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禁食对黄羽肉鸡肠道屏障和感觉迷走神经受体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隋承融 李绮琪 +5 位作者 潘铃慧 郭亚菲 史萃菡 江青艳 束刚 朱灿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目的】探究饥饿状态下黄羽肉鸡肠道炎症信号以及迷走感觉神经相关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试验选用黄羽肉鸡,根据体质量一致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禁食组。样品通过q-PCR检测黄羽肉鸡下丘脑食欲肽、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和炎症因子以及结... 【目的】探究饥饿状态下黄羽肉鸡肠道炎症信号以及迷走感觉神经相关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试验选用黄羽肉鸡,根据体质量一致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禁食组。样品通过q-PCR检测黄羽肉鸡下丘脑食欲肽、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和炎症因子以及结状神经节(Nodose ganglia,NG)内炎症和食欲调控相关受体的表达;利用电镜扫描和HE染色观察并统计肠道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黄羽肉鸡短期禁食可提高下丘脑促采食食欲肽AgRP(P<0.05)和NPY(P<0.01)表达;短期禁食升高肠道H_(2)O_(2)浓度,促进小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P<0.05),降低空肠损伤比例(P<0.01),增加空肠绒毛吸收能力(P<0.01);短期禁食增加空肠黏膜抗炎因子IL-4和IL-10表达(P<0.01);此外,短期禁食不仅促进NG内食欲调控相关受体FFAR2和NPY2R表达(P<0.01),而且提高抗炎因子受体IL-4R表达(P<0.01)。【结论】饥饿可提高黄羽肉鸡肠道抗炎因子水平,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并促进迷走感觉神经抗炎因子等受体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采食 肠道炎症 肠道屏障 结状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哮喘豚鼠内脏感觉传入部位SP免疫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才丽平 方秀斌 +2 位作者 高杰 王铁民 于润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0,T012,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显微图像分析 ,观察哮喘豚鼠脊神经节、结状神经节、脊髓和孤束核内 P物质的变化。正常豚鼠 C7~ T5 脊神经节及结状神经节内存在 SP阳性反应细胞 ,其细胞质内充满棕色阳性反应颗粒 ,并可见大量的阳性反应纤维。 ...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显微图像分析 ,观察哮喘豚鼠脊神经节、结状神经节、脊髓和孤束核内 P物质的变化。正常豚鼠 C7~ T5 脊神经节及结状神经节内存在 SP阳性反应细胞 ,其细胞质内充满棕色阳性反应颗粒 ,并可见大量的阳性反应纤维。 P物质免疫反应也见于 C7~ T5 脊髓后角板层 、板层 、中间带外侧核 ,呈点状分布 ,偶见阳性纤维。孤束核内可见大量的 P物质阳性反应。哮喘豚鼠结状神经节、C7~ T5 脊神经节和相应节段脊髓后角、孤束核内 P物质阳性反应的密度明显增多而平均灰度值却明显地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 ,哮喘豚鼠内脏感觉传入部位 P物质表达增强 ,提示这些部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哮喘 脊神经节 结状神经节 脊髓 弧束核 豚鼠 内脏传入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哮喘豚鼠内脏传入系统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方秀斌 刘晓湘 +1 位作者 佟晓杰 王振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7-159,共3页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了实验性哮喘豚鼠与下呼吸道有关的内脏传入系统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变化 ,藉以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哮喘发病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哮喘豚鼠与下呼吸道有关的内脏传入系统 (结状神经节、C7~T5...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了实验性哮喘豚鼠与下呼吸道有关的内脏传入系统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变化 ,藉以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哮喘发病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哮喘豚鼠与下呼吸道有关的内脏传入系统 (结状神经节、C7~T5 节段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孤束核等处 )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明显高于各对照组 ( P<0 .0 5)。本研究提示 ,下呼吸道和肺的内脏传入成分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能参与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RP 结状神经节 脊神经节 哮喘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激素受体在雌性山羊结状神经节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晓 陈文东 +4 位作者 王志豪 徐永平 范洁 金秀芳 董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54-1659,共6页
