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2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Tcm细胞的代谢重编程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
1
作者 刘枋 潘春丽 +2 位作者 周智锋 陈淑萍 叶韵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0-578,共9页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2(Id2)在诱导生成中央记忆性T(Tcm)细胞及增强T细胞抗肿瘤持久性中的作用。方法:磁珠分选CD8^(+)初始T细胞,与负载癌胚抗原(CEA)的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经白介素-2(IL-2)或IL-7/15/21/23分别诱导培养效应T(Teff)...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2(Id2)在诱导生成中央记忆性T(Tcm)细胞及增强T细胞抗肿瘤持久性中的作用。方法:磁珠分选CD8^(+)初始T细胞,与负载癌胚抗原(CEA)的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经白介素-2(IL-2)或IL-7/15/21/23分别诱导培养效应T(Teff)或Tcm细胞;qPCR和WB法分别检测T细胞中Id2和Id3 mRNA、蛋白表达;慢病毒敲减T细胞中Id2基因,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T细胞记忆表型;WB法检测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Seahorse能量代谢仪分析细胞外酸化速率(ECAR)和耗氧速率(OCR);斑马鱼结肠癌HCT116细胞移植瘤模型分析Teff和Tcm细胞的抗肿瘤差异,进一步观察敲减Id2基因的Tcm细胞(Tcm-shId2)对第二次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结果:Tcm细胞高表达Id3 mRNA(P<0.05),而Teff细胞高表达Id2 mRNA(P<0.001)。成功构建敲减Id2基因的Tcm细胞(Tcm-shId2)且其Id3表达明显上调,敲减Id2可促进Tcm细胞的形成(P<0.05)。Tcm-shId2细胞通过PI3K/AKT通路进行代谢重编程,有效抑制斑马鱼体内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对第二次移植瘤也能产生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Id2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改变T细胞代谢模式,从而促进CD8^(+)T细胞向Tcm细胞分化,有效抑制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抑制因子2 中央记忆性T细胞 T细胞分化 PI3K/AKT信号通路 代谢重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U-Net++模型的油菜pol TCMS温敏两系育性等级鉴定及温度育性关系的量化研究
2
作者 李世鹏 陈才武 +3 位作者 张晶 吕恬 傅廷栋 易斌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3-1434,共12页
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全球重要的油料作物,其杂种优势的利用在提升产量与环境适应能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 TCMS)因其育性受温度影响,具备一系两用的独特优势,已成功应用于两系育种。雄蕊、雌蕊... 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全球重要的油料作物,其杂种优势的利用在提升产量与环境适应能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 TCMS)因其育性受温度影响,具备一系两用的独特优势,已成功应用于两系育种。雄蕊、雌蕊长度是生产实践中进行育性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然而育性等级的主观划分方法易受人为因素干扰,最终影响表型考察及精细定位的结果。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育性等级鉴定的新方法,即基于改进U-Net++深度学习模型的图像语义分割法。以pol TCMS温敏两系及pol CMS稳定不育系构建F2分离群体,首先,获取分离群体中不同育性等级花器官的图像,标注构建数据集;其次,选取U-Net++图像语义分割方法,通过优化编码器和解码器结构并引入通道注意力模块,提升模型的分割精度;最后,以不同育性等级的图像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不同育性等级花器官的分割任务中,平均交并比为92.02%,精确率为98.94%,召回率为98.84%,F1分数为98.87%,优于其他分割模型方法,该模型能很好识别出不同育性等级的花器官。基于分割结果获得原位实际长度,与人工测量的长度相比,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989,均方根误差(RMSE)为0.142 mm,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83,可以实现不同育性等级表型参数的准确测量。此外,通过分析量化温度与育性(雄蕊/雌蕊比值)的关系发现,育性随单花开花前9 d的温度变化而波动。本研究验证了温度对油菜育性的关键影响,为深入解析油菜温敏特性及相关基因定位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Pol tcmS U-Net++分割模型 温度 育性等级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M100型轨道电路改造方案
3
作者 成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1,共4页
[目的]TCM100型轨道电路在我国首次应用于深圳地铁4号线和广州地铁8号线。在设备维保初期发现,原TCM(轨道电路模块)组的供电方式存在一定弊端,更换单个TCM将影响多个轨道区段的功能与显示,且更换TCM时设备故障频发,有必要对TCM100型轨... [目的]TCM100型轨道电路在我国首次应用于深圳地铁4号线和广州地铁8号线。在设备维保初期发现,原TCM(轨道电路模块)组的供电方式存在一定弊端,更换单个TCM将影响多个轨道区段的功能与显示,且更换TCM时设备故障频发,有必要对TCM100型轨道电路进行改造。[方法]通过对TCM100型轨道电路中的TCM组研究,指出了西门子股份公司提供的《TCM维护手册》以及TCM供电方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TCM100型轨道电路改造方案。依托某车辆段试车线,对改造后的TCM100型轨道电路进行了TCM更换试验。[结果及结论]TCM100型轨道电路的改造方案如下:将原正极线所接的单个万可接线端子替换为3个带空气开关的万可接线端子,分别控制3个TCM的正极供电,负极供电不做变更,从而实现单个模块的独立供电。TCM更换试验确定了最优的更换方式,证明了该型轨道电路改造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tcm100型轨道电路 轨道电路改造 轨道电路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ulation of ciliary trafficking of polycystin-2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被引量:1
