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度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3
1
作者 潘鲁青 唐贤明 +1 位作者 刘泓宇 田景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和酶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褐牙鲆幼鱼由盐度30向低盐(24、18、12、6)适应过程中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对褐牙鲆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都有显著的影响(P<0&#... 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和酶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褐牙鲆幼鱼由盐度30向低盐(24、18、12、6)适应过程中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对褐牙鲆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盐度变化后,各实验组褐牙鲆血浆渗透压、鳃丝Na^+-K^+-ATPase活力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随着盐度变化的增加而增大。在6d内,盐度为18、12和6实验组血浆渗透压呈峰值变化,在3d时达到最小值;6d后,各实验组血浆渗透压趋于稳定;而鳃丝Na^+-K^+-ATPase活力在6d时达到最小值,9d后,各实验组褐牙鲆鳃丝Na^+-K^+-ATPase活力基本趋于稳定状态,而且在高渗环境(S>14·97)中鳃丝Na^+-K^+-ATPase活力与外界盐度大小呈正比,在低渗环境(S<14·97)中与盐度呈反比。褐牙鲆幼鱼的等渗点盐度为14·97,等渗压为425·8mOsm/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褐牙鲆 血浆渗透压 鳃丝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pH对鲤鳃组织Na^+-K^+-ATPase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卢健民 卢玲 +2 位作者 蔺玉华 夏重志 战培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2-104,共3页
关键词 PH 鳃组织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pH变化对凡纳滨对虾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4
3
作者 潘鲁青 刘志 姜令绪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7-790,共4页
本文研究了盐度、pH变化对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vannamei)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度、pH变化对凡纳滨对虾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影响显著 (F >F0 .0 1)。在盐度变化 (3 0→ 5 ) 3d内 ,各处理组鳃丝Na+ ... 本文研究了盐度、pH变化对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vannamei)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度、pH变化对凡纳滨对虾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影响显著 (F >F0 .0 1)。在盐度变化 (3 0→ 5 ) 3d内 ,各处理组鳃丝Na+ K+ ATPase活力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 ;至 3~ 15d时 ,不同盐度下鳃丝Na+ K+ ATPase活力趋于稳定 ,与对照组相比酶活力明显升高 (F >F0 .0 5) ,而且盐度越低酶活力越大。在 pH变化 (7.0← 8.0→ 9.5 ) 3d内 ,各处理组鳃丝Na+ K+ ATPase活力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峰值变化 ,表现为向低pH和向高 pH变化分别于 9h和 12h达到最大值 ,至 3d时均恢复正常 ;在pH变化 3~ 12d内 ,不同 pH环境下鳃丝Na+ K+ ATPase活力无明显差异 (F <F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PH 凡纳滨对虾 鳃丝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日本囊对虾仔虾生长发育和Na^+-K^+-ATPase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潘鲁青 栾治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9-703,共5页
研究了盐度对日本囊对虾仔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生长发育和Na+-K+-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日本囊对虾仔虾存活率、增重率和Na+-K+-ATPase活力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向低盐度变化的增加,仔虾的存活率和增重率... 研究了盐度对日本囊对虾仔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生长发育和Na+-K+-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日本囊对虾仔虾存活率、增重率和Na+-K+-ATPase活力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向低盐度变化的增加,仔虾的存活率和增重率明显下降,而向高盐度变化无显著差异;在盐度变化48h内,随着盐度变化的增加仔虾Na+-K+-ATPase活力变化增大,各处理组仔虾Na+-K+-ATPase活力随着取样时间的增加呈峰值变化,至24h时低盐度处理组酶活力达到最大值,而高盐度处理组达到最小值:至48h^72h时,不同盐度下仔虾Na+-K+-ATPase活力趋于稳定,而且盐度越低酶活力越大。由此表明日本囊对虾仔虾在低盐度地下卤水中的适宜盐度为2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地下卤水 日本对虾仔虾 生长发育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光活化毒素α-三噻吩对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Na^+-K^+-ATPase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蒋志胜 颜增光 +2 位作者 何佳 杜育哲 尚稚珍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7-52,共6页
