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static structural mechanics o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lift-drag combined starting structures
1
作者 QU Chunming FENG Fang +2 位作者 LI Yan BAI Yuedi ZHAO Bin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3-928,共6页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a composit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lift-drag combined starting structures to ensure the structure safety of a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VAWT).The static and mo...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a composit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lift-drag combined starting structures to ensure the structure safety of a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VAWT).The static and modal analysis of rotor of a composit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as conducted by using ANSYS software.The relevant contour sketch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was obtained.The analysis was made for static structural mechanics,modal analysis of rotor and the total deformation and vibration profil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n the working capability of the rotor.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ous structure parameters lie in the safety range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in the relative standards.The analysis showing the design safe to operate the rotor of a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structural mechanics′analysis of VAW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tatic structural mechanics lift-drag combined starting structure mode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response of UHMWPE plates under combined shock and fragment loading 被引量:1
2
作者 Chun-Zheng Zhao Lu-Sheng Qiang +4 位作者 Rui Zhang Qian-Cheng Zhang Jun-Yang Zhong Zhen-Yu Zhao Tian Jian L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9-23,共15页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fiber composite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to construct lightweight protective structures against ballistic impacts,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performance when subject...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fiber composite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to construct lightweight protective structures against ballistic impacts,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performance when subjected to combined blast and fragment impacts.Built upon a recently developed laboratory-scale experimental technique to generate simulated combined loading through the impact of a fragment-foam composite projectile launched from a light gas gun,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fullyclamped UHMWPE plates subjected to combined loading were characterized experimentally,with corresponding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odes compared with those measured with simulated blast loading alone.Subsequently,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physical mechanisms,three-dimensional(3D)numerical simulations with the method of finite elements(FE)were systematically carried out.Numerical predictions compared favorably well wi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thus validat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stablished FE model.Relative to the case of blast loading alone,combined blast and fragment loading led to larger maximum deflections of clamped UHMWPE plates.The position of the FSP in the foam sabot affected significantly the