4
作者 CAI Yiqiang TANG Zhangui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3-99,共7页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human hereditary disorder characteristic of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multiple fluid-filled kidney cysts.Accumulated evidence has suggested t...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human hereditary disorder characteristic of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multiple fluid-filled kidney cysts.Accumulated evidence has suggested that primary cilium of renal epithelial cell plays a key role in cystogenesis.In this article we will give an overview on th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and summarize the recent progresses in studies of regulation of polycystin-1 and-2 trafficking to cilia.We will also discuss the possible role of trafficking defects of polycystin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ADP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 肾衰竭 临床分析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obiology of 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 and its regulations in pathogenesis of asthma
5
作者 Linhong Deng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04-106,共3页
Introduction Excessive narrowing of airway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logical feature of asthma,but its mechanism remains puzzling.One certain thing is that the contraction of airway smooth muscle(ASM)ultimately caus... Introduction Excessive narrowing of airway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logical feature of asthma,but its mechanism remains puzzling.One certain thing is that the contraction of airway smooth muscle(ASM)ultimately causes airway narrowing,thus both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lterations of airway smooth muscle(ASM)are thought as common final pathway responsible for the 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BHR),the hall mark of asthma.Many chemical and physical factors such as air pollutants,inflammatory agents,mechanical and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microenvironment could influence structure and/or function of ASM cells.In addition,some 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way ASTHMA pathogenesis BRONCHIAL REGULATIONS OVALBUMIN alterations contraction ultimately cyt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pathogenesis of cerebral vasospasm following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6
作者 Liu Baiyun Wang Chungcheng +1 位作者 Wu Zhongxue Wu Jianzhong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理 ,为临床治疗服务。方法 :采用 1 4只成年家犬 ,实验组 9只 ,对照组 5只 ,通过 2次枕大池注血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模型。观察痉挛血管的自由基变化、血管活性、血管造影像、超微结构变化。... 目的 :进一步研究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理 ,为临床治疗服务。方法 :采用 1 4只成年家犬 ,实验组 9只 ,对照组 5只 ,通过 2次枕大池注血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模型。观察痉挛血管的自由基变化、血管活性、血管造影像、超微结构变化。另外 2 0只犬用来观察血管扩张剂的作用。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自由基含量高 ,血管活性降低 ,血管狭窄 ,管壁损害重。结论 :尼莫地平对急性痉挛有效 ,对慢性痉挛无效 ;慢性血管痉挛是以管壁结构性狭窄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erebral vasospasm NIMODIPINE pathogene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in Simian AIDS