以棉铃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和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为试虫 ,建立 Na+- K+-ATPase最佳反应系统 ,研究典型光活化毒素 α-三噻吩 (简称 α- T)对 Na+- K+- ATPase的影响。棉铃虫 Na+- K+- ATPase活力最佳测试条件为酶源蛋... 以棉铃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和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为试虫 ,建立 Na+- K+-ATPase最佳反应系统 ,研究典型光活化毒素 α-三噻吩 (简称 α- T)对 Na+- K+- ATPase的影响。棉铃虫 Na+- K+- ATPase活力最佳测试条件为酶源蛋白浓度 6μg/ m L ,反应温度 35~ 4 0℃ ,反应时间6min;亚洲玉米螟则为酶源蛋白浓度 8μg/ m L,反应温度 35℃ ,反应时间 6min。近紫外光照 (30 0~4 0 0 nm )对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离体 Na+- K+- ATPase活力基本没有影响 ,但对活体活力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光照和无光照条件下 ,α- T对两种昆虫离体和活体 Na+- K+- ATPase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光照组 α- T对亚洲玉米螟 Na+- K+- ATPase的抑制率高于无光照组 ,且处理浓度或剂量越高 ,其抑制率越大 ;对棉铃虫 Na+-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K^+-atpase α-三噻吩 棉铃虫 亚洲玉米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对半滑舌鳎鳃组织结构和Na^+-K^+-ATPase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2 位作者 孙中之 兰功钢 曲建忠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6,共8页
铜暴露后鳃的组织损伤包括:上皮肿胀、肥大增生、空泡化,鳃上皮游离,鳃小片融合,粘液细胞数量增加,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柱细胞体系破坏,红血球溢出或融合成瘤。氯细胞增生和鳃上皮细胞的肿大、增生使得鳃的血水交换屏障距离加大而导致鳃... 铜暴露后鳃的组织损伤包括:上皮肿胀、肥大增生、空泡化,鳃上皮游离,鳃小片融合,粘液细胞数量增加,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柱细胞体系破坏,红血球溢出或融合成瘤。氯细胞增生和鳃上皮细胞的肿大、增生使得鳃的血水交换屏障距离加大而导致鳃组织缺氧。试验结果表明,鳃暴露于Cu2+溶液后会出现离子调节功能、酸平衡调节和渗透调节功能的损伤。Na+K+ATPase活力随水中铜离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织学上可以直接地反映水体中重金属污染对鱼类鳃的损伤,因此是一种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的重要指标。Na+K+ATPase活力对水环境铜污染具有反应的敏感性,与铜离子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活力的变化可以作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指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鳃组织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青鳉鱼肠内Na^+-K^+-ATPase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冯平 王峰 范光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27,共4页
用实时定量RT-PCR(Q-RT-PCR)检测不同盐度对青鳉鱼肠内Na+-K+-ATPaseα和Na+-K+-ATPaseβ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鳉鱼肠内Na+-K+-ATPaseα基因表达量在5 g/L1、5 g/L和25 g/L的盐水中不变,Na+-K+-ATPaseβ基因表达在15 g/L2、5 g/... 用实时定量RT-PCR(Q-RT-PCR)检测不同盐度对青鳉鱼肠内Na+-K+-ATPaseα和Na+-K+-ATPaseβ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鳉鱼肠内Na+-K+-ATPaseα基因表达量在5 g/L1、5 g/L和25 g/L的盐水中不变,Na+-K+-ATPaseβ基因表达在15 g/L2、5 g/L的盐水中被显著抑制(P<0.05)。盐度升高抑制青鳉鱼肠内Na+-K+-ATPaseβ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压调节 青鳉鱼 基因表达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Na^+-K^+-ATPase作为筛选靶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蒋志胜 尚稚珍 +1 位作者 王晓博 杨淑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美洲大蠊 (Periplanata americana)雄性成虫的中枢神经系统为试材 ,对 Na+ -K+ - ATPase作为农药筛选靶标进行了初步研究 ,表明 Na+ - K+ - ATPase活力测定的最适反应条件是 :酶源蛋白浓度 8.5μg/ m L,温度 30℃ ,p H7.4 ,反应时间 1... 