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胁迫对克氏原螯虾肠道组织形态与转录组的影响
1
作者 包志明 邹永烽 +4 位作者 曹攀辉 张嘉媛 徐宇 许志强 郭慧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肠道在接近其生理极限的高温胁迫下的作用机制,对其进行32和37℃的高温胁迫实验,分别于胁迫24、72 h后收集肠道组织,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对克氏原螯虾的肠道组织结构...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肠道在接近其生理极限的高温胁迫下的作用机制,对其进行32和37℃的高温胁迫实验,分别于胁迫24、72 h后收集肠道组织,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对克氏原螯虾的肠道组织结构造成了明显损伤,且随着胁迫温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损伤加剧。与对照组(26℃)相比,在32℃胁迫24和72 h条件下,分别鉴定到2 462和4 619个差异基因;在37℃胁迫24和72 h条件下,分别鉴定到1 825和7 298个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在内质网蛋白加工、代谢途径等通路中显著富集,其中在同一胁迫时间内胁迫温度从32℃升至37℃时,内质网蛋白加工通路富集频率升高,表明其在应对高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GO功能注释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蛋白质折叠等相关过程中显著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高温胁迫 转录组学 肠道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的桑树花芽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2
作者 李叶 刘家粮 +3 位作者 武华周 林培群 皇晶晶 王树昌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58-64,共7页
针对常规石蜡切片方法无法获得完整桑树花芽切片的问题,以“无籽大十”品种桑树花芽为供试材料,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基础上,对石蜡切片样品制作过程中固定、软化、脱水、透明及染色等环节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使用15%氢氟酸软化后,采用... 针对常规石蜡切片方法无法获得完整桑树花芽切片的问题,以“无籽大十”品种桑树花芽为供试材料,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基础上,对石蜡切片样品制作过程中固定、软化、脱水、透明及染色等环节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使用15%氢氟酸软化后,采用优化后的系列脱水、透明等步骤进行制片,可以使切片连续性、完整性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切片显微观察,可见细胞轮廓明显、裂痕较少、结构较完整,染色较清晰,并且对发育后期的花芽效果更为明显。优化后的制样流程解决了常规制片出现浸蜡不彻底、组织变脆、蜡带不连续、内部结构不完整等一系列问题。该研究可以从解剖学上为桑树花芽发育形态和花芽分化机制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花芽 石蜡切片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样方法对菊花花蕾激光显微切割样品RNA提取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马月花 丁莲 +2 位作者 张雪 赵坤坤 陈素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1-5,9,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固定剂及切片制样方式对菊花花蕾激光显微切割样品RNA提取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丙酮和乙醇冰醋酸2种试剂固定菊花花蕾,采用石蜡和冰冻切片2种方式制作样本,显微切割并收集最外两轮小花原基,提取RNA后比较提取质量。[结果... [目的]研究不同固定剂及切片制样方式对菊花花蕾激光显微切割样品RNA提取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丙酮和乙醇冰醋酸2种试剂固定菊花花蕾,采用石蜡和冰冻切片2种方式制作样本,显微切割并收集最外两轮小花原基,提取RNA后比较提取质量。[结果]石蜡和经梯度蔗糖保护的冰冻切片均能很好地保存花蕾组织形态,就石蜡切片而言,乙醇冰醋酸固定组织切割样品的RNA降解明显低于丙酮固定样品;而2种固定剂的冰冻切片切割样品RNA提取质量无明显差异。与石蜡切片相比,冰冻切片显微切割样品RNA质量更高。切割时收集管盖加入RNA提取缓冲液可明显缓解RNA降解。显微切割的不同品种菊花花原基与花发育有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存在差异,表明切割获得的材料可用于下一步研究。[结论]植物组织经乙醇冰醋酸固定、梯度蔗糖保护后冰冻切片进行显微切割效果较佳,可富集特异组织或细胞并从中获得较高质量的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剂 石蜡切片 冰冻切片 激光显微切割 RNA 提取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冰冻切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栗玉娇 孙骐 +2 位作者 黄增通 戴伟平 齐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FS)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准确性和价值,并对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措施进行思考。