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D/TP比及NO_2^--N/TP对短程反硝化聚磷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小玲 刘茜湘 赵剑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31,55,共5页
污水中COD/TP比和NO2--N/TP比对A/A/OSBR反硝化聚磷工艺运行有重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OD/TP比值的增加,厌氧释磷增加、厌氧释磷速率提高。但当COD/TP比值为28.5时,过剩的碳源进入缺氧段,反硝化菌利用外碳源消耗,抑制了缺氧吸磷... 污水中COD/TP比和NO2--N/TP比对A/A/OSBR反硝化聚磷工艺运行有重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OD/TP比值的增加,厌氧释磷增加、厌氧释磷速率提高。但当COD/TP比值为28.5时,过剩的碳源进入缺氧段,反硝化菌利用外碳源消耗,抑制了缺氧吸磷过程;当COD/TP比值为21时,合成的PHB不足,缺氧吸磷效率下降,而且长期在较低COD/TP比条件下运行,激发了聚糖菌与聚磷菌的竞争,聚磷菌处于竞争的劣势,反硝化聚磷能力最终消失;当COD/PO43--P为25时,短程反硝化聚磷效果最佳。NO2--N/TP比与COD/TP的比值相关联,在COD/TP=25的条件下,合适的NO2--N/TP比为3。当NO2--N/PO43--P为5时,SBR上一周期剩余的NO2-会影响厌氧释磷过程。当NO2--N/TP为1.8时,NO2-不足,会使反硝化聚磷过程不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PO43--P比 no2--n/PO43--P比 短程反硝化聚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2^-—N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卫民 张清敏 戴树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72-976,共5页
采用藻类生物测试标准方法研究了不同NO2--N初始浓度条件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相对BG11(NO2--N初始浓度为0)培养基,低初始NO2--N浓度(1,10mg/L)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生长良好;高NO2--N初始浓度(2... 采用藻类生物测试标准方法研究了不同NO2--N初始浓度条件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相对BG11(NO2--N初始浓度为0)培养基,低初始NO2--N浓度(1,10mg/L)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生长良好;高NO2--N初始浓度(20,30,40mg/L)条件下藻生长缓慢甚至停滞.NO2--N初始浓度由10mg/L到30mg/L,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增加趋势;在NO2--N初始浓度分别为20~30mg/L和20~40mg/L时,叶绿素a(Chl-a)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随NO2--N浓度增大而逐渐升高;在初始NO2--N浓度0,1,10,20,30mg/L条件下硝酸还原酶(NR)没有明显变化.这表明,铜绿微囊藻在NO2--N初始浓度10,20,30mg/L条件下能维持一定的生长,主要由于藻叶绿素含量的增加,NiR活性和防止细胞过氧化的酶CAT活性的提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no2--n 叶绿素A 丙二醛 亚硝酸还原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生物硝化处理微污染原水除NO_2^- -N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肖羽堂 吕晓龙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15,共4页
为去除微污染原水中的NO2--N和提高水厂的饮水安全性,采用弹性填料微孔曝气富氧生物硝化法处理某微污染水源原水,探讨了原水不同水质及天然水体温度下富氧生物硝化工艺的除NO2--N效果,研究了水温与富氧生物硝化工艺NO2--N去除效果的相... 为去除微污染原水中的NO2--N和提高水厂的饮水安全性,采用弹性填料微孔曝气富氧生物硝化法处理某微污染水源原水,探讨了原水不同水质及天然水体温度下富氧生物硝化工艺的除NO2--N效果,研究了水温与富氧生物硝化工艺NO2--N去除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富氧生物硝化工艺正常稳定运行HRT为1.2h,气水比为1∶1,pH6.5~7.4,DO为8~10mg·L–1,原水水温26~30℃、NO2--N0.05~0.4mg·L–1、NH4+-N0.4~1.8mg·L–1和CODMn7.01~9.61mg·L–1时,富氧生物硝化工艺NO2--N的去除率为77%~100%;原水水温20~22℃、NO2--N0.09~0.5mg·L–1、NH4+-N0.7~2.5mg·L–1和CODMn5.84~9.11mg·L–1时,去除率为44%~63%;原水水温10~12℃、NO2--N0.04~0.8mg·L–1、NH4+-N0.9~4.5mg·L–1·和CODMn6.53~9.27mg·L–1时,去除率为25%~40%。原水水温与富氧生物硝化工艺NO2--N去除率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性,相关方程为:y=3.3628x-9.528,相关系数为0.87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污染 富氧 生物硝化 no2^--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角铺水源水中极微量NO_2^--N的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继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37,共2页
建立了自制浮选器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羊角铺水源水中痕量亚硝酸盐氮的方法,介绍了试验的注意事项。方法在0μg/L^4.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00 2 mg/L,RSD为2.0%~4.6%,加标回收率为94.0%~108%。