7
作者 Lu Yao-zeng, Wu Xiao-xian, Qin Chuan, He Fu-Qiu, Tu Xin-ming, Wei Qiang,Chen Song, Jiang Hong, Cong Zhe, Tong Wei, Liu Ya-Li, Zhu Hua, Lai Chun-hui Institute of Laboratorial Animal Science, CAMSLi Guo-qiao, Fu Lin-chun, Guo Wei-zhong, Deng Wen-di, Luo Hong-mei, Zhou Yin-yun Institute of Tropical Medicin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S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in Simian AIDS S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医药政策及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万晓文 黄蓉 +4 位作者 马利荣 史穆然 盛文彬 曾程 武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61-1169,1192,共10页
我国学术界对中医药政策的研究日趋活跃且内涵日臻丰富,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中医药政策的某一特定领域,缺乏全方位的综合性研究。本文系统检索了2011—2023年我国中医药相关政策和期刊文献,结合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数据,基于中医药医疗、... 我国学术界对中医药政策的研究日趋活跃且内涵日臻丰富,但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中医药政策的某一特定领域,缺乏全方位的综合性研究。本文系统检索了2011—2023年我国中医药相关政策和期刊文献,结合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数据,基于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发展模型,对“十二五”至“十四五”期间中医药政策和发展现状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尚存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中医药保健网络不健全、教育模式不完善、科研力量薄弱等问题。基于此,提出筑牢中医医疗体系,强化“治未病”保健,加强科研力量建设,融合创新教育模式,加强中医药产业监管,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健康教育等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卫生政策 治未病 教育 中医药 中医药科研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的冠心病中医症状术语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倪菲 袁东超 +3 位作者 杨茗茜 陈彦君 曲金桥 李可大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7,共6页
目的基于文献研究法并遵循术语标准化工作原则,运用德尔菲法初步形成冠心病中医症状术语专家共识,为其中医症状术语标准的形成和临床辨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前期文献研究结果,运用德尔菲法编制专家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冠心病中医四诊... 目的基于文献研究法并遵循术语标准化工作原则,运用德尔菲法初步形成冠心病中医症状术语专家共识,为其中医症状术语标准的形成和临床辨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前期文献研究结果,运用德尔菲法编制专家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冠心病中医四诊类症状术语条目等。通过电子形式发放三轮问卷,并将问卷结果录入微软Office Excel 2021,建立数据库后导入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遴选了国内30多位中医术语标准化和中医心系病研究领域的专家。统计分析专家的积极与权威程度、专家意见的集中性与协调性等各方面指标。结果三轮电子调查问卷的专家积极程度系数分别为85.71%、91.43%和100.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均值为0.86,表明权威性较高;前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均在0.2~0.5,第二轮专家一致性系数高于第一轮,接近0.5,且两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卡方检验的P值均小于0.01,表明专家意见逐渐集中统一;第3轮问卷专家积极提出书面建议,经课题组研判均予以采纳。结论经过前期文献研究和三轮专家调查问卷,初步得出冠心病四诊类中医症状术语名称、英文对应词及术语定义。综合来看,采用德尔菲法流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基本达成冠心病中医症状术语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症状术语 德尔菲法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知识图谱的中医疫病古籍知识演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旺 于琳 +2 位作者 冯欣 陈晓美 温雯婷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7,共12页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动态知识图谱实现中医疫病古籍知识动态组织与可视化,并依此挖掘中医疫病古籍隐性知识。[方法/过程]构建融合动态元素的中医疫病古籍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以温病学派为例,基于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和深度学习技术进行...