方法选择40例疑似PTC患者,均进行术中FS病理诊断、石蜡切片病理诊断、B超引导下的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检查。以石蜡切片诊断结果...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FS)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准确性和价值,并对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措施进行思考。方法选择40例疑似PTC患者,均进行术中FS病理诊断、石蜡切片病理诊断、B超引导下的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检查。以石蜡切片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术中FS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40例患者经石蜡切片诊断后共有39例确诊为PTC,将其作为金标准;经术中FS诊断后共有38例确诊,其中仅有1例漏诊,FS诊断准确率为97.50%(39/40),敏感性为94.74%(38/39),特异度为100.00%(1/1)。B超报告病灶为3、4、5类甲状腺结节;术中FS对3、4、5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92.31%、100.00%。结论术中FS在PTC的诊断中可以取得与石蜡切片相对一致的结果,而且术中FS所谓时间短,通常不超过30 min,操作简单,更具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石蜡切片 术中冰冻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及褪黑素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和果皮形态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张福林 李宁 +3 位作者 刘宇翔 陈怡佳 余庆辉 闫会转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8-1747,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2,4-表油菜素内酯(EBR)和褪黑素(MT)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果实品质和果皮形态结构的影响,为提高樱桃番茄果实品质提供一定理论或技术支撑。【方法】以樱桃番茄果实为材料,在樱桃番茄膨大期、绿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2,4-表油菜素内酯(EBR)和褪黑素(MT)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果实品质和果皮形态结构的影响,为提高樱桃番茄果实品质提供一定理论或技术支撑。【方法】以樱桃番茄果实为材料,在樱桃番茄膨大期、绿熟期、转色期、红熟期喷施3种浓度的EBR和MT,分析果实的品质和细胞结构。【结果】累计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实进入红熟期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单果质量在100μmol/L的MT处理下显著高出对照组29.96%;果实硬度在0.1 mg/L的EBR处理下与对照组相比提升了17.21%;0.1 mg/L的EBR和100μmol/L的MT分别是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糖酸比、可溶性蛋白、VC相比于对照(CK)提升最高的,分别提升了51.14%和58.81%、37.96%和39.40%、49.05%和27%;0.05 mg/L的EBR和100μmol/L的MT分别是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可溶性固形物提升最高的,分别提升了24.01%和44.10%;3种EBR处理下外表皮与CK相比均有所提高;厚角组织在0.1 mg/L的EBR处理下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10.06%。【结论】0.1 mg/L的EBR处理下的樱桃番茄的耐贮藏性和运输性较佳,100μmol/L的MT处理下的樱桃番茄内在品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2 4-油菜素内酯 褪黑素 果实品质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罗里达文昌鱼哈氏窝组织在性腺发育不同时期的形态结构变化
6
作者 岑万 吴锐琼 +1 位作者 杨理程 黄镇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7期17-20,共4页
哈氏窝是文昌鱼生殖内分泌调控轴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揭示文昌哈氏窝形态特征与性腺发育的关系,丰富文昌鱼的生物学基础信息,利用组织学切片及HE染色技术观察了佛罗里达文昌鱼在性腺发育不同时期哈氏窝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佛罗里达... 哈氏窝是文昌鱼生殖内分泌调控轴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揭示文昌哈氏窝形态特征与性腺发育的关系,丰富文昌鱼的生物学基础信息,利用组织学切片及HE染色技术观察了佛罗里达文昌鱼在性腺发育不同时期哈氏窝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佛罗里达文昌鱼在性腺刚出现及早期时,哈氏窝位于文昌鱼哈氏窝位于脊索附近,有一层薄膜相隔,呈近似对称的倒“凹”状;在性腺发育和成熟时期,哈氏窝顶部增厚,胞质清晰,两侧向窝内增大,窝内空隙变小,形状呈现矮宽;在性腺排空及退化时期,哈氏窝两侧呈细长状,窝内空间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罗里达文昌鱼 哈氏窝 石蜡切片 组织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牙百合鳞茎生长点石蜡切片技术改良研究