performance of a UHMWPE target,either enhancing or decreasing its ballistic resistance.When the blast loading and fragment impact arrived simultaneously at the target,its ballistic resistance was superior to that achieved when subjected to fragment impact alone,and benefited from the accelerated movement of the target due to simultaneous blast 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MWPE composite Ballistic performance combined blast and fragment loading Impact test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箱式路基新型结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宏 陈盈盈 +2 位作者 宋绪国 郭帅杰 魏绍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1-793,共13页
主要阐述箱式路基的结构特点、荷载分类及组合,并建立车辆-轨道-箱式路基-复合地基空间力学模型对其工作特性和荷载传递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箱式路基纵向长度应≤17.24m,底部设计厚度应≥500mm;在温度作用下无明显伸缩位移,但... 主要阐述箱式路基的结构特点、荷载分类及组合,并建立车辆-轨道-箱式路基-复合地基空间力学模型对其工作特性和荷载传递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箱式路基纵向长度应≤17.24m,底部设计厚度应≥500mm;在温度作用下无明显伸缩位移,但在结构端缝处存在钢轨应力峰;结构不存在共振风险;在350km/h速度下,箱式路基动应力、动位移均远比限值要求小;但顶板加速度会达到3.325m/s^(2),比我国传统简支梁桥振动加速度大,但比规范限值小;与传统土质路基对比,箱式路基对动荷载的吸收和耗散更具有优势,到路基垫层时,振动衰减超过90%,因此,对箱式路基底部复合地基进行设计时可不考虑列车动荷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新型结构 箱式路基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荷载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的H(t)-T受荷桩受力变形分析
4
作者 江杰 陈丽君 +3 位作者 柴文成 艾永林 欧孝夺 龚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水平动荷载H(t)与扭矩T联合作用下的桩基受力变形较为复杂.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H(t)-T联合受荷桩的内力与位移,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考虑桩侧土体剪切效应;引入H(t)-T耦合因子,揭示多向荷载对桩身响应的影响机理;继而利用虚功原理推导... 水平动荷载H(t)与扭矩T联合作用下的桩基受力变形较为复杂.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H(t)-T联合受荷桩的内力与位移,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考虑桩侧土体剪切效应;引入H(t)-T耦合因子,揭示多向荷载对桩身响应的影响机理;继而利用虚功原理推导桩身单元综合刚度矩阵;最后采用改进的有限杆单元法获得H(t)-T联合受荷桩内力与位移数值解;并与已有理论解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参数分析表明:土体剪切效应可约束桩身水平位移,但对扭转变形影响较小;水平动荷载增强了桩身抗扭承载力,水平动荷载幅值从0.2Q_(u)增大到1.0Q_(u)时,桩顶扭转角减小了22.6%;增大动荷载无量纲频率会减小桩顶位移和桩身最大弯矩,外荷载动力效应随桩埋深增加而减弱;杆单元模型减少了单元划分数量和计算时间,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ernak地基模型 联合受荷桩 有限单元法 水平动荷载 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十字形钢骨混凝土柱轴压试验及力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云峰 马锦辉 +3 位作者 张佳睿 滕振超 王桐 梁晨光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124,141,共9页
本文旨在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钢骨混凝土短柱在轴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对6根采用不同组合形式的GFRP管钢骨混凝土短柱进行了轴压试验,并利用ABAQUS建立GFRP管约束十字形钢骨混凝土柱的力学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不同截面形式、... 本文旨在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钢骨混凝土短柱在轴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对6根采用不同组合形式的GFRP管钢骨混凝土短柱进行了轴压试验,并利用ABAQUS建立GFRP管约束十字形钢骨混凝土柱的力学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不同截面形式、钢骨腹板间距、长细比、纤维缠绕角度对构件的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十字形钢骨混凝土柱相比,有加劲肋的新型钢骨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提升约6%;随着钢骨腹板间距的增加,组合柱的极限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增加长细比组合柱的极限承载力和刚度也相应减小;与纤维缠绕角度为45°的构件相比,单层纤维缠绕角度为0°的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增长39%,但构件的初始刚度几乎没受影响;同时,交替排布的纤维缠绕角度的极限承载力及刚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管 组合结构 轴压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载荷下小尺寸高强度钻杆螺纹的优化设计与研究
6
作者 黎文奇 刘洋 +1 位作者 管锋 佘扬周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8-259,共12页