以美洲大蠊 (Periplanata americana)雄性成虫的中枢神经系统为试材 ,对 Na+ -K+ - ATPase作为农药筛选靶标进行了初步研究 ,表明 Na+ - K+ - ATPase活力测定的最适反应条件是 :酶源蛋白浓度 8.5μg/ m L,温度 30℃ ,p H7.4 ,反应时间 15min。同时以最佳反应系统初步研究了几种拟除虫菊酯 (南开菊酯、氯氰菊酯、溴灭菊酯、氰戊菊酯、二氯苯醚菊酯、胺菊酯 )对 Na+ - K+ - ATPase离体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对其用作农药筛选靶标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K^+-atpase 筛选模型 美洲大蠊 靶标酶 拟除虫菊酯 活力测定 最佳反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在淡、海水中Na^+-K^+-ATPase活性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爱景 李学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用ATPase活性测试盒测定了尼罗罗非鱼鳃和肾中Na+-K+-ATPase活性在海、淡中的变化.从淡水到海水中,尼罗罗非鱼鳃和肾Na+-K+-ATPase活性分别增强了1.61倍和1.41倍;把尼罗罗非鱼由淡水直接放入海水,鳃中的Na+-K+-ATPase活性升高较剧烈,在... 用ATPase活性测试盒测定了尼罗罗非鱼鳃和肾中Na+-K+-ATPase活性在海、淡中的变化.从淡水到海水中,尼罗罗非鱼鳃和肾Na+-K+-ATPase活性分别增强了1.61倍和1.41倍;把尼罗罗非鱼由淡水直接放入海水,鳃中的Na+-K+-ATPase活性升高较剧烈,在前期(0.5 h)最高,在鱼即将死亡的后期(8 h)次之,在中期(3 h)较低;肾中Na+-K+-ATPase活性升高较缓慢,在前期较小,中期较高,后期最高.除了在淡水中,肾的Na+-K+-ATPase活性高于鳃外,在海水中以及海水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中,鳃的Na+-K+-ATPase活性都高于肾,与肾相比,鳃对肾盐协迫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Na^+-K^+-atpase活性 淡水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腹腔感染状态下胃粘膜Na^+-K^+-ATPase活性和电位差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茂 张超 杨宗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13-515,共3页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严重腹腔感染状态下大鼠胃粘膜Na+ -K+ -ATPase活性变化和电位差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造成腹腔严重感染动物模型 ,应用生化法检测穿孔前和穿孔后 3h、6h、12h、2 4h、4 8h各时相大鼠胃粘膜Na+ -K+ ...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严重腹腔感染状态下大鼠胃粘膜Na+ -K+ -ATPase活性变化和电位差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造成腹腔严重感染动物模型 ,应用生化法检测穿孔前和穿孔后 3h、6h、12h、2 4h、4 8h各时相大鼠胃粘膜Na+ -K+ -ATPase活性。应用电生理记录仪检测穿孔前和穿孔后 3h、6h、12h、2 4h、4 8hGTPD变化。结果 :盲肠穿孔后 3hNa+ -K+ -ATPase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5 ) ,12h降至最低 (P <0 .0 1) ,仅为对照组的 4 8.5 % ,4 8h仍末恢复正常 ;丹参组12h、2 4hNa+ -K+ -ATP酶活性比感染组显著升高 (P <0 .0 5 )。GTPD穿孔后 3h即有下降 ,6h下降显著 (P <0 .0 5 ) ,12h下降至最低 (P <0 .0 1) ,2 4h和 4 8h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5 ) ;丹参组 12h、2 4h比感染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严重腹腔感染状态下胃粘膜Na+ -K+ -ATPase活性降低可能是引起胃粘膜屏障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一。早期应用丹参对有效地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Na^+—K^+—atpase 电位差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碱对人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段江燕 张金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424-1426,共3页
以低渗法从新鲜健康人红细胞中制得膜Na+-K+-ATPase,研究了番茄碱 tomatine 对人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的tomatine浓度低于1mmol/L时,对不依赖钙调蛋白 CaM 激活的Na+-K+-ATPase 称之为基本酶活 影... 以低渗法从新鲜健康人红细胞中制得膜Na+-K+-ATPase,研究了番茄碱 tomatine 对人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的tomatine浓度低于1mmol/L时,对不依赖钙调蛋白 CaM 激活的Na+-K+-ATPase 称之为基本酶活 影响不大,浓度达1mmol/L时,该酶活性仍保持在95%左右;而在此浓度范围内,tomatine对依赖CaM的Na+-K+-ATPas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0.16mmol/L.