关键词 no2^--n 分光光度法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型自养反硝化中NO_2^--N与S^0的积累条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靓 袁怡 宋吟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23,43,共5页
厌氧氨氧化所需的电子受体NO2--N可由亚硝化过程获得也可由半反硝化过程获得。对于含有NO3--N的废水,可通过以S2-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过程把NO3--N还原为NO2--N。文章从pH值、S/N摩尔比、硫化物浓度、HRT、COD等方面,探讨以S2-为基... 厌氧氨氧化所需的电子受体NO2--N可由亚硝化过程获得也可由半反硝化过程获得。对于含有NO3--N的废水,可通过以S2-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过程把NO3--N还原为NO2--N。文章从pH值、S/N摩尔比、硫化物浓度、HRT、COD等方面,探讨以S2-为基质的硫自养反硝化中NO2--N与S0的积累条件,为硫化物型自养反硝化-ANAMMOX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 自养反硝化 半反硝化 no2-n积累 S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肥料对水稻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的影响
6
作者 韩艳玉 邹洪涛 +4 位作者 张玉龙 徐萌 于洋 刘洋 王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2-746,共5页
通过有机玻璃土柱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肥料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对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质量浓度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降低;在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随着... 通过有机玻璃土柱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肥料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对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渗滤液中NO2--N、NO3--N、NH4+-N质量浓度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降低;在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NO2--N、NO3--N含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NH4+-N含量呈现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在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NO2--N、NO3--N含量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NH4+-N含量呈现增大的趋势。在水稻生育期内与施用普通尿素UR相比,包膜肥料LP40、LPSS、SC60氮素渗滤损失总量分别降低了58.27%,46.38%,3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肥料 no2--n nO3--n nH4+-n n 土壤渗滤液 水稻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NO_2的正庚烷燃烧简化机理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增养 何超 +1 位作者 赵龙庆 李加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91,共7页
在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燃烧实验室给出的氮氧化物(NOx)生成机理(49种组分,277个基元反应)进行敏感性分析后,提取出对NOx生成的重要反应,加入到正庚烷燃烧简化机理(29种组分,52个基元反应)中,创建了一个新的包含NOx的正庚烷燃烧化学动... 在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燃烧实验室给出的氮氧化物(NOx)生成机理(49种组分,277个基元反应)进行敏感性分析后,提取出对NOx生成的重要反应,加入到正庚烷燃烧简化机理(29种组分,52个基元反应)中,创建了一个新的包含NOx的正庚烷燃烧化学动力学简化机理(40种组分,72个基元反应)。最后将得到的新机理与Patel正庚烷燃烧机理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及通过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耦合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机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no2 正庚烷 燃烧 简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集约化菜田NO与NO_2排放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卢昌艾 胡万里 +2 位作者 孔令明 夏体渊 段宗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0-906,共7页