为了减少深井小井眼钻进过程中钻杆螺纹接头失效事故,需要提升其连接性能和密封性能。基于接头力学分析与弹塑性变形理论,以NC38和TM36螺纹牙型的双台肩钻杆接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带螺纹升角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 为了减少深井小井眼钻进过程中钻杆螺纹接头失效事故,需要提升其连接性能和密封性能。基于接头力学分析与弹塑性变形理论,以NC38和TM36螺纹牙型的双台肩钻杆接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带螺纹升角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在上扣扭矩、轴向载荷、内压和弯矩等复合工况下两种螺纹接头的弹塑性变形机理。分析了两种钻杆螺纹接头的工作性能,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接头台肩及螺纹段的应力和接触压力分布特性。结果表明,TM36螺纹接头在台肩面及螺纹段的应力明显低于NC38螺纹接头,且密封性能更优。TM36螺纹接头能降低应力集中,改善螺纹牙承载性能,确保台肩和螺纹牙接触压力分布合理,从而有效降低接头粘扣和泄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钻杆 复合载荷 弹塑性 结构优化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作用下铝合金结构应力及强度研究
7
作者 何志全 邱慧慧 +2 位作者 孙瑀珩 郭玉杰 魏小辉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151,共12页
飞机缝翼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热载荷和气动力的共同作用,并对结构的安全产生影响。以缝翼结构中广泛使用的典型铝合金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方法研究其在热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结构强度。首先,为了探究温度对材料特性... 飞机缝翼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热载荷和气动力的共同作用,并对结构的安全产生影响。以缝翼结构中广泛使用的典型铝合金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有限元方法研究其在热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结构强度。首先,为了探究温度对材料特性的影响,分别进行了4组不同温度状态下2024-T62矩形薄板的线性拉伸试验和开孔薄板的高温拉伸破坏试验,试验表明,高温环境对材料弹性模量有折减作用,并且在190℃环境下,试验件的承载强度下降了15%。因此,考虑温度对材料参数的折减作用可以建立更为精确地预估结构强度的模型。其次,针对铝合金零件及结构的热应力问题,分别以铝合金薄板和简化的缝翼结构为对象,进行热力共同作用下的试验和仿真,建立了一套热力共同作用下的建模方法及热应力测量的试验技术,铝合金薄板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误差最大为10%;简化的缝翼结构热应力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的趋势较好,最大误差为20%。此外,通过该试验还发现热应力对边界条件的设置尤为敏感,对于约束复杂的模型,需要扩大建模范围至边界条件稳定处才能模拟实际热应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温度依赖性 热力共同作用 热应力 结构强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7075高强铝合金本构模型研究
8
作者 常召群 彭平泽 +3 位作者 邢国华 李锦源 韩萌 刘伯权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2,共9页
为了描述7075高强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高强铝合金单调拉伸试件及5个循环加载试件,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分别对单调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及循环加载骨架曲线进行数值拟合,对比分析了铝合金的受拉力学性能与滞回力学性能,标定... 为了描述7075高强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高强铝合金单调拉伸试件及5个循环加载试件,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分别对单调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及循环加载骨架曲线进行数值拟合,对比分析了铝合金的受拉力学性能与滞回力学性能,标定了高强铝合金的混合强化参数,建立了铝合金的混合强化滞回本构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高强铝合金的数值模型,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表明:7075高强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Ramberg-Osgood模型对高强铝合金单调力学性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用性;基于混合强化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混合强化模型及标定参数值可用于铝合金加固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高强铝合金 循环荷载 混合强化模型 本构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运营荷载的大跨径拱桥层次贝叶斯模型修正方法
9
作者 罗岚炘 宋明明 +2 位作者 钟华强 何天涛 孙利民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8-297,共10页
现有大跨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FEMU)方法一般未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导致修正后模型的参数变异性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运营荷载的层次贝叶斯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包含考虑温度... 现有大跨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finite element model updating,FEMU)方法一般未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导致修正后模型的参数变异性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运营荷载的层次贝叶斯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包含考虑温度和交通荷载的概率参数修正、概率响应预测和结构状态评估。首先,根据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确定了计算理论频率时需要考虑的荷载。随后,建立了温度-弹性模量线性关系,并基于动态称重(weigh-in-motion,WIM)数据,提出一种车辆荷载估计方法,以在有限元模型中定量考虑运营荷载对结构频率的影响。同时,引入两阶段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采样方法和响应面代理模型,以提高概率模型修正的计算速率。