为了研究孕激素是否具备作用于结状神经节神经元的条件,从而可能通过影响内脏反射的初级传入神经元的功能参与调节胃肠的活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孕激素受体(PR)在成年雌性山羊结状神经节(NG)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PR免疫反应阳... 为了研究孕激素是否具备作用于结状神经节神经元的条件,从而可能通过影响内脏反射的初级传入神经元的功能参与调节胃肠的活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孕激素受体(PR)在成年雌性山羊结状神经节(NG)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PR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雌性山羊结状神经节中广泛分布,神经元、卫星细胞、施万细胞、神经纤维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着色。其中神经元的细胞膜呈棕褐色,为强阳性,细胞质中的尼氏小体为中等阳性或弱阳性。在带核的神经细胞中,多数神经元细胞核内核质为强阳性,核仁为清亮的空泡。多数卫星细胞上的PR为强阳性,少数其胞核呈空泡状不着色。施万细胞和神经纤维的孕激素受体呈淡黄色,为弱阳性。图像分析表明与其他非神经成分相比,神经元胞体的PR相对表达量差异性极显著(P<0.01)。上述结果表明结状神经节中的内脏感觉神经元是孕激素作用的主要靶细胞之一,即孕激素有可能作用于结状神经节内脏感觉神经元,从而通过内脏反射弧的传入端影响胃肠的活动,而结状神经节上的PR可能为孕激素对胃肠道的内分泌调节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神经调节之间的网络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状神经节 孕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雌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β在雌性山羊结状神经节的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董伟 徐永平 +3 位作者 金秀芳 李强 陈文东 郭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9-814,共6页
探究结状神经节内脏感觉神经元是否是雌激素作用的靶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雌激素受体(ER-α、β)在成年雌性山羊结状神经节内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ER-α和ER-β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神经元中,其所有神经元细胞核呈棕黄... 探究结状神经节内脏感觉神经元是否是雌激素作用的靶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雌激素受体(ER-α、β)在成年雌性山羊结状神经节内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ER-α和ER-β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神经元中,其所有神经元细胞核呈棕黄色,为强阳性;而大型神经元细胞质呈黄色,为中等阳性;中小型神经元细胞质呈棕黄色,为强阳性。在卫星细胞中,ER-α、β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呈黄色,为中等阳性。图像分析表明,神经元上ER-α、β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神经节内其它成分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证明ER-α、β在结状神经节中表达,表明结状神经节内脏感觉神经元是雌激素发挥作用的主要靶细胞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结状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雌性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豚鼠内脏感觉传入部位P物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方秀斌 佟晓杰 +2 位作者 李松林 王铁民 张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15-917,共3页
目的:研究哮喘豚鼠内脏感觉传入各部位内P物质含五的变化,探讨P物质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放射免疫分析。结果:哮喘豚鼠内脏感觉传入部位P物质水平(结状神经88.23±16.32,C7-C8段脊神经节对.77.22±13.26T1-T2... 目的:研究哮喘豚鼠内脏感觉传入各部位内P物质含五的变化,探讨P物质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放射免疫分析。结果:哮喘豚鼠内脏感觉传入部位P物质水平(结状神经88.23±16.32,C7-C8段脊神经节对.77.22±13.26T1-T2段脊神经节75.96±15.67,T3-T5段脊神经节75.50±19.28,C7-T5段脊阅后角68.25±13.39,孤束核(81.63±17.68)pg/gW.W)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状神经节70.28±12.29,C7-C8段脊神经节59.87±17.36,T1-T2段脊神经节65.35±13.24,T3-T5段脊神经63.23±12.88,C7-T5段脊伍后角57.52±18.69,孤束核(68.37±16.89)pg/gW.W(P<0.05)。结论:下呼吸道和肺的内脏感觉传入征路各部位的P物质可能参与哮喘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结状神经节 哮喘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中神经元的迁移以及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花香 李振中 +4 位作者 李兴福 黄飞 邢毅 李永刚 刘建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640,共5页
