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5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innovation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劲 伍蓓 +1 位作者 方琴 王飞绒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75,共9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电子化创新成为企业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研究电子化创新项目绩效影响因素为主题,探索了如何通过控制关键影响因素来提高电子化创新项目的成功绩效.通过对国内四十余家实施电子化创新的企业进行调查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电子化创新成为企业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研究电子化创新项目绩效影响因素为主题,探索了如何通过控制关键影响因素来提高电子化创新项目的成功绩效.通过对国内四十余家实施电子化创新的企业进行调查和问卷收集的定量分析,得出影响电子化创新的战略、组织、资源和环境四个方面八个因素,进一步验证这些因素与电子化创新成功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出其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为我国企业实施电子化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化创新 创新绩效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创新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创新广度与创新深度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海本禄 马昂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9,共12页
企业创新是资源分配和创新投入的有机统一。基于2003—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企业创新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创新广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创新深度对企业全... 企业创新是资源分配和创新投入的有机统一。基于2003—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企业创新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创新广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创新深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研究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创新深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相较于非高技术企业,高技术企业创新广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倒U型关系曲线更加陡峭。进一步研究表明,高市场化水平情景下,创新深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情景下,创新广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倒U型关系曲线呈现峰值提高、拐点左移的特点,创新深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说明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地区企业创新效应更加显著,但随之而来的创新广度“门槛”问题也更加突出。由此,提出测度企业创新活动的新视角和新方法,进一步揭示不同市场化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下企业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创新广度 创新深度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完整创新的链式中介效应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胜强 余鑫月 +1 位作者 胡轩瑜 张宇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3,共12页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创新链视角,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全要素...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创新链视角,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数字化转型—创新绩效—全要素生产率”和“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全要素生产率”三条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上述路径中,内部控制和专业化分工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企业规模、行业特征以及地区差异方面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完整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挑战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海杰 王开阳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共11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度依赖数据要素的有效利用。数据要素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其在丰富劳动资料、融合生产要素、拓展劳动领域以及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中展现出多重驱动机制。数据要素凭借其可重复使用、低...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度依赖数据要素的有效利用。数据要素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其在丰富劳动资料、融合生产要素、拓展劳动领域以及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中展现出多重驱动机制。数据要素凭借其可重复使用、低边际成本和强整合能力,逐渐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通过与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数据要素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加速生产力体系的升级。数据要素的应用延展了劳动的边界,助力智能制造、平台经济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催生出灵活多样的新型劳动模式。此外,数据要素在商业模式创新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推动柔性生产、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和精准营销等新模式的形成。同时,数据要素的发展面临产业化能力不足、数据质量不达标、流通机制不完善等挑战,需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据治理机制等措施加以应对。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对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构建以数据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据要素 生产要素融合 劳动领域拓展 商业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战略升级能否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与赋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素荣 徐文昊 霍江林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3,共19页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发现:环境战略升级企业比环境战略未升级企业具有更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明环境战略升级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提高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更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驱动和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会弱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驱动作用、增强环境战略升级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而“重污染”的生产属性会限制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发挥。因此,应以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环境战略升级,以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并重点助推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环境战略 战略转型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创新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程晨 穆靖昊 后青松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91,共14页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利用2009—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样本,考察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异地研发中心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是通过拓展技术领域和提高创新质量的路径实...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利用2009—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样本,考察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异地研发中心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是通过拓展技术领域和提高创新质量的路径实现的。进一步,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非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以及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凸显。为缓解反向因果和不可观测因素引致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基于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的因果识别,并排除了市场拓展效应和融资效应的竞争性假设,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研究检验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能够为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经验证据,有利于政府制定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研发中心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知识吸收 创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绩效 被引量:1
7
作者 任颖洁 丁建国 卢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9-173,共5页
