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_6H_(6-n)(NO_2)_n(n=1-6)结构与性能的理论预测
1
作者 李彦军 高立国 《榆林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2-55,共4页
三棱柱烷因其奇特的结构在含能材料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DFT-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多硝基三棱柱烷的分子几何、红外光谱、热力学性质;设计等键反应计算其生成热;利用K-J估算方程计算了爆轰性能。结果表明,1,2,3,4,5,6-六硝... 三棱柱烷因其奇特的结构在含能材料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DFT-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多硝基三棱柱烷的分子几何、红外光谱、热力学性质;设计等键反应计算其生成热;利用K-J估算方程计算了爆轰性能。结果表明,1,2,3,4,5,6-六硝基三棱柱烷的密度ρ、爆速D和爆压p分别为2. 017 g·cm^(-3),9. 94 km·s^(-1)和46. 80 GPa,满足高能量密度化合物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硝基三棱柱烷 生成热 热力学性质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NO_2的正庚烷燃烧简化机理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增养 何超 +1 位作者 赵龙庆 李加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91,共7页
在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燃烧实验室给出的氮氧化物(NOx)生成机理(49种组分,277个基元反应)进行敏感性分析后,提取出对NOx生成的重要反应,加入到正庚烷燃烧简化机理(29种组分,52个基元反应)中,创建了一个新的包含NOx的正庚烷燃烧化学动... 在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燃烧实验室给出的氮氧化物(NOx)生成机理(49种组分,277个基元反应)进行敏感性分析后,提取出对NOx生成的重要反应,加入到正庚烷燃烧简化机理(29种组分,52个基元反应)中,创建了一个新的包含NOx的正庚烷燃烧化学动力学简化机理(40种组分,72个基元反应)。最后将得到的新机理与Patel正庚烷燃烧机理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及通过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耦合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机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no2 正庚烷 燃烧 简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集约化菜田NO与NO_2排放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昌艾 胡万里 +2 位作者 孔令明 夏体渊 段宗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0-906,共7页
采用密闭通气气室法,在滇池流域旱季和雨季开展了2个生长周期内集约化西芹地NO/NO2排放研究。结果表明,NO/NO2排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受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中午时段最高,凌晨时段最低。西芹生育期间,CK处理(裸地)的NO/NO2排放速率维持在... 采用密闭通气气室法,在滇池流域旱季和雨季开展了2个生长周期内集约化西芹地NO/NO2排放研究。结果表明,NO/NO2排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受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中午时段最高,凌晨时段最低。西芹生育期间,CK处理(裸地)的NO/NO2排放速率维持在一定水平,中后期NF处理(不施氮)NO/NO2排放速率有所升高;LF(N450 kg/hm2)和HF(N 1200 kg/hm2)处理受西芹的生长和频繁氮肥追施的影响,生育期NO/NO2排放速率逐渐升高。旱季与雨季CK处理NO/NO2排放量分别为1.30和NOx-N 1.51 kg/hm2,NF处理分别较CK高出NOx-N 1.0和1.44kg/hm2。LF处理旱季与雨季NO/NO2排放量分别为NOx-N 4.88和5.67 kg/hm2,其损失率分别为0.79%和0.92%;HF处理旱季和雨季NO/NO2排放量分别为NOx-N 7.58和10.19 kg/hm2,其损失率分别为0.63%和0.85%,说明氮肥用量较高时,土壤-作物系统的NOx-N损失量也较高,但其损失率并不随施氮量的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集约化菜田 nO与no2排放速率 nOx-n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羟胺和亚硝态氮非生物过程对N_2O排放的贡献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兰 李晓波 +1 位作者 李博伦 颜晓元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81-1190,共10页
羟胺(NH_2OH)和亚硝态氮(NO_2^--N)均可以通过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但是同一土壤中其对N_2O排放的相对贡献尚不明确。本文采用高压灭菌和室内培养方法,测定了采自6个不同地点的农业利用土壤在灭菌和非灭菌条件下添加NH_2OH或NO_2^--N后N... 羟胺(NH_2OH)和亚硝态氮(NO_2^--N)均可以通过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但是同一土壤中其对N_2O排放的相对贡献尚不明确。本文采用高压灭菌和室内培养方法,测定了采自6个不同地点的农业利用土壤在灭菌和非灭菌条件下添加NH_2OH或NO_2^--N后N_2O的排放量,以研究土壤中NH_2OH和NO_2^--N非生物过程对N_2O排放的相对贡献及其关键因子。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NH_2OH非生物过程产生的N_2O贡献介于6%~73%,NO_2^--N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占的比例为3%~236%;在pH<7的衢州茶园、鹰潭旱地、常熟菜地和海伦旱地土壤中,添加NO_2^--N后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比例大于添加NH_2OH的处理,但是在pH>7的常熟果园和封丘旱地土壤中则相反;pH是影响NH_2OH和NO_2^--N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的关键因子,添加NH_2OH处理中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占N_2O总排放量的比例与土壤pH呈正相关(p<0.05),而在添加NO_2^--N处理中呈负相关(p<0.01)。