7
作者 杨林澔 陈淼 +2 位作者 李庠 马杰 李玉帆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0-13,20,共5页
为了准确观测龙牙百合鳞茎生长点的生长分化过程,以龙牙百合冷藏期间的鳞茎为试验材料,在传统石蜡制片法的基础上,对脱水、透明等步骤进行优化并筛选了最佳的甲苯胺蓝染色方法。试验获得的百合鳞茎生长点石蜡切片制作改良方法为:将百合... 为了准确观测龙牙百合鳞茎生长点的生长分化过程,以龙牙百合冷藏期间的鳞茎为试验材料,在传统石蜡制片法的基础上,对脱水、透明等步骤进行优化并筛选了最佳的甲苯胺蓝染色方法。试验获得的百合鳞茎生长点石蜡切片制作改良方法为:将百合鳞茎剥开鳞片至可观察到茎尖生长点,修整为5mm大小的立方体投入FAA固定液中,保存一周;用85%乙醇(2 h)、95%乙醇(2h)、100%乙醇(3h)进行脱水处理,再用二甲苯与乙醇等比例溶液(2h)、纯二甲苯(3h)进行透明处理;将透明好的材料放入石蜡+二甲苯溶液(体积比2∶3)中,在37℃的恒温箱中浸蜡2d,期间多次少量加入石蜡;之后在60℃恒温箱更换纯石蜡2次,每次4 h,浸蜡后的材料在60℃的操作台上包埋,再切成厚10μm的薄片,待蜡片完全伸展,将蜡片粘于均匀涂抹了赫伯特粘片剂的载玻片上,37℃烤片5h,脱蜡复水后用1%甲苯胺蓝染液稀释150倍染色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 鳞茎生长点 石蜡切片 技术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冻病理切片技术在评估保乳手术中切缘状态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李晓旭 粟阳清 +1 位作者 唐珊 杨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冰冻病理切片技术在评估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切缘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10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中使用冰冻病理切片、石蜡切片评估切缘状态。以石蜡切片病... 目的:探讨冰冻病理切片技术在评估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切缘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10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中使用冰冻病理切片、石蜡切片评估切缘状态。以石蜡切片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效能。结果:100例患者石蜡切片病理结果显示,切缘呈阳性状态24例。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准确率为95.00%(95/100),灵敏度为87.5%(21/24),特异度为97.37%(74/76),阳性预测值为91.30%(21/23),阴性预测值为96.10%(74/77)。结论:冰冻病理切片技术在评估保乳手术中切缘状态的应用价值较好,能准确评估切缘状态,便于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制定适合的后续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冰冻病理切片 切缘状态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石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黏膜HP感染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雷先华 李荣 刘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443-1445,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快速石蜡切片法与常规石蜡切片法在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胃镜下胃黏膜活检的胃黏膜标本70例,每例分别取0.4×0.4×0.3 cm大小和1×1×0.2 c... 目的:比较超声快速石蜡切片法与常规石蜡切片法在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胃镜下胃黏膜活检的胃黏膜标本70例,每例分别取0.4×0.4×0.3 cm大小和1×1×0.2 cm大小的组织,分别使用超声快速石蜡切片法处理和常规石蜡切片法处理,比较2种石蜡切片法制作过程所用时间、诊断所用时间、HP感染阳性率及感染强度。结果:超声快速石蜡切片法检测出的HP感染阳性率为61.43%,常规石蜡切片法检测出的HP感染阳性率为57.14%,2种方法检测出的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常规石蜡切片法检测结果为标准,检测出的HP均为阳性者38例,阳性预测值为88.37%,HP均为阴性者25例,阴性预测值为92.59%,准确率为90.00%,Kappa=0.793;超声快速石蜡切片法切片制作和诊断时间均短于常规石蜡切片法(P<0.05)。结论:超声快速石蜡切片检测胃黏膜HP感染的准确性、一致性好,且有利于提高胃黏膜HP感染检测的时效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快速石蜡切片法 常规石蜡切片法 免疫组化方法 胃黏膜 幽门螺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花针茅叶片解剖结构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9
10