为了观察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中神经元的迁移和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我们建立了Wistar大鼠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的模型。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了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不同时间的活细胞生长情况。用Hol... 为了观察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中神经元的迁移和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我们建立了Wistar大鼠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的模型。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了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不同时间的活细胞生长情况。用Holmes还原银染色法观察了联合培养72 h和96 h的标本中神经元和心肌细胞的生长以及神经元的迁移。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了联合培养72 h和96 h的标本中肽类神经递质—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合成。结果表明,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中,神经元在形态学上的发育成熟可能需要72 h就可以完成,而神经递质合成的发育成熟则需要96 h。神经元在形态学上的发育成熟并不能代表神经递质合成的发育已经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状神经节 心肌细胞 联合培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产素受体在山羊结状神经节的分布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文东 朱秀娟 +2 位作者 何玉鹏 王昱 徐永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0-1096,共7页
为研究山羊结状神经节(Nodose ganglion,NG)的神经细胞内是否具备接受催产素(Oxytocin,OT)调节的条件。选取成年山羊结状神经节,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催产素受体(Oxytocin receptor,OTR)在结状神经节内各种结构上的分布特点,用Image-pro... 为研究山羊结状神经节(Nodose ganglion,NG)的神经细胞内是否具备接受催产素(Oxytocin,OT)调节的条件。选取成年山羊结状神经节,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催产素受体(Oxytocin receptor,OTR)在结状神经节内各种结构上的分布特点,用Image-pro plus 6.0分析结状神经节神经细胞和非神经细胞结构的催产素受体表达差异性。结果表明,结状神经节内OTR免疫阳性产物分布广泛,神经细胞、过路神经纤维、血管内皮细胞、支持细胞和雪旺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着色。神经细胞胞核和支持细胞着色最深,为棕褐色,OTR分布强阳性。大部分神经细胞胞质着色为黄褐色,OTR分布中等阳性,这部分神经细胞胞质约占神经细胞总数的78%。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膜,以及一小部分神经细胞胞质着色较浅,为淡黄色,OTR分布弱阳性。神经细胞胞核的核仁呈圆形,着色极浅或不着色,OTR分布阴性。图像分析表明神经细胞胞体的相对表达量与其他非神经结构差异极显著。OTR免疫阳性产物在山羊NG中广泛表达,且主要分布在NG内脏感觉神经细胞内,提示催产素有可能作用于NG内脏感觉神经细胞,从而通过内脏反射弧传入神经纤维影响内脏器官活动,而NG可能成为OT对内脏器官进行内分泌调节和通过自主神经对内脏器官进行神经调节两者相互协调作用的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受体 结状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狗迷走/交感干的比较解剖及其喉上神经外支纤维成分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士叶 董剑平 +2 位作者 孙善全 Kannaiyan Vijesh Ramnarayan Joyeeta Sengupta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目的对人与狗的颈段迷走/交感干进行比较解剖,并鉴定狗的喉上神经外支的纤维成分。方法随机解剖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人尸体颈部(n=50)及狗的颈部(n=10),暴露其颈交感干与喉上神经及其外支间的交通;并取狗的喉上神经外支,甲醛固定,明胶... 目的对人与狗的颈段迷走/交感干进行比较解剖,并鉴定狗的喉上神经外支的纤维成分。方法随机解剖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人尸体颈部(n=50)及狗的颈部(n=10),暴露其颈交感干与喉上神经及其外支间的交通;并取狗的喉上神经外支,甲醛固定,明胶包埋,恒冷切片后用Karnovsky AchE组化方法染色并观察。结果狗的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颈上神经节完全或部分融合,迷走神经干与交感神经干完全或部分融合为迷走-交感干;而人的结状神经节与颈上神经节互相分离;颈上神经节与喉上神经及其分支之间存在交通,其中颈上神经节与喉上神经外支相交通者占86%。AchE染色显示:狗的喉上神经外支含AchE阳性有髓神经纤维、AchE阴性有髓神经纤维和AchE阳性无髓神经纤维。结论喉上神经外支呈袢状,而非干式,含躯体运动、交感神经节后及躯体感觉纤维,因此喉上神经外支为一混合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上神经节(SCSG) 喉上神经(SLN) 喉上神经外支(ELN) 结状神经节(ng) 神经纤维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1与CGRP和IB4在大鼠结状神经节和岩神经节内的共存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昭金 王延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三标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辣椒素受体(VR1)在大鼠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内脏感觉神经节结状神经节(NG)和岩神经节(PG)内的表达,以及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植物凝集素(IB4)的共存。结果显示:VR1在NG... 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三标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辣椒素受体(VR1)在大鼠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内脏感觉神经节结状神经节(NG)和岩神经节(PG)内的表达,以及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植物凝集素(IB4)的共存。