上述结果说明,NO_2^--N在偏酸性土壤中可能主要通过非生物过程产生N_2O,而在偏碱性土壤中主要通过生物过程;NH_2OH则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n2O) 羟胺(nH2OH) 亚硝态氮(no2^--n) 非生物-生物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态氮对鲤鱼种血液SOD及GSH-Px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韩英 张辉 王琨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8,共3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硝态氮对鲤(Cyprinus carpio)鱼种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鱼为体重130~250g的鲤鱼种,按水体NO2^+-N浓度设3组共9个处理进行试验,其中对照组NO2^--N浓度低于0.01mg/L,低浓度组为0.2mg/L、0.4mg/L、0.6mg...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硝态氮对鲤(Cyprinus carpio)鱼种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鱼为体重130~250g的鲤鱼种,按水体NO2^+-N浓度设3组共9个处理进行试验,其中对照组NO2^--N浓度低于0.01mg/L,低浓度组为0.2mg/L、0.4mg/L、0.6mg/L、0.8mg/L,高浓度组为1.5mg/L、2.5mg/L、3.5mg/L、4.5mg/L,试验期30d。结果显示:低浓度组的平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150~175U/mL之间;高浓度组的SOD酶活力在70~90U/mL之间,明显低于低浓度组(P〈0.05);不同NO2^--N浓度对鲤鱼种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平均活性在250~350U/mL之间。结论:水体中NO2^--N含量超过1.5mg/L时,鲤鱼种的抗氧化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Cyprinus carpio) 亚硝态氮 SOD GSH—P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法对废水脱氮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单明军 闵玉国 +2 位作者 沈雪 张岩 张捍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25-1328,共4页
为解决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存在的流程长、运行费用高、脱氮率低等问题,采用微电解法对高含氮废水脱氮处理进行研究.在原电池的基础上,用铁炭微电解法对NO2^--N进行还原到氮气,最终达到废水脱氮的目的.着重分析pH、m(Fe)/m(C)、反应时... 为解决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存在的流程长、运行费用高、脱氮率低等问题,采用微电解法对高含氮废水脱氮处理进行研究.在原电池的基础上,用铁炭微电解法对NO2^--N进行还原到氮气,最终达到废水脱氮的目的.着重分析pH、m(Fe)/m(C)、反应时间、混凝条件等反应条件对NO2^--N和TN去除率的影响.同时,从经济效益方面与传统脱氮工艺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微电解法控制进水pH为1.5-3.0,水力停留时间为60 min,m(Fe)/m(C)为1.1∶1.0,混凝pH为8.5-9.0和沉降时间为40 min时,NO2^--N的去除率可高达75%以上,TN的去除率可达52%左右.微电解法对各种高含氮废水的脱氮处理是切实可行的,并且用废刚玉粉末取代活性炭,可以获得以废治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法 脱氮率 no2^--n Tn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启动及除磷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亚峰 田西满 +2 位作者 郝滢 张萃 杨严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9-962,共4页
目的实现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启动,并对系统的除磷效果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分阶段培养驯化的方式进行启动,第一个阶段通过厌氧/好氧交替运行富集聚磷菌,剩下的两个阶段通过先投加NO3--N,再由电子受体NO3--N过渡到NO2--... 目的实现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启动,并对系统的除磷效果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分阶段培养驯化的方式进行启动,第一个阶段通过厌氧/好氧交替运行富集聚磷菌,剩下的两个阶段通过先投加NO3--N,再由电子受体NO3--N过渡到NO2--N的方式对以NO2--N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DPAO)进行筛选.结果经过131 d的运行,成功地实现了系统的启动,且稳定后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反硝化除磷能力,出水ρ(PO43-)仅为0.86mg/L,磷的去除率达到了89%左右.结论最终启动完成之后,以NO2--N为电子受体.从各阶段磷的去除率可以看出,不同电子受体作用下除磷率有所不同,除磷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O2>NO3--N>NO2--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电子受体 DPAO no2--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於叶兵 陆伟 +3 位作者 黄金田 赵卫红 吕林兰 王爱民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亚硝酸盐(NO2--N)和硫化物(S2-)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死亡率随着NO2--N和S2-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NO2--N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亚硝酸盐(NO2--N)和硫化物(S2-)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死亡率随着NO2--N和S2-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NO2--N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08.09、90.08、73.02、69.74mg/L。