采用密闭通气气室法,在滇池流域旱季和雨季开展了2个生长周期内集约化西芹地NO/NO2排放研究。结果表明,NO/NO2排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受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中午时段最高,凌晨时段最低。西芹生育期间,CK处理(裸地)的NO/NO2排放速率维持在... 采用密闭通气气室法,在滇池流域旱季和雨季开展了2个生长周期内集约化西芹地NO/NO2排放研究。结果表明,NO/NO2排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受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中午时段最高,凌晨时段最低。西芹生育期间,CK处理(裸地)的NO/NO2排放速率维持在一定水平,中后期NF处理(不施氮)NO/NO2排放速率有所升高;LF(N450 kg/hm2)和HF(N 1200 kg/hm2)处理受西芹的生长和频繁氮肥追施的影响,生育期NO/NO2排放速率逐渐升高。旱季与雨季CK处理NO/NO2排放量分别为1.30和NOx-N 1.51 kg/hm2,NF处理分别较CK高出NOx-N 1.0和1.44kg/hm2。LF处理旱季与雨季NO/NO2排放量分别为NOx-N 4.88和5.67 kg/hm2,其损失率分别为0.79%和0.92%;HF处理旱季和雨季NO/NO2排放量分别为NOx-N 7.58和10.19 kg/hm2,其损失率分别为0.63%和0.85%,说明氮肥用量较高时,土壤-作物系统的NOx-N损失量也较高,但其损失率并不随施氮量的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集约化菜田 nO与no2排放速率 nOx-n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A2NSBR系统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的特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伟华 李健伟 +4 位作者 王梅香 黄宇 冯岩 李夕耀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660-4665,共6页
以处理实际低C/N生活污水的前置A2NSBR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系统内生物膜的硝化特性和活性污泥的反硝化除磷特性.试验研究了有机物和NO2^--N浓度对生物膜硝化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电子受体浓度对反硝化吸磷速率的影响.结果测得硝化速率为1... 以处理实际低C/N生活污水的前置A2NSBR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系统内生物膜的硝化特性和活性污泥的反硝化除磷特性.试验研究了有机物和NO2^--N浓度对生物膜硝化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电子受体浓度对反硝化吸磷速率的影响.结果测得硝化速率为11.3mgNH4^+-N/(L·h),在填充率40%的条件下容积负荷为0.27kgNH4+-N/(m3·d),有机物的存在会对硝化有抑制,但是系统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硝化速率为9.72mg NH4^+-N/(L·h).NO2^--N处理对AOB活性几乎无影响,对NOB活性抑制作用明显,当NO2^--N浓度为400mg/L时,NOB活性仅为1.63%,几乎接近完全被抑制.根据本次不同电子受体条件下除磷批次试验的结果,好氧吸磷速率为17.62mg P/(g VSS·h),以NO3--N为电子受体的缺氧吸磷速率是12.94mg P/(g VSS·h),从而可知缺氧聚磷菌占总聚磷菌的比例大约是73.4%,其中在NO2^--N浓度为30mg/L出现吸磷抑制,当NO2^--N和NO3^--N共存时,NO2--N在初始浓度为15mg/L便出现吸磷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氮比 前置A2nSBR工艺 硝化 反硝化除磷 no2--n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羟胺和亚硝态氮非生物过程对N_2O排放的贡献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兰 李晓波 +1 位作者 李博伦 颜晓元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1-1190,共10页
羟胺(NH_2OH)和亚硝态氮(NO_2^--N)均可以通过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但是同一土壤中其对N_2O排放的相对贡献尚不明确。本文采用高压灭菌和室内培养方法,测定了采自6个不同地点的农业利用土壤在灭菌和非灭菌条件下添加NH_2OH或NO_2^--N后N... 羟胺(NH_2OH)和亚硝态氮(NO_2^--N)均可以通过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但是同一土壤中其对N_2O排放的相对贡献尚不明确。本文采用高压灭菌和室内培养方法,测定了采自6个不同地点的农业利用土壤在灭菌和非灭菌条件下添加NH_2OH或NO_2^--N后N_2O的排放量,以研究土壤中NH_2OH和NO_2^--N非生物过程对N_2O排放的相对贡献及其关键因子。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NH_2OH非生物过程产生的N_2O贡献介于6%~73%,NO_2^--N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占的比例为3%~236%;在pH<7的衢州茶园、鹰潭旱地、常熟菜地和海伦旱地土壤中,添加NO_2^--N后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比例大于添加NH_2OH的处理,但是在pH>7的常熟果园和封丘旱地土壤中则相反;pH是影响NH_2OH和NO_2^--N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的关键因子,添加NH_2OH处理中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占N_2O总排放量的比例与土壤pH呈正相关(p<0.05),而在添加NO_2^--N处理中呈负相关(p<0.01)。上述结果说明,NO_2^--N在偏酸性土壤中可能主要通过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而在偏碱性土壤中主要通过生物过程;NH_2OH则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n2O) 羟胺(nH2OH) 亚硝态氮(no2^--n) 非生物-生物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态氮对鲤鱼种血液SOD及GSH-Px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韩英 张辉 王琨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8,共3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硝态氮对鲤(Cyprinus carpio)鱼种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鱼为体重130~250g的鲤鱼种,按水体NO2^+-N浓度设3组共9个处理进行试验,其中对照组NO2^--N浓度低于0.01mg/L,低浓度组为0.2mg/L、0.4mg/L、0.6mg...