说明tomatine对膜酶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阻断CaM激活的途径而起作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番茄碱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碱 钙调蛋白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阻断再灌注后脑钠素和心肌细胞膜Na^+-K^+ ATPase活性的改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风怡 吴晓丹 +1 位作者 郑晓春 陈彦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观察肝门阻断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能量代谢改变。方法大鼠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n=24):不作肝血流的阻断;肝血流阻断组(B组,n=24):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60min后开放再灌注;门静脉转流下肝血流阻断组(C组,n... 目的观察肝门阻断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能量代谢改变。方法大鼠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n=24):不作肝血流的阻断;肝血流阻断组(B组,n=24):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60min后开放再灌注;门静脉转流下肝血流阻断组(C组,n=24):分别阻断肝左中叶及右叶肝蒂,保留尾叶血供作为门静脉血液回流通道,60min后再灌注。每组各有8只大鼠分别于再灌注前、再灌注后1、6h取材。血气分析研究肝门阻断期间门脉中pH值和电解质变化、ELISA检测脑钠素(BNP)水平以及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膜Na+-K+ATPase活性。结果与A组比较,B组再灌注前pH值显著降低,K+升高幅超过1倍(P<0.01),再灌注后开始下降,Ca2+也进行性下降;同时再灌注后B组肺动脉压(PAP)显著升高,6h后仍不能恢复;B组BNP再灌注后高于A组(P<0.05),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B组心肌Na+-K+ATPase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肝门阻断后再灌注可引起脑钠素和心肌细胞膜Na+-K+ATPase活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再灌注损伤 脑钠素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在体外可与Na^+-K^+-ATPase特异性结合 被引量:2
13
作者 佟明华 孔祥平 +2 位作者 李脉 杨联萍 杨汝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4-736,共3页
目的:用体外下拉实验证明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与其相互作用蛋白Na+-K+-ATPase的体外结合作用。方法:将Na+-K+-ATPaseβ亚基部分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pGEX-4T-1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IPTG诱导,获得Na+-K+-ATPaseβ亚基部分蛋白与谷胱甘... 目的:用体外下拉实验证明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与其相互作用蛋白Na+-K+-ATPase的体外结合作用。方法:将Na+-K+-ATPaseβ亚基部分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pGEX-4T-1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IPTG诱导,获得Na+-K+-ATPaseβ亚基部分蛋白与谷胱甘肽(GST)的融合表达,经GST偶联的琼脂糖珠纯化,以GST下拉实验检测其与hALR蛋白的体外直接相互作用。结果:还原型SDS-PAGE显示GST-Na+-K+-ATPase融合蛋白泳道有hALR蛋白单体和二聚体条带,Western blotting结果进一步证实为hALR蛋白。结论:Na+-K+-ATPase可在体外与hALR蛋白特异地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增强因子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保肝解毒汤对实验性铜中毒欧鳗鳃、肝、肾组织中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梅景良 黄一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36-1440,共5页
应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由茵陈、龙胆、甘草、大黄及栀子组成的中药保肝解毒汤对铜中毒欧鳗鳃、肝、肾组织中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健康组欧鳗养于清水中,4个处理组先暴露于0.12mg.L-1Cu2+溶液4d,然后以其中一组作为阳性空白对照组... 应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由茵陈、龙胆、甘草、大黄及栀子组成的中药保肝解毒汤对铜中毒欧鳗鳃、肝、肾组织中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健康组欧鳗养于清水中,4个处理组先暴露于0.12mg.L-1Cu2+溶液4d,然后以其中一组作为阳性空白对照组不治疗,其余3组为中药治疗组,即保肝解毒汤治疗低剂量组(200mg.L-1)、保肝解毒汤治疗高剂量组(400mg.L-1)和降酶灵(所含成分为五味子)治疗对照组(100mg.L-1)。结果显示(:1)健康欧鳗鳃、肾组织中Na+-K+-ATPase活性分别是肝的3.61倍和3.50倍;(2)铜中毒可致鳃、肝、肾组织中Na+-K+-ATPase活性分别下降5.09%、85.98%和30.15%;(3)保肝解毒汤对铜中毒欧鳗肝组织中Na+-K+-ATPase活性的恢复效果最明显,肾组织次之,鳃组织则效果不明显;(4)3个治疗组中以治疗低剂量组和治疗对照组升高Na+-K+-ATPase活性的效果最为显著,治疗高剂量组效果较差。表明中药保肝解毒汤对铜中毒欧鳗肝、肾组织中Na+-K+-ATPase活性具有恢复作用,但剂量对其药效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肝解毒汤 欧鳗 硫酸铜 实验性中毒 Na^+-K^+-atpase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Cu^(2+)对鲫鱼组织Na^+-K^+-ATPase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晓春 胡晓磐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65,共2页