S2-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96、9.57、7.62、4.63mg/L。克氏原螯虾幼虾对NO2--N和S2-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6.97mg/L和0.46mg/L,为相应渔业水质标准的35倍和2.3倍,说明克氏原螯虾对NO2--N和S2-的毒性具有一定的耐受力,且对NO2--N的耐受能力强于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亚硝酸盐 硫化物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板生物膜反应器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 被引量:4
9
作者 鲍林林 陈婉秋 +4 位作者 申今生 蒲晓利 孙晓秋 张羽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为研究折流板生物膜反应器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的可行性,在温度(30±2)℃、DO 0.2~0.5 mg/L、p H 7.6~8.0,平均进水氨氮、亚硝氮负荷分别为0.12和0.18 kg/(m3·d)的条件下,采用低负荷连续进水的方式,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经83 ... 为研究折流板生物膜反应器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的可行性,在温度(30±2)℃、DO 0.2~0.5 mg/L、p H 7.6~8.0,平均进水氨氮、亚硝氮负荷分别为0.12和0.18 kg/(m3·d)的条件下,采用低负荷连续进水的方式,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经83 d的连续运行,启动成功.成功启动后NH_4^+-N、NO_2^--N及TN出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5、1及10 mg/L,NH_4^-+N、NO_2^--N的去除率达95%以上,TN去除率达80%以上,出水氮素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稳定运行阶段,反应器沿程各单元格中NO_2^--N的去除速率逐渐降低,NH_4^+-N的去除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折流板生物膜 nH4+-n no2--n 快速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菌对养虾池水质的作用效果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英霞 常显波 杨启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891-6892,共2页
[目的]将EM菌应用于海水养虾池,通过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COD、硫化物、pH值等水质指标变化说明EM菌对养虾池水质的作用效果。[方法]在A、B2个养虾池中每隔半个月喷洒EM菌液11.25L/hm2。[结果]EM能够有效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 [目的]将EM菌应用于海水养虾池,通过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COD、硫化物、pH值等水质指标变化说明EM菌对养虾池水质的作用效果。[方法]在A、B2个养虾池中每隔半个月喷洒EM菌液11.25L/hm2。[结果]EM能够有效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COD,能增加溶解氧,稳定酸碱度。[结论]一次喷洒11.25L/hm2EM菌液,可使虾池保持良好水质达15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 氨氮 亚硝酸盐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元素降解随流速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欢欢 黄本胜 +2 位作者 邱静 洪昌红 杨清书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8-52,共5页
本文介绍了采用循环环境水槽试验对流速对氮元素降解过程的影响进行的研究。研究中,分别监测了不同流速条件下水体的氨氮、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_2^--N)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分析了pH随流速变化对氮元素主要降解过程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采用循环环境水槽试验对流速对氮元素降解过程的影响进行的研究。研究中,分别监测了不同流速条件下水体的氨氮、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_2^--N)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分析了pH随流速变化对氮元素主要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水体pH主要受氮元素迁移转化的影响,其值的变化与氨氮、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_2^--N)的浓度变化显著性相关,其与流速同样关系紧密,无论是氨化反应占主导阶段,还是硝化、反硝化反应占主导的阶段,均是流速越大,pH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 氨氮 nO3^--n no2^--n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氮对团头鲂急性毒性及高铁血红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滕涛 习丙文 +2 位作者 费茜旎 谢骏 徐跑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9-106,共8页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NO-2-N)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急性毒性及高铁血红蛋白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Na NO2胁迫浓度,开展急性毒性试验,检测不同时间下团头鲂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NO-2-N对...