作者 康萨如拉 牛建明 +1 位作者 张庆 陈丽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6,共10页
短花针茅是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物种,在放牧利用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短花针茅叶片结构的抗旱性可为草原物种的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短花针茅叶片石蜡切片对叶片实际结构进行矢量化,统计各结构面积、厚度... 短花针茅是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物种,在放牧利用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短花针茅叶片结构的抗旱性可为草原物种的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短花针茅叶片石蜡切片对叶片实际结构进行矢量化,统计各结构面积、厚度、密度等参数,选择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维管束/叶片面积、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主脉维管束导管腔/主维管束面积、表皮细胞密度和表皮毛密度等6个指标进行统计得到叶片结构数据,随后分别对8个样地的叶片结构数据和气候数据进行CCA分析,对叶片结构与主导气候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为了适应高温、干旱的生长环境,短花针茅叶片具有典型的旱生结构;2)影响8个样地短花针茅叶片结构差异的主导气候因子为热量因子,水分因子居于次要地位;3)短花针茅叶片维管束和叶面积的比值与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都存在显著相关性,主维管束导管腔与维管束面积的比值与年平均气温存在显著相关性;4)短花针茅叶片结构相似性矩阵和遗传相似性矩阵之间不存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 气候因子 短花针茅 叶片结构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视网膜组织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8
11
作者 程钧 万磊 +2 位作者 刘廷 刘伟吉 董晓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效果好的视网膜固定方法。方法30只小鼠取出眼球后在角巩膜缘刺一小口,A组24只眼球,用体积分数10%中性甲醛固定;B组16只眼球,用FAA固定液(体积分数10%中性甲醛10mL、体积分数95%乙醇85mL、冰醋酸5mL混合)固定;C组20只眼球,... 目的寻找一种效果好的视网膜固定方法。方法30只小鼠取出眼球后在角巩膜缘刺一小口,A组24只眼球,用体积分数10%中性甲醛固定;B组16只眼球,用FAA固定液(体积分数10%中性甲醛10mL、体积分数95%乙醇85mL、冰醋酸5mL混合)固定;C组20只眼球,置于FAA固定液中浸泡1min后用体积分数10%中性甲醛固定过夜,脱水后去除角膜、虹膜和晶状体,分别做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观察其差异。结果大体观察A组大部分眼球皱缩变形,视网膜脱离率高;B组、C组眼球形态均无明显变化,无视网膜脱离发生。HE染色示A组标本视网膜结构疏松,有较多裂隙,且易发生视网膜碎裂;B组标本视网膜过度压缩,视网膜各层结构不清晰;C组标本视网膜结构清晰,细胞排列紧密,色泽艳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组均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但C组标本染色效果优于A组、B组,且脱片程度低,适用于视网膜组织的固定。结论采用FAA先浸泡再用体积分数10%中性甲醛固定视网膜组织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体积分数10%中性甲醛和FAA固定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组织固定 石蜡切片 小鼠眼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鲚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世杰 李园园 +4 位作者 付官宝 吴昊伟 王倩 刘其根 曲宪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5-157,共3页
以刀鲚的鳃和头肾组织为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秋水仙素法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采用石蜡组织切片以确定每尾刀鲚的性别。结果显示,刀鲚雌雄染色体存在差异,雌性染色体数目为2n=47,雄性染色体数目... 以刀鲚的鳃和头肾组织为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秋水仙素法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采用石蜡组织切片以确定每尾刀鲚的性别。结果显示,刀鲚雌雄染色体存在差异,雌性染色体数目为2n=47,雄性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n(♀)=2X=47t(SAT)、2n(♂)=2X=48t(SAT);最长的一对染色体上存在随体,次缢痕;且刀鲚存在性染色体,其性染色体型为ZZ-ZO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染色体 石蜡组织切片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花序特征及花芽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汪磊 谭美莲 +2 位作者 严明芳 王力军 严兴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4-550,共7页