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动态知识图谱实现中医疫病古籍知识动态组织与可视化,并依此挖掘中医疫病古籍隐性知识。[方法/过程]构建融合动态元素的中医疫病古籍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以温病学派为例,基于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和深度学习技术进行知识抽取并构建动态知识图谱,结合知识计算方法对温病学派疫病古籍知识进行组方用药规律演化分析以及辩证发展规律探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温病学派逐渐偏向使用甘苦寒类中药,各时期疫病症状描述较为一致,辩证理论日益扩充,研究揭示了中医疫病古籍知识演化发展规律并为中医古籍知识发现等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动态知识图谱 知识演化 知识元 中医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ATO与TCMS功能融合设计
11
作者 林业 陈志 +1 位作者 卢昱昊 黄盼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178,189,共5页
[目的]基于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与TCMS(列车控制及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采用融合设计的方式可简化重复设计,并优化列车控制功能,故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现阶段ATO和TCMS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功能和应用,研究ATO和TCM... [目的]基于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与TCMS(列车控制及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采用融合设计的方式可简化重复设计,并优化列车控制功能,故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现阶段ATO和TCMS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功能和应用,研究ATO和TCMS控制功能融合,提出了一种列车系统集成化和控制功能更佳的一体化设计方案,并分析了功能融合所带来的优势。[结果及结论]融合ATO和TCMS功能后,可提高列车的系统集成度,使之更容易实现智能化,但也需要克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自动列车运行系统 列车控制及监控系统 功能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瘀毒”理论探析铁死亡与冠心病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12
作者 沈月红 裴可 +2 位作者 汪树林 王新东 沈建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8-1172,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心肌缺血损伤是其持续发生的病理改变。铁死亡是一种非凋亡性质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参与了冠心病心肌损伤的病理发展。中医学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独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心肌缺血损伤是其持续发生的病理改变。铁死亡是一种非凋亡性质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参与了冠心病心肌损伤的病理发展。中医学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独到,铁死亡的发病特点及其加重冠心病心肌损伤的机制符合中医“瘀毒互结”病机。结合现代医学和药理学对铁死亡和冠心病的深入研究,以“瘀毒”理论为着眼点探讨铁死亡与冠心病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挖掘冠心病心肌铁死亡的中医内涵,阐述活血解毒中药治疗心肌铁死亡损伤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冠心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铁死亡 代谢机制 瘀毒 病机内涵 活血解毒 中医药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现状
13
作者 彭佳华 梁瑞宁 +3 位作者 宋鑫 孙宇 简晖 罗小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6,共8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全球女性健康面临的常见挑战。近年来,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兴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在EMs研究中备受瞩目。在疾病机制方面,铁死亡通过铁过载诱导,推动卵巢EMs的纤维化,同时通过调控多条信号通路如p38...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全球女性健康面临的常见挑战。近年来,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兴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在EMs研究中备受瞩目。在疾病机制方面,铁死亡通过铁过载诱导,推动卵巢EMs的纤维化,同时通过调控多条信号通路如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STAT6),促进血管生成、自噬等,加剧病情进展。在不孕问题上,铁死亡影响胚胎发育和卵巢功能,显著降低生育能力。诊断方面,铁死亡相关基因高表达为EMs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潜在的标志物,有效区分患者和健康个体,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治疗策略上,Erastin等非天然化合物及白藜芦醇、熊果酸和汉黄芩素等天然化合物,展现出潜在的治疗效果,可缓解EMs的病理进程和相关症状。因此,本文通过综述铁死亡在EMs发病机制、不孕问题、诊断和治疗中的多重作用,全面阐述了铁死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关键作用,探索其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为EMs的管理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参酸腐病病原菌白地霉的侵染特性