该方法在一座采集了两年监测数据的大跨径拱桥上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在考虑运营荷载、参数不确定性和建模误差后,实测频率基本处于预测频率的95%置信区间内。最后,基于实测响应和预测响应置信区间提出了一个结构状态指标,并利用该指标检测出该桥的路面铺装更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修正(FEMU) 层次贝叶斯 运营荷载 大跨径拱桥 结构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加固用轻质钢结构材料的抗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瑞 刘强 +1 位作者 陈乐意 马比阿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由于轻质钢结构加固高层建筑的频繁使用,研究其受到冲击载荷时的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以轻质钢结构加固增高建造的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用Ansys有限元软件构建有限元模型,经单元选取、网格划分等,在软件中设定冲击载荷,基于有限元模... 由于轻质钢结构加固高层建筑的频繁使用,研究其受到冲击载荷时的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以轻质钢结构加固增高建造的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用Ansys有限元软件构建有限元模型,经单元选取、网格划分等,在软件中设定冲击载荷,基于有限元模型,测试3个冲击阶段模型变形情况。绘制不同冲击时刻冲击力时程曲线,计算冲击速度对结构位移的影响,生成梁、柱的应力云图。结果表明:3个冲击阶段后,轻质钢结构模型出现明显变形但未坍塌,能够抵抗较高冲击力;冲击后期,冲击力下降,轻质钢结构的柱端冲击力更高;冲击速度为75 m/s时,结构最大位移约为0.55 m,虽然结构发生变形但冲击能量被吸收,未出现坍塌;冲击峰值下,轻质钢结构柱端应力明显上升,但无严重变形,具有较高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轻质钢结构 抗冲击性能 有限元 冲击载荷 冲击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钢结构全栓接刚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
11
作者 乔光华 程远兵 +1 位作者 郭子龙 戚福周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地震时强烈振动可能导致栓接节点的螺栓松动、滑移甚至断裂,影响节点的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增加结构倒塌的风险。为减轻对主体结构的破坏,对装配式钢结构全栓接刚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出高强螺栓的用量并构建结构的几何模型,... 地震时强烈振动可能导致栓接节点的螺栓松动、滑移甚至断裂,影响节点的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增加结构倒塌的风险。为减轻对主体结构的破坏,对装配式钢结构全栓接刚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出高强螺栓的用量并构建结构的几何模型,输入Abaqus有限元软件,考虑节点参数构建有限元模型,确定加载制度,以及地震载荷影响下该结构节点的抗震性能。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钢结构节点,用高强螺栓连接的装配式钢结构栓接节点,翼缘塑性铰外移,地震时稳定性更高;不同阶段该节点上的螺栓均发挥较强作用,不会出现严重应力集中,节点不易开裂;峰值载荷后该节点骨架曲线平滑稳定地下降,不会失去稳定性,具有较强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结构 全栓接刚节点 加载制度 抗震性能 Abaqus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组合式桥墩防撞装置的设计与优化研究
12
作者 章双燕 何孔德 +1 位作者 刘绍鹏 董元发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2,共9页
为了有效对船舶和桥墩进行意外碰撞情况下的双向保护,设计了一种抗撞等级更大、防撞性能和使用寿命更突出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蜂窝型组合防撞装置.以长江中游段大吨位货船和常见桥墩为研究对象,考虑船舶与裸墩、防撞装置... 为了有效对船舶和桥墩进行意外碰撞情况下的双向保护,设计了一种抗撞等级更大、防撞性能和使用寿命更突出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蜂窝型组合防撞装置.以长江中游段大吨位货船和常见桥墩为研究对象,考虑船舶与裸墩、防撞装置两种碰撞工况,研究了碰撞的能量转换响应、撞击力响应以及撞击深度响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方差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以防撞装置的外壳厚度和内部钢结构的厚度为设计参数,选取船舶撞击力、防撞装置吸收的总内能、总质量和蜂窝钢结构内径为优化目标,进行了CFRP蜂窝型组合防撞装置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撞击力折减率达到82.7%,整体质量大幅度减轻,最大变形在合理范围内,达到防撞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组合式防撞箱 结构设计 碰撞 有限元模拟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欧标准中封闭式带式输送机通廊的风荷载计算比较
13
作者 姜天阳 赵金阳 宋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29,共5页
封闭式带式输送机通廊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和风振系数取值因缺少参考资料常常成为设计难题。以印尼码头输煤输矿工程为案例,对比国内外规范的相关规定,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模型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国规范对通廊或与之结构体... 封闭式带式输送机通廊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和风振系数取值因缺少参考资料常常成为设计难题。以印尼码头输煤输矿工程为案例,对比国内外规范的相关规定,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模型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国规范对通廊或与之结构体型相似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相近;通廊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受风向角影响,可能在端部出现风压集中区,通廊的受力和变形需考虑此因素的影响;通廊支架在不均匀风荷载作用下的受力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带式输送机通廊 风荷载体型系数 欧美标准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基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热声载荷下应力应变分析