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浓度亚硝酸盐氮(NO-2-N)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急性毒性及高铁血红蛋白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Na NO2胁迫浓度,开展急性毒性试验,检测不同时间下团头鲂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NO-2-N对体重(20.0±1.0)g团头鲂幼鱼24、48、72、96 h LC50及安全浓度(CS)分别为42.2 mg/L、35.9 mg/L、32.5 mg/L、30.1 mg/L和3.0 mg/L。实验鱼在12.0 mg/L、9.0 mg/L、6.0 mg/L、3.0 mg/L的浓度胁迫下,其血液生化指标均发生明显的变化;实验组12.0 mg/L、9.0 mg/L在胁迫24 h后白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血细胞比容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性显著(P〈0.05)。在胁迫24 h后,血红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有上升趋势。随着胁迫浓度升高,时间延长,血红蛋白含量降低,高铁血红蛋白比率升高,血红蛋白大量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并且72 h后胁迫浓度组6.0 mg/L、9.0 mg/L、12.0 mg/L均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本实验为深入了解NO-2-N对团头鲂的致毒机理提供基础数据,为养殖环境控制和疾病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氮 团头鲂 急性毒性 高铁血红蛋白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对文昌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秀娟 冯波 +1 位作者 卢伙胜 张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0期8522-8524,共3页
[目的]研究亚硝酸盐对文昌鱼的急性毒性效应。[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亚硝酸盐对茂名海域文昌鱼的急性毒性。[结果]在水温(25±1)℃条件下文昌鱼在含亚硝酸盐的水体中96h LC50为262 mg/L。文昌鱼在含亚硝酸盐水体中的安全浓度... [目的]研究亚硝酸盐对文昌鱼的急性毒性效应。[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亚硝酸盐对茂名海域文昌鱼的急性毒性。[结果]在水温(25±1)℃条件下文昌鱼在含亚硝酸盐的水体中96h LC50为262 mg/L。文昌鱼在含亚硝酸盐水体中的安全浓度为26.2mg/L。当亚硝酸盐浓度达210.52 mg/L时,第28天开始有文昌鱼出砂。当亚硝酸盐浓度达215.36 mg/L时,96 h开始有文昌鱼死亡。[结论]文昌鱼出砂率在相同时段随着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相同亚硝酸盐浓度条件下文昌鱼出砂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相同时段文昌鱼存活率随着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同亚硝酸盐浓度条件下文昌鱼存活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鱼 亚硝酸盐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养殖池塘上覆水体可溶性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秀平 卢显芝 郝建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180-183,共4页
以天津市东丽区和西青区养殖池塘为对象,取池塘的底泥和上覆水,采用对照组、添加沸石、酶抑制剂、芽孢杆菌、沸石与酶抑制剂组合、沸石与芽孢杆菌组合6种处理组,于实验室内进行5个月培养,每月测定1次上覆水中NH4+-N、NO3--N和NO2--N含量... 以天津市东丽区和西青区养殖池塘为对象,取池塘的底泥和上覆水,采用对照组、添加沸石、酶抑制剂、芽孢杆菌、沸石与酶抑制剂组合、沸石与芽孢杆菌组合6种处理组,于实验室内进行5个月培养,每月测定1次上覆水中NH4+-N、NO3--N和NO2--N含量,同时对实际养殖池塘上覆水中NH4+-N、NO3--N和NO2--N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两池塘上覆水体中NH4+-N和NO3--N含量随采样时间不同而变化,实际池塘与室内对照组两者含量相差不大;NO2--N含量在室内外及不同处理、不同采样期两池塘变化都很小且含量很高。芽包杆菌、沸石既能减少上覆水中NH4+-N含量,也降低了NO3--N含量。酶抑制剂处理组虽然使NH4+-N含量下降最多,但其上覆水中NO3--N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池塘 上覆水体 nH4^+-n nO3^--nno2^--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岚 杨景亮 +3 位作者 李再兴 赵树凯 张冬生 刘欣 《河北化工》 2010年第10期23-25,共3页
以厌氧氨氧化活性污泥作为接种物,以无机盐培养液作为实验用水,考察了溶解氧、进水NO2--N与NH4+-N的比值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中硝酸盐的产生量随溶解氧浓度增加而增大,总氮去除率则随溶解氧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除氧实验时出... 以厌氧氨氧化活性污泥作为接种物,以无机盐培养液作为实验用水,考察了溶解氧、进水NO2--N与NH4+-N的比值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中硝酸盐的产生量随溶解氧浓度增加而增大,总氮去除率则随溶解氧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除氧实验时出水NO3--N浓度平均为67.2mg/L,总氮去除率平均为73.9%;不除氧时出水NO3--N浓度平均为83.0mg/L,总氮去除率平均为67.8%;当进水NO2--N与NH4+-N比值为1.16时,利于厌氧氨氧化反应的进行,总氮去除率为6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溶解氧 no2--nnH4+-n比值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转换流动注射法快速测定制革废液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
16
作者 蒋和梅 杨东静 +1 位作者 陈姝娟 张新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7-321,共5页