结果显示:VR1在NG和PG内中、小型神经元胞体和神经纤维存在广泛的表达。许多VR1阳性神经元呈IB4阳性或与CGRP共存。在NG,CGRP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少,约有71.4%±3.8%VR1阳性神经元与IB4共存,只有7.1%±1.2%VR1阳性细胞与CGRP共存。PG内CGRP阳性神经元胞体数量较多,有55.7%±3.1%VR1阳性神经元与IB4共存;有38.7%±2.7%VR1阳性细胞同时呈CGRP阳性。两个神经节内IB4/CGRP双标神经元或VR1/CGRP/IB4三标神经元数量稀少。上述结果提示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内脏感觉神经节内存在VR1/IB4和VR1/CGRP两种不同的与伤害性刺激相关的VR1阳性神经元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受体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植物凝集素 结状神经节 岩神经节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哮喘豚鼠初级传入系统和中枢内NKB的变化(英文)
11
作者 方秀斌 王振宇 +1 位作者 王铁民 高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16只哮喘豚鼠初级传入系统和中枢内神经激肽β(NKB)的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结状神经书3228±11.89,C7~C8段脊神经节23.63±13.26,T1~T2段脊神经节24.25±1819,T3~T...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16只哮喘豚鼠初级传入系统和中枢内神经激肽β(NKB)的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结状神经书3228±11.89,C7~C8段脊神经节23.63±13.26,T1~T2段脊神经节24.25±1819,T3~T5段脊神经节25.53±12.34,C7~T5段脊髓后角28.65±16.59,孤束核26.34±18.36Pg/gwettissue)相比较,哮喘豚鼠初级传入系统和中枢内(结状神经节43.26±12.35,C7~C段脊神经节32.53±17.63,T1~T2段神经书32.25±20.65,T3~T5段脊神经节34.36±15.33,C7~T5段脊髓后角39.53±2028,孤束核3662±17.85Pg/gwettissue)NKB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合NKB在呼吸道的作用,这些结果提示,初级传入系统和中枢内的NKB可能参与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B 结状神经节 脊神经节 脊髓后角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哮喘模型颈静脉-结状神经节内参基因的筛选
12
作者 林敏娟 刘晓妍 +1 位作者 马洪明 刘升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8-442,共5页
目的观察12个常用看家基因在正常小鼠和哮喘小鼠颈静脉-结状神经节的表达变化,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为进一步基因表达分析研究得到可信数据提供依据。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和对照组,制备哮喘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目的观察12个常用看家基因在正常小鼠和哮喘小鼠颈静脉-结状神经节的表达变化,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为进一步基因表达分析研究得到可信数据提供依据。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和对照组,制备哮喘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经geNorm及Normfinder程序分析,评价了12个常用看家基因CYC1、UBC、RPL13、YWHAZ、18srRNA、B2M、SDHA、ATP5B、CANX、ACTB、EIF4A2和GAPDH在小鼠颈-结状神经节的表达稳定性。结果 12个候选看家基因在小鼠神经节的表达差异较大,其中GAPDH、18srRNA、CANX、ACTB和EIF4A2表达相对稳定,而CYC1、UBC和RPL13的表达在两组小鼠神经节变化幅度较大,结合两种分析证实GAPDH是其中最稳定的内参基因。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GAPDH是研究哮喘小鼠和正常小鼠颈静脉-结状神经节基因表达的最佳内参基因,同时也为进一步认识在不同实验模型确定适宜内参基因的重要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家基因 哮喘模型 颈静脉-结状神经节 实时荧光定量PCR GENORM NORMFIN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的电生理学实验平台:急性分离的成年比格犬迷走神经节神经元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钊 乔国芬 李柏岩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90-501,共12页
目的建立急性分离成年犬结状神经节神经元(VGN)电生理学研究平台。方法通过急性分离和培养雌雄成年比格犬VGN,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动作电位,电压依赖性的外向钾电流(IK)和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电流(Ih)。结果动作电位波形分析结... 目的建立急性分离成年犬结状神经节神经元(VGN)电生理学研究平台。方法通过急性分离和培养雌雄成年比格犬VGN,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动作电位,电压依赖性的外向钾电流(IK)和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电流(Ih)。结果动作电位波形分析结果显示:①雌性比格犬VGN不仅可以记录到传统分类中的髓鞘化A型和非髓鞘化C型神经元,还可以记录到雌性特异分布的Ah型神经元;②步阶电流除极在诱发相同持续放电频率时,A型所需要的刺激强度最小,Ah型所需要的电流强度与A型近似或轻微增加,而C型需要的刺激强度最大;③河豚毒素显著降低Ah型神经元的除极速率和触及阈值;蝎毒素可显著增加A-型的神经兴奋性;④所有受试神经元均表达IK和Ih,且2种电流密度均呈现A型>Ah型>C型;⑤尽管雌雄VGN分布的传入纤维种类有别,已知的A和C型VGN放电差异性并未在本研究中探讨。结论成年比格犬VGN可被成功急性分离,并用于动作电位、IK和Ih的记录;分类和电生理学特性足以完成药理学试验的需要,持续至少30 min的紧密封接应该满足药理学观察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状神经节 电生理学 膜片钳技术 比格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内吗啡肽2和μ阿片受体参与内脏感觉和运动调控的形态学证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莉 牛乐 +3 位作者 吕伯昌 张婷 高晓群 李云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3-238,共6页