14
作者 陈燕萍 陈梅春 +3 位作者 肖荣凤 郑雪芳 刘波 王阶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463,共9页
【目的】明确太子参酸腐病病原菌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对太子参块根的侵染特性,为太子参酸腐病的防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人工接种试验,测定太子参块根接种白地霉后在不同温度、pH、光照、湿度、组织创伤条件下的发... 【目的】明确太子参酸腐病病原菌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对太子参块根的侵染特性,为太子参酸腐病的防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人工接种试验,测定太子参块根接种白地霉后在不同温度、pH、光照、湿度、组织创伤条件下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结合显微观察技术,观察不同发病阶段块根组织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该病原菌侵染太子参块根的最适温度为28~30℃,最适pH为6~8,高湿度以及组织创伤均可促进病原菌的侵染,亮暗交替仅对前期侵染有一定促进作用。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白地霉孢子先附着于块根表层,萌发出芽管并生成菌丝,菌丝穿过细胞间隙和细胞壁,由外而内依次入侵块根的木栓层、皮层、韧皮部、木质部,通过不断繁殖形成密集的网状菌丝,最终导致各组织细胞结构瓦解,致使块根腐烂并空心化。【结论】明确了白地霉侵染太子参块根的最适侵染条件及关键致病因子(高湿度和机械损伤),揭示了白地霉“附着—萌发—侵染—扩展”的动态致病过程及其导致的块根组织病理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酸腐病 白地霉 发病条件 致病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坚止痛膏对于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易丹 杜梦楠 +2 位作者 张欣 张莹 贾英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索软坚止痛膏对于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软坚止痛膏组以及扶他林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大鼠乳腺癌Walker 256混悬液(4×104 mL)4μL注射右后胫骨骨髓腔内建立骨转移... 目的探索软坚止痛膏对于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软坚止痛膏组以及扶他林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采用大鼠乳腺癌Walker 256混悬液(4×104 mL)4μL注射右后胫骨骨髓腔内建立骨转移癌痛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疼痛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与疼痛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并使用X光射线观察注射部位骨质破坏情况,造模成功后给药,软坚止痛膏组与扶他林组使用药物外涂,空白组与模型组不做干预,并使用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WB)检测大鼠脊髓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NF-κB)以及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情况。结果相比较空白组,模型组、软坚止痛膏组、扶他林组PWL与PWT较前降低(P<0.05),且X光显示骨质不同程度破坏,证实骨癌痛模型造模成功,给药后软坚止痛膏组、扶他林组较模型组PWL与PWT较前上升明显(P<0.05),证实软坚止痛膏与扶他林的镇痛作用,且相比较扶他林组,软坚止痛膏组NF-κB及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软坚止痛膏可缓解骨癌痛,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激活,下调TNF-α、IL-1β、IL-6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止痛膏 骨癌痛 机制 中医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癌痛中医辨证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冰 张柳柳 +2 位作者 郭永安 钱琪杰 吴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3,I0002,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癌痛中医辨证模型,为癌痛中医智能辨证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古今医案云平台建库至2023年9月收录的癌痛中医病案数据,采用经过... 目的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癌痛中医辨证模型,为癌痛中医智能辨证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古今医案云平台建库至2023年9月收录的癌痛中医病案数据,采用经过超参数调优的线性支持向量分类(Linear support vector classification,LSVC)、最近质心(Nearest Centroid,NC)、多项式朴素贝叶斯(Multinomial Naive Bayes,MNB)、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SGD)、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等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集进行量化分析,建立癌痛的诊断辨证模型。运用五折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Accuracy、Precision、Recall、F1 score及AUC值。结果癌痛中医四诊信息为输入变量共72项,输出变量为癌痛中医证型共6项。6种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Accuracy、Precision、Recall、F1 score均在0.89以上,AUC值达0.94以上;其中NC模型的准确率、查准率与查全率最高,Accuracy、Precision、Recall、F1score分别为0.978、0.980、0.978、0.977,AUC值达0.986,均高于其他算法模型,其参数的中医解释基本符合中医诊断原理。结论基于NC算法模型建立的癌痛中医辨证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预测能力,可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开展癌痛中医智能辨证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癌痛 中医辨证模型 医案 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络构效失衡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生物力学特性机制相关性探微
