GaAs/AlGaAs QUANTUM WELL INFRARED PHOTODETECTOR BY POSTGROWTH ADJUSTMENT 被引量:2
19
作者 Y FU YANG Chang-Li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Quantum well intermixing techniques modify the geometric shape of quantum wells to allow postgrowth adjustments.The tuning effect on the optical response property of a GaAs/AlGaAs quantum well infrared photodetector(Q... Quantum well intermixing techniques modify the geometric shape of quantum wells to allow postgrowth adjustments.The tuning effect on the optical response property of a GaAs/AlGaAs quantum well infrared photodetector(QWIP) induced by the interdifussion of Al atoms was studied theoretically.By assuming an improvement of the heterointerface quality and an enhanced Al interdiffusion caused by postgrowth intermixings,the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um shows a blue-shifted,narrower and enhanced photoluminescence peak.The infrared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um also shows the expected redshift of the response wavelength.However,the variation in the absorption peak intensity depends on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photo generated carriers.For high-quality QWIP samples,the mean free path of photocarriers is long so that the photocarriers are largely coherent when they transport across quantum wells.In this case,the enhanced Al interdiffusion can significantly degrade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property of the QWIP.Special effects are therefore needed to maintain and/or improve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QWIP device during postgrowth trea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光谱 量子阱 红外光电探测器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明系统中配光元件反射-吸收损耗的计算 被引量:1
20
作者 康学亮 车昕叡 +3 位作者 雪瑞 王丽 张白 韦先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8,共12页
在照明光学设计中,光通量利用率是配光元件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基于菲涅尔公式,建立了配光元件反射-吸收损耗的理论模型,并探讨了其适用范围。利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了自由曲面平凸透镜和全内反射透镜的反射-吸收损耗,并与软件仿真和实验... 在照明光学设计中,光通量利用率是配光元件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基于菲涅尔公式,建立了配光元件反射-吸收损耗的理论模型,并探讨了其适用范围。利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了自由曲面平凸透镜和全内反射透镜的反射-吸收损耗,并与软件仿真和实验实测的光通量损耗数值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该理论模型的计算数值与光学软件的仿真结果高度相符,点光源60°平凸准直配光透镜和全内反射透镜的透射率绝对误差分别为0.7%和0.14%,考虑装配误差影响之后,此数值与实验测量结果也基本匹配。利用本研究所建的反射-吸收损耗模型,在照明光学设计中,无需进行软件仿真和实验测试,即能快速而精确地预测出各类配光元件在各个光学表面上的反射损耗和材料吸收损耗,为配光元件的性能评价、结构选择和优化定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明光学 反射-吸收损耗 二次光学设计 自由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