绿色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绿色技术创新则是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企业在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常面临绿色技术创新和传统经营效益提升的双重压力。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绿色... 绿色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绿色技术创新则是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企业在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常面临绿色技术创新和传统经营效益提升的双重压力。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绿色技术创新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企业绩效。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和Bootstrap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绩效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内卷式竞争”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吗?:基于239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雪松 高辛睿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195,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资本、资源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为增长而竞争”的政治体制背景下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近年... 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资本、资源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为增长而竞争”的政治体制背景下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出现增速下滑趋势,以往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遇到严峻挑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基于2004—2023年地级市层面数据论证了地方政府“内卷式竞争”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内卷式竞争”对地区技术聚集、创新质量和创新成果持续性存在负面影响,但促进了创新投入持续性的提升,最终导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研究还发现,“内卷式竞争”还会放大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偏差。为此,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视角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式竞争 为增长而竞争 新质生产力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数字化、绿色科技创新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2
9
作者 雷玲 周煊 +1 位作者 孙璐 刘白鹤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基于2008—2022年中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农村数字化水平及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全要素生产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农村数字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析农村... 基于2008—2022年中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农村数字化水平及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全要素生产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农村数字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析农村数字化发展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农村数字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差异;绿色科技创新在农村数字化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农村数字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据此,建议通过倡导优化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机械能节约,减少碳排放,推进循环农业发展,以及加强区域合作协同保护环境等举措,为实现粮食产能提升目标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化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科技创新 EBM-GM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流动驱动城乡融合发展:演进历程、理论逻辑与机制创新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玲 张子略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3,共10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深刻变迁映射出资源配置模式由单一流向的传统格局向双向互动的现代模式的历史性跨越。然而,这一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流动人口市民化仍显滞后、土地流转不畅...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深刻变迁映射出资源配置模式由单一流向的传统格局向双向互动的现代模式的历史性跨越。然而,这一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流动人口市民化仍显滞后、土地流转不畅、资本下乡障碍以及技术要素在城乡间分布不均衡等,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瓶颈。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及数据要素的跨域重组可以形成多维联动的系统,通过资源优化配置、空间重构等核心机制,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驱动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要素的自由流动,作为市场机制下资源配置优化的关键前提,依赖于产权的清晰界定以降低交易成本,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共同破除制度性障碍。新发展阶段需加速构建要素双向流动体系,完善劳动力流动机制,推进系统集成改革,以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城乡价值平等交换,为拓展国内大循环、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要素流动 理论逻辑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机制:理论体系、驱动路径与适配组态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欣 谢诗蕾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2,共13页
农业是立国之基、强国之本。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能够为农业从“为增长而增长”转向“为质量而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本文首先构建了以乡村数字化、农业科技创新、乡村绿色发展为前因要素,农业全产业链优化为表现形式的县域... 农业是立国之基、强国之本。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能够为农业从“为增长而增长”转向“为质量而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本文首先构建了以乡村数字化、农业科技创新、乡村绿色发展为前因要素,农业全产业链优化为表现形式的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理论体系;其次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63个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为样本,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驱动路径;最后基于QCA方法解析了样本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适配组态。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数字化能驱动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农业科技创新在乡村数字化驱动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中存在渠道效应,农业绿色生产在乡村产业运营数字化驱动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环境规制在农业科技创新投入驱动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而乡村数字化、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绿色发展在驱动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的进程中缺一不可,有四种有效催生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涌现的适配组态,即产业增速型、要素提质型、全面优化型、科技助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强国 绿色农业 数字乡村 科技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路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天建 樊逸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3,共12页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是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根本路径。以我国2014-2021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27个制造业行业、1120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机制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识别了知识产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是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根本路径。以我国2014-2021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27个制造业行业、1120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机制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识别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系数为0.225,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研发密度异质性;(2)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制造业企业会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两种路径进行技术升级,长期来看,自主创新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明显大于技术引进;(3)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受技术引进水平和自主创新水平影响,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激励企业实现创新路径转换,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引进 自主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反思性实践与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
13
作者 张红 马轶 +3 位作者 张川 余红 徐铁飞 彭博文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9-82,共4页
目的 了解护士反思性实践与创新行为的现状,探讨护士反思性实践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为促进护士创新行为提供借鉴。方法 于2024年4-6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反思性实践问卷、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成都市4所三甲医院的1 030名临床护士开... 目的 了解护士反思性实践与创新行为的现状,探讨护士反思性实践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为促进护士创新行为提供借鉴。方法 于2024年4-6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反思性实践问卷、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成都市4所三甲医院的1 030名临床护士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反思性实践得分(146.72±12.63)分;护士创新行为得分(33.43±4.36)分。反思性实践与护士创新行为呈正相关性(r=0.552,P<0.05)。反思性实践、学历、以往是否参与过创新相关活动或项目是护士创新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反思性实践可解释护士创新行为总变异的42.0%。结论 护士反思性实践与创新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鼓励和引导护士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多进行开放性反思,在反思中发展新学识,产生新见解,并重点关注学历较低及以往未参与过创新相关活动或项目的护士,从而进一步促进护士创新行为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创新行为 反思性实践 开放性反思 护士创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企业创新发展与区域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扬 黄艾婷 曲嘉瑞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33,共14页