17
作者 刘勇明 梁元钰 +7 位作者 庞立健 臧凝子 王靖宇 邹吉宇 王佳然 赵仲雪 郑钰 吕晓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938,共8页
以肺络构效失衡发病观为理论指导,提出肺络构效失衡乃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发生之始动因素,对IPF生物力学特性异常变化的发病机制加以阐述,认为肺组织生物力学特性变化与肺之气络损伤、机械应力异常与肺... 以肺络构效失衡发病观为理论指导,提出肺络构效失衡乃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发生之始动因素,对IPF生物力学特性异常变化的发病机制加以阐述,认为肺组织生物力学特性变化与肺之气络损伤、机械应力异常与肺之血络损伤、肺内常驻细胞生物力学响应与肺络构效失衡密切相关,最终导致肺组织刚度异常增加、肺组织渐进性瘢痕形成。将传统病机理论与微观病理变化相互融合,深入探究肺络构效失衡与IPF生物力学特性机制相关性,为探索IPF医工交叉研究提供方向,对丰富肺络病证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络构效 生物力学 细胞外基质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癌毒理论的多发性骨髓瘤病机本质探源及方药体系构建
18
作者 倪海雯 凌冰莹 +4 位作者 薄毅文 冯小苏 孔祥图 孙善亮 杨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理论为指导,吸纳仝小林院士态靶学说思想,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病机为正气亏虚,蚀骨伤髓,癌毒蓄积,痰瘀互结,正邪交争,动态演变;提出将补虚扶正、抗癌解毒、化痰祛瘀的思路贯穿治疗全程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抗癌解毒... 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理论为指导,吸纳仝小林院士态靶学说思想,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病机为正气亏虚,蚀骨伤髓,癌毒蓄积,痰瘀互结,正邪交争,动态演变;提出将补虚扶正、抗癌解毒、化痰祛瘀的思路贯穿治疗全程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抗癌解毒全周期防治策略。并从蛋白质过载、肿瘤微环境等多环节阐释多发性骨髓瘤“正虚癌毒”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构建以宣痹消瘤方为核心的方药体系,为多发性骨髓瘤中西结合临床诊疗方案和全周期防控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癌毒理论 病机本质 方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数字化的眼诊仪技术装备标准化研究
19
作者 倪菲 宋梦 +4 位作者 曲金桥 袁东超 杨茗茜 陈彦君 李可大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眼诊是通过观察眼睛各部位的神色形态变化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随着中医数字化技术的日渐成熟,中医眼诊理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眼诊是通过观察眼睛各部位的神色形态变化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等领域,随着中医数字化技术的日渐成熟,中医眼诊理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形成了眼诊仪中医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从智能中医的发展现状、眼诊仪中医数据标准化研究与构建眼诊仪智能辅助中医诊断模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将中医眼诊基础理论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突破中医健康数据采集、柔性控制、人机耦合、多维信息融合辨识等关键技术,以期形成中医诊疗装备系列相关标准,建立中医特色医疗器械的产业创新基地,进而推进中医远程诊疗、移动医疗、智能医疗等新型服务业态发展,推动中医传统诊疗技术的数字化、标准化与国际化,提高中医诊疗服务的可及性并促进中西医学现代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数字化 眼诊仪 技术装备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郁、虚、湿、毒、瘀”核心病机探讨
20
作者 叶永安 靳茜 +1 位作者 李小科 杜宏波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62-1566,共5页
基于长期临床实践,参见现代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结合文献资料、流调等提出慢性肝病“郁、虚、湿、毒、瘀”病机理论。郁、虚、湿、毒、瘀贯穿慢性肝病全程,五者既可单独致病,亦可复合兼夹、互为因果。其中,郁、虚为发病之本,湿、毒、瘀... 基于长期临床实践,参见现代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结合文献资料、流调等提出慢性肝病“郁、虚、湿、毒、瘀”病机理论。郁、虚、湿、毒、瘀贯穿慢性肝病全程,五者既可单独致病,亦可复合兼夹、互为因果。其中,郁、虚为发病之本,湿、毒、瘀为致病之标。“郁、虚”以肝郁脾虚为核心,治疗以“肝脾同调”为基础;“湿”性缠绵难愈,辨别湿浊、痰湿和湿热等辨“质”施治;“毒”复杂多变,分清湿毒、痰毒、瘀毒、癌毒等辨“类”施治;“瘀”为进展之要,视血瘀轻重辨“度”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慢性肝病 病机 辨证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