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硝态氮对鲤(Cyprinus carpio)鱼种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鱼为体重130~250g的鲤鱼种,按水体NO2^+-N浓度设3组共9个处理进行试验,其中对照组NO2^--N浓度低于0.01mg/L,低浓度组为0.2mg/L、0.4mg/L、0.6mg/L、0.8mg/L,高浓度组为1.5mg/L、2.5mg/L、3.5mg/L、4.5mg/L,试验期30d。结果显示:低浓度组的平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150~175U/mL之间;高浓度组的SOD酶活力在70~90U/mL之间,明显低于低浓度组(P〈0.05);不同NO2^--N浓度对鲤鱼种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平均活性在250~350U/mL之间。结论:水体中NO2^--N含量超过1.5mg/L时,鲤鱼种的抗氧化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Cyprinus carpio) 亚硝态氮 SOD GSH—P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NED工艺电化学生物反硝化段的电化学脱氮效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娜 王海燕 +4 位作者 许吉现 周岳溪 万风 柳栋升 庞朝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96-102,共7页
研究了HRT为24h,电流密度为0.052mA/cm^2,纯电化学条件下进水氮形态分别为NO_2^--N,NH_4^+-N和NO_2^--N+NH_4^+-N三种情况下,生物挂膜前亚硝化/电化学生物反硝化全自养脱氮工艺(CANNED)中的电化学生物反硝化段的电化学脱氮效能。结果表... 研究了HRT为24h,电流密度为0.052mA/cm^2,纯电化学条件下进水氮形态分别为NO_2^--N,NH_4^+-N和NO_2^--N+NH_4^+-N三种情况下,生物挂膜前亚硝化/电化学生物反硝化全自养脱氮工艺(CANNED)中的电化学生物反硝化段的电化学脱氮效能。结果表明,当只投加NO_2^--N,浓度从100mg/L增加到400mg/L时,电化学生物反硝化段对NO_2^--N的去除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从40%左右逐渐降至20%左右,可能是由自配水中恒定的Cl^-所生成的HClO氧化造成;当只投加NH_4^+-N,浓度从100mg/L增加到400mg/L时,电化学生物反硝化段对NH_4^+-N的去除率均为35%左右,主要因为自配水中的NH_4^+-N是以NH_4Cl形式投加,随着NH_4^+-N浓度的增加Cl^-浓度也增加,能与NH_4^+-N反应的HClO增多;当同时投加NO_2^--N和NH_4^+-N时,NO_2^--N和NH_4^+-N的去除率与各自单独投加时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在电化学条件下,自配水中Cl^-对NO_2^--N,NH_4^+-N均有一定的去除,且NH_4^+-N和NO_2^--N的去除之间没有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nED 电化学 脱氮效能 no2--n nH4+-n 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氏节杆菌菌株DA-1的厌氧反硝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磊 谈曙明 +2 位作者 缪鑫昕 訾小利 胡南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3,共4页
阿氏节杆菌(Arthrobacter arilaitensis)菌株DA-1是一株氨氮降解细菌,且在有氧及厌氧条件下均具有反硝化作用。通过对该菌的厌氧反硝化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碳源、C/N、温度和初始pH对其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钠为最佳的反硝... 阿氏节杆菌(Arthrobacter arilaitensis)菌株DA-1是一株氨氮降解细菌,且在有氧及厌氧条件下均具有反硝化作用。通过对该菌的厌氧反硝化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碳源、C/N、温度和初始pH对其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钠为最佳的反硝化碳源,当C/N为10∶1、温度为30℃、初始pH为7.0时,A.arilaitensis DA-1能获得最高的反硝化效率,在该条件下,向硝酸盐模拟污水(NO3--N浓度为25mg/L)中接入2%(V/V)的A.arilaitensis DA-1菌剂,经过48 h的静置培养,NO3--N的去除量达到了20.13 mg/L,而此时NO2--N积累浓度仅为0.56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氏节杆菌(Arthrobacter arilaitensis) 反硝化作用 硝基氮 亚硝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法检测地表水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江雷 吴云辉 +1 位作者 苏秋芳 蔡真珍 《福建水产》 2015年第5期386-391,共6页