14
作者 孙远驰 赵奉同 +3 位作者 骆丽 张立 宋乐琨 沙云东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2,共8页
为有效解决航空发动机薄壁结构热声疲劳强度破坏导致的发动机运行异常难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建立板状结构计算模型,并结合高温行波管试验器上薄壁结构板状试验件的约束条件对该模型施加约束载荷。计算结构危险位置单元在基频处的Von Mi... 为有效解决航空发动机薄壁结构热声疲劳强度破坏导致的发动机运行异常难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建立板状结构计算模型,并结合高温行波管试验器上薄壁结构板状试验件的约束条件对该模型施加约束载荷。计算结构危险位置单元在基频处的Von Mises应力以及应变片位置单元的应变值,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动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以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薄壁结构为研究对象,构建结构动力学响应计算模型,结合结构热模态理论计算结构的模态阵型与频率,完成稳态的温度载荷和有限带宽高斯白噪声的加载。计算热载荷与声载荷联合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学响应,分析不同声压级和不同温度等因素对板状结构应力/应变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温度为900℃、声压级为157 dB时,板状结构分别在扩散场加载和行波场90°加载时的Von Mises应力最大;在温度为1500℃、声压级为157 dB时,板状结构在扩散场和行波场90°时的应变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薄壁结构 有限元法 热声载荷 Von Mises应力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定向钻载荷下天然气管道失效智能预测研究
15
作者 何婷 杨松 +3 位作者 张开 陈利琼 黄坤 陈星宇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0-1379,共10页
为研究水平定向钻载荷下埋地天然气管道的失效条件,结合水平定向钻施工特点和天然气管道实际情况,建立了钻头-土体-管道有限元模型,得到包括影响水平定向钻载荷作用的六个关键特征变量的失效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建立智能失效预测模型... 为研究水平定向钻载荷下埋地天然气管道的失效条件,结合水平定向钻施工特点和天然气管道实际情况,建立了钻头-土体-管道有限元模型,得到包括影响水平定向钻载荷作用的六个关键特征变量的失效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建立智能失效预测模型,通过树结构Parzen估计器(Tree-structured Parzen Estimator,TPE)优化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性能。结果表明,与支持向量积、随机森林、贝叶斯回归等算法相比,XGBoost-TPE算法性能最好,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为7.8127 MPa,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11.3256 MPa,决定系数(R2)为0.9891。研究可为天然气管道交叉工程及周边工程水平定向钻施工风险定量评价及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天然气管道 水平定向钻载荷 有限元模拟 极端梯度提升 树结构Parzen估计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铁路混凝土梁矮塔斜拉桥结构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晓春 符应文 +2 位作者 李海华 谢腾飞 韦国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0,共7页
为研究不同结构体系对大跨铁路混凝土梁矮塔斜拉桥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寻求最优的结构体系,以崇凭铁路上金左江双线特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和ANSYS软件建立主桥有限元模型及车-轨-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半飘浮体系、刚构体系、塔梁固... 为研究不同结构体系对大跨铁路混凝土梁矮塔斜拉桥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寻求最优的结构体系,以崇凭铁路上金左江双线特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和ANSYS软件建立主桥有限元模型及车-轨-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半飘浮体系、刚构体系、塔梁固结体系和塔梁固结-刚构组合(高墩塔墩梁固结、矮墩纵向设置双排活动支座)体系方案进行比选,分析典型工况下主桥的静、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在列车活载和温度作用下,采用塔梁固结-刚构组合体系的桥梁受力性能良好,采用较小的梁高即可满足桥梁结构的刚度要求;CRH2列车编组通过时不同结构体系的桥梁结构和列车编组的动力响应值均满足要求,考虑温度变形影响时不同结构体系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影响较小。基于力学性能计算结果,上金左江双线特大桥主桥最终采用塔梁固结-刚构组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矮塔斜拉桥 结构体系 塔梁固结-刚构组合体系 静力性能 动力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灿晖 王康康 +1 位作者 沈孔健 郑清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常泰长江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该新型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的受力特性,进行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制作2个锚固结构足尺节段试验模型,通过压剪试验研究锚固结构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力... 