对蓖麻花序特征、顶芽分化及内源IAA和ABA含量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间雌花率及雌花密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蓖麻雌花并非完全单性花,各品种(系)雌花均存在退化雄蕊痕迹,但其发生率不同,单雌后代品系明显高于供试品种... 对蓖麻花序特征、顶芽分化及内源IAA和ABA含量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间雌花率及雌花密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蓖麻雌花并非完全单性花,各品种(系)雌花均存在退化雄蕊痕迹,但其发生率不同,单雌后代品系明显高于供试品种。单雌花序与两性花序的雌花中均存在退化雄蕊,且无显著差异,但花序中下部与上部之间差异显著。顶芽石蜡切片观察表明:蓖麻在5叶期以前,其顶芽基本处于叶芽生长阶段;在6~9叶期,顶芽逐渐进入花芽分化、生长阶段,顶芽内源IAA、ABA含量变化也十分明显。不同性别花序和花的内源激素含量显示:IAA含量,单雌花序>雌花>两性花序>雄花;ABA含量,雄花显著高于雌花,但两性花序却明显低于单雌花序;IAA/ABA值,雌花>单雌花序>两性花序>雄花;说明IAA含量和IAA/ABA相对含量可能在花性分化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单雌花序 退化雄蕊 石蜡切片 IAA ABA 性别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花芽分化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慧蓉 张建伟 +1 位作者 龚义勤 柳李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共2页
采用解剖技术和石蜡切片对春性萝卜品种JXDY-13的花芽分化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花原基形成后,首先分化出4个萼片原基的突起,随后在萼片原基内侧形成6个雄蕊原基,并进一步向内分化形成雌蕊原基,最后在萼片原基和雄蕊原基之间完成舌状的花瓣... 采用解剖技术和石蜡切片对春性萝卜品种JXDY-13的花芽分化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花原基形成后,首先分化出4个萼片原基的突起,随后在萼片原基内侧形成6个雄蕊原基,并进一步向内分化形成雌蕊原基,最后在萼片原基和雄蕊原基之间完成舌状的花瓣原基的发育。根据这一特征变化将花芽分化的整个过程分为未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和花瓣原基分化期等6个时期。在此基础上应用花芽分化指数,通过研究低温诱导时间对花芽分化程度的影响,发现4℃低温诱导13d为该品种萝卜的最佳春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花芽分化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花芽形态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磊 廖康 +3 位作者 许正 秦伟 耿文娟 李会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8-492,共5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交吾托海野果林原生境内的新疆野苹果花芽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花芽形态分化始于6月下旬,整个花芽分化过程约持续70 d,经历了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交吾托海野果林原生境内的新疆野苹果花芽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花芽形态分化始于6月下旬,整个花芽分化过程约持续70 d,经历了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及雌蕊原基分化期6个时期,花芽分化各时期有重叠现象。6月22日之前基本处于未分化期;分化初期集中在7月初;萼片分化期开始于6月下旬,集中在7月中旬;花瓣分化始于7月初,集中在7月下旬;雄蕊分化期也始于7月初,集中在8月中旬;雌蕊原基分化期始于7月下旬,集中在8月中上旬;至9月初花芽全部进入雌蕊分化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 新疆野苹果 石蜡切片 花芽 形态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花芽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利娜 薛辉 +6 位作者 李好先 牛娟 张杰 刘贝贝 张富红 赵弟广 曹尚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3,16,共4页
[目的]摸索适合石榴花芽及胚珠结构观察的石蜡切片方法。[方法]以"突尼斯软籽"石榴花芽及胚珠为试材,在传统石蜡切片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石榴花芽鳞片厚、子房多室的特点,对样品处理、软化、透明、浸蜡、染色等重要制片环节进... [目的]摸索适合石榴花芽及胚珠结构观察的石蜡切片方法。[方法]以"突尼斯软籽"石榴花芽及胚珠为试材,在传统石蜡切片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石榴花芽鳞片厚、子房多室的特点,对样品处理、软化、透明、浸蜡、染色等重要制片环节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样品处理方式对比发现,将子房纵切4瓣进行固定,切片效果较好。软化结果表明,纱布包裹花芽浸入水中加热至沸腾30 min,有助于提高制片效果。不同染色方式对比发现,爱氏苏木精染色法更适合石榴胚珠切片观察。[结论]通过优化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得到了适合石榴花芽及胚珠结构观察的石蜡切片方法,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与石榴花芽及胚珠结构类似的其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花芽 胚珠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son三色染色与HE染色在豚鼠牙齿组织石蜡切片中的比较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天龙 王敏 +4 位作者 红敏 萨其仍贵 查干其其格 和希格 孙德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7,共3页