基于分光光度法检测地表水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实验操作的层面探讨了导致朗伯-比尔定律偏离(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偏离"1")的因素:(1)通过改变溶液的浓度和光程、选择不同的波长调整合适的吸光度读数范... 基于分光光度法检测地表水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实验操作的层面探讨了导致朗伯-比尔定律偏离(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偏离"1")的因素:(1)通过改变溶液的浓度和光程、选择不同的波长调整合适的吸光度读数范围可降低仪器的读数误差;(2)标准使用液的体积与稀释(定容)容积的准确度决定标准溶液浓度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偏离,其中稀释(定容)容积的影响更大,可通过容量仪器的校正(体积校正和/或称量校正)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 地表水 光度法 朗伯-比尔定律 偏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MBR工艺不同污泥停留时间下脱氮效能的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秀红 高大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101,共5页
采用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污泥停留时间tsr(10、30、60 d)下反应器的脱氮效能。在A/O-MBR工艺中,tsr对化学需氧量和NH4+-N的去除效果无显著影响,化学需氧量平均去除率在95.4%以上,NH4+-N去除... 采用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污泥停留时间tsr(10、30、60 d)下反应器的脱氮效能。在A/O-MBR工艺中,tsr对化学需氧量和NH4+-N的去除效果无显著影响,化学需氧量平均去除率在95.4%以上,NH4+-N去除率在98.0%以上,出水化学需氧量与NH4+-N质量浓度均在15 mg/L和1 mg/L以下;缺氧段出现了明显不同的NO 2--N积累,积累量随tsr的延长而减弱,即顺序为tsr10 d>tsr30 d>tsr60 d;好氧段上清液中NO 3--N的质量浓度在tsr为10 d和60 d时较低,有利于系统获得较高的总氮去除率;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在tsr为10、30、60 d时分别为66.2%、57.2%和67.7%,出水口总氮均在20 mg/L以下。试验结果表明:A/O-MBR在tsr为10、60 d时对污染物的去除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较长的tsr可以减少剩余污泥的产生及排放。从经济角度来讲,tsr为60 d可为最佳污泥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积累 反硝化 污泥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子受体配比对反硝化除磷特性及内碳源转化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建华 彭永臻 +2 位作者 张淼 王淑莹 王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045-5053,共9页
以A2/O-生物接触氧化(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BCO)系统反硝化除磷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不同浓度的N-和NO3-N-(2 NO3-N NO-N--+=30 mg·L-1),考察了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D... 以A2/O-生物接触氧化(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BCO)系统反硝化除磷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不同浓度的N-和NO3-N-(2 NO3-N NO-N--+=30 mg·L-1),考察了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DPAOs)在不同电子受体配比(N-:NO3-N-=0,0.2:0.8,0.4:0.6,0.5:0.5,0.6:0.4)条件下的脱氮除磷特性。结果表明:乙酸钠为DPAOs用于反硝化除磷的理想碳源,且其浓度为200 mg·L-1时最佳;仅以NO3-N-为电子受体进行缺氧吸磷反应时,NO3-N-的投加量为30 mg·L-1时较为合适;以NO3-N-作为电子受体,未经N-驯化的DPAOs,短时间内很难利用N-,但低浓度的N-(6 mg·L-1)不会影响DPAOs以NO3-N-作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除磷;同时,N-对于DPAOs吸磷作用的抑制程度明显强于NO3-N-反硝化作用,当N-浓度达到18 mg·L-1时,吸磷反应基本停止;此外,较高浓度的N-不仅会抑制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β-hydroxyalkanoate,PHA)的分解利用,且会使PHA分解产生的能量较多地用于储存糖原(glycogen,Gly),而所分解利用的PHA中90%以上为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no2-n- 比吸磷速率 比反硝化速率 P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在给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陆少鸣 黄海真 +3 位作者 方平 王娜 刘姣 杜敬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7-59,62,共4页
本文以中试实验为基础,以枯水期的水质实验数据为依据,证明了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治理微污染水源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炭滤出水CODMn平均值为1.25mg/L,平均去除率为64.53%;NH3-N平均值为0.449mg/L,平均去除率为73.90%;UV... 本文以中试实验为基础,以枯水期的水质实验数据为依据,证明了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治理微污染水源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炭滤出水CODMn平均值为1.25mg/L,平均去除率为64.53%;NH3-N平均值为0.449mg/L,平均去除率为73.90%;UV254的平均值为0.015cm-1,平均去除率为68.69%;NO2--N平均值为0.004mg/L;浊度平均值为0.258NTU,都达到了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CODm nH 3-n UV254 no2^--n 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城盆地地下水“三氮”污染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吕晓立 刘景涛 +1 位作者 周冰 朱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50,共9页