常泰长江大桥索塔锚固结构采用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为研究该新型组合索塔锚固结构钢-混传剪构造的受力特性,进行钢-混传剪构造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制作2个锚固结构足尺节段试验模型,通过压剪试验研究锚固结构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应力、应变分布等受力特性,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锚固结构的传力机理和各组件的内力分配比例,推导剪力钉剪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2.14倍单索最大索力荷载作用下,锚固结构保持弹性状态,钢壁板未产生明显滑移,钢-混界面最大滑移不超过0.25 mm,该锚固结构中钢-混传剪构造至少具有2.14倍的安全系数;荷载作用下,剪力钉剪力从上至下逐渐增大,锚腹板附近底部3排剪力钉剪力较大,钢-混传剪构造至少存在剪力钉和界面摩擦力2种传剪机制,钢-混传剪构造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钢-混传剪构造受力过程分为粘结力传力阶段和局部滑移阶段,剪力钉剪力分布不仅与沿剪切方向长度分布有关,也与荷载的大小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索塔锚固结构 钢-混传剪构造 荷载~滑移曲线 足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桥梁端位移精细化计算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苑仁安 肖海珠 汪珍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39,共7页
为针对大跨度铁路桥选择合适的梁端伸缩装置,保障列车行车的安全性,提高桥梁的使用性能,依据多座大跨度桥梁端位移实测值演化规律以及结构计算,开展温度荷载、列车荷载、风荷载及风与温度荷载组合引起的梁端位移精细化计算研究。提出温... 为针对大跨度铁路桥选择合适的梁端伸缩装置,保障列车行车的安全性,提高桥梁的使用性能,依据多座大跨度桥梁端位移实测值演化规律以及结构计算,开展温度荷载、列车荷载、风荷载及风与温度荷载组合引起的梁端位移精细化计算研究。提出温度荷载的取值类型和取值范围;明确列车荷载引起梁端位移的计算工况和计算方法;确定桁式主梁风荷载摩擦系数取值和所引起梁端位移的计算工况;结合风荷载、风与温度荷载联合分布模型,提出风与温度荷载组合时风荷载的折减系数。以某斜拉桥为背景,对比本文方法和常规方法计算梁端位移的结果。结果表明:温度荷载引起梁端位移可仅考虑体系温度,体系降温工况各结构的温度按大气温度取值;体系升温工况索结构和一半主梁结构考虑热辐射效应,桥塔结构和另一半主梁结构按大气温度取值;应考虑阻尼器、支座等边界阻力效应,采用动力时程法计算列车荷载引起的梁端位移,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对于采用桁式主梁的桥梁,分别按风偏角45°、90°计算风荷载引起的梁端位移,取两者最不利值;计算风与温度荷载组合下梁端位移时,风荷载引起的梁端位移可相应折减;常规方法所得的梁端位移较为保守,梁端位移的精细化计算更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梁端伸缩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桥 梁端位移 结构计算 温度荷载 列车荷载 风荷载 梁端伸缩装置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测试矿用汽车车架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伟 杨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4-237,243,共5页
矿用铰接车采用液压举升机构实现货物卸载,受力情况复杂,对车架结构影响大且要求高。针对某自卸车后车架和货箱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获取各工况的载荷情况和边界条件;根据前述分析,建立后车架和货箱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选... 矿用铰接车采用液压举升机构实现货物卸载,受力情况复杂,对车架结构影响大且要求高。针对某自卸车后车架和货箱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获取各工况的载荷情况和边界条件;根据前述分析,建立后车架和货箱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多个典型工况开展分析,获取应力应变的分布情况;采用材料升级、圆角优化及焊接工艺提升等,针对应力集中和较大位置进行优化设计,降低应力值,保证安全裕度满足要求;采用直角应变测试法,针对实际自卸车车架开展应力测试,在分析的关键位置布置应变片,选取典型工况开展测试,并与仿真结果开展对比。结果可知:自卸车铰接点和液压举升缸鹅颈支撑处应力较大,并且出现了应力集中,但均在许可范围之内;采用厚度提升、直径增大及焊接工艺提升等方法,有效提升应力分布,最大值明显降低;实车测试和仿真分析,满载工况应力分布基本一致,最大值误差低于5.8%;优化后结果明显低于优化前;结果表明分析模型和优化方法的可靠性,为此类分析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车 车架 满载工况 有限元模型 应变测试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填充负泊松比蜂窝夹层结构的抗爆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孔祥清 李若男 +1 位作者 常雅慧 付莹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91-3104,共14页
为研究爆炸荷载作用下泡沫填充负泊松比蜂窝夹层结构(Foam-filled Auxetic Honeycomb Sandwich Structure,FAHSS)的动态响应及其对混凝土板的防护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考虑应变率对材料动态本构特性的影响,建立FAHSS在爆炸荷载下的有限... 为研究爆炸荷载作用下泡沫填充负泊松比蜂窝夹层结构(Foam-filled Auxetic Honeycomb Sandwich Structure,FAHSS)的动态响应及其对混凝土板的防护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考虑应变率对材料动态本构特性的影响,建立FAHSS在爆炸荷载下的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已有负泊松比蜂窝夹层结构(Auxetic Honeycomb Sandwich Structure,AHSS)的爆炸试验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基于验证模型分析爆炸荷载作用下FAHSS的损伤破坏规律、能量吸收特性及其对混凝土板的应力分布影响,并与AHSS和FSS(Foam Sandwich Structure)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聚氨酯泡沫材料密度、爆炸比例距离及填充材料等因素对FAHSS抗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AHSS中的泡沫填充降低了负泊松比蜂窝夹层结构的破坏程度;随着聚氨酯泡沫材料密度的增加,FAHSS中的泡沫材料吸收能量增加;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加,FAHSS的破坏程度逐渐降低,破坏形态也由局部破坏转变为整体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蜂窝夹层结构 聚氨酯泡沫 爆炸荷载 防护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