对流动注射(FIA)分析仪流路进行改装,在蠕动泵前连接三通阀,通过三通阀的自动换样,实现了废液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快速自动测定。使用磺胺-NED显色体系,在530nm波长处有光吸收,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测定范围分别为8~200μg.L-1和2~50μg.L... 对流动注射(FIA)分析仪流路进行改装,在蠕动泵前连接三通阀,通过三通阀的自动换样,实现了废液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快速自动测定。使用磺胺-NED显色体系,在530nm波长处有光吸收,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测定范围分别为8~200μg.L-1和2~50μg.L-1,检出限分别为0.41μg.L-1和0.15μg.L-1,精密度RSD为1.48%(n=10)和1.00%(n=10)。该方法可用于制革废液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8.6%~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亚硝酸盐 流动注射 制革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3种微生态制剂净化总氨氮、亚硝酸盐氮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思宁 邱宏端 谢航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研究了不同盐度、pH和温度条件下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 C1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及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对高浓度总氨氮(9~10mg/L)和亚硝酸盐氮(1~2mg/L)净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荚膜红假... 研究了不同盐度、pH和温度条件下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 C1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及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对高浓度总氨氮(9~10mg/L)和亚硝酸盐氮(1~2mg/L)净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荚膜红假单胞菌C12可在盐度为0~40、pH为7~9、温度为25—37℃条件下的淡水、海水养殖中发挥高效净化亚硝酸盐氮的作用;枯草芽孢杆菌较适宜在盐度为0~20、pH为5.5-8.5、温度为20-57℃条件下的水体中发挥净化总氨氮的作用;而假丝酵母菌净化总氨氮的较适宜条件为淡水、pH5.5~7.0、温度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净化 环境因子 总氨氮 亚硝酸盐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氮对樟树幼苗硝酸还原酶活力和氮元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滕士元 陈卓梅 杜国坚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2,共3页
采用开顶式人工熏气装置,对1年生樟树幼苗进行了为期2个月不同体积分数NO2(0.1、0.5和4.0μL/L)熏气试验,研究其对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力(NR)和氮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熏气过程中,0.1和0.5μL/L NO2均增强了樟树幼苗叶片的N... 采用开顶式人工熏气装置,对1年生樟树幼苗进行了为期2个月不同体积分数NO2(0.1、0.5和4.0μL/L)熏气试验,研究其对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力(NR)和氮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熏气过程中,0.1和0.5μL/L NO2均增强了樟树幼苗叶片的NR活力,其中0.5μL/L NO2处理的NR活力为各处理中最强,且显著强于对照,4.0μL/L NO2则抑制了NR活力;3种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樟树幼苗叶片N元素的积累,其中0.1和0.5μL/L NO2均使樟树幼苗叶片N元素含量显著提高,4.0μL/L NO2的影响则因熏气时段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氮 樟树 熏气 硝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水培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轩伊真 崔金腾 +1 位作者 裴鑫 季陈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不同营养液浓度对水培植物生长的影响。【方法】在改良Hoagland营养液的基础上,配制营养液为100%、75%、50%、25%和0%的5个处理组,研究不同营养液浓度对水培火鹤(Anthurium scherzerianum Schott)和花叶万年青(Dieffenbachia pi... 【目的】不同营养液浓度对水培植物生长的影响。【方法】在改良Hoagland营养液的基础上,配制营养液为100%、75%、50%、25%和0%的5个处理组,研究不同营养液浓度对水培火鹤(Anthurium scherzerianum Schott)和花叶万年青(Dieffenbachia picta Lodd.)生长指标以及水中氨氮和亚硝氮浓度的影响。【结果】不同营养液浓度对火鹤的株高、叶宽和根长,花叶万年青的叶宽均有显著影响,高浓度组生长较快。除0%组外,水培火鹤和花叶万年青的营养液中氨氮浓度均随时间增加而降低,亚硝氮浓度逐渐增加。火鹤对水中氨氮去除率显著高于花叶万年青。【结论】在低浓度培养液中火鹤的长势明显受到抑制,花叶万年青的长势并未受到较大影响,而火鹤比花叶万年青表现出更高的氨氮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鹤 花叶万年青 氨氮 亚硝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活性炭和臭氧活性炭工艺的比较研究
20
作者 狄亚萍 《净水技术》 CAS 2003年第6期48-50,共3页
通过生产实践和模型同步研究的方式,对空气活性炭和臭氧活性炭在生产实践中的运行情况进行比较。在有预臭氧处理的前提下,讨论空气活性炭替代臭氧活性炭的可能性。当空气活性炭池进水氨氮含量低于一定标准时,空气活性炭可以在保证提高... 通过生产实践和模型同步研究的方式,对空气活性炭和臭氧活性炭在生产实践中的运行情况进行比较。在有预臭氧处理的前提下,讨论空气活性炭替代臭氧活性炭的可能性。当空气活性炭池进水氨氮含量低于一定标准时,空气活性炭可以在保证提高水质的前提下,达到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活性炭 臭氧活性炭 水质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