研究水环境铜对鲫鱼组织Na+-K+-ATPase酶活力的影响,探求Na+-K+-ATPase酶作为铜暴露生物标记物的可能性。以30尾鲫鱼作为受试生物,随机分成5组,每组6尾。研究其剂量效应,铜离子浓度分别为0、0.004、0.02、0.1、0.5 mg/L。结果表明,随着C... 研究水环境铜对鲫鱼组织Na+-K+-ATPase酶活力的影响,探求Na+-K+-ATPase酶作为铜暴露生物标记物的可能性。以30尾鲫鱼作为受试生物,随机分成5组,每组6尾。研究其剂量效应,铜离子浓度分别为0、0.004、0.02、0.1、0.5 mg/L。结果表明,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各组织(肝、肾、鳃)的Na+-K+-ATPase酶活力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随着Cu2+浓度的进一步上升,实验组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u2+对鳃组织Na+-K+-ATPase酶活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肝,对肾的影响较小。Cu2+的胁迫可引起鲫鱼组织酶活力发生变化,Na+-K+-ATPase酶有望成为一个较好的水环境污染早期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镉对鮸鱼幼鱼鳃丝Na^+-K^+-ATPase和肝脏SOD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柳敏海 罗海忠 +2 位作者 陈波 彭志兰 傅荣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以鮸鱼(Miichthysmiiuy)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Cu2+和Cd2+对鮸鱼幼鱼鳃丝Na+-K+-ATPase和肝脏SOD酶活性的影响。以6个Cu2+浓度(0.01mg/L、0.05mg/L、0.1mg/L、0.2mg/L、0.4mg/L和0.8mg/L)和6个Cd2+浓度(0.005mg/L、0.025mg/L、0.05mg/L... 以鮸鱼(Miichthysmiiuy)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Cu2+和Cd2+对鮸鱼幼鱼鳃丝Na+-K+-ATPase和肝脏SOD酶活性的影响。以6个Cu2+浓度(0.01mg/L、0.05mg/L、0.1mg/L、0.2mg/L、0.4mg/L和0.8mg/L)和6个Cd2+浓度(0.005mg/L、0.025mg/L、0.05mg/L、0.1mg/L、0.2mg/L、0.4mg/L)对鮸鱼幼鱼进行8d染毒。结果表明,Cu2+和Cd2+各处理组鱼鳃丝Na+-K+-ATPase活力随取样时间的变化显著(P<0.05),且呈峰值变化,在1d时达到最大值,然后缓慢下降,最后各处理组酶活力趋于稳定。两种重金属离子对鮸鱼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在同一取样时间各处理组间的差异也显著(P<0.05),其影响程度与重金属的浓度呈负相关,且Cd2+浓度为0.4mg/L时,在第8天酶活力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Cu2+和Cd2+在1~8d对鮸鱼鳃丝Na+-K+-ATPase活力的诱导率表现为Cu2+>Cd2+。低浓度组Cu2+和Cd2+曝露时,鮸鱼肝组织中SOD活性变化在短时间内不明显(P>0.05),但随着时间的延长,SOD活性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导致"毒物兴奋效应"。高浓度Cu2+和Cd2+曝露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强,肝组织SOD的活力抑制越明显(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毒理学 鮸鱼 CU^2+ CD^2+ NA^+-K^+-atpase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鮸鱼鳃丝Na^+-K^+-ATPase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柳敏海 罗海忠 +1 位作者 陈波 傅荣兵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2-16,共5页
研究了全长9.8~10.4cm,体重11.0~11.7g的鮸鱼幼鱼鳃丝Na+-K+-ATPase的性质。结果表明,鮸鱼鳃丝Na+-K+-ATPase活力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pH<6.0时酶活力被抑制,pH>8.0则活力急剧下降,其最适宜pH为7~8;酶活力随着反应时间的增... 研究了全长9.8~10.4cm,体重11.0~11.7g的鮸鱼幼鱼鳃丝Na+-K+-ATPase的性质。结果表明,鮸鱼鳃丝Na+-K+-ATPase活力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pH<6.0时酶活力被抑制,pH>8.0则活力急剧下降,其最适宜pH为7~8;酶活力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上升的趋势变慢;底物浓度小于9mmol/L时酶活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在高浓度下出现酶活力被抑制的现象;应介质中Na+、K+和Mg2+浓度的增加均出现峰值的变化,Na+、K+和Mg2+的最适宜的浓度分别为140~170,25~35和5~7mmol/L,K+和Mg2+在低浓度下酶活力抑制现象显著;乌本苷浓度为2.5mmol/L时酶活力完全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鮸鱼 鳃丝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度胁迫对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鳃丝、肌肉、肠Na^+-K^+-ATP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吴庆元 蒋玫 +2 位作者 李磊 牛俊翔 沈新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1-487,共7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将驯化后的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体长(3.37±0.19)cm,体质量(0.36±0.02)g〕分别放在盐度为20(CK)、15、10、5和0的水体中饲养20 d,检测不同盐度和不同时间(试验0、5、10、15和20 d)鲻鱼幼鱼鳃丝、肌肉和... 