新能源企业创新发展与区域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是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论文通过熵值法、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构建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区域碳排放效率的综合指标,基于耦合协调模型考察2012—2022年中国新能源企业创新发... 新能源企业创新发展与区域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是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论文通过熵值法、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构建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区域碳排放效率的综合指标,基于耦合协调模型考察2012—2022年中国新能源企业创新发展与区域碳排放效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协调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空间Kernel密度估计法探求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影响耦合协调的障碍因子。研究发现:(1)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通过环境效应、经济效应促进区域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区域碳排放通过结构效应倒逼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发展。(2)我国新能源企业创新发展与区域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发展趋势良好,由濒临失调向基本协调过渡,但全国的耦合协调程度仍然较低,空间上呈现出由西向东递增的态势。(3)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形成由“滞后碳排放效率”到“领先碳排放效率”或“同步发展”的新格局。(4)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与区域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不均,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5)从业人员数量、政府技术创新补助、企业外观设计专利数为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与区域碳排放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企业创新发展 区域碳排放效率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与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体系构建与驱动作用检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路正佳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0,共5页
数字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三要素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而形成生产力新质态,为提升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注入强劲动能。文章利用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新质生产力对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 数字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三要素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而形成生产力新质态,为提升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注入强劲动能。文章利用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新质生产力对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对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数字新质生产力可通过绿色技术创新间接提升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门槛效应检验可知,数字新质生产力对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影响。文章对深入研究数字新质生产力和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能够为新时期推动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绿色技术创新 饲料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财政政策何以提升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的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三良 胡凯丽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62,共15页
绿色财政政策是政府引导地区实现节能减排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以2007—2021年中国281个地级市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试点... 绿色财政政策是政府引导地区实现节能减排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以2007—2021年中国281个地级市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试点政策实施显著提升了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技术进步变动是主要驱动力,但政策效果具有较强的滞后性;试点政策通过“节能”和“提效”效应来提升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金融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试点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城市、资源型城市、中小城市和非中心城市的影响作用更显著;试点政策发挥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财政政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技术创新 能源消耗强度 绿色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医院开展医企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薛莲 王士强 +1 位作者 陈佳 戴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的 考察医院开展医企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提升医企协同创新水平。方法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30份专家深度访谈的内容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并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 构建医院开展医企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包括协... 目的 考察医院开展医企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提升医企协同创新水平。方法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30份专家深度访谈的内容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并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 构建医院开展医企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包括协同收益保障、市场双轮驱动、组织管理水平、协同对象和方式、主体创新能力、企业技术支撑6个主范畴,分为激励型因素、过程型因素和需求型因素3个维度。结论 医院开展医企协同创新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可以从注重合理收益的激励作用、鼓励开展高临床价值创新活动以及提升协同创新的管理水平3个方面着手推进医企协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医企协同创新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超大规模市场与企业高质量创新
18
作者 庞瑞芝 王洪岩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53,共16页
数据要素市场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强化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文章利用2009—2022年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影响及机制,并探讨了超大规模市场的数据飞轮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显著提升了... 数据要素市场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强化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文章利用2009—2022年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影响及机制,并探讨了超大规模市场的数据飞轮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质量,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机制检验显示,数据要素市场化主要通过增强企业间知识溢出、降低创新风险水平、缓解创新资源约束,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超大规模市场能够通过需求引致创新效应和促进企业充分利用数据要素,强化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正向作用;该作用在民营企业、强竞争性行业、强数字经济政策供给地区、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地区中更为显著。此外,数据要素市场化还能够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为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赋能企业高质量创新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 超大规模市场 高质量创新 知识溢出 创新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2
19
作者 祝遵宏 蔡政煜 方毅峰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2,共11页
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我国284个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试点城市,实... 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我国284个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试点城市,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绿色创新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能够增强该政策效应,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或财政压力越小,该政策效应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持续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创新 数字技术 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中国绿色减贫:效应检验与机制分析
20
作者 徐盈之 史修艺 沈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6,共12页
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在实现中国绿色减贫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以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为核心的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绿色减贫发展的影响效应与... 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在实现中国绿色减贫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以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为核心的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绿色减贫发展的影响效应与深层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绿色减贫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财政分权度对前者的促进效果产生了显著的倒“U”型影响效应;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善劳动力与资本要素错配以及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传导路径促进中国绿色减贫发展;数字经济对中国绿色减贫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经济水平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其影响效应随着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减贫 要素错配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