地下水氮元素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来源和迁移转化特征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以新疆塔城盆地80组地下水样品水化学组分测试结果为依据,研究塔城盆地地下水"三氮"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塔城盆地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 地下水氮元素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来源和迁移转化特征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以新疆塔城盆地80组地下水样品水化学组分测试结果为依据,研究塔城盆地地下水"三氮"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塔城盆地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对比2017年发布的地下水质量标准,深层承压水"三氮"均未超标;浅层地下水"三氮"污染较轻,"三氮"超标点零星分布于地下水的中下游冲洪积平原区,其中,NO3-N超标率最高,超标率为8.8%; NO2-N和NH4-N次之,超标率均为1.3%。沿着地下水流向,从山区到盆地中央的平原区,地下水污染逐渐变重。"三氮"重污染点主要分布在塔城市、额敏县及其周边地区。区内地下水污染点的分布与工矿企业污染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大型污染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城市化进程中,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是塔城盆地"三氮"污染的主要来源,而通过排污河流下渗是研究区地下水"三氮"污染的重要途径;氧化还原条件、p H值、包气带岩性结构、补径排条件等是"三氮"迁移转化及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城盆地 地下水 硝态氮 亚硝态氮 氨氮 氮元素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值及碱性物质对短程硝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彭永臻 李璐凯 +2 位作者 李夕耀 郭思宇 王淑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54-1562,共9页
为了探究污水生物处理短程硝化过程中最佳pH值范围及适宜的碱性物质,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研究模拟污水不同pH值及碱性物质对短程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8.0,当pH值低于6.6时,短程硝化反应几乎停止.调节反... 为了探究污水生物处理短程硝化过程中最佳pH值范围及适宜的碱性物质,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研究模拟污水不同pH值及碱性物质对短程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8.0,当pH值低于6.6时,短程硝化反应几乎停止.调节反应器初始pH值为8.0时,添加氢氧化物和碳酸类物质的反应器因pH值下降速度快而先后停止反应.KHCO_3的酸碱缓冲能力最强,pH值降低最慢,短程硝化速率最快,平均亚硝积累速率达0.155 g/(g·d)(以可挥发性固体计算).通过添加不同碱性物质维持反应过程恒定pH=8.0时,KHCO_3调节的反应器反应速率最快,最适合短程硝化反应.因此,在工程应用中,从可行高效等方面考虑,建议选择用KHCO_3调节至pH=8.0促进短程硝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PH值 碱类物质 亚硝酸盐积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法对废水脱氮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单明军 闵玉国 +2 位作者 沈雪 张岩 张捍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25-1328,共4页
为解决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存在的流程长、运行费用高、脱氮率低等问题,采用微电解法对高含氮废水脱氮处理进行研究.在原电池的基础上,用铁炭微电解法对NO2^--N进行还原到氮气,最终达到废水脱氮的目的.着重分析pH、m(Fe)/m(C)、反应时... 为解决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存在的流程长、运行费用高、脱氮率低等问题,采用微电解法对高含氮废水脱氮处理进行研究.在原电池的基础上,用铁炭微电解法对NO2^--N进行还原到氮气,最终达到废水脱氮的目的.着重分析pH、m(Fe)/m(C)、反应时间、混凝条件等反应条件对NO2^--N和TN去除率的影响.同时,从经济效益方面与传统脱氮工艺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微电解法控制进水pH为1.5-3.0,水力停留时间为60 min,m(Fe)/m(C)为1.1∶1.0,混凝pH为8.5-9.0和沉降时间为40 min时,NO2^--N的去除率可高达75%以上,TN的去除率可达52%左右.微电解法对各种高含氮废水的脱氮处理是切实可行的,并且用废刚玉粉末取代活性炭,可以获得以废治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法 脱氮率 no2^--n Tn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