在实验室条件下,将驯化后的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体长(3.37±0.19)cm,体质量(0.36±0.02)g〕分别放在盐度为20(CK)、15、10、5和0的水体中饲养20 d,检测不同盐度和不同时间(试验0、5、10、15和20 d)鲻鱼幼鱼鳃丝、肌肉和肠3种组织中Na+-K+-ATP(NKA)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环境盐度(CK)下鲻鱼幼鱼鳃丝、肠NKA酶活性及MDA含量均明显高于肌肉。在受到低盐度胁迫时不同组织的响应程度不同,鳃丝和肠NKA酶活性变化幅度高于肌肉,而MDA含量的变化则恰好相反。0~10 d时,处理组鲻鱼幼鱼鳃丝、肠道和肌肉NKA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一定范围的低盐度(0~15)环境能激活和提高鲻鱼幼鱼NKA酶活性,增强其对低盐度环境的适应能力。0~5 d时,处理组3种组织内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MDA含量总体随盐度降低而升高。随试验时间延长,试验组NKA酶活性以及MDA含量均降低并趋于稳定,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减小,表现出较强的盐度适应能力,但NKA酶活性和MDA含量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所需时间与组织有关,具有组织器官的特异性和时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幼鱼 低盐度胁迫 NA^+-K^+-ATP酶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铜对黄河鲤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高春生 张光辉 +1 位作者 杨国宇 王艳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9-184,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水体铜对黄河鲤Na+-K+-ATP酶活性的影响,采用ρ(Cu2+)为0.01,0.05,0.10,0.30,0.50,0.70和1.00 mg/L的试验液分别刺激黄河鲤1,3,5和7 d后,测定黄河鲤鳃组织、肝胰脏和肾组织Na+-K+-ATP酶活性.结果表明:Cu2+对黄河鲤的9...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水体铜对黄河鲤Na+-K+-ATP酶活性的影响,采用ρ(Cu2+)为0.01,0.05,0.10,0.30,0.50,0.70和1.00 mg/L的试验液分别刺激黄河鲤1,3,5和7 d后,测定黄河鲤鳃组织、肝胰脏和肾组织Na+-K+-ATP酶活性.结果表明:Cu2+对黄河鲤的96 hLC50为1.67 mg/L;低浓度Cu2+(ρ(Cu2+)为0.01和0.05 mg/L)对黄河鲤鳃组织、肝胰脏和肾组织Na+-K+-ATP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且随着ρ(Cu2+)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促进作用也越明显(P<0.05);黄河鲤暴露于0.10 mg/L的Cu2+溶液时,鳃组织Na+-K+-ATP酶活性5 d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和肾组织Na+-K+-ATP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高浓度Cu2+(ρ(Cu2+)为0.30,0.50,0.70和1.00 mg/L)对黄河鲤鳃组织、肝胰脏和肾组织Na+-K+-ATP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随着ρ(Cu2+)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也越明显(P<0.05或P<0.01).提示黄河鲤鳃组织、肝胰脏和肾组织Na+-K+-ATP酶活性对铜的污染均具有指示作用(其中最为灵敏的是鳃组织Na+-K+-ATP酶活性),且存在计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可以用来指示低剂量重金属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鲤 鳃组织 肝胰脏 肾组织 NA^+-K^+-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碱对小菜蛾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少武 纪明山 +2 位作者 谷祖敏 魏松红 王英姿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40-242,共3页
采用常规生化方法测定了辣椒碱对小菜蛾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辣椒碱处理12h后,小菜蛾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在100.56~141.53μmol.L-1.mg-1Pro.min-1之间;而Na+-K+... 采用常规生化方法测定了辣椒碱对小菜蛾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辣椒碱处理12h后,小菜蛾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在100.56~141.53μmol.L-1.mg-1Pro.min-1之间;而Na+-K+-ATP酶活力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在12.43~20.36μmol.mg-1Pro.min-1之间。说明辣椒碱能抑制小菜蛾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而对Na+-K+-ATP酶活性则表现为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小菜蛾 谷胱甘肽S-转移酶 NA^+-K^+-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