针对牙齿组织形态学研究的难点,选择适宜固定液,用EDTA-2Na进行脱钙,完成了牙齿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通过确定染色程序及各种染料的最佳作用时间,分别利用Masson三色染色法、传统的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法对牙齿组织切片进行了染色观察... 针对牙齿组织形态学研究的难点,选择适宜固定液,用EDTA-2Na进行脱钙,完成了牙齿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通过确定染色程序及各种染料的最佳作用时间,分别利用Masson三色染色法、传统的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法对牙齿组织切片进行了染色观察。染色结果表明,与HE染色法相比,Masson三色染色更能使牙齿的各主要成分以不同颜色显现出来,色彩对比鲜明,亮丽润眼,为牙齿组织生理及病理组织形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针对机体中硬组织的相似特性,该试验方法可以在骨骼、软骨等硬组织的形态学研究中参考、改进并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染色 Masson三色染色法 石蜡切片 牙齿组织 脱钙 胶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银姬 陈立本 +1 位作者 刘晓庆 冯小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1-213,共3页
在日常病理检验工作中,常常要求在较短的时间里做出准确的病理报告,但是目前兽医临床上使用的快速诊断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为满足诊断的需要,作者通过摸索和反复实践,利用超声波组织脱水机制作石蜡切片,可以快速制出与常规制片无明显差异... 在日常病理检验工作中,常常要求在较短的时间里做出准确的病理报告,但是目前兽医临床上使用的快速诊断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为满足诊断的需要,作者通过摸索和反复实践,利用超声波组织脱水机制作石蜡切片,可以快速制出与常规制片无明显差异的病理切片,该方法经济、安全,操作简单、适合于在基层兽医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 石蜡切片 病理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2
19
作者 何书海 陈宏智 焦凤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0-132,共3页
为找到一种快捷实用的动物病理切片制作技术,本研究以经典石蜡切片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关键技术环节的改良与创新,探索出了一种新的病理切片快捷制作方法。结果表明,用此方法所得的病理切片质量高,HE染色着色良好,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清晰,... 为找到一种快捷实用的动物病理切片制作技术,本研究以经典石蜡切片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关键技术环节的改良与创新,探索出了一种新的病理切片快捷制作方法。结果表明,用此方法所得的病理切片质量高,HE染色着色良好,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清晰,胞质与胞核对比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组织切片 石蜡切片 正丁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盲蝽胚胎发育的显微及切片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彩红 何璠 +2 位作者 封洪强 李国平 邱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0,70,共6页
为了明确绿盲蝽滞育卵胚胎发育的停滞阶段,对其滞育卵和非滞育卵的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和切片的比较观察。在(26±0.5)℃、80%RH和L∥D=16h∥8h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湿滤纸收集并孵化卵。滞育卵在产后24h内,即形成了单细胞的囊胚层后停... 为了明确绿盲蝽滞育卵胚胎发育的停滞阶段,对其滞育卵和非滞育卵的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和切片的比较观察。在(26±0.5)℃、80%RH和L∥D=16h∥8h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湿滤纸收集并孵化卵。滞育卵在产后24h内,即形成了单细胞的囊胚层后停滞发育,而非滞育卵随着细胞层的加厚形成胚带并继续发育,经过6d的发育可孵出若虫。通过每天定时向产卵滤纸补充等量水分,非滞育卵的卵重随着胚胎的发育不断增加,而滞育卵由于发育停滞,卵重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胚胎发育 石蜡切片 卵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