目的:寻找内吗啡肽2(EM2)和μ阿片受体(MOR)在内脏感觉和运动调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形态学证据。方法:(1)麦芽糖凝集素(WGA)示踪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相结合的多重标记方法;(2)用稀盐酸刺激胃,制作内脏痛动物模型;(3)免疫荧光组织... 目的:寻找内吗啡肽2(EM2)和μ阿片受体(MOR)在内脏感觉和运动调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形态学证据。方法:(1)麦芽糖凝集素(WGA)示踪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相结合的多重标记方法;(2)用稀盐酸刺激胃,制作内脏痛动物模型;(3)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多重染色方法。结果:(1)将WGA注入大鼠胃壁,在结状神经节(NG)内可见WGA标记神经元和WGA/EM2/MOR三标神经元;在孤束核(NTS)可见WGA跨节标记的纤维和终末以及WGA/EM2/MOR三标纤维和终末;在迷走神经运动背核(DMV)可见WGA逆标神经元和WGA/MOR双标神经元及其与EM2阳性纤维或终末形成的紧密接触。(2)将稀盐酸注入胃后,NG和NTS神经元内的FOS表达明显增多;在NG内可见EM2/FOS双标神经元;在NTS内可见EM2阳性纤维和终末与SP受体/FOS双标神经元形成紧密接触。结论:EM2和MOR可能影响内脏感觉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吗啡肽2 Μ阿片受体 内脏感觉 内脏运动 结状神经节 孤束核 迷走神经运动背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与ASIC3或TRPV1在大鼠结状神经节内的共存研究(英文)
15
作者 李志红 蒋兴旺 +1 位作者 葛顺楠 李金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1-625,共5页
为了探讨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S)与酸敏感离子通道亚基3(ASIC3)或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样阳性产物在大鼠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nodoseganglia,NG)内的分布和共存,本研究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技术,在激光共聚焦显... 为了探讨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S)与酸敏感离子通道亚基3(ASIC3)或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样阳性产物在大鼠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nodoseganglia,NG)内的分布和共存,本研究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技术,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NG内VGluT1或VGluT2分别与ASIC3或TRPV1的共存情况。结果显示:(1)在NG内,VGluT2、ASIC3和TRPV1主要见于中、小型神经元的胞浆内,大型神经元少见,而VGluT1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少,主要见于大型或中型神经元;(2)部分VGluT2阳性神经元同时显示ASIC3或TRPVl免疫活性,其中VGluT2/ASIC3双标神经元分别占VGluT2阳性神经元的43.06%,占ASIC3阳性神经元的58.74%;而VGluT2/TRPVl双标神经元分别占VGluT2或TRPVl阳性神经元的5617%和51.12%;(3)VGluTI与ASIC3或TRPV1双标神经元的数量很少,不到1%。以上结果提示,VGluT2主要存在于NG内中、小型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通常被认为是内脏伤害性信息的初级感受神经元,因而VGluT2分别与ASIC3或TRPVl的共存表明它们可能与内脏伤害性信息的产生和传递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 酸敏感离子通道亚基3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结状神经节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联合培养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Li Zhenzhong Yu Yanzheng +1 位作者 Peng Yuwen Liu Caidong(Department of Anatomy,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2-64,共3页
用新生大鼠的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进行联合培养,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神经纤维或神经终末与心肌细胞之间的关系。在低倍下可见结状神经节组织块长出的神经纤维呈放射状向四周延伸,到达分散的心肌细胞表面;在扫描电镜高倍下所观... 用新生大鼠的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心肌细胞进行联合培养,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神经纤维或神经终末与心肌细胞之间的关系。在低倍下可见结状神经节组织块长出的神经纤维呈放射状向四周延伸,到达分散的心肌细胞表面;在扫描电镜高倍下所观察到的神经纤维或神经终末的形态不同,神经纤维粗细不一,在单个心肌细胞表面相互交织成网状。有的神经纤维在行程中粗细基本均匀一致.而有的神经纤维则在行程中出现膨体样结构。终止于心肌细胞表面的神经终末的形态也不相同,有的末端膨大终止于心肌细胞表面,有的末端膨大并呈扇形展开后紧贴于心肌细胞表面,这种膨大的神经末梢与心肌细胞之间的关系似比